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觀摩課蒙氏心得體會多篇

觀摩課蒙氏心得體會多篇

觀摩課蒙氏心得體會多篇

觀摩課蒙氏心得體會篇1

我很榮幸的參加了20xx年x月_日在_國小的教學觀摩活動,此次學習讓我感悟挺多,受益非淺。聽了_等名師的觀摩課,每一堂觀摩課都具有學習的意義,每一位名師都精心展示了一節令學生和老師陶醉痴迷的課。對於在國小教學中還存有很多不足的我來説,正需要這種雨露的滋潤和陽光的照射。下面我就談談對此次活動的感受:

一、教學目標明確

語文教學的總目標是:使學生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閲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情操。每節課的教學目標是這總目標的一部分。語文教學過程是一個訓練的過程,包括字、詞、句、段、篇和聽、説、讀、寫的基本功訓練。落實“知識與能力、方法與過程、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教學目標是新課程標準對一節語文課的基本要求。上一堂課,教師首先要做到教學目標明確,語文基本功訓練的目標明確,傳授那些知識,進行那些語文基本功訓練,每一項知識、訓練達到什麼程度,都應十分明確、具體。讀、圍繞目標,展開教學活動,落實讀寫訓練。

二、新課程概念在課堂上得到了充分體現

1、重視了學生的朗讀教學,提倡多角度、有創意的閲讀,還有範讀、指導讀等,在讀中悟,悟中讀,解決一些淺顯的問題,找出自己疑惑得地方?利用閲讀拓展思維空間,提高了閲讀質量,也加強了學生閲讀理解的能力。

2、老師注重培養了學生的理解能力、語感能力和思維能力。_老師在《將相和》一文結尾中抑揚頓挫的朗讀和激情昂揚的總結,到現在讓人記憶猶新,人物形象活靈活現的展現在眼前。每位教師都在學生讀完課文後,留給學生自由發言的時間,説説自己讀懂了什麼,感悟到了什麼?學生不明白的問題都創設思考的空間和氣氛,給學生思考的機會,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培養了他們的思維能力和語言的表達能力。注重了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積累語言的能力,語言訓練嚴格紮實。

三、教學過程,要能重點突出,難點突破,體現語文學科的特點,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1、刪繁就重,從容指導。

以前我存在這樣一些教學誤區:總感覺一堂課給我的時間不夠,時間到了卻還有好多的內容沒有傳達給學生,其實這樣的認識是錯誤的,並不是給你的時間不夠,而是你沒有充分利用好和把握好時間。一堂成功的語文課,並不在於老師講了多少,而在於學生在你這堂課上他掌握了多少、吸收了多少?而我們很多老師常犯一些認識性錯誤。所以我認為應刪去很多多餘的知識,做到敢於有所放棄。格式塔心理學家認為: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種追求“簡潔”的心理,同樣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確定教學目標時,即應充分體現“簡潔”的原則,選取較小的切入點,使自己的講課有章有法,“以小見大”,突出重點。

2、使用多媒體,以“趣”帶“動”以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帶動學生“主動”學習。愛因斯坦説:“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我個人認為我的教學總目標就是一個“趣”字,而不是灌輸式或填壓式的教學模式。一堂成功的語文課還在於學生是否有興趣學。“趣”貫穿於整個課堂,教師利用多媒體,形象直觀的呈現課文內容,學的人是否樂“趣”,就要看你的教學策略問題,然而其終極目標就是達到讀、説、寫的能力。如果你的教學方法一成不變,千篇一律,那麼這時學生對你,對這門課的興趣就會減弱感到語文學習的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就會反感。這時就需要老師不斷的轉變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3、教學過程中,還注重培養了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在“讀”“練”環節中,培養創新精神。“讀”“練”的就是學生自主的學習活動。教師善於引導,學生大膽質疑,對問題敢於求異創新,提出自己的獨生簡介見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四、教學藝術

