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于丹講座心得體會(多篇)

于丹講座心得體會(多篇)

于丹講座心得體會(多篇)

于丹講座心得體會 篇一

今天我在電視上看了于丹老師的演講,受益非淺,使我受到了許多啟發,我的心情很不平靜,感受頗深,主要有下面幾個方面。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美德,和優良的傳統。”以前父母都是夾菜給我吃,我卻連一聲謝謝都不説,雖然看見父母臉上掛着笑容,其實心裏是有一點點傷感,我們應該主動夾菜給生我養我們的父母吃,而不是等着他們給我們夾,這樣的話他們會覺得我們還沒長大,還不懂事,會使他們傷心,如果給他們夾菜的話,父母會很開心,還感覺我們真的長大了,每天父母下班的時候他們都很累,不能讓他們再費心思了,我以前每次看見父母回家,就讓他們急急忙忙的做飯,盛飯,在吃飯的時候還説這個不好吃,那個不咋地,讓父母傷心。到現在才明白父母工作是繁忙的,回到家中洗衣做飯打掃衞生很辛苦。所以我放學後要在家裏幹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給父母減輕負擔,讓他們輕鬆一下。

“破萬卷書,如走萬里路。”在以前我都不怎麼愛看書,要不就看一些和學習無關的書,比如,漫畫書,遊戲書等等。父母總是勸我讀一些關於學習的書,如作文書,輔導書……。。我幾乎不聽他們的話,而且把他們的話當做耳旁風,就是給我買回書來,我也不讀,原地不動地放在桌子上。但是,如今我通過於丹老師的開導,懂得了讀一本好書就同和一位品德高尚的人談話,從此我再也不過多的看漫畫遊戲書了。一有空就坐在書桌旁,拿起課外輔導書,津津有味的讀起來,還會在書上點點畫畫做一些讀書的記號,以後我再看的時候就知道哪裏是重點,那裏是難點,更好的複習,掌握知識。通過於丹老師的講解,使我懂得了為什麼要讀書,一定讀好書的緣由。

“送人黃金,不如送人一金手指,”這一部分于丹老師講得很仔細,講了一個小故事,在很久以前,有一位老人他很有錢,可是他的生命已進入尾聲。就把兩個兒子叫到面前説:“我快不行了,有些話和你們説,你們兩人有兩條路可以走,第一是拿我的錢來生活。第二是用上自己雙手去勞動”。他們兩個想了一會,大哥説:“我要你的錢來生活。”老二説:“我什麼也不要,只想用雙手去養家餬口。”二十年過去了,老大還是過着平平淡淡的生活,錢卻越來越少。老二牢記父親的遺訓用勤勞的雙手建起了許多商鋪,過了不久在當地便成了家喻户曉的大富翁,大慈善家。

聽完這個故事給了我很大啟發,一定要用自己的雙手去辛勤的勞動,定能有很大收穫,只要你努力就能成功。

于丹老師的講座,使我受益匪淺,它像一盞明燈引領着我學習生活的方向。

于丹講座心得體會 篇二

在這幾周以來,學校組織了我們全校教職工一起觀看了于丹教授的《論語》心得視頻講座。于丹教授用通俗易懂的本站詮釋孔子的《論語》,使我們能夠領悟到《論語》傳遞的樸素的、温暖的生活態度。她還用很多生動的耐人尋味的例子來詮釋了《論語》的真諦,那就是怎麼樣才能過上心靈所需的那種快樂生活!

于丹教授以白話詮釋經典,以經典詮釋智慧,把兩千多年前的論語用一個現代人對社會,對生活,對人生的感悟演繹出來。看完了她的視頻講座,真的是受益匪淺,給人以心靈的震撼!

