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觀後感 >

復興之路紀錄片觀後感(精品多篇)

復興之路紀錄片觀後感(精品多篇)

復興之路紀錄片觀後感(精品多篇)

復興之路紀錄片觀後感 篇一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述》課上,老師讓我們觀看了大型紀錄片《復興之路》。片中翔實的史料、文物實物和圖片,為世人展示了一幅民族復興之畫卷,深深地吸引着我、感染着我。加上這段時間對胡錦濤同志“七一講話”精神的學習,我更深刻的體會到了我們中華民族復興道路的各種曲折。

一切似乎要從我們的“閉關鎖國”説起。當國人還兀自沉浸在四大發明的光環之中時;當國人還自以為是世界的經濟、政治、文化的中心時;當國人還自以為中華地大物博時;當國人還堅信天圓地方時„„在歐洲,許多西方國家卻在悄然中慢慢發展壯大起來,並且很快的超越了東方文明。當其本國資源不能滿足發展需求時,他們便把目光瞄向了資源豐富的東方亞洲國家。於是,英皇派出使者到當時還很強盛的大清朝,請求與其通商。然而,乾隆皇帝卻以‘天朝物產豐盈’為由一口拒絕了。於是,中國與世界給魚的第一次機會失之交臂。

西方發達國家的堅船利炮之下,中國的國門終於被打開,民族的災難降臨了„„在列強的武力威脅、打擊之下,當時腐敗無能的清政府與列強簽訂了一系列喪國辱權的不平等條約,使本就落後的華夏大地的現狀雪上加霜,淪為了半殖民半封建的社會狀態„„“國破家何在?”當中華大地面臨生死存亡的抉擇是,一批批的仁人志士挺身而出,前赴後繼的為了解放中華的事業而奮鬥:譚嗣同、梁啟超、秋瑾、孫中山、毛澤東„„一批批的中華兒女拋頭顱、灑熱血,僅過一個多世紀的不懈努力和奮鬥,終於迎來開了今天這平淡而幸福的世界。

這一百年間,有太多的名字讓我們難以忘懷。而最令我們難以忘懷的那個名字,它叫“中國共產黨。

正當人們徘徊在歷史的十字路口之時,“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建立了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帶來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新希望,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毛澤東同志曾以史詩般的語言寫道:“災難深重的中華民族,一百年來,其優秀人物奮鬥犧牲,前仆後繼,摸索救國救民的真理,是可歌可泣的。但是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和俄國十月革命之後,才找到馬克思列寧主義這個最好的真理,作為解放我們民族的最好的武器,而中國共產黨則是拿起這個武器的倡導者、宣傳者和組織者。”歷史充分證明:只有馬克思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把億萬人民引向民族復興的康莊大道。

轉眼九十年過去了。90年來,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戰勝各種艱難險阻,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勝利,譜寫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實現復興的奮鬥凱歌。

新時期,為了進一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我們黨也正確的分析了當前民族復興之路的方向,作出了正確的方針路線。胡錦濤同志在“七一講話”中指出,新時期實現民族復興需要發展先進文化。中國人民在救亡圖存鬥爭中認識到,實現民族復興需要先進思想文化的指導,先進思想文化也需要通過先進的社會力量來實現。這種結合告訴我們,有了先進社會力量的選擇,先進思想文化才能有效發揮其先進作用;有了先進思想文化的武裝,先進社會力量才成為真正的先進力量。正是因為有了這個結合,實現民族復興才展現出“夢想成真”的前景,這就是胡錦濤同志所説:“中國革命有了正確前進方向,中國人民有了強大精神力量,中國命運有了光明發展前景。”

同樣的,十七屆六中全會也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加快推進文化改革發展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要求。

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就必須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必須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根本任務,以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培養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弘揚中華文化,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時代呼喚英才,希望在於青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需要大學生的參與。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大學生去奮鬥,青春只有為祖國和人民的真誠奉獻中才能更加絢麗多彩,人生只有融入國家和民族的偉大事業才能閃閃發光。新世紀的大學生,要進一步認清自己的歷史使命,明確成才的目標,確立為國家、為民族奮鬥的志向,努力成長為對黨和國家、對人民有所貢獻的人。

作為一名大學生,我們應該抓住文化體制改革的機遇,認清形勢,提高認識,全方位的加強自身思想素質培養。自覺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致力於社會主義社會和諧文化氛圍的創建。從自身做起,在生產,學習,工作和社會生活中起模範先鋒作用,為文化體制改革盡知識分子應盡的一份力量,盡青年人應盡的一份力量。

復興之路觀後感 篇二

今天是20__年6月9日,星期四。我們年級利用下午上課時間,來到國家博物館參觀,下面我來總結一下本次活動的感受!

