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觀後感 >

美育教育觀後感【多篇】

美育教育觀後感【多篇】

美育教育觀後感【多篇】

美育雲端課堂觀後感400字 篇一

看完美育雲端課堂之後心中有對當時社會的感慨,印象最深的就是《白毛女》,觀看時有對喜兒的同情,也有對黃世仁的憤慨!

我很慶幸我沒有生活在哪個地主和僱農矛盾尖鋭的時代,我也無法對喜兒這樣的命運感同身受,我也無法理解他們對地主的憤恨和無奈,但當我看到楊白勞被生生的按上了賣女兒的手印,當我看到楊白勞因無奈而服毒自殺,當我看到紅軍來時,羣眾們手拿棍棒向着黃世仁的時候,我可以想象他們對地主已經恨之入骨。

喜兒,這樣一個單純,漂亮,勤勞,善良的好姑娘,命運卻如此曲折。在家時,苦命幹活兒,沒有好日子,還好父親很疼愛她,記得楊白勞在掏出送給喜兒的紅頭繩時的唱詞:“人家的閨女有花戴,爹爹錢少不能買,扯下了二尺紅頭繩,給我喜兒紮起來!哎!紮起來!”;喜兒被黃世仁糟蹋後,懷孕了卻被趕了出去,還差點被賣了,經歷喪父之痛之後又經歷了喪子之痛,在山裏一夜青絲變白髮,過上了野人的生活,我真的很難想象,這樣一個柔弱的姑娘,是如何承受的這麼多苦難!還好,八路軍來了,打到了地主,報了仇,和大春哥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還讓人有點欣慰。

慶幸如今世界太平!深感我很幸福!

美育雲端課堂觀後感 篇二

美育是培養人的審美意識,提高人的審美能力,樹立人正確的審美價值觀的一種教育,它和德育智育一樣,是學校貫穿到每一學科,每一節課,每一項教育活動中的一項長期的教育和任務。它能改善環境,淨化人的心靈。最重要的是,美育啟發了我們,有美育的課堂是個有魅力的地方。同樣,在此次的培訓課堂中,培訓老師言傳身教的體現出來的,以及運用於課堂中的美,我們領略到了美育的風采,感受了美育對學生、對教育、對生活那深深的影響。

自然界是按美來設計的,美國物理學家阿熱在其《可怕的對稱》中寫道。其實,審美事實上已經成了當代物理學的驅動力。物理學家們已經發現了某些奇妙的東西:大自然在最基礎的水平上,是按美來設計的。自然中的許多形態都是圓形的。圓既是美的,又是善的,故有完美、圓滿、完善之類的説法。大自然本身似乎就是按照某種美的法則來生成和營構的。我們地球的球體現這種自然本身的完美。説一個東西美,對稱與不對稱是其中一條法則,一片樹葉。你會驚歎按照數學上對數形狀排列,也就是最美的形式排列着。人以鼻樑的中線垂直延伸,可以相當精準地分成左右兩半均等的對稱體。這種生理的決定,人視覺上有基本的審美要求,不合對稱原理的東西就會引起人的腦垂體的不良反映,而出現不舒服、反感。但自然界,絕對對稱基本上是沒有的,只有對稱中的不對稱才有藝術效果。繪畫如果完全對稱,就成了圖案,桂林山水倒影絕對對稱是不美的。科學行為,在某種意義上講,就是科學的藝術化過程。換言之,人類行為的高級狀態,都是藝術的狀態。符合真善美的理想的境界,都會殊途同歸,通往藝術的境界。

美育教育觀後感 篇三

記得德國哲學家雅斯貝斯説過:教育本身,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片雲在推動另一片雲,一個靈魂在喚醒另一個靈魂。教師作為教育過程中的引導者,不但傳授知識給受教育者,也是學生思想和行為上的標榜者。因此,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着學生的方方面面。

