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調查報告 >

春節民俗文化調查報告精品多篇

春節民俗文化調查報告精品多篇

春節民俗文化調查報告精品多篇

春節調查報告 篇一

調查方式:

問卷調查法

調查時間:

20xx年2月6日至2月15日

調查人:

劉聖祥

抽樣人羣:

來九寨溝旅遊的人

09年年初四川省災後重振和危機應對政策初見成效,解脱降落趨勢,今年“春節”逐漸有回熱徵兆。我組於09年2月5日至2月15日“春節”黃金週期間對遊客在九寨溝的旅遊情形進行抽樣調查,現將所調查的有關內容綜合並剖析如下:

四川暗藏着一處桃源仙境――九寨溝。那裏有重重的山巒和茂密的森林,;有彩色的湖泊和奔湧的飛瀑;還有各種鳥類和珍禽等。九寨溝的獨特和它出色的神話故事如夢如幻,因此人們習慣的將它稱之為“神話世界”。在春節黃金週旅遊安全上,節前和節日期間,成都市假日辦和相干部分,加大了對重要景區(點)的旅遊安全的領導檢討,從源頭上確保了節日期間的旅遊市場安全有序。春節期間,全市無重大旅遊安全義務事故和旅遊投訴,實現了安全、秩序、質量、效益“四同一”。

一、“春節”旅遊市場的總體情形

1、客源市場呈上升趨勢

5.12汶川大地震產生,九寨溝有震感,但並沒有對景區的自然景觀和旅遊服務設施造成損壞。地震過後,九寨溝治理局馬上組織全局所有職工對景區各景點、步遊棧道、觀景台、景區公路、護欄進行拉網式排查,沒有發明破壞和安全隱患。九寨溝地域的賓館、飯店、公路、娛樂、購物等旅遊基本設施均完好無損。統計剖析表明地震後願意來九寨溝旅遊的佔86.65%,以為地震對九寨溝沒有任何影響色遊客佔59.12%。從此可看出九寨溝已經解脱降落趨勢客源開端升温。

今年的“生態之旅”包含:“相約世界最豔麗湖泊―五花海”新年祈福、“新年賀禮―走進躲寨”、“九寨畫院”成立等各項運動,。這一運動增添了客源量,據工作職員先容:九寨溝景區從08年11月16日到年今年3月31日履行淡季票價80元,觀光車票也降至80元;同時還履行二次進溝政策(即假如要二次進溝,只需多買一次觀光車票外加20元工費),二次進溝總費用為260元(不含保險),比旺季節儉360元,目前春節期間天天旅遊人數已經超過2017人。

2、營銷力度加強

這次遊客基礎情形的調查,共計發出調查表50份,回收50份,回收率100%。統計剖析表明,在九寨溝旅遊遊客中按性別構成分,男性遊客佔47%,女性遊客佔53%;按年紀構成分,80後和70後遊客佔92.4%,90後和60後遊客佔7.6%;按職業分,公司、事業單位職員佔53.6%;由上可見,九寨溝遊客羣中,以80後和70後遊客為主,公司及事業單位職員為主。無須多加説明,這樣的一個顧客羣主體,在假日休閒購物餐飲上,七天大假對購物餐飲、花費市場具有較好的拉動作用,全市重要貿易、餐飲業企業銷售額較同期均有必定水平增加。隨着九寨溝營銷力度的加強,特殊是實行了有效的冬季營銷,加強了九寨溝冬季旅遊對遊客的吸引力,當天九寨溝招待的進境遊客同比增加達345%。遊客多了自然收入額就上往了。

3、旅遊地商品價錢與質量

人們旅遊對其旅遊地購物動機必定是請求商品檔次高、購物環境好、商品德量好和服務好。在統計分析中表明佔62.96%的遊客以為旅遊區購物是個“被宰”的運動,商品價格往往比一般商場高出一倍到數倍以上,而且還可能充滿着假冒偽劣商品,所以一些遊客為了不在旅遊區購物而願意多付30%以上的旅遊團費加入所謂的“純玩團”,不過他們在九寨溝旅遊購物中,彼此對商品價格與質量發表自己的看法,仍然在縱情購物。

因此,今後的義務還須要在經營商品和服務上再下一番工夫,以更好地逢迎不同的客羣,在鞏固和發展有必定檔次和個性的顧客的同時,爭奪精力文明和物資文明的雙豐產。

調查方法 篇二

主要採用上網調查、個別採訪。

春節的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篇三

一、調查背景:

春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七年級為高潮。在春節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很多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佈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

二、調查目的:

探究春節習俗,瞭解人們是如何度過春節的。

三、調查內容:

