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心得通用多篇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心得通用多篇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心得通用多篇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心得 篇一

啊,安拉!寬怒我們這些人:活着的和死了的,出席的和缺席的,少年和成人,男人和女人。

啊,安拉!在我們當中,你讓誰去生存,就讓他活在伊斯蘭之中;你讓誰死去,就讓她死於信仰之中。

啊,安拉!不要為他的報償而剝奪我們,並且不要在他之後,把我們來作試驗。——穆斯林葬禮上的禱辭

第一次聽説《穆斯林的葬禮》這本書是聽至交好友介紹的。説這本書的內容很豐富,也很感人,曾感動了一輩人,當然也感動了我的這位好友。鑑於他的強烈推薦,我不禁有種馬上要看的衝動,但更有幾許懷疑,這書真有他們傳的那麼好麼?説她好,她到底好在哪呢?書拿到了,粗粗一看封面,很平常,簡單的文字和幾筆圖畫,一彎月牙一行迴文,看不出有何奇特,感覺是很普通的一本書,洋洋數十萬字,也沒有感到什麼奇特地方。匆匆粗略看完這本書,才在腦海形成一個大概格局,但我再次欣賞此書時,卻得到了更多的感觸,驚歎於回族女作家霍達的筆觸,可以讓人陶醉在那樣的意境裏,讓我真實地感覺到和主人公進行一次零距離接觸,為他們歡樂,為他們痛哭,當一個個的送他們離開人間的時候,也為他們生死離別折磨的痛徹心肺,甚至於擔心自己葬禮先於書中葬禮而舉行。默默地,我流着淚,以特有的方式向已逝去的人表示我最沉痛的哀悼!

這本書巧妙地將玉與月作為線索貫穿整部小説,講述了一個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間的興衰,三代人命運的沉浮。兩個發生在不同時代、有着不同內容卻又交錯扭結的愛情悲劇,讀來着實讓人心動!韓子奇是樑君璧、樑冰玉的父親樑亦清收留的孤兒。為了師傅臨終的遺憾,也為了他自己愛玉如命的嗜好,他和樑家的大女兒樑君璧結成了連理,併成了樑家的主人。隨後,他通過自己的努力,選擇了和他師傅截然不同的發展道路。也成就了他在這一行業的頂尖地位。然而,抗日戰爭爆發了。為了他心愛的玉,他背井離鄉,攜帶了他的全部玉器來到了英國。而戰爭的硝煙同樣瀰漫到了英國。在痛苦與絕望中,韓子奇與相依為命的樑冰玉相愛了,他們在絕望中努力找到了希望。並有了愛情的結晶——新月。在國外飄泊了數年後,還是為了玉,韓子奇回到了妻子的身邊,帶着女兒,守住了他的玉,繼續做着玉的奴隸。

六十年代初,韓新月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北大的西語系,也就是她親生母親樑冰玉曾經就讀過的燕京大學的前身。在北大,新月和他的年輕英文老師楚雁潮深深地相愛了。一切都是那麼的美好。命運偏偏就是如此的殘酷,新月,一個十七歲的姑娘卻在他風華正茂的歲月被檢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臟病,那是一種不治之症。在楚雁潮的支持、鼓勵下,新月勇敢地與病魔作着鬥爭,即使病魔纏身,她還是積極、樂觀地生活着。想着等到病癒那一天重新回到校園。而另一方面,對於新月來説,最渴望得到的就是母愛,從他記事起就似乎沒怎麼受到過母愛,一位母親該擔心的,該操心的事,全是由疼愛自己的姑媽所取代,似乎姑媽更像媽媽。每當新月看到寫字枱上那張六寸大小與母親的合影時,才會感受到隱約的母愛。她不知道,這一切都是有原因的。當新月瞭解到了事實的真相後,她微弱的心臟難以承受如此沉重的打擊,和楚雁潮的真摯愛情也最終沒能留住她的生命。新月帶着無盡的遺憾閉上了眼睛……

