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補短板的心得體會多篇

補短板的心得體會多篇

補短板的心得體會多篇

補短板的心得體會篇1

在教育的路上,我們是一羣追逐者;在成長的路上,我們是一羣學習者。時代賦予我們新的責任與使命。近日我認真學習了在北師大的講話內容,他指出,教師第一位是傳道,並提出了四有好教師的標準。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應該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紮實學識、仁愛之心的人。

一、做一名有理想信念老師。教師是平凡的、樸素的人,堅定的信念意味着教師肩負着國家使命和社會責任,有了這樣的信念,才能夠給學生傳播民族夢想的正能量。要用好課堂講壇,用好校園陣地,用自己的行動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自己的學識、閲歷、經驗點燃學生對真善美的嚮往,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潤物細無聲地浸潤學生們的心田、轉化為日常行為,增強學生的價值判斷能力、價值選擇能力、價值塑造能力,引領學生健康成長。

二、做一名有道德情操的老師。正如指出的:好老師應該取法乎上、見賢思齊,不斷提高道德修養,提升人格品質,並把正確的道德觀傳授給學生。教師不僅要傳授知識,更要以身作則,給學生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明辨是非、曲直、善惡、義利、得失是一個教師應當為學生起到的表率。要有道德情操,必須率先垂範、以身作則,引導和幫助學生把握好人生方向,特別是引導和幫助青少年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釦子。師者,人之模範也。 師以德為本,育人品當先。教師作為人類文明的傳播者,更應該注意為人師表,嚴格要求自己,從思想作風到生活作風,從言行到舉止,從心靈到外表,都要作淨化社會風氣的表率。作為教師,要按照四有標準審視自己,先立己德後樹人德,既培養學生成才,也培養學生成人,將教書育人作為教師安身立命的根本。。

三、做一名有紮實學識老師。教師不能只滿足於師生之間一桶水和一碗水的知識傳授關係,一定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紮實的知識功底、過硬的教學能力、勤勉的教學態度、科學的教學方法是老師的基本素質,老師始終處於學習狀態,站在知識發展前沿,刻苦鑽研、嚴謹篤學,不斷充實、拓展、提高自己。過去講,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要有一桶水,現在看,這個要求已經不夠了,應該是要有一潭水。

四、做一名有仁愛之心老師。愛是教育的靈魂,愛是教育的天職,有愛才有責任。正是因為愛教育、愛學生,我們很多老師才有了用一輩子備一堂課、用一輩子在三尺講台默默奉獻的力量,才有了在學生遇到危難時挺身而出的勇氣,才有了敢於攻克新知的鋭氣。 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傾注到每一個學生身上,用欣賞增強學生的信心,用信任樹立學生的自尊,讓每一個學生都健康成長,讓每一個學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有愛才有責任。好老師應該懂得,選擇當老師就選擇了責任,就要盡到教書育人、立德樹人的責任,並把這種責任體現到平凡、普通、細微的教學管理之中。

雖然花無白日紅但尚有重開日,雖然昔日輝煌不再但精神尚在。我作為xx中學總務處負責人將立志緊密團結在駱校長的周圍,上下一心,眾志成城牢牢鎖住重振雄風,重拾昔日輝煌的目標。穩穩抓住凡是有利於教師幸福指數的事全心全意去做,凡是有利提高學生快樂指數的事全力以赴去做的兩個基點。努力把xx中學建成全縣環境最靚麗的生態校園,質量最優的特色校園,人性最美的和諧校園。

補短板的心得體會篇2

教師節前夕,到師範大學看望和慰問廣大師生時指出,好老師要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紮實學識、仁愛之心。這一重要論斷豐富了教師的職業發展內涵,為教師教育的培養目標指明瞭重要方向。

怎樣才能成為好老師呢?每個人心目中都有自己好老師的形象。好老師沒有統一的模式,可以各有千秋、各顯身手,但有一些共同的、必不可少的特質。因此,做到了四有就是一名好教師。

一、做 有熱情的教師,有道德情操。

當前廣大教師普遍缺少工作熱情,根據調查,教師已經成為職業倦怠高發人羣之一。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教師大有人在!大多數教師在工作中感受不到自身的價值,體驗不到成就感,從而對工作的熱情度不高。我們除了在從事這一工作時間過長,工作簡單重複,經濟收入低下等外部因素以外,我們教師自身也要尋求內部因素,從而更好的調動自己工作的熱情度。

