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個人文檔 >入黨自傳 >

黨課學習材料

黨課學習材料

目錄

黨課學習材料
第一篇:2014年黨課學習材料第二篇:2014年黨課學習材料第三篇:2014年黨課學習材料第四篇:2014年3月黨課學習材料第五篇:黨課學習材料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2014年黨課學習材料

根據中央、省委有關文件精神的要求,按照學校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實施方案的安排,今天,由我為大家上一次黨課。我講授的題目是“羣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這次黨課的基本內容是:瞭解羣眾路線的形成發展進程,掌握羣眾路線的科學內涵,認識羣眾路線在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中的作用,分析執行羣眾路線面臨的困難和問題,領會新時期羣眾路線的基本要求和核心內容,做到自覺踐行黨的羣眾路線,推進各項工作科學發展。講授的重點是羣眾路線的的形成發展進程及其科學內涵,這是開展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理論基礎問題;難點是羣眾路線面臨的困難和問題。羣眾工作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也是我們黨的政治優勢,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丟、不能忘。當前開展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就是為了科學有效地推進黨的羣眾工作,築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羣眾根基。下面,我講第一個問題。

一、羣眾路線的形成發展過程

羣眾觀點是羣眾路線的思想基礎,將黨的羣眾觀點和黨領導人民羣眾的工作方法結合起來,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就形成了黨的羣眾路線。黨的羣眾路線是怎樣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呢?我們可以概括為4個階段來認識。

1、“羣眾路線”概念的提出

中國共產黨從誕生之日起,就堅持把深入和發動羣眾作為革命鬥爭的主要方式。1922年7月召開的黨的二大通過的《組織章程決議案》就指出:“黨的一切運動都必須深入到廣大的羣眾裏面去。” 1925年10月召開的中共擴大執委會決議案中又指出:“中國革命運動的將來命運,全看中國共產黨會不會組織羣眾,引導羣眾。” 正是由於從一開始就非常重視深入和發動羣眾,組織、領導工農運動,使年輕、弱小的共產黨很快即得到快速發展,由1921年建黨時的50多位黨員,發展到1927年初的6萬多人,顯示出黨組織自身的巨大發展潛力和政治影響力。1928年11月,李立三根據黨的六大精神在同浙江地區黨的負責人談話時指出,在總的爭取羣眾路線之下,需要盡最大的努力到下層羣眾中去。這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首次使用“羣眾路線”這一概念。1929年9月,由陳毅起草、經周恩來審定的《中央給紅四軍前委的指示信》中,三處明確提到“羣眾路線”,即籌款工作要“經過羣眾路線”,沒收地主豪紳財產要“經過羣眾路線”,紅軍給養問題也要“漸次做到由羣眾路線去找出路”。1934年1月,在第五次反圍剿鬥爭中,毛澤東在《關心羣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説:“真正的銅牆鐵壁是什麼?是羣眾,是千百萬真心實意地擁護革命的羣眾。”要真正發動羣眾,就必須關心羣眾,幫助羣眾解決好從土地、勞動,到柴米油鹽、出行、醫療等各種生活問題。土地革命時期黨在羣眾路線方面積累了許多成功經驗,短短几年間,先後建立了以中央蘇區為代表的十三塊革命根據地,黨員數量由“四一二”政變之後的不足1萬人,發展到30萬人,建立了30多萬人的紅軍。這些都充分顯示了羣眾工作、羣眾路線的重要作用。

2、羣眾路線理論的逐漸成熟

抗日戰爭時期,黨的羣眾路線的基本內容開始不斷完善和成熟,形成了較為完整的體系。1936年12月“西安事變”後,中國共產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政策得到了全國人民、社會各界的擁護和支持,最大限度地實現了民眾的大動員、大聯合,把全民族的力量集中到抗擊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人民戰爭中來。進一步顯示了我們黨發動羣眾、依靠羣眾的巨大力量。1942年12月,毛澤東在《經濟問題與財政問題》中提出:“我們的第一個方面的工作並不是向人民要東西,而是給人民以東西。我們有什麼東西可以給與人民呢?就目前陝甘寧邊區的條件來説,就是組織人民、領導人民、幫助人民發展生產,增加他們的物質福利,並在這個基礎上一步一步地提高他們的政治覺悟與文化程度。”1943年6月,毛澤東在為中央起草的《關於領導方法的若干問題》一文中,對黨的羣眾路線的工作方法作了精闢概括:“在我黨的一切實際工作中,凡屬正確的領導,必須是從羣眾中來,到羣眾中。……如此無限循環,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確、更生動、更豐富。這就是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同年10月,在《切實執行十大政策》中,毛澤東強調:“羣眾觀點是共產黨員革命的出發點與歸宿。”1945年,毛澤東在《論聯合政府》的報告中又進一步闡述了黨的羣眾路線的核心內容,他指出:“我們共產黨人區別於其他政黨的又一個顯著的標誌,就是和最廣大的人民羣眾取得最密切的聯繫。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一刻也不脱離羣眾;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而不是從個人或小集團的利益出發;向人民負責和向黨的領導機關負責的一致性……應該使每個同志明瞭,共產黨人的一切言論行動,必須以合乎最廣大人民羣眾的最大利益,為最廣大人民羣眾所擁護為最高標準。”羣眾路線日漸成熟的同時,在黨和人民之間、幹羣之間、軍民之間,也建立魚水深情和血肉聯繫,出現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形成了極為寶貴的精神財富和改造社會的巨大力量。

