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

學習武術的心得體會【新版多篇】

學習武術的心得體會【新版多篇】

學習武術的心得體會【新版多篇】

習武心得體會 篇一

我這人比較落伍,《功夫熊貓》出來老長時間了我昨兒才看了,看了以後感觸良多哇,咱算長眼見了。首先我很佩服美國人的想像力(是美國人拍的吧?)熊貓的老爸你説怎麼就是鴨子?我覺的吧,這個真是個值得研究的問題。我還想問一下這熊貓是蛋生的,還是胎生的?如果是蛋生的那就發了,我們的國寶計劃也就可以完成了,到時候我也養兩隻熊貓玩玩。我們也可以走到農貿市場對一大叔説:“老闆,要二斤熊貓蛋!”

電影裏的中國功夫還真不錯,感覺咱中國挺厲害的。但這個功夫在現實生活中嘛……這個,這麼説吧:奧運開始了,不少朋友都遺憾中國武術沒進奧運會項目。按我看武術沒進奧運很正常,看過武術的都知道,除了小説和電視上的瞎説的以外,其實在現實中我們的武術根本不是用來打人防身的。武術似乎成了種另類的體操,你們不信看看武術運動員,個頭普遍不高。為什麼呢?個子小容易翻跟頭唄。所以我看我們的武術的體操在自己家玩玩就行了,就甭去奧運會丟人現眼了。

不是我不愛國哈,各位千萬別罵我。不是我看不起中華幾千年傳承下來的神韻。我不是韓寒,也不是王朔之類的,沒本事也沒膽子批評這個批評那個,但我是在是看不慣幾千年傳承下來的神韻到了現在就變成了體操,還到處騙人老外。

武術我也學過,説實話,沒啥用。我學了三年,後來和一個學跆拳道……倆禮拜的小子打架,我被扁的很殘。我不是説武術很弱哦,關鍵我當時是在學校武術隊學的,別看平時可以直接開磚頭啥的沒事在耍耍花槍,挺威風。我告訴你們,開磚頭是假的,是個人就開得了,不費勁。練武也不扎什麼馬步啥的,就練套路,真正打起架沒用。就是逢年過節我們表演一下,看着挺不錯。

習武心得體會 篇二

從小到大我就很喜歡中國功夫,所以從三年級開始,每個禮拜五晚上我都會去學少林武術,我們的教練名字叫林勝傑,他是我們城市唯一真正去過少林寺學武術的人,他的武功非常非常厲害,手腳也非常的靈活,他的個子不高,臉小小的,我 想可能他是少林寺出來的,所以也是理着光頭!林教練對每個學員都非常關心,像我常常肚子痛,教練剛好有一個學生是中醫,教練就把他介紹給我們,請爸爸帶我去那位中醫師的診所,看看到底是什麼原因讓我常常肚子痛,自從我吃了那位中醫師開的藥後,漸漸地我肚子痛的次數就減少了!

林教練還關心我常常駝背、站不好,因為我總是在站着的時候,一直動來動去;他問我:“你想不想長高?”我回答:“當然想啊!”教練告訴我長高有三個條 件:第一、要早睡;第二、吃有益健康的食物;第三、坐姿要正確;所以從那時候開始,我就常提醒自己,一定要朝這三個條件努力!

學習武術有很多益處,不但可以把身體練強壯,還可以保護自己,我從教練身上除了學到厲害的功夫與和平謙虛的態度,也獲得許多寶貴的人生經驗,非常感謝這位教練!

學習武術的心得體會 篇三

入學來這一年體育課學習武術,上半年學了三路長拳,這半年學的是初級劍。通過武術學習,我學到了很多,不僅僅是一些動作,還有許多更深奧的東西。

有一種運動能使你身體協調、心平氣和,那就是武術。武術是一種神奇的運動。這個學期的體育課應該是大學以來最能吸引我的課堂。經過這個學期的基本武術的學習,我感觸頗多。

武術,乃中華民族的瑰寶,中國作為武術發源地,在幾千年的歷史中,培育出了博大精深的傳統的武術文化。首先我感到武術是一門獨特又深奧的學問,它不僅僅是我們看到的電影中的拳打腳踢,也不僅僅是我們印象中的嵩山少林絕技,它是一種科學的動作攻防技術和人體動作的藝術體現,它更是一種融入人文情感和鮮明個性風範的實用學科。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不同時期對武術的概念的表達不盡相同,它的內涵和外延是隨着社會歷史的發展和武術本身的發展而發展,變化的。

其次通過學習武術我對學武術的動機的認識發生了許多改變並逐漸成熟。對於同學們的學武原因,有的人説是為了鍛鍊身體,有的人説是為了以武交流會友,有的人説是因為感覺武術好看,有的人認為武術用來自我保護。當然,這些理由和動機都是有客觀道理和現實依據的。但是現在隨着我們對武術學習過程的進一步瞭解才發現其實武術的學習並不會僅僅用於我們的強身健體或者自我保護那麼簡單。我們還可以從中學到更多,更深奧的東西。