1、貼春聯

春聯是從兩千多年前戰國時期的“桃梗”演變而來的。《淮南子》上説,桃符(即桃梗)是桃木刻成的。上面刻着滅降福的咒語,一年一換。五代後蜀皇帝孟昶在過春節時心血來潮,令人將桃樹削片,他提筆在上面題寫了聯句:“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這就是中國最早的春聯了。至於春聯這一名稱的正式誕生,則在明朝。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建都金陵後,曾在除夕時下旨:“公卿士庶之家,須寫春聯一副,以綴新年”。以後,春聯得以推廣,沿襲至今過年時,各家各户都要貼春聯。

2、年夜飯

在大年30晚上,家家户户都會團聚在一起吃團年飯。當然,這是新年的第1餐正餐,既可以在自己家裏吃,也可以在長輩家裏吃。對於團年飯的菜式和菜數都是有很嚴格的規矩的。在我們家。每年的團年飯上都得有8道菜,其中魚和雞是必不可少的菜。魚象徵年年有餘,而雞又是廣東人最喜歡的食物。它們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頭呢!

3、放鞭炮

每到春節,華燈璀璨,鑼鼓齊鳴。鞭炮聲此起彼伏,為沸騰的大地奏起了新春之曲。空中流光異彩,百花爭豔,為佳節譜成了快樂篇章。

放鞭炮賀新春,在我國有兩千多年曆史。最早的爆竹,是指燃竹而爆,因竹子焚燒發出噼噼叭叭的響聲,故稱爆竹。説起爆竹的起源,有個有趣的傳説。《神異經》上説:“西方山中有焉,長尺餘,一足,性不畏人。犯之令人寒熱,名曰山魈驚憚,後人遂象其形,以火藥為之。”這是爆竹起源最早的記載,説明當初人們燃竹而爆,是為了驅嚇危害人們的山魈。據説山魈最怕火光和響聲,所以每到除夕,人們便“燃竹而爆”,把山魈嚇跑。這樣年復一年,便形成了過年放鞭炮、點紅燭、敲鑼打鼓歡慶新春的年俗。

春節放鞭炮,作為我國人民歡度春節的習俗,歷史悠久,這種活動,雖然可以給節日增添歡樂的氣氛,但放鞭炮釋放的煙塵,濺出的火星,容易造成環境污染,引起火災,一些烈性爆竹每年都會造成一些人員傷亡。隨着社會和人們的文明進步,對春節放鞭炮這種習俗的弊端,已引起各界的重視。以前我國許多城市都制定了禁止放煙花爆竹的規定。 現未解除。在大年三十晚上的0時整放鞭炮也是一種特殊的習俗,它寓意着"辭舊歲,迎新春"。對於迎接新春還有一種説法叫做"守歲"這麼説吧,"守歲"其實就是指從大年30到七年級期間不睡覺.對於大部分年輕人來説,這是玩的最好時間。當然這也不是盡然的,有些老當益壯的老年人也會和着年輕人們一起鬧新年呢! 春節放鞭炮,作為我國人民歡度春節的習俗,歷史悠久,這種活動,雖然可以給節日增添歡樂的氣氛,但放鞭炮釋放的煙塵,濺出的火星,容易造成環境污染,引起火災,一些烈性爆竹每年都會造成一些人員傷亡。隨着社會和人們的文明進步,對春節放鞭炮這種習俗的弊端,已引起各界的重視。以前我國許多城市都制定了禁止放煙花爆竹的規定。 現未解除。

4、應節活動

七年級早,不少舞獅班及英歌隊敲鑼打鼓到各村各户參拜賀年,主人燃放鞭炮以迎。八年級、九年級日鄉鎮會組織有慶新春文娛活動。如映電影、賽球、書畫展、猜謎語等。白天夜晚人們成羣結隊盡興遊賞觀看,一片迎春的熱鬧喜樂氣氛。

5、給紅包

給紅包春節習俗中重要的一項,長輩要分錢給後輩,能掙錢的後輩也要送錢給長輩。這些錢不能直愣愣地送,而要很講究地裝在一個利市包中。這俗稱為“壓肚腰”,意謂一年從頭到尾,腰包裏都會滿滿實實、富富裕裕。

6、拜年

新年的七年級,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族長帶領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之間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為“團拜”。到宋代,親朋好友之間會相互送貼致賀,這就是早期的賀年片。到了明代,賀年片設計更加完美、精緻,帖上不僅印有送者的姓名、地址,還寫上了“新年快樂”、“吉祥如意”的祝辭。

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説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7、餃子

餃子是深受中國人民喜愛的傳統特色食品,又稱水餃,是中國北方民間的主食和地方小吃,也是北方的年節食品。大年三十包餃子。是我國北方廣大地區民間過年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年三十的餃子,由於是節日的重要內容,所以,還規定了許多規矩和約定俗成的習俗內容。這些習俗都是為了配合過年的氣氛需要。有一句民謠叫大寒小寒,吃餃子過年。餃子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歡迎,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

四、結論:

春節是中國最傳統,最隆重的節日,象徵着美好、幸福。是新的一年的開始。由於時代的發展,很多傳統的舊習俗也有了新的變化。但不管生活變得多麼現代化,春節依然是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我希望中華民族的傳統的璀璨文化可以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

春節調查報告 篇四

調查目的:時至今日,新一代的人卻紛紛過上了洋節,漸漸淡忘了我們自己的傳統節日。春節臨至,身為華夏子女,更應瞭解這豐富多彩,帶有濃郁民族特色的節日——春節,現在我就帶大家領略一下我家鄉的春節習俗及其文化內涵吧!

