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個人文檔 >學生作文 >

以慎獨為話題的作文多篇

以慎獨為話題的作文多篇

以慎獨為話題的作文多篇

以慎獨為話題的作文1

國小時學過一篇文章:一天深夜,一對父子釣起一條大鱸魚,望着眼前碩大的“戰果”,父親卻沉着心將它放了回去。因為距離禁漁期結束還差了幾分鐘。文章末尾父親對小兒子説道:“別人在的時候,你要管好自己,別人不在時,也要遵守規則,這才是最棒的。”

無獨有偶,元代學者許衡一次出門時天氣炎熱,使人口渴難忍,路邊恰有一棵梨樹,行人紛紛前去採食,惟有許衡站在原地不動,有人問原因,他説“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不是自己的東西,怎麼可以拿呢?那人笑他太迂腐:“世道都這麼亂了,管他誰的梨樹呢。”許衡卻又正色道:“梨雖無主,我心有主。”

所以,自律是一種習慣,一種有活力的自我約束,它使人認清自我,不斷完善,不僅需要堅定的決心,更需要習以為常的循環,如若不然,一不留神,就繃斷了控制本能慾望的細絲。

要實踐自律,首先,要剋制自己的慾望。在思想品德慾望上嚴格要求自己,在有壞心思或者想做小動作時剋制自己,在違反公則時剋制自己。在超額消費時剋制自己,讓理智覆蓋本性,什麼可為,什麼不可為。

其次,不畏懼自己的缺點,不怕痛,不護短,有過必改,有錯必究。中國曾有古話雲:“聞則過喜,知過不諱,改過不憚。”勇於認錯不但是自律的態度,更是做人的氣度。在生活中受到批評指責,不一定要拔刀相向,也可以直面缺點勇於改正。

然後,堅持不懈,執着不懈。你必然厭惡缺恆心少毅力的現在的你,常立志常放棄。我們這時需要鼓勵,肯定自己,找出模仿的榜樣來鞭策自己腳踏實地的前行。

培養自律,之後的回報是豐厚的、有意義的,通過培養它能實現你想實現的真正目標。那麼,從自己做起,從下定決心的一瞬間開始吧!

以慎獨為話題的作文2

當我第一次遇到“慎獨”這個詞時,認為它代表的是孤僻,是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

然而無意中在《禮記·大學》中見到慎獨發源:“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意思是所謂使自己的意念誠實,就是不要自己欺騙自己,就如同厭惡污穢的氣味那樣,就如同喜愛美麗的女子那樣,這就叫做讓自己對自己滿意。所以君子一定會,一定能夠獨自面對自己的內心。

即使無人察看,也要做正確的事情,讓內心獲得飽滿的充實就是慎獨的表現吧。不由得想起許衡的故事:他出遊時,天氣炎熱行人紛紛摘路邊的梨解渴,只有他不吃,別人問起緣由,他只説:不是自己的梨,不吃。行人紛紛嘲笑。許衡説梨雖無主,我心有主。

我心有主,這就是許衡的道德規範。許衡的選擇沒有受到任何人的強迫,是他的道德自覺。所有的道德自覺背後都站着醒着的靈魂。德國哲學家康德這樣講:“這個世界上唯有兩樣東西能讓我們的心靈感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們頭上燦爛的星空,一是我們內心崇高的道德法則。”這種崇高的道德法則不受外力脅迫,是靈魂的自覺選擇。

窺鏡自照,我有這樣的自覺選擇嗎?鄰家的豆角花且落且開,紫色的花瓣,像蝶翅,讓人禁不住想要擷取一些把弄。趁主人沒留意,摘取了,趕緊離開,紫色的蝴蝶落在手掌間,不一會兒就蔫了,也就擲去不理,它們回不到枝頭,斷裂了化成一彎月亮的前程。鄰里唏噓的聲音傳來,我捂着嘴偷笑着,感受不到他心裏的難過。不知道誰遺落了紙幣,剛好被我遇到,揣着莫名的興奮,俯下身來,裝着繫鞋帶,然後將它據為己有,一天的心情都烈烈的。那個丟錢的人如何憂心忡忡我哪裏會顧及呢?豌豆花到了我手裏,我就是它的主人;紙幣遇到我,我就是它的主人。其實我的心中只裝着自己的利益,何嘗有主啊!

真正的慎獨者心中一定有主。他們表裏如一,內心只聽從道德的召喚,具有根植於心的修養,具有無需提醒的自覺和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我站在許衡的故事旁,一顆寒酸的心禁不住輕顫起來。歆羨着他的慎獨精神,殊不知,他們哪一個不歷經心靈的修行?