通過這次學習,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語文教學的魅力所在,尤其是多媒體設計教學的效果既創設了教學情景,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使課堂結構環環相扣。總之要學習的地方太多了,在以後的學習中,就需要我重新塑造自己,提升自己,努力探索,完善自己,讓自己能擁有足夠的知識和能力去勝任國小語文的教學。國小閲讀觀摩課心得體會56月6日上午,我校舉行了語文閲讀教學觀摩活動,聆聽了幾位外出學習老師的課,實實在在的語文課堂讓我開闊了眼界,對國小語文教學有了更深瞭解,每一節課都讓我有所收穫。

一、課內閲讀課與課外閲讀資料的有機結合,讓語文學習更立體、更生活化。

課外閲讀是課內閲讀的繼續和補充。課內學方法,課外求發展。課內是有限的,而課外卻是無限的。學生課外閲讀既能鞏固和擴大課堂教學成果,又能提高學生的閲讀能力和寫作水平,從某種意義上説,課外閲讀比課內閲讀教學更重要。從各種課外書中可以獲取豐富的知識,通過閲讀,學生可以跨越時空,瞭解古今中外的事情,還可以通過閲讀和各種名人對話。白愛芳老師的《海的女兒》和呂敏霞老師的《讀書交流會》教會了學生閲讀課外書的學習方法,,如白老師的讀書方法提示:讀懂內容,品評人物,理解道理,記憶故事;呂老師的閲讀方法提示:關注目錄,閲讀封面、封底,及怎樣感受人物進而瞭解全書,孩子們通過老師的指導,學會了方法。

二、課堂洋溢着生命的湧動,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語文教學讓學生領略到了祖國文化的絢麗與中文的無限魅力,並能在課堂上感受到學習語言的無窮樂趣。課堂充滿着平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重視,鮮活的生命在歡唱,在愉悦。在趙柳峯的課中,體現了國小語文教學以讀為主,讀得好,讀得巧,並能將課文與課外資料相結合,給我們展現了一節優美的單元情讀課,表現出一位優秀教師在改革中的勇氣與智慧。柴敏霞老師的樸實、紮實,又實用性很強,在她的課堂中,一篇深奧的《孔子游春》變成了古詩文誦讀與交流課。

總之,這次聽課學習,使我更深刻地體會到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在以後的教學中,開拓眼界,積極探索,提升自身素質方面去努力,不斷學習,博採眾長,充分利用學習機會積澱教學素養,亮麗自己的教學生涯。

觀摩課蒙氏心得體會篇2

或許,在許多外行人的眼中,幼兒園只是一個小兒科,每天有的也只是那些瑣瑣碎碎的事情,嘰嘰喳喳的聲音。而東門幼兒園的老師正是在這片小小的田地中開拓出了屬於自己的百花園,成為了幼教園中的一羣優秀的育苗者。

第一次到東門幼兒園觀摩活動,留給我最深印象的,便是老師和孩子們那燦爛的笑容以及他們間的平衡發展、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感説感講的行為表現。我想這肯定離不開老師點點滴滴的培養,更離不開他們對孩子的解讀和分析,可見二期課改的理念早已在這裏深根開花。為此我在心中暗暗下定決心,作為示範幼兒園的一名骨幹教師我一定要趕上他們,甚至比他們先行一步。而今新年的鍾聲又將敲響,在不知不決中提醒我學習已又半年了,回顧這半年的學習生活感觸頗深,受益非淺,現作如下小結:

一、理論先行,觀念更新

其實剛進園時,每個班的孩子都一樣,形形色色的孩子都有。那他們成功的祕密的是什麼呢?我想得歸功於解讀孩,分析孩子,面向全體,因材施教這把金鑰匙。

每個兒童都有不同的發展特點和水平。因此,在活動中,我都盡最大可能為孩子們提供豐富而有層次性的材料,提出不同的要求,以促進幼兒有差異的發展。現代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指出:教育切忌一刀切,一律化。要充分認識幼兒的特點,有針對性地教育和培養,要揚其長而補其短。重視因材施教,也是現代幼兒教育發展的普遍趨勢。《規程》明確指出:“遵循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注重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引導幼兒個性健康發展。”

由此,我深刻領會了“因材施教”的觀念和豐富的內涵,把握住“上不封頂,下要保底”的實施原則。做到看重的是每位孩子在自己原有水平上的努力和進步狀況,而不是某種理想化的統一標準。二、勤於探索,勇於實踐

