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公文範文 >鄉鎮街道公文範文 >

擬外出考察學習的請示

擬外出考察學習的請示

XX鎮擬外出考察學習的請示

擬外出考察學習的請示

為學習先進地區先進村鎮發展建設經驗,開拓眼界、拓寬思路,尋求探究我鎮鄉村旅遊、產業發展的正確模式,改變落後面貌,鎮主要領導擬率隊進行為期四天的考察學習,具體情況如下:

一、XX鎮現狀

XX市XX鎮位於XX市西南,轄南X杖子、XX溝門、X北、X山、X樹溝、大X北、XX樑子、石V溝、X杖子、宋X子、X房、西何X子等12個村,總人口1.98萬人,總面積175.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56萬畝,有林地面積21萬畝,自2005年被省政府確定為XX河流域自然保護區核心區以來,森林保護面積增加到19.27萬畝,其中,核心區面積5.31萬畝、緩衝區面積6.48萬畝、試驗區面積7.48萬畝,包括原始森林面積1200餘畝,森林覆蓋率達到80.1%。201 年,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大XX鎮具有良好的對外交通條件,通過X環線與國道101線,長深高速公路(G25)相通;錦承鐵路和京沈高鐵距鎮10餘公里,錦承鐵路電氣化改正在進行中,改造後將大大提升客貨運能力,進一步加強同周邊城市和地區的聯繫。此外,距XX家子火車站30km,距北京365公里、距承德120公里、距凌源城區70公里,距高速公路XX家子出口30公里。

鎮內旅遊資源豐富,包括紅X山旅遊景區、石X石V遼代古墓遺址、蒼鷺棲息地、濕地自然公園等。
  紅X山旅遊景區的紅石砬是遼X最高峯,海拔1256.6米。這裏是華北植物區系向蒙新植物區系過渡地帶,擁有中國北方最大溝谷核桃天然林,區域內有國家瀕危植物蘭花、北方稀有植物獼猴桃、流蘇樹、早花忍冬、抱馬丁香、野皂角等幾十種珍稀植物;還擁有東方白鸛、黑鸛、勺雞、白尾鷂、紅隼等十幾種國家一二級野生動物和矮鹿、蒼鷺等省級一二級保護動物,共有植物98科748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9種,區域內植被分為3個植被型組、4個植被型、7個植被亞型、7個羣系組、10個羣系、21個羣叢組;有各種野生動物395種,國家二級以上重點保護野生動物40餘種,是重要的動植物資源寶庫和天然氧吧。被專家讚譽為“北國碧玉、遼西綠珠”,是天然的“山野鄉村觀賞中心”和旅遊休閒場所。西遊記景區內,彷彿是鬼斧神工,大自然“搬是弄非”,在峽谷內打造了西遊記主要人物和場景,惟妙惟肖、巧奪天工。小説《西遊記》中的人物和故事很多都能在這裏找到其出處,這絕對不是一種巧合!

石 X石虎遼代古墓遺址,俗稱VV石像生,位於XX鎮XX樑子村石X組,面積15000平方米,東西寬150米,南北長100米,據《凌源縣誌》記載為遼代古墓羣。現存石羊、石虎、石人共九尊,由花崗巖雕成。按照其位置可分為三組,西側一組為一對石虎相對而踞;自該組向東300米處為中間一組,呈南北一線排列,由北至南分別為石虎(高約1.04米)、石羊(高約0.6米)、石虎(高約0.94米)、石羊(高約0.45米);從這一組向南20米處為第三組,有東西方向相對的石翁仲兩個,高兩米以上,一文一武,文官持笏板,武官持寶劍,兩者相距6米。據考古學家觀測,此地當為遼代墓羣,且按規則,墓主人至少應該是宰相、王子以上級別的官員。在其北部還出土過九脊褐山式頂方形石棺蓋。石羊石虎遼代古墓遺址對研究我國古代的歷史、文化、藝術、民族及古代建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蒼鷺棲息地位於XX鎮C家溝,是CC市級自然保護區,在一棵樹上,築有60餘隻蒼鷺窩,生活着260多隻蒼鷺。這些蒼鷺有時成羣結隊去覓食,有時就在山間和樹邊遊戲,成為村中一大景色,每年來此拍照觀賞的遊客就有萬餘人。

濕地自然公園貫穿於XX鎮全境的XX河流域。XV 河,《史記》記載為“玄水”、“玄丘之水”,是殷商始祖簡狄洗澡水域。目前,青龍河流域水量豐沛,XX 鎮正在沿河打造濕地公園,青龍河兩岸美景誘人、秀色可餐,是遼X 地區不可多得的重要旅遊景點。