3、羣眾路線的不斷豐富發展

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們黨根據執政黨面臨的新形勢和新任務,對羣眾路線作出了新的豐富和發展。1956年9月,鄧小平在中共八大上《關於修改黨章的報告》中對黨的羣眾路線作了新的概括,系統闡述了黨的羣眾路線的重要意義。 1964年,毛澤東在談到學習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和辯證法問題時,再次闡述了黨的羣眾路線的基本內容,同時還論述了羣眾路線同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一致性。我們黨依靠最廣大的人民羣眾擁護和支持,取得並鞏固了全國政權,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實現了國家的統一和國民經濟的迅速恢復、發展,開始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實踐。但是,由於缺乏經驗,忽視客觀規律,驕傲自大,過分強調主觀意志的作用,在1958年開始的“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中出現了重大錯誤。1959年彭德懷在給毛澤東的信中,分析造成“大躍進”左的錯誤在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風方面的原因是“浮誇風氣普遍地滋長起來”、“小資產階級的狂熱性,使我們容易犯左的錯誤”;因而脱離羣眾,得不到羣眾的支持;等等。但是,毛澤東同志不接受批評,反而在全國發動了“反右傾”鬥爭。1966年,毛澤東又發動了“文化大革命”。《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中説:文化大革命名義上是依靠羣眾,實際上既脱離了黨的組織,又脱離了廣大羣眾。這充分説明,羣眾路線不僅僅是思想認識和理論問題,更需要正確的路線、方針和政策作保證。

4、羣眾路線理論的完善與深化

改革開放以來,鄧小平同志和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對羣眾路線進行了開創性的繼承和發展。鄧小平指出:“羣眾路線和實事求是這兩條是最根本的東西”;“羣眾路線和實事求是特別重要”。鄧小平還把“三個有利於”作為衡量各方面工作成敗的標準,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我們黨制定各項方針政策的出發點和歸宿。 江澤民同志和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明確提出了“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重要理念,尤其是把“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內容,這是對黨的羣眾路線的進一步豐富和發展。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明確提出了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強調“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等重要思想,把“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羣眾的血肉聯繫”作為保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政黨先進性的根本點,作為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的重要任務。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和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把黨的羣眾路線視為“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決定在全黨開展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以切實加強對全體黨員的馬克思主義羣眾觀點教育,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羣眾的血肉聯繫,為推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堅強保證。

我認為,通過開展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黨的羣眾路線理論又會得到新的發展,需要我們不斷深化認識。通過第一個問題的講解,我們梳理了黨的羣眾路線的形成發展過程,下面我給大家總結一下羣眾路線的科學內涵。

二、羣眾路線的科學內涵

要了解羣眾路線,關鍵是要把握羣眾路線的內涵。毛澤東對羣眾路線作出過淺顯而科學的概括和總結,他説:“在我黨的一切實際工作中,凡屬正確的領導,必須是從羣眾中來,到羣眾中去。這就是説,將羣眾的意見(分散的無系統的意見)集中起來(經過研究,化為集中的系統的意見),又到羣眾中去作宣傳解釋,化為羣眾的意見,使羣眾堅持下去,見之於行動,並在羣眾行動會考驗這些意見是否正確。然後再從羣眾中集中起來,再到羣眾中堅持下去。如此無限循環,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確、更生動、更豐富。……從羣眾中集中起來又到羣眾中堅持下去,以形成正確的領導意見,這是基本的領導方法。”不能“羣眾要怎麼辦就怎麼辦”,而應當“凡屬人民羣眾正確的意見,黨必須依據情況,領導羣眾,加以實現;而對於人民羣眾中發生的不正確的意見,則必須教育羣眾,加以改正”。

1981年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第一次把羣眾路線和事實求是、獨立自主確定為毛澤東思想三個“活的靈魂”,並將黨的羣眾路線的基本內容概括為“一切為了羣眾,一切依靠羣眾,從羣眾中來,到羣眾中去”。這是羣眾路線內涵的根本性結論。這言簡意賅的表述包含了豐富的思想內涵。

1、一切為了羣眾。在黨的羣眾路線中,“一切為了羣眾”是指我們黨一切工作的出發點首先考慮的應當是人民羣眾的利益要求,應當着眼於滿足人民羣眾的利益要求。一切為了羣眾是我們黨想問題、辦事情、作決策第一首選的考慮,是思想上貼近羣眾的第一步。做到一切為了羣眾,就要求黨的領導機關和領導幹部要做事出於公心、一心為民,而不要打着一切為了羣眾的旗號幹自己的私事。

2、一切依靠羣眾。“一切依靠羣眾”是指要堅信人民羣眾是我們的力量之源、勝利之本、立黨之本、執政之基,我們的革命、建設、改革、發展都離不開人民羣眾的擁護和支持。只有始終依靠人民羣眾才能卓有成效地、創造性地開展好工作,才能為黨的事業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支持。

3、從羣眾中來。“從羣眾中來”要求我們黨在制定決策時要廣泛地深入到人民羣眾中,準確瞭解和把握人民羣眾的思想脈搏和決策要求,傾聽羣眾的呼聲,將人民羣眾的決策要求集中起來,在此基礎上制定科學的決策。“從羣眾中來”來的是什麼呢?來的應該是羣眾的心聲、呼聲。關於這一點,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了新要求:“完善黨員幹部直接聯繫羣眾制度。堅持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從人民偉大實踐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充分發揮橋樑紐帶作用,更好反映羣眾呼聲,維護羣眾合法權益。”這是全黨同志尤其是黨的領導幹部自覺做到“從羣眾中來”的重要指針。

4、到羣眾中去。“到羣眾中去”要求我們把通過集中羣眾的意見和要求形成的決策,再貫徹到羣眾中去,使之成為羣眾的自覺行動,使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能夠在羣眾的實踐中得以充分實現並及時進行修正。可見,到羣眾中去是引導羣眾掌握政策、改造客觀世界的過程,是一個在實踐中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的過程。

羣眾路線的科學內涵還有很多認識和理解的維度。大家可以把羣眾路線理解為一種價值取向,或者是工作方法,或者是工作作風。

羣眾路線為什麼是一種價值取向呢?我們説,一切為了羣眾,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這是黨的羣眾路線的根本出發點和歸宿, 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崇高的價值取向。它表明中國共產黨是全國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實代表。正如毛澤東同志所言: 我們共產黨人區別於其他政黨的又一個顯著的標誌, 就是和最廣大的人民羣眾取得最密切的聯繫,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一刻也不能脱離羣眾。這是一個重要的價值取向。

羣眾路線為什麼是一種工作方法呢?人民羣眾是共產黨的力量之源。毛澤東把共產黨與人民羣眾的關係比作魚和水的關係, 魚沒有水是無法生存和發展的。從工作方法角度説,只要我們依靠人民羣眾,相信人民羣眾的創造力是無窮無盡的,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難也能克服,任何敵人也不能壓倒我們。誰掌握了羣眾路線的工作方法,誰就可以贏得勝利。

