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1年級語文心得體會多篇

1年級語文心得體會多篇

1年級語文心得體會多篇

1年級語文心得體會篇1

隨着期末的臨近,本學期我的語文教學工作也即將接近尾聲,回顧自己一學期的語文教學工作,感覺既漫長又短暫。在教學中,我本着將理論與實踐,將課內與課外緊緊地融合到一起,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孩子們在語文學習中既學到了知識,又體驗到了快樂。對於我個人而言,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也是時刻本着一名教師特有的工作激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中,從而圓滿完成教學任務。現將教學方面的體會和工作總結如下:

一、積極聽課,認真備課,善於反思。

聽課,不僅開闊了思路,也為備課過程積累了豐富的素材。本學期,我共聽課共20節,每聽一節課,我都會認真地做好記錄並積極地思考,在別人的課堂中汲取到了精華,從而彌補自己教學工作中的缺失,同時在思考中也讓自己的教學觀點得以更高的提升。

關於認真備課,本冊書中的每一課每一個教學環節我都是精心地分析、準備,從而再到課堂上給學生來講授,在我的意識裏,我覺得只要是自己能努力去做好的,就一定要竭盡全力地做,能夠在課堂中讓孩子們獲取更多的知識,是作為一名教師最大的快樂與成就。二年級仍然還是重點,每節課我都嚴格要求孩子們做好生詞卡片,並在家裏做好充分預習,在課堂上檢查每個學生都必須要過關,同時在指導認讀的過程中,我也會花大量的時間在課堂教給學生識記生字的方法,讓孩子們牢記每一個生字。在寫字教學中,我更是嚴格要求自己、要求學生,經過我的細心指導和嚴格要求,學生在一天天地進步,很多孩子的鉛筆字寫得是工整清晰。上好一節課,最重要的還要及時地進行反思,在課後的反思中找到課堂教學的閃光點,發現自己講課的不足,從而冥思該如何去改進。在本冊書中,我在每一課教學後,都會認真地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同時,每個單元后的綜合學習,我也會緊緊抓住其中一兩個教學環節認真做好反思。

二、多種方式,充分調動學習積極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才能擁有學習的動力和積極性。為了讓孩子們更喜歡語文,除了讓孩子喜歡我這個語文老師外,更多的是我要想辦法如何豐富語文課,豐富語文課堂的學習。另外,我還將語文課堂融進孩子的童真童趣中,每當學到了適合角色表演的課文,我都充分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來進行表演,孩子們在家長的協助下做了很多精美的頭飾,孩子們喜歡錶演,樂於表演。孩子們的表現也相當出色,真正地投入到了課文的角色中。

三、注重平時的積累。

本學期我繼續讓孩子們堅持“每日一積累”主要還是做到形式多樣的積累,這學期孩子們在積累內容上,興趣上較上學期均有了明顯的提升,好詞好句,成語、諺語、歇後語、名人名言等等,內容很多樣。在積累的同時,孩子們還能將意思説出來,諸如:成語,學生在理解意思的同時,還能進行恰當地造句,再如:名人名言,學生能知其大意,還能結合自己親身實際談出深刻的體會。孩子的多樣積累內容及出色表現,收到了較好的效果,我將這項課外積累堅持下去。現在我班孩子之所以在寫作及回答問題時表達能力有一定的基礎,這也與平時的積累有着緊密的關係。

四、加強了教學質量的管理,重視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學生的學習、生活有着決定性的作用。因此必須把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納入教學的重要議程,滲透到具體的教學行為中。特別是國小生,學習可塑性強。教學中嚴格要求,訓練到位,經常抓,抓經常,採取隨機抽查和集會考核相結合的方法,注重口語交際面試,口語的規範考核,知識積累的調測,體現了考核的全面性。

古詩文的背誦、積累,課外閲讀……這些都已經成為孩子日常學習的一部分。另外老師們還引導孩子每天花一定的時間進行課外閲讀,讓孩子在系列閲讀中享受閲讀的快樂,積累一定的詞彙,養成自覺閲讀的習慣,沐浴在濃濃的書香中。可以説,一學期的讀書活動較有成效。讓每一個學生從讀書中收穫知識、明白事理、陶冶情操。讓讀書成為每一位學生終身學習的自覺行為,從而全面提高每一個學生的語文素養。

從事語文教學工作已經很多年了,在工作中,我深深體會到語文教學是一門複雜而豐富的教育,做一名語文教師很不簡單。教學中,我常常感歎自己的知識淺薄,我深知自己要學習的東西太多太多,不管是教育理念還是實際教學,都需要我不斷地去摸索去嘗試,才能在新課程的改革大潮中不被淘汰。今後的教學中,我會更加努力,讓自己的語文教學邁上更新的台階!

