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

專業技術人員教育知識更新培訓學習心得

專業技術人員教育知識更新培訓學習心得

目錄

專業技術人員教育知識更新培訓學習心得
第一篇:2014 年度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知識更新培訓學習心得第二篇:2014年度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知識更新培訓學習心得第三篇:2014年度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知識更新培訓學習心得第四篇:2014年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知識更新培訓學習心得----triz原理第五篇:專業技術人員教育知識更新培訓學習心得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2014 年度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知識更新培訓學習心得

通過網上繼續教育學習,教育教學理念有了新的認識,教學技能有了提高,對於幸福教育的教師來説,教育不是犧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複,而是創造;教育不是謀生的手段,而是生活本身。以下幾方面是本人蔘加繼續教育學習的心得:

一、要有思想

教育敍事研究不是簡單的"鏡像"紀錄生活,而是觀察與思考生活。好的教學設計不僅僅是一份好的教案,而是通過對教學過程的反思獲得的經驗。思考不是填寫模板(模板是供培訓時模仿學習),而是創意和靈感的碰撞。善於思考的人從身邊的平常事中也會發現真理。優秀的教師不僅是教人知識,而是教人思考,因此,教師自己首先要養成思考的習慣。帕斯卡爾説:“人是一根思想的蘆葦。”笛卡爾説:“我思故我在。”教師應該是個思想者。讀書滋養“底氣”,思考帶來“靈氣”,寫作造就“名氣”。我們在教育教學工作中,要做個有心人,去認真總結教育的得與失。一件事情,今天成功了,是怎麼做的?有什麼體會?有什麼感受?失敗了,遭受挫折了,又是怎樣處理的?為什麼會這樣?工作中,多問幾個為什麼,有助於我們進行深入地思考,發現一些本質的問題。這些東西如果不記下來,激動一下興奮一下後很快就還給記憶了。現在提倡教師進行“教育敍事研究”,講自己的教育故事,也就是這個道理。遇到問題要注意從多方面考慮,而且要持之以恆,更要養成思考的習慣。只有這樣,創新才能在不知不覺中出現,單純的為創新而創新,出現的可能性也不會很大。只有從多方面考慮和解決問題,才能出現解決問題的靈感,才能創新。培養科學的學習習慣和思考習慣,這要求我們,要摒棄社會中的不良風氣迷惑,切實發現自己的真正興趣,並把自己的興趣推而廣之,堅持不懈地沉醉在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考當中;另外,要善於用逆向思維考慮問題的癥結,不斷地培養自己的直覺,並把思維的靈感火花及時保存,成為研究的新發現;科學的態度也很重要,這需要我們在思考問題的時候要聚精會神,真正深入到一個問題的每個層次中,否則效率的下調只會使瞬間的靈感頃刻溜走。

二、要有追求

繼續教育培訓學習,是教師提高綜合素質的主要形式。我緊緊抓住這個機會,利用業餘時間認真努力學習,做好相關自學筆記,把學到的理論知識付諸我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取得非常好的效果,使得繼續教育的意義落到實處。記得狄金森曾這樣描述生命的意義:如果我能彌補一個破碎的心靈,我便不是徒然活着;如果我能減輕一個生命的痛苦,撫慰一處創傷,或是令一隻離巢的小鳥回到巢裏,我便不是徒然活着。每個學生都是積極要求上進的,都會有閃光點。好孩子誰都會教,可壞孩子卻不是誰都能教,可見時刻追求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對一個優秀教師成長有着極大的重要性。

三、要有恆心

通過培訓,自己進行教學研究,我將會以名師,老教師也包括我身邊好多年輕優秀老師,學習他們的教學方法;組織課堂教學的能力等。我以他們為榜樣,在教學中大膽探索、實踐自己的教學方法。通過這樣的網上學習和創新,鞏固自己所學的教學教育理論知識,提高在教學中解決問題的能力。凡人做一事,必須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見異思遷,做這樣,想那樣。坐這山,望那山。人而無恆,終身一事無成。如果你希望成功,當以恆心為良友,以經驗為參謀,以當心為兄弟弟,以希望為哨兵。朱永新教授在《我的教育理想》一書中説:“系統地接受教育理念薰陶是非常重要的。他提議我們的教育工作者都來系統地讀一些教育名著,哪怕是二十本,這二十本不讀,不能做教師。他説:“一個沒有系統接受人類歷史上教育思想財富的人,他不可能有遠大的教育理想。思想這個東西不是憑空而來的,就像生產,要有原材料進行加工。”“沒有源頭,走不了多遠。”讀書是“物我的迴響交流”過程,要有不斷“修煉”的意念,當我們以平和的心態,謙虛的胸懷來讀書時,自己的思維與書中的思想進行交流與踫撞,無形中,思想會走向縱深,精神版圖會更為廣袤。提升的方

法,就是要有“友”,有“朋”,通過同“友”“朋”的講談、研討和論辯,互相啟發,互相促進,思維的火花在碰撞中迸發,就好比一棵樹,日日汲取陽光和雨露,逐漸枝繁葉茂,高聳雲天。

四、要敬業

敬業樂業關鍵是要強化先進性意識,是一種積極向上的迫切要求,從小事做起,善於做小事,提高工作的積極主動性。珍惜崗位,努力工作,大力弘揚“敬業、求實、合作、創新”八個字的文化精神,在工作中實現自身價值,刻苦鑽研業務,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掌握信息化的前沿技術,對事業對學生要有愛心,因為愛心四溢的老師眼裏只有教育,為教育而歌,為教育而泣。他們有獻身教育的熾熱情懷,有實現自我價值的人生抱負,有不知困難迎難而上的堅強意志,有樂觀進取的人生態度。同時是擁有幸福感的老師,是產生快樂的老師,也會將這種快樂,這種幸福帶給台下的孩子們。

五、要有水平

反思是教師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的過程。要這一過程中,我結合教授的觀點及案例,找出自己在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並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以及由此產生的教學後果,在實踐中形成。隨着改革的不斷髮展,信息的不斷創新,學生吸收的渠道成多樣性,她們儲備的知識結構也呈現了多樣化,教師要讓學生信服,尊敬,同樣要有良好的教學水平適應當今社會的快速發展。有人説:“教師的一生不一定要幹成什麼驚天動地的偉業,但她應當如百合,展開是一朵花,凝聚成一枚果。但她應當如星辰,遠看像一盞燈,近看是一團火。”