首先,注重觀察。觀察是瞭解幼兒個體差異的重要途徑。是直接獲得有價值的第一手材料所必需的。黃利琴老師正是有了平時的觀察和記錄,有了對孩子的細緻把握才有了今天的成功。可見觀察對一名教師的重要性。為此我注重了對一日活動各環節中的觀察、評估。觀察是一門專門的技術,因此,教師必須要有敏鋭的觀察力,善於捕捉一瞬即逝的現象和變化過程。觀察的方法也很有講究。試想,如果你高高在上地看,看到的孩子會感覺很矮,也只看到了局部,而換種方式,以平等地眼光去看,都會看的真實全面。我總是加入他們的遊戲,生活,參於他們的活動。這樣觀察更真實,更能消除各種人為的誤差,並對觀察結果進行分析、綜合、記錄。第二,目標設定,在充分了解掌握班級幼兒發展水平的基礎上,制定切實可行的保教目標和計劃,對培養目標、教育要求進行分層,靈活設計教育活動方案,並根據幼兒自發生成的主題及時調整目標。最後,因人施教。每天我都會利用一段時間在教室裏和孩子們玩作一團,這時,孩子們會萬分高興,把我當作是他們的一分子。我園的老師都説:黃老師帶出來的孩子和她一樣,活潑、好動、有點誇張。我想,正是我的親近,使孩子們感覺到了友好、平等、相互尊重和學習的良好氛圍,對孩子的成長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但幼兒園中並不是每時每刻充滿歡聲笑語的,特殊的孩子班班都有。如我班有個叫“蘇寅”的孩子,一開始,自私、霸道、任性,小朋友都不願意和她玩,但我覺得我不僅僅只看到她的短處,更應看到他的長處,並讓長處完善短處。如他的口語表達能力不錯,我就讓他經常給小朋友講故事,讓小朋友通過故事慢慢地接納她,也逐步逐步的減掉他原有的毛病,而我在評價他時,則降低了標準,讓孩子覺得自己成功了,增加了信心。這關鍵就在於老師不能用統一的要求、統一的目光看待所有幼兒,而應注重孩子在原由基礎上的點滴進步,並在一日活動中注重分層指導,為他們尋找最近發展區。

二、關注幼兒的興趣需要,支持幼兒的自發生成

1、從孩子的角度去關注理解他們的生成活動,瞭解他們的`需求,判斷生成活動的價值,及時予以支持和提升。

以前,我總認為生成活動太難把握了,簡直有種高不可攀的感覺,因此就只能儘量避免涉及這塊生地。而現在在研讀新課程理念,嘗試新課程的過程中,讓我深切地體驗到幼兒的生成活動,它無時不有,無所不在。這是因為,我開始深入地去研讀每一個孩子,關注孩子們發展的每一個尋常時刻,分析他們這些行為產生的本質特徵和內在誘因。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尊重幼兒的意願和需要,尊重幼兒個性的發展,才能真正地支持、提升生成活動這種富有生命力的活動,使孩子真正成為活動的主動建構者。

2、教師預設與幼兒生成活動更應相互交融、有效滲透。

幼兒自發生成的活動與教師的預設活動是不可分割的,兩者是相互交融,有效滲透的。幼兒生成的主題經過教師的支持、提升,可以以教師預設的活動形式進行展開,而在教師精心預設的活動中,幼兒受到材料、形式等因素的影響,又會時時拓展生成出屬於他們的新的主題。

因此可以説教師預設與幼兒的生成活動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交融,相互遞進,周而復始的。而我們老師的作用則更多地是聆聽、篩選、建構、支持和拓展。

記得有位特級教師説過:“做的是你應該做的,得到的卻是你意想不到的。”是啊,在幼教的崗位上默默無聞的人何其多,不必爭求什麼,平凡的崗位也有不平凡的事。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觀摩課蒙氏心得體會篇3

學前週期間在遼寧省基礎教育與教師教育網上,認真聆聽了十節國中歷史精品課例,老師們的精彩課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她們先進的教學理念,獨到的教學設計,形象生動的的教學語言,一絲不苟的教學態度讓人讚歎不已。通過學習,讓我有了很多的收穫,下面談一下自己的感受。