幾年後,當新月的親生母親樑冰玉到女兒墳前看望女兒時,發現了一位中年男子,矗立在親人墳前,用小提琴深情地拉着《梁祝》……

故事就這樣結束了,看到穆斯林我們想到最多的還是伊斯蘭教、清真寺;關於回族,我知道的也很少,只知道回族人都很愛乾淨,不吃豬肉,男人們頭上都戴一頂小白帽;僅此而已。《穆斯林的葬禮》的確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作品,在這部長達五十餘萬字的長篇小説裏,作者以自己獨特的視角,真摯的情感,豐厚的容量,深刻的內涵,回顧了中國穆斯林漫長而艱難的足跡,揭示了他們在華夏文化的撞擊和融合中獨特的心理結構。以及在政治、宗教的氛圍中對人生真諦的困惑和追求,塑造了樑亦清,韓子奇,樑君璧,樑冰玉,韓新月,楚雁潮等一系列栩栩如生,血肉豐滿的人物,展示奇異而古老的民族風情及充滿矛盾的現實生活。作品清新流暢,質樸無華;以細膩的筆觸探測人的心靈,讀後蕩氣迴腸,留下深沉的思索,讓我們看到了更多有關穆斯林的精神生活。

和新月的坎坷命運相比較,想想其實我們還是應該感到十分幸運和滿足的。生活在現在這個和平社會,有父母的疼愛,更有追求幸福的權力。當看到當新月在病榻上還念念不忘學習她所鍾愛的英文時,這種精神不正是我們現代人所要學習的地方嗎?人啊,是應該學會滿足,正所謂知足長常樂,當經歷了生離死別,當看透了悲歡離合,我們最應該學會的是放棄看似重要東西。因為放棄更是一種美,而人生就是一個不斷進取、知足常樂的過程。

常常出現這種情況,每當人們在看完一部小説後,而置身於故事人物其中,情緒也久久受故事人物的影響,這也許就是作者在用自己的心,或自己的生命去寫的緣故吧。他們並不是為了賺別人的眼淚,那也是他們自己的情不自禁。一個好的作家在寫作時,並不急於下筆,而是經過想當長地一段“孕育”之後,他們面對文學,有着宗教般的虔誠,寫作在他心中應該是神聖的,來不得虛偽,欺詐和裝腔做勢,也容不得骯髒和居心不良。因為一顆醜惡的心是寫不出真善美的好文章的,也不會讓人淚流滿面的。難道你不是這樣認為的嗎?

長路漫漫,無限的思緒仍在飄蕩,何處才是心靈的彼岸……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心得 篇二

前幾個星期,我讀了一本書,叫《穆斯林的葬禮》。

《穆斯林的葬禮》曾獲第三屆茅盾文學獎,作者是霍達。這部書講述了一個穆斯林家族六十年的興衰,三代人命運的沉浮,兩個時代交錯着的愛情故事。從主人公韓子奇、韓新月身上,我們可以強烈地感受到一股頑強的生命力,和他們對生活的熱愛。發生在兩個時代,同時又是兩個民族之間的故事,愛情沒有完美的結局:樑君壁為了愛只能將妹妹冰玉趕走,韓天星和容桂芳被母親硬生生地拆散,韓新月和楚雁潮的愛情之花還沒來得及開放,就隨着新月的死去而成了永久的遺恨。

作者將故事娓娓道來,隨之將一個天大的祕密在新月面前展開,一個負罪的靈魂在新月面前顫抖——新月的親生母親,不是樑君碧,而是樑冰玉!她最終還是走了,離開了這個世界,她對這個世界留戀也好,憎恨也罷,最終 都離開了!

這一切,都是因為玉!是韓子奇那雙痴玉的眼睛,讓他跟隨了樑亦清,是沙蒙_亨特的玉玦讓韓子奇重振了奇珍齋,同時,也是乾隆的翠佩使他心碎!

這部書充滿了強烈的民族氣息。我很喜歡這本書,對新月和楚雁潮的愛情感到惋惜,為樑冰玉的離開感到悲傷,同時也為樑君碧的強硬感到有些憤怒,也有些憐憫——她為這個家付出得太多了,卻收穫了厭惡和悔恨!

