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一年級家長教育的心得體會多篇

一年級家長教育的心得體會多篇

一年級家長教育的心得體會多篇

一年級家長教育的心得體會篇1

一晃小孩入學已一年了,自己也做了一年的學生家長。回想過去的一年時光,有許多經驗和體會,經整理有如下心得,願與大家共享,也請各位老師和其他家長指正。

一、要領會和堅決地執行學校和老師的要求

既然選擇了學校教育,就要充分地相信學校。因為學校作為教育機構,其教育模式和方法都是經過有關部門地論證和測評。它對老師、學生和家長的要求,應當都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和實踐性。

舉例説明:每學期學校都會根據不同年級要求閲讀課外書籍。起初不得其解,剛上一年級就要求閲讀七、八本課外書籍,是否過多、過早?小孩未必能讀、能懂?後與老師溝通才得知其目的有二,一培養孩子的閲讀習慣。閲讀習慣的養成對孩子一生至關重要,因為閲讀是人們獲取信息和知識的重要途徑,如果讓孩子養成每天閲讀10—20分鐘的習慣,其將受益終身。二是通過閲讀課外書籍,讓孩子認識更多的字、詞。因為課本上的文字畢竟有限,而且在老師的授課過程中,孩子都能掌握。那麼通過閲讀課外書籍,會讓他們認識更多的生字,提高識字量。通過閲讀好的短文和散文,也能讓孩子積累詞彙。豐富其詞彙量,為日後的寫作打下好的基礎。

又如,學校要求孩子背誦《弟子規》,並要求在課前朗讀。起先也很不能理解,認為有跟風之嫌。事後通過自己的閲讀,發現其作用顯著。它不僅讓孩子懂得了做人的道理,也讓自己對做人有了重新地領悟,可以説是多益之舉。

因此,對學校和老師的要求,首先要領,然後要堅決地執行。

二、積極主動與老師和孩子溝通

各科老師都會在第一時間與家長見面作自我介紹,並將溝通方式告知家長,建立起溝通平台。那麼家長就應當利用好這一平台,積極主動與老師溝通。所謂要積極主動,是因為各科老師都擔任幾個班的教學工作,確實很忙也很辛苦。做了一年的學生家長,這點深有體會。在家輔導一個小孩有時都身心疲憊,就可以想像老師要管理幾十個學生的辛苦程度。因此,老師難免有忽視或遺忘的角落,這就要家長針對自己孩子的情況主動與老師溝通,可以利用電話、短信、網絡和見面等諸多方式,但個人認為利用接送孩子以見面溝通的方式為最好。因為這樣老師可以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與你溝通。還有就是當着孩子的面是更佳,因為老師的表揚對他們是巨大的鼓舞,老師的批評對他們也是有力的鞭策。

家長與孩子的溝通也很重要。現在孩子正處在成長期,他們對事物的認識和知識的學習才剛剛開始,家長就應當隨時隨地知曉孩子的動向。可以利用吃飯的時候、睡覺之前,多與他們溝通。問一問學校組織了什麼活動沒有啊?班上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沒有啊?可以從他們的言談中,發現一些問題,有必要時也便與老師交流意見。同樣與孩子的溝通也要積極主動,有時孩子是你不問他不説,有時甚至你問他都不説。因為孩子一般是不太會主動與家長溝通,這就需要家長積極主動地與孩子溝通。

三、要培養孩子好的學習習慣

好的學習習慣是孩子學習好的法寶,因此培養好孩子的學習習慣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個人以為要培養孩子好的學習習慣,可以從做作業開始。建議:在孩子做作業之前,先讓他們做好準備工作,如文具、書籍,包括入廁、喝水等。總之,在開始做作業以後,凡是與學習無關的事一律不允許。其次,是要求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作業,不要讓他們養成拖拉的習慣。在規定時間內沒有完成作業,必須讓他們收“攤子”。由於沒有完成作業,老師第二天自然會“收拾”他們,有過幾次,他們自然就曉得“利害”。請相信老師的批評比家長的催促和“咆哮”作用大n倍!另外,在檢查作業和簽字方面,家長只需檢查其是否完成就ok了!“對”與“錯”讓老師去批改,因為這樣老師才能真正知道孩子哪些已經掌握,哪些掌握的不好,才能有的放矢發地指正。家長簽字也一定要按老師的要求“把關”,沒有讀就籤“未讀”,要求讀三遍的只讀了兩遍,就只能籤兩遍,這樣下次他們就不敢“偷工減料”或“短斤少兩”了,這也是培養孩子講誠信的一種方式。同時,建議在孩子做作業的時候,家長能儘量地陪陪他們,一是一年級時題目中有些字他們還不認識,老師的作業要求他們也不清楚,可以講給他們聽一下。二是為孩子營造一個好的學習氣氛。試想孩子在做作業,家長們在看電視和聊天,他們怎麼可能安心學習?不如家長也拿起一本書或一份報紙,在旁邊學習一下,也是提高自己的一種方式。