羣眾路線為什麼是一種認識方法呢?從羣眾中來,就是把廣大羣眾在長期實踐中積累的經驗和提出的要求,集中起來,經過分析研究,形成符合實際情況的路線、方針、政策。到羣眾中去, 就是把已形成的路線、方針、政策再拿到羣眾中堅持下去, 化為羣眾的實際行動,並使之在羣眾的實踐中得到檢驗、豐富和發展。從羣眾中來,到羣眾中去,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在實際工作中的具體運用和生動體現。

羣眾路線為什麼是一種工作作風呢?保持黨同人民羣眾的血肉聯繫,是我們黨的優良工作作風的核心。堅持羣眾路線, 就能保證黨同羣眾的血肉聯繫, 保證黨的各項工作的成功。只有堅持羣眾路線,才能體察民情,知曉民意,才能辦好民事,謀好民利,才能得到廣大羣眾真心實意的擁護。

如果我們對黨的羣眾路線進行結構分析,我認為主要包括三個要素:一是主體要素,主體是黨的領導,二是羣眾觀點,核心是“一切為了羣眾,一切依靠羣眾”;三是領導方法與路徑,關鍵是“從羣眾中來,到羣眾中去”。

綜上所述,羣眾路線的科學內涵是豐富的。剛才我講了毛澤東同志對羣眾路線內涵的認識,重點介紹了《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中的結論,還介紹了我們認識羣眾路線科學內涵的幾個維度。以後還要不斷總結。

掌握了羣眾路線的科學內涵,接下來我們一起分析學習和實踐羣眾路線的重大意義問題。

三、羣眾路線的重大意義

為什麼要學習羣眾路線相關理論?為什麼要踐行羣眾路線?這個問題我想簡單從兩個方面來闡述。

1、學習和踐性羣眾路線的重#from 本文來自學優大學聯考網,全國最大的大學聯考資源網 end#要性

羣眾路線,是黨的性質、宗旨、任務的集中體現,人民羣眾的利益和需要,是黨制定一切方針、政策的基本出發點;人民羣眾的支持和擁護,是黨克服一切困難、不斷髮展壯大的根本保證;人民羣眾的監督、批評,是黨的幹部努力工作、勤政為民,不斷修正錯誤,永葆革命精神和良好作風的前提條件。能不能真正貫徹羣眾路線,從根本上決定着黨的性質是否(來源 本站)會發生變化,黨會不會喪失羣眾基礎和自身的優良作風、執政資格。堅持羣眾觀點,黨的決策才能得到人民的擁護。黨是從人民羣眾中間來的,是為人民羣眾服務的,一切圍繞人民羣眾,黨的一切決策和政策都應該是圍繞人民羣眾的。如果政策是為了人民羣眾的利益,就會得到人民羣眾的擁護;反之,就會得到人民羣眾的反對。

2、學習和踐性羣眾路線的必要性

長期的歷史實踐證明,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黨的事業是成功還是失敗;就在於能否保持和人民羣眾的血肉聯繫。只有密切聯繫羣眾,始終與羣眾站在一起,才可能保持黨的政治優勢,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但是,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由於世情、國情、黨情的深刻變化,整個社會處在極其深刻的轉型變革之中,在一些地區、部門和單位,一些幹部包括一些重要領導幹部,對黨的宗旨淡薄了,對廣大人民羣眾的感情冷漠了,缺乏真心實意為人民羣眾謀利益、做實事,脱離羣眾的危險突出了,在有的地區甚至發生了同廣大人民羣眾尖鋭的利益衝突。因此,我們學習羣眾路線理論,在全黨進行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就非常必要、非常迫切。我們學習和踐性羣眾路線,就是要促使廣大黨員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樹立、強化羣眾觀念、恢復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和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優良作風,真心實意地為羣眾謀利益、辦實事,鞏固黨和人民羣眾的血肉聯繫,永葆共產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構建我們國家長治久安的基礎。

剛才講到,開展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非常必要、非常迫切,這其實説明羣眾路線在新時期面臨一些問題與挑戰。這是我講的第四個問題。

四、羣眾路線面臨的問題與挑戰

我們是在當今社會這樣全新的環境、要求和開放條件下,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基礎上恢復、倡導、落實羣眾路線的。因此,在繼承、發揚優良傳統和以往成功經驗的同時,還必須注重羣眾路線的創新與發展。這就需要我們搞清楚新時期發生的變化,新的時代條件下羣眾路線的基本內涵和時代要求是什麼。我首先講講關係到羣眾路線的一些變化。

黨的羣眾工作,是黨宣傳、發動、教育和組織廣大人民羣眾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共同推動社會發展的全局性工作,是黨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出發,實現、維護和發展人民羣眾根本利益的長期性的工作。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黨的羣眾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影響羣眾思想和行為的因素複雜多樣。我們除了具有做好羣眾工作的良好願望,還必須充分認識當前黨的羣眾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以及深刻變化。只有在此基礎上,才能有效探索做好羣眾工作的思路和方法。

我認為以下三點變化是我們思考新時期羣眾路線的重要參照。

第一,當今社會羣眾本身發生了並正在發生着變化。黨所處的歷史方位的深刻變化,一方面使黨能夠運用手中掌握的權力更好地實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為人民執好政、掌好權;另一方面也使黨的幹部面臨着權力和利益的雙重誘惑和考驗。 一大批年輕的有知識的新鮮血液源源不斷地充實到黨的肌體,使党進一步充滿了生機和活力,這是黨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不斷增強的重要標誌。雖然黨的宗旨、黨的性質和終極目標未發生變化,但在黨員構成、黨員個體價值趨向等方面潛移默化地發生着變化。一些缺少長期黨性鍛鍊、在關鍵時刻東搖西擺的人,也進入了黨的隊伍併成為黨的幹部,給黨的隊伍包括幹部隊伍的純潔性帶來了很大威脅。

