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個人文檔 >學生作文 >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端午節作文精彩多篇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端午節作文精彩多篇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端午節作文精彩多篇

家鄉的風俗作文六年級500字 篇一

家鄉的春節,是一年當中最美好的日子,在這一天,親朋好友,左鄰右舍互相拜訪,小朋友們湊在一起玩,其樂融融。

中午,奶奶要拿出她的拿手絕技:面。她親自揉麪,搓成條狀,再放湯裏一煮,香味都可以飄出去好遠。奶奶邊揉麪,邊跟我講起了故事:“你知道為什麼生日和過節要吃麪嗎?”我搖搖頭“不知道啊。”她笑了笑:“因為這個代表着除夕之夜,無論相隔多遠,工作有多忙,人們總希望回到自己家中,吃一頓團團圓圓年夜飯。有時實在不能回家時,家人們也總是為他留一個位子,留一副碗筷,表示與他團聚”“哦,原來我只聽媽媽説過,也不太知道呢。”我若有所思。

晚上,大家坐在餐桌旁,一起吃年夜飯。外公説:“來,雲兒,我敬你一杯。”説着,拿出了酒杯。我端起了飲料:“祝您長命百歲,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外公笑了一下:“祝你學習進步,逢考必過。”

吃完了飯,大家圍坐在電視機前,準備收看春節聯歡晚會。奶奶端來了一個盤子,上面放着5個紅包。“哇!”弟弟妹妹們歡呼着拿起了最厚的。只剩一個了。我把它拿起來。“啊,全是零錢!”他們看着紅包,愣住了。我打開紅包:“哇啊,全是一百噶!”我激動的跳了起來。奶奶語重心長的對我們説:“無論多少,都不能貪財,不能貪心,否則會引來麻煩。”“唉!”弟弟坐地上“壓歲錢又沒拿到最多。”我們都笑了。

過年,長輩們反而會更忙,所以年的背後也寄託着厚重的責任,我們又長大了一歲,對於人生應該又多了一份思考。這正是過年的意義。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 篇二

春節是熱鬧的、幸福的,可元宵節更是令人期待的。每到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湯圓、掛花燈。

終於到元宵節了,我最期待的是元宵節的夜晚。晚上,我看爸爸在做湯圓,就問:“我們為什麼要做湯圓?”爸爸回答:“元宵節晚上,家家户户都要做湯圓,湯圓,也叫元宵。”我又問:“為什麼要吃元宵呢?”爸爸接着説:“在宋代,民間就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後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

接着,爸爸又説:“元宵以白糖、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棗泥為餡,將餡兒團成形後在糯米粉中滾成,湯圓則是先以糯米粉做成皮兒,再包餡而成。它們的做法成分風味各異,但是都代表着團團圓圓、和和美美,因此在元宵節一定要和家人一起吃元宵或湯圓。”

不知什麼時候,湯圓已經做好了,我們吃了湯圓就去掛花燈,這時,弟弟問:“為什麼要掛花燈呢?”這個問題我也百思不得其解。

掛完燈以後,我去上網查詢,這才知道,原來掛花燈還有一個傳説。傳説是這樣的:古時有一獵人射死了一隻神鵝,玉帝聽後大怒,要為神鵝報仇,要於正月十五焚人間,一位善良的仙女偷下凡間向人們報告這一消息。人們就決定在正月十五家家掛紅燈,放煙火,待天兵下凡時,火光一片。以為火早就燒起來了,便不再下界,直接向玉帝交差,人間才得免一難。此後,每至此日,家家便會掛花燈,還真是有趣啊!

紅紅火火的元宵節過去,中國人的新年也就過完了,多麼難忘的元宵之夜啊,我要永遠記下這美好的夜晚。

家鄉的風俗500字作文六年級範文 篇三

難忘的春節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户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每到過年,我都會想起這首詩。春節的一大早,我們就開車到簡陽團年,我們一大家族聚在一起吃飯聊天,總結着舊的一年,訴説着對來年的美好期望。

吃完飯,我們來到天台上放花炮,舅舅遞給我一小盒摔炮,像一個個小包子似的摔炮靠在一起,我迫不及待地拿出一個用力地摔在地上,“啪”的一聲,摔炮在地上炸出了一個小火花。我拿出冷火棒,按照舅舅的指示把一頭點燃,五彩斑斕的火星飛出,在暗的地方時而像發光的蝴蝶一樣輕盈地飛舞,時而又像火蛇一樣上下翻飛。我又把沖天炮插在花盆裏,小心翼翼地拿着打火機把沖天炮點燃,飛快地躲到一邊,沖天炮如同脱弦的箭一樣衝入天空,一聲尖嘯,“砰—”沖天炮在天空中炸開了一個巨大的五顏六色的煙花。舅舅把一個圓柱煙花點燃了,煙花快速旋轉着,閃閃發光,把黑夜照的亮如白晝。

