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中學生關於孩子教育心得

中學生關於孩子教育心得

中學生關於孩子教育心得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有着自己的歸屬感家庭或者如果她覺得自己被人嫌棄,比如遭到他人不留情面的嘲笑,她就可能到別的什麼地方去尋求接納並獲得歸屬感。這裏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關於孩子教育心得,供大家參考。

關於孩子教育心得1

玉舒和張熙是從小一班來的兩位小女孩,今天早上玉舒穿着拖鞋來幼兒園,自己不小心被自己的鞋子弄到了,我還沒來得及將她扶起來,她自己就爬起來了,也並沒有覺得摔倒了會很丟臉,班級有幾個男孩子開始笑她,她便大聲地哭了起來。

我走到她身邊安慰她並批評了其他小朋友,在我去管理其他幼兒時。我發現張熙跑到餐桌地方抽了幾張紙,跑到玉舒旁邊幫她擦擦眼淚,邊拍拍她的背,邊用小手拉着她,而其他小朋友則在做自己的事情。幼兒內心會有一種潛在的歸屬感,幼兒會把之前的班級當成自己的集體,自己班級的同學才是自己的朋友,有困難要去幫助他。

女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有着自己的歸屬感家庭或者如果她覺得自己被人嫌棄,比如遭到他人不留情面的嘲笑,她就可能到別的什麼地方去尋求接納並獲得歸屬感。張熙給了冒玉舒安慰和鼓勵,讓冒玉舒在一個陌生的環境中得到歸屬感。我馬上表揚了張熙這種關愛小夥伴的行為,並讓幼兒要學習張熙的這種行為,要學會關心愛護他人,這樣你會得到更多的好朋友,你在困難的時候,別人也會幫助你。關愛能帶給他人安全感,給人一個歸屬感,幼兒在一起玩耍時,需要一種歸屬感和被關愛。

關於孩子教育心得2

在學校裏,每個班裏都有那麼幾個特殊的孩子,可能是家庭情況特殊,也可能是孩子自身的情況。無論這些特殊孩子的情況是怎麼樣,他們總會覺得自己與其他的孩子不一樣。這時候,就需要我們做老師的做到特殊情況特殊處理。

記得去年冬天的時候,我們班裏有個小女孩,她叫張淑豔。有一天,她的爸爸給我打電話,要給孩子請幾天假,原因是孩子的媽媽出車禍了,沒有時間送孩子去坐校車(孩子是坐校車上學的)。我允許了。過了幾天,孩子來上學了,我悄悄地問她:“寶貝,你媽媽好點了嗎?”孩子難過的告訴我:“媽媽的腿和眼睛受傷了,還總是睡覺。”我聽了之後心裏不免有一絲難過,孩子這麼小就要承受這樣的事情。我看着孩子身上穿的外套,應該是好長時間沒有洗了。中午睡覺之前,我跟孩子説:“寶貝,老師幫你洗洗外套好不好?”她一聽,有些難過,很是不願意,甚至哭了起來。我納悶的問她:“為什麼不願意讓老師給你洗?”孩子難過地説:“以前都是媽媽給我洗。”我明白了,應該好幾天沒有看到媽媽了,她想媽媽了。我説:“寶貝,媽媽現在需要休息,讓老師幫你洗,以後媽媽好了,再讓媽媽洗好不好?”孩子終於點了點頭。

到下午放學的時候,我幫她穿上我給她洗的衣服,看得出她很高興,上車的時候一個勁的跟我再見。

其實,這件事情對我來説只是舉手之勞,可對於孩子來説,那是她在黑暗中一束温暖的陽光,這一束陽光可以帶她遠離黑暗的孤單,更讓孩子感到快樂和高興,讓家長感到放心,更信任我們這些做老師的。對於我們以後開展各項工作開闢一條平坦的道路,得到更多的支持。再遠一些,不用説是自己班裏的孩子,平時同事朋友有了困難,我們也是伸出我們的雙手去幫助他們,我相信,人人都伸出充滿愛的雙手,這個世界到處會開滿愛的花朵。