總之,好的學習習慣靠培養,好的學習氛圍靠營造。以上是自己一年來當學生家長的一些心得。

在一年的經歷中,有辛勞、有痛苦、有喜悦、有快樂,套用一句“名言”——痛並快樂着!

一年級家長教育的心得體會篇2

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母親,在教育孩子方面沒有任何經驗,經過這幾年的時間總結了一點心得和大家一起分享。

首先,要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

自理能力主要包括自己穿脱衣服鞋襪,收拾整理衣服,獨立進餐,自己洗臉和屁股等。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有助於培養孩子的責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處理問題的能力,提高孩子適應新環境的能力。

其次,要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自從孩子升入一年級開始,我就非常注重孩子學習習慣的培養,每天放學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寫作業,而且剛開始的時候我一直陪着孩子。孩子寫完以後我們再一起檢查,現在孩子已能獨立完成作業了,但還是有點粗心。

其次,注重孩子品格的培養。

我覺得讓孩子成才,必須讓孩子先成人。我有是一個幸福和睦的大家庭,孩子有外公,外婆從小我就教育孩子吃東西前要先給老人吃,要懂得孝敬老人。坐公交車時要給老人讓坐。

對待孩子我們家長要以身作則,我覺得我們家長要擺正自己的位子,我們不能高高在上,讓孩子任何事情都聽你的,我們要做孩子的好朋友。其次我們始終要用積極的心態、愉快的心情來與孩子相處,再多不高興的事情都不能發泄到孩子身上,讓孩子感覺到爸爸媽媽始終是微笑的。我們希望孩子能健康快樂的成長!

一年級家長教育的心得體會篇3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是家庭的希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也是所有父母的共同心願。在如今社會人口和家庭結構的現實情況下,一個家庭只有一個小孩和一個小孩有二個以上長輩(有的小孩有六個以上的長輩),而且這種小孩成長的環境結構將逐漸成為今後社會發展的主導。所以每一個家庭裏的孩子都寄託着太多長輩的厚望,從家庭的角度來説這一下子也感覺給了孩子更多的關心和壓力。作為一個活潑的孩子來説,貪玩好動好奇是天性,這也是最純真的童年特質,但作為一個人來説每一個人都

第三,自身素質的提高。家庭作為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長就時刻充當着“老師”的角色,因此必須提高自身的教育素質。通過第一醫院徐繼梅醫生的講座,讓我掌握了一些親子溝通方面的知識。知道了如何給孩子佈置任務,如何處理孩子的要求和拒絕,如何處理孩子的憤怒等。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從構建良好的親子關係入手,與孩子交朋友,尊重孩子。作為一名合格的家長,同樣要為人師表,這就要求我們家長必須以身作則,言傳身教!

第四,關於孩子成才的看法。通過學習,明確了要將孩子培養成什麼樣的人。時代要求社會造就複合型的適應時代發展需要的新型人才,我們就要把孩子培養成為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一代新人。在日常生活中不能單純追求高分、高學歷,而忽視孩子個性、意志、創新能力的培養。同時要教會孩子與不同的人共同相處,培養孩子的交往、獨立生活能力,培養孩子的競爭意識及與人合作精神,讓孩子將來能夠成為一個健康發展的人。

總之,孩子畢竟還小,他分辨是非能力和良好的行為的養成,要來自平時生活中看到的,所接觸的環境和接觸的教育,對孩子要選用正確的教育方法,現在我已經深深地體會到做家長是一門需要終身學習的藝術,在關心孩子的吃穿和身體健康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在各方面對他能正確引導,耐心的教育,讓孩子將來成為有用之人。

希望學校今後多辦家長學校,讓我們家長也不斷豐富、充實自己,一起努力學習知識,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對社會有益的優秀人才,也讓自己成為一個合格的家長。

一年級家長教育的心得體會篇4

一轉眼,牙牙學語的小男孩變成了一年級的少先隊員,時光飛逝,眼看着兒子一天天的懂事和成長,我從心底感謝學校和老師。孩子在教育中成長,作為家長的我們,也在家長學校裏受益非淺,感覺頗深!