在革命戰爭年代,黨和人民羣眾、幹部和人民羣眾有共同的鬥爭對象,大家在一個戰壕裏面。在全國範圍執政以後,特別是進入社會主義社會之後,除了國際因素外,黨與羣眾共同的鬥爭對象沒有了。這給黨開展羣眾工作提出了過去所沒有的許多新問題。由於黨成為執政黨,掌握着公共權力,角色是社會管理者、領導者,人民羣眾自然而然地會把我們黨作為利益需求傾訴的主要對象。這樣,羣眾對於黨的各種要求就會凸顯出來。人民羣眾在就業、醫療、教育、住房、養老等問題上的訴求,只能向執政黨及其領導的政府反映;徵地、拆遷、環保、社保等直接觸及羣眾切身利益的事情,羣眾也會更多地把矛盾追究到執政黨及其領導的政府身上。這些情況是過去革命戰爭年代基本上沒有的,卻是我們今天開展羣眾工作必須每天面對的新情況。

第二、社會變遷使羣眾工作面臨的利益關係發生了深刻變化。 改革開放前社會發展的計劃性、同質性、封閉性、單一性的特徵,使社會的差異性較小,傳統社會的户籍制、檔案制和身份制固定了人們的行為模式,短缺經濟抑制了人們對物質利益的追求,我們黨依靠強大的政治動員、思想整合、精神灌輸引導人民羣眾的思想行為,大公無私、先人後己,吃苦在前、享受在後的價值理念不僅為廣大黨員所認同,而且影響着人民羣眾的思想行為,成為推動我國社會發展的強大精神動力。這種動力在政治、思想和道德層面,表現出崇尚奉獻、追求崇高的人生境界,利益、公平、民生、穩定等問題並沒有構成嚴峻的社會問題。

改革開放、現代化建設和市場經濟所帶來的社會轉型已使人們的利益觀念覺醒,整個社會對實現利益最大化的追求,改變了人們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在改革中需求不斷變化的羣眾個體根據各自所處的生存狀態大膽追求自己的利益,利益訴求多樣化促使羣眾需求從單一化的個人利益向多元的地方利益、單位部門利益和個人利益轉變,從普通化的物質利益向生存利益、精神利益、民主權利轉變。此外,隨着經濟發展而帶來的社會結構的急劇變革也使得利益主體呈現差異化特徵。

第三,社會階層和社會關係的新調整使羣眾工作的難度發生了深刻變化。我國社會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對黨的羣眾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戰。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出現了包括民營科技企業的創業人員和技術人員、受聘於外資企業的管理技術人員、個體户、私營企業主、中介組織的從業人員、自由職業人員等新的社會階層,他們都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而且各階層之間的社會、經濟、生活方式及利益差異日益明顯,許多人在不同所有制、不同行業、不同地域之間頻繁流動,人們的職業、身份經常變動。社會上有多少利益羣體,黨員的社會身份就來自多少利益羣體。同時,人民羣眾的權利意識、法治意識、平等意識都明顯提高。羣眾工作對象日趨複雜多樣,對黨的羣眾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大了做好羣眾工作的難度。市場經濟導致社會利益多元化、格局複雜化,羣眾劃分為多個不同利益羣體。由於羣眾又具有強烈的現實性特點,必然導致社會價值觀多元、利益訴求碎片化。

在社會分工越來越細,社會關係越來越複雜的情況下,組織羣眾的難度也在不斷增加。它要求領導幹部必須尊重和引導羣眾,把人民羣眾作為決策的主體,堅持走從羣眾中來到羣眾中去的路子,把社會各個領域和各種羣體的意見作為決策的依據,以決策的民主性、科學性獲得最大多數羣眾的擁護和參與;要感召和帶動羣眾,激發羣眾執行決策的熱情,任何時候、任何狀態下幹部都必須站在羣眾的前列,變指派命令為行為感召,變喊破嗓子為做出樣子,以身作則、率先垂範,以自己的工作熱情、工作業績、非權力性影響力來影響和帶動一般羣眾。

由於代際更迭,黨執政初期的羣眾基礎隨着歲月的流逝已大多退出職業舞台,現在活躍在時代舞台上的新一代羣眾基礎,大多數對社會的基本政治制度和社會制度是認可的,但對黨的認同已經從過去單純的感情認同,轉變為法理型認同和利益認同。在民主法制時代,人民羣眾的維權意識、民主意識、法制意識顯著增強,執政早期羣眾對黨和政府的無條件信任和服從的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已經讓位於對個體權利的追求。在長期執政條件下,由於社會分化等問題帶來了一定的社會“逆反”心理。黨風廉政方面暴露出的諸多問題帶來了一些羣眾對公權力信任度的降低。

隨着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羣眾維護自身權益的要求日益強烈,黨的羣眾工作體現出了鮮明的時代特徵。要做好新形勢下黨的羣眾工作,就必須瞭解這些時代特徵,並準確把握與時代任務相適應的基本工作要領。當前,人民羣眾對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必須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和維護羣眾權益。

黨的羣眾路線是中國共產黨幾代領導集體在長期的革命實踐中,立足於黨的性質和宗旨,把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創造性地吸收傳統民本思想的合理部分,總結長期革命鬥爭的實際需要和成功經驗,所形成的自身工作路線和工作方法。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就是要通過認真學習,提高全黨在羣眾路線上的理論和認識水平,增強落實羣眾路線的政治覺悟和自覺性,切實轉變作風;並且通過整改,建立和完善密切聯繫羣眾的規章制度和長效機制,最終達到解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等問題,密切黨羣、幹羣關係,夯實執政基礎。

五、新時期羣眾路線的基本內涵與時代要求

馬克思主義自誕生之日起,就旗幟鮮明地堅持人民羣眾是歷史活動的主體,羣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主張“工人階級的解放一定要由工人階級自己來完成”。以馬克思主義為根本指導思想的中國共產黨自建黨伊始即申言要走羣眾路線,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的過程中着力踐行這一政治主張。在踐行羣眾路線的過程中,中國共產黨人對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相關論述進行了中國化改造,並不斷依據社會現實的變化,在內容、方法和話語表達上不斷調整,與時俱進。羣眾路線是中國共產黨人處理黨與羣眾關係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理論與實踐創舉。伴隨中國共產黨90多年的奮鬥歷程,羣眾路線也走過了一條清晰的理論與實踐的演繹發展過程。新的歷史時期,伴隨着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思想觀念多元多變、利益訴求日益分化的現實,中國共產黨做好羣眾工作的艱鉅性和複雜性正在增加,堅持羣眾路線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也在增加。開展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中國共產黨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鞏固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的必然要求,也是解決羣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的必然要求。“為民、務實、清廉”是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主要內容,是中國共產黨羣眾路線在新的歷史時期的時代要求。