調查時間:20xx春節期間

調查地點:甘肅省天水市

調查對象:家中及附近男女老少,風俗習慣,網絡,書籍

調查方式:通過自己家過年、上街走訪、詢問、觀察,向老人們瞭解,通過書籍網絡,實地考察進行查詢,觀看家鄉春節節目“過個大年,忙亂半年”,古人從臘月開始忙“年事”,一直到過了元宵,這年才算過完了,我居住的天水市甘谷縣的春節習俗也是十分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通過親身體驗,上街走訪,網絡書籍我更加了解了我的家鄉的春節習俗及其獨特的文化內涵。接下來我將從臘月一直到正月十五來一一介紹:

1、臘月二十三—“送灶爺”

在臘月二十三這天下午,家裏的婦人,尤其是經常在家做飯的女人會準備好“獻飯”(是一種由小碗盛裝的、用土豆絲,粉條,炸豆腐片,炸雞蛋等做出來的色香味美的飯菜),通常家裏廚藝好的婦女會將它做的色香味俱全,而且食材更多。不過,婦女們將會使出自己的最好的廚藝獻給“灶爺”。讓他上天言好事。女人把廚房裏打掃的乾乾淨淨,在灶前放一碗水、一把草、一把五穀,這是給灶神坐騎的草料。然後拿來獻飯供奉在鍋灶的正中心,讓灶神享用,以示堵口。燒香畫馬,磕頭作揖打發灶神上天彙報主家一年的善惡好壞。在燒香化馬時,唸唸有詞,最為普遍的頌詞“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頌灶神上西天,有壯馬,有草料,供的糖果甜又甜,見到玉皇説好話,回到家裏降平安”然後放炮以示歡送。之後每天早晚要燒香磕頭。至今有這樣的講究:婆媳做飯是要説説笑笑,就是讓灶神爺知道一家過的和睦幸福。長幼有序,對老人不能惡言,不能不敬。對上門的人不論貴賤要笑臉相迎,做到謙恭謹慎。因為灶神爺時時觀察你的一舉一動,否則會得報應。

2、臘月二十四到二十五—“掃房”

這兩天家裏人都會忙着打掃房間,庭院,廁所,豬圈雞舍等,過個乾乾淨淨的年,萬象更新。只要在家的家人這兩天都上陣,把家裏打掃得一塵不染。

3、臘月二十五到二十九—“辦年”

家裏的年輕人會去街上買年貨,不過現在交通方便了,需求也大了很多,於是大多數人都去甘谷縣城裏,有的還去天水市裏面買。好菜,好肉不管貴不貴,想要得都買下。説到肉我們甘谷縣人大多是自家養豬的,所以豬肉一般不會買了。買些魚肉等等。還有寫對聯的紅紙或者直接買寫好、印刷好的,門神,香。

小夥子,姑娘們都打扮得神采飛揚、花枝招展。説不定就找個好對象,等到年後初五、六就準備定親。

4、臘月二十九—蒸饅頭,炸“塊塊”

饅頭一般常見的,不過有大小兩種。“塊塊”有很多種,面是前幾天就準備,已經發酵好的,要看家裏婦女的廚藝怎麼樣了,手巧的女人會做各種各樣,色香味美,脆而不幹,甜而不膩。女人們會使出十八般武藝,將“塊塊”做得最好。得到正月裏來的客人、親戚的贊。

5、臘月三十日—“耙對紙”,“接先人”,“年夜飯”,“守歲”。

“耙對紙)”即春聯,在我的家鄉,家家户户要貼上新的春聯,其含義是以示辭舊迎新,期冀度過和和睦睦的除夕之夜,迎來甜甜美美的新春佳節,它也暗藏着每個家庭對新一年的期待;家裏有當兵的:“人軍屬門上光榮匾,戰士胸前英雄光”等等。“對紙”一般是由村裏的老師,老文化人寫的。一清早孩子們就拿着由大人裁好尺寸的紅紙,去老文化人家去寫;

“接先人”是一種北方的祭祀活動,也是活着的人懷念先人的一種方式。屆時,一個家族的男人和小孩在下午5、6點聚集在放排位的一家,年長者拿着香盤(有香,斟餞即漿水或者茶水,),中年人拿着紙錢(有印刷和自己用模印的),少年拿着鞭炮等等。人到齊後就出發到大路上朝着埋葬先人的方向,磕頭祭拜。之後大家一起邊放炮邊回到那一家在門口跪拜並燒香放炮,表示將先人接回來了。之後知道十五將先人送走之前每天早上每家的女人都會做好獻飯供奉在排位之前。