六、要有創新能力

利用各種方法,例如組合法、類比法、聯想法等,因為創新是有規律可循的,人們經過學習和訓練會使創造力獲得迅速提高,創造潛能得到有效開發。這對於我們提高教學創新效率、創新水平、創新成果的產業化極為有益。要注意總結前人的經驗和教訓,前人的經驗和教訓是我們創新工作的基礎,通過借鑑前人的工作,我們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待問題、考慮問題和解決問題。注意發現和總結前人失敗的創新經驗,通過前人失敗的經驗我們可以發現很多問題,還可以通過改變方法和途徑,成功的解決一些我們目前遇到的問題。要學會借鑑和組合,借用別人的經驗再加上自己的創新,予以完美結合,充分利用並使之成為自己的東西,在實踐中提高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持續積累夯實基礎知識,可以肯定,良好的基礎知識是創新成果誕生的良好基點。優秀的創新成果都是飽含科技含量的,沒有堅實的知識積累和深厚的知識底藴,是不可能孕育出優良發明的。針對每個人不同的情況,要提高創新能力還要做到以下幾點:首先,必須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具有高度使命感的人,才會有強烈的憂患意識,才能“先天下之憂而憂”,戰勝自我,不斷尋求新的突破。其次,必須用人類的文明成果武裝自己的頭腦。創造性思維作為一種思維創新活動,必然要以知識的佔有作為前提條件。沒有豐富的知識作基礎,思維就不可能產生聯想,不可能利用知識的相似點、交叉點、結合點引發思維轉向,不可能由一條思維路線轉移到另一條思維路線,實現思維創新;最後,必須堅持思維的相對獨立性。思維的相對獨立性是創造性思維的必備前提,因此我們跟應該加強我們的思維獨立性並積極提高創新能力。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只有把握職業教育時代脈搏,開拓進取,努力創新。通過繼續教育學習之路,改變自己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抓緊分分秒秒學習來充實自己,提升自身修養,豐富知識結構,增強理論底藴,為職業教育而奮鬥終身。套用這樣一句話作為結尾吧:“我是一個行者,步履輕盈,在教育的路上,我的臉上帶着笑容,我的心中充滿陽光,我的行囊中為教育準備了一切:偉人的大腦、良好的追求、執着的恆心、澎湃的愛心、多樣的水平。”

第二篇:2014年度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知識更新培訓學習心得

2014年度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知識更新培訓學習心得 根據《黑龍江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於開展2014年度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知識更新培訓工作的通知》要求,及黑龍江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事業單位人事管理處關於“黑龍江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知識更新培訓2014年度開班前的有關要求”的規定,我參加了這次繼續教育知識更新培訓班的學習。通過繼續教育的學習我卻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穫,使我對新形勢下的高校辦學有了新的認識,轉變了過去的老觀念,對高校的創新及教學改革也有了新認識、新想法,可謂收穫很大。現將我前階段的主要學習內容、學習體會總結如下:

一、學習內容概要

通過下載培訓教材和教師視頻講座等形式完成了24學時公需科目及48學時專業科目的學習。

(一)高等教育未來發展趨勢

高等教育國際化和內涵式發展的內涵,以及高等教育國際化面臨的挑戰、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的依據和實現途徑。

(二)高等教育功能的新論題

通過對高等教育功能釋放的三個相關問題“教育功能的三重境界”,“高等教育功能釋放的社會動因”和“我國高等教育功能釋放的問題、原因和對策”的學習,促進對高等教育功能問題的全面瞭解,把握高等教育功能釋放上的理論和實踐研究理論。

(三)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的新思維

從高校教學改革涉及的專業設置、教學資源、學習方式三個基本問題入手,系統分析專業設置的複合意識和大類培養意識、教學資源建設的精品取向和多元共享意識、學生學習方式的多元趨勢和自主意識。

(四)高校課程改革的新問題

通過對“高校教改中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當前教改中遇到的”四風“問題及其解決對策”,以及“遠程開放教育的發展對高校課改的挑戰”等問題的學習,較為全面的瞭解當前高校教改中遇到的“四風”問題及遠程開放教育對高校課改的挑戰,力提升高校教師的教學能力,從而深化課程改革。

(五)高校教師專業發展的新動向

高校教師社會服務與專業發展;教師資格認證與專業發展;社會化媒體支持下的教師專業發展模式。

(六)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探索

互聯網時代心理健康教育的優勢,網絡時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四項基本原則,網絡時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思路,網絡時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成果。

(七)高等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新思路

高校校園文化建設與中國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德育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間的辯證關係。

(八)生態道德教育:高校道德教育的新視角

生態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可能性和實踐策略,使人們增強環保意識,自覺維護人類的生存環境。

(九)高等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考

新時期中國高等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情況,提出了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對策,進而對高等學校思想政治工作進行新思考,目的在於引導學習者在關注中國新時期高等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現實的基礎上積極思考、探究高等學校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方向。

二、學習體會

通過繼續教育知識更新學習活動,使我不但在理論上對教育、教學有了更深層次的體會,而且在教學改革中有了一定的收穫。現把這階段學習的心得總結如下:

(一)通過學習高等教育未來發展趨勢,使我認識到高等教育的國際化以及高等教育的內涵式發展。

高等教育的國際化是指一國將高等教育發展置於國際化座標體系下,從國際視野審視高等教育的辦學現狀,借鑑國際先進的辦學理念和管理方式,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素質人才,產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高水平成果,使高等教育水平不斷提升的過程。高等教育國際化的本質是培養具有全球視野、跨文化理解和交流能力、以及國際競爭力的高素質人才。要求我們:理念的國際化、師資的國際化、生源的國際化、教學的國際化和科研的國際化。

高等教育的內涵式發展是高等教育科學化發展、大眾化發展和國際化發展的需要,是高等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提高教育質量,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迫切要求。因此,必須從中國高等教育發展的實際出發,切實探索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的現實路徑。

目前我校高等教育國際化已經開始起步,具體表現是:

1.派骨幹教師去德國、泰國進行國際交流;

2.和韓國大學簽訂了互換協議,並有學生赴韓留學;