一、參賽老師們的教學理念普遍比較先進。

她們都較好的貫徹了新課程理念,教學過程中體現出了較強的課改意識,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注意了學生學習方式的轉化。自主學習,小組討論,探究學習體現得非常明顯,老師們都能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儘量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比如導入新課《電氣時代的來臨》,有老師結合學生學習的已有知識儲備,讓學生上講台做摩擦生電吸附小紙片的實驗,也有老師讓學生進行家庭使用的家用電器接龍比賽,還有老師直接通過開、關教室的日光燈進行導入。這些都和學生的生活、學習實際緊密聯繫,從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調動了他們的參與意識。為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創造了條件,打下了基礎。

二、參賽老師們的個人基本素質都較強。

她們教態親切、自然、大方,尊重、關心、愛護每一位學生,語言表述科學、精練,正確選擇使用教具,專業知識紮實牢固,知識面寬,駕馭課堂能力強。掌握現代化教育教學手段,熟練運用多媒體教學。

三、從教學方法與手段來看,老師們都採用適當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在新課的導入上能夠創設各種情景,激發學生興趣。新課的學習上能夠採用不同模式,或講授、或自主學習、或閲讀指導、或合作探究,這些都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意識和精神,提高了他們的學習能力。四、在教學內容安排、教學環節設計,重、難點處理,知識的鞏固上,老師們都有所創新,別具一格。新教材的內容相比過去精簡了很多,給我們呈現的多數是一些結論性的知識,學生不易理解、接受,老師們在處理教材中重、難點知識時,會先給學生提供一段視頻,或者一段歷史材料,然後根據材料層層設問,引導學生去探討、分析、合作、探究弄清問題的來龍去脈,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突破了重、難點。

四、在學以致用方面,老師們注重知識與現實的聯繫。

比如講到歐美的第二次工業革命時,老師們都會聯繫到當時的中國,進而聯繫到改革開放後的中國,讓學生了解中國落後、復興的來龍去脈。

總之這次觀摩學習,讓我大開眼界、受益匪淺。反思自己,我覺得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1、認真學習新的教育教學理論和當前的教育教學先進經驗,以指導自己的教學,使自己的教學再上一個新的台階。

2、鑽研新課標,轉變教學觀念,認真備課,研究教法、學法,課前制定出切實可行的符合學生認知水平和能力的教學案。

3、努力開發多方面的教學資源,豐富教學內容,開拓學生視野,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創造條件。

4、上課時大膽放手,培養學生的自學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和合作探究精神。

觀摩課蒙氏心得體會篇4

日前參加了區教育局及進修學校舉辦的國小英語骨幹教師研修班活動,認真聆聽了吳樂佳,陳嘉旖、林娜、鄭冰蕾等四位教師執教的英語課,再加上英語教研員邢老師的精彩的點評,使我受益匪淺,感受頗多,現就談談自己的點滴體會如下:

1.口語教學是國小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方面。如何給學生創設一個真實地運用英語進行交流和交際的平台,從而真正地讓學生在“用中學,學中用”,這是我們在平時教學中經常思考的問題。在這次活動上,吳樂佳老師的課在這一點上對我啟發很大。他能熟練運用口語及時組織課堂教學,提問問題能給學生足夠的思維時間,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聽他的課感覺自己像是在聽老外上課一樣。課中,吳老師還把chant改編成play形式讓學生表演出來,突破本節課的難點,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了本節課的重點句型。複習鞏固了已學知識,而且還使學生在學習了新句型後,靈活運用於不同的情景中,達到活學活用的目的。

2.恰當使用多媒體。現代化英語教學中,黑板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黑板了。掛圖、投影儀、多媒體等的加入,使得黑板的內涵更加豐富。此次活動,老師們都運用了多媒體這一現代化的教學工具,以鮮豔的色彩、活動的圖像和有聲的對話,給人一種賞心悦目的感覺,創造了一個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

3.教師自身的良好素質是講好課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證。在聽課中我發現幾位老師都有幾個共同特點:

(1)口語流利,發音準確。只有做到這一點,才能保證孩子對課程的理解,才能保真孩子學到正確的知識,地道的語言;

