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國小觀摩心得體會多篇

國小觀摩心得體會多篇

國小觀摩心得體會多篇

國小觀摩心得體會篇1

低年級生字詞的教學是教學重點和難點。在本節課中,曾老師設計了多種方法來幫助學生識字,這些設計,激發了學生學習生字的興趣,也使學生輕輕鬆鬆地獲得了新知。

曾老師也注重培養學生辨析形近字的能力。如對“烏”、“鴉”這兩個字的識記,曾老師引導學生説出烏鴉是一隻鳥,所以“鴉”字是鳥字旁;“烏”比“鳥”少一點,是因為烏鴉全身都是黑的,以致於我們看不到它的眼睛了。這樣學生就感覺非常有趣,記起來也就容易了。還有另一組形近字“喝”和“渴”,這一直以來都是教學的難點,曾老師引導學生,讓孩子們自己思考,得出了這樣的答案:“喝水”要用嘴巴(即“口”)喝,而且必須把嘴張大(形象説明“口”的字形),所以是口字旁;“渴”是因為口渴了特別想喝水,所以是三點水旁。這樣學生記起來十分方便,且不太會搞錯。

曾老師善於抓住課文的關鍵詞,採用了讀讀、想想、説説等方法,引導學生感受文本,可以説這些教學活動充分考慮到了一年級孩子的年齡特點。如:老師引導學生關注“到處”一詞。為了幫助學生理解這個詞語,老師引導學生看圖合理想象:烏鴉可能會飛過哪些地方呢?通過想象説話,讓學生體會到了烏鴉找水的辛勞以及找不到水的焦急心情。之後,又指導學生用“到處”進行説話訓練,讓學生對這個詞語達到真正理解並掌握運用。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低年級閲讀教學要讓學生在誦讀中感受閲讀的樂趣,並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這堂課,吳老師帶着孩子們着重研讀了課文的第一節。第一節雖然只有短短的四句話,但也是情節曲折。烏鴉經歷了找水,看見水,卻又喝不到水這個過程。隨着事情的變化,烏鴉的心情也是很不平靜的。吳老師在教學中帶領學生採用多種形式的讀,逐句品讀感悟,體會烏鴉心情的變化。讀文中體現了個性化的閲讀。

?姥姥的剪紙》是一篇新課文,像這樣的新教材,真的不好把握,不過,今天林老師給我們上了一堂示範課,下面就來説説我對這堂課的一些粗淺的看法。

這堂課的價值所在,是林老師以一顆平淡之心,一顆童真之心走進課堂,簡簡單單教語文,紮紮實實教語文,將過程與方法的目標達成滲透於各個環節中,啟發學生一邊讀一邊思一邊想像,促進學生感悟課文。本堂課極其生動,紮實的教學和對學生讀通課文,讀好課文的引領,既是語文教學的本色本真,也是語文教學的詩性光輝。在具體的教學展開過程中,老師敏鋭地捕捉了好幾處課文中的"文化細節":神,無所不能,熟能生巧……特別是在"耍賴""挑剔""刁難""調皮蛋"這些詞語上的敲打,讓我們每一個人跟隨着作者讀出了童年的"心夢之境"。

講幾個讓我印象特別深刻的地方,在瞭解姥姥的剪紙的段落裏,老師通過讓學生尋找並反覆朗讀描述姥姥剪紙的語句,體會姥姥剪紙的高超技藝,例如"要什麼就有什麼了,……無所不能","你姥姥神了,……公雞能打鳴","無可挑剔"等語句,堅持以讀為主,恰當安排好"讀,講,練",增加學生的積累,逐步將文中的好詞句內化為他們自己的語言。

引導學生理解第五自然段的那句"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的深刻含義,老師先讓學生讀第六自然段,理解"姥姥的手指就是眼睛,好使的剪刀就像她兩根延長的手指。"知道姥姥的手指就是剪刀,兩者已合二為一了,再叫學生理解第五自然段的那句話,一切就順理成章了。這樣循序漸進的教學,學生很容易明白,而在教學過程中,教者還引導學生列舉自己生活中的人和事,也像姥姥剪紙那樣,因為不斷地練習,反覆地實踐,達到了熟能生巧,出神入化的地步,從而進一步體會姥姥的話中寓意!