那麼,作為學生的引路人,指明燈,教師如何在教育過程中發揮藝術般的作用呢?從本書中,我得到了大量的啟示。正如本書中所體現的思想核心:教育要根據學生各年齡特徵和心理特點,不同的科目,採用不同的學習方式,設計不同的課程。我們都知道,學生的大腦是一個活躍的組織,處於永恆的運動之中,一種想法並不適合兒童,所以教育者要尊重和鼓勵學生的各種不同想法和意見。美國教育家杜威曾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本來就具有生活意義,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應該是教育的本質。所以,書中提出:理解抽象的思維,分析具體的事例。就是説用具體的生活例子來理解抽象的思維,又用理論知識來分析具體的事例。只有這樣,才能使知識充滿活力;才能培養學生思維,思考並對知識加以利用。

同時,懷特海先生還反對教學中指向不明的大量考試:“每一所學校,要是訓練男孩子們準備小小的一套考試,一定要受到毀滅的痛苦。”他尤其反對脱離學校具體需要的校外統一考試:“一個以考察學生個人為主要目的的校外考試製度,除了造成教育上的浪費以外,不可能有任何結果”,只能是“扼殺文化的精華”。那些沉迷於考試和分數排隊(學生排隊、教師排隊、學校排隊),反覆組織統考、不斷印製試題的人們,是否求實地細想一下,這種工作的實際意義到底有多大呢?

是的,也許在素質教育轟轟烈烈地被推行開來的今天,我們更要去考慮教育的目的。如果教育工作者沒有辦法從思維上更新觀念,不能從根本上革新教育,那會如懷特海所説“從一種形式主義陷入另一種形式主義,從一團陳腐呆滯的思想陷入另一團同樣沒有生命的思想中。”新課改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以學生為主體展開教學。教師不再是單一的知識傳遞者的角色,而是通過花費更多的時間來判斷學生的需要,越來越多地激勵思考,推動和鼓勵學生自主地進行知識的探索。教育的目的也許無法簡單地明示,但作為教師,應該在一定程度上激活學生對於生活的靈感、感悟和創造,“使學生通過樹木而見到森林”。

原來,教育是對人的成全,正是好的教育成全了好的人生。學會過美好的生活,使每一個學生都能成為能夠創造幸福生活的人,這就是完美教育的鵠的。好教育引導人們向善求真,引導人生向自由與光明的境界緩緩飛昇。課業負擔過重而令人疲憊、令人壓抑的教育不是好教育,眼中只有“考生”而沒有“學生”的教育不是好教育,充斥着空話、套話的教育也不是好教育。好教育是為了人生的教育,它能讓我們的人生寬闊而又有所堅守,豐富而又清純,富有而又淡薄,有情趣並有境界。只有良好的教育才能使我們秉有淵深的學識,清明的才智,通達的性情,寬廣的胸懷。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如果我們能用心去營造一種充滿真情與關愛的氛圍,那麼良好的教育就有了切實的保障。

最後用懷特海的話來收尾:“教育是一個一分鐘一分鐘、一小時一小時、一天一天地耐心地掌握細節的過程。不存在一條由燦爛的概括鋪成的空中過道通往學問的捷徑。”

尊重鮮活的生命,徐徐前行,用心探索,是對學生的成全,更是師者自我價值的成全。

美育雲端課堂觀後感 篇四

就美育來説,它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早在民國期間,蔡元培先生就提出了“美育興國”的理念,兼容幷包,融合中西,承繼傳統,面向未來,創造出當代的美育體系。王國維則是將中國的美育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度,他的美育學説就像“一顆耀目的鑽石,每一個晶瑩剔透的切面都閃爍着令人心旌搖曳的光彩”。可見,美育從未被人遺忘,這是一種情感與價值觀的教育。

