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課外訪萬家”心得體會【多篇】

“課外訪萬家”心得體會【多篇】

“課外訪萬家”心得體會【多篇】

訪萬家心得體會 篇一

家訪,對於我們老師來講,並不是一個陌生的字眼。何為家訪?顧名思義,家訪就是教師主動到學生家裏去,就學生的學習、思想、心理等方面與家長進行溝通、交流,從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教育行為。在我們的教育行為中,家訪是一種很重要的方式。

在這次課外訪萬家的活動中,學校集體組織對全校大部分學生進行了家訪。家長對教師的家訪表示了極大的熱情。他們説這樣的家訪活動太需要了,他們也想與教師見面,但由於平時農活繁忙等原因,很少有時間來學校,也不太瞭解自己的孩子在學校的情況。現在教師能上門家訪,可以與老師面對面交談,瞭解到自己子女的學習情況,覺得非常高興。由於時間有限,我們重點走訪了幾個學生家庭,一路下來,我再次體會到了這次家訪的必要和及時,同時也看到了教師和家長在學生個體成長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感慨也隨之而來。

在家訪中,家長反映的最多的就是與孩子的溝通很難,家長們反映孩子的語言辯解能力超過了他們,經常讓他們無所適從。出現這樣問題的原因有很多,其一,現在的孩子獨立性很強,意識形態正在發生變化,又不願意跟父母多交流,父母與孩子之間有隔膜;其二,因為家長總是把分數作為話題的主題,家長有心要幫助孩子學習,但是苦於自己知識能力有限,並不能為孩子作出直接的指導,只能一次次重複相同的幾句話,久而久之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而對於孩子的惰性表現,他們也顯得有點無奈。在走訪的幾位學生家長當中這個問題凸顯嚴重。

家訪過程中還了解到學生在家中學習效率有限。在學校裏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引導學生的學習,讓他們掌握基礎知識和學習方法,鞏固提高的要求一下子難以做到,需要學生在課後完成,而學生在家裏的學習情況就顯得很重要。家訪過程中家長説的最多的就是自己沒有讀過多少書,不知道如何輔導自己孩子的學習,家訪中學生也毫不遮掩的承認這一點。於是在家訪過程中我們與學生也進行了溝通,輔導他們好的學習方法,告訴他們應該怎樣在上課時和老師積極配合,提高學習效率。這不但感染了學生,而且更端正了他們的學習態度,讓學生的思想得到了啟迪,對以後的教學工作也有很大幫助。

當然,在家訪過程中,也發現一些懂教育,善於和孩子溝通的家長,其中,有個家長在交流中顯示出很高的素養,她提倡孩子的學習應在於自主和體驗,學和玩都要有的放矢,要學會感恩,不要讓父母過多牽掛和擔心,讓老師過多的辛勞。分數並不是最為重要的,但也可以反映出一個孩子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策略。家長的一番話讓我感到折服,怪不得這個孩子在平時表現出那麼的健康和開朗。

家訪是一門學問,是一門永無止境的藝術。通過這一次“課外訪萬家”活動,我得到了許多收穫,並決心在今後的工作中繼續有計劃、有目的地開展家訪工作,為學校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萬師訪萬家心得體會範文 篇二

萬師訪萬家心得體會

為了解學生假期學習狀態,落實防溺水工作,我校繼續開展“萬師訪萬家”活動。頂着暑假高温,我校教師和衷共濟,勤勤懇懇,走訪了許多城區家庭,瞭解到學生假期生活與學習的直接情況。

但在城區之外,如何對零散分佈於1423。11平方千米的鄉鎮學生進行家訪,卻成了一個極大難題。在瞭解具體情況之後,高一二部羣策羣力、科學部署,由XXX、XXX、XXX主任帶領年級老師沿南線、中線、北線進行家訪,高效攻克鄉鎮學生家訪難題。

我作為21209班和20210班的科任老師,在XXX老師的帶領下,同XXX、XXX和XXX老師一起,組成了中線五人小分隊。

(上午7:30,我們在瑞昌二中大門處集合,準備出發。)

在正式家訪之前,我部教師便已經做了大量工作,通過資料蒐集以及電話詢問,確定了中線能夠家訪的18位學生家庭。這18位學生的住址零散分佈於瑞昌高豐、洪下、花園、肇陳等地,最遠的已經到達湖北省洋港鎮。

如此遠距離、大跨度的家訪任務,其工作量無疑是龐大的,更別説還有山間陰晴不定的天氣來叨擾我們,但是交替的冷雨與烈日打消不了我們工作的熱情。為了提高工作效率,減少時間損耗,我們在路上隨時與學生及學生家長保持聯繫,精確掌握每位學生的家庭住址,以確保家訪工作順利進行。雖然已經做了充足準備,但在家訪路上,導航失靈與學生家長電話撥打不通的情況偶有發生,我們不得不在模糊的信息中,通過在村莊內不斷問詢的方式確定學生確切住所。