我想這正是我們要的教學效果,不僅僅是讓學生欣賞姥姥栩栩如生的剪紙藝術,更是讓學生體會到親人的關愛,永遠心存一份感激,並把這份情傳遞給身邊所有的人。綜觀整堂課上得既充滿語文味,又富有情趣。孩子們的學習興趣也被充分調動起來了。

國小觀摩心得體會篇2

一年之際在於春,春天是個美麗的季節,又是充滿希望的季節,在學校領導的安排下我觀摩了第二學段的數學優質課大賽。這對於新踏上工作崗位的我來説的確是個難得的學習機會,我也格外的重視,每一堂課都認真聽取,並且認真做筆記。每一堂課都讓我受益匪淺,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突出《課標》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

幾乎每一堂課都打破了傳統教師“滿堂灌”的現象,充分體現了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整堂課教師只是引導,讓學生自己探索其中的奧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比如丁璽老師的《分數加減法》先就是讓學生髮現其中的數學信息,再提出問題,最後學生解決問題並且總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整個過程老師只是簡單的引導,話語不多但是學生卻能根據老師的提示深入學習,並且完全掌握知識。這不正體現了新課標的要求嗎?

二、合理運用多媒體

多媒體課件的運用打破了傳統教學書本、粉筆的束縛。多媒體的運用不僅讓教學更直觀,同時也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其場景肯定比教師單純的描述要強很多倍。比如在《折現統計圖》教學的引入部分三位老師不約而同的展示了非典的場景,雖然各自的切入點不同但是都反饋了同一個信息:全國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抗擊非典,讓孩子們深切體會到了

民族的強大。同時也激發了學習的興趣。

三、教師素質好,駕馭課堂的能力強

都説國小教師是“萬精油”,通過這次賽課我總算深刻的體驗到這一點。在課堂上他們一會是老師,一會又如朋友,不時的變換自己的角色,但是卻將孩子們玩轉的不亦樂乎,學習的積極性也一次次的高漲。他們不僅應變能力強,而且教師基本功也相當的深厚,普通話、三筆字全都不在話下。

在階梯教室上課,不光環境改變了,而且有很多前來聽課的老師,學生難免緊張,老師們個個出奇招,運用不同的方法打消同學們的緊張情緒,有的聊天,有的做遊戲,有的講故事讓學生們完全忘記了課堂之中。

所謂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在本次賽課大賽中還是難免有值得改進的地方:

一、出現了知識性的錯誤

比如有位老師在作業中設計的判斷題,如果能夠改成xxx運用了簡便計算那麼他所列舉的就正確了,但是卻由於疏忽而導致了知識性的錯誤;還比如有位教師讓同學展示的條形統計圖本來應該是塗7格半,卻塗成6格半,但是老師卻沒有發現反而認可了他的做法總之,由於疏忽出錯的地方還是存在的。

二、時間沒有把握好

本次賽課有9為老師但是至少有一半的老師都超時,可見在時間的把握上還是存在問題的,不過這也不能全怪他們,問題是

多方面的。

通過觀摩本次賽課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找到了自己需要改進的方向,同時我也深刻認識到教學確實是一本永遠研究不透的書,以它的不變應萬變就看自己是怎麼駕馭的。在今後的工作中我也會不斷努力提升自己,讓自己也能步入優勝者的行列。

國小觀摩心得體會篇3

20xx年9月18日,我有幸參加由教研室主辦的“綜合與實踐課型觀摩課活動”。在短短的一天時間裏,觀摩了來自楊守敬國小蘇芙蓉老師的《搭配的學問》數學優質課,聽了專家的點評,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國小數學課堂教學的生活化、藝術化。課堂教學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話題,大家對教材的鑽研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所以,我也只能跟大家交流我個人聽課的一點膚淺的看法。

通過聽課,讓我學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學方法和新的教學理念。

一、創設情境,讓學生積極投入學習

新課程實驗教材注重了兒童心理學,國小生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對任何事物的興趣不能具有持久性,注意力易於分散。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創設生動的情境,讓學生從直觀形象的情境中去發現新的數學知識與方法,不知不覺地進入數學學習世界。比如蘇芙蓉老師的《搭配的學問》就創設一個學生非常熟悉的“搭配衣服”引入教學內容,這個生動有趣的情境,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搭配的活動,使學生在積極的情感中自主地、能動地探索、發現新的知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注重創設情境,依託情境,在情境中讓學生學習數學、發展數學、體驗數學的價值。