3.聘請外籍教師講授外語。

但是我校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還需要逐步深入,本次繼續教育為我指引了方向。

(二)通過學習對高等教育質攻能有了更深的認識。

通過對高等教育功能釋放的三個相關問題“教育功能的三重境界——生存境界、生活境界、生命境界”,“高等教育功能釋放的社會動因——神學與傳統大學、啟蒙思想、經濟學思潮和社會動因”和“我國高等教育功能釋放的問題、原因和對策”的學習,促進我對高等教育功能問題的全面瞭解,把握高等教育功能釋放上的理論和實踐研究理路。

我國高校的許多高校畢業生很難找到與自身層級、能識、情趣相匹配的崗位, “低就”現象或學非所用情況普遍;高校畢業生就業的流動性大、穩定性差,職業可持續性差,畢業生大多有效精力和時間浪費在不斷的擇業過程中;總體上處於弱勢的高校畢業生,難以自主選擇單位及崗位,幾乎是處於“被挑選”境地,就業滿意度較差,無法“樂業”,且更換到滿意工作的可能性也小;四是就業中的拉關係、走後門、拼“父母”權勢、權錢交易等不良之風影響了就業公平、職業穩定、勞資和諧;畢業生經受反覆的求職與失業、畢業即待業,疲憊不已,對就業市場缺乏信心,致其積極性、主動性不夠,觀望、消極、畏難情緒膨脹,一些畢業生暫時放棄就業或暫緩就業(即自願性失業),而許多家長受此影響對高等教育投資及其回報預期失去信心,“教育無用論”抬頭,勢必減少促使人才潛能釋放的投入,必然影響產品利用效益;精神文化產品利用條件缺乏,利用效益不高,制約了生產可持續發展。這些制約了教育功能釋放。

究其原因,要解決我國高等教育功能釋放問題的基本策略:加快經濟結構和

產業佈局調整,提升第三產業水平,增加“功能”釋放的機會;構建統一的人才公共服務體系,為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夯實市場基礎;健全就業法規並加大執法力度,使畢業生的就業、創業權益得以平等合法實現;消除人才流動壁壘,實施崗位管理,促進畢業生在職業發展中實現“人崗匹配”;轉變高等教育發展的“救急思維”,着力高等教育規劃,宏觀把握人才的供需關係科學的規劃對高等教育發展具有導向作用;深化高校課程及教學的內涵和理念,提升畢業生“就業力”;引入“經濟手段”,構建人才培養和使用的多元化激勵機制;加大工資福利政策向西部、基層的傾斜力度,降低畢業生就業的機會成本。

(三)通過學習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新思維、新問題,對高等學校教學改革有了更深的認識。

我們每一位高校教師都應該認真理解和學習專業設置的複合意識和大類意識、精品意識和共享意識、學習方式的多元取向和自主意識和高校課程改革中存在的“四風”問題。

通過學習,我認識到高校課改的“四風”是,形式主義、盲目拿來主義、盲目躍進之風、盲目創新之風。

要解決課改深水區的問題,首先要敢於直面課改的真實現狀。(1)警惕課改的形式主義,讓形式主義遠離課改,遠離學校,遠離教育;(2)警惕課改的盲目拿來主義,結合對自身的實際情況,避免在學習別人的過程中迷失了自我;

(3)警惕課改的盲目躍進之風,掌握課改節奏,腳踏實地,不浮躁、不功利;

(4)警惕課改的盲目創新之風,創新課改要經歷模仿——改造——創新三個階段;(5)建設國家教育信息平台,以優質教育資源共享統領教育信息化。

(四)通過學習高校教師專業發展的新動向,我認識到作為高等學校的教師要提高自身的社會服務意識,要具備從事社會服務工作的通用能力,要對社會發展的發展趨勢具有前瞻能力,要捕捉社會發展、市場變化的最新信息,能夠將教師的教學和科研轉換為社會生產力。也瞭解到教師資格不會是終身制,將來發展趨勢是定期進行資格複檢,劃分不同等級。

(五)通過學習《大學生心理教育新探索》使我瞭解到網絡時代大學生心理教育的顯著優勢、原則和成果。大學生的心理狀況直接影響到他的學習和生活。如果大學生沒有良好的心理狀況,我們很難想象他能有效地學習和幸福地生活。

所以,為了學生能夠有效地進行學習,為了學生能幸福地生活,我們必需重視網絡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上的優勢,充分利用網絡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明確這種教育不是一時或一段時間,而應貫穿於整個教學的始終。

(六)通過學習《高等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新思路》使我深深感悟到高校校園文化與中國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德育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間的辯證關係。

用中國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引領校園文化建設,將二者結合,幫助大學生把對中國夢的感性認識轉化為理性認識,進而把對中國夢的認識落到具體行動上,增強大學生為人民服務的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七)通過對《生態道德教育:高校道德教育的新視角》的學習使我認識到我國面臨的生態問題:土地資源退化嚴重、森林生態功能衰退、生物多樣性損失嚴重、自然災害頻繁。這些要求我們重視拓展生態道德教育,確立生態道德教育原則:第一,所有的人享有生存環境不受污染和破壞,從而能夠過上健康和健全生活的權利,並承擔保護子孫後代,滿足其生存需要的責任。第二,地球上所有生物物種享有其棲息地不受污染和破壞,從而能夠持續生存的權利,人類承擔保護生態環境的責任。第三,每個人都有義務關心他人和其他生命,破壞、侵犯他人和生物物種生存權利的行為是違揹人類責任的行為,要禁止這種不道德的行為發生。

(八)通過學習《高等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考》,讓我進一步瞭解了新時期中國高等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情況,提出了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對策,進而對高等學校思想政治工作進行新思考,目的在於引導學習者在關注中國新時期高等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現實的基礎上積極思考、探究高等學校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方向。

三、個人工作展望

1、對肩負的黨的教育事業更覺責任重大了。

培養什麼樣的人,用什麼方式培養人,是我們教育工作者肩負的使命,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培養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合格的接班人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2、思路更開拓、清晰了,增長了知識、理清了思路。

過去過多考慮的是學校發展硬件設施及實驗條件,通過學習,對學校發展的軟件,也就是學校發展的國際化及學校的內涵,學校的教育功能釋放,有了更清晰的看法。具體講從三個方面靜下心來有了思索;

