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個人文檔 >學生作文 >

千秋諸葛我評説作文【精彩多篇】

千秋諸葛我評説作文【精彩多篇】

千秋諸葛我評説作文【精彩多篇】

千秋諸葛我評説作文 篇一

諸葛孔明自古以來就被人們所傳頌,即使經歷萬載的時光,也從未被世人從歷史的記憶中抹去。深究緣由,大概是出於每個人對他的卓越的有心而發的崇敬。而這種卓越的理解,在今天看來,已是人盡皆知,顯而易見的了。

諸葛亮之卓越,在於“才”。説到諸葛亮的才能,沒有人可以不肯定。因為即使是在社會科技文明高度發達的現在,能與諸葛亮比肩的智士,也寥寥無幾。

也正是他這超人的智慧,讓劉備三次進草廬拜訪,留下三顧茅廬的千古佳話。而不論是隆中對中一針見血的政治藍圖,還是赤壁之戰中巧借東風的火燒戰船,都毫無保留地把諸葛亮的雄才大略展現在我們的眼前。先攻荊益,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和諧睦鄰,思維的開闊、邏輯的嚴謹令人驚異。火燒戰船中趁蔣幹盜書之際請龐統出山,採納徐庶建議,再巧借東風,從而取得大勝。

這種“才”,是一種天生而來為基礎而又不全依靠先天賦予的可遇不可求的才能。在我看來,先天的天賦只是幼苗,倘若讓其成為參天大樹,還要在生活中養成善於思考、樂於推敲的品質。而對於這一點,諸葛亮就是最好的印證。我們無人能否認諸葛亮的天資。但試想,諸葛亮本只是個彎腰種地的農民,卻通曉歷史、地理,精通各事。除了知識積累外,善推敲也是功不可沒的。如果沒有這種品質,大概諸葛亮就不會免於終生種地的命運,更不會揚名於天下,名垂在青史。

諸葛亮之卓越,在於“勇”。俗話常説“有勇有謀”,兩者常被聯繫在一起。而諸葛亮就是這樣,可以説“才”是基礎,而“勇”是“才”變成“成”的反應條件。若沒了實施的勇氣作支柱,莫大的“才”也不能走向成功,取得成果,而“才”又有何用?所以説,沒“勇”的“才”不是真“才”,而沒“才”的“勇”便是瞎“勇”,兩者間是緊密相連的。

草船借箭中,魯肅多次來催,告誡到期不交差當斬,諸葛亮也不為所動,心中算好了就認準了,毫不動搖。這份堅定是難得的`,即使在我們現在的生活中,這種品質也是能促成大事的。一個人沒有坐得住的穩沉勁兒,做事總火急火了,聽風便成雨,風來便動搖,這類人必不成大事,越關鍵時越冷靜,不動搖,堅持自己主張的人,才能夠取得最後的成功。這,便是堅持、堅定之“勇”,亦是我眼中最大的諸葛亮的“勇”。

諸葛亮之卓越,在於“忠”。“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第一次讀出師表,便被諸葛亮的忠心所打動,腦海中泛現場景,便幾度要曾落淚。本想在亂世中苟且偷生,卻遇到了劉備的賞識和認同,從而許其以驅馳,二十年間征戰南北,出駛東西,只為了一個興復漢室的偉大夢想。對劉備之於劉禪的肺腑之言,令人感動。同時也向我們展現出人與人之間的真誠,而這真誠則是人間最美的品德,諸葛亮一生,前為劉備進盡謀略,屢出妙計,後為劉禪苦心教誨,幫助照顧,可為“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不枉被視為千古臣倍之中的典範了。

縱觀諸葛亮的一生,從三顧茅廬開始徵走天下,到五丈原病逝離去,為劉備,為漢室,出盡無數謀略,用盡全部心血。後來劉備白帝城託孤,把兒子交給了他,便精心教育培養,寬容照顧。雖生前先帝有言若劉禪無能可廢,而諸葛亮卻未敢獨霸政權。一生都在為自己興復漢室的理想作着一個全然的輔佐者,這是人生的大智慧,亦是諸葛亮最加動人的“忠”。