為什麼春節要放煙花呢?這時,我想起了春節放煙花的原因:傳説從前,有種叫“年”的怪獸,一到除夕就害人,人們就用紅色和響聲驅趕“年”,從此“年”再也不敢來了。

春節大笑着從忙碌中走來,又匆匆而悄悄地從我的睡夢中離去。夢裏,是一家人的歡聲笑語,是香噴噴的餃子,是響徹雲霄的五彩煙花。

家鄉的風俗作文600字 篇四

俗話説“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人的家鄉都有不同的風俗,我的家鄉也有許多與眾不同的風俗。

春天,冰雪消融,萬物復甦,小草從地下探出頭來,大地一片綠意盎然。各種樹木競相吐芽,香椿樹也不甘落後,一片片小小的有着短毛的葉子從枝頭冒了出來。等香椿葉長到一寸長的時候,人們會用一種帶鈎子的長杆把它們勾下來。嫩嫩的香椿芽用開水焯一下,切碎了和白白的豆腐、調料拌在一起,就做成了一道味道特別的香椿拌豆腐,嫩嫩滑滑的豆腐伴着香椿特有的香味入口,讓人回味無窮。

到了四、五月百花盛開的時候,一串串潔白的洋槐花掛在枝頭,空氣中瀰漫着淡淡的清香。這時,淘氣的孩子們用鈎杆把含苞待放的洋槐花一串一串擼下來帶回家。洋槐花被媽媽們一個個摘下來,洗的乾乾淨淨,然後撒上面粉拌勻,放入鍋中蒸上十幾分鍾,花香四溢的槐花不爛子就出鍋了。每年的春天,媽媽都會給我做“槐花不爛子”,吃上一口滿嘴都是槐花的香氣和淡淡的甜味,只吃一次就會讓人難以忘懷。

冬天,寒冷的北風不停地呼嘯着,人們穿着厚厚的棉衣,把身體裹得緊緊的。早晨,在一些寫着“頭腦”的飯館裏卻總是人頭攢動,有的甚至在門口排起了長隊。一些外地人看見總會不解地問:“‘頭腦’是什麼東西呀?”“頭腦”可是太原特有的風味早點。據説是傅山先生為體弱多病的母親配置的藥膳,原名“八珍湯”,由羊肉、藕、長山藥、黃酒、中藥等八種材料製成,有強身健體的功效。寒冷的冬天喝上一碗“頭腦”身體立刻會變得暖暖的,再冷的天也不怕。

我的家鄉還有許多特別的風俗,真是説不盡,道不完。我愛我的家鄉,更愛家鄉的風俗。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400字 篇五

“離家三裏遠,別是一鄉風。”我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各地風俗也有所不同。

什麼吃餃子,放鞭炮,吃小菜,煮粥啦,等等。都為過年時各地風俗習慣。

河南鎮平,是一個稍微有些跟不上時代的地方,但這卻完好的保留了它的古色古香。這個被綠色植物覆蓋的城市,第一次,便給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在這個古老的村莊內,飄出了過年的味道。

在茫茫無邊的田地中,矗立着一個墓碑,那就是整個田地的起源——我們的祖先。在田地中,他就如此安詳地望着自己的田地,慢慢成長。太陽落下,但鞭炮聲卻仍舊如此,夜中的村子點上了一把火,順着小道,我們來到了祖先墓碑之前,草兒們雨後那獨有的清香撲面而來。我們一行人無論男女老少,統統站在了墳墓之前。在這安靜的田地上放起了鞭炮,這是為了告訴祖先們,我們過年啦!一把格外明亮的火,燒在了墓前的一堆堆紙錢之上。

透過火光,我看見了每一個人臉上寫滿了鄭重。那火在我的眼中,悄悄地滅了,爆竹也放完了,田地上又恢復了安靜。我們在明亮紅火的鞭炮和孩子們的笑聲中享受着幸福與快樂。

村莊,在漸漸退去的鞭炮聲和笑聲中漸漸沉睡了……

端午節的風俗 篇六

我的家鄉在湖南,那是一個有山有水、風景秀麗的地方,今天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在家鄉過端午節的一些有意思的風俗習慣。

端午節在每一年的五月初五。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神節等。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