“為民”是羣眾路線的目標定位。人民羣眾是歷史的創造者,這是唯物史觀基本原理,黨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造福人民。廣大黨員幹部只有真正確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目標,才能真心誠意地相信羣眾、依靠羣眾,拜羣眾為師,從羣眾中汲取智慧和力量。這樣,黨同人民的血肉聯繫就會進一步牢固,黨同羣眾的魚水關係就會更加深厚,堅持和貫徹羣眾路線就有了更加廣泛的羣眾基礎。前蘇共喪權現象説明,黨如果脱離了它所代表的民眾,它就不再具有“為民”性質了,最終就會被人民所拋棄。確立“為民”的目標定位,保持黨的純潔性和先進性,離不開人民羣眾的監督。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強調:各級領導幹部都要牢記,任何人都沒有法律之外的絕對權力,任何人行使權力都必須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並自覺接受人民監督。

“務實”是羣眾路線的實現路徑。“求真務實”是中國共產黨歷來倡導的優良作風。從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角度而言,“求真”就是要從實際出發,觀察和研究客觀事物,認識事務的本質,把握事務的規律;“務實”則是認識過程的第二次飛躍,要把“求真”得到的理論、方針、政策貫徹於實踐,取得現實成效。一段時間以來,少數黨員幹部“唯上”不“唯下”,對媒體不對羣眾,導致形式主義蔓延,只要上面喜歡,哪怕沒有一點實際意義,形式主義也要去幹,從而導致信息失真、決策失誤、妨礙了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落實,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和寶貴的時間,失去了羣眾的信任。如何“務實”?毛澤東同志講得很深刻:“要得到羣眾的擁護嗎?要羣眾拿出他們的全力放到戰線上去嗎?那麼,就得和羣眾在一起,就得去發動羣眾的積極性,就得關心羣眾的痛癢,就得真心實意地為羣眾謀利益,解決羣眾的生產和生活的問題,鹽的問題,米的問題,房子的問題,衣的問題,生小孩子的問題,解決羣眾的一切問題。”實際問題解決了,需要滿足了,羣眾必然會説:“共產黨真正好”,“羣眾就會真正圍繞在我們的周圍,熱烈地擁護我們。”

“清廉”是羣眾路線的實施保障。權力具有兩重性,當它用來為人民服務,就能造福人民、造福社會;一旦用來為個人牟取私利,就會禍害百姓、危害國家。改革開放以後,面對從未有過的物質誘惑,少數黨員幹部的權力意識發生了變化,找不準自己的權力座標,導致手中人民賦予的權力發生異化,權力私有化,權力尋租,最終走向了人民羣眾的對立面。近幾年來,我們黨加大反腐力度,取得很大成效,但是腐敗問題仍然不斷出現,而且表現方式和特點各種各樣,還出現了一些目前法律無法干預的“邊緣腐敗行為”。這些新的腐敗現象的出現,大大增加了反腐敗的難度。為政清廉才能取信於民,秉公用權才能贏得人心。當前,在幹部的“官德”建設中尤其要加強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教育,應當特別注意以各種顯性和隱性的方式方法引導黨員幹部清正廉明。只有這樣,才能使黨的幹部隊伍健康成長,使黨經受住各種考驗,永葆生機和活力。

“羣眾觀點”始終是我們黨不變的宗旨,“羣眾立場”始終是我們黨不變的要求,“羣眾路線”始終是我們黨不變的堅守。黨的羣眾路線是我們黨對待人民羣眾的根本要求,也是確保我們黨同廣大人民羣眾保持血肉聯繫、進而搞好各項工作的思想基礎和組織基礎;更是黨的生命之基、力量之源。

今天的黨課就講到這裏。希望大家課後繼續加強學習,提高認識,心繫羣眾,廉潔自律,務實工作。

第二篇:2014年黨課學習材料

1、在什麼情況下黨的基層組織可以提前或延期進行換屆選舉?

黨章規定,黨的地方各級代表大會在特殊情況下,經上一級委員會批准,可以提前或延期舉行。這個規定精神對黨的基層組織也是適用的。這裏所講的特殊情況,主要是指:遇到某些突發性事件或自然災害等,黨的基層組織必須全力以赴處理的;任期屆滿時,正好需要集中一段時間完成某項緊迫任務的;發現黨的組織有嚴重問題需要進行整頓的,等等。黨的基層組織如遇上述情況,報經上級黨組織批准,可以提前或延期進行換屆選舉。此外,由於黨員外出較多,召開黨員大會或黨員代表大會達不到規定人數的單位,經上級黨組織批准,也可將黨員大會(黨員代表大會)適當提前或推遲到黨員能相對集中的時候召開。

2、對黨的基層組織領導成員的黨齡有什麼要求?

根據黨章規定,黨的省、自治區、直轄市、設區的市和自治州的委員會的委員和候補委員必須有5年以上的黨齡。黨的縣(旗)、自治縣、不設區的市和市轄區的委員會的委員和候補委員必須有3年以上黨齡。

黨章對黨的基層組織的領導成員沒有黨齡要求。從實踐經驗看,黨的基層組織要完成所擔負的任務,領導班子成員應具有一定的黨內生活經驗和黨務工作經驗。因此,在醖釀提名黨的支部委員會、總支部委員會和基層委員會委員特別是書記、副書記人選時,應考慮到這一點。

3、召開黨員大會進行選舉時,對到會人數有什麼要求?哪些人可不計算為應到會人數。

根據《中國共產黨基層組織選舉工作暫行條例》規定,黨的基層組織召開黨員大會進行選舉時,有選舉權的到會人數應超過應到會人數的五分之四,會議有效。考慮到基層的實際情況,如果有選舉權的到會人數正好等於應到會人數的五分之四,可算作會議有效。經上級黨組織同意,並經黨員大會通過,黨員因下列情況不能參加選舉的,可以不計算在應到會人數之內:⑴患有精神病或其他疾病導致不能表達本人意志的:⑵自費出國半年以上的;⑶雖未受到留黨察看以上黨紀處分,但正在服刑的;⑷年老體弱卧牀不起和長期生病生活不能自理的;⑸工作調動,下派鍛鍊、蹲點,外出學習或工作半年以上等,按規定應轉走正式組織關係而沒有轉走的。

4、哪些黨內職務的選舉要進行差額選舉?