歆羨永遠不能致遠,夢裏走路,醒來牀上的渾噩不想再繼續了。阮直説:最傷自尊的事情莫過於靈魂中有了卑鄙,洗滌卑鄙的最好方式莫過於讓心靈慎獨。渴望心靈深處的寧馨,提醒自己從一件件小事改變,從每一次獨立完成任務開始,從愛護每一件公物開始,從敢於面對真實的自己開始。

一個人匹配一顆心,怎樣的人匹配怎樣的心。立人先修慎獨,修慎獨心是自我的需要。個體生命需要修煉一顆慎獨心。一顆慎獨心,就該遵守靈魂規則,在獨處時堅守自己的節操,堅守自己的本心,洗滌自己的靈魂。

以慎獨為話題的作文3

梨雖無主,我心有主。——題記。

今天,政治老師給我們講了一個這樣的故事:

在候機室裏,有一位中年婦女在一塊布上繡花。金線銀線,針起針落,不一會兒,一朵漂亮的小花繡成了。接着,她從包裏取出一把小剪刀,修剪露在外面的一些線頭。令人驚訝的是,她沒有讓這芝麻粒大的線頭掉在地上(其實掉在地上,一般人也不會注意到),而是把它們放進一個火柴盒般大小的小口袋裏,她將不慎掉在地上的線頭,也一一揀起。

老師説,這叫做“慎獨”。

那麼,慎獨是什麼意思呢?

所謂“慎獨”,是指人們在獨自活動或是無人監督的情況下,憑着高度自覺,按照一定的道德規範行動,而不做任何有違道德信念、做人原則之事。這是進行個人道德修養的重要方法,也是評定一個人道德水準的關鍵性環節。

慎獨,是一種情操;慎獨,是一種修養;慎獨,是一種自律;慎獨,是一種坦蕩。

總之,慎獨是一個非常高尚的詞語。

我認為,人人都應該要做到慎獨。無論是學生,還是成年人。這樣,才會對社會做出貢獻。當一個人對社會做不出貢獻時,對國家做不出貢獻時,甚至去破壞他人的生活,這樣的人,有什麼用呢?所以,我們應該要做一個慎獨的人。這樣,才會成功。也就是一個高尚的人。

能夠做到慎獨的人,自然就如同淤泥裏的蓮花一般,純潔,高尚,潔白無暇,十分受人喜愛,受人尊敬。

所以,我們應該做一個慎獨的人。

以慎獨為話題的作文4

慎獨是一種堅守自我的信念,是一種高貴的品質,更是一種我們在不斷追求的精神。

古人曾這樣説道: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出自淤泥卻依然能保持自我品質的`堅守,這便是慎獨的表現,我們堅守慎獨是因為我們還需要這樣一份高尚的情操。

中國是一個有着幾千年悠久歷史文化的大國,而慎獨早已經成為一種美德,深深的刻印在人們的心中,我們需要慎獨是因為我們的成功離不開它的存在。

一個不能慎獨的人往往是一個失敗者。

曾經有一位優秀的中國留學生在日本留學,他為了養活自己,在一家日本餐廳做起了洗碗工,餐廳有一個必須執行的規定,就是每個盤子必須要洗七遍,這個規定的執行完全是靠個人的自覺,沒有人來監督你的,後來這個中國留學生髮現了這個漏洞,便打起了鬼主意,他每次只將盤子洗三遍,因此他每次也是效率最高的那個人,後來那些日本的同事就來向他取經,但是在得知他是每次只洗三遍盤子之後,遍搖搖頭失望的走開了,很快,這件事被餐廳老闆知道了,他也失去了在那裏工作的機會。

這位中國留學生失敗了,成為了一個因為不慎獨的失敗者,他缺少的不是洗那四遍盤子,而是作為一個人的基本道德。

花兒因為陽光的滋潤,而更加嬌豔;小草因為雨水的灌溉,而更加盎然;我們因為慎獨的存在,而更加高尚。

一個慎獨的人往往都是堅守誠信的人。

前不久看過一篇報道,講的是一位出租車司機為了將一個乘客丟的包還給他而放棄了一個下午的生意,或許這一下午賺的錢並不多,但是這卻表現出來的是他的誠信,他的慎獨。他在乘客下站的那個地方一直等着,果然他等到了,將包還給了他,這是一位多麼講究誠信,講究慎獨的人啊。