我們已經觀看了她關於天地人之道、心靈之道、處世之道這三部分的講座內容。但是,由於每個人理解的程度不同,感受也會不同,我的理解就是教導世人如何做人,如何做一個好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而做人的起點就是要有一個樂觀積極的心態,與人為善、修身養性,做好自我。

在我們人的一生難免遇到挫折和磨難,怎麼樣來面對生活給自己帶來的不幸?于丹教授給我們講述的《論語》的精華之一,就是告訴我們,如何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與苦難。她説:“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而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看待這些事情的態度。”

人首先要能夠正確面對人生的遺憾,不要糾纏在裏面,一遍遍地問天問地,這樣只能加重你的苦痛。子曰:“已所不欲,勿施於人”,應該放下時且放下,你寬容別人,其實是給自己留下來一片海闊天空。對於我們來説,大的就是工作中,小的就是家庭中,同事之間、夫妻之間,一些陳穀子爛芝麻的事,不要抑鬱於胸,要學會自己勸自己,想開些,何必計較那麼多呢?第二個態度是,要儘可能地用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去彌補這個遺憾。一種遺憾,可以被放得很大很大,放大遺憾的後果是什麼呢?那就將如印度詩哲泰戈爾所説:“如果你因為錯過太陽而哭泣,那麼你也將錯過星星了。”承認現實的不足之處,並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彌補這種不足,這就是《論語》告訴我們對待生活缺憾的態度。

在處世之道中,于丹教授解析了孔子提倡的“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隱含着就是“在其位要謀其政”。在工作中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崗位,做好本職工作是前提,社會是一所大學校,要想在工作中有所作為,真正的勝任本職工作,就要多聽、多想、多看、多思、謹言慎行,以自己的身體力行結合別人的間接經驗才會使自己在工作中游刃有餘,孔子所言的“修已以安百姓”那樣的一種高尚的信仰、情懷和社會擔當,我們作為一個普通的人是沒有能力顧及,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始於足下,做好自己的工作,如果每個人都能做好自己份內的事,那麼整個集體就是一個和諧的集體,是一個積極向上的集體。

于丹講座心得體會 篇三

陪孩子觀看了于丹老師的教育講座,受益非淺。其中我感觸最深的`是于丹老師講的一個寓言故事:有一個孩子從小天天與大樹玩耍,大樹為了滿足孩子的願望,先是讓孩子摘了自己所有的果子去賣,用以換各式各樣的玩具,接着是截下樹枝,用於蓋新房,娶媳婦,最後是砍下樹幹,做成獨木舟供孩子去周遊世界……這個故事裏的大樹就是父母,而這個孩子就是我們的孩子。孩子要什麼,我們做父母的就給什麼,使孩子從小就養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不懂得用自己的勞動去換取自己所需,認為父母所做的這些都是理所應當,不懂得珍惜和回報。這樣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大多數都比較自私 ,不懂得感恩。我們做家長的,不要嬌慣孩子,不要事事替孩子代辦,要讓孩子親自動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從孩子上幼兒園開始就應該讓他(她)自己洗自己的小手絹、小襪子,指導他(她)自己疊被子等等,不要怕累着他(她),其實做這些事情,並不會累壞孩子,相反還能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有助於孩子各方面的發展,並能讓孩子在自己動手中獲得樂趣,在勞動中體會勞動成果獲得的不易,從使孩子在享受父母、親人給予的愛時能懷有感恩的心,知道孝敬父母長輩,擁有健康的人格。這樣的孩子,無論在社會生活中,都會擁有一個成功的位置。這才是我們做父母的應該為孩子做的。

于丹老師的講座讓我懂得了很多,做為家長我重新審視了自己:兒子已經九歲了,卻像個小皇帝,在家裏除了學習就是看電視、玩遊戲,連被子都不會疊,每天起牀都得大人叫,更別説幫大人做什麼了,簡直是個生活的“低能兒”!唉,作為母親,我真的很失敗!聽了于丹老師的講座以後,我要從我自身作起,改變為孩子事事代辦的做法,努力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和自理能力,努力縮短被同齡孩子拉下的距離,培養孩子成為一個自強自立、懂得感恩、擁有健康人格的社會接班人!