①學校發展的規劃設計,即學校的內涵,學校的課程改革,學校的精品課程和共享課程建設;

②學校內部的軟環境,如學校管理、校園文化的建設等方面有了思索; ③對教師職業的成長有了思索。

3、觀察問題的視角更全面、多方位了,具體講:看到了差距,找準了目標。過去對一些問題,只求瞭解,甚至是一知半解,不夠全面。系統的學習,能使我冷靜的看待問題,並有了相對更好的解決辦法,對存在的各方面的差距,也有了更加明確的努力方向。

4、對課程改革有了更新的認識和理解。

新課程的改革強調精品意識和共享意識,注重探索建材建設、課程設計、團隊教學、教學信息化的系統探索。

5、對今後幹好工作更有信心了,增強了幹勁,提高了自信。

7、對繼續學習,不斷接受新知識的願望更加迫切了。

其實就是繼續學習、不斷學習、終身學習。

總之,通過這次繼續教育的學習,收穫是非常豐富的,它引發了我更多的思考,也讓我收穫了很多的知識,使我感到自己的教師修養有了深一層次的提高。然而,憧憬未來,我知道前方的道路依然是曲折的,畢竟這些思考和理論需要我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不斷的去嘗試和運用,並最終將其轉化為自身的東西,我想只有這樣才算是真正達到培訓的目的。我將在以後的教育教學中逐步完善自己。

第三篇:2014年度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知識更新培訓學習心得

黑龍江省 2014 年度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知識更新培訓學習心得

加強學習不斷創新

——《創新能力》學習心得

通過學習了2014年度專業技術人員的《創新能力》培訓講座,創新在國民經濟主戰場的重要作用,個人創新能力培養對企業的重要作用,充分理解了“以人為本,科技興邦”的內涵。以下是我對創新能力培養的一些認識。

一、加強業務學習 提高自身素質。

學習是一切才能之源,要讀有字之書,更要讀無字之書,要在實踐中學習,在實踐中增長才幹,提高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

如果不加強學習,就無法適應社會的發展,就可能會被社會所淘汰,今後一定要注意在工作崗位上、在各種社會實踐中,不斷學習知識、積累工作經驗,“讀有字之書,更讀無字之書”,把學習當作工作、生活的一部分,當作生命的一部分。當今畜牧專業的技術不斷更新,如果不經常的進行學習,就無法跟上當前的發展,所以,學習尤顯重要,不僅要學習專業知識,汲取畜牧領域最新成果,具備豐富的理論知識,更要充分利用經常下基層指導工作的便利條件,虛心向基層同志學習,讀好實踐這本無字之書,在實踐中增長才幹。

國際著名學術團體——羅馬俱樂部在《回答未來的挑戰》中指出,學習有兩種類型:一種是維持性學習,它的功能在於獲得已有的知識、經驗,以提高解決當前已經發生問題的能力:一種是創新學習,它的功能在於通過學習提高一個人發現、吸收新信息和提出新問題的能力,以迎接處理好社會日新月異發生的變化。試着把學習中的“記”向“問”的轉化,勇於提出問題,擺脱思維定勢,對問題保持一種敏感性和好奇心,通過批判性思維,形成自己的獨立見解。

二、要崇尚敬業、樂業、培養自己的創新素質。

敬業樂業關鍵是要強化先進性意識,有一種積極向上的迫切要求,從小事做起,善於做小事,提高工作的積極主動性。珍惜崗位,努力工作,大力弘揚 “敬業、求實、合作、創新”八個字的機關文化精神,在工作中實現自身價值,刻苦鑽研業務,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掌握信息化的前沿技術,紮實做好服務工作,只有健康的心理,對客觀事物有正確的認知和良好的心態;良好的自信,對自己的能力與水平的恰當認同與相信;靈活的思維,在追求目標中不受思考角度的影響:強烈的創新意識,在思想系統中彌散浸潤着思新求變的意向與衝動;明 1

確目標,對未來自我有清楚的設計與追求,理想目標要清晰、可行、有價值;恆久的耐心,在追求目標創新過程中,始終保持對目標實現的高度期待;堅強的意識,為達到目標而克服困難的心理狀態;坦誠的合作意識;獻身精神,對新事物中藴含的無私熱愛與忘我追求。

三、增強自己的抽象思維能力和想象力

抽象思維是人們在認識活動中運用概念、判斷、推理等思維形式,對客觀現實進行間接的、概括的反映的過程。屬於理性認識階段。抽象思維憑藉科學的抽象概念對事物的本質和客觀世界發展的深遠過程進行反映,使人們通過認識活動獲得遠遠超出靠感覺器官直接感知的知識。科學的抽象是在概念中反映自然界或社會物質過程的內在本質的思想,它是在對事物的本質屬性進行分析、綜合、比較的基礎上,抽取出事物的本質屬性,撇開其非本質屬性,使認識從感性的具體進入抽象的規定,形成概念。空洞的、臆造的、不可捉摸的抽象是不科學的抽象。科學的、合乎邏輯的抽象思維是在社會實踐的基礎上形成的。

(一)、經常把想到的東西和看到的東西畫出來

鍛鍊一個人的想象力的最好方法莫過於讓他把想象的東西或看到的東西畫出來,繪畫需要人全方位的表的表達某種物體,開始進行練習時可以從簡單的東西開始(如:一個齒輪、軸承、或一件小房子),逐漸的畫一些複雜的東西(如:辦公樓、商場等),當然,並不是要求畫的向專業人員繪圖一樣專業,這一步主要是增加人得“腦容量”(頭腦中激活的思維量),為發明創造奠定一個基礎。

(二)、遵循邏輯,認識思維的縝密性特點 思維是一種積極的有目的的認知活動,是人腦對客觀事物概括的、本質的、間接的反映。思維是智力結構的核心,恩格斯將人類的思維贊喻為地球上最美麗的花朵。科學大師愛因斯坦認為,“發展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的一般能力,應當始終放在首位,而不應當把獲得專業知識放在首位”。他還強調指出:“學習知識要善於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這個學習方法成為科學家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世界著名的泌尿外科專家吳階平院士在《智慧,在於思維》一文中指出:“我認為,人的智慧的差別,在於應用思維的能力。腦力也需要鍛鍊,一輩子不停地努力思考,思維能力就會不斷提高。”