根據《中國共產黨地方組織選舉工作條例》和《中國共產黨基層組織選舉工作暫行條例》規定,選舉產生以下黨內職務要實行差額選舉:⑴黨的地方各級代表大會代表、黨的基層代表大會代表、黨的地方代表會議需經選舉產生的代表;⑵黨的地方各級委員、候補委員、各級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⑶黨的基層委員會、總支部委員會、支部委員會和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⑷黨的地方各級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委員。

5、黨內選舉中哪些人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哪些人沒有選舉權、被選舉權?

根據黨章和黨內有關文件規定,在選舉黨的基層組織領導成員和選舉出席上級黨員代表大會或代表會議代表時,正式黨員(包括受警告、嚴重警告、撤銷黨內職務處分的黨員)都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預備黨員、正在受留黨察看處分的黨員沒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另外,只持有黨員臨時組織關係證明信和持《流動黨員活動證》的黨員,在現所在單位舉行選舉時也沒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在黨的各級委員會的選舉中,候補委員沒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6、在基層組織選舉中,當選票數應如何確定?

實行差額預選時,贊成票超過實到會有選舉權的人數的半數時,方可列為正式候選人。在正式選舉時,被選舉人獲得的贊成票超過實到會有選舉權的人數的一半,始得當選。如果得票超過半數的被選舉人多於應選名額時,則以得票多少為序,至取足應選名額為止。

7、選舉中出現哪些情況要進行重新選舉、另行選舉和重新投票?

⑴選舉中有欺騙、賄賂、威脅或因家庭宗派勢力妨礙選舉人自由行使權利的,上級黨組織有權作出選舉無效、重新選舉的決定,報再上一級黨組織批准執行;⑵選舉時有選舉權的到會人數未超過應到會有選舉權人數的五分之四的,選舉無效,應重新選舉;⑶選舉時收回的選票多於發出的選票的,選舉無效,應重新選舉;⑷選舉中得贊成票超過半數的被選舉人少於應選名額時,不足的名額可另行選舉;⑸遇到獲得贊成票超過半數的被選舉人得票數相等,不能確定當選人時,對得票相等的被選舉人重新投票,得票多者當選。

8、黨的基層組織召開黨代表大會時上級黨組織是否可以指定某些黨員作代表候選人?

根據黨章和《中國共產黨基層組織選舉工作暫行條例》的精神,黨的基層組織召開黨員代表大會時,上級黨組織不能指定某些黨員作代表候選人。

9、黨的臨時組織關係轉到外單位的黨員,能否被提名為代表候選人?

按照《黨章》和黨內有關規定的精神,因參加短期培訓、學習或參與完成某項臨時性任務等原因,按規定轉出臨時組織關係的黨員,由於黨的正式組織關係還在原工作單位,在原單位黨組織進行選舉時,可以被提名為代表候選人。

鑑於出席黨代表大會的代表,要參與討論決定黨內重要問題,選舉黨的領導機構,所以,在提名和選舉黨代表時,既要充分考慮代表人選的政治素質和代表性,也要考慮選出的代表能否按期參加代表大會。對於因前面所述幾種原因轉出臨時組織關係,確實不能按期回來參加黨代表大會的黨員,一般以不提名為代表候選人為好。

10、受黨內警告、嚴重警告、撤銷黨內職務處分的黨員,能否被提名為代表候選人?

受黨內警告、嚴重警告、撤銷黨內職務處分的黨員,在黨內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可以被提名為代表候選人。

在選舉黨代表大會代表的過程中,對於那些曾經受到過黨內警告、嚴重警告以及撤銷黨內職務處分的黨員,要具體分析他們的一貫表現和受到黨內處分以後改正錯誤的情況。只有那些能夠認識錯誤,並在實踐中證明已經改正錯誤,在工作中做出成績,各方面表現好,得到所在黨組織大多數黨員的信任,確實具備代表條件的,才能夠提名為代表候選人。

11、在黨員代表大會召開之前,選出的代表已調離原選舉單位,其代表資格是否有效?

黨員代表大會召開之前,選出的代表在本級黨組織所轄範圍以內調動工作的,其代表資格仍然有效。如已調離本級黨組織所轄範圍,並已將黨組織關係轉出,則不能作為代表出席黨代表大會。在這種情況下,如工作需要和條件允許,原選舉單位可以補選代表。

12、在什麼情況下代表視為出缺?出缺後怎麼辦?

經黨員大會(黨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的代表,在黨代表大會召開之前出現以下幾種情況,一般可視為出缺:①死亡;②患精神病不能履行代表職責;③本人辭去代表資格,並經選舉單位多數黨員(代表)同意;④由於各種原因被取消代表資格;⑤在黨代表大會召開之前,調到本級黨組織所轄範圍以外單位工作,並已將黨的組織關係轉出。

黨代表大會的代表出缺時,可由原選舉單位補選。因時間關係來不及補選的,經召開黨代表大會的黨的委員會討論決定,也可以不再補選。

13、代表選出後,因特殊原因推遲召開黨代表大會時,是否要重新選舉代表?

黨組織召開黨代表大會之前,應認真做好各項準備工作。代表選出之後,要按照黨的委員會所作決定和上級黨組織批准的時間,按期召開黨員代表大會。如發生特殊情況不能如期開會,應報上級黨組織批准,不能自行決定推遲召開。

黨代表大會代表選出之後,確有特殊原因,經上級黨組織批准推遲召開大會時,如果原來選出的代表變化不大,一般可不再重新選舉代表。個別代表出缺,可由其選舉單位根據有關規定補選。如果原來選出的代表變動較大,應報經上級黨組織同意,重新進行選舉,並應向所屬黨組織以及原選舉產生的代表説明重新選舉的原因,認真做好工作。

14、撤銷代表資格需要履行哪些手續?