1、鍛鍊意志,培養品德。

練武對意志品質考驗是多面的。練習基本功,要不斷克服疼痛關,套路練習,要克服枯燥關,培養刻苦耐勞,砥礪精進,永不自滿的品質,經過長期鍛鍊、可以培養人們勤奮、刻苦、果敢、頑強、虛心好學、勇於進取的良好習性和意志品德。“教武育人”貫徹在武術教習全過程中,“未曾學藝先學禮,未曾習武先習德”,傳統中始終把武德列為習武教武的先決條件。武術在中國幾千年綿延的歷史中,一向重禮儀,件道德,“尚武崇德”。諸如尊師愛友, 包含了深刻廣泛的道德內容,互教互學,以武會友,切磋技藝,講禮守信,見義勇為:不凌弱逞強等品德。激烈的攻防技術和人生修行結合起來,是中國武術傳統道德觀念的體現。在社會的發展中,武德的標準和規範也不盡相同,尚武而崇德不僅能很好地陶冶憎操,還會大大有益於社會精神文明建設。在武術發展的歷史長河中,武術和各門派都有自己的規範和崇尚的武德 但從中也可以看到,在中華民族文化和整個氛圍中,它們受民族精神和傳統文化的影響,也逐漸形成了一種世代相傳的、被人推謄和各派所共有和認可的思想觀念,這一思想觀念就是藴藏在武術文化深層的武術精神。因此,中華武術精神並不代表各門各派的“術”和“法”,也不是武術技擊的某一種功夫和武德,而是受中國文化和中華民族精神影響的,貫穿於整個武術發展史的思想精髓。概而言之,武術精神通過三個層次表現出來 :

第一個層次為個人和武德修養 它要求所有習武者都要“尊師重道”,做到“孝悌仁義”,“技道並重、德藝雙修”,“切戒逞血氣之私,好勇鬥很之舉”;

第二個層次表現為集體的道德觀念。它要求所有習武者和武術團體應“扶危濟貧,除暴安良”,做到“公定”、“安民”、“匡扶正義”、“見義勇為”和“以武會友”;

第三個層次表現為愛國主義的精神。它要求所有習武者和武術團體必須“精忠報國”,練武的目的在於“強種禦侮”和“愛國、修身、正義、助人”。

我們這一代有許多都是獨生子女,什麼事情都靠父母,這是我們這一代的悲哀。我們應該重視鍛鍊自己吃苦耐勞的精神,通過武術學習,我們開闊了視野,磨礪了意志。這對我們以後的人生路有着大大的幫助。

2、提高素質,增進素養

我認為武術的學習過程是一個豐富人文底藴的過程,我們這些大學生都是地道的書生意氣,很少有人會把人文底藴聯想到武術上來,更或許提到武術我們想到的也只有武打。事實上人文的精神是包含兩個方面的,一個是文,另一個就是武。我們把文武兼備的人稱為全才。然而我們都只是注重了文化的修養而忽略了武藝的培養。武術的學習彌補了我們單方面學習文化知識的不足。另外,武術的學習是一個以武術的形式培養個人品行修養的良好方法。現代社會不提倡武力解決問題,事實上,武術是武力的一個使用形式,但是武術並不注重以武力征服別人。至高的武術境界是在武術的形式下的以柔克剛、以德服武、以防為攻的人性化的、富有品質的個人與武術的結合。

當今社會競爭日趨激烈,生活節奏加快,壓力極具膨脹,人們在追求物質享樂的過程中,忽視了精神上的陶冶和愉悦。學習武術可以使我們對人生有更透徹的理解,使我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武術講求內外俱修,形神結合,以及情感動力的配合,所以在習練過程中應充分重視老師的示範和講解,及時糾正自己招式中的錯誤動作,只有基本動作到位了才能達到由形到神,從而形神兼備。武術又是一種極富感情色彩的高尚活動,在習練中注重情感的配合,才會體會到習武的愉悦和快感。

3、武術價值

武術在教育上已經列為宏揚民族文化,振奮民族精神的一個重要教育手段。武術在理論和實踐方面近幾年獲得了極大發展, 成為中國傳統體育的主幹, 以鮮明的民族特徵成為華夏文化寶庫中的珍品。同時集哲學、文化、醫學、養生、軍事、美學及體育等諸多要素於一體的特殊藝術形式。這充分體現了武術具有諸多的價值。其中最為突出的是武術的教育價值。國家教育部及相關部門已把武術列為中國小的必修課,以此來教育學生。武術的各個門派都非常注重武德的培養,強調“道與藝”統一,提倡“未曾學藝先學禮,未曾學武先學德”。文貴文風,武重武德,重“仁愛”而非殘忍的思想,講究以理服人,決不以武藝高而逞強。在技藝上,武術主張不是積極地引向外在的顯示,而是導向內心的自修和自審。武術講究心身合一,內外兼修。在我國經濟迅速發展的,力求改變和提高整個民族素質已相當重要,推廣習武,宣傳武德,會對人們樹立良好的道德起促進作用,使整個社會觀念和文化氣氛進一步向好的方面發展。