關於孩子教育心得3

小班的孩子剛入園時,適應能力差的哭的哭、鬧的鬧。老師為了儘快的引導這些孩子適應幼兒園生活,往往會無意的忽視那些能力強的、不哭、不鬧的孩子。記得我班有個叫思航的小男孩兒,身體特別棒,入園到現在,他各方面的能力都很強,從來不哭、不鬧。可以説,在他身上我確實很沒有操心。

今天中午吃過午飯,我向往常一樣為帶藥的孩子喂藥。正忙着,思航小朋友跑過來,從衣兜裏拿出一小瓶淺藍色的液體藥,要我喂他吃。我接過藥一看,上面沒有標籤、也沒有字樣,我不敢隨便給他吃,為了安全起見,我打電話給他家長、問藥是不是家長讓他帶來的。思航媽媽説:他們家長沒讓他帶有藥來,這藥可能是他奶奶的瘋濕藥,不能給他吃。電話過後,我真是不敢想象,這藥要是他自己喝了,該多危險呀!

事後我有些不安心,覺得好多孩子吃藥都特別害怕,要老師耐心的呵護才能喂下去,思航小朋友為什麼還要偷偷的帶藥來讓老師喂他呢?於是在放學時,我有意的會見了思航的媽媽。與家長聊過後才知道,是因為老師每天給孩子們喂藥時,為了呵護那些不想吃藥、怕吃藥的孩子,都會對他們説一些很關愛的話語、做一些親暱的動作等。小思航也想讓老師在意他,所以對媽媽説他也要帶藥來幼兒園讓老師喂他,但是媽媽沒有在意他的話。

這事過後,使我深深的感到:我們幼兒園的老師,面對的對象太小,給他們喂藥是常有的事,因此喂藥的時候一定要細心。另外,不管在任何時候,不能忽視對每一個孩子的愛,因為關愛每一個孩子都是我們的職責!

關於孩子教育心得4

竇燕山,原名竇禹鈞,五代後晉時期人,他的老家是薊州漁陽,也就是今天天津的薊縣。漁陽曾經隸屬古代的燕國,地處燕山一帶,因此,後人稱竇禹鈞為竇燕山。

竇燕山出身於富裕的家庭,是當地有名的富户。據説:竇燕山為人不好,做事缺德,到了30歲,還沒有子女。一天晚上做夢,他死去的父親對他説:“你心術不好,心德不端,惡名張注天曹,如不痛改前非,重新做人,不僅一輩子沒有兒子,也會短命。你要趕快改過從善,大積陰德,只有這樣,才能挽回天意,改過呈祥。”

從此,竇燕山暗下決心,痛改前非。一天,他在客店中撿到一袋銀子。為找到失主,他在客店裏整整等了一天。失主回到客店尋找,他原封不動地將一袋銀子歸還給失主。一次家裏一個窮困的僕人偷拿了二百吊錢,怕被發現,寫了一紙説賣二百吊錢還債,掛在其小女臂上逃走了。竇見此,收養此小女,到此女結婚年齡,竇以二百吊錢嫁出。僕歸,感激不已,畫了一幅竇的畫像,日夜禱告他長壽。

竇燕山一生中大行善事,孤遺有女不能嫁的,他出錢替人嫁女;有喪無錢不能葬者,他出資埋葬;竇燕山還在家裏辦起了私塾,請名師教課。有的人家,因為沒有錢送孩子到私塾讀書,他就主動把孩子接來,免收學費。

後來他的妻子連續生下了五個兒子。他把全部精力用在培養教育兒子身上,在他悉心培養教育下,五個兒子都成為有用之才,先後登科及第:長子中進士,授翰林學士,曾任禮部尚書;次子中進士,授翰林學士,曾任禮部侍郎;三子曾任補闕;四子中進士,授翰林學士,曾任諫議大夫;五子曾任起居郎。當時人們稱竇氏五龍。