到達學生家庭住所之後,我們幾位老師開展開了家訪分工,由XXX老師瞭解學生家庭情況,落實防溺水工作安排,XXX老師填寫家訪工作記錄,XXX與XXX老師檢查學生暑假作業完成情況,同學生交流假期學習安排,而我則負責拍照記錄。

在能夠家訪的學生中,有幾位是貧困家庭,XXX老師在出發之前,便已經自費購買了慰問品,體現學校的親切關懷。

在走訪過幾位貧困家庭後,XXX同志深有感觸地説道:“我明白了幹部為什麼一定要下基層,不下基層永遠不瞭解真實情況!”詹老師的話的確是肺腑之言,在深入瞭解了這幾位貧困生家庭之後,我們都為他們的家庭狀況揪心不已。

居住在高豐鎮的李同學家是我們家訪的第二站,在進入他家的瞬間,入眼的是坑坑窪窪的水泥地面,以及只是鋪了一層草蓆的木板牀,沒有風扇,更別説空調了。在我市近期連連38℃的高温之下,我們難以想象這是一種怎樣的煎熬。尤其是在得知其父親一目失明、手臂殘疾,同時母親患有嚴重的精神疾病後,我們沉默了。但即使是在這種家庭條件下,李同學的學習成績也並不差勁。XXX同志同情並鼓勵地對李同學説道:“越是艱難,越要有向上的決心,我期待你的進步!”

家住洪一鄉的希望同學,父母患有疾病,正在住院治療。我們抵達希望同學住所時,家中只有他和他的姐姐在家。雖然家庭遭遇變故,但是生活的艱難卻鑄就了他們一顆希望的心。在見到希望同學的第一眼,我便瞬間被他臉上的陽光笑容和眼中透出的神采所吸引。據同行老師透露,希望同學在班上積極活躍,深得老師同學喜愛。又一番瞭解後,我們發現,希望同學的姐姐竟然也是二中學子,於今年暑假被江西師範大學錄取。XXX同志得知之後對希望同學鼓勵説道:“加油!要向你姐姐學習!人生就是這樣,越努力,越幸運!”

在走訪了兩位同學的家庭之後,我們都被他們身上那一股越挫越勇、刻苦求學的精神所打動。“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祝願他們的家庭越來越好。

教育究竟是什麼?

我們又能為教育帶來什麼?

作為一名新進工作崗位的教師,在走訪了許多學生家庭之後,我觀察着這些從不同家庭土壤中生長出來的花骨朵,默默思量。這個問題固然是我回答不了的,但是看着這些努力生活,奮進學習的青春面龐,我的心中忽然冒出杜威的那一句名言:

“教育不是為生活做準備,教育就是生活本身。”

在生活中尋找人生的價值與意義,將教育融入生活。

——這正是家訪的意義所在。

孩子用笑容給我們上了生動一課。

訪萬家心得體會 篇三

家訪是教師走進學生家庭,對學生進行的一種訪問,是對學校教育工作的重要補充。它也是教師關愛學生的一種表現,是教師與家長交換意見的重要途徑,達到共同對學生進行教育的目的;它是聯繫教師、父母、學生的紐帶;是溝通學校、家庭、社會的橋樑。通過家訪,可以保證學校“兩條腿”平衡走路,促使學生健康發展。這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言:“教育過程中要充滿期待,如果把一份愛心放在家訪中,就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2011年11月6日我參與了“訪萬家”活動,一路走訪下來感觸頗多。

一、這使我很揪心——監護人不懂得對孩子的教育方法

有一位家長—祖父:誤認為孫子很聰明,因為國小回家不怎麼學習也有好成績,上中學後滿以為也能這樣;當看到期會考試成績不理想時,認為是孩子不適應老師,也許是老師的教學存在問題,也許是老師沒有關心孩子。我説:“你對您的孫子並不瞭解,您的孫子週日到校很早卻進了網吧、您每週給的小用錢不少卻沒有派上正當用場。您只關心他的吃穿,關照他不幹壞事,卻忽視了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的培養。”這幾乎是所有祖父母外祖父母監護人所犯的通病。當我在家訪中談起這個問題時,家長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一下子又進入另一個誤區:希望有好的方法一下子能解決問題,企圖一勞永逸。這些孩子在家裏過的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從不幫家裏幹一點兒活,整天坐在電視機前或者進了網吧。祖父母寧可自己吃苦受累,也不讓孩子幹一點兒活。對孫子的錯誤也只是輕描淡寫的説教,沒有督促改正。久而久之就養成了不良的習慣。祖父母的溺愛導致很多天賦好的孩子沒有養成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這就是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