作為教師,要甘於寂寞,甘於清貧。我們既然選擇了這個清貧的職業,我們就要在自己的思想上接受它。一個人如果活着沒有價值,那他對生活中的任何事都不會有熱情的。現實的生活,滿腹牢騷並不能改變什麼,只會使自己的思想變得更加狹隘和偏激。只為一份薪水毫不情願地工作着,只會使自己越來越走向退化和墮落。因此,作為教師,我們沒有理由整天緊鎖眉頭,在自怨自艾中耗費時光,消磨生命,那樣的人生太沒價值了。看到學生在認真晨讀,看到學生在專注做習題,看到學生在忙碌的打掃衞生,看到剛剛嚴厲批評了的學生又陽光燦爛的圍着你嘰嘰喳喳説過不停,看到學生的學習有那麼一點點的進步,這一切,只要我們用心感受,它將都是我們快樂的源泉,這就是我們的價值所在。學生的進步就是我們最大的價值體現,我們應該為之欣慰的。

二、做 有思想的教師,有理想信念。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是人類文明的傳遞者、學生人生道路的引路人。有什麼樣的教師,就有什麼樣的教育;有什麼樣的教育,就有什麼樣的學生。夢想要以夢想去點燃,理想要用理想去喚醒。一個抱有理想信念的教師,才有可能在孩子、青年的心中播下夢想的種子。在價值取向多元的時代,我們要以理想信念為基,讓每一個教師都有遠大的志向、純粹的心靈、高尚的節操。古人講:賢希聖,士希賢。廣大教師只有樹立崇高的職業信念,把教書育人當作自己的偉大使命,我們的教育才會燦爛,我們的學生才有希望。

三、做 有魄力的教師,有紮實學識。

一個人的魄力是包含多方面的:包括個人的工作作風、日常表現、工作能力、工作業績等多方面。有的表現的謹慎有餘,開拓不足,優柔寡斷,缺少應有的膽識和果斷。要提高教師自身教育教學素質,增強老師的自身的工作魄力就顯得十分必要。

首先要具備紮實的知識功底。文化素質的高低決定對事物的認識程度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博學多才的人才能對事物作出全面分析、準確判斷和科學決策。在這個日新月異的社會,教師要不斷補氧、充電,通過堅持不懈的學習和實踐積累,努力成為一專多能的人才。善於接受和消化新觀念、新知識,認真鑽研業務,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積極探索新時期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藝術,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努力做到學識淵博,業務精良,既有精深的專業知識,又具有廣博的相關知識,還具有堅實的理論功底和較強的業務能力。只有這樣,講起課來才能深入淺出,旁徵博引,成竹在胸,得心應手;才能使學生產生敬重感,自覺自願地接受教育和指導。

四、做 有愛心的教師,有仁愛之心。

教師的仁愛之心體現為充分理解學生。老師要充分理解學生的需要,既包括學習的需要、成長的需要,也包括休息的需要、交友的需要等社會化的過程,特別要理解學生具有人格尊嚴的需要。教師充分的理解是師生間對話和溝通的導向,理解的過程就是師生雙方相互探討交流、交互作用的過程。因此,教師要善於傾聽學生的心聲,善於分享自己的感受,從而達到心靈與心靈的溝通、靈魂與靈魂的交融、人格與人格的對話。

教師的仁愛之心體現為寬容地關懷學生。教師的寬容是一種無私的仁愛,是愛中有嚴,嚴中有愛。寬容的關懷不是妥協,是教師用理解的態度來對待學生成長中遇到的問題,用自己的言行感化學生,用科學的方法幫助學生;寬容的關懷不是遷就,是教師施展教育的藝術,在適當的情形下用恰如其分的方式幫助學生解決問題,獲得成長;寬容的關懷不是放縱,是教師自始至終把愛心融化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以關愛的心態分析學生的不足與過錯,進而激勵學生的上進心與志趣,以高度的責任心達到育人的目的。

補短板的心得體會篇3

6月1日出版的第11期《求是》雜誌發表了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關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補短板問題》。文章指出,目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也有一些短板,必須加快補上。今年僅剩七月,時間很緊、任務很重,黨員幹部要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凝心聚力,奮發有為,堅決補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短板。

要以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匠心”補齊短板。《詩經》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映的就是古代工匠在切割、打磨、雕刻玉器等時精益求精、反覆琢磨的工作精神,是“匠心”所在。我們黨在帶領人民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無論是“兩彈一星”、載人航天工程取得的輝煌成就,還是高鐵、大飛機等的設計與製造,都離不開“匠心”。“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也是如此。黨員幹部要使出“繡花功夫”,找準本地的發展短板,要沉下心來分析研究補短板的總體思路和方法步驟。要深入基層一線,走進羣眾中間,把準真癥結、找準真需求、定準真措施。要牢牢把握“精準”二字,深耕細作,把短板補精細,確保無沙眼、無毛刺、無瑕疵。