記得第一次開家長會的時候,當時想想一年級,不外乎如何適應新的環境等等,也沒有去多想,總覺的再怎麼樣自己也不是從一年級走過來的,還不是差不多,可是開完家長會後才知道一年級並不是自己想想的那麼簡單,望子成龍,盼女成鳳是我們每個家長的願望,青出之於藍而勝於藍是每個老師對學生的殷切希望。因此,要想我們的孩子安全、健康的成長,離不開學校的管理,離不開園丁的辛勤培育,更不能缺少家庭的關懷。家校攜手,共同培育孩子的未來。

下面結合在家長學校感受和所受到的啟發談幾點自己教育孩子的體會:

1給老師樹立好的形象,把孩子當做一個朋友

我們一(3)班的班主任是位很有親和力的'老師,記得在家長會上鄭老師説要求家長在孩子面前要給她樹立好的形象,哪怕有錯或者家長覺得有不對的,也不要在孩子面前説自己老師的不是。老師是孩子的指明燈,每個家長有維護老師形象的義務,只有在學生的眼裏,老師是非常值得尊敬的,我們的孩子才能夠認真聽課。有的家長一聽見某老師什麼地方做的不夠好,就在孩子面前流露出想換老師,批評老師的話語,這樣其實是在害自己的孩子不認真學習.好孩子是誇出來的,某個角度來説好老師也是可以誇出來的。這點是我們3班鄭老師教我們家長的第一課,我覺得受益匪淺。其次是把孩子當做自己的朋友看待,多表揚,多鼓勵,多理解,和孩子之間要積極的溝通,把他當做一個小大人,你會發現其實我們的孩子比我們想想的更懂事。

人與人之間是需要交流的,父母與孩子之間也不例外。我認為:如果能找到適當的時間跟孩子好好溝通,互相瞭解,換位思考,多給孩子一些關愛,那麼這種努力一定會有收益。偶爾與孩子談話,你會驚奇地發覺,除了書本外,她還掌握着很多千奇百怪不知從哪裏得來的知識,有些甚至頗有見地,讓你自歎不如。這種遠超上輩的才智無疑加重了父母對孩子教育的難度,用上一輩固步自封的教育方式顯然是落後了。

在這個多元化的社會,除了教育孩子學習好課本知識外,怎樣引導孩子發揮所長,樹立正確的發展方向也是家長的一個重要課題。作為孩子,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最棒的,然而不可能每次都是第一。我會對孩子説:“每天進步一點點,那就是進步了一大步”。我不求孩子辦大事,但要踏實的做好每一件小事。可以不在乎結果,但必須重視過程。孩子考砸的時候,幫他分析原因,在以後的考試作業中不犯類似錯誤,我的目的就達到了。

2培養孩子的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

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都是家裏的小皇帝,捧在手裏怕摔了,含在嘴裏怕化了,從小到大,習慣於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什麼事都無須其操心,因為父母會把一切安排的妥妥貼貼,但是這對孩子來説卻是有害無益,讓他們在温室中成長,將來在現實的社會中又如何自處?所以適當的放手,讓他們從小獨立的養成自己的生活習慣,對他們來説也是一種變相的教育。其次,培養孩子的自覺性,“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可想而知這至關重要。每個人都有惰性,孩子貪玩是天性,我們大人也一樣,一天工作下來總想休息休息。對於孩子的貪玩不能一味指責,而是要鼓勵他快些把手頭的學習做完了再去玩。同時在家中要為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和諧的榜樣,作為家長的我們必須以身作則。

