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觀後感 >

觀《奔騰年代》有感【精品多篇】

觀《奔騰年代》有感【精品多篇】

觀《奔騰年代》有感【精品多篇】

奔騰年代觀後感 篇一

偷得浮生半日閒,今天晚上六點就離開辦公室,才知道6點鐘北京的太陽還老高,天氣還這麼早,吃完晚飯,週末難得就放鬆一下自己,太累也不想出去轉轉,回酒店後看個大片,放鬆一下自己。

影片是一部勵志電影,故事是圍繞一匹其貌不揚的賽馬和三個鬱郁不得志的男人展開,人物刻畫情節緊湊但不緊張,平緩流暢講述了一個美國大蕭條時期的一個真實的故事。

不像國產電影一樣,影片沒有正反角色的映襯,但是對角色刻畫上確形象生動。

故事的開始,講述了三個不如意的人。

精明、樂觀、豁達的霍華德靠做汽車生意發家,而兒子在一次意外車禍中喪生,家庭因此而分崩離析,後來又碰到年輕的小姨子,

而逐步將視線轉移到起初最討厭的賽馬上;一個老牛仔,生不逢時,四處漂泊,善於識馬、馴馬的牛人;波拉德,自幼熱愛騎馬,

經濟危機摧毀了他的家庭,在流浪的路上,他的父母把他賣給了賽馬場,顛沛流浪,以做二流騎師和打拳為生,在拳擊中瞎了一隻眼睛。

這三個人,每個人的故事都可以單獨拍一部電影,三條並行的線索,明晰簡潔的講述了這三個人坎坷的半截人生,也把每個人的性格都塑造得特色鮮明。

這樣三條並行的命運之線,終於因為一匹瘦小不起眼的馬匯合到一起。

這匹馬,就是“海洋餅乾”。

海洋餅乾的血統優良,祖父和父親都是輝煌顯赫的賽馬。

但它一出生就因為略顯彎曲的前腳與不均稱的身形,被它的主人判定為不合格的。賽馬,也因此從沒受過任何訓練與特殊的照顧,只能在一些小比賽中奔馳,賺着不起眼的幾百塊美元獎金。

甚至作為給別的賽馬做陪練。

它的前半生一直是個輸家,直到碰到了它的伯樂霍華德。

霍華德在絕望之餘買下了不被人看好的海洋餅乾。

在一個薄霧初升的清晨,海洋餅乾被人牽着,昔日的牛仔、今天的訓馬師湯姆一眼見到海洋餅乾,就立刻被它折服。

湯姆看出了這匹馬藴藏的巨大能量,看出了它眼睛中桀驁不遜和強大的內心。

此,它開始了作為一個賽馬的生命旅程。

湯姆説,我們只需要讓它做回一匹馬。

海洋餅乾,多年的循規蹈矩,已經壓抑了他的內心,變得平庸,其實人何嘗不是,有的人被砍成垃圾庸才,但是隻要給他平台,適當的激發,迸發出的能量會刺暈周圍人的眼睛。

作為勵志電影,影片多次強調告訴我們堅韌的意志、強大的內心比任何都重要。

人不可能一番風順,但是關鍵在於要勇敢的去面對,這也是最打動我之處。

奔騰年代觀後感 篇二

找到一部合意的影片實屬不易的一件事,我們時常感歎沒有好看的電影,新片又不想看,此時只有把注意力對焦過去,抱着試試的心態去找尋歷經歲月積澱的經典,尋找的過程既簡單又複雜,簡單在於我們慶幸有現代化的搜索工具,只需要點點鼠標就可以辦成,複雜之處在於,經典太多,經典中又有經典,況且自己未必清楚的知道自己此刻要看什麼,你需頁頁翻看,甚至會試播一下,讓自己的心停留幾秒、幾分鐘,檢驗是否符合自己的口味,要在經典與自己的心境之間找到精確的匹配。很欣慰,晚上找到一部不錯的電影,一個人慢慢品味着,少不了又幾分感想。

《奔騰年代》該部影片,以20世紀30年代的美國大蕭條為背景襯托,講述了來自三個不同生活背景的男人(查爾斯·霍華,德瑞德·波拉德,湯姆·史密斯),通過賽馬完成各自美麗的轉身。查爾斯·霍華德以前是個自行車修理工,因為向美國西部引進汽車賺了錢。他買了一匹個頭很小的馬,名字叫做Seabiscuit,直接翻譯過來意思是海餅乾。霍華德和半盲的前拳擊冠軍瑞德·波拉德和以前從事表演的湯姆·史密斯組成了一個小組訓練他的小個子賽馬,波拉德做騎師而史密斯則擔任訓練師。海洋餅乾和它的三人小組開始了一個傳奇的旅程,而三個人的人生路也從此改變。