思維的嚴密性(科學性、辯證性、深刻性、邏輯性)主要表現在通過細緻縝密的分析,從錯綜複雜的聯繫與關係中認識事物的本質。為了完整地反映整個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質和內在規律性,更為了思維成果在付諸實踐的過程得以順利施行,必須多視角、多側面、多因素、多向度地進行思考和論證,必須對可能出現的情況、可能起作用的因素、可能發生的後果逐一進行考察和預測,然後經過分析、綜合,依據對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的基本判斷做出科學的抉擇或決策。抉擇與決策的把握性取決於多向度思維的嚴密性。沒有“水銀瀉地”般的嚴密性思維做前提,便不可能有“閃電行空”般的果斷抉擇與決策。

三、提高創新能力

(一)、要主動營造活躍的創新氛圍。

創新氛圍的營造能為創新行為提供環境支持,積極熱烈的創新場景可以使本身產生創新的意識和靈感。一方面,主動配合營建自己的創新團體,如企業文化、團隊學習文化、社團組織文化等;另一方面,我們要積極利用好網絡的各種硬軟件方面的環境資源,如網絡圖書館、技術論壇等,這些場所通常是培育和激發創新靈感的絕佳環境;同時,不應該僅限於企業內部的學習活動,也要積極參加社會調研,讓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在社會實踐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並在實際活動中及時反饋,形成最後的成果。對於我們建築專業來説, 現場應該是我們提高自己創新能力的最主要場所了,經常性的深入現場,按照現有的設計、安裝規範,分析現有工藝中存在的不足,在論壇中、網絡中吸取先進的經驗,與實際工作中的情況有機的分析結合起來,在實際工作中進行小範圍的試驗,得出試驗結論,在經過討論分析,修正試驗中的不足,再進行試驗,得出生產效率明顯升高的工藝,這也就是創新。

(二)、要培養科學的學習習慣和思考習慣。

朱清時院士在總結創新能力提高的技巧的時候稱,出色的科學家之所以能源源不斷地有新成就,在於他們有從不枯竭的興趣,並不斷地培養自己的知覺,最後聚精會神地去研究它。由此看來,新發明新發現和發明家的思維習慣和學習精神是分不開的。這要求我們,要摒棄社會中的不良風氣迷惑,切實發現自己的真正興趣,並把自己的興趣推而廣之,堅持不懈地沉醉在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考當中;另外,要善於用逆向思維考慮問題的癥結,不斷地培養自己 3

的直覺,並把思維的靈感火花及時保存,成為研究的新發現;科學的態度也很重要,這需要我們在思考問題的時候要聚精會神,真正深入到一個問題的每個層次中,否則效率的下調只會使瞬間的靈感頃刻溜走。我們在做實驗的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有的現象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不是理論上該有的現象,有時候也無從解釋,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要勤于思考和研究解決問題,任何新發現都是在長期的思考論證中得以立足的,搞實驗的人必須要有思考的習慣,這是研究的前提所在。

(三)、持續積累夯實基礎知識。

可以肯定,良好的基礎知識是創新成果誕生的良好基點。優秀的創新成果都是飽含科技含量的,沒有堅實的知識積累和深厚的知識底藴,是不可能孕育出優良發明的。我們一定要學好基礎知識其中包括數學、英語、計算機和互聯網的使用,以及本專業要求的基礎課程(如動物藥理學、病理學等)。其原因是創新成果大都來源於基礎知識的深層次組合,另外,如果沒有打下好的基礎,也很難真正理解高深的應用技術。因此,打好基礎知識的根基,對於研究新發現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們切不可因為基礎知識的學習就一味埋頭苦鑽基礎而放棄了對基礎知識的延伸和新知識的發現,否則就陷入了片面論的泥潭。

畜牧獸醫專業的課程很多,分的也很細,一定要學好基礎課,它是我們以後研究問題的理論依據,實踐則是我們實現創造的鑰匙,我們只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不斷的學習提高自身素質和創新能力,才能推動社會進步和畜牧行業的發展。

第四篇:2014年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知識更新培訓學習心得----triz原理

2014年度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知識更新培訓學習心得

triz原理

根據《黑龍江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於開展2014年度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知識更新培訓工作的通知》要求,及黑龍江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事業單位人事管理處關於“黑龍江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知識更新培訓2014年度開班前的有關要求”的規定,我參加了這次繼續教育知識更新培訓班的學習。

“十一五”以來,我國確立了自主創新的重大發展戰略。要自主創新,方法必須先行。先進的創新方法是提升國家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武器。創新方法有很多種,而triz理論可以説是創新方法的創新。通過專家對triz理論體系和應用的系統講解,使我們對triz理論有了整體的認識,眼前彷彿推開了一扇“創新之門”,看見一條寬敞的創新之路伸向遠方。使我對新形勢下的高校辦學有了新的認識,轉變了過去的老觀念,對高校的創新及教學改革也有了新認識、新想路,可謂收穫彼大。現將我前階段的主要學習內容、學習體會、學習感受、學習思考總結如下:

一、triz介紹

triz,也稱發明問題解決理論,是由前蘇聯發明家根裏奇.阿奇舒勒創立的。阿奇舒勒通過對各行業數百萬件高水平發明專利進行分析,基於唯物辯證法、系統論和認識論,發現了人類進行科學研究和發明創新的背後所遵循的客觀規律,提出了有關發明創新問題的基本理論。如今triz理論不僅在工程技術領域的得到深入應用,也逐步推廣到其他技術領域和管理領域。創新方法創新應用,triz理論定會在加快兵團的農業現代化和新型工業化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

triz的理論基礎是技術系統八大進化法則,包括完備性法則,能量傳遞法則,協調性法則,動態性進化法則,提高理想度法則,子系統不均衡進化法則,向微觀級進化法則,向超系統進化法則。八大進化法則揭示了人類創新活動的基本規律,表明了大多數的創新並非靈光一現,而是技術系統進化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產物,就如同生物“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一樣,一個技術系統也會隨着環境變化和激烈競爭而不斷趨於理想化,否則就會被淘汰。與其被動改變,不如主動進化。要佔據主動,就必須掌握進化法則,根據法則就可以判定出當前技術系統在所處的進化階段,並預測其未來的進化目標。只有明確了未來目標,我們才能把握方向,佔據主動。