要用團結協作、愛崗敬業的“匠人”補好短板。完成一項大的工程,不是一兩人就能完成的,必須團結協作才行。協作是團隊精神的要義,愛崗敬業是團隊協作共進的根本,這是一種“匠人”精神。補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短板,不是一人的單打獨鬥,需要全社會的團結協作。廣大黨員幹部要與困難羣眾心連心,爭取各級組織和羣眾的大力支持配合,團結好方方面面的“匠人”,共同把實事辦好,把好事辦實。要充分發揚務實的工作作風,嚴字當先、實字託底,不打花拳繡腿、不擺花架子。要勇於直面問題和挑戰,不能碰到困難就回頭,遇到麻煩就回避,穩紮穩打,穩中求進,又穩又好。黨員幹部要時刻保持攻堅克難的衝勁、韌勁、實勁,在補短板的關鍵時刻衝得上去,危難關頭豁得出來。

要拿追求卓越、勇於創新的“匠勁”補牢短板。“工匠精神”不是因循守舊、拘泥一格,而是在堅守中追求卓越、勇於創新的一股“匠勁”。要想補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短板,必須打破常規、勇於創新,不斷摸索新路子、探索新方法、拿出新舉措。要以甩開膀子的幹勁、壯士斷腕的決心、滴水穿石的韌勁,瞄準短板穩紮穩打、步步為營、久久為功。要勇於創新,在補短板的“材質”和“工藝”上下功夫,確保補上去的板子質量過得硬,“尺寸”剛剛好,經久耐用,經得起實踐的檢驗,堅決杜絕補過的地方隔一段時間又成為新的短板。要大力整治補短板過程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作風,實幹為要、拼盡全力,帶領羣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道路上蹄疾步穩、直奔勝利。

補短板的心得體會篇4

教師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到__師範大學看望和慰問廣大師生時指出,好老師要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紮實學識、仁愛之心。這一重要論斷豐富了教師的職業發展內涵,為教師教育的培養目標指明瞭重要方向。

怎樣才能成為好老師呢?每個人心目中都有自己好老師的形象。好老師沒有統一的模式,可以各有千秋、各顯身手,但有一些共同的、必不可少的特質。因此,做到了“四有”就是一名好教師。

一、做 “有熱情”的教師,有道德情操。

當前廣大教師普遍缺少工作熱情,根據調查,教師已經成為職業倦怠高發人羣之一。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教師大有人在!大多數教師在工作中感受不到自身的價值,體驗不到成就感,從而對工作的熱情度不高。我們除了在從事這一工作時間過長,工作簡單重複,經濟收入低下等外部因素以外,我們教師自身也要尋求內部因素,從而更好的調動自己工作的熱情度。

作為教師,要甘於寂寞,甘於清貧。我們既然選擇了這個清貧的職業,我們就要在自己的思想上接受它。一個人如果活着沒有價值,那他對生活中的任何事都不會有熱情的。現實的生活,滿腹牢騷並不能改變什麼,只會使自己的思想變得更加狹隘和偏激。只為一份薪水毫不情願地工作着,只會使自己越來越走向退化和墮落。因此,作為教師,我們沒有理由整天緊鎖眉頭,在自怨自艾中耗費時光,消磨生命,那樣的人生太沒價值了。看到學生在認真晨讀,看到學生在專注做習題,看到學生在忙碌的打掃衞生,看到剛剛嚴厲批評了的學生又陽光燦爛的圍着你嘰嘰喳喳説過不停,看到學生的學習有那麼一點點的進步,這一切,只要我們用心感受,它將都是我們快樂的源泉,這就是我們的價值所在。學生的進步就是我們最大的價值體現,我們應該為之欣慰的。

二、做 “有思想”的教師,有理想信念。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是人類文明的傳遞者、學生人生道路的引路人。有什麼樣的教師,就有什麼樣的教育;有什麼樣的教育,就有什麼樣的學生。夢想要以夢想去點燃,理想要用理想去喚醒。一個抱有理想信念的教師,才有可能在孩子、青年的心中播下夢想的種子。在價值取向多元的時代,我們要以理想信念為基,讓每一個教師都有遠大的志向、純粹的心靈、高尚的節操。古人講:“賢希聖,士希賢。”廣大教師只有樹立崇高的職業信念,把教書育人當作自己的偉大使命,我們的教育才會燦爛,我們的學生才有希望。