整部影片中,瑞德的個性抒寫的最為突出,最有血性,與那個時代的精神面貌截然相反,似乎告訴讀者瑞德就是為這個時代生的,他生下來就是要拯救時代的,他完全可以當那個時代的精神領袖,他的賽馬到哪,他的靈魂就到哪,哪裏就會萬人空巷。生活就像馬場,處處都有轉彎的地方,我們每個人就是賽場的賽馬師,無法預測下一個轉彎處會不會被對手擠出局,會不會摔個粉身碎骨,下場開賽有沒有自己?因為每個人怕輸,所以每個人都在天天進行比賽,都用盡全身的力量在賽道上完成一次又一次的華麗轉身。

影片中有一段尤為感人的是,瑞德受傷後見到海洋餅乾時,情緒一時就崩潰了,扔掉枴杖,迫不及待和她相擁,此刻是同病相憐了,瑞德被人暗算嚴重受傷,差點殘疾,醫生説他餘生不能賽馬了,而海洋餅乾也受到了嚴重的創傷,在一次比賽中不幸跛了,不得不黯然離開戰場,大家都無法預料她會不會再次回到賽場,此時見面是不是上帝之神的刻意安排,又或是他們之間早就心靈相通了,分別這麼久應該見個面了?此刻他們好像是許久未見的老朋友那樣,有太多的話要説,卻不知道從何説起的感覺。故人兩兩相望,淚水浸濕了雙眼。瑞德不忍心,也不甘心看着他的戰神就這樣悄無聲息的遠離眾人的注目,昔日的輝煌戰績就這樣曇花一現,所以決定力挽狂瀾,讓眾人重新對戰神瘋狂、吶喊,讓世人知道他還是一流的賽馬師,他不是一個可憐的失敗者。他有序的進行着他宏偉的復出計劃,一方面對戰神進行康復性的訓練,一方面向醫生諮詢自己的身體狀況。功夫不負有心人,戰神慢慢恢復了以前的戰力,可是他自己,按照醫生的建議是堅決不能再賽馬,況且還處在康復過程中,要是再次跨上馬鞍是多麼的危險。此刻生命真的不掌握自己手中,完全要靠運氣了,瑞德不顧醫生和朋友的反對,堅決實行原定計劃。比賽照常進行,全場的觀眾都在歡呼,他們或許對最後的成績不看重了,對自己下了多少注也不在乎,只是來欣賞他們兩的完美融合,整個比賽過程充滿了期待,同時空氣中也瀰漫着擔憂的氣息,沒有人能保證不出意外。隨着柵欄的瞬間開啟,整個賽場成了一片咆哮聲的海洋,就在接近比賽的終點那一剎那,戰神的完美轉身發生了,轉彎處用近乎自殘的方式來奮力拼搏,最後贏得了比賽的勝利,結果只能用意外的合理來解釋了。

生活就這樣,多堅持一下你就有可能勝利,後退的話,必死無疑。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奔騰的過好每一天!

奔騰年代觀後感 篇三

不止一次地看《奔騰年代》這部電影,並把自己的網名改成“海洋餅乾”,兩個小時在我看來,卻是至今的揮之不去的餘味。曾經古人形容“語音繞樑三日不絕”用來形容這部電影對我的影響,再合適不過了,借用孔子的“三日不知肉味”,我想把《奔騰年代》比作一道大餐,體育電影界一道“形”“色”“香”“味”俱全的大餐。

首先來説説“形”,“形”便是該電影的結構。它的主線是一匹馬和三個人的故事,可以説是一個奮鬥史。這個故事給我的感覺就是一波三折。

查爾斯在事業上一帆風順,可是中年喪子,家庭粉碎,這是第一個起伏;如果説有人是含着銀勺子長大的話,那麼瑞德可以説是從小在漂泊中長大,最後在拳擊場上沉淪,這是第二個起伏;湯姆是個優秀的馴馬師,卻一直被埋沒,恰似失去鍾子期的俞伯牙,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這是第三個起伏;“餅乾”雖有優秀的血統,但是身形矮小,生性懶惰,被人棄之,這是第四個起伏。而這四個起伏聚集到一起,便成了海上洶湧的波濤,爆發出驚人的震撼力,那賽馬場上場下的歡呼聲,説明了這一切。

然而,故事並未就此結束,在取得成功後,又不遺餘力地刻畫失敗,在克服失敗後,又在用外界的考驗來推波助瀾,至此,影片的後半段是個高潮,瑞德和馬受傷後,影片用大量手筆平靜地敍述着他們的生活,恰如龍捲風的風眼中總是一片平靜,而在風眼周圍,作為觀眾的我們,無不傷心落淚,感歎命運的無常與無奈。

如果影片僅僅是敍述這樣一個故事,那麼這樣的起伏在希區柯克面前,也算不上一流。對於它的結構,點睛之筆就是影片的虛實相生。歷史的照片,穿插在現實的鏡頭中,是那麼自然,不留任何修飾痕跡。在現實灰暗的時候,那些黑白照片帶給我們屬於那個年代的記憶,或許年代是蕭條的,但記憶卻是充實的。這樣的照片,讓我們感受到真實;這樣的真實,使餅乾的故事更加切膚。