當然,只知道進化法則還不夠,進化法則只能作為宏觀指導的依據。對於具體的技術系統,我們還必須經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這一過程。triz理論圍繞着“矛盾(衝突)”這一核心概念,給出瞭如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一系列工具。首先是對技術系統進行功能分析,明確技術系統的組件、結構及相互作用關係,建立功能模型,並通過流分析,發現系統存在的問題;然後利用三軸分析法對問題進行分解,找出問題的根本矛盾以及可以利用的解題資源;再對不同的矛盾模型採用不同的解決方法,比如技術矛盾採用矛盾矩陣和創新原理解決,物理矛盾採用分離方法和創新原理解決,並根據創新原理得出多個備選方案,最後結合具體條件確立最終實施方案。

triz還給我們提供了許多創新思維方法。傳統的創新思維比如試錯法、頭腦風暴法等,往往過於依賴人的直覺,從大量隨機的想法中篩選出一個有效方案,效率很低,不適於解決複雜的技術問題。triz提供的九屏幕法、ifr法、stc算子法等全新的創新思維方法,相對於傳統的創新方法,具有鮮明的特點和優勢。它是基於技術的發展演化規律研究整個設計與開發過程,而不再是隨機的行為。它着力於挖掘系統中存在的矛盾,以理想解作為方向,最終徹底解決矛盾,而不是採取折衷或者妥協的做法。

此外,億維訊公司基於triz創新理論、創新技術及信息技術研發出計算機輔助創

- 1 -

新軟件,即cai,使創新過程中很多主觀判斷與處理由計算機來完成,進一步提高了創新效率。比如,在技術系統功能分析時,軟件會自動進行系統組件價值分析,確定系統內薄弱的環節;在尋求解決方案時,軟件提供了強大的效應知識庫可供直接搜索,利用一萬多條現有可直接利用的解決方案對問題進行求解;在運用創新原理時,軟件也提供大量的工程實例作為參考。當方案生成時,軟件還提供多國專利搜索以及方案評價,幫助我們獲得最終實際的解決方案。

實踐證明,運用triz理論,可大大加快人們創造發明的進程而且能得到高質量的創新產品。它能夠幫助我們系統地分析問題情境,快速發現問題本質或者矛盾,它能夠準確確定問題探索方向,不會錯過各種可能,而且它能夠幫助我們突破思維障礙,打破思維定勢,以新的視覺分析問題,進行邏輯性和非邏輯性的系統思維,還能根據技術進化規律預測未來發展趨勢,幫助我們開發富有競爭力的新產品。

二、自身的收穫和心得

1.主動培養創新意識、激活創造性思維

人人都有創新潛能,但創新的潛能能不能挖掘出來,關鍵要看創新意識的培養。所謂創新意識是人們從事創造性活動的出發點和內驅力,是創造性思維、想象和創造性行為的前提。而思維力則是智力的核心,在思維的類別中,與常規性思維相對,創造性思維是以新穎獨創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通過這種思維不僅能揭露客觀事物的本質及其內部聯繫,而且能在此基礎上產生新穎的、獨創的、有社會意義的思維成果。它是人類思維的高級過程,是人類意識發展水平的標誌。所以,訓練良好的思維力,特別是創造性思維能力,意義頗大。激活自身的創造性思維能力,重要的是學會打破傳統的、固有的和習慣性的思維定勢,拓寬思路、另闢蹊徑,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去思考和解決問題。通過有意識的鍛鍊,掌握良好的思維方法,不僅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學習新知識時更能舉一反三,充分激活自身的創造性思維。triz理論正是指導大家走出思維誤區,充分利用創新思維模式和方法,因為人的思維模式彼此仿效,代代相襲,漸漸地就形成了一種慣例、一種傳統,這樣的慣例、常規、傳統,反映在人們的頭腦中,便形成一種心理定勢、思維定勢。時間越長,這種定勢對人們的創新思維的束縛力就越強,要擺脱它的束縛也就越困難,越需要作出更大的努力。從思考方法的角度來看,triz理論的可貴之處就在於,它指導大家突破了這一思維定勢的束縛,解放了思想。

2.運用正確的方法分析、解決問題

解決問題,要從分析問題開始,分析問題需要運用一定的思維方法。正確的思維方法能夠幫助我們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最有效的方法,使問題得到解決。在求解發明問題時應該重視創新發明創造方法與工具的選擇,它們在創新中的價值遠遠超過其自身價值的總和。利(更多請你搜索)用解決發明問題求解的技術衝突的解法,既方便實用又可提高發明與解決問題的效率。triz理論正是提供了這樣一種分析問題的方法,它將矛盾細化,並逐個加以解決。triz理論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去看待創新,它認為基於知識的創新符合創新活動的客觀規律。對於創新的大量研究表明,創新是有規律可循的,在某一領域中被視為創新性問題而提出的技術問題往往在其他技術領域已有類似問題得到解決。也就是説,不同領域的問題解決,採用的核心技術可能是一樣或者類似的。將一個領域的技術應用到另一個領域,往往能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但極富成效的創新效果。通過對專利及其所針對問題的分析,我們可以從中總結出兩類規律:一類是可以將專利針對的問題及解決問題所採用的核心技術或原理抽取出來,並且這些技術和原理是可以應用到其他領域的創新中去的。另一類是更具一般性的解決問題的規律,即針對某一特定事物的專利,往往都遵循着一些規律。像生物進化法則一樣,這些規律描述的是解決問題的技術發展的規律性。triz理論將這些規律具體化,總結出40個技術矛盾的解決方法。通過對技術系

統的分析,找出主要技術矛盾,再利用適當的技術矛盾解決方法便可以很方便的解決技術矛盾,極大的提高效率。triz理論所總結的發明方法的有效性已經被許多現有的發明創造所證實。但隨着現代科學技術和工程科學的發展,在本世紀初已經總結出更多的發明方法。可以預期,這種趨勢將保持,因為今天超導、愛因斯坦凝聚態、約束理論toc或廣義約束理論等的運用,光-物質逆變效應的應用,亨利定律的應用、過程效應的運用和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等都預示着將會出現新的發明問題求解和衝突求解的方法。所以,人們應該把triz理論看成極為有用而可以發展和不斷完善的發明問題求解技術、方法與工具的集合,充分加以利用。