撤銷黨代表大會代表的資格,是一項非常嚴肅的事情,黨組織必須慎重對待。撤銷代表資格需要履行的手續一般是:⑴如果在黨代表大會之前發現某個代表不具備資格,即由黨代表大會籌備工作領導機構提出意見,報同級黨的委員會批准,責成原選舉單位撤換。黨的基層代表大會可由代表資格審查小組提出意見,報同級黨的委員會批准,責成原選舉單位撤換。原選舉單位可召開黨的委員會全體會議作出決定。如果原選舉單位來不及或不同意撤換的,則應由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提出意見,提交大會主席團會議或大會預備會議決定。基層黨代表大會應由代表資格審查小組提出意見,經同級黨的委員會通過後,提交黨代表大會預備會議決定。⑵代表大會閉會後,發現代表在大會召開前確有問題,且不符合代表資格的,可由原選舉單位提出撤銷其代表資格的意見,報經上級黨的委員會批准,作出撤銷其代表資格的決定。

15、上級黨組織能否指派黨的基層組織的委員會委員?

不能。《中國共產黨基層組織選舉工作暫行條例》規定:“上級黨組織認為有必要時,可以調動或者指派下級黨組織的負責人。”這裏所指的黨組織的負責人,主要是指黨的基層委員會(含支部委員會、總支部委員會)的書記、副書記,設立常務委員會的委員,以及紀律檢查委員會的書記、副書記。至於委員會委員,則應當召開黨員大會或黨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不得由上級黨組織指派。

16、受過警告、嚴重警告、撤銷黨內職務、留黨察看處分的黨員是否可以被提名為委員候選人?

對這個問題要具體分析,受留黨察看處分的黨員,在留黨察看期內沒有表決權、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因此不能被提名為委員候選人。對於近期內受警告、嚴重警告、撤銷黨內職務處分的黨員,雖然仍享有表決權、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可以提名為委員候選人,但從有利於工作和有利於幫助他們改正錯誤出發,這些同志一般不宜提名為委員候選人。對於歷史上曾經受過警告、嚴重警告、撤銷黨內職務處分,或曾受過留黨察看處分,留黨察看期滿後已恢復了正式黨員權力的黨員,如果確已認識並改正了所犯錯誤,在工作中做出成績,得到所在黨組織和大多數黨員的信任,具備委員候選人條件的,可以被提名為委員候選人。

17、召開黨員代表大會進行選舉,不是代表的正式黨員能否被提名為委員候選人?

第三篇:2014年黨課學習材料

2014年黨課學習材料

黃如華副校長(黨校) 講座: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一、深刻認識科學發展觀的背景

背景一:1、2014年10月,十六屆三中全會,初次提出要堅持以人為本

2、2014年10月,十一.五決定科學統領全局

3、2014年10月,十七大首次系統闡述科學發展觀

背景二:科學發展觀是正確把握我國發展的階段的基礎上提出來的

特殊的歷史過程,更加需要手段解決矛盾

背景三:科學發展觀是在積極借鑑各國發展經驗基礎上發展而來的

最初:經濟增長即發展

60年代:發展=gtp增長+結構變化

70年代:發展是看貧困、失業問題是否解決

80年代:可持續發展,由社會轉向生態

90年代: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

背景四:科學發展觀是為了更好地完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戰略任務提出來的

背景五:科學發展觀是在我們面臨的嚴峻挑戰的基礎上提出來的

總結:落後的理念、發展觀念可能造成矛盾日益突出,為解決這種不和諧,甚至不穩定的

社會現象,必須更新理念、科學對待實際情況,用科學的態度解決問題。

二、把握科學發展觀的內涵與實質

1、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

2、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

3、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三、如何實踐科學發展觀

1、把握機遇,創新發展機制

2、實現兩個轉變:①工作作風轉變,②發展方式轉變

3、提升三個水平:①科學發展思想水平,②決策水平,③執行水平

4、處理好四個關係:①主觀與客觀,②共性和個性,③幹部與羣眾,④自我價值與社會價值。

一、什麼是科學發展觀?

科學發展觀的本質是以人為本。以人為本,就是一切從人民羣眾的需要出發,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實現人民羣眾的根本利益。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和本質,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

2014年4月提出的,2014年十七大寫入黨章

二、中央為什麼要提出科學發展觀?

我國人口出生、老年、就業一個高峯

資源礦產45種、石油

水資源:水庫660個有120多個危機

特別是近來20年

中國、美國國土面積差不多,人口4.5倍

貧富差距大、社會分配不公、信息化科技競爭力低

三、如何實現科學發展,以結合尤溪工業實際,促進尤溪經濟快速發展? ㈠、對照科學發展觀查找差距

1、三個產業結構不合理

2、重複建設嚴重,缺乏規劃

3、自主創新能力弱,知識品牌少,無國家級品牌

4、大項目少,產值低

5、生產工業落後,企業污染嚴重

6、企業高素質管理人才少

㈡、突出發展主題,樹立快工觀點

1、樹立“尤溪崛起、工業先行” 的觀點

2、樹立加快發展,快中求好的觀點

3、樹立大項目、大產業、大企業的羣集觀點

第四篇:2014年3月黨課學習材料

2014年3月黨課學習材料

——在楊善洲同志先進事蹟報告會上的講話

(2014年3月4日)

李源潮

剛才,報告團成員從不同角度,生動講述了楊善洲同志一輩子忠誠黨的事業、一輩子為民奮鬥的感人事蹟。在座的每一位同志都深受感動。楊善洲同志的先進事蹟是黨員幹部的一本生動教科書。我在楊善洲同志在世時就開始學習他的先進事蹟,每一次學習心靈都受到震撼、精神得到洗禮。

2月25日,習近平同志在會見楊善洲同志先進事蹟報告團成員時,要求廣大黨員、幹部包括離退休幹部都要向楊善洲同志學習。我們中組部機關的幹部要帶頭向楊善洲同志學習。

我們要向楊善洲同志學習的內容很多,最重要的是學習他作為一個共產黨人的追求。一個人做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一個共產黨員一時按共產黨人的覺悟辦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按共產黨人的覺悟辦事。楊善洲同志就是一個一輩子按共產黨人覺悟辦事的共產黨員。他用自己一輩子的先進行為,堅守了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

