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老子《道德經》心得體會

老子《道德經》心得體會

生生不息

老子《道德經》心得體會

——老子《道德經》心得體會

最早知道老子《道德經》是在國中時看到“上善若水”這四個字非常喜歡,當時被老師告知出自《道德經》,這是我對老子的初印象。

工作以後有一次去函谷關遊玩,對《道德經》有了更深的瞭解。傳説尹喜迎接老子到達函谷關,求老子為其著書,老子便在那裏寫下了《道德經》五千言。那次講解員講述了很多《道德經》中的句子,我也才知道那麼多平時常聽到的句子原來都來自於《道德經》,比如道法自然,三生萬物,以德報怨,天網恢恢……

後來過了很多年,在北京去觀復博物館參觀,見到院子裏那一段講到“觀復”二字的出處的介紹,“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宇宙萬物同時生長,我們得以觀察它們的本根源頭,這是觀復博物館“觀復”二字的出處,這句話也來自於《道德經》。

再後來去太康支教,終於有機會讓我下定決心要通讀一遍《道德經》,看得很慢。那一年我看了很多書,但《道德經》整整看了一年,想起來了翻上幾頁。支教回來,那本書放在書架上再也沒再動過,大部分都忘了,只記得“無為”,記得“道可道,非常道”。那一年還去了鹿邑,參觀了老子故里,以上就是我能想起來的關於我和老子、和《道德經》的那些事。

然後就有了2023年3月的一個週二上午,在北大秋林報告廳聆聽唐士其院長的那堂課,面對面的聽講,讓我對老子思想有了更深刻的領悟,更加驚歎於老子的大智慧。老子只用了五千來字,惜墨如金,用那麼少的字就把天地、社會和人生論述了清楚,其智慧廣大精妙、其遠見超絕古今,魅力十足。

對《道德經》的歎服還在於他讀起來竟然他朗朗上口,韻味十足。還在於即使用現代人的眼光去看待《道德經》,絲毫沒有過時,竟然還充滿了現代感。老子寫這本書就是想留給後人,留給千秋萬代的後人。

道家文化源遠流長,通常我們所説的道家起源於春秋時期的老子,光大於戰國時期的莊子,如今還有一些學者甚至認為道家的起源可以往前推到華夏祖先軒轅黃帝時期。因為在道家的人物傳記中都説“皇帝得道而不死”。道家作為一種學派,其歷史足夠悠久。在歷史長河的淘汰中,先秦的諸子百家大多湮滅了,剩下來的只有儒家和道家,至今仍是我們不可或缺的社會生活準則。能夠在歷史的大浪淘沙中留存下來,並延續到今天,這本身就足夠説明其魅力了。

那麼老子的思想、道家思想的魅力究竟在哪裏呢?我以為在於其完整而豐厚的宇宙價值觀、社會歷史觀、政治哲學觀。從個體方面來説,它能夠從多方面給人以滋養和快樂;

從社會方面説,它能夠給社會以相對正確的方向感。與其他學派相比,道家是對天地自然最為敬畏的。人雖為萬物之長,但也只是天地自然的一部分,與天地自然相比是渺小的,因此人應當“知天下所為,知人之所為者”,不能夠以人代替天地自然作為。道家的這種理念如能落實在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將會使我們的環境更平衡、更和諧、更友善。另外道家主張的自由寬容和公平的價值,這也是當今的中國人所在追求的是民主法治社會賴以生存的價值基礎。

當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林小英教授在《迴歸教育性教學——“雙減”政策解讀》的講座中,説到當今學生的生活能力、實踐能力嚴重缺失,連洗雙襪子都不會的時候,説到當今的孩子在生長過程存在諸多不正常的現象的時候,我想到了《道德經》中的“生”這個字。

《道德經》中關於“生”出現過很多次,唐士奇院長講解的第一句話就是“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當然還有我們最熟悉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句話簡直就是“生”的頌歌。

大家想一想,你有過生一、生二、生三、生萬物的體驗嗎?肯定都有,如果沒有就等於我們沒有走上自己生命應有的道路。但是我們的孩子們,他們有過這樣的體驗嗎?恐怕答案就不是那麼確定了。

《道德經》開篇就告訴我們,宇宙的本質就是“生”,由此想到孩子身上的本質當然也就是“生”。用“生”的眼光看孩子,我們可能會有新的感受。我們會發現孩子在牆上亂塗亂畫的時候,也許不是他要搞破壞,其實他是想“生”、想創造,他是要表達“生”的力量。如果孩子特別不喜歡寫作業,也不一定是孩子不喜歡學習,而是因為這種作業的形式壓抑了他的“生”,讓他死記硬背,沒有釋放他“生”的動力。

宇宙的本質是“生”,生命在“生”中、幸福在“生”中、快樂在“生”中,尊嚴和榮耀也在“生”中,我們的教育也要是“生”的教育。

中原區有幾所學校、包括咱們學校在進行PBL項目化學習,應該比較熟悉這則故事:麻省理工大學有一種項目教育制,大學二年級結束以後,學生會被要求組建小團隊,共同創意設計一個感興趣的項目,項目經評審以後可以向學校申請相關經費,然後未來兩年的學習,學校就會根據實施項目所需要的專業知識來進行教學設置,學生享受的是專門項目設計導向的教育,畢業的成績就是完成他們的項目設計。

像這種以產品創造力為中心的教育,我認為是“生”的教育,“生”的教育一定要注意讓孩子發展“生”的能力,讓孩子體會到“生”的快樂。

學校的知識訓練就是要服務於“生”,服務於創造。比如語文教育的目的是什麼?是不是讓孩子學會寫有新意的文章、會寫獨創性的詩歌、會説具有説服力的演講?學數學的目的是什麼?是不是要讓孩子堅信萬物皆數,對數產生信仰,對數產生興趣,對將數學運用於現實生活感興趣?學體育的目的是什麼?是不是要讓孩子們對運動產生興趣,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這些答案當然都是肯定的,都是“生”的教育。假如語文只是死記硬背,數學只是不斷的刷舊題,體育還是可有可無,而不是讓孩子們產生探索的慾望,形成探索創新的思想方法,這樣的教育絕對是失敗的。

以“生”的標準看,有時孩子考試分數好,也不一定完全就是件好事,就像林小英教授講的那個連襪子都不會洗的學生一樣,這樣的學生在熟稔學校考試那一套規則的同時,“生”的潛能可能已經被破壞了。

孩子自己設計出某一個產品、畫出一幅畫,可能真的比考試成績高几分更有價值。從一生來看,失去“生”、失去創造力,對孩子有巨大的負面作用。

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作為家長,都應該重視對孩子展開“生”的教育,永遠都要看到一個孩子身上具有的“生”的能量,這也是教育的首要前提。我們的教育就是要幫助學生“生”的力量得以釋放。人相對其他生命來講,唯一的優勢就是具有創造力,具有“生”的能力,創造的能力是孩子在未來保有自我優勢的基礎。

我們作為教育工作者,確實應該多領悟老子思想中關於教育的觀念,這些觀念從不同的角度闡述,而且富有超強的哲理性。

最後跟大家分享一句其中我印象最深的這句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人之所教,我亦教之。”萬物或者因為減損而實際上得到了增益,或者增益了而實際上卻得到了減損。換句話説,教育要根據個人的興趣愛好加以引導,尺有所短,寸有所長,這本身就是很正常的現象,求全責備是不妥當的,我們的教育要盡一切能力把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激發出來,只有這樣才是成功的教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z4zzp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