三、下一步的工作、學習

培訓班的學習生活結束了,但針對triz理論的探討和學習才剛剛開始。在培訓班上所掌握的只是triz理論的初級知識,在今後的工作和學習中還要繼續加強自學,鞏固現有知識的同時,更深入的瞭解triz理論的精華部分,使自己能夠上升到佈道者的水平,做好triz理論的推廣、普及工作。因為技術創新、產品創新是國家和地區競爭力的核心,這不僅得到學術界的廣泛關注,也受到各國政府的特別關注。推廣應用較成熟的創新理論,提高產品創新設計能力,對我國產業調整,特別是老工業基地的產業結構調整具有重要意義,符合中國國情和新時期建設創新型國家,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在今後的工作中有針對性地做好科學思維、科學方法、科學工具三個層面的創新工作,做好創新理論的深入學習和推廣普及工作,為我省全面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營造良好環境創造必要條件,改進研究方法,提高人員素質,為建設科技強省和創新型省份多作貢獻!

第五篇:專業技術人員教育知識更新培訓學習心得

建築節能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知識更新培訓學習心得

根據《黑龍江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於開展2014年度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知識更新培訓工作的通知》要求,及黑龍江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事業單位人事管理處關於"黑龍江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知識更新培訓2014年度開班前的有關要求"的規定,我參加了這次繼續教育知識更新培訓班的學習。通過學習我得到很大的收穫。學習體會及思考總結如下:

一、我國建築能耗的現狀

建築節能,在發達國家最初為減少建築中能量的散失,現在則普遍稱為"提高建築中的能源利用率",在保證提高建築舒適性的條件下,合理使用能源,不斷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大國,又是一個建築大國,每年新建房屋面積高達17-18億平方米,超過所有發達國家每年建成建築面積的總和。隨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逐步推進,建設事業迅猛發展,建築能耗迅速增長。所謂建築能耗指建築使用能耗,包括採暖、空調、熱水供應、照明、炊事、家用電器、電梯等方面的能耗。其中採暖、空調能耗約佔65%左右。我國既有的近400億平方米建築,僅有1%為節能建築,其餘無論從建築圍護結構還是採暖空調系統來衡量,均屬於高耗能建築。單位面積採暖所耗能源相當於緯度相近的發達國家的2——3倍。這是由於我國的建築圍護結構保温隔熱性能差,採暖用能的2/3白白跑掉。而每年的新建建築中真正稱得上"節能建築"的還不足1億平方米,建築耗能總量在我國能源消費總量中的份額已超過27%,逐漸接近三成。

二、減少能源總需求量建築節能

據統計,在發達國家,空調採暖能耗佔建築能耗的65%。目前,我國的採暖空調和照明用能量近期增長速度己明顯高於能量生產的增長速度,因此,減少建築的冷、熱及照明能耗是降低建築能耗總量的重要內容,一般可從以下幾方面實現。

(一)建築規劃與設計

面對全球能源環境問題,不少全新的設計理念應運而生,如低能耗建築、零能建築和綠色建築等,它們本質上都要求建築師從整體綜合設計概念出發,堅持與能源分析專家、環境專家、設備師和結構師緊密配合。在建築規劃和設計時,根據大範圍的氣候條件影響,針對建築自身所處的具體環境氣候特徵,重視利用自然環境(如外界氣流、雨水、湖泊和綠化、地形等)創造良好的建築室內微氣候,以儘量減少對建築設備的依賴。具體措施可歸納為以下三個方面:合理選擇建築的地址、採取合理的外部環境設計(主要方法為:在建築周圍佈置樹木、植被、水面、假山、圍牆);合理設計建築形體(包括建築整體體量和建築朝向的確定),以改善既有的微氣候;合理的建築形體設計是充分利用建築室外微環境來改善建築室內微環境的關鍵部分,主要通過建築各部件的結構構造設計和建築內部空間的合理分隔設計得以實現。同時,可藉助相關軟件進行優化設計,如運用天正建築(ⅱ)中建築陰影模擬,輔助設計建築朝向和居住小區的道路、綠化、室外消閒空間及利用cfd軟件,如:phoenics,fluent等,分析室內外空氣流動是否通暢。

(二)圍護結構

建築圍護結構組成部件(屋頂、牆、地基、隔熱材料、密封材料、門和窗、遮陽設施)的設計對建築能耗、環境性能、室內空氣質量與用户所處的視覺和熱舒適環境有根本的影響。一般增大圍護結構的費用僅為總投資的3%——6%,而節能卻可達20%——40%。通過改善建築物圍護結構的熱工性能,在夏季可減少室外熱量傳入室內,在冬季可減少室內熱量的流失,使建築熱環境得以改善,從而減少建築冷、熱消耗。首先,提高圍護結構各組成部件的熱工性能,一般通過改變其組成材料的熱工性能實行,如歐盟新研製的熱二極管牆體(低費用的薄片熱二極管只允許單方向的傳熱,可以產生隔熱效果)和熱工性能隨季節動態變化的玻璃。然後,根據當地的氣候、建築的地理位置和朝向,以建築能耗軟件doe-2.0的計算結果為指導,選擇圍護結構組合優化設計方法。最後,評估圍護結構各部件與組合的技術經濟可行性,以確定技術可行、經濟合理的圍護結構。

(三)提高終端用户用能效率

高能效的採暖、空調系統與上述削減室內冷熱負荷的措施並行,才能真正地減少採暖、空調能耗。首先,根據建築的特點和功能,設計高能效的暖通空調設備系統,例如:熱泵系統、蓄能系統和區域供熱、供冷系統等。然後,在使用中採用能源管理和監控系統監督和調控室內的舒適度、室內空氣品質和能耗情況。如歐洲國家通過傳感器測量周邊環境的温、濕度和日照強度,然後基於建築動態模型預測採暖和空調負荷,控制暖通空調系統的運行。在其他的家電產品和辦公設備方面,應儘量使用節能認證的產品。如美國一般鼓勵採用"能源之星"的產品,而澳大利亞對耗能大的家電產品實施最低能效標準(meps)。