年夜飯有餃子,煮骨頭(其實是煮豬肉),等等;

守歲是全家都在一起吃着瓜果,看着春晚,聊着這一年來的見聞及收穫,青年們打着撲克,喝着酒,吃着菜,等着00:00點的到來。等到00:00是準時放炮,迎接新年的到來。

6、大年七年級—“去拜年”,“迎喜神”,“壓歲錢”,“去廟裏燒香”

“去拜年”:早上6點起來穿好衣服,青年和孩子們一起去各家的親房(家族的人)給先人燒香,給長者拜年。

“迎喜神”其實是迎喜神和財神,一般都是男人和孩子去打麥場上拿着香,斟餞,去迎接喜氣和財氣。

“壓歲錢”,“去廟裏燒香”和平常一樣。

7、大年八年級到初六—拜丈人,走親戚

8、正月“抬老人家(神像)”

“抬老人家”的具體時間各個村子都不一,我們火石屲組是在大年九年級。我們村子裏沒有“老人家”的神像,我們村人信仰的是龍王爺,去隔壁河南村“抬”,這是老祖宗遺留下來的,老一輩人説是認為將神像抬出來遊街,與民同樂,神保佑四方百姓和驅散邪魔。

9、正月初九—煙花表演及社火,耍秧歌表演

正月初九這天我們貫寺村廟上有好看的焰火表演,因為這天是眾神的節日,也可以説是我們貫寺村的廟會,到時會有周圍3個村子的社火表演齊聚一堂,甚是好看。焰火表演更是火樹銀花,精彩絕倫。

10、正月十五—元宵節,“送先人”

過元宵節就是吃一個“餃團”也是一種麪食,有漿水的(酸的),有湯水的。

還有就是“送先人”:家族的人去原先接來的地方送別先人。

調查心得:

通過這次寒假社會實踐,我想,春節所以得到大家的重視,是因為它代表了人們的願望,人人都希望生活的幸福、美滿,希望工作順利,前途無量,忙忙碌碌一年,所有的苦惱和憤懣都將在大家彼此的祝福聲中消散,在彼此的祝願中積聚力量,春節,給了每一個人暢舒胸臆的機會。春節還意味着團圓,在當今親情日漸淡薄的形勢下,春節提醒孩子“常回家看看”,在老人期盼的目光中體驗家的温暖。春節也意味着春意融融,春天來了,萬象更新,憂愁的、幽怨的、有恩的、有恨的都沉澱在冬天的冰雪中,當春風輕拂楊柳、小河潺潺歌唱時,每個人都能體會到光陰流轉之速而增添寬容和大度。春節實在是一個與眾不同的節日。春節是四季之首,我們的足跡將踩出新一行。生命的里程又開始了一次始發,所以多一點期望,就多一份珍惜;多一點幻想,就多一份激情。

中國春節的調查報告 篇五

院系:

班級:漢文

姓名:楊文康

學號:xxxxxxxxx

教師:xxx

20xx年2月10日

調查目的:時至今日,新一代的人卻紛紛過上了洋節,漸漸淡忘了我們自己的傳

統節日。春節臨至,身為華夏子女,更應瞭解這豐富多彩,帶有濃郁民族特色的

節日——春節,現在我就帶大家領略一下我家鄉的春節習俗及其文化內涵吧!

調查時間:20xx 春節期間

調查地點:甘肅省天水市

調查對象:家中及附近男女老少,風俗習慣,網絡,書籍

調查方式:通過自己家過年、上街走訪、詢問、觀察,向老人們瞭解,通過書籍網絡,實地考察進行查詢,觀看家鄉春節節目“過個大年,忙亂半年”,古人從臘月開始忙“年事”, 一直到過了元宵,這年才算過完了,我居住的天水市甘谷縣的春節習俗也是十分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通過親身體驗,上街走訪,網絡書籍我更加了解了我的家鄉的春節習俗及其獨特的文化內涵。接下來我將從臘月一直到正月十五來一一介紹:

1、臘月二十三—“送灶爺”

在臘月二十三這天下午,家裏的婦人,尤其是經常在家做飯的女人會準備好“獻飯”(是一種由小碗盛裝的、用土豆絲,粉條,炸豆腐片,炸雞蛋等做出來的色香味美的飯菜),通常家裏廚藝好的婦女會將它做的色香味俱全,而且食材更多。不過,婦女們將會使出自己的最好的廚藝獻給“灶爺”。讓他上天言好事。女人把廚房裏打掃的乾乾淨淨,在灶前放一碗水、一把草、一把五穀,這是給灶神坐騎的草料。然後拿來獻飯供奉在鍋灶的正中心,讓灶神享用,以示堵口。燒香畫馬,磕頭作揖打發灶神上天彙報主家一年的善惡好壞。在燒香化馬時,唸唸有詞,最為普遍的頌詞“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頌灶神上西天,有壯馬,有草料,供的糖果甜又甜,見到玉皇説好話,回到家裏降平安”然後放炮以示歡送。之後每天早晚要燒香磕頭。至今有這樣的講究:婆媳做飯是要説説笑笑,就是讓灶神爺知道一家過的和睦幸福。長幼有序,對老人不能惡言,不能不敬。對上門的人不論貴賤要笑臉相迎,做到謙恭謹慎。因為灶神爺時時觀察你的一舉一動,否則會得報應。