1年級語文心得體會篇2

美國教育家杜威説過一句話:“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教育,就意味着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生活!”是啊,給他們一個什麼樣的語文課堂,就是給了什麼樣的生活。

閲讀教學在國小語文教學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對於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長期以來傳統的閲讀教學過程中,教師統一的要求,劃一的指導,壓抑了學生個性的發展,忽視了學生的個性差異和學習潛能。重理解輕感悟,重分析輕運用,費時多而收效微,泯滅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束縛了學生的全面發展,使得閲讀教學缺乏靈動與生氣。《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閲讀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新課程下進行個性化閲讀教學是十分重要的。

第一注重語言文字的訓練,重視學習習慣的培養。老師們在指導學生咀嚼、推敲語言文字,探究語言文字的美妙神奇,並沒有將自己的理解強加給學生,而是根據學生的水平、需要在調整,教學非常真實。她們或通過句式的變換訓練來體會重點詞語,或運用對比法讓學生品詞品句,體會詞句的細微差別,學會準確地運用詞句,或在想像體驗中感悟品味語言……反思我們,為了追求把課文講透,圍繞情節內容進行提問分析和討論談話,佔用了大量的教學時間,這些瑣碎的提問和多餘的分析,取代了我們的語言文字訓練,影響了我們的教學成效。

那麼,如何在我們的課堂中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呢?我覺得,最關鍵的一點是要找準語言文字訓練的點。具體的講,就是在一篇篇課文中選定幾個語言文字訓練的點,我們沒必要教學生學習課文中所有的知識,只能根據既定的訓練目標,精選幾個訓練點,即選幾個供學生訓練用的“例子”,憑藉這個“例子”使學生能舉一反三,逐漸練成閲讀和作文的熟練技能。

第二教師的導和學生的學落到了實處。落實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落實了學生的學習時間。完全看得出學生由表及裏的理解,看得出學生對語言品味的提高,在教學中重視了學法指導,在讀中領悟了方法。在這裏,省小語理事會理事長於老師提到:教課文,老師要少講少問,將活動時間多留給學生。確實,老師再高明的教也代替不了學生親自體驗的過程,老師的講也不能代替不了學生自己的練習,所以我們不妨放心的將時間留給學生多讀一些,多説一些,多議一些,哪怕是説得不夠好不夠完整,這有什麼呢?這畢竟是學生自己的學習成果啊。如何將老師的導和學生的學落到實處?於老師提到:首先要明確目標,緊扣單元訓練點,關注課文的導讀提示,發現問題及時指導,隨時注意聽,説,讀,寫,思的訓練,關注學生要用心。其次是步驟環節要到位。

第三注重課堂細節。首先,老師的評價語言非常真實,不做作,充滿“語文味”,她們充分尊重學生的獨特理解,鼓勵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自我解讀,即便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有偏差,老師也不直接給與否定,而是讓學生繼續探究文本,在文本中主動獲得答案。其次,老師沒以成人的理解表演教學,而是從兒童的視角出發輔導,幫助孩子們學習,語氣、語調兒童化,讓孩子們覺得非常親切,真正體現了老師與學生的平等地位。

教學中,尊重兒童的思維方式,語言充滿童趣,貼近兒童的心理。再次,注重情感的渲染。語調錶情非常煽情。另外,注重個人形象,她們的一舉手,一投足,甚至是一個表情,都賞心悦目。我想,在我們的農村教育中,也應該追求這樣一種端莊的教態。對於我們的學生,尤其是那些被我們遺忘的弱勢羣體,我們的一個撫摸,一個握手,一個鼓勵的眼神,對他們是一個多麼大的呵護!參賽老師們不僅僅領悟到了“以生為本”“面向每一個學生”的理念,並且她們已將這種理念化為了一種實際的行動。

語文課堂不僅僅是將課文教給學生,還得思索:如何讓課堂生成更多的東西?在這個問題上,崔巒老師提倡“簡簡單單教語文,紮紮實實求發展”,這個簡單,是指教學內容要簡約,教學環節要簡化,教學方法要簡便,教學態度要親和,教學語言要質樸,教學鼓勵語言要靈活多變,百花齊放。同時,崔老師還提到:語文教學要依託語文教材,落實語言訓練,講究誦讀感悟,豐富語言積累,加強語言運用,關注語言形式。讓我們的語文教學落到實處,處處講究一個“實”字。