我建議大家看一看這本書,它充滿真情實感,我很喜歡它。

作品目錄 篇三

序曲月夢

1979年夏天的一個清晨,樑冰玉站在了她闊別33年的北京"博雅"宅門前。

第一章 玉魔

這座四合院原為前清一位官場失意、被人奉為"玉魔"的文人所有,後被賣給了玉器商奇珍齋主韓子奇。民國初期,奇珍齋主樑亦清是一位琢玉的高手,但不善經營。這位篤信真主的穆斯林有兩個女兒,長女君璧,次女冰玉。一天,前往麥加朝聖的一老一少敲開了奇珍齋的`大門,小的名叫易卜拉欣,被玉吸引留下做了樑亦清的徒弟。

第二章 月冷

韓氏夫婦為新月是否上大學吵架,韓太逼韓子奇拿出玉賣掉為天星辦婚禮,以此為條件同意新月上大學。

第三章 玉殤

韓子奇努力學藝,樑亦清接“寶船”活,三年為期。即將完成時,樑亦清精力耗盡,無意撞斷鄭和手臂,氣急而亡,寶船被毀。

第四章 月清

新月通過努力考上全國最高等學府北大的西語系,認識了老師楚雁潮和宿舍同學。

第五章 玉緣

蒲綬昌乘人之危,將奇珍齋洗劫一空,奇珍齋賠款破產。這時,韓子奇竟投奔了蒲綬昌,遭到君璧怒罵。一年後,韓子奇做好了寶船,並在底部刻下"樑亦清韓子奇制"。認識了買主沙蒙·亨特。三年學徒期滿,韓子奇帶着生意經回到奇珍齋,璧兒醒悟後被感動,以身相許。

第六章 月明

新月與楚雁潮初接觸,韓太太發現兒子天星與容桂芳有關係並設計拆散他們,然後慫恿不知情的新月撮合天星與陳淑彥。

第七章 玉王

韓子奇,君壁成婚,搬入“博雅”。韓子奇的兒子天星誕生,韓子奇為了慶祝舉辦了玉展,並獲得“玉王”稱號。一回族流浪的女人上門乞討,收留了她,讓天星稱她為姑媽。

第八章 月晦

韓子奇因為鑑定出當初自己忍痛賣掉的玉,受刺激跌下台階。新月得知消息後暈倒,心臟病被發現。

第九章 玉遊

十年之後,奇珍齋名冠京華,正這時,日本侵略中國。韓氏夫婦為去留問題爭吵。最後,君壁留守北京,韓隨亨特去英國避難,冰玉也偷偷跟上火車。

第十章 月情

新月住院休學,楚來探望鼓勵,兩人情感漸生。天星與陳淑彥結婚後發現母親拆散他與容桂芳真相,痛苦不已。

第十一章 玉劫

1940年,災難降臨倫敦,倫敦遭到空襲。其間奧立佛向樑冰玉求愛,但遭到拒絕,不久奧立佛在一次空襲中遇難 。中國,韓太太經營奇珍齋,因“藍寶石”失蹤誤會管家老候,趁機辭退了他,夥計們很失望,也隨之辭夥,奇珍齋倒閉。

第十二章 月戀

楚向新月表達愛意,兩人心意相通。新月得知病情真相,希望破滅,寫信分手。楚雁潮邀新月參加魯迅著作的翻譯,新月受到鼓舞,再次從絕境中站了起來。楚雁潮為使新月保持生活的信心,要與新月在一起,卻遭到韓太太的反對,理由是回漢不能通婚。並把警告新月不要再與楚雁潮來往,新月徹底被摧垮。看到"母親"對自己冷漠的態度,新月灰心失望,病情復發加重。新月詢問姑媽生母是誰,姑媽被刺激,病發去世。

第十三章 玉歸

1945年,日本投降,韓子奇回到北平,卻發現璧兒竟把奇珍齋間接賣給了仇人蒲壽昌!晚上,韓子奇婉言告訴妻子他和冰玉在英國產生了感情,並有了女兒新月。次日,冰玉抱着女兒新月回來,三人面臨着難言的尷尬處境,冰玉要與韓子奇一道重返倫敦,韓子奇卻舍不下國內的事業和家人。冰玉獨自遠走,卻留下女兒新月,並要韓子奇在新月唸完大學時把親筆寫的一封信並告訴她當年的真相。

第十四章 月落

新月生命垂危之際,她從父親那兒得到了17年前媽媽留下的信,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感受到了真正的母愛。她沒來得及把找到真正媽媽的消息告訴楚雁潮,就離開了人世。穆斯林的葬禮隆重而簡樸,新月葬在了西山腳下的回民公墓。

第十五章 玉別

1966年,"文革"的災難降臨到韓子奇身上,昔日被韓太太辭退的賬房老侯的五個工人兒女向韓子奇討還血債,紅衞兵砸開祕室,將其藏品洗劫一空。韓子奇奄奄一息,遺憾逝世。