2、臘月二十四到二十五—“掃房”

這兩天家裏人都會忙着打掃房間,庭院,廁所,豬圈雞舍等,過個乾乾淨淨的年,萬象更新。只要在家的家人這兩天都上陣,把家裏打掃得一塵不染。

3、臘月二十五到二十九—“辦年(家鄉讀音pàn’jián)”

家裏的年輕人會去街上(gai’shang)買年貨,不過現在交通方便了,需求也大了很多,於是大多數人都去甘谷縣城裏,有的還去天水市裏面買。好菜,好肉不管貴不貴,想要得都買下。説到肉我們甘谷縣人大多是自家養豬的,所以豬肉一般不會買了。買些魚肉等等。還有寫對聯的紅紙或者直接買寫好、印刷好的,門神,香。

小夥子,姑娘們都打扮得神采飛揚、花枝招展。説不定就找個好對象,等到年後初五、六就準備定親。

4、臘月二十九—蒸饅頭,炸“塊塊(kuokuo)”

饅頭一般常見的,不過有大小兩種。“塊塊”有很多種,面是前幾天就準備,已經發酵好的,要看家裏婦女的廚藝怎麼樣了,手巧的女人會做各種各樣,色香味美,脆而不幹,甜而不膩。女人們會使出十八般武藝,將“塊塊”做得最好。得到正月裏來的客人、親戚的贊。

5、臘月三十日—“耙對紙(ba`dui`ci)”,“接先人”,“年夜飯”,“守歲”。

“耙對紙(ba`dui`ci)”即春聯,在我的家鄉,家家户户要貼上新的春聯,其含義是以示辭舊迎新,期冀度過和和睦睦的`除夕之夜,迎來甜甜美美的新春佳節,它也暗藏着每個家庭對新一年的期待,例如家裏做生意的: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家裏有當兵的:“人軍屬門上光榮匾,戰士胸前英雄光 ” 等等。“對紙”一般是由村裏的老師,老文化人寫的。一清早孩子們就拿着由大人裁好尺寸的紅紙,去老文化人家去寫;

“接先人”是一種北方的祭祀活動,也是活着的人懷念先人的一種方式。屆時,一個家族的男人和小孩在下午5、6點聚集在放排位的一家,年長者拿着香盤(有香,斟餞即漿水或者茶水,),中年人拿着紙錢(有印刷和自己用模印的),少年拿着鞭炮等等。人到齊後就出發到大路上朝着埋葬先人的方向,磕頭祭拜。之後大家一起邊放炮邊回到那一家在門口跪拜並燒香放炮,表示將先人接回來了。之後知道十五將先人送走之前每天早上每家的女人都會做好獻飯供奉在排位之前。

年夜飯有餃子,煮骨頭(其實是煮豬肉),等等;

守歲是全家都在一起吃着瓜果,看着春晚,聊着這一年來的見聞及收穫,青年們打着撲克,喝着酒,吃着菜,等着00:00點的到來。 等到00:00是準時放炮,迎接新年的到來。

6、大年七年級—“去拜年”,“迎喜神”,“壓歲錢”,“去廟裏燒香”

“去拜年”:早上6點起來穿好衣服,青年和孩子們一起去各家的親房(家族的人)給先人燒香,給長者拜年。

“迎喜神”其實是迎喜神和財神,一般都是男人和孩子去打麥場上拿着香,斟餞,去迎接喜氣和財氣。

“壓歲錢”,“去廟裏燒香”和平常一樣。

7、大年八年級到初六—拜丈人(changren),走親戚

8、正月“抬老人家(神像)”

“抬老人家”的具體時間各個村子都不一,我們火石屲組是在大年九年級。我們村子裏沒有“老人家”的神像,我們村人信仰的是龍王爺,去隔壁河南村“抬”, 這是老祖宗遺留下來的,老一輩人説是認為將神像抬出來遊街,與民同樂,神保佑四方百姓和驅散邪魔。

9、正月初九—煙花表演及社火,耍秧歌表演

正月初九這天我們貫寺村廟上有好看的焰火表演,因為這天是眾神的節日,也可以説是我們貫寺村的廟會,到時會有周圍3個村子的社火表演齊聚一堂,甚是好看。焰火表演更是火樹銀花,精彩絕倫。

10、正月十五—元宵節,“送先人”