1年級語文心得體會篇3

通過參加國小語文一年級上冊部編本教材的培訓,我有如下深刻的體會。部編本教材最大的亮點就是注重幼小銜接。

新教材給人的第一感覺是“高大上”。所謂高,是層次高。由教育部組織編寫,温儒敏教授主編。所謂大,是開本大。所謂上,是外觀上精緻,畫面風格、字體選擇、裝幀設計、頁面布白,都讓人感到現代時尚、和諧養眼。比如,教材插畫,原教材以寫實居多,新教材則更多的是童話圖;原教材的圖畫屬單線平塗,新教材則大多采用無線平塗(沒骨畫法),明暗更清晰,色彩更和諧,立體感更強。這樣的高大上的新書發到孩子手上,他們能不開心嗎?這樣的新書和孩子們幼兒時期閲讀的美繪本有很大的相似度。一下子就把孩子們學習的熱情激發起來了。

其次,外觀只是第一印象,作為教師,更為關注的是教材的結構體系、文本選擇、拼音識字、課後練習、語文園地以及教材與現代生活的關係。

基本相同於原教材,也安排入學教育、識字、拼音、閲讀四大板塊,一共8個單元。每個單元有較鬆散的主題,不強化。每個單元后還是“語文園地”,最後是《識字表》《寫字表》和新增的《常用筆畫名稱表》。

原教材先拼音後識字,而新教材先用1個識字單元,然後安排兩個拼音單元,再安排5個單元的識字和閲讀(其中識字1個單元)。通過第一個單元的學習學生自然會產生學習更多漢字的慾望。這時再過渡到拼音的學習,就順應了學生的需求。學生明白了漢語拼音是學習漢字的枴杖時。自然就把學習拼音的熱情調動起來了。

再次,文本選擇也更適合兒童心理。孩子們在幼兒園的時候老師經常有給孩子們講故事。新教材大多選擇故事性強的文本,拉近了文本和孩子的距離。個人認為,低段孩子喜歡兩種文本。一種是最遠的,天上地下的奧祕,鳥獸草蟲的活動,非人物的情境世界,古時候的詩文故事。比如,童話、神話、童詩、童謠等。課文《小小的船》《江南》《青蛙寫詩》《雪地裏的小畫家》《烏鴉喝水》《小蝸牛》《比尾巴》《四季》《雨點兒》等。“跟大人一起讀”欄目中的《小兔子乖乖》《小鳥唸書》《小松鼠找花生》《拔蘿蔔》《誰會飛》《猴子撈月亮》《春節童謠》等就是最遠的。另一種是最近的,自己的活動、情感、成長、見聞,如《影子》《明天要遠足》《大還是小》《項鍊》等,“跟大人一起讀”欄目中的《剪窗花》等。

總之,新教材趣味濃厚。不僅有利於老師的教學,更有利於學生的學習。

1年級語文心得體會篇4

我是一名國小語文教師,擔任二年級語文,我每一學期結束都認真總結一學期的教學經驗和得失。根據本學期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以及學生所學的知識和成績,制定教學計劃,並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進行教學,因材施教,以保證教學工作能順利地進行。

語文教學方面的知識非常深奧。作為一名語文教師,要上好一堂語文課,必須首先做到:

一、在教學時設計好教學語言。教學語言要精煉,語言是教學一篇新課文的開場白,一段精彩的語言是一節課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因此,教學語言設計是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那如何才能設計好課堂教學的語言呢?

1、根據不同課文類型設計不同的語言形式,設計時並要圍繞教學內容,導學目標來構思,突出教學重點,抓住教學難點,不偏離課堂教學的主題,讓學生掌握課文內容。

2、在教學時注意簡明、扼要。語言力求做到以少勝多,言簡意賅,用一段簡明的語言,抓住課文的要點和學習材料的核心內容,有利於概括教學的主要內容,使學生輕鬆地學習,輕鬆掌握課本內的知識。

3、在教學時要生動、有感染力。充滿色彩的生動的語言,能使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能感染學生,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去領略課文的風采,引起感情上的共鳴。

二、在教學時要創設良好的課堂氣氛,課堂氣氛直接影響着教學效果。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教師的言行舉止對學生有着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也具有很大的震憾作用。所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要嚴格要求,不能放任自流。當然,也不能要求太嚴,以免給學生帶來心理上的壓力而受影響。

1、在教學課堂中,建立起以自主、合作、探究為主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探究欲,培養學生主動思考、質疑、探求、以及動手動腦的能力,並把這種能力的培養成為課堂教學的最終目的。因此,我讓學生在課堂上感受到了一種親切、和諧、活躍的氣氛,教師成了學生的親密朋友,教室也轉變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學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的模範聽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在有限的時間內,每一位學生都得到了充分的鍛鍊和表現,教室中沒有了死氣沉沉氣氛。