二、這使我很痛心——對孩子關心不夠

王東晨—一位非常內向的男生,一家四口人,父親(殘疾,失去了一條手臂)母親外出打工,兄弟二人寄住在外婆家。他在外婆傢什麼活都幹,挑水、做飯、撿棉花、帶弟弟等等。他外婆還告訴我:他們家沒有房子,很困難。我問他:“你為什麼不申報貧困生?”他沒有回答我,只是木然的看着我。此刻我深深自責,感到我們的工作做得很不夠,對孩子關心也很不夠。

三、這使我很舒心——學生們茁壯成長

當我來到張子歸家時,我站在窗户下看了很大一會,發現他正在鑽研他喜愛的數學,一會兒冥思苦想,一會兒奮筆疾書,這麼勤奮的孩子何愁不出成績。我問他父親:子歸幫不幫家裏幹活?“學習累了,就幫我們幹活—掰棉花,鋤草,餵豬等等。”他的父親高興地説。我説:“子歸,這次期會考試成績很好,有沒有信心讓你父親更高興,明年會考考取一中火箭班?”“老師,我有信心!”“從現在起,你就特別要把弱科英語突擊上來,優勢學科數理化要發揚光大。”“老師,我正在努力。”

當我來到李雪莉家時,老遠就看見她和母親在地裏撿棉花。我問她母親:雪莉白天幫你們幹活,什麼時候做家庭作業?他母親自豪地告訴我:“她每天晚上學習到很晚。”“雪莉,你知道這次期會考試是第幾名嗎?”“不知道。”“全校第七十三名。”“呀!”她高興得幾乎跳起來了。這是她進學校來的最好成績,也是她不斷勤奮努力的結果。我説:“雪莉只要你上課注意力還集中一點,你的進步會更大。”雪莉明白我説的什麼不住的點頭説:“老師,我不會讓您失望的。”

當我來到李敏家時,她正在燒開水。家裏只有她和婆婆兩人生活,爸爸媽媽外出打工。婆婆不久前摔了一跤,行動有些不便。從學校回到家裏,她自己掃地、挑水、做飯、洗衣,還幫你婆婆搓澡擦背。只有忙完了這些才能坐下來學習。小小年紀就懂得照顧人,自理生活,這很不容易,也是難能可貴的。

四、這讓我感到自豪——責任重大

當我來到孩子們家時,他們和家人一起熱情迎接;當我離開孩子們家時,他們和家人又熱情挽留,真誠相送,送了很遠很遠。從他們的行動中、從他們的話語裏、從他們的眼神裏我看到的是一種信任,一份放心,一份期待。這種信任讓我感覺到受人尊重,心裏充滿了自豪;這份放心對我而言又是一種鞭策;一份期待——學生家長對知識的渴求多麼強烈,這又使我感到責任重大,對我而言更是一種動力,我要無愧於家長和孩子們。它促使我在講台上、在走訪中為教育事業傾心奉獻。

訪萬家心得體會 篇四

我班課任教師對我班的50名學生進行了家訪,所見所聞,感觸良多:

1、良好的家庭教育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

文化程度高的家長對自己的子女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知道如何對孩子進行學習生活上的指導。這些家長的孩子往往從小就已經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有較強的自覺性。

文化程度不高但為處世有原則的家長,他們對孩子學習上的指導雖有欠缺,但會以言傳身教教給孩子做人的道理。這類孩子通常為人不錯,心地善良,只要在學習方法上多加以指導,一般會有較大的進步。

還有少數家長,本身文化程度低,對自己的子女又過於溺愛。隨着年齡的增長,孩子的脾氣也越來越大,這些家庭往往已出現“不會管,管不了”的局面。其父母根本管不了,只是希望通過學校教育來改變孩子。

2、學生在校表現與在家的表現通常都有較大的差異。

絕大部分學生在學校裏各方面表現都良好,但在家裏卻彷彿變成了另一個人一樣。放假後,不學習,不寫作業,整天看電視、錄像,整宿上網,什麼家務都不幹。這些學生既不關心家事,更對國事天下事漠不關心,這對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的培養非常不利,直接導致其課外知識極度欠缺,動手實踐能力相對較差,必將影響其未來的發展。

3、家長對學校和老師普遍抱着較高的期望和要求。

從家訪中,我們深感家長對學校和老師普遍抱有較高的期望和要求,有的孩子在家比吃比穿,有的孩子任性撒嬌,有的家長對孩子寵的厲害,孩子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時,家長總是説你不聽話,就把老師請來,覺得老師就是萬能的,能解決孩子的一切問題。如果在老師身上發現了什麼不良之處,家長就覺得特別吃驚,覺得不可思異。家長對我們報以這麼高的期望,我們真是深感責任重大。怎樣為孩子們樹立榜樣,也對我們提出更高的要求。

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學校、家庭、社會的共同參與;家訪則是這一系統工程中的重要一環,是做好教學和班級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通過一段時間的家訪,我們得到了許多收穫,並決心在今後的工作中繼續有目的、有計劃、有重點地開展家訪工作,為實現學校的跨越式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zjedz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