再來説説“色”,色彩是給我們最直接的印象,在《英雄》裏,我們記住了最後飄零欲滴的金黃;在《辛德勒名單》中,我們記住了最後的紅玫瑰;在《黑客帝國》裏,賦予了綠色獨特的氣質;在《碧海藍天》裏,夢想成了永恆無涯的藍色。在《奔騰年代》這部電影裏,我們很容易發現影片前半部分是黑白的基調,並且偏重高調。在這樣的色彩中,我們感到了壓抑,這種高調的壓抑,生在蕭條的年代,生在波折的人生,壓抑更容易把觀眾捲入到影片中大有“濃陰落盡有高柯,昨日流鶯在何處”的意味。

直到海洋餅乾出場,它懶惰地躺在草叢上,才讓人的眼睛一亮,這樣的“一亮”,是影片色彩的一個轉折。由此,後半部分色彩開始變亮。特別是在賽馬取的勝利後,瑞德灑下的花瓣,讓人身心愉悦起來。

而海洋餅乾和瑞德相伴的日子,色彩完全明豔化,雖然,這樣的相伴是個悲傷的故事,那一望無際的綠色草地,那平整厚實的跑道,那油漆剛過的白色柵欄,是種難以言喻的美。自古以來,人們見到美的事物,總是那樣稍縱即逝,會內心憂傷,而用美本身來修飾悲傷,不禁想對瑞德和餅乾説,某一天,我們失散在這世間的哪個角落,無論我們在此岸或彼岸,我們還會相遇,這就是宿命。色彩,讓故事做到了“花瓣淚飄落風中,雖有悲意也從容”的境界。

“香”是調動我們除視覺感官外的因素。所以,我更願意用除視覺感官以外的因素來比喻《奔騰年代》的“香”。

它的香,來自它的音樂,渾厚大氣的音樂加之嘈雜的現場聲,這就是那個時代的賽馬運動,各種小樂器加之流利八卦的解説,這就是那個時代的新聞事業。整個音樂奠定了它恢弘的基調,音樂的延伸,就是給人感覺:歷史,在腳下延伸。

它的香,還來自它的台詞。“I was crippled for the rest of my life。 I got better。 He made me better。 Hell, you made me better。”瑞德叫囂着這句話的時候,我落淚了,他不願承受沒有賽馬之痛的宣言。包括查爾斯的無數次宣言,都讓我們感到處在蕭條中的振奮。

它的“香”,來自它的細節,從瑞德吃飯的多少,我們可以判斷他複雜的心理活動,希望自己騎着海洋餅乾創造輝煌,一方面又擔心自己體型太大,剋制着自己的食量。此外,還有很多細節反映時代。

最後,再看看《奔騰年代》的“味”,即給觀眾的感受。眾所周知,這是一部勵志電影,裏面面向困難與殘缺,敢於挑戰的體育精神更是影響着觀眾。但是,我想,一部電影如果光是描述體育精神,還遠遠不夠,我們可以從中品味到更深的內容。首先是時代精神,樂觀,就是美國精神的主線。好萊塢總是一個早就美國夢想的地方。所以,它從文化背景方面,是美國本土文化精神的體現。其次,我們知道,三個人都信奉着“沒有不可能”,他們才能轟轟烈烈地趕出這番事業。但是這樣的信奉,上升到哲學高度,就是世界上本來沒有奇蹟,人在最接近奇蹟的時候不是上帝向人們顯示奇蹟的時候,而是人們認識到世界上本無奇蹟的時候,仍然對世界保持執着的時候。所以,當瑞德再次跨上海洋餅乾,就是對奇蹟的一種宣誓。

觀《奔騰年代》有感 篇四

近期,我們過了一個非比尋常的寒假。幸好,還有圖書與我相伴,讓我宅在家裏也不會那麼無趣!

我特別喜愛英國作家丹尼爾﹒笛福寫的《魯濱遜漂流記》,近幾天,我又讀了《魯濱遜漂流記》,我重新認識了勇敢的魯濱遜和忠誠的“星期五”。魯濱遜因為一場意外流落到一個孤島上,在島上的生活異常艱辛,但是困難永遠比辦法多,魯濱遜每次都會想盡一切辦法來解決困難,直到成功。

在島上,困難無處不在,魯濱遜的生存也成了問題。有一天,他救了一個野人,野人十分感激他,從此成為了他的第一個僕人。魯濱遜根據日期,給他取名“星期五”。他們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感情好得像一對親兄弟。在異常艱苦的生活環境中,他僅靠原本只能吃幾天的食物,慢慢地變成了一箱一箱的佳餚。他存活了下來,並且在這裏住了長達28年!後來,他不僅救了船長和兩個水手,還打敗了圖謀不軌的副船長和另外三位心術不正的水手,最後船長帶領大家回家了,魯濱遜又回到原來的文明時代了。他遇到困難的做法是:靠智慧和克服困難走向成功,這點值得我們學習!

這時,我又想到了當前的疫情,中國有強大的醫護工作者和志願者的幫助。我相信,在未來的某一天,病毒會消失不見的,白衣天使加油!中國加油!全球加油!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guanhougan/g4l53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