慎獨是一個人成功的前提,是一個人誠信的表現。

慎獨一盞不滅的燈,將永遠照亮你我的心中。

以慎獨為話題的作文5

慎獨”是儒家的一個重要概念。傳承千年,後人對慎獨的研究也不曾停歇。——題記

慎獨?慎獨是什麼意思?這是我拿到作文紙後的第一感受。我想多數人會感到陌生,似乎這個詞語太抽象了。

慎獨,始出於《禮記·中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慎”就是小心謹慎、隨時戒備;“獨”就是獨處,獨自行事。

“慎獨”,按字詞典上的解釋:慎獨是指一個人在獨處的時候,也能嚴格的要求自己,不做任何不道德的,《辭源》中解釋到:在獨處時能謹慎不苟。《辭海》中作這樣的解釋:“在獨處無人注意時,自己的行為也要謹慎不苟”。往外沿引伸,可視為“對自己行為負責”。人們一般理解為:“在獨處時也能謹守道德、原則,不苟言行,維護好自身的形象。”

故,慎獨是一種修養,慎獨是一種自律,慎獨是一種坦蕩。就是強調在沒有外在監督的情況下始終不渝地、更加小心地堅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覺按道德要求行事,不會由於無人監督而肆意妄行。

幾千年來,慎獨在人們的修身養性中發揮着重要作用。東漢安帝時,昌邑縣令王密為了感謝荊州刺史楊震當年的提攜之恩,深夜攜重金拜訪楊震,並説暮夜無知者。而楊震説,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楊震面對誘惑,自覺地剋制自己的慾望,不因無人監督、他人不知道而收受賄賂,這就是慎獨的力量。

當你屢遭失敗打擊,一蹶不振的時候,你是否因此沉淪,頹唐呢?你是否以一種正確的心態去面對眼前的困境?如果你的回答是正確的,那麼你就做到了慎獨。越王勾踐卧薪嚐膽,司馬遷忍辱負重完成《史記》。他們都是在困境中崛起,在失敗中成功,他們難道不可以稱的上典範?

做到慎獨,主要的還有勤奮和專注。因為專注才可以排除一切雜念,專心於某一個方向,而不被外界因素干擾誘惑。因為勤奮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去做到儘可能多的事情,才能嚴格地要求自己,約束自己鞭策自己。

慎獨,即是自律,曾經是封建士大夫的道德至高道德標準,而現在是我們道德修養的方法,道德修養像寶石一樣的珍貴,那麼慎獨就是寶石中的寶石,在無人監督的情況下任能嚴格要求自己,才是真正的“鑽石”

以慎獨為話題的作文6

慎獨是一種高素質的道德修養,我國古代的賢者很早就明白:君子處世,所慎在獨。

慎獨,其實就是“慎心”,要誠其意,在各種物慾的誘惑面前,靠“心”把持住自己不管是酒色財氣,總歸“吾心有主”,不為所動。慎獨早已成為中華傳統的一種美德,深深的刻印在人們的心中。

為什麼要“慎獨”:慎獨是一種情操;慎獨是一種修養;慎獨是一種自律;慎獨是一種坦蕩。

我們需要慎獨,是因為我們的成功離不開它的存在。一個不能慎獨的人往往是一個失敗者,慎獨是一個人對自己的誠實,一個人只有對自己誠實方能對他人守信。

元代大學者許衡一日外出,因為天氣炎熱口渴難耐,正好路過一棵梨樹,行人們紛紛去摘梨解渴,只有許衡一個人不為所動。這時候就有人問他:“為什麼你不摘梨呢?”許衡就説:“不是自己的梨,怎麼可以隨便亂摘亂呢?”那人就笑他迂腐:“世道這麼亂,管他是誰的梨。”許衡説:“梨雖無主,我心有主。”作為一代名家的許恆自然做到了慎獨。

一代偉人毛澤東也是一個慎獨的人,在那個眾人都追名逐利的年代,他許多的同學都參加了科舉考試,想考個功名,已享有名利。但毛澤東卻恪守着“報國報民”這個原則。他於功名與利祿不屑一顧,糞土當年萬户侯。投生於危險的救國運動中,並幾十年不變。

無論是許衡還是毛澤東,都告訴我們想要成功就要慎獨。

那麼,該怎樣慎獨呢?要讓所有的角色身份都保持一致,不自欺,亦不欺人。對自己要嚴格要求,不能原諒自己。要“慎一”,否則會在權錢交易、權物交易、權色交易之類的泥坑中難以自拔。

“慎獨”是一盞明燈,可幫你照亮前行之路,明辨是非曲直;“慎獨”是一劑良藥,可使你內心清朗,精神昂然。如果説成功是一扇大門,那麼慎獨便是這扇大門的鑰匙;如果説成功是一座高峯,那麼慎獨便是爬上這座高峯的墊腳石。做人當慎獨。

以慎獨為話題的作文7

做君子並不難,難的是獨自一個人的時候也能保持君子風度。所以説,其實,“慎獨”是道德修養的一種至高境界!

