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觀後感 >

鄭義門觀後感(多篇)

鄭義門觀後感(多篇)

鄭義門觀後感(多篇)

關於鄭義門觀後感1000字 篇一

深遠的鄭義門,以獨特的家儀著稱於世。所謂“義生然後禮作,禮作然後萬物安”,因為禮儀,德義之花開始了愈加優雅淡定的綻放。

撫摸着那口懸掛在孝友堂左側的大鐘,耳邊彷彿響起悠遠而又熟悉的鐘聲。那是當年鄭義門每天都會響起的鐘聲。透過這歷史深處傳來的鐘聲,鄭氏家族幾百年前生活的場景在眼前依稀清亮起來。

那是每逢七年級、十五的早晨,天剛矇矇亮,鄭家祠堂的大鐘就會“當——當——當”地響了起來。剎時,悠遠的鐘聲傳遍了整個村莊。二十四聲之後,人們衣着停當。鐘聲很快又是連續四下,於是各房之中便齊齊傳出了汲水盥洗之聲。

不多時,銅鐘再次擊起。八響之後,千百人迎着鐘聲,按着長幼男女,排隊進入了村子的最中心——宗祠。

宗祠的有序堂上,家長早已正襟危坐。族人們男左女右,分別佇立堂下。這時,座中站起一個十多歲的童子,出列來到堂上,朗聲背誦族中世代相傳的祖訓:

“聽、聽、聽,凡為子者必孝其親,為妻者必敬其夫,為兄者必愛其弟,為弟者必恭其兄。”

“聽、聽、聽,不要徇私情以妨害同居的大義,不要怠慢懶而荒廢你的事情,不要放縱奢侈受到上天的懲罰,不要橫生是非而擾亂家門的清靜,不要沉溺酒色而亂了你的本性。念念不忘祖先的訓誡,關係到家族事業的興盛。言之再三,爾宜深戒。聽、聽、聽!”。

誦畢訓誡,眾人起身,向家長一揖,復分左右,會揖而退。

浦江鄭氏,就在這井然的鐘聲裏有序地生活了幾百年;浦江鄭氏,就是通過這種嚴格而周備的禮儀,經世不息地教化自己的子孫,讓忠孝禮義廉恥深深地印入每個人的腦海,潛進每個人的思想底層;浦江鄭氏,就是這樣詮釋了一個平凡的社會單元對於大同社會的理解,為後人樹起一個廉潔德治的典範。

鄭義門,一個遙遠的故事,那合眾生活的熱鬧場景歷經三百多年的歲月滄桑,終於悄然隱退,藏入歷史蒼茫的暮靄。然而,它的存在,在中華家族發展史上劃下了濃重的一筆。“家”,始終是中華民族心理積澱中最難釋的情結,也是人類認識自身發展流變的一方座標。毋庸置疑,鄭義門在這方座標中走出了一段醒目的軌跡。它的治家、教子、修身、處世的族訓,以及極具特色的禮儀教化,映射着中國古代家族制度的演變歷程,表達着儒家禮儀美德治家的功能樣態。鄭義門幾百年來凝聚而出的優秀文化,並沒有隨着光陰的流逝而淹滅,它依然活躍在當今鄭氏後裔的基因裏,流淌在我們這個民族的血脈中。如今,人們在這裏尋古探幽,思索感悟,汲取精神養分,向着更加燦爛的明天。

《鄭義門》觀後感作文 篇二

近日,一部為《鄭義門》的廉政動漫片登陸央視,我院機關第一黨支部組織收看了該片。

該片主要講述了位於浦江鄭宅的“江南第一家”,自北宋崇和元年(1120年)至明天順三年(1459年),鄭氏家族在此合族同居歷時340 餘年,被稱為“廉儉孝義第一家”,至今已900多年。鄭氏家族創造15代不分家、3000多人同吃一鍋飯的家族傳奇,秉承“嚴規、有序、清廉”家風家規。鄭氏子孫中有173人出仕做官,沒有出現過因貪污而遭罷官的現象。鄭氏族人勤儉持家、清廉為官的背後,是家風文化的潛移默化使然。

觀看影片後,支部黨員認為:作為新時代的黨員,我們要時刻認識到,國由家組成,有國才有家,治國從治家開始。家風正,由黨風淳;家風正,由政風清;家風正,則黨風端。黨員幹部要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汲取家規家風中的精華,自覺帶頭樹立良好家風,引領社會風尚,營造風清氣正的社會環境。

鄭義門觀後感 篇三

鄭義門,即“江南第一家”,位於金華市浦江縣鄭安鎮,是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孝義文化的遺址。鄭氏家族在此合族同居歷時已有340餘年,被世人稱為“廉儉孝義第一家”,至今已聞名了數百年。

在觀看完了《鄭義門》這一視頻後,其中的許多道理讓我受益匪淺,非一吐而快不可。

鄭氏家族家規嚴厲,若有違背者嚴懲不貸。譬如鄭義門中有家規規定“不可賭博”,卻偏偏有一名將家規當成耳旁風的鄭氏子弟。家長得知他在外賭博作樂時,先不動聲色,而後派家人去探個究竟,知道了箇中事實後才將那名不將家規當回事的子弟捉回來,問他個前因後果,杖棍三十。這件事讓我對規法有了一個新的認識,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國法不可違,家規更是不可不從。