(2)善於利用多媒體,演唱,畫畫等各種手段輔助教學,使孩子接觸到的知識更立體,更直觀,更生動;

(3)教態親切,表情豐富,在課堂上能輕鬆,活潑,瀟灑的進行授課,富有藝術性;

(4)有紮實的英語基礎知識作後盾,詞彙豐富,課堂充實。

通過聽課,我覺得在教育教學方面收穫很多。雖然各個老師的水平不一,風格各異,但每一節課都有很多值得我學習借鑑的東西。這次聽課,讓我開闊了眼界,明白了努力方向。同時,在看別人上課的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有些問題也同樣存在於我的課堂上,但以前沒意識到。通過學習,我可以更加理性地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從而在今後的教學中避免出現類似的問題。另外,我對自己也提出了許多問題去思考,怎樣讓自己的語言更優美?怎樣讓孩子更喜歡上英語課?怎樣培養孩子的能力?相信通過不斷努力,一定能拉近距離,不斷進步。

觀摩課蒙氏心得體會篇5

此次觀摩的課程內容是科學領域和音樂領域教學活動,而在六大領域中我認為科學領域是最難組織和施教的,特別是公開示範課,在選材和施教中要考慮的因素太多太多,施教中的語言組織不當可能導致孩子們的口無遮攔泛泛而談,對教師的教態、語速、語感、情緒要求特別高,對孩子的掌控也需要一定的技巧。在本次活動中,我們真的是大開眼界,讓我見識了兩位老師的業務能力、組織教學能力、駕馭課堂能力,更多的是看到了在活動中表現出來的一些新的理念,包括他們的選材,教法及最後的評價都值得我們學習:

一、互動感受最深的就是師生之間的互動,活動過程中教師更注重的是生生之間的互動,把互動的空間留給孩子,因為孩子們之間的經驗分享與交流,更能為幼兒所接受。而教師在互動過程中貫穿於幼兒情感、認知以及興趣能力的培養。

二、自由探索教師能夠深入挖掘孩子的潛力,讓孩子在自由的探索中變被動為主動,深入活動其中。真正體驗活動帶來的樂趣。王梅老師的科學活動《空氣阻力》中,教師放的很開,整個活動就是以孩子自己提問題、孩子自己想辦法尋找答案的形式貫穿於其中,從導入活動的瞭解職業介紹所的意思到故事教學中的由淺入深的提問,再到最後的自己嘗試做職業介紹所所長。教師都是讓孩子自由的想象,自由的探索,而在此過程中,幼兒體驗到的樂趣和獲得的感受都是教師的教所不能替代的。

三、精彩的鼓勵語教師在鼓勵孩子時,能夠及時肯定,不用泛泛的鼓勵語,教師要能夠運用準確地語言把孩子的回答鼓勵在點上,儘量不重複孩子的回答。從孩子的回答中找到亮點,發掘孩子的閃光點,幫助孩子樹立信心。在音樂活動《兩隻小鴨》中,臧老師的鼓勵語就運用的非常到位,既鼓勵了孩子,又起了小結的作用。

四、情感的發展注重幼兒情感的發展,在小班音樂活動《兩隻小鴨》中,整個活動都是以兩隻小鴨為主線,而且在活動過程中,情感的教育滲透於整節活動,看似平淡的活動卻藴含着很深的寓意。

五、教師的教態教師的教態自然、大方、不做作,發自內心地情感流露給人親切感,很容易拉進教師與孩子之間的距離。

六、活動的組織教師語言組織上精煉,在活動的環節設計上不拖沓,不花哨,環環緊扣。教師的提問適時,恰當。在活動的組織上,教師能抓住幼兒的興趣點,激發他們的好奇心。

這次的觀摩活動給我最大的感觸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執教老師對課改理念的把握、教學材料的選擇、活動中的教學機智、以及活動後的反思,都顯示了她們紮實的教學基本功和較好地專業化水平。由此我體會,必須在每日活動中認真對學習材料深入分析、只有不斷實踐、不斷積累教學經驗的基礎上,才能靈活掌握教學機智與應答、以及活動後認真反思是促使自己專業化水平發展的有效途徑。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1vzml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