一位叫馮道的侍郎曾賦詩一首説:“燕山竇十郎,教子有義方。靈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這裏所説的“丹桂五枝芳”,就是對竇燕山“五子登科”的頌揚。

宋范仲淹《竇諫議陰德碑》上説:“竇禹鈞,范陽人,為左諫議大夫致仕。諸子進士登第,義風家法,為一時標表。”

五子登科的事蹟,即使對現代家庭教育也仍然有着重要的影響。

關於孩子教育心得5

星期三的晚上,我到學校參加了我兒子的家長會,當開會時間還沒到的時候,我們這些家長已經坐在教室裏,等候班主任的到來,大約還有十分鐘家長會就要開始了,家長們有説有笑,不久,班主任老師進來了,家長都個個聚精會神的聽班主任老師的講話,他説:“各位家長,我們今天這個家長會來講一講一個母親怎樣教育孩子學習的過程”,老師説:“我前幾天去一所高中學校聽課,聽完以後,我作為老師值得讓我去學習,真是受益匪淺,為什麼,因為講述的是一個母親怎樣去教育孩子的學習,你們知道嗎,這是一個十四歲的女孩,家裏條件也不好,經濟也不富裕,而這個母親在外面打工,工錢也很少很辛苦,可是這個女孩的成績,在學校裏算的上是倒數第一,每門功課都考了二三十分,我想:也許他的成績差,可能是因為和他的家庭有關吧,為什麼呢?因為他爸爸早早的去世了,母女倆相依為命,他媽媽在外面打工把一切家務活都留給了他的女兒,後來有一次,他媽媽打電話過來,問她考了怎麼樣,她女兒説:“媽媽,六門功課有四門不及格”,他媽媽聽了這個成績不但不罵她,並且耐心的跟她説:“要好好的讀書,好好地用功,千萬不要像媽媽一樣是個打工的多不好,雖然這次考的不好,媽媽也有責任但媽媽呢,希望你在學習上能夠自強、自立、自學,在學校做作業要認真的做,上課要認真的聽講,下課要多看書,考試的時候要多想想多思考,那麼成績就會提高此時此刻,這個小女孩聽了他媽媽這番話,心裏有一種説不出的感激説:“媽媽,你放心女兒會把你的話記在心裏,女兒會努力會更加的去拼搏,女兒知道媽媽你辛辛苦苦賺錢,為了供我上學,媽媽我不會辜負你對我的一片心血,我會用最好的成績來回報你”,後來,快要期末考試的時候,這個女孩每天早上五點鐘起牀,複習半個小時回到學校,早上一個人在教室裏看書,後來有一個老師走過來,看見這個女孩一個人在教室裏看書,對小女孩説:“你怎麼這麼早啊,一個人在看書”,這個女孩對老師説:“早上早一點對精神好,對學習也有幫助”,老師説:“你以後一定是個讀書的料,老師相信你,一定會考出好成績來,後來,期末考試開始了,大約過了一星期以後,這個女孩的成績出來了,竟然四門功課都考上了90多分以上,你知道嗎,對於這個女孩來説,考了那麼好的成績,對她來説是個奇蹟,後來,她把這個成績告訴了她媽媽,她説:“媽媽,我四門都考上了好成績”,他媽媽聽了激動的哭了。

我聽了這個故事以後,我想起了有些家長不但不去鼓勵自己的孩子,只管自己賺錢而且,他考的不好的時候,甚至去打罵自己的孩子,但對我來説,這樣的教育方法是錯誤的,我想:“應該成績考差的時候,你要去鼓勵他,他心情不好的時候去安慰他,這樣才是提高他的成績的好方法。

不管怎麼説,我真誠的希望我們的家長,能給自己的孩子,在學習上能夠給他一份關愛,一份理解,一份鼓勵,那麼我相信,有一天,他拿着好的成績站在你的面前的時候,媽媽我考出了全校第一名,這時作為家長的我們,別提心裏有多開心了,那麼你的孩子以後一定是你的自豪和光榮。

標籤: 中學生 教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zym1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