3承受委屈,學會寬容

承受委屈是堅強、勇敢的表現,而這種承受或者這種承受力正是我們孩子身上所缺少的。記得,剛開學的時候,孩子經常跟他的同桌起摩擦,動動就吵架,回來兒子就很委屈的告訴我:“媽媽,我同桌老是嘲笑我,老是欺負我.”這時的我們,往往首先就會心疼自己的孩子,這點,我當初就是這樣想的,誰都不喜歡自己的孩子被欺負,所以就會心急的去找老師溝通,或者會跟孩子説離這個孩子遠點,但是一次兩次,不可能因為一些摩擦就讓自己的孩子不去結交朋友,才發現這樣的教育是不對的。當孩子之間發生矛盾,家長應該教他學會寬容。

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大人們都慣着他們。一旦孩子們在一起相處,大人就要教他們學會互相關心,互相幫助,互相體諒。孩子都是以家長為榜樣,家長的言行對孩子潛在的影響極大。我們要考慮到,孩子長大以後不應是孤單的,他也需要有自己的朋友,所以要從 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要教他學會寬容別人,不要把身邊的小朋友當成敵人。也許將來我們不會為他們的學習擔心,不會為他們的成績擔心,但卻會為他們如何走向社會?如何在社會中找到自己?又如何迅速融入和適應這個複雜而多變的社會而擔心?!

那麼孩子在學校或是其他地方受了委屈,就告訴他和小朋友在一起相處就要互相謙讓,這種謙讓與委屈不會讓他失去什麼。而我們更要教育他在勇敢地承受委屈的同時更要勇敢地站立起來,保持健康的心態和高尚的人格。

孩子一天天的變化,一點點的成長都離不開老師的諄諄教誨,離不開同學們的相互幫助,也離不開家長的辛勤付出。學校與家長 互動的模式,讓我們家長更深入地瞭解了孩子的學習環境,溶入了孩子的學習氛圍。感謝學校,感謝老師,讓我們攜手努力!讓孩子們能更加茁壯成長。

一年級家長教育的心得體會篇5

孩子剛剛踏進國小一年級,古人説“一年之計在於春”,教育也是一樣的道理,孩子的一年級是很重要的,這時候的教育對孩子從小培養崇高地品德和良好地素質具有重要的作用。俗話説得好“萬事開關難”,這個頭決定着孩子以後走什麼樣的道路,所以我覺得應該引起所有家長的重視!

孩子也已經上了兩個月的一年級了,在這兩個月裏,我很有感觸,我想引用小樓寫的《牽着蝸牛去散步》裏的一段文字來表達:“上帝給我一個任務,讓我牽着一隻蝸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得太快,因為蝸牛實在爬得太慢。雖然它已經在盡力爬,但還是隻挪一點點……我催它,我唬它,我責備它。蝸牛用抱歉地眼光看着我,彷彿説:“人家已經盡了全力!”我拉它,我扯它,我甚至想踢它。蝸牛受傷了,流着汗,喘着氣,往前爬。真奇怪……上帝啊!為什麼?要我帶一隻蝸牛散步!但天上一片安靜。喔!也許上帝抓蝸牛去了!根本不在!好吧!鬆手吧!反正上帝不管了,我還管什麼!任蝸牛往前爬,我在後面生悶氣……咦?忽然聞到了花香,原來這邊有個花園。我感到微風吹來,原來夜裏地風這麼温柔。我聽到鳥叫,我聽到了蟲鳴,我看到滿天地星斗多亮麗。咦?以前怎麼沒有這些體會……我恍然大悟。原來,上帝叫蝸牛牽着我去散步!”。這段文字道出了孩子的心聲,也提醒了家長,教育孩子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應該把他當成和孩子間快樂的親子互動。孩子就像一隻蝸牛,他們跟成人的學習和認知能力不能相提並論,我們家長應該做的不是催他或唬他……,我們應該

找出自己孩子容易接受的學習方式,和老師多溝通,經常探討教育方法,給孩子一個適合的學習和生活環境,讓孩子在有限的接受能力範圍內,儘可能多的去學習知識,認識世界,懂得道理。

以上心得不足之處請老師指正,我一定積極配合老師的教育方案,改正孩子的不足。

願辛勤的園丁們桃李滿天下!