二、學習內容生活化,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數學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充滿着許多數學知識,在教學時融入生活中的數學,使他們感到生活與數學密切相關的道理,感到數學就在身邊,對數學產生親切感,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發現數學的熱望。藉助於學生的生活經驗,把數學課題用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貼近於他們實際生活的素材來取代,蘇老師利用菜的搭配活動,引導學生去找搭配的方法與規律,這樣使學生對學習不陌生,又不枯燥,體現了教學內容的生活化,增加了教學的實效性。

三、學習方式活動化,讓學生主動獲取知識

活動是學生所喜歡的學習形式。創設學生喜歡的活動,使其在自由、寬鬆、活躍的學習氛圍中積極主動地感知、探索、發現數學問題、從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新教材在學生探究知識的過程中重視了以下活動:

1、重視操作活動。

動是兒童的天性,將學生置於"學玩"結合的活動中,化枯燥的知識趣味化。蘇老師在《搭配的學問》一課,學習衣服搭配的問題時,她先讓學生獨立思考,然後讓學生説,再讓學生自己動手去搭配、組合等等,學生在動手操作中,明白方法,能夠感知物體的體積。

2、重視遊戲活動。愛做遊戲是兒童的天性。特別是國小生通過遊戲能激發學習興趣,如果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變苦學為樂學,就會產生強烈的慾望,積極主動地學習。蘇老師的《搭配的學問》一課中,就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搭配衣服等活動,讓學生從遊戲中去體驗,去感受規律,從而享有玩中學的樂趣。

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應讓學生在現實的數學學習活動中獲得理解和發展,注意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發,創設鮮明的問題情境作為學習素材,吸引他們展開學習活動,並從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體會數學的意義。教學中,遇到一些簡單的問題,儘量讓學生通過自己動口,動手,動腦去解決。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嘗試,主動去探索問題,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與思考和發表意見的機會,讓每個學生都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

總之,通過這次學習,令我的眼界大開,領略了許多優秀老師的教學風采,為我的課堂教學增加了大量的寶貴經驗。希望今後類似的活動還能有機會參加,我會將學到的經驗運用到自己的課堂教學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國小觀摩心得體會篇4

我有幸參加了觀摩活動,我抓住這次難得的學習機會,認真聽,詳細記,用心去體會……以下是一點點感受,有不當之處,敬請指正。

為期一天的觀摩課活動我們一共聽取了來自市內各個學校5位教師的課,給我感受最深的是這些參評評老師在課堂教學設計上各有所長,形式多樣,有的將知識點用一個故事情節串起來,有的將知道點分散到闖關的要求中,有的將知識點融入到遊戲裏……

一、創設情境,讓學生積極投入學習

新課程實驗教材注重了兒童心理學,國小生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對任何事物的興趣不能具有持久性,注意力易於分散。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創設生動的情境,讓學生從直觀形象的情境中去發現新的數學知識與方法,不知不覺地進入數學學習世界。比如劉豔傑老師的《三角形三條邊的關係》就創設一個學生非常熟悉的“小瀋陽”引入教學內容,這個生動有趣的情境,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認識時分的活動,使學生在積極的情感中自主地、能動地探索、發現新的知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注重創設情境,依託情境,在情境中讓學生學習數學、發展數學、體驗數學的價值。

二、學習內容生活化,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數學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充滿着許多數學知識,在教學時融入生活中的數學,使他們感到生活與數學密切相關的道理,感到數學就在身邊,對數學產生親切感,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發現數學的熱望。藉助於學生的生活經驗,把數學課題用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貼近於他們實際生活的素材來取代,如:學習《找規律》時,呂金穎老師利用超市、商店開業時門口懸掛的彩旗入手,引導學生去找規律,這樣使學生對學習不陌生,又不枯燥,體現了教學內容的生活化,增加了教學的實效性。

三、學習方式活動化,讓學生主動獲取知識

活動是學生所喜歡的學習形式。創設學生喜歡的活動,使其在自由、寬鬆、活躍的學習氛圍中積極主動地感知、探索、發現數學問題、從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新教材在學生探究知識的過程中重視了以下活動:

1、重視操作活動。動是兒童的天性,將學生置於"學玩"結合的活動中,化枯燥的知識趣味化。如劉子躍老師執教的《體積和體積單位》一課,學習單位體積的問題時,他先讓學生獨立思考,然後讓學生説,再讓學生用燒杯去量水,用手感知硬幣的大小等等,學生在動手操作中,明白方法,能夠感知物體的體積。再如慈老師的《認識平行四邊形》中也安排大量的動手操作的時間,讓學生在折一折、畫一畫、擺一擺中認識感知平行四邊形的形狀。