楊善洲同志一輩子忠誠黨的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26歲擔任縣級幹部,39歲擔任地委副書記,50歲擔任地委書記,始終不移地貫徹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帶領幹部羣眾發展糧食生產、推廣科學種田、開展多種經營、興修水利設施,為改變貧窮落後面貌、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不懈奮鬥,把深山大溝建成了全國聞名的“滇西糧倉”。他退休後,主動放棄到昆明安享晚年的機會,捲起鋪蓋一頭扎進大亮山,帶領大家植樹造林,一干就是22年,把荒山禿嶺變成了綠洲。有人問他,放着好日子不過,何必自討苦吃?他説:“入黨時我們都向黨宣過誓,幹革命要幹到腳直眼閉,現在任務還沒完成,我怎麼能歇下來?如果説共產黨人有職業病,這個病就是?自討苦吃?”。楊善洲同志是用全部生命和心血實踐入黨誓言的共產黨人。

楊善洲同志一輩子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盡心竭力為老百姓幹實事、辦好事。他擔任地、縣領導30多年,大部分時間都在鄉下跑,頂個草帽、穿雙草鞋,碰到插秧就插秧,碰到收稻就收稻,幫路過的趕馬人釘過馬掌,教工地上的年輕人打過石頭。黨中央總書記和省委領導去視察,他正在田裏和農民一起勞動,渾身沾滿了泥水。老百姓親切稱他為“草鞋書記”、“泥腿書記”。他常對身邊的同志説,我們幹工作是為了羣眾幸福,只要活着就有義務幫羣眾辦事。他經常拿自己的工資接濟困難羣眾,一生沒有積蓄,連給家裏修補房子的錢都拿不出來。1985年昌寧縣遭受水災,他立即指示停建保山地委辦公大樓,把建樓的錢拿來救災。他在位時沒利用職權為家鄉辦事,退休後回大亮山種樹,用自己的奉獻兑現給家鄉辦點實事的承諾。去世前他還專門交待,一定要把林木的收益分給羣眾,不能讓羣眾吃虧。楊善洲同志去世後,成千上萬的羣眾含淚為他送行。他是一個始終為羣眾辦實事、與老百姓血肉相連的人民公僕。楊善洲同志一輩子淡泊名利、兩袖清風、一塵不染。他認為,幹部手中的權力是黨和人民的,只能老老實實用來辦公事。他要求別人很嚴,要求自己更嚴,從沒吃過一頓免費的飯,從沒讓子女搭過一次公車,從沒用公權為親屬辦過一件私事,從沒給親友批過一張違背原則的條子。他當地委書記時,按規定家屬可以“農轉非”,但他把審批表放進抽屜,一壓就是30多年,妻子和女兒至今還是農民。一位副鄉長去看望他生病的老母親,見他家生活困難,就讓鄉民政所送去救濟糧。楊善洲知道後,馬上叫家人還回去,用以救濟那些生活更困難的羣眾。認識他的人都説,楊善洲對別人很大方,對自己很摳門;手中的權力,“前門”開得很大,“後門”關得很緊。他是一個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廉潔奉公的典範。楊善洲同志一輩子艱苦創業,保持勞動人民的樸素本色。他擔任縣、地領導時,常年住在十多平米的小屋裏,一張木桌,一張板牀,一副草蓆;穿的總是一身發了白的灰色中山裝,夏天草鞋,冬天膠鞋。他長年累月在鄉下跑,臉色黧黑,雙手粗糙,檢查工作時被鄉祕書當成農民而擋駕。他上大亮山創辦林

場,沒地方住,就帶領大家用樹枝、草料搭窩棚;沒有樹苗和肥料,就自己到街上撿果核、拾畜糞。他把新蓋好的磚瓦房讓給林場的技術員和職工,自己最後一個從油毛氈棚裏搬出來,落下了嚴重的風濕病和支氣管炎。楊善洲同志的模範行動影響和帶動了身邊所有的人,再苦再累大家都願意跟着他幹。他是一個意志堅強、不畏艱難、矢志創業的時代楷模。

楊善洲同志一輩子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他把自己的一切都獻給了黨的事業,獻給了讓人民過上好日子,獻給了共產黨人的精神追求,獻給了對人民羣眾的承諾。他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脱離低級趣味的人,一個大有益於人民的人。他用一生回答了入黨為了什麼、當幹部幹些什麼、身後給人民和後代留下什麼。

楊善洲同志雖然離開了我們,但他給所有黨員幹部尤其是各級領導幹部留下了一面鏡子,讓我們對照應該如何為政、如何幹事、如何做人。我們中組部的每一個同志,都要以楊善洲同志為榜樣,堅定信念、牢記宗旨,無私奉獻、創先爭優,努力做一個讓黨和人民滿意的組工幹部。

第五篇:黨課學習材料

深入學習領會十八大精神

黨的十八大報告勾畫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的宏偉藍圖,是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沿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繼續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鬥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

第一部分:學習十八大會議精神

緊緊圍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應該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把握好以下幾個方面:

1、深刻領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黨和人民長期實踐取得的根本成就。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新時期開創的,也是建立在我們黨長期奮鬥基礎上的,是由我們黨的幾代中央領導集體團結帶領全黨全國人民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各種代價、接力探索取得的。

2、深刻領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由道路、理論體系、制度三位一體構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途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行動指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根本保障。

3、深刻領會建設這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依據、總佈局、總任務。總依據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總佈局是五位一體,總任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4、深刻領會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的基本要求。這些基本要求是根據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深刻總結60多年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特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時間提出的,是最本質的東西,是體現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東西,表明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的認識達到了了新水平。

5、深刻領會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黨的十八大強調,我們黨擔負着團結帶領各族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為此,黨的十八大提出了新形勢下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的總要求和各項任務。全黨要深刻學習領會,逐條貫徹落實。

與以上範文相關的文章:

黨課學習材料

市環保局黨課學習材料

2014年黨課學習材料8月

市環保局黨課學習材料

黨課學習材料

標籤: 黨課 學習材料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erenwendang/zizhuan/838k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