尾聲 月魂

1979年,來到博雅宅門前的樑冰玉,終於拍開了大門。天星見到突然歸來的小姨,呆住了!一聲哭喊,道出了故事的結局:"沒了,你想見的不想見的,都沒了!"女兒新月死了!韓子奇死了!姐姐君璧也死了!冰玉為女兒生日準備的蛋糕掉在了地上。西山腳下的回民公墓,樑冰玉在徘徊中看見回民公墓上一個高高的中年男子在淡淡的月光下拉着小提琴,那琴聲敍述的故事便是家喻户曉的《梁祝》。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心得 篇四

月,象徵着純潔、善良、明淨。

玉,象徵着財富、身份、地位。

孤冷寂靜的夜空,冷豔刺眼的雜星,無力垂掛的殘月,碧綠如水的玉片閃耀着攫人心魄的幽光,只是,一塊碎了的美玉。樸素神聖的葬禮,將那一段纏綿悽婉的愛情永遠地埋在了幽幽松林下那片黃土之中,只留下一個淒涼的身影。那《梁祝》的娓娓笛聲是在傾訴心中的思念,還是在無力地痛哭?

《穆斯林的葬禮》是回族女作家霍達的長篇小説,作者給全書設置了一個帶有神祕色彩的宗教背景。巧妙地將玉與月作為線索貫穿整部小説,講述了一個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間的興衰,三代人命運的沉浮,兩個發生在不同時代,有着不同內容卻又交錯扭結的愛情悲劇。

在這段複雜紛亂的歷史中,最終卻產生了一個個令人痛惜的愛情悲劇。姐妹情深的碧玉兩人,皆因為所受的教育不同,對於愛情,對人生竟也產生了天壤之別。玉兒對於愛情的執着,對於自由的渴望,她的大膽,果敢與無畏,正體現了新時期中國青年的新氣息!而作為一代婦女的代表,碧兒的迂腐和落後,以及對於愛情的盲目和對於生活的依附,又是我不得不為之悲哀……新月跟楚雁潮之間的愛情令人感慨,令人憐憫,但卻陰陽兩隔。這是愚昧的封建禮教造成的,封建迷信戕害了家族幾代人,而新月的悲劇也恰恰是歷史的必然結果。天星跟容桂芳的愛情也沒有結局,這難道僅僅是樑君壁的錯嗎?不,這是整個封建社會遺留的弊端,是封建禮教的思想侵害着沒有思想的樑君壁!

新月渴望母愛,打從記事起,她就沒有享受過,幸好有一個疼愛她的姑媽,才讓她隱約感受着母愛。照片上的母親是那樣的和藹可親,而現實生活中的母親是那樣的冷若冰霜,她多麼渴望母親能給她一丁點的愛,甚至是理解跟肯定。但事實確恰恰相反,“母親”反對她上大學,反對她跟不是回族的人談戀愛,甚至在她病危之即,還去刺激她。處處表現自己是為了維護自家的名譽跟對穆斯林的虔誠,但這一切讓新月發出“她是我的親媽嗎?”的感慨,這是她埋藏心中多年的疑惑。她哭着問她的父親,韓子奇在不得以的情況下拿出了一封信,一封新月的親生母親寫給新月的信。“新月,我親愛的女兒:你還在夢中,媽媽卻要走了,我真不知道你醒來後會怎樣哭叫着尋找媽媽……媽媽走了,繼續在陌生人當中孤獨的旅行,不是去尋找謀生的路,也不是去尋找愛,而是尋找自己。人可以失落一切,唯獨不應該失落自己……”看到這裏,我也為之動容了,不知不覺也已淚流滿面,書中的主人公更是泣不成聲,新月想向母親傾訴這十幾年對她的思念跟內心的苦悶,但由於體力不支,頓時呼吸急促,不省人事。

看到這兒我不禁為新月的悲慘遭遇而深表同情,新月她是那樣一個善良,純潔,開朗的女孩。她對學業是那麼充滿嚮往,一定要考上北大英語系。她對每個人都那麼好,幫助寢室裏英語差的羅秀竹。但她的心臟病把這一切都毀掉了,父親姑媽的疼愛,哥哥天星的關愛,楚老師的支持,並沒有讓韓新月自暴自棄,而是積極的於疾病做鬥爭,可命運就是這樣,從不眷戀人,還是讓這樣一個單純善良的人留有遺憾的離開了。新月的心中都未曾放棄過對於愛,對於美好,善良等的追求,但最終卻無法逃脱命運的束縛。