我認為武術是一門積極性很強的運動,它從精氣神到手眼身法步,無一不要求規格的規範完整,不僅如此,還要加上動作的完整性、節奏性。 它從開始到結束都要求我們要有一個良好的氣質面貌。練武是很累的,是要吃的下苦的。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學習武術,其實我認為最主要的也是這一點,武術的技能並不是主要的,主要的乃是習武一定要修武德,一個沒有武德的人早晚是會被人唾棄的,反而他學的越好越與社會有害,武德不僅僅是武德,更是教會我們怎麼去做人,古語有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也許有些不是我們力所能及的,但是修身是第一位的,我們做人的事理其實要用心體會,很多都能在習武之中領悟的到,這個學問太大了,用盡畢生也未必能參悟的透,雖然武術就要結課了,但我以後會還會繼續不斷的學習武術。也謝謝老師這一年來的認真教誨。

習武心得體會 篇四

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中,隨歲月流逝,多少藝術被人淡忘,化蝶向人們遺忘的地方,可千百年的風吹雨打併沒洗刷一種藝術,那便是武術。

武術表演那空曠的舞台上等待着開始。忽然,簾幕慢慢拉開,台前小桌上供奉着一尊達摩相,兩旁是雕龍的紅燭,後台上的氣氛是靜穆莊嚴的。

一個一身雪白的人出來了。手中握着長劍。真是“唰”地一閃,她向觀眾行了一個劍禮。她用她的劍,她的發,她的身,她的意,她劍上的劍穗,用她鬥轉的步法,精妙的不時傳來的劍身抖抖聲,游龍飛鳳,白鹿躍空,舞出廠古典的懷念。

我不是劍客,看不出它的真諦,但卻和劍一起幻動!看她忽而劍舞升空,獨鶴動翅;忽而劍鋒纏身,游龍指身;忽而挽劍破罕,猛虎狂吼,忽而劍疾如閃,蛟龍戲雨;而劍緩如雲,巨龜吐息;忽而振劍定神,氣蓋山河,使人想起相思長劍。像安塞腰鼓一般,一舞起來就發恨了,忘情了,沒命了。她與劍是早已融合的水乳,人就是劍,劍便是人!

太極劍落君子劍,君子劍破長虹出。一招接一招,一式踏一式,一氣接一氣,一態尋一態。

無論是柔和的太椎劍,還是剛勁的武當劍,如火蓮花開瓣顫,小鹿的疾走驚躍,鳳凰的傲視羣鳥,都能淋漓盡致,盡態極研!最精彩的玄清,劍隨腕動,由手及劍尖,一次一次,劍氣近身,近可掃牛毛,這景,怕是劍聖也造不出吧!

看了劍的表演,使可知中華武術之精,之美,之絕,之幻,之悠了。一華武術,意貫千秋,直衝四海。

它是藝術的高標,它,是美的雅號,它是中華的驕傲。

學習武術的心得體會 篇五

選擇武術作為體育課項目,希望通過學習強身健體,身體素質得到提高。在遇到緊急情況時可以用來防衞。經過一學年對武術的學習,體質有所改善,並且深刻的體會到了中國功夫的博大精深,並非花拳繡腿般的做秀而是具有實際效力的搏擊運動!

發展到今天,武林的基本定義可概括為:武術是以技擊為主要內容,以套路和捕斗的運動形式注重內外兼修的中國傳統體育項目。

從這一定義出發來認識武術。首先,武術屬於中國傳統的技擊術。它是以踢、打、摔、拿。擊、刺等技擊動作為主要內容,通過徒《本站·》手或藉助於器械的身體運動表現攻防格鬥的能力。在運動形式上,既有套路的,也有散手的,既是結合的,又是分離的,這種發展模式,也迥然有別於世界上其他技擊術。在演練方法上注重內外兼修,演練風格上要求神形兼備,這些正反映了中國傳統的技擊術的運動特點。

學習武術之前就知道學習武術很辛苦,但是進行了系統的武術學習以後發現武術比想象中的更辛苦。從每次課要練習的基本功到每個新的武術動作。對於我們這些非專業的女同學來説學習起來困難很大。很多動作總是不好意思做,認為自己做的醜,別人都在看我,武術老師一直勸我們要敢於去做、去嘗試,正是因為從小就覺得自己比男孩子弱,根深蒂固的認為我不行才有了“講柔弱進行到底”的結果。要認為自己行,給予自己肯定!

道理很容易理解,但是接受起來還有困難!經過一次次的決心,一次次的嘗試,潛移默化間在一年的學習武術過程中收穫了很多自信,面對新事物也學會了勇敢的嘗試。更多的是讓我們相信自己,肯定自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xuexipeixun/mjor4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