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個人文檔 >徵文稿 >

我與改革開放共成長征文比賽-老家峒場的變遷

我與改革開放共成長征文比賽-老家峒場的變遷

老家峒場的變遷

我與改革開放共成長征文比賽-老家峒場的變遷

作者:weixing

我上世紀70年代中期出生在******一個偏僻的小山村,這裏有連綿不斷的羣山,羣山之中形成一個個小窪地,叫做“峒場”或“弄”,通常一個峒場或弄算一個“屯”。這些峒場有大小不同各種形狀,老家那個峒場,處於周邊數個峒場的中間位置,面積相對較大,呈扁長形,峒場裏有20多户人家,有周邊唯一的一所學校(教學點)。1978年正好是我懵懂記事的時候,可以説,我與改革開放一起成長,老家峒場30多年以來的變遷,恰好是農村改革發展偉大成就的一個小縮影。

 1.改革開放初期

孩童時代對年份沒有印象,我們那兒大概是1981年開始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對於之前的公社、大隊、生產隊模式,我有所記憶。我們那個生產隊由鄰近三個峒場約40多户人家組成,農具、土地等生產資料歸公,農民統一稱為“社員”。每天由隊長給社員安排農活集體出工,不到勞動年齡的孩子們,在大人的指揮下幹些相對輕鬆的活,如:撥草、撒種子、剝玉米棒、曬玉米等,生產隊則視情況給記點小工分。秋收或年底時按社員累積工分數量分配糧食作物。生產隊有飼養場,豬、牛等牲畜有專人飼養,每家有一塊自留地,可以養一些豬、雞,但豬養大後要統一賣給食品站。每到臨近年節,大人會拿着分配到肉票、布票到食品站、供銷社購買豬肉和布料等,那是小孩們最期待的時候。我印象最深的,是生產隊晚上經常在學校操場召開社員大會、以及秋季或年底召開的糧食作物分配大會,場面熱鬧非凡,大人們忙着稱重、分配糧食,小孩子則躲在堆成小山包似的玉米棒裏捉迷藏或玩耍;還有每年一兩場公社放映隊下隊放電影,那熱鬧、歡樂、興奮的場面至今難忘。聽大人説,這種生產模式看似熱鬧,但生產效率低,大多數家庭經常面臨着吃不飽、穿不暖的問題,生產資料、生活用品非常匱乏。隨着改革開放的推進,之前那種獨特的生產生活方式不再延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有效地激發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80年代中後期起,除了種好自家的土地之外,峒場裏的中青年勞動力有的外出或就近打工,有的做起了小商小販,有的當了個體户,有的發展特色種養業,鄉親們有了更多的收入來源,可支配收入來源逐漸增多,生活質量逐步提高。

 2.路

在城裏人的眼中,峒場是偏僻與落後的代稱。千百年以來,先輩們在這些峒場與集市之間、每個峒場之間修建或走出了一條條路,這些路有平坦的,更多則是崎嶇小路、山路,文人筆下常稱之為羊腸小道。老家峒場距離公社(鄉政府)駐地約4公里,穿越3個峒場,這條山路一般步行需要1個小時左右。在我的記憶中,無論是趕集、走親戚還是外出求學回老家,這條羊腸小道留下了我無數的腳印:國小四年級到國中畢業,每週日下午挑着一小擔柴火加上一週所需糧食,從家裏趕到鄉里的學校;每週五下午,則大多是輕鬆快樂地跟着夥伴們一路回家;後來到縣城上高中,到外省上大學,以及工作以後,則是隔一段時間(如學期結束或重大節日)才回家一次,仍然是乘車到鄉里之後步行回家。大人們為了生計,則更是在這條山路了灑下了無盡的汗水:每次趕集把山裏的柴火或特產挑到集市上出售,然後再從集市上把生活所需的物品挑回來,遇到內澇洪水等自然災害年份,還需要從集市上購買成百上千斤玉米、穀物回來養豬或食用,等到好不容易把豬養大,抬到圩上賣又是需要好幾個人費半天勁。這都還不算什麼,由於交通不便,有產婦難產或村民突發重病抬到半道離世的悲劇也曾發生,當然,也不乏趕圩歸來失足掉落路邊崖下渾身是傷的醉酒人。峒場小路不僅給人們出行帶來了不便,更給村民們的農業生產造成麻煩,無論是平地還是山腰上的坡地都只有小路、山路相連,種地、收成、砍柴、割草喂牛羊等都需要付出力氣和汗水。從國小五年級開始,我週末或假期回家都跟着大人下地幹農活,由於只會用右肩挑擔,不會換肩,後來好像造成左右兩肩一高一低,常自虐自己是個殘疾人。在這些山路上,我是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勞動的艱難與辛酸,也真正體會到“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的意境和含義。

1994年,縣、鄉政府通過組織農民義務派工或以工代賑等方式,開始實施通村公路等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老家峒場剛好位於鄉政府通往另一個行政村的必經之路上,這條通村公路終於被提上建設日程。政府採用包乾的方式,給沿線受益羣眾分配築路任務,鄉親們花了六年時間,在2000年修成能勉強通農用車的機耕路。隨着政府扶貧攻堅投入的逐步加大,2003年機耕路鋪成砂石路,路況稍微好轉,小汽車、柳微車可以通行。通村公路從老家峒場的半山腰經過,大家乘車到一個固定岔路口下車,需要走一段大約半公里的山路才能到家,為了解決屯級公路連接到村級公路的問題,鄉親們在2005年修通了通屯公路。2013年,受益於村村通硬化公路政策,村級砂石公路被硬化成了水泥路。2015年,通過財政一事一議補貼政策和在外工作老鄉捐款籌資,峒場的1.1公里屯級路被硬化成水泥路,每家每户都有水泥路直通家門口。村屯公路建成後,鄉親們的生產方式、出行方式發生了極大變化,部分農户購買了摩托車、電動自行車和柳微車、小汽車以及農用運輸車等,最差的也添置了手推車等,農業生產過程中的勞動強度大為降低,出行便利度極大提高。