穆斯林六十年間的興衰,三代人命運的沉浮,兩個發生在不同時代,有着不同內容,卻又交錯扭結的愛情悲劇,讀完,已無數次地淚眼婆娑,心中無數次地哀歎,無數次地質問,最終也只能跟故事中的人物一樣,只有無奈地任憑心中潮起潮伏。也許,悲劇總是唯美動人的,尤其是愛情悲劇,總是能惹得人為之淚垂。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心得 篇五

提起《穆斯林的葬禮》,很多人都會想到一個詞——玉殤。是啊,在那隨珠和壁,明月清風的“博雅”大宅裏上演了多少讓人魂牽夢繞的情與事,在夜間那沙沙聲中打磨出了多少稀世珍品。兩代穆斯林是從這裏走向輝煌,也是從這裏走向衰敗。

我無數次的為故事之中的女主人公歎息,韓新月,如一輪新月般純潔,如美玉般無暇,她正值青葱歲月,亭亭玉立,她淺嘗愛情,不甘於獨卧被榻之上,她好似一株出水芙蓉,不容世事污濁,秉持着她那看似平凡的目標,渴望重歸於燕園未名湖畔雕樑畫棟的備宅之中,於幽幽燈光下,深望着她眷念的愛人,重讀他的譯作,重聽他淺吟出拜倫純淨如清泉的詩句。楚雁潮,26歲風華正茂的年紀,在燕園教書,由於同對翻譯譯著事業的鐘愛,新月與班主任楚雁潮的建立起了一種相惜的情感。然而在那個容不得浪漫的時代,她的師生之戀只有走向死亡。 一年後,噩耗傳出,新月患有不治之症,然而,在楚雁潮的一次次關懷中,他們發現彼此之間已越過師生之界,心生愛意,他們是年齡相仿的年輕人,一個是老師,一個是學生,而且還是一個卧榻病人,這似是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然而,與此之上更有一道線,將新月與楚雁潮,那便是信仰,新月是回回,是一位穆斯林,她受着安拉的祝福來到世上,每天看着母親做齋戒,然而,回回是絕對不能與異教人結為連理,楚雁潮相伴着新月走過了最後一段人生,他只是給了新月延長生命的動力,他沒有奢望最最簡單的婚姻,他只想這樣守着她。 然而,楚雁潮最終還是沒能力留住新月那脆弱的生命,新月走了。她帶着遺憾走了,她帶着無限希望走了,她帶着對未來的嚮往,對事業的熱愛走了。新月在臨死時一直在問她的好友淑彥“天亮了嗎 楚老師怎麼還沒來啊 ……”我潸然淚下,她帶着莫大的遺憾離開了人世。離開了這個有她愛和愛她的世界,離開對於她而言才剛剛開始的人生。當楚雁潮跳下墓穴為新月試坑時,我哽咽了何謂偉大的愛情,那種揪心的疼痛感延伸到了每一處肌膚。此時,我多想質問,上主安拉,您的仁慈哪去了 那悽美的讓人肝腸寸斷的感情,那深邃的讓人刻骨銘心的摯愛,那幽杳的柔情似水的關懷,構成了一部偉大的愛情篇章。 然而,這只是這部書的一小部分。 月與玉的穿插,跨越時空,讓我遊蕩在兩代人之間,感動着兩段感動。奇珍齋的興衰,韓子奇的人生經歷,韓太太的辛酸與無奈,韓天星的哏直,陳淑彥的賢惠,樑冰玉的倔強與遺憾…一個個血肉豐滿的角色匯成了一個曲折感人的故事。整篇文章似一支幽歌,一唱再唱,沒有華麗的詞藻,確是深情至極的詩篇,抽出兩條明晰的線,兩段憂綿的戀情,兩處凝滿淤血的城——北平與倫敦,我無法不説這篇小説的偉大。 這曲哀歌既畢。

於是,人們虔誠的念悼:

啊,安拉!

寬恕我們這些人:

活着的和死了的,出席的和缺席的,少年和成人,男人和女人。

啊,安拉!

在我們當中,你讓誰生存,就讓他活在伊斯蘭之中; 你讓誰死去,就讓他死於信仰之中。 啊,安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pdlyg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