2、重視遊戲活動。愛做遊戲是兒童的天性。特別是國小生通過遊戲能激發學習興趣,如果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變苦學為樂學,就會產生強烈的慾望,積極主動地學習。如呂金穎老師的《找規律》一課中,就讓學生通過小組比賽擺圓柱、正方體、長方體等活動,讓學生從遊戲中去體驗,去感受規律,從而享有玩中學的樂趣。

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應讓學生在現實的數學學習活動中獲得理解和發展,注意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發,創設鮮明的問題情境作為學習素材,吸引他們展開學習活動,並從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體會數學的意義。教學中,遇到一些簡單的問題,儘量讓學生通過自己動口,動手,動腦去解決.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嘗試,主動去探索問題,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與思考和發表意見的機會,讓每個學生都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

總之,通過這次學習,令我的眼界大開,領略了許多優秀老師的教學風采,為我的課堂教學增加了大量的寶貴經驗。希望今後類似的活動還能有機會參加,我會將學到的經驗運用到自己的課堂教學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國小觀摩心得體會篇5

我有幸參加《全國蘇教版版國小數學教材第五屆優秀課評比暨課堂教學觀摩會》,雖然南京氣温驟降,陰雨連綿,但糟糕的天氣絲毫沒仃遮南京金陵中學河西分校的熱鬧氣氛。我抓住這次難得的學習機會,認真聽,詳細記,用心去體會……以下是我的感受,有不當之處,敬請指正。

為期3天觀摩課活動,我們一共聽取了來自全國的1 5位選手的課堂評比課和6位特級教師的展示課,給我感受最深的是這些名師教態自然,語言簡潔、精煉,課堂中,他們關注每一位學生,注重激發興趣,不吝嗇表揚,每一個表揚評價都恰到好處.在課堂教學設計上也各有千秋。

首先每位教師都根據教學內容創設了特色的情境,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進入數學學習世界,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顧夢亞老師在教學《認識千克》時通過簡單活動(愛的抱抱)導入新課,不僅緩解學生緊張的情緒,拉近師生間的距離,還在不知不覺中讓生感受到人的體重有輕有重,進而引出生活中的物品也是有輕有重,從而引出千克這一重量單位;還有的是華德勇老師在教學《因數與倍數》時以最近熱門的全面二孩話題導入,讓生感受兄弟姐妹之間的相互依存關係,進而很自然的引出在數學中,數與數在這樣的相互依存的關係,也就是本課所要研究的因數與倍數。由此可見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創設與學生生活環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又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趣,讓學生在觀察、操作、猜測、交流、反思等活動中逐步體會數學知識的產生、形

成和發展的過程。讓學生在情境中學習數學、發展數學、體驗數學的價值。

教學方面,讓我特別欣賞的是吳凌豔老師上的《三角形的三邊關係》,她注重的是整合教材,深度挖掘教材內涵,創造性的使用教材,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學具準備了多組線段,每小組研究一組線段,有的小組可以圍成三角形,有的小組不可以),讓學生在操作中感受不是所有的三條線段都能圍成三角形,讓學生在衝突中研究出兩條線段長度和小於或等於第三條線段不能圍成三角形,然後很自然總結出“三角形任意兩邊長度的和一定大於第三根小棒”這一規律,接着動手畫圖驗證猜想,體現數學教學的嚴密性,特別值得我們去學習。

王恆幹老師執教的活動課《樹葉中的比》,王恆幹老師以大方自然的教態,親切温和的語言,環環相扣的教學活動,展示出其嫻熟的教學技能和深厚的數學底藴,完美地向全國數學專家及教師呈現了一節組織有效的綜合與實踐領域的活動課例。本節課主要是讓學生通過觀察、測量、計算、比較、分析,探索並發現一些常見樹葉的長與寬的比,感受剄樹葉的形狀與它的長與寬的比之間的關係,進一步積累學生的數學活動經驗,發展數據分析觀念,增強探索意識和創新意識。王老師的課堂詼諧幽默,激趣,引起學生極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整節課堂,老師教得輕鬆,學得愉快。

特級教師張齊華老師的《確定位置》一課,設計新穎,層層遞進,讓生自己探索船的位置,讓學生在交流探討中掌握用方向和距離確定位船的方法,不斷讓孩子產生學習探究的需求,最後更是將方向與距離提升到面、線、點的高度,深化確定位置的要素,整堂課站得高、挖得深、講的透、學得好,這正是特級教師的魅力。