此外,新石器晚期、清代寺廟和西大嶺阻擊戰等遺蹟,敦厚朴實的漢、滿、鮮多民族、民風、民俗和優美的歷史傳説也將成為遊人欣賞的重要內容。

XX 鎮規劃總體目標是: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為依託,以建設生態休閒旅遊度假小鎮為核心,以自然、人文、歷史等旅遊資源為支撐,通過打造紅X 山森林氧吧、蒼鷺候鳥家園、石X 石虎遼代古墓遺址、濕地自然公園等核心景點,建設面向文化領域和休閒人羣的文化休閒旅遊目的地、面向城市人口的特色農業體驗基地,帶動全鎮鄉村旅遊業、特色農業、林果業及其他產業全面發展,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共贏。

二、擬考察學習對象及簡介

1、密雲區幹峪溝村

古山村改造的成功典範——密雲區北莊鎮幹峪溝村山裏寒舍。幹峪溝自然村宅基地面積約為16000平米,共40套農家院,除部分留守村民自住的宅基地外,一些宅基地的房屋已年久失修,廢棄荒蕪。但是該村自然環境優美,歷史悠久,人文景觀豐富。

幹峪溝古村落改造,將旅遊業由觀光型向度假型、體驗型轉型升級,開創以新興休閒產業帶動山區新農村建設的新模式。

2、平谷區雕窩村

雕窩村位於北京市平谷區黃鬆峪鄉。2009年度“北京最美的鄉村”,北京美麗鄉村聯合會會員村。1997年開始,村充分利用資源優勢,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業。1998年成立市民住農家協會。目前,全村鄉村旅遊接待户發展到53家,除兩户孤寡老人之外,其餘全部從事旅遊接待,村裏的集體經濟得到了極大的壯大和發展。2006年,專門邀請有關專家在全面考察本村自然地理環境,結合旅遊發展實際,編制了村莊建設規劃。幾年來,村按照規劃,投入資金,用於村莊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治理,推進新農村各項建設,完成了河灘治理、道路硬化和改水改廁三大重點工程,改善了村民生活環境水平,提高了旅遊檔次。雕窩村不僅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和林果產業,更有良好的文化氛圍。由於有優美的自然環境,清新的空氣和純樸的民風,吸引了一大批文化名人在此定居。

3、平谷區掛甲峪村

掛甲峪村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走一條新時代“愚公移山”道路。先是依靠自己的力量,修成了一條通往村外的、全市第一條山區柏油公路。接着充分利用政府實行“富民政策”的好時機,從山區農村的實際出發,實施“五上山”工程,這就是:道路修上山,水利蓄上山,優質大桃栽上山,再生能源用上山,科技文化跟上山。規劃的目標初步實現後,緊接着又實施了新的“五上山”工程,即電信網絡布上山,文體項目建上山,有機果品推上山,旅遊客人游上山,生態別墅建上山。

這“十上山”工程規劃的實現,使掛甲峪村的面貌發生了深刻的、巨大的變化。新建設的農户別墅式新居被每户用來開展民俗旅遊,村民“坐家當老闆,靠房來賺錢”,這已不僅僅是單純的自家居住的生活資料,而且還是經營賺錢的生產資料。開發旅遊的同時,村委會注重旅遊業發展與農業相結合。通過老百姓自願參股,集體統一經營管理的方式成立農林公司,並開發有機果品,進行規模化經營。2007年,通過新聞媒體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評選,掛甲峪村被選為北京郊區10個“最美的鄉村”之一;2008年,掛甲峪村被評選為“全國文明村鎮”。 著名經濟學家、北京大學教授厲以寧先生來此考察後,説掛甲峪村是“北方山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模式”。

4、昌平區康陵村

2010年度“北京最美的鄉村”。北京美麗鄉村聯合會會員村。村以民俗旅遊和林果業為主導產業,主要生產柿子,梨,蘋果,桃,杏,棗等乾鮮果品,年產在60萬公斤以上,其中柿子年產達40萬公斤,民俗旅遊年產規模已達120萬元。村內總户數76户,其中民俗接待户45户,一次性可接待遊客2500人次。

5、門頭溝區炭廠村

近年來,炭廠村因地制宜,進行產業結構調整,把主要產業定為林果業,建起了百畝蘋果園,七十畝核桃園,八百畝食用杏仁基地,此外還種植了花椒,海棠、櫻桃、薄皮核桃、紅頭香椿等經濟樹種。炭廠村自然風光秀美,山水相依,神泉霞風景區就坐落在此,因此,該村確定了以旅遊為中心的經濟發展思路,不斷地進行基礎設施建設,為發展旅遊業奠定了堅實基礎。