于丹講座心得體會 篇四

在今天聽完《于丹講座》,第一感覺就是氣勢澎湃。一提起女子,大家立刻會想起柔弱的、嬌滴滴的西施;哭哭啼啼的、柔美的林黛玉……。從古到今,沒有幾個女子被形容為強悍的、胸懷大志的、保家衞國的,我所知道的只有劉胡蘭、秋瑾、江姐和花木蘭。今天我又結識了一位——于丹。雖然不是很瞭解于丹,但一接觸,便知道她是我的偶像,從她抑揚頓挫的語氣和雄壯的語言中,我斷定她必將強悍、必將充滿激情、必將胸懷大志、必將保家衞國、必將成大器。她那豪言壯語的演講,讓人熱血沸騰、激情萬分。

第二感覺就是聯想豐富。説到一件物品,她就能聯想到與其相關的任何事物。當説到二胡時,她想到陶淵明“辭縣令,彈素琴”的故事。當説起“儒家”和“道家”時,她説:儒家給我仁愛,道家給我智慧;如果儒家是長空,那道家便是大地。當她聽着陳軍老師的二胡演奏時,聯想到古人唯一的樂器——琴;聯想到大自然的聲音;聯想到清脆委婉的鳥鳴,聯想到風吹松林的聲音……

于丹——您是一本讓我愛不釋手的百科全書。

于丹講座心得體會 篇五

今天,我和孩子一起觀看了于丹老師關於感恩教育的講座:勇敢承擔愛與責任。于丹老師對孩子孝敬父母,社會責任感的養成,都進行了很好的詮釋,令我印象深刻。

講座開始,于丹老師講述了一個孩子和大樹的故事。這個故事中,父母被比喻成大樹,在孩子一生的成長過程中,無私的奉獻了自己所有的一切,而孩子也陪着大樹走到了最後。聽完以後,我非常感動,這不就是每個當父母的所追求的嗎?能擁有一個孝順,有責任心的孩子。再看看我們現在的父母們,哪個不是為了自己的孩子傾其所有,但現實卻不是故事,並不是每個孩子,都能陪伴父母到最後,看看當今社會,空巢老人,不孝順的子女,比比皆是。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我們的初衷無法實現呢?接着,于丹老師又給我們舉了一些現實中非常普遍的例子,現在的家長,把孩子當成寶,物質方面都力所能及,生怕孩子受苦。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已經不是什麼貶義詞了,而是成為了一種新的“教育標準”。孩子就應該操心學習,其他的一概不用操心,不用過問。所以我們可以經常看到,回家以後,忙得不亦樂乎的父母,和在一旁悠哉玩耍的孩子。那麼,這麼做到底會產生什麼後果呢?只會讓孩子越來越缺乏對他人的關心,對周圍人的關心,形成不了任何的責任心。

“正為本,孝為先”,“孝為德之本”,這些古訓由來已久,都是古代聖賢,留給我們的良言金句。于丹老師給我們介紹了很多榜樣,例如我們敬愛的周總理,在父親過世以後,50多歲的他居然徹夜痛哭,讓人感動不已。還有“感動中國”當中的一些人物,他們的事蹟也讓我感到震撼。縱觀他們的成長經歷,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家境貧寒,自身艱苦奮鬥獲得成功,但是對父母都是無微不至,有始有終。難道是他們從小的家庭環境造就了他們孝順父母的品德和責任感?那麼普通家長,要如何才能讓孩子擁有一顆對社會和家人負責任的心,如何才能成為一個孝順的孩子呢?

接下來,于丹老師向我們講述了一個“仁”字,用來闡述孩子的責任感是如何形成的。“仁”從結構上來看是一個“人”加一個“二”,強調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要讓孩子有責任心,必須讓他們出去和其他人交流,看到別人的優點,發覺自身的不足,看到別人的困境,和自身的環境對比,從而受到感動,因此培養責任心,懂得去體諒人,關心人,對於自己的父母,就表現為孝順和關愛。講座中,提到一個例子,一個城市組織一個活動,讓城裏的孩子,去和打工學校的孩子一起讀書,當他們體驗到打工者的孩子,艱苦的學習和生活環境以後,都發生了改變,懂得了去同情他人,關心他人,久而久之,他們就形成了自己的責任感。回到家中,對父母也是關心備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可見,孩子責任感的形成,重點在於他人的交流,這點對我很有啟發。

節目最後,于丹老師強調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重要性。讓孩子開闊眼界,從人文古蹟中獲得人生的感悟。看完節目後,我感慨良多,也從中得到了很多收穫,認識到了以前自己做的不足的地方,對以後孩子的發展方向和教育思路有了更清晰的瞭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o595e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