在這一天,我們會去外婆家,而外婆一大早就會洗粽葉包好各種餡料的粽子,有我最喜歡吃的糖粽、肉粽,那個香啊。中午吃完粽子我們就去看賽龍舟,晚上外婆會燒上艾葉和菖蒲水給我們洗澡,可驅蚊繩、蟲蟻。

賽龍舟這個習俗,傳説是古代楚國人因捨不得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的追到洞庭湖時已不見屈原屍體的蹤跡。在這之後,人們把每年的五月初五劃龍舟為紀念屈原。划龍舟這項活動的用意,是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往江裏投粽子,同樣也是為了餵食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這天中午,外婆會做很多好吃的,如有麻花燉肉和桅子花炒肉,這是我們家鄉的特色菜!吃完午飯,我們一家人就去看賽龍舟了,這是我最高興的。當我們快要到達賽龍舟的地方時,就遠遠的聽到鑼鼓喧天的聲音,看到彩旗飄飄!人聲鼎沸的場景,好不熱鬧!當我們到達的時候,龍舟賽已開始,只見寬廣的大河裏有很大概十幾二十條船吧,有穿紅背心的、有穿黃背心的、有穿白背心的等等;人們揮灑着汗水,甩開膀子使勁的划着,濺起的水花的聲響彷彿在給健兒們加油吶喊……

還有一百米,我看好的紅背心龍舟快要到終點,緊跟其後的是黃隊,兩支隊伍都在全力衝刺着,我的心情十分的激動——要贏了。周圍的氣氛剎時沸騰了起來,“加油,加油,紅隊加油”!“加油,加油,黃隊加油”!河堤兩岸的觀眾們向着空中揮舞着拳頭,為自己喜歡的隊伍吶喊着、助威着……。突然,意外發生了紅隊的舵手出現了失誤,船偏向一邊翻船了,隊員們都落水了。第二名的黃隊嗖的就超過紅隊直奔終點去了,頓時人們的心一緊都以為紅隊要出局了,這時的紅隊發揮了水鄉人獨有的經驗,扳正船身,盪船空水,對角錯位上船,一切都有條不紊,龍舟再一次向前進了,兩岸的情緒再次達到了高潮,也許這就是競技的魅力。

比賽結束了,雖然紅隊沒有取得第一名,但他們永不放棄的精神很值得我們學習!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 篇七

故鄉的山,是故鄉的水,故鄉就像一罈埋藏在地底的酒,每每聞到酒釀的香氣,我就不由得想起一磚一瓦都藏滿歷史的故鄉——湖南益陽,想起故鄉的甜酒釀。

過年吃甜酒釀在我老家是一種傳統與風俗,是辭舊迎新的最好打開方式。每逢過年,奶奶拿出一大盆燒好的,涼透了的糯米飯,然後分裝到二十幾個瓷碗裏,再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一塊酒麴,兩個手指來回搓動,酒麴粉均勻地落在了飯粒上。接着用筷子把最上面的一層飯撥開,再灑一次,這樣來來回回好幾次後,倒入一個大缸裏,壓緊。奶奶告訴我,要讓每一粒米飯上都有酒麴粉,這樣才能充分發酵,做成酒釀。我也學着奶奶的樣子來回搓動,好奶在做好的酒釀中間,鑽了一個洞,是為了酒麴呼吸,最後把蓋子蓋上。

“出酒了,出酒了!”三天後,我們打開蓋子,一股沁人的酒香立刻湧了出來,奶奶把酒釀舀進鍋裏,我的目光也跟隨着被舀進了鍋裏;不一會兒,水燒透了,香甜的米粒在鍋中翻騰,我的心也跟隨一起熱舞。奶奶為我盛了一碗酒釀,我接過來吹了吹,仰起脖子就喝。“小心燙!…”不等奶奶説完,一小碗甜酒釀早就無影無蹤,我已經自己去添一碗了。奶奶看着我一口氣吃了很多,表情和我一樣滿足,其實她一口都還沒吃呢!真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啊!隔壁的小妹妹也趕來湊熱鬧了。

“吃了甜酒釀,萬事都吉祥。”鄉民們,過節都愛吃甜酒釀,尤其春節、祭祀和慶典活動更是如此,除夕是要守歲的,即通宵不眠,大年七年級吃甜酒釀,還有驅魔避邪平安長壽的寓意。

“四方食事,不過一碗人間煙火。”奶奶的那一碗甜酒釀就是親情,節日的盛宴,包裹着平淡凡人心。家鄉的風俗牽引着叫囂的饞蟲,來一碗甜酒釀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erenwendang/zuowen/o7yqj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