通過建設神泉峽景區,炭廠村成為了特色旅遊村。以神泉峽為景區的核心,以良好的山水和農業資源為依託,以民俗文化、農耕文化、養生文化等多元文化交融為補充,全面整合各種資源,將炭廠村打造成為京城旅遊文化名村。

目前,炭廠村已有30多户具備了吃住接待能力,民俗接待模式初具規模。同時,村裏還聘請了專業老師,對接待户進行了接待培訓和農家菜品烹飪現場授課,大大提高了農户接待水平,也進一步帶動了村民致富增收。

6、大興區梨花村

大興區龐各莊鎮梨花村位於北京西南郊永定河東岸,屬北京市大興區龐各莊鎮管轄,原名南莊村,1981年村莊普查時改名梨花村。梨花村總耕地面積5000畝,其中百年以上老果樹3500畝,現有新老果樹10餘萬株。這個村是本市著名的果樹專業村,村南坐落着一望無際的萬畝古梨園,是華北地區面積最大、樹齡最老、品種最多、開花最早的古生態梨樹羣。依託這一旅遊資源,該村已成功舉辦了十六屆萬畝梨園賞花節和採摘節,並以優質特色的農產品和優美的生態環境享譽京城。
  隨着新農村建設和旅遊業的發展,梨花村已發展成為市級民俗旅遊村,年接待遊客13萬人次,農民人均純收入11747.3元,是北京市唯一的果樹專業村。截至目前,村內已有民俗旅遊接待户60餘户。依託一產,挖掘三產,農民的腰包越來越鼓了。

7、大興區東興屯村

2013-2014年度“北京最美的鄉村”,北京美麗鄉村聯合會會員村。東辛屯民俗旅遊文化村位於北京市大興區青雲店鎮,西鄰歷史悠久的青雲大集、104國道,東臨大回城果桑園,北部與北京亦莊經濟技術開發區接壤,距北京中心城區僅25公里,交通便利。考慮到東辛屯村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 2012年在青雲店鎮黨委政府“一村一品”的政策引導下,將東辛屯村由單一的農業種植村打造成集休閒、餐飲、垂釣、觀光、住宿為一體的民俗文化村。經過一年多的探索經營,東辛屯民俗村現已初具規模,擁有民俗接待户16户,可同時接待遊客近千人,通過發展旅遊帶動了100餘名農村4050人員的就業問題。目前,經營模式已逐步走上正軌,慕名而來的遊客絡繹不絕,各民俗户每天的遊客接待量均達到30人以上,從業人員人均年收入達到4萬元,是當地農民年收入的2倍之多。大幅度的帶動就業,促進農民增收。
  東辛屯,一個普普通通的小村,在鎮黨委強力整合和採取班子成員包户的模式,在全村幹部黨員羣眾的共同努力下,闖出了一條依託旅遊餐飲經濟增速的新路子,逐步的與青雲店大集、孝義營“孝心饅頭”、 西孝路都市農業產業示範大道、大東農業園為一體,形成了青雲店鎮“文化旅遊之鎮”的發展目標。

8、河北塞罕壩

塞罕壩位於河北省承德市北部,內蒙古高原的東南緣,地處內蒙古高原與河北北部山地的交接處,歷史上的塞罕壩是一處水草豐沛、森林茂密、禽獸繁集的天然名苑,在遼、金時期稱作“千里松林”,曾作為皇帝狩獵之所。塞罕壩在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和關懷下,用兩代人的青春和汗水,營造起萬頃林海,加上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藴,濃郁的滿蒙民族風情,形成了國家一級旅遊資源。

1993年5月,塞罕壩被林業部批准為國家級森林公園。2002年,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為“國家AAAA級旅遊區”。 塞罕壩共有維管束植物618種、312屬,是河北省高寒地帶少有的生物多樣性富集中心。保護區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4種,特有植物3種、1變種。塞罕壩共有陸生野生脊椎動物66科261種、亞種,魚類5科32種。昆蟲114科,660種。

三、日程安排

考察日程擬安排如下:

第一天:

06:00  前往密雲區

09:00  考察幹峪溝村

13:00  前往平谷區

14:20  考察雕窩村、掛甲峪村

住宿地點:昌平區

第二天:

09:00  考察康陵村

13:00  前往門頭溝區

14:20  考察炭廠村

住宿地點:大興區

第三天:

09:00  考察梨花村、東辛屯村

13:30  前往河北塞罕壩

第四天:

09:00  考察塞罕壩

14:00  返回

四、參加人員(luw )

                          小小這wb

                              nia

標籤: 請示 考察 學習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wenfanwen/xiangzhen/n7mn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