過元宵節就是吃一個“餃團”也是一種麪食,有漿水的(酸的),有湯水的。

還有就是“送先人”:家族的人去原先接來的地方送別先人。

調查心得:

通過這次寒假社會實踐,我想,春節所以得到大家的重視,是因為它代表了人們的願望,人人都希望生活的幸福、美滿,希望工作順利,前途無量,忙忙碌碌一年,所有的苦惱和憤懣都將在大家彼此的祝福聲中消散,在彼此的祝願中積聚力量,春節,給了每一個人暢舒胸臆的機會。春節還意味着團圓,在當今親情日漸淡薄的形勢下,春節提醒孩子“常回家看看”,在老人期盼的目光中體驗家的温暖。春節也意味着春意融融,春天來了,萬象更新,憂愁的、幽怨的、有恩的、有恨的都沉澱在冬天的冰雪中,當春風輕拂楊柳、小河潺潺歌唱時,每個人都能體會到光陰流轉之速而增添寬容和大度。春節實在是一個與眾不同的節日 。春節是四季之首,我們的足跡將踩出新一行。生命的里程又開始了一次始發,所以多一點期望,就多一份珍惜;多一點幻想,就多一份激情。

年俗調查報告 篇六

我是一個地道的東北的姑娘,生活在這片生我養我的土地上十幾年,起初,對於該地區的風土人情並不在意,但是,自從在外求學才發現每個地區都有其獨特的人文風俗,特別是年俗更是差強人意,南北地區差異尤為明顯。例如南部地區的福建省,大年三十不吃餃子,七年級不拜年也不走親戚,統統等到大年八年級才進行。四川地區大年三十不吃餃子而是吃湯圓還有他們自制的火鍋。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正因為各地區的不同風俗文化才勾勒出了一副多姿多彩的民族畫卷。下面是關於東北地區的年俗社會實踐調查報告概況。

在東北,過年時有很多習俗,例如貼春聯,掛燈籠,吃餃子,吃團圓飯東北一帶過年流傳首先全家一起祭祖,焚香秉燭,廣陳供品,依尊卑長幼,向宗親三代神主叩首,表示辭歲。隨後,舉行家宴,長輩中坐了上首,晚輩們團團而坐,取“闔家團圓”之意。飯果必要豐盛,讓人有充實感,預示來年豐衣足食,事業旺盛。這頓飯是對年飯的首次品嚐,可以葷素一起上,通常必有紅燒肉,燉羊肉,米粉肉,紅燜肘條,元寶肉,南煎丸子,四喜丸子,雞凍兒,魚煉兒,豬肉煉兒,豆兒醬,豆腐,芥末墩兒,辣芥末,炒醬瓜兒等年禧套路菜。娛樂中佐以鮮果,糖果,乾果,炒紅果,蜜餞海棠等,邊吃邊玩,盡情享受,直至“接神”。最後,全家吃一頓素餡餃子,謂之“五更餃子”、“團圓餃子”。在

百十個餃子中,只有一個放有硬幣,謂之吃到這個餃子的人主一年諸事順遂。現在東北人過年,仍然保留着許多古老的傳統習俗。 在我的家鄉流傳着這樣一種説法,正月裏禁忌剪頭髮,剪頭髮方孃家舅舅,意思是正月裏剪頭髮對自己的舅舅沒有好處。新春正月是一個喜慶的日子,有人講如果新春期間做個媒,這不喜上添喜嗎?但是在東北地區是不允許的,做媒有自我倒黴的意思,所以正月裏禁止做媒。同時新正月裏也不允許買鞋,買鞋與“買邪”同音也就是説把邪氣帶回家裏,是不吉祥的預兆。一個正月處處暗藏着年俗“機關”稍不留意就會中招。七年級至初四是禁忌亂用針線的,初五那天才可以使用,被稱作縫破,意思是把過去一年裏的瑣碎和缺憾都縫補起來。在我們這的新春期間,對天氣情況也格外關注,如果七年級至初六天氣都為晴,那麼預示着在新的一年裏六畜興旺,反之災禍不斷。就這樣的一些年俗似乎成為人們新春的希望,每天都期盼豔陽高照,對生活充滿了信心和美好的希冀。

在東北地區的正月期間飲食也有着豐富的含義,正月九年級稱為莊稼會,如果這一天吃餃子,在新的一年裏五穀豐登,糧食滿倉。初五被稱為元寶日,這一天吃餃子,在新的一年裏會財源滾滾,興旺發達。初七被稱為“人七日”這一天吃麪條預示着新的一年裏大人小孩身體安康無病痛無災患。