“慎獨”是一種高境界的道德修養。我國古代的賢者很早就明白:君子處世,所慎在獨。早在《禮記》中就有記載:“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歷覽前賢,歷史上道德彰顯之人莫不慎獨。聖人孔子,不僅在朝堂之上嚴遵“君君臣臣”之儀,在顛沛流離之途也堅守君子之禮,席不正不坐,語非禮不言。詩人屈原,雖身處濁世,慘遭罷黜流放,仍能“沐後彈冠,浴後更衣”。四知堂上那一聲斷喝:“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謂無人知!”令污者抱頭鼠竄,令美德彪炳千古,從而成為“君子慎獨”的最好註腳。

“君子慎獨”是一個人對自己的誠實。一個人只有對自己誠實,方能對他人守信。《五元燈會》上曾載有這樣一則故事:由於戰亂,普陀寺的眾禪者決定遷移廟址。在遷徙途中,只有豫通大師一人堅持早課,從不荒廢。有人勸曰:“此處無佛,大師可不必如此。”豫通大師答一偈子曰:“此處無佛,我心有佛。既誠我心,是誠我佛。”好一個“既誠我心,是誠我佛”!其實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尊佛——自己的良心。大庭廣眾之下的君子是眾人的君子,只有獨處一室之時的君子,才是自我的君子。君子慎獨,對自己誠實,就像是空谷中的幽蘭,即使無人知曉,也始終散發清香;而那些不懂得“慎獨”之人,徒然地欺騙着自己的良心,內心最終會成為一間臭不可聞的鮑魚之肆!

“君子慎獨”還是一種對自己的審視。每當夜深人靜、獨處一室之時,當顏面億代未易的星圖高懸頭頂,你能夠因為無須顧及旁人而放縱身心嗎?不,燦爛的星空遙望着你,皎潔的月亮守望着你。隱隱地,有一種聲音,彷彿是靈魂對自己的拷問,在這獨處的靜謐裏。君子慎獨,他的靈魂始終謹慎不苟。

每一位君子就如同寂寞山谷中肚子綻放的蘭花,即使孤身一人,也要獨善其身,做一個高尚之人!

以慎獨為話題的作文8

現代社會,關於道德責任的話題越來越受人們的關注,關注度越高,所出現的爭議自然也就越大,最主要的爭議有兩種觀點頗具有代表性。一是“羣德説”。

人是羣居動物,不能單獨離開社會而存在,這點我們是知道的。因此人與人相處的各種問題就成了我們常説的為人處世,又叫“公德”,舉典型的例子來講,莫不是交朋友之間的問題了。兩個素不相識的人,因為一點摩擦交流了,一方説對不起,一方便原諒,這是生活中常有的事,我們稱之為禮貌;兩個經常攜同回家的人,如果交流之間發生了分歧,大多便會以無話可説而結束話題,或是違心應答以示“禮貌”;兩個或一羣好朋友交流如遇摩擦,這便是考驗友誼的時,候先道歉的一方,我們便會説這個人有德,這僅對於我們人與人的日常交往。上述的各種情況,皆因人與人的關係的親密程度而言。二是“弱德説”。這種觀點説明白一點,有點自我為中心的意思了。但在現實生活中又是一個十分普通的現象,它與“羣德説”的觀點對立,卻又是有其自身的合理性。

就拿一場車禍事故為例,肇事逃逸我們都知道是不對的,那是對於罪魁禍首的道德批判,那對於圍觀羣眾們我們面臨的道德問題是:受害者倒在馬路上,你扶,還是不扶?這是一個問題,一個值得令人深思的問題。如果不扶,便有人指着你破口大罵、惡語相對,這會讓他們上升為道德的監察員,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對你進行批判。但如果你扶,又有新的問題,受害人的家屬極可能不分青紅皂白的來束縛你,讓你為受害人負責,負責到什麼程度呢?那是巴不得讓你賠到傾家蕩產……

網絡有一句話很可笑,卻又包含了諷刺意:救人嗎?傾家蕩產的那種。公德面前做好自己並不難,難的是人潮退去後還能堅持自己原則、責任、與道德的人,學會慎獨很重要。

以慎獨為話題的作文9

“君子需慎獨。”千百年來風雅儒士修身克己的標準被《大學》中的五個字説得分明。在今天,“無人”值守的公共設施與服務悄然興起時,慎獨更應成為我們心中維護道德的律尺。於無人處,需慎獨,縱使經歷時光萬千遍的磨洗,也不掩其長存的關輝。