首先,在入館之前,工作人員對我們進行了周密的檢查,唯恐我們把這炸了似的,經過重重檢查,我們終於來到了傳説當中的國家博物館大廳。

經過看大廳裏的宣傳欄,我才知道中國歷史博物館的前身為20__年7月9日成立的“國立歷史博物館籌備處”。1949年10月1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同日,更名為“國立北京歷史博物館”, 1959年更名為“中國歷史博物館”。中國革命博物館的前身為1950年3月成立的國立革命博物館籌備處。1960年正式命名為“中國革命博物館”。 1959年8月,位於北京天安門廣倡側的兩館大樓竣工,為建國十週年十大建築之一。同年10月1日,在國慶十週年之際,開始對外開放。

抱着好奇心,我想知道這裏藏着什麼寶貝,於是,我走到地圖前,才知道這裏集文物徵集、考古、收藏、研究、展示於一身,將系統收藏反映中國古代、近現代、當代歷史的珍貴文物。展出中國最頂級的文物,經常能在歷史教科書中見到。

中國國家博物館基本陳列以中國通史為主,通過舉辦有關歷史、考古、文物等方面的多種專題陳列,以及臨時展覽、常設國際

交流展覽和捐贈品展覽等不同形式的展覽,向公眾系統展示了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優秀的民族傳統和當代主流文化精神,並全面地展示與宣傳中華民族的偉大歷史進程與輝煌文化,介紹世界文明與優秀文化。通過高水平的歷史學、考古學、文物學、博物館學研究,不斷豐富和深化公眾對歷史文化的理解和認識,推動博物館事業發展。國家博物館還將成為首都中心區供公眾進行高品位的文化享受的重要場所。

中國國家博物館是中國收藏本國古代、近代文物資料及研究歷史科學和有關學術問題的機構,館藏文物藏品62萬件,並有一支專業的文物保護、修復隊伍和國際一流的儀器設備。國家博物館的考古研究力量擁有水下考古、田野考古和航空遙感攝影考古的專門機構。館屬水下考古研究中心是中國唯一的水下考古專業機構,具備一支專業的水下考古隊伍和先進水平的技術設備

我主要參觀了原始社會的展館!原始社會的陳列為遠古居民( 約170 萬年前-1 萬年前)、氏族社會( 約1 萬年前-5000 年前) 和文明的曙光( 約5000 年前-4000 年前) 三部分。在遠古居民部分可以看到中國已知年代最早的元謀人,稍晚的藍田人、北京人、金牛山人,以及和我們同屬於進步智人階段的山頂洞人的形象。展櫃中陳列着他們打製的石器、採集的樹籽、狩獵的禽獸殘骸。山頂洞人的骨針和用獸牙、貝殼製成的裝飾品,表明人類已開始縫製衣物和有了審美意識。

距今1 萬年前後,人類開始磨製石器,並開始了製陶、紡織等手工業生產,氏族的分佈也更加廣泛。陳列中有8000 年前的稻穀,7000 年前的骨器、陶器,以及在陝西姜寨發現的6000 年前的母系氏族村落( 模型)。距今5000 年前後,農耕技術有了較大提高,一個人的勞動除能滿足自己的最低生活需要外,還能提供一定剩餘產品,從而導致了私有制的出現和階級的產生。這時出現了專門的手工業生產,出現了文字的萌芽,文化藝術和宗教也都有顯著發展。人們在陳列中可以看到石犁,最早的銅刀,漂亮的彩陶、玉琮、玉鉞、玉龍等重要禮器。

奴隸社會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階級社會,陳列分為夏、商、西周、東周春秋時期和夏—春秋時期的各族共五部分。

本次活動十分有意義,我們學習了好多知識,受益匪淺!