這些在簡單不過的年俗已經潛移默化的成為了人們生活的希望。如吃帶硬幣餃子交好運,過年吃餃子是北方人的習俗。東

北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大年三十晚上辭舊迎新,一定要吃餃子,在眾多的餃子中只包上幾隻帶有硬幣的(現在人們講究衞生,就用花生或其他果仁來代替。)誰吃到了這樣的餃子就預示着在新的一年裏會交好運,有吉祥之意。此外,東北人在初五這天一定要吃餃子,也稱“破五”,就是要把餃子咬破,寓意將不吉利的事都破壞,有趨災避邪之意。一家人吃過年夜飯後,通常還有一個習俗:吃凍梨。由於東北天氣寒冷,一些水果凍過之後,就另有一番風味。最常見的是凍梨和凍柿子。據瞭解,最純正的是凍秋梨。在北方有一種梨叫秋梨,這種梨剛摘下的時候又酸又澀,於是人們就把這種梨採摘下來直接放在樹下,蓋上一層樹葉,經過冰凍之後的秋梨酸甜可口,果汁充足。凍梨在吃之前要放在水裏解凍,年夜飯後吃這種梨能解酸,消除油膩,正月裏不剪頭,剪頭會剋死舅舅,所以東北人很忌諱這點,沒有人會在正月裏剪頭,但是反之在二月二,“龍抬頭”這表示着二月八年級這天人們剪頭就會很吉利,所以在這一天都會爭相剪頭,討吉利。並且,在東北,上了年紀的老人都有這樣一個説法,大年七年級,八年級這兩天,不掃地,就是不願將好運氣,財氣掃走,所以只有等着到了九年級才可以掃地。

除此之外,拜年是東北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古時“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為長着拜賀新年,包括向長着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遇有同輩親友也要施禮道賀。拜年一般從家裏開

始。七年級早晨,晚輩起牀後,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以後,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在給家中長輩拜完年以後,人們外出相遇時也要笑容滿面地恭賀新年,互道“恭喜發財”、“新年快樂”等吉祥話,左右鄰居或親朋好友亦相互登門拜訪或相邀飲酒作樂。

這些簡單的年俗,在人們不知不覺的遵循它的時候,也就產生了對未來美好生活的一種嚮往,由此產生動力去創造生活創造幸福。此次一直生活在這個環境中的人來講,在沒做這個調查報告之前,已經將其拋棄殆盡,因此這次調查報告也是對自身對待風俗文化態度的一種修正。同時系統的蒐集了東北地區鄉村年俗的信息,把我們這樸實的年俗文化變成文字,以此來激發更多的人,去關注年俗,關注身邊的普通文化,捍衞鄉土文化,避免文化大量流失。

年俗調查報告 篇七

一、教學目標

1.學生能體會春節期間的熱鬧氛圍,感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熱烈追求。

2.學生能夠知道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同時瞭解一些有關春節的習俗。

3.學生能初步體驗提出問題、探索問題的過程。嘗試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春節的探究活動。

二、學情分析

從學生的心理特點與認知程度來看,孩子們一年中最盼望的節日莫過於春節了。但他們對於與年相關的社會常識還缺乏相應的瞭解。

從學生的社會環境與生活基礎來看,由於春節是中國人民的傳統佳節,每到這一盛大節日來臨之際,全國各地的人們都會以自己的方式來慶祝春節,迎接新年。孩子們身處其中,樂在其中,吃年夜飯,守歲,走親訪友,收壓歲錢……種種習俗,使孩子們充分感受到了這一歡樂喜慶的節日氛圍。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充分感受春節的喜慶歡樂,瞭解一些有關春節的習俗,學習禮貌待人、文明進餐,並注意節日期間的安全。教學難點是在教學活動中瞭解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感知春節與元旦的不同,並樹立安全意識。

針對學生實際,要想突破重難點,讓學生有所感悟,教師可從查日曆入手,讓學生通過看錄像、談年夜飯等生動形式,瞭解與年有關的知識。結合春節燃放鞭炮、參加廟會等活動,教給學生一些安全小常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要就事論事,而是應側重在通過各種活動,引導學生了解家鄉和各地過新年的風俗,激發和培養學生對節日文化的興趣。增長學生的社會生活常識,瞭解民風民俗。使學生樂於參加有意義的節日活動,並能以自己的方式愛親敬長,注意節日安全。

三、教學重點與教學難點

1.教學重點:重點是感受春節的喜慶歡樂,知道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瞭解一些有關春節的習俗。

2.教學難點:難點是感知春節與元旦的不同,體會春節期間的熱鬧氛圍,感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熱烈追求。

四、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準備相關年俗飾品,製作教學課件。

2。學生準備:蒐集有關春節習俗的資料。

五、教學過程

活動一 日曆上找春節

1。談話導入:同學們,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元旦是全世界人民共同慶祝的節日,我們中國還有自己傳統的,最隆重、最盛大的一個節日,你們知道是什麼節日嗎?

[播放動畫:小兔貝貝迎春節。swf]

2。提問:那麼今年春節是哪一天呢,你們有什麼好辦法找一找嗎?

(1)查查日曆,找找今年的春節是從哪一天開始的。(教師出示當年的掛曆或枱曆。)

(2)找不同:元旦和春節在日曆中的位置有什麼不同?