2、在教學過程中,我採用了生動、活潑、探究、思考、訓練等方法,讓學生自主探究,小組合作,使學生開闊了視野,提高了學習效率,初步獲得了語文教學實踐能力。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教師在教學時還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有激情,上課前應以滿腔熱情的積極態度,將知識傳受給學生,使學生的心隨着教師的情感而昇華。在教學中只要我們從內心深處去熱愛學生,關心學生和愛護學生,把他們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看待,在學習中耐心細緻,在生活中無微不至。使他們從潛移默化中受到薰陶和感染,良好的課堂氣氛自會形成,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三、在教學漢字中能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1、興趣是調動學生積極思維、探求知識的內在動力。有了興趣,學習就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在教學實踐中,要注意選擇適合兒童年齡特徵的話題,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在閲讀上多下功夫,讀出感情,身臨其中,多訓練看圖寫話,養成寫日記的好習慣。使他們樂意去學習。在學習上不產生厭倦心理。把學習當成是一種生活樂趣。

2、低年級的孩子天真活潑,合羣,愛交朋友。根據這一特點,教學時,可以將生字形象地稱為“小娃娃”、“小朋友”、“小寶寶”或“小客人”,讓學生有一種親切感。識字的過程也隨之變成了交朋友或是招呼小客人的過程。親切自然的稱呼自然喚起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習的興趣也隨之調動。學習生字時也可以採取“玩遊戲”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低年級學生最容易受感情因素的感染。根據兒童的心理,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巧妙創設各種有趣的學習情境,能使學生富有興趣地主動投入到漢字的學習中去。

四、課堂教學中變換形式,讓學生在“學”中玩,玩中“學”

1、心理學研究表明:國小兒童的有意注意時間短,無意注意佔優勢。根據這一特徵,要想在整個活動中保持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就不能只以單一形式進行,不然就會把剛剛點燃的興趣火花給熄滅。

2、教學時引導學生變換形式,不斷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是促進學生學習的重要措施。遊戲是孩子最喜歡的活動。在課堂中,教師要找準遊戲與教學內容的結合開展遊戲,使學生真正“動”起來,做到在玩中學習,玩中思考,玩中創新。

3、如在教學新課程“二年級下冊語文園地六”時,教師可穿插以下活動輔導教學:出示課文左上方插圖,讓學生“看一看”、“説一説”;在理解“節氣歌”和“二十四節氣”之間的含義。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針對學生的年齡特徵和注意特徵,在教學中,要經常變換不同的教學方法進行鞏固識字練習。複習生字筆順時,可以用“對口令”的遊戲。如“醜小鴨”的“鴨”字的筆順,口令如下:“鴨”字怎麼寫?“鴨”字這樣寫:豎、橫折、橫、橫、豎,撇、橫折勾、點、豎折折勾。這就是“對口令”。複習組詞可以用“找朋友”、“詞語開花”、“摘蘋果”、詞語接龍等遊戲。

我從事多年語文教學,總結經驗,認為語文教學是一個非常繁鎖複雜的工作,所以,在今後漫長的教學生涯中,我還要不斷努力,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和業務水平,不斷探究新的教學方法,以適應現在教學的需要。教到老學到老。更好的為語文教學服務。爭取做一位人民滿意的語文教師。

1年級語文心得體會篇5

7月22日我又參加了三、四年級教材培訓,通過教材解讀、觀看視頻,看每日簡報,以及在隨後的分組討論中,有針對性的進行深入的探討,老師們談看法、説感受,交流心得和體會的同時,深切地體會到本次培訓發言者的卓越,培訓模式的新穎,交流互動頻繁,跟蹤反饋及時,體驗深刻,成效顯著,通過學習,聽專家們的講座,使我深刻認識到:作為語文教師,不但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還要有自己的教學理論。

通過培訓,使我進一步明白:教育科研能夠提高教師的專業化水平,是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有效途徑,是提高教師素質,培養高素質人才的一條捷徑。我們教師在新的課改中任重而道遠,即如何把信息知識同其他課程整合起來,教師首先要有課程整合的意識,在備課、上課、課餘的輔導中要合理利用信息資源,其次,教師應教學生如何正確應用信息資源,如何教會學生學習,學科之間如何融合貫通,學以致用,如何與別人溝通與交流,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把新課程理念真正貫徹落實到教學當中來,這和老師的學習與引導是分不開的。

總之,這幾天的國小語文教材培訓中,為我們完善自我,提高理論水平提供了難得的平台,我一定會珍惜本次學習培訓的機會,認真學習,利用時間給自己充電,為將來更好的從事教學工作打好基礎!在學校的教育教學中,作為一名實施者,積極投身於教育教學的發展之中,成為實施的引領者,與全體教師共同致力於教育教學的研究與探索中,共同尋求適應現代教學改革的心路,切實以新觀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學,適應現代教學改革需要,切實發揮新課標在新時期教學改革中的科學性、引領性,使學生獲得能力的提高,為推動我縣的新課程改革添磚加瓦,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6kjwq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