而美育的現實狀況是:在很長一段時間裏被人無視,從而導致藝術斷層。在剛落幕的中國國際時裝週上,中國藝術家們的品味受到國外媒體的羣嘲諷刺。難堪之餘,這不禁讓我們重新審視我們民族的審美水平。季羨林老先生曾説過:“我們的民族是一個注重實際的民族。”老一輩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舊時中國的文化審美狀況,人民大眾的物質生活都無法得到滿足,誰有精力去追求虛無縹緲的精神世界?改革開放以來,市場經濟猛烈衝擊着傳統的道德觀念,社會趨於功利化和實用化,物質主義氾濫,長期以來美育教育的缺失,導致國民整體素質呈現出病態化的發展。但現在,我們不僅擁有地上的六便士,更有了看天上月亮的機會,就更應重拾對美育的重視。生活不僅要有柴米油鹽醬醋茶,更要有琴棋書畫詩酒花。

我們的社會太急功近利,心浮氣躁。那些能沉下心來研究美學的學者反而遭到嘲諷,有些人對淡泊明志嗤之以鼻,對寧靜致遠不屑一顧,對藝術不求甚解。為什麼在資源技術匱乏的年代能打造一部讓人拍案叫絕的《紅樓夢》,如今卻很難拍出一部好電影?是因為當時的劇組追求質量,力求完美。為什麼顧愷之能作出飄逸浪漫,詩意盎然的《洛神賦圖》,而如今連小小教科書的插畫都飽受吐槽?是因為顧愷之以“痴黠參半,明哲保身”的處世哲學,以達到他藝術的'成就。(在這樣的現實意義下,將美育列入考核體系,顯得刻不容緩。總説“弱化功利,強化意識”,但在如此情形之下,沒有了體系的規範,重振美育從何談起?那些“產生不公”“加重負擔”的説法更是無稽之談。美育的宗旨正是塑造全面完整的個體,將情感提升到一個可以超脱自如的地步,其本質就是感受和感動的能力,而缺少美育的感染,有再多的知識也只會是沒有感情的機器,不是完善的人。孔子提出“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正是強調了美育對人格培養的重要。連最基礎最重要的人格都不完善,何以談“加重負擔”?

美育這個問題,既簡單又複雜。不同時代,不同文化,不同地域的人對美育的理解與實踐都不盡相同。但美育的根本,一直是如何培養完善的人,但願我們在看到波光粼粼的湖面時,能深刻體會到“水光瀲灩晴光好”的意境;在聆聽奧立佛·圖森的《秋日私語》時,也能感受到秋天的温馨浪漫。

《教育的目的》讀後感 篇五

歷史和現實中影響較大的教育目的觀是個人本位和社會本位這兩種。從價值取向上看,我國一直以來傾向教育目的觀是社會本位為主。從各方面上分析,過去的教育目的觀傾向社會本位是無法避免的。當然,教育目的觀由社會本位到個人本位轉變也是必然的,這也是一個社會發展的高級階段的必然選擇。正如王坤慶教授所認為的,“對於教育目的的確定,唯一需要把握的教育精神乃是教育是專門培養人的事業,它的唯一出發點是人的發展,它的最高鵠的只能是人的完善。”所以,教育的最終目的應該立足人的全面發展,人的自我實現,但是也要承認因為社會發展所帶來的階段性。

教育目的觀的社會本位傾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這種傾向與政治、經濟、生產、文化、科學技術等因素有關,但是,歸根結底還是社會發展水平對教育的制約,對人的發展、人的自我實現的制約。馬克思主義關於人的全面發展學説中分析了人的發展與社會進步的關係,認為人的發展是社會歷史過程。馬克思主義認為:“ 在人類,也像動植物界一樣,種族的利益總是要靠犧牲個體的利益來為自己開闢道路的”,因此,“個性的比較高度的發展,只有以犧牲個體的歷史過程為代價”,但是,“人類的才能的這種發展,雖然在開始時要靠犧牲多數的個人,甚至靠犧牲整個階級,但最終會克服這種對抗,而同每個個人的發展相一致”。這也是過去的教育目的觀傾向社會本位無法避免的原因了。