所謂“君子慎獨處”是指人們在獨處時,也要使自己的行為與在人前一般無二。而面對無人售貨機時,慎獨則讓無人、有人在你的眼中不再有區別。磊落君子,不貪不義之財,慎獨應成為我們心中邪念的封鎖線,慎獨使自律不再侷限在人前。於無人處易生貪念,因而,在無人處需自律,更需慎獨。

君子慎獨是儒士正其心、誠其意的要求,更應成為我們現代人修養身心的準則。因為人們總是容易在無人處卸下心中的規矩,想偶爾放鬆自己一下,就連聖人有時亦難豁免。但“聖人之所以為聖”,而出常人遠矣,只因他們能堅守自己心中的道德。孔子的弟子顏回於無人處,“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如此慎獨,故世代為人傳頌。無人之處,沒有了他人的監督,懶散易侵入你的心田,因而於無人處,需慎獨,才能如顏回 一般,走出自己的道路。

康德有言:“這世上最能讓人保持敬畏的東西,一是我頭頂的天空,一是我內心的道德律。”自然,敬畏道德也不能因為在人前和人後時有所差別。當你走進無人銀行櫃員機旁,搭上無人售票公交車時,自覺遵守道德和規則,你亦做到了於無人處的慎獨。故慎獨這種個人修養方法不僅有益於自身,更是維繫道德準則的利器。於無人處,需慎獨,才能更好遵守道德,為和諧社會構建盡一份力。

在社會發展過程中,烏托邦、理想國的美好藍圖指引着無數探索者前進。其中,共和與共產的思想需要的品質——慎獨,閃爍着獨有的光芒。慎獨提高着人們的自覺性,慎獨促進道德網的編織。於無人處慎獨,也可成為社會大車進步下的滾滾車輪。

於無人處,需慎獨。堅守心中的道德律,方可展望蔚藍的明天。

以慎獨為話題的作文10

曾聽老師妙談扯不上席面子上的同學,曰“自覺的學生防自己,不自覺的學生防老師”。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朗朗讀書聲破窗而出,覆蓋了窗外的風雨聲。

教室裏大聲朗讀着鏗鏘的古詩。別看大家一個個玲瓏乖巧,可是在座的男女生總有“伸頸、側目、默歎,以為妙絕”者。

伸頸者:伸頸者,專門負責望風也,他們隨時報告班主任的來臨。老師一旦要光臨教室,這樣的人就會狼狽不堪地以光一般的速度躥回自己的座位。然後迅速拿出語文課本,兩手一架,眉毛緊蹙,裝出一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摸樣。這時候,教室裏其他同學見狀,知道大事不妙,便都乖乖地坐着,準備討好老師的一片歡心。

側目者:哪裏有“爆炸新聞”,哪裏就有側目者的參與,一雙千里眼練得隔牆視物。從前面看到後面,從左邊看到右邊。一旦將獵物捕捉到眼,便悻悻然走到面前,然後微笑着參與進來。接着是開端,發展,高潮,結局。仰天長嘯者有之;開懷大笑者有之;頷首讚許者有之。此時,那一片天空簡直昏天黑地,簡直地裂天崩。

微笑者:眼前是一張張燦爛的笑臉,笑臉的上方是細細的一條線,線條的周圍是無數道溝壑。嘴脣是扁平的,扁平的中間是還沾有大蒜末的兩排黃牙。這一羣人無所不提,不過大多是在侃網絡遊戲那些事兒這個角落可以冠名為“網絡論壇”了。

默歎:默歎者這一部落可説是力量最小的。人數不多,但因其有心事,沉默不語而引人關注。有的人因為學習上名落孫山在悄然歎息;有的人因為和朋友吵翻了臉而愁眉不展;有的人可能是因戀人冷漠而默默哀歎;還有的人,我正在觀察中,畢竟我也是肉眼凡胎。

以為妙絕者:幾個對語文學科頗感興趣的圍繞“飲酒”展開了叫人擊節的論辯。

“你説,為什麼古人作詩前一定要喝酒呢?”“就是,喝醉了那不是胡説嗎?”乙同學接過話頭。“去去去,小屁孩懂什麼。人家陶淵明就是聰明,就算胡説也是這麼好的詩歌!”

“上課,你們這是在幹什麼!”只見老師怒髮衝冠,風聲鶴唳地站在了大家面前。由於伸頸者的疏忽,老師突然走了進來,把一簇簇鬼窩攪了個措手不及。

全班頓時鴉雀無聲。

嗨,這羣學生,何時才能被擺到席面子上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erenwendang/zuowen/r3vg8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