3.水、電

大概在1984年,由於通鄉高壓電線路從老家峒場經過,老家比周邊其他峒場提前多年通了生活用電,鄉親們告別煤油燈用上了電燈(那時農民用電大多僅限於照明)。1990年臨近北京亞運會時,做了幾年小攤小販生意的大哥買了屯裏的第一台14寸的黑白電視機,由於山高信號弱,圖像不清楚,只能看着夾着雪花斑點的節目,有時天氣好時能多清楚一些。即使這樣,大家也非常高興,晚上經常有村民和小孩來看家裏看電視,大家對鄧小平等國家領導人的認識也從這開始。隨後幾年,屯裏一些鄉親也陸續買了電視機,然後大家像競賽一樣,洗衣機、電動碾米機、電動切蔓機(一種切豬菜的機器)、電風扇等電器開始普及。到了2003年之後,隨着技術進步國家村村通衞星電視工程的實施,彩電開始進入峒場人家裏。現在,彩電、電磁爐、電冰箱、洗衣機和各種生產所需的電動工具、設備也成了大多數村民的標本電器設備,農村生產力和文化生活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老家峒場雖然交通不便,但飲水則相對方便,屯裏有人民公社時代挖掘的水井,一年四季從不斷水。大部分人家需要人力挑水解決用水問題,少部分人家用竹子對半破開做成引水水管,把山上的山泉水引到自家水缸使用。通電之後,大家開始買來水泵把地下水抽到家裏,解決了挑水問題。2013年,水利部門在峒場坳口修建了水池,把地下水抽到水池裏,通過供水管道把自來水送到各家門口,鄰近幾個屯也同時受益,大家才算是用起了和城裏一樣的有壓力的自來水,部分村民開始購買了電熱水器,享受起沐浴洗澡的便利。

4.住房

改革開放初期,峒場鄉親們的住房有泥瓦房、磚瓦房、木質瓦房和茅草房等,外觀比較好看的就是磚瓦房了,但多數房屋都很破舊,而且這些房屋大都是人畜共居模式(通常一層養牲畜,二層住人,中間用木板隔開),衞生條件差。有的屋頂長年漏雨;有的木質瓦房四周用木板、竹片、樹皮或山棕葉子來圍護,冬天一到,凜冽的寒風四處灌入;有的泥房、磚瓦房牆體局部變形開裂,居住安全係數極低,每每暴雨過後都有房屋局部坍塌等險情發生。大約從2000年開始,部分經濟基礎較好的村民開始把舊房拆除,建起了鋼筋混凝土樓房;隨着國家扶貧危改政策的逐步實施,部分經濟基礎差的貧困户也陸續得到危房改造資金補貼。現在,絕大部分村民都已經建起了鋼筋混凝土樓房,修建了衞生廁所,有的還把房屋內外裝修好了,以前歪歪斜斜、破爛不堪的舊房已不見蹤影。

5.通信

21世紀初起,隨着通信技術進步和國家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的增加,農村通信服務發展日新月異,大約在2002年的時候,在外面已經普及手機的時候,屯裏部分人家紛紛安裝起中國電信的無線固話,終結了幾十年以來與外界聯繫主要靠書信、電報和跑腿等傳統方式。近幾年來,光纖寬帶線路、手機基站等逐步建設起來,峒場人也很快普及了手機的使用,在外打工或工作的親友回到峒場再也不用擔心手機無信號與外界失聯了,部分人家還安裝了光纖寬帶網絡,解決了手機、寬帶上網和收看電視等問題。通信和信息服務方式的巨大飛躍,使古老的峒場好像一下子從原始社會進化到現代社會一樣,過去不知上網為何物的村民,在各自家裏小孩的帶動下,慢慢懂得了用電腦、手機上網,獲取生產和生活信息。寬帶互聯網不僅填平了山村與外界的“信息鴻溝”,而且還給村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了極大便利。過去,村民外出打工,要千里迢迢提前趕到城裏買車票,現在坐在家裏,利用電腦或手機,動動鼠標或手指,隨時就能買到火車票或汽車站,方便又快捷。

1978到2018,時光如白駒過隙,轉眼改革開放的航船已經乘風破浪啟航了四十年。四十年來,峒場還是原來的峒場,但通過實施水、電、路、住房和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黨的富民惠民政策使老家峒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遷,我也從幾歲懵懂孩童走過了自己的“不惑”之年,成為一名國家公職人員。客觀地説,每個村莊、每個峒場的變遷雖然不同,但廣大農村沐浴改革開放春風、感受改革開放成果、分享改革開放紅利的機遇都是大致相同、均等的,老家峒場的變遷就是我國農村變遷和農村改革成果的縮影。我堅信,在黨的精準脱貧攻堅政策和鄉村振興政策引領下,鄉親們一定會走上了一條和諧幸福、平坦光明的康莊大道,家鄉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erenwendang/zhengwengao/e6j9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