一年級家長教育的心得體會篇6

如今社會每個家庭都以孩子為重,從孩子上幼兒園到國小,甚至是國中、高中,乃至大學,孩子的成長始終貫穿整個家庭成為家庭生活的中心。所以圍繞孩子的培養教育我們家長都會竭盡所能,可對於我們年輕的家長們在教育和培養自己的孩子時往往會因為缺乏經驗而力不從心。下面談一下我這一年來對孩子教育的一點心得體會。

1、培養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質。

道德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與規範,良好的道德品質是孩子成長的基石。在日常教育中,我們不僅僅要向孩子灌輸要講文明禮貌,遵守社會公德,團結互助同學等思想,我們更多的應該在生活中處處點點以身作則,從正面去感動,去影響孩子。譬如在交通安全方面我們告訴孩子要遵守交通規則文明出行的同時,我們自己在接送孩子時必務要先行遵守交通規則,給孩子做表率。又如在教育孩子同學間互助互愛的同時,我們自己亦需做到鄰里間的和睦相處。還如家長在教育孩子公共場所不亂扔垃圾時,需要先檢討一下自己是否做到了?等等。家長的行為舉止在孩子的成長經歷中起着非常重要的示範作用,家長的思想觀念以及行為方式潛移默化中影響着孩子。所謂“言傳不如身教”,孩子的道德教育不是動動嘴皮子就可以做好的,更要落實到行動中,只有家長時時處處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才能讓孩子受到正確的教育。

2、培養孩子學習、生活習慣。

習慣實際上一種動作定型,是一種自動化的、穩定的、不容易改變的動作。習慣動作已經進入潛意識,不需要經過大腦思考,不需要刻意用意志去控制。所以從小培養孩子好的習慣,對其一生的生活成長都有着積極的'作用。培養孩子學習、生活習慣還是需要引用一句“言傳不如身教”來解釋,行為的教育往往會比語言教育更直接,且更具説服力。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家長自己也需要注意自身的行為,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自己也要做到。孩子小的時候模仿能力很強,特別是父母平時的一些行為習慣,包括做事風格都會成為孩子模仿的內

容,他們往往會首先把父母當成自己的榜樣,所以我們家長平時需要特別注意自身行為習慣。除此之外,尤其在學習習慣的培養上,還可通過約束孩子的行為來培養其習慣。處在一年級的孩子往往自制能力相對較差,要想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並長期保持,需通過制定規矩制度來監督和約束孩子。使其先通過制度來約束,然後再慢慢過渡到自覺行為。比如規定孩子放學回家第一件事先把作業完成,做完作業後需要再檢查、絕不允許在寫作業的時候看電視等,如果孩子沒有遵守這些規矩就有一個相應的懲罰機制,比如不能獲得零用錢、不能獲得遊戲時間等,以“契約”的形式嚴格執行。由於這個階段的孩子自制能力差,靠自己很難養成好的習慣,需要我們家長長期的監督與執行,只有反覆訓練才能形成自然的、一貫的和穩定的學習習慣。

3、營造良好氛圍,建立學習型家庭。

學習型家庭是一種家庭文化,它是一種新的家庭形態和新的家庭生活方式。同樣“言傳不如身教”,建立學習型家庭,父母必須給孩子做出榜樣來,而不是一味的要求孩子。一個新型的學習型家庭不僅孩子要學習,家長也要學習。家長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精神不僅決定着能否成為字習型的家長,而且還影響孩子是否好學。所以家長要帶頭學習,養成好學習慣,以助家庭好學之風的形成。與此同時,父母還必須具有健康向上的生活態度,有積極向上的生活追求,對孩子多加鼓勵,多加引導,家庭民主氛圍濃厚,能尊重孩子的意見,和孩子一起成長。所以我覺得建立學習型家庭需要首先創造濃厚的學習氛圍,倡導家庭成員都成為學習的主體,家長和孩子一起學習,並且具有一定的學習互動。隨着學習的深入不斷豐富學習載體,例如讀一本好書,寫一篇好文章,寫一手好字等。其次家庭成員間建立暢通無阻的溝通渠道,使兩代人心靈上產生雙向互動,避免和孩子出現代溝,為此我們經常需要和孩子一起學習,一起遊戲,甚至是一起討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61vd5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