另外,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將人的需求從低到高,按層次逐級遞升分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社交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實現的需求。馬斯洛認為,這五種需求是從低級向高級逐級發展的,也就是説只有滿足了低層次的需求,高等層次的需要才有可能得到實現。所以,要想人的實現自我能夠得以實現,就必須要先實現人的最低層次需求。如果人的低層次需求沒有得到滿足,那人們就會先滿足低層次的需求。我國的基本國情還是處於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總體的經濟與社會得到了較好的發展,但是依舊存在在地區之間發展不平衡的問題。體現在有人把獲取生活條件和物質財富當做首要、直接的目的,忽視了個人價值、創造精神等內心的發展需要。為了獲取生活條件和物質財富,人們更加關注的是個人的社會價值,所以也不奇怪為什麼過去的教育目的觀會傾向社會本位。

從戰亂、動盪不安的年代到和平、穩定發展的時代,從一窮二白的農業大國到現代化的工業國,一路走來,經歷了多少曲折,付出了幾代人的努力,才完成了轉變。但是不可否認,我國仍舊處在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人的發展仍然無法擺脱對物的依賴所帶來的片面發展問題。不過,隨着經濟與社會的發展,人們也越來越重視人的自身價值,而不再是隻關注人的社會價值,教育目的觀也由社會本位向個人本位轉變。這一點可以從我國教育方針政策(教學大綱或課程標準)的變化以及其對人的培養側重變化可以知道,就以我國中學化學的教育目的變化為例,從大綱教學目的要求主要包括“牢固地、系統地掌握化學基礎知識和化學基本技能,瞭解在工農業生產中的應用,培養分析和解決一些簡單的化學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到如今的課程標準“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好奇心,引導學生認識物質世界的變化規律,形成化學的基本觀念;引導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啟迪學生的科學思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引導學生認識化學、技術、社會、環境的相互關係,理解科學的本質,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但是,社會的發展程度還是極大地制約了教育目的觀的轉變。以2001年的課程改革開始,歷經十幾年的改革,雖然在各方面都取得了極大成績,但是中間也歷經“尷尬”,尤其是改革開始幾年,最大的體現在於“素質教育喊得轟轟烈烈,應試教育搞得踏踏實實”。歸根到底還是教育的發展受到社會發展的制約。所以説,只有當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候,人的全面發展才有可能實現。

我認可,“教育的一個根本目標就是幫助人成為一個人,盡他的可能成為一個完全符合人性的人”。,也堅定不移地支持教育的最終目的應該立足人的全面發展,人的自我實現。但與此同時,我也承認社會發展的階段性不同而教育目的觀點而不同,並且認為以社會發展的最終態是以人的自我實現為目的。

《教育的目的》讀後感 篇六

《教育的目的》這本書已經成為了經典中的經典,也正因為如此,即使時間流逝,這本書依然煥發着動人的馨香,不但沒讓人感覺到過時,反而日久彌新。

以下是我在讀書的時候的一些感受批註,與君分享:

當你丟掉你的課本,燒掉你的聽課筆記,忘掉你為了應付考試而背誦的細節,你的學習對你來説才是有用的。

在這個階段,教師責任重大。老實説,除了少數一些具有天賦的教師以外,我認為,帶領整個班級的學生沿着精確學習的道路一直走下去,同時又沒有某種程度的興趣的`減少或損傷,這是不可能的。這是一個不幸的兩難選擇,首創精神和訓練都是需要的,但是訓練往往又會扼殺首創精神。

我只是想提出這樣一個忠告:教育是一個複雜的課題,沒有一個簡單的公式可以完全解決。

從這個意義上講,教育應該在研究中開始,在研究中結束。畢竟,教育從整體上來説,是為了使受教育者做好準備,去迎接現實生活中的種種經歷,用相關的思想和適當的行動去應付每時每刻發生的情況。教育如果不以激發首創精神開始,不以促進這種精神而結束,那麼它一定是錯誤的。因為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躍的智慧。

這種力量的最深刻的表現就是美感,對於所實現的完美境地的審美感。這一想法不禁讓我想問,在現代教育中,我們是否對藝術的重要性給予了足夠的重視?