特級教師張冬梅老師的《小數乘整數》一課如潺潺溪水叮咚前行,沁人心脾,她不糾纏於乘法豎式如何計算,而是緊緊圍繞着如何處理小數點的這一重點展開教學與練習,對於課堂上學生產生的錯誤,採取兵教兵的方法,讓學生對算理的理解更深刻。接着通過各種練習層層遞進的鞏固所學知識,學生在輕鬆愉悦的環境中完成了本節課的學習。

總之,通過本次活動,令我的眼界大開,領略了許多優秀老師的教學風采,為我的課堂教學增加了大量的寶貴經驗。我所能做到的就是將所看到的所學的用在平常每一節課上,潛心學習不斷提高完善自己的專業水平,讓自己的成長之路越走越寬!

國小觀摩心得體會篇6

6月6日上午,我校舉行了語文閲讀教學觀摩活動,聆聽了幾位外出學習老師的課,實實在在的語文課堂讓我開闊了眼界,對國小語文教學有了更深瞭解,每一節課都讓我有所收穫。

一、課內閲讀課與課外閲讀資料的有機結合,讓語文學習更立體、更生活化。

課外閲讀是課內閲讀的繼續和補充。課內學方法,課外求發展。課內是有限的,而課外卻是無限的。學生課外閲讀既能鞏固和擴大課堂教學成果,又能提高學生的閲讀能力和寫作水平,從某種意義上説,課外閲讀比課內閲讀教學更重要。從各種課外書中可以獲取豐富的知識,通過閲讀,學生可以跨越時空,瞭解古今中外的事情,還可以通過閲讀和各種名人對話。白愛芳老師的《海的女兒》和呂敏霞老師的《讀書交流會》教會了學生閲讀課外書的學習方法,,如白老師的讀書方法提示:讀懂內容,品評人物,理解道理,記憶故事;呂老師的閲讀方法提示:關注目錄,閲讀封面、封底,及怎樣感受人物進而瞭解全書,孩子們通過老師的指導,學會了方法。

二、課堂洋溢着生命的湧動,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語文教學讓學生領略到了祖國文化的絢麗與中文的無限魅力,並能在課堂上感受到學習語言的無窮樂趣。課堂充滿着平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重視,鮮活的生命在歡唱,在愉悦。在趙柳峯的課中,體現了國小語文教學以讀為主,讀得好,讀得巧,並能將課文與課外資料相結合,給我們展現了一節優美的單元情讀課,表現出一位優秀教師在改革中的勇氣與智慧。柴敏霞老師的樸實、紮實,又實用性很強,在她的課堂中,一篇深奧的《孔子游春》變成了古詩文誦讀與交流課。

總之,這次聽課學習,使我更深刻地體會到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在以後的教學中,開拓眼界,積極探索,提升自身素質方面去努力,不斷學習,博採眾長,充分利用學習機會積澱教學素養,亮麗自己的教學生涯。

國小觀摩心得體會篇7

1、積極配合學校,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貪玩是孩子的本性,需要督促,需要引導,讓孩子養成嚴格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上課專心聽講,課後複習,認真完成作業,獨立思考,勤學好問等良好的學習習慣,牢固掌握所學知識。

2、堅持課餘學習,不斷擴大知識面[]

除學校的作業外,我們為孩子制訂了學習、鍛鍊的計劃,如背詩詞、描紅、閲讀、奧數、英語、舉亞鈴、游泳、跑步等內容,按學期、週末交替進行。孩子的記憶力強,背詩詞很有優勢,在背的過程中給他講解意思,背了會忘,需要不斷複習,現在我的孩子能背二百多首古詩詞了,平時他偶爾也會引用一下,並且很得當,我們也感到很欣慰。奧數不僅僅是鍛鍊孩子的運算能力,更多的是思維邏輯能力,有些題型他花好長時間才搞明白,覺得難度有些大。在背詩詞和做奧數方面是他父親給他施加了壓力的,有時難免會吃鞭子,當然我並不主張打孩子。

孩子喜歡聽故事,我們要求他自己去看書,我在圖書館給他借了一些讀物,有的他一天就看完,説很有趣,還給我們講故事情節,我們表現得很感興趣,告訴他看了其它的再講給我們聽,有的書他一頁也沒看完,我也不強迫他,從孩子感興趣的東西入手可以提高他對閲讀的興趣。假期有時帶他去圖書館,我發現他很喜歡,拿這本書看看那本書翻翻,多帶孩子去圖書館是很有益處的,能增長不少知識。