“諸葛孔明,卧龍也。”他既有着龍的智慧和勇氣,又皆備“卧”字的淡泊名利,甘作配角,他在中華歷史上了無聲息地書寫了一條龍的傳奇。或許卧龍兩字便是對諸葛亮一生所有卓越成功最真實、最確切的寫照吧。

千秋諸葛我評説作文 篇二

三國時段英豪輩出,文官武將,不可勝數。人們對於諸葛亮都有很高的評價。今天,我也來談談我對諸葛亮的一些看法。

諸葛亮是歷史上一個很值得尊敬的人。古往今來的政治家,諸葛亮幾乎可以説稱得上是完人。他東和孫權北拒曹操,六出祁山,想北定中原。對孟獲七檎七縱寬容大度,使其誠心降服;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輔佐幼主,興復漢室。他上知天文,下曉地理,精通戰術兵法。他那篇《出師表》,更成為千古不朽的名篇佳作,流傳至今。他雖身在草廬之中,但卻在劉備三顧茅廬之時,對當時的時局分析透徹,面面俱到,對外界形式瞭如指掌。司馬懿曾評價他:“真乃天下奇才也!”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以諸葛亮的才華與聰慧,竟落得如此下場,實在是可悲啊!諸葛亮的一生是成功的,因為後人給了他千古的不朽。就算是再過千秋,史冊上不變的,仍會是這個不朽的`奇蹟。

千秋諸葛我評説作文 篇三

是誰?雖為布衣,卻使昭烈帝不惜三顧其於茅廬;又是誰?雖身在草廬,卻兼濟天下不忘救世之方;又是誰?雖身居要職,卻一心鞠躬盡瘁,輔佐後主治理江山。是的,他正是三國史上一位著名的政治軍事家,他就是孔明先生。

身雖躬耕於南陽,心卻早已兼濟天下。一次隆中對,深謀遠慮,定足三分,知己知彼。一個薄弱的王朝,在他的輔佐下得以強大,與曹魏、孫吳鼎足三分。成為三國曆史上的佼佼者。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一代軍師,南征北戰,出任丞相,兩朝元老。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豐功偉績,孰堪伯仲。

巧借東風,決勝赤壁;木牛流馬,巧得軍糧;永安託孤,貞良死節;滴水之恩,湧泉相報;輔佐後主,一絲不苟。恰當措施,穩固漢業,南征北討,收復中原。只可恨“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豐功未建,身卻先亡;一代奇才,終英年早逝,遺恨萬載。

永安託孤,恐辱使命;受命以來,夙夜憂歎;先帝遺詔,永生不忘。每當夜臨,先帝涕哭之面仿若就在眼前;“君才十倍於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的遺言依舊在耳畔迴響。“臣敢不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乎!”的忠貞承諾,句句牢記在心,字字不忘,輔佐後主,至死不渝。

為達統一大業,平息南方叛亂,留後主以安定天下,不惜長途跋涉,於公元二百二十七年率兵北伐討魏,奪取涼州,為安後方,臨走上疏。言辭懇切,話語委婉,力勸後主,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遠佞。興復漢室,以還於舊都。言出肺腑,字裏行間,流露出孔明先生對先帝知遇之恩的時時不忘,將“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體現的淋漓盡致。

輔佐後主,只為報恩;言辭懇切,志慮忠純。“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一出師表,一份忠臣心。為遺後世太平天下,不惜六次北伐,終積勞成疾,英年早逝。

一代名將嶽鵬舉,中興大宋手書前後出師表。蜀相之心,與他不謀而合。共存北定中原之心,卻心有餘而力不足。為定國安邦,以攻代守,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出擊。至今想來,雖為大錯,弊大於利,但今人畢竟事後諸葛,為是太晚。坐視不管,更難逃滅亡之運。

他是一代英才,三顧茅廬成真名;他是一代賢臣,輔佐玄德定大業。保後主,進忠言。

“正統不慚傳萬代,莫將成敗論三分。”不以成敗論英雄,漢室之路以絕,三分天下並非失敗,亂世之間能將天下三分,已是不易。一代丞相,兩朝元老,兼濟天下,報效主恩。不失一代賢臣風範。

輔蜀漢國基,終恨難成大業。功過千秋,留後世評説。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erenwendang/zuowen/v9w9d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