我一直擔憂,如果我們不能用新方法來迎接新時代,維持和提升我國人民精神生活的水準,那麼遲早,那些落空的願望會轉化為狂野的爆發,我們將重蹈俄國的覆轍。

《教育的目的》讀後感 篇七

本學期,學校給我們發了懷特海《教育的目的》這本書。作者懷特海是19世紀和20世紀初期英國著名的數學家、哲學家和教育理論家。他的祖父曾經是一位校長,父親也先後從事過教育和宗教工作。受家庭的影響,他對教育有着濃厚的興趣。

這本書一共分為七章。其中第一章“教育的目的”是他主要的教育思想。他在開篇就説:我們的目標,是要塑造既有廣泛的文化修養又在某個特殊方面有專業知識的人才,他們的專業知識可以給他們進步、騰飛的基礎,而他們所具有的廣泛的文化,使他們有哲學般的深邃,又有藝術般的高雅。

從科學和邏輯方面考察教育時,他説:“不能加以利用的知識是有害的。”所謂知識的利用,是指把它和人類的感知、情感、慾望、希望以及能調節思想的精神活動聯繫在一起。這實際上是説,理論知識必須在學生的課程裏具有可應用性。教育的核心問題是:不能讓知識僵化,而要讓它生動活潑起來。

《教育的目的》這本書還值得關注的是懷特海對教育節奏的論述。他説:“生命中存在着很微妙的涉及智力發展的週期,他們循環往復的出現,每一個循環期都各不相同,且每次循環期中又再生出附屬的階段。”缺乏對智力發展的節奏和特徵的認識是我們的教育呆板無效的主要原因。

懷特海説:“通往智慧的唯一途徑是在知識面前享有絕對的自由。”但是通往知識的唯一途徑是在獲取有條理的事實方面的訓練。自由和訓練是教育的兩個要素,在兒童身心發展的過程中對自由和訓練的調節,就是“教育的節奏”。沒有興趣就沒有智力的發展,興趣是注意和理解的先決條件。你可以用體罰來引起興趣,或用一些愉快的活動來誘發興趣。沒有興趣就沒有進步。激發生命有機體朝着適合自己的方向發展,最自然的方式就是快樂。

懷特海還在這本書中論述了“技術教育及其與科學和文學的關係”、“古典文學在教育中的地位”。懷特海是數學家,他還講了數學課程。有興趣的老師和朋友可以把這本書找來讀一讀,相信一定會有收穫。

《教育的目的》讀後感 篇八

人們普遍認為知識是智慧的源泉,具有改變命運的偉力。掌握了知識,似乎就掌握了人生。然而,事實上並未如此。早在1929年,教育家懷特海先生在其著作《教育的目的》中就深刻地闡明,知識應是生命騰飛的基礎,但不合宜的知識學習對兒童是相當有害的。哪些不合宜的知識學習,對兒童有害呢?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三點:

(一)學習的知識是僵化的

所謂僵化的知識,是指非原理性的知識。這種知識不具有普世性、不能幫助兒童理解生活、解決問題。學習過多的僵化知識,會使兒童背上沉重的知識包袱,使其思想呆滯。

然而,筆者通過觀察發現,如今兒童學習的很多知識其實都是僵化的知識。例如,兒童學習音樂學科時,被要求記憶大量的有關音樂家的信息;學習美術時,被要求記憶各類門派的作畫風格以及代表性人物;學習語文學科時,被要求掌握大量的並無實用意義的文學常識……這些僵化的知識,不能激起任何思想活力的火花,對於兒童學科素養的形成幾無益處。

懷特海認為,童年是智力發展的浪漫期。在這一時期,兒童懵懂地面對若隱若現的內容,不知所措卻又興奮異常。此時的知識學習,應努力追求讓兒童的心靈中編織出一幅和諧的、繽紛的圖案。若在此時讓兒童記憶過多僵化的知識,那將會撲滅兒童學習的慾望,折斷兒童想象的翅膀,挫傷兒童學習的熱情。