三、做 “有魄力”的教師,有紮實學識。

一個人的魄力是包含多方面的:包括個人的工作作風、日常表現、工作能力、工作業績等多方面。有的表現的謹慎有餘,開拓不足,優柔寡斷,缺少應有的膽識和果斷。要提高教師自身教育教學素質,增強老師的自身的工作魄力就顯得十分必要。

首先要具備紮實的知識功底。文化素質的高低決定對事物的認識程度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博學多才的人才能對事物作出全面分析、準確判斷和科學決策。在這個日新月異的社會,教師要不斷“補氧”、“充電”,通過堅持不懈的學習和實踐積累,努力成為一專多能的人才。善於接受和消化新觀念、新知識,認真鑽研業務,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積極探索新時期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藝術,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努力做到學識淵博,業務精良,既有精深的專業知識,又具有廣博的相關知識,還具有堅實的理論功底和較強的業務能力。只有這樣,講起課來才能深入淺出,旁徵博引,成竹在胸,得心應手;才能使學生產生敬重感,自覺自願地接受教育和指導。

四、做 “有愛心”的教師,有仁愛之心。

教師的仁愛之心體現為充分理解學生。老師要充分理解學生的需要,既包括學習的需要、成長的需要,也包括休息的需要、交友的需要等社會化的過程,特別要理解學生具有人格尊嚴的需要。教師充分的理解是師生間對話和溝通的導向,理解的過程就是師生雙方相互探討交流、交互作用的過程。因此,教師要善於傾聽學生的心聲,善於分享自己的感受,從而達到心靈與心靈的溝通、靈魂與靈魂的交融、人格與人格的對話。

教師的仁愛之心體現為寬容地關懷學生。教師的寬容是一種無私的仁愛,是愛中有嚴,嚴中有愛。寬容的關懷不是妥協,是教師用理解的態度來對待學生成長中遇到的問題,用自己的言行感化學生,用科學的方法幫助學生;寬容的關懷不是遷就,是教師施展教育的藝術,在適當的情形下用恰如其分的方式幫助學生解決問題,獲得成長;寬容的關懷不是放縱,是教師自始至終把愛心融化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以關愛的心態分析學生的不足與過錯,進而激勵學生的上進心與志趣,以高度的責任心達到育人的目的。

補短板的心得體會篇5

2019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全面小康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短板效應”理論已經被廣泛用於解釋全面小康的關鍵難題和重點任務,“補短板”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中之重。習近平總書記曾對全面小康的“全面性”進行科學闡釋。他指出,“全面”講的是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覆蓋的領域要全面,主要是沿着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展開。“五位一體”總體佈局揭示了全面小康的主體內容,這五個方面相互聯繫、相互作用,共同構成了全面小康社會的五條最重要的邊板。其中,邊板的長度會因為地區等差異而出現差異,通常相對較短的邊板被稱為短板。因此,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首要任務就是,對標“高水平”,找準找對自身短板,採取有效措施加以補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也不能少。”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所有地區、所有人口的熱情支持、深度參與,構成了全面小康的最為寬廣厚實的基礎,只有以此為支撐,我們的全面小康才能夠行穩致遠,才能夠經得起實踐、歷史和人民的檢驗。此外,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還要關注協調發展,深化改革,確保不折不扣地完成各項任務。我們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創新治理機制,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營造穩定、安全的內外環境。

補短板的心得體會篇6

近日,《求是》雜誌發表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關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補短板問題》。文章指出,要一鼓作氣、連續作戰,以更加有力的舉措、更加精細的工作,確保脱貧攻堅任務全面完成。發起總攻的戰鼓已經擂響,決戰決勝的號角催人奮進,面對硬任務,比得是信念、信心和幹勁,拼的是責任、作風和狀態,惟有“硬碰硬”,堅定信心不動搖、扛起責任不鬆勁、聚焦目標不懈怠、轉變作風不放鬆,努力交出讓黨中央和人民羣眾滿意的時代答卷。

扭住“解放思想”,為決戰決勝凝神聚氣。凡作事,將成功之時,其困難最甚。脱貧攻堅戰打到現在,正是處於“將成功之時”,面對的都是“硬骨頭”、硬任務,必須要進一步解放思想,用創新的思維和精準的方法應對,解決好“最後一公里”中的新情況、新問題。俗話説得好,只要思想不滑坡,脱貧路上辦法多。廣大黨員幹部要涵養自我革新的勇氣和胸懷,主動掙脱慣性思維的束縛,衝破思想觀念的障礙,善於從不同角度看待和思考問題,迅速準確地從紛繁複雜的表象中把準“病灶”、找到“窮根”。在此基礎上,還要切實處理好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的關係,在“精準”二字上下足功夫,緊扣貧困羣眾致貧原因,採取有針對性的幫扶舉措,從根源上消除導致貧困的各種因素,堅決防止“頭痛醫腳、腳痛醫頭”的無用功,實現有形幫扶到有效幫扶的轉變,推動扶貧工作扶到“點”上,扶到“心”上。