復興之路觀後感 篇三

政論片《復興之路》是中央電視台去年在黨的十七大勝利召開之際播出的一部全面、系統梳理中國近現代歷史的系列節目,由《大國崛起》的原班人馬製作,有人稱是《大國崛起》的姊妹篇。《復興之路》是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回首過去,展望未來。該片按照歷史線索,逐集表現了中國如何從民族覺醒到選擇社會主義道路、從實現改革開放到在新的歷史時期提出科學發展,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國家。

這是一部能夠讓我們真正深入的瞭解中國艱難曲折的民族振興之路和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所取得的偉大成就的必看的巨片,作為大學生觀看該片有助於我們瞭解國史、國情,深刻領會歷史和人民是怎樣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選擇了中國共產黨、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對於進一步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具有重要意義;能夠更好的培育我們的民族精神和愛國主義情懷。

我是一個月前在學校網站的“山大新聞網”的“視聽在線”上看完此片的,初看此片,就感覺到它與《大國崛起》有很多相近之處,我當時看的很專注,總感覺有一股力量吸引着我去一口氣看完。看過《大國崛起》後,再看《復興之路》,受到的震撼很大,這種震撼從一開始一直延續到看完,心中久久不能平靜。感觸太深了,總感覺不吐不快,籍此機會,藉以抒發自己的感觸。 為了一個民族的夢想,我們從1840年的海面出發;為了一個不變的追求,我們在歲月深處寫下光榮。全球視野下展現中國道路之抉擇;全景歷史中濃縮民族復興之歷程。電視政論片《復興之路》--用歷史感悟未來。這是對該片所述內容的濃縮,該片共分為六集:千年局變;崢嶸歲月;中國新生;偉大轉折;世紀跨越;繼往開來。

觀看此片的過程中,我的感受隨時期的變化而變化:從1840年之後一直到辛亥革命,看到很多屈辱事件時很氣憤,尤其當看到清政府賠償西方列強那麼多錢,光賠日本人的錢就相當於清政府3年的財政收入時,氣憤之極,揮舞起拳頭;但是到抗戰勝利,看到了中國復興的轉折點時,內心十分激動,及至建國初期的時候看到祖國取得的成績非常欣慰,但因緊接的“wg”又感到很大的遺憾;到改革開放以後又非常振奮,自豪之情溢於言表。我差不多就是這麼三種感受經歷:一個就是建國之前的氣憤;然後到建國初期既欣慰又有一些遺憾;再到改革開放又很自豪。

因為總是有人要粉飾歷史,所以我們要記住歷史。作為當代的大學生,我們要永記祖國的歷史,這不僅是為了要更好的與篡改歪曲歷史的惡勢力鬥爭;也更是因為“以史為鑑,可以知興衰”,我們需要吸取歷史的經驗教訓,“前車之鑑,後世之師”,從歷史中總結經驗教訓,更好的服務祖國,服務人民。

作為八十年代出生的一代祖國建設的準接班人,我們要牢記“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壯大自己的國家。因為百年的屈辱歷史已經告訴我們:落後就要捱打。

大清的閉關鎖國,天國美夢,孤立了自己,使自己從此在世界上落伍,我們叢中得到了教訓:只有吸收世界的先進成果,使自己融入世界民族之林,才能與世界接軌,與世界共發展。閉關的後果讓我們堅定了改革開放的必要性與重要性,我們把它作為一項基本國策,是吸取歷史經驗教訓後作出的明智抉擇,我們必須要長期堅持。

曾經的東方大國,被別人用尖船利炮打開了國門,蒙受了百年的屈辱,我們不得不感言:只有擁有強大的國防,才能保衞自己的人民,保衞自己的家園。中華民族歷來熱愛和平崇尚和睦,追求和諧,但作為一個愛好和平的民族,必須擁有維護和平的力量,建設強大的國防,在民族復興的征程上建設一支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的人民軍隊,才能鑄就保衞和平的鋼鐵長城。

復興之路觀後感 篇四

清明假期,我與同學相約去國家博物館參觀復興之路,一年之前,我們班曾組織過一次參觀國博複習之路,那時,我還只是剛從小城市來到首都,對一切都感到新奇。一年之後,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經過堂課的深入學習,對參觀復興之路有了完全不一樣的認識和理解。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到辛亥革命,再從八年抗戰到解放戰爭的勝利,中華民族一直在探索中前進着,在不斷改革創新中取得成就,中國人民一直都沒有放棄過,不屈不饒,一直都有一種堅定的信念,永不放棄。我想這就是中華民族的最偉大精神。

復興之路展覽通過回顧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中國各階層人民在屈辱苦難中奮起抗爭,為實現民族復興進行的種。種探索,特別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光輝歷程,充分展示歷史和人民怎樣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選擇了中國共產黨、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選擇了改革開放,充分展示了歷史和人民為什麼必須始終堅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不動搖,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動搖,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不動搖。

復興之路用事實證明,只有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華民族才能實現偉大的復興。作為一名大學生,一名入黨積極分子,應該堅定不移的承擔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責任,用自己的努力為中華民族的發展史續寫新的篇章。勿忘國恥,以史為鑑。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起來,為全面建設械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繼續努力奮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guanhougan/86pk4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