“少即是多”,在智力發展的浪漫階段,讓兒童學習少量的原理性知識,便為兒童提供了更多自主思考和自由想象的空間,利於兒童獨立構建五彩繽紛的心靈世界,也有利於兒童保持對學習的浪漫情感,為後期的精確學習、綜合學習奠下堅實的基礎。

(二)學習過程是灌輸式的

懷特海認為:“人的大腦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它是永恆活動着的。”知識,是客觀性的存在,其本身並無意義,只有在被挖掘、被運用時,才煥發出令人矚目的光輝。有意義的學習過程,應是伴隨着發現、猜想、推理、驗證的探究過程,而不是被迫地強制性的灌輸過程。

保羅﹒弗萊雷在《被壓迫者教育學》中指出:“學生對灌輸的知識存儲得越多,就越不能培養其作為世界改造者對世界進行干預而產生的批判意識。”批判意識,是批判得以發生的關鍵性前提。喪失了批判意識的人,將淪為沒有自主思想的“奴隸”,也就失去了改造世界的可能機遇。

然而,灌輸式學習不僅讓兒童淪為沒有批評意識的“知識奴隸”,也讓兒童的自主學習力變得衰弱乃至幾近喪失。盧梭在《愛彌兒》中指出,教育始於生命的誕生。孩子一出生,就是大自然的學生。這就充分説明人天生具有學習力。灌輸式學習,會無情地剝奪了兒童自主學習的機遇,也會逐漸削弱了兒童天生的學習力。正如懷特海所言,在較小的年紀反覆灌輸精確的知識,就會扼殺學生的首創精神和求知興趣。

灌輸式學習的實質,是對兒童智力發展規律的漠視,是對兒童生命成長的一種戕害。

(三)所學的知識不被運用

懷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關於知識的運用是這樣論述的:“教育是教人們如何運用知識的藝術”、“知識的重要性在於它的運用,在於我們對它的能動的掌握——也就是説,在於智慧”。這就告訴我們,兒童只有在知識運用的過程中,才能將知識轉化為智慧,才能變成生命的力量。

然而,在當下的中國小校園裏,知識不被運用或“偽運用”的現象普遍存在。由於受應試的影響,兒童大多隻是在思維世界中運用知識,在考卷中呈現運用知識的過程和結果。事實上,在紙上運用知識,與在實際生活中運用知識是完全不同的。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會發現很多兒童能夠在考試中獲得高分,卻解決不了任何實際的問題。例如,有的兒童在數學考試中能正確解答關於分數的題目,卻不會在生活中運用分數的概念和原理去解決關於“分配”的問題。

懷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提醒人們要記住:“不能加以利用的知識是相當有害的”“知識的唯一用途,就是武裝我們的現在”。教育只有一個主題,那就是多姿多彩的生活。不能被運用的知識,是毫無活力的知識,是不能與兒童的生命產生深刻共鳴的,也是無力讓我們的生活變得多彩的。

因此,要讓知識具有改造個體生活、改變人生命運、乃至改造世界的偉力,作為教育者,我們理應讓兒童的知識學習與實際生活建立聯結,避免讓知識的學習變成對兒童的毒害。我們要讓兒童學習有活力的、非僵化的知識,並讓兒童在知識學習的過程中,充分體驗挖掘知識的驚喜和運用知識的興奮。只有這樣,兒童才能獲得真正的智慧,才能成長為有力量的人。

《教育的目的》讀後感 篇九

《教育的目的》是懷特海寫的一本關於智力教育的書,他在開篇就説:我們的目標,是要塑造既有廣泛的文化修養又在某個特殊方面有專業知識的人才,他們的專業知識可以給他們進步、騰飛的基礎,而他們所具有的廣泛的文化,使他們有哲學般的深邃,又有藝術般的高雅。