知識是需要不斷積累的,古人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3、家庭中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我們工作過程也需要不斷學習,我們在家都喜歡學習並能長期堅持,不管書本知識還是網絡知識,我們有意識地在家中營造一種濃厚的學習氛圍,這樣孩子在潛移默化中也愛上了學習。教育孩子的過程其實也是家長自我提高的過程,大人也有很多的不足,為了教育好後代,我們努力校正自己的行為,不斷完善自己。大人的一言一行,無意中會引導孩子對其注意,進而模仿、嘗試。所以家長要率先垂範,從自身做起,平時做人做事都要給孩子樹立一個榜樣,使孩子的品德與智力良性發展。

4、感到棘手的問題

教育孩子不僅僅是學習和考試,如何使孩子身心健康地走向未來,這才是很關鍵的,現在獨生子女問題、孩子看電視、玩遊戲、上網安全問題,孩子的任性、自私、性教育等問題,都有待老師、家長共同去尋找好的解決途徑。

國小觀摩心得體會篇8

這幾周學校開展了校本教研賽課活動,今天輪到我們五年級的教研課,執教老師是王老師,她執教的課是人教版國小語文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唯一的聽眾》,本文記敍了我在一位音樂教授真誠無私的幫助下,由沒有信心學會拉小提琴,到能在各種文藝晚會上為成千上百的觀眾演奏的事,讚揚了老教授愛護鼓勵年輕人成才的美德,表達了我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欽佩和感激之情。總的來説,這堂課上得不錯,有以下這些地方值得我學習。

一:緊緊圍繞單元重點:

1、德育教育:閲讀課文,感受文中人物的美好心靈,體會真情給人們帶來的感動;

2、學習寫法:學習作者通過環境、心理、語言的描寫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

二:教學思路的設計合理巧妙:

1、思路清晰——抓老婦人的“語言變化”這條主線貫穿全文的教學讓學生領會文意;

2、品讀重點詞句——體會人物情感和內心的變化,學習主人公的高尚品質。

3、過渡句自然——從剛開始的導語到每一環節的過渡語到結尾的結束語都設計得很美,使整堂課渾然一體。

三、對學生進行了多種能力的培養:

1、讓學生初讀課文之後總結“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培養了學生的概括能力;

2、對文中第10自然段的想象補充,以及最後的作業“想象空間”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

3、“老婦人對我的每一句鼓勵的話、跟着老師的導語接讀、第9自然段指導讀”,培養了學生的朗讀能力。

四:“讀寫結合訓練”符合大綱要求:

課文空白處想象並寫作,是這堂課的一大亮點,也符合高年級“讀寫結合訓練”的要求。講文本與寫作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五、音樂的引入使課堂氣氛活躍:

這堂課王老師從“導語——課文朗讀——配樂寫作——課文昇華”,始終將音樂潛移默化地貫穿整個課堂,起到很好的效果,創造了良好的氛圍。

開頭:更易於集中孩子們的注意力,振奮精神,放鬆心情,提高審美情趣,從而創設意境,創造一個有益於學習的積極情緒的環境。

朗讀時:語文課文的學習,朗讀必不可少。在老師範讀和學生朗讀的同時,如果能配上音樂,就會使整個課堂豐盈起來,給朗讀者和聽眾帶來美的感受,

寫作時:都可以播放輕柔舒緩的音樂,音量儘量開得小一點。在優美音樂的陪伴下進行學習,不但能去除浮躁,放鬆心情,還能修身養性,培養高雅的情趣。使學生文思如泉湧,寫出好文章。

六、不足之處:

1、導航一:思考一詞後應該加冒號;

2、課件上:重點詞的字體顏色應該隨着學生的回答變色;

3、教師的點評應及時到位;

4、第9自然段妹妹驚訝的感覺多餘敬佩的感情;

5、對語言文字的品析還不到位。

七、疑惑之處:

1、對於這樣的課文,分段還學要進行嗎?

2、文章除了老婦人的語言,還有幾處寫得很美的句子,需要拿出來美美地讀嗎?

3、對於課後的問題什麼時候進行解答?

八、重點收穫;

1、國小高年級的閲讀課教學在教學思路的設計上要抓兩點:寫什麼?(文章主要內容——多種形式的讀,以讀悟文)怎樣寫?(教寫法)

2、抓主線,線索要清晰;抓重點句,品讀人物品質;

3、繼續訓練學生的概括分析能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4wd46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