(四)提高總的能源利用效率

從一次能源轉換到建築設備系統使用的終端能源的過程中,能源損失很大。因此,應從全過程(包括開採、處理、輸送、儲存、分配和終端利用)進行評價,才能全面反映能源利用效率和能源對環境的影響。建築中的能耗設備,如空調、熱水器、洗衣機等應選用能源效率高的能源供應。例如,作為燃料,天然氣比電能的總能源效率更高。

三、建築節能的發展方向

(一)開發新材料,採用新工藝

在建材生產方面,研製開發多種節能新材料新工藝來降低建材生產能耗。例如,過去我國一直採用標準粘土磚作為主要的牆體材料,這種傳統牆材的生產不但毀壞了大量耕地,使我國本已十分緊張的人均耕地面積愈加減少,嚴重的威脅着我國的農業生產,而且燒製粘土磚需要大量的能源,不利於節能。同時粘土磚自重大、熱工性能不夠好,施工勞動強度大,不利於建築工業化。諸多自身無法克服的缺點,限制了它的繼續使用,現在國家已明令限制使用標準粘土磚,取而代之的是用工業廢料製成的砌塊和板材。如現在廣為應用的粉煤灰砌塊,由於其質輕、節能,還能減輕工業廢料處理壓力,已成為環保型的新生牆材。此外,改進常用建材的加工工藝或採用新工藝,也是節能的有效途徑。

(二)低能耗建築綜合技術組成

建築圍護結構。牆體是建築外圍護結構的主體。傳統的建築外圍護結構往往是承重功能與保温功能相結合,構成較為簡單,單純用磚石、混凝土或木材築成。這種材料的保温隔熱效能很差。例如,傳統的普通粘土磚砌體的導熱係數高達0.81w/(mok),而近期迅速發展的能夠工業化大生產的泡沫聚苯乙烯板、巖棉板、玻璃棉板等高效保温材料,則可低至0.035w/(mok)——0.04w/(mok)左右,也就是説,其保温效能可以高出普通粘土磚砌體的20倍。於是人們瞭解到,用高效保温材料、隔汽材料和覆面加強材料組合而成的複合牆體,可以以薄很多的結構,取得高許多倍的保温隔熱效果。按保温材料所處位置不同,又分有多種方式,其中外牆內保温和外牆外保温是目前最常用的兩種方式。

近年來,參照國外經驗,用擠塑聚苯乙烯板(ops)做倒置式屋面保温層,即從結構層往上分別是防水層、保温層,砌體保護層。倒置式屋面保温對屋面結構進行了革新,效果良好。已在不少工程中得到應用。ops板具有連續的表層和閉孔式蜂窩狀結構、結繩均勻、連接緊密、抗壓強度高、低熱導性高、高抗水汽浸透性能和耐氣候性能好,不易老化。用這種xps板做屋面保温覆蓋在防水層上,使保温層起到保護防水層的作用,即可使防水層免受日光的暴曬,又大大緩解了防水層受外界温度的影響,還可避免防水層受到磨損、衝擊、穿刺等破壞,使其壽命大大延長。

四、如何推進建築節能

能源是發展國民經濟、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物質基礎。要想建築節能能快速地全面地開展,需要正確把握並處理好以下幾個關係:

(一)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關係

推進建築節能,既改善室內的環境,又降低能源的消耗,還可以減少温室氣體的排放,是符合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利國利民的事情。從當前來看,建造節能建築,雖然會增加一些投入成本,但是,在追求發展、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還應該兼顧社會效益,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有機統一,關注生態成本和社會成本。

(二)"新建"控制與"既有"改造的關係

推進建築節能,當前面臨的雙重任務是既要按節能標準嚴格控制新建建築的能耗水平,又要加快對既有建築的節能改造步伐,必須堅持"兩手抓"的原則,一手抓"新建"控制,一手抓"既有"改造。

能源是發展國民經濟、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物質基礎。基礎目前我國能源形勢相當嚴峻,今後在較長時期內也難以緩解,為使我國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協調發展,提高環境質量,必須節約使用能源,逐步扭轉能源浪費嚴重的狀況。

創新精神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通過後天培養逐步塑造的。培養和激發創造動機,最根本的是要有強烈的事業心和社會責任感。社會精神通過培養轉化為社會實踐主體的創新。社會輿論是一種強大的社會心理力量,正確的社會輿論會使個體產生創新的積極性,良好的風尚習慣會形成強大的心理暗示,引導社會主體積極創新、勇於創新。創新精神是人的創新本質的精神表現,是人在創新活動中反映的精神素質。培養創新的社會精神對推動令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創新精神是一種懷疑精神。不迷信理論,不迷信權威,不唯書,不唯上,要唯實。令尊精神是一種批判精神。批判就是研究,批判就是討論,批判就是思想的交鋒、互補和互動,通過交換達到思想的完整和提升。創新精神是一種科學精神,要求人們在創造性活動中堅持實事求是,尊重客觀規律,形似,講求實效,把主觀能動性和現實可能性統一起來。創新精神是一種自由精神。

由於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人口眾多,人均能源資源相對匾乏。人均耕地只有世界人均耕地的1/3,水資源只有世界人均佔有量的1/4,已探明的煤炭儲量只佔世界儲量的11%,原油佔2.4%。每年新建建築使用的實心粘土磚,毀掉良田12萬畝。物耗水平相較發達國家,鋼材高出10%--25%,每立方米混凝土多用水泥80公斤,污水回用率僅為25%。國民經濟要實現可持續發展,推行建築節能勢在必行、迫在眉睫。目前,我國建築用能浪費極其嚴重,而且建築能耗增長的速度遠遠超過我國能源生產可能增長的速度,如果聽任這種高耗能建築持續發展下去,國家的能源生產勢必難以長期支撐此種浪費型需求,從而不得不被迫組織大規模的舊房節能改造,這將要耗費更多的人力物力。在建築中積極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就能夠大大緩解國家能源緊缺狀況,促進我國國民經濟建設的發展。因此,建築節能是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實現國家節能規劃目標、減排温室氣體的重要措施,符合全球發展趨勢。

linda小編推薦訪問其他精彩文章:

2014年度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知識更新培訓學習心得

2014年度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知識更新培訓學習心得

黑龍江省2014年度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知識更新培訓學習心得

2014 年度黑龍江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知識更新培訓學習心得

黑龍江省2014年度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知識更新培訓學習心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xuexipeixun/kkdz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