自我發展是最有價值的智力發展。學校教育只是起到引導性的作用,一個人能否成長成才,能否在社會上立足,關鍵是取決於自身的努力程度,當一個人愛學習的時候,無論時間多麼緊張,總會擠出時間去學習,甚至會捨棄做其他事情的時間來進行自我提升,當然,學習一兩天很容易,但是堅持很難,要日復一日的堅持,沒有內心強大的對學習的熱愛是堅持不下來的。別看學校教育僅具有引導性,但其任然在學生成長過程中佔據不可忽視的地位。學校教育的關鍵在於教師,在學校中教師是和學生相處的時間最久的,因此教師的行為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發展。若一名教師教授大量的科目,卻只是蜻蜓點水地教授一點皮毛,只會造成一些毫不相干的知識的被動接受,不能激起任何思想活力的火花。如果一名教師只教授一些少而精的科目,讓他們對所學的知識去認識世界,並在現實生活中加以運用,就能夠幫助他們成長成才。

教師要注意瞭解到每個學生的特點,並且採用符合他們身心發展規律的教學方式,要採取多種不同的思維訓練方式,一種思維訓練方式不可能適合所有的兒童,教師不應該奢望一次出色的演講就可以一勞永逸地激勵岀一個令人讚賞的班級,所有的事情都是循序漸進、一步一個腳印而來的。因此教師應該引導學生的思維,從而讓學生覺得他們是在真正地進行學習,而不只是在表演智力的小步舞蹈。

《教育的目的》讀後感 篇十

打開《教育的目的》一書,我彷彿穿越了時空隧道。細讀《教育的目的》,揣摩文思,感悟頗多,但在此只談他關於教育“差異化”的一些想法。

懷特海先生認為“在教育中如果排除差異化,那就是在毀滅生活”。這句話告訴我們,首先必須要承認學生是有差異的,每個或每類學生都有自身獨特的個性特點,包括身體和心理兩方面,作為教師,我們必須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教育中排除差異化,所有的學生都用同一種標準“一刀切”, 用同一把尺子要求孩子,這樣做表面看,確實能夠減輕教師備課上課的負擔,但是對學生來説,便是百害而無一利了。排除差異化,學生的求異思維和創新的慾望和能力均可能遭到扼殺,從而會形成思維的惰性和定性;排除差異化,學生的個性很難展示或很難被注意到,從而無法使學生根據自身特點採取有效的方式方法學習,那麼,好的學生可能得不到發展,差的學生可能很難跟上教師的步伐;排除差異化,就無法或極少能使學生把所學到的知識和人類的精神活動聯繫在一起,如此,就是在毀滅學生那“多姿多彩的生活”;排除差異化,教育唯分數是從的現象更難以撼動。由此觀之,教育者的眼中如果沒有學生的差異性,不尊重學生的特點,不看到學生的“與眾不同”,那麼教育無疑是一場災難!

我認為要做到尊重學生的與眾不同,前提是要了解學生的差異。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教師在與之接觸過程中,有意識的發現這種個性,可能有些學生的個性並非教師喜歡的類型,那麼這個時候也不能帶有任何主觀排斥厭惡情緒,而應尊重這些個性。特別是班級中成績不入流、行規有偏差的學生,他們長期不受老師待見,被老師打壓、漠視,此時,若是能夠對他“另眼相看”,多加關心,這類學生一般會對老師的付出有成倍的回報,這也是筆者本人的切身體會。作為教師,一個人管理幾十個學生,不可能針對每個學生的個性都制定相應的政策,那麼除個別特別的學生實施個別輔導教育外,其他學生可以按照成績等分為幾個層次類別,這樣教師在佈置作業、安排任務時更有針對性。

《教育的目的》是教育經典之一,它是從教育實踐中來,也應該回到教育實踐中去。也就是:我們要在教育中去理解它、實踐它,教育中應認識到學生的個體差異,並尊重他們的“與眾不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guanhougan/86my7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