還記得鄭氏子弟中的鄭浩,因被調到外地去就任縣衙一職,家長怕鄭浩經不住這風情萬種、花團錦簇的世界的誘惑,便派了鄭家精靈去觀察,並考驗鄭浩。當鄭浩剛到就任的縣衙時,那些達官貴人果不出其然的送來了好多金銀財寶,當鄭浩看着這些金銀財寶時,心中想起了鄭家每日清晨家長的訓戒,便一聲令下將這些所謂的“巴結”統統退了回去,沒人來認領的便一把火給燒了。這讓我感悟到了做人必須潔身自好,身為百姓的父母官,不可收人賄賂,“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軟”,要廉潔清明,做一個好清官。

更讓我記憶深刻的還是儉以為家。在鄭氏家族裏,未滿十六歲之前的孩子都不能穿綢緞衣服,以此讓孩子從小養成不愛慕虛榮的心態;以及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中也藴含着許多儉以為家的理念,如:在就餐時,吃多少盛多少,不可不吃,但也不可不吃完自己所盛的飯菜。

再如鄭義門家族之間的和諧相處,對待長輩的禮貌懂事,對自己所做的事有所擔當,不是自己的功勞不可自攬,自己做錯的事情不可不管,更不可不承認等等,諸如此類讚歎不已。

我必將為自己而奮鬥,向鄭義門的弟子們學習,受人歡迎。

鄭義門動畫片觀後感 篇四

鄭義門,明太祖朱元璋敕封其為“江南第一家”,它位於金華市浦江縣鄭宅鎮。

自北宋崇和元年(1118年)至明天順三年(1459年),鄭氏家族在此合族聚居,15世同居,歷經3個王朝,長達340餘年。

而從古至今,鄭義門168條的傳世家訓《鄭氏規範》,也被作為人們“修身齊家”之典範。

家國同構,忠孝一理,所以《鄭氏規範》也常常被放大,引入治國之道。

如今雖然已不奉行宗親家族之道,但是鄭義門的故事精髓仍值得個人、家庭、社會及國家借鑑,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可時時賦予其時代意義,源遠流長。

今日,鄭義門的故事被改編成了廉政動畫片《鄭義門》,用活潑生動的動畫展示了極具意義的關乎為人處事、教子、出仕為官等經典故事。

觀看後,其中“孝義”二字,已牢記腦中,深刻心中。

“鄭義門”之所以能夠綿延不衰,其作重要的在於其思想指導——多達168條的《鄭氏規範》。

不僅如此,它還外化於操作性極強的行為規範,最後完善為管理體系。

在這管理體系中,最重要的精神支柱就是“孝義”二字。

“子孝其親,為之孝;夫妻、兄弟、宗族、鄰里之相互敬愛謂之義。

所習所行,無非積善而已。

”個人修身時做到“孝義”,那家風則正,而家風正,則民風正。

“治國之要,在乎民風,民風之本,在乎家風。

”這似乎可以以小見大,當然也是相輔相成的。

人出自家庭,首先接受的就是家庭教育,而且其影響也是深入骨髓,伴人一生的。

家風中的“孝義”在國家中就可上升為治國的“忠”。

將這一“忠”用在現如今已經不再是“愚忠”和“奴性”。

而是處在國家中敢於直面陰暗面,想辦法去解決它,為國家變得光明美好而奮鬥,而不是“敢怒不敢言”到順從,甚至最後成為幫兇。

“孝義”二字為鄭氏家訓之根本,而讓家中的每個人都以此為行為規範的準則,在鄭氏的管理體系中除了條文規範主要靠的的教化。

“天下之事,不難於立法,而難於法之必行。

”定下的家規必須人人堅守,不得有姑息之事。

然而,家規中的懲戒只能視為手段,重點在於正人心,要讓家中每個人都能將家訓內化於心,外化於行,自覺地遵守。

將家規放大到國家的治理上,當今國家的基本國策之一是“依法治國”。

然而法律只能讓人不去做壞事,而教化就是讓每個人都能心中有法,讓“百姓不忍於非。

”公安機關是國家“依法治國”的行政機關,但僅僅做到表面的懲戒不法分子是不夠的,還肩負着宣傳教化的責任,讓百姓做到“知法、懂法、守法”。

《鄭義門》中的《致力為公》、《鄭浩拒禮》、《正風除弊》等集中已從家庭中走出來,涉及到了為官之禮了。

這是與警察這份職業最息息相關的地方。

身為執法機關,最講究的就是清廉。

“為官者應以報國為本,體恤百姓,不可一毫妄取。

”警察是國家公務員,是人民公僕,應是為人民服務,而不是為自己謀取私利的。

“出仕者,若有貪墨,生則削其名籍,死則逐出祠堂。

”在鄭義門中雖然是家法規定,但上升到國家,法律也必嚴懲貪wu受hui之人。

所以這告誡我們要保持清正廉潔,不拿百姓一針一線,更不可以身試法。

“公則民不敢慢,廉則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

”只有自己在為百姓辦事時做到公正,才能嚴明;只有清正廉潔,依法行使手中權力,才能產生權威,讓百姓信服。

《鄭義門》的故事應常記在心,讓其成為明鏡,以正自身之不足。

標籤: 觀後感 義門 多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guanhougan/pwjd7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