聚焦“作風轉變”,為決戰決勝蓄能攢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以優良作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脱貧攻堅。”在脱貧攻堅這場大戰中,黨員幹部的作風好壞,關乎最終成敗。實踐一再證明,越是吃勁階段,越需要推動作風轉變,促使廣大黨員幹部煥發出真抓實幹、善作善成的良好精氣神,切實以作風攻堅促進脱貧攻堅。黨員幹部要堅守黨的性質宗旨,自覺立起不忘初心的標尺,扛起牢記使命的責任,堅持人民至上、深深植根人民、緊緊依靠人民,在工作中注重傾聽人民羣眾意見、探訪羣眾疾苦,從羣眾的話語中找到決戰決勝的“金鑰匙”。要大力發揚和踐行“釘釘子”精神,拿出“不破樓蘭誓不還”的韌勁,朝着既定目標一錘接着一錘敲,直到釘牢釘實。要發揮好黨員幹部的示範表率作用,堅持幹字當頭、實字託底,堅決防止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問題,以脱貧攻堅實際成效贏得羣眾的真心點贊。

突出“補齊短板”,為決戰決勝保駕護航。木桶的最大容量,取決於組成木桶最短的那塊木板;

工作的最終成效,取決於工作中最薄弱的那個環節。這也就要求我們要把短板補得再紮實一些,把基礎打得再牢靠一些,以保證脱貧攻堅的高標準高水平高質量。問題是時代的聲音,説到底短板就是問題,補齊短板的過程就是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要始終着眼於老弱病殘等重點人羣、“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以及生態環境等重點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切入點和發力點,集中優勢力量予以化解。要培養長遠的戰略眼光,在常態長效上求突破,將補短板與慮長遠有機結合起來,從教育引導入手,幫助極少數貧困羣眾扭轉“等、靠、要”的依賴思想,激發羣眾內生動力。同時大力開展產業扶貧、就業扶貧,加大對貧困羣眾的技能培訓,讓他們既能富口袋、更能富腦袋,確保脱貧攻堅的成果經得起時間和實踐的檢驗。

補短板的心得體會篇7

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已進入最後關鍵階段,總書記殷殷囑託,要堅持新發展理念,解放思想、振奮精神,開拓創新、攻堅克難,着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提升環境保護水平和生態建設質量,確保如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核心是在“全面建成”四個字上。既然是全面建成,就要在短板上下功夫,只有補齊短板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短板問題其中一個就是老弱病殘貧困人口、深度貧困地區等方面短板明顯。消除貧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深度貧困是當前脱貧攻堅短板中的短板。打贏脱貧攻堅戰,補齊小康建設短板,是其中一項必須要完成的重點工程、必須要啃的“硬骨頭”。解決深度貧困地區脱貧,要逐縣逐村落實脱貧攻堅規劃,加大幫扶力度,做實做細建檔立卡,實行動態管理,瞄準扶貧對象,找準致貧原因,打牢精準基礎,對症對因下藥,確保扶到點上。要堅持國家制定的扶貧標準,堅持把提高脱貧質量放在首位,堅持實事求是,既不降低標準、影響質量,也不調高標準。確保在脱貧道路上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需補齊民生短板。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人民生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代表生活水平的“三大件”,從改革開放初期的自行車、手錶、縫紉機,到上世紀90年代的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再到現在的車子、房子、票子,變化之大超出想象。與此同時,民生的“短板”也發生了深刻的階段性變化。民生“短板”從温飽問題向生活質量問題轉變、從收入增長速度向收入分配機制轉變。“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要提高民生保障水平,按照人人蔘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堅守底線、突出重點、完善制度、引導預期,注重機會公平,保障基本民生,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實現全體人民共同邁入全面小康社會。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態環境是關鍵。改革開放40年以來,我國經濟實現騰飛,但毋庸諱言,快速發展過程中以犧牲資源環境為代價的粗放型經濟發展,給生態環境帶來巨大影響,污染物排放遠遠超過環境容量,環境污染重、生態受損大、環境風險高已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突出短板。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充分認識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堅持把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生態環境高質量作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有力抓手,以高度的思想自覺、堅決的執行力、系統的協同推進落實好各項環保措施,着力解決環境突出問題,不斷提高生態環境質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1p81m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