(3)小結:元旦是公曆新年的第一天,是世界各國人民共同的新年;春節是我國農曆新年的第一天,是中華民族的最隆重、最盛大的傳統節日。

[出示圖片:元旦。jpg,春節。jpg]

3.過渡: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迎接春節的到來!(出示課題:迎新春)

活動二 喜氣洋洋過春節

1。提問:同學們,人們又把過春節稱為過年,你們知道“年”的來歷嗎?誰能講一講。

2。交談:讓我們一起看看有關年的傳説吧!

[播放動畫:年的傳説。swf]

3。小結:春節是中華民族最古老、最隆重的節日。現代民間習慣上把過春節又叫做過年。

4。提問:你們喜歡過年嗎?為什麼?

(板書:歡歡喜喜過春節)

全班交流。( 讓學生暢所欲言,與同學一起分享自己最高興、最難忘的過年經歷。)

5。小組交流:你們家是怎樣過春節的?請你和小組裏的同學們説一説吧!

6。共同交流:

(1)提問:春節前你們家裏都做了哪些準備怎麼佈置家裏的環境的?

[出示圖片: 掃房。jpg,拆洗窗簾。jpg,採購年貨。jpg,掛中國結。jpg,剪窗花。jpg,寫對聯。jpg,準備年夜飯。jpg,貼窗花。jpg,貼“福”字。jpg,貼對聯。jpg,過年了。jpg]

小結:春節前,家家户户都開始打掃衞生,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買年貨,粘貼春聯、“福”字、窗花等把家裏佈置一新,全國各地都洋溢着歡歡喜喜、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追問:你知道為什麼要貼對聯、“福”字嗎?

[出示圖片:貼對聯和福字。jpg]

追問:窗花上都有什麼圖案?有什麼寓意?

[出示圖片:窗花1。jpg,窗花2。jpg,窗花3。jpg,窗花4。jpg]

小結: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選出大紅

的對聯、“福”字,窗花貼在門上、窗上,為節日增加了喜慶的氣氛,同時還寄託着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祝福。

(2)提問:你和你的家人是怎樣過春節的呢?

[出示圖片:包餃子。jpg,團圓飯。jpg,熬夜守歲。jpg,看春晚。jpg,串門拜年。jpg,壓歲錢。jpg,放鞭炮。jpg]

小結:春節來了,每家每户歡歡喜喜過春節,吃年夜飯、放鞭炮、熬夜守歲、看春節聯歡晚會、拜年、小孩子還能收到壓歲錢,多有意思呀!

[播放視頻:春節。wmv]

7。(1)提問:在你生活的周圍還有哪些迎接新春的活動呢?全國各地的人們是怎麼慶祝的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播放動畫:慶春節。swf]

(2)交談:各地方各民族還有哪些慶祝形式呢?我們繼續觀看。

我們先來看一看塔子山的燈會。

[播放視頻:塔子山燈會。wmv]

成都有哪些慶祝活動,我們來看一看。

[播放視頻:成都大廟會。wmv]

彝族人民怎麼慶祝春節呢?看!

[播放視頻:彝族歌舞慶春節。 wmv]

(3)提問:你看到了什麼?想説些什麼?(引導學生從中感受春節的喜慶。) 小結:這就是喜慶、熱鬧的春節,這就是藴含美好祝福的春節,它是全世界中華兒女共同的節日!每當春節來臨全國各地各族人民都會開展豐富多樣的活動,旅居海外的華人也用自己的方式慶祝這個最隆重的節日。(板書:歡歡喜喜過春節)

8。交談:春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寄託着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祝福,請你跟着讀讀這首描寫春節的古詩吧!

[播放動畫:元日。swf]

9。 小結: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是農曆新年的第一天,在春節期間人們用各種形式來慶祝,對中國人民來説這是一年中過得最隆重、最喜慶的節日,它寄託着人們對未來新的希望和美好的願望。

六、板書設計

迎新春

歡歡喜喜過春節

《歡歡喜喜過春節》(第2課時)

“年夜飯”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學生能夠體會春節期間的熱鬧氛圍,感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熱烈追求,感受親情的温馨和美好。

2。學生能夠了解有關年夜飯的習俗,知道用餐時的基本禮儀。

3。學生能夠從與家人準備年夜飯的活動中,學會分擔家務勞動;從與家人共進年夜飯的活動中,學習禮貌待人、文明進餐。

二、學情分析

從學生的心理特點與認知程度來看,孩子們一年中最盼望的節日莫過於春節了。但他們對於與年相關的社會常識還缺乏相應的瞭解。

從學生的社會環境與生活基礎來看,由於春節是中國人民的傳統佳節,每到這一盛大節日來臨之際,全國各地的人們都會以自己的方式來慶祝春節,迎接新年。孩子們身處其中,樂在其中,吃年夜飯,守歲,走親訪友,收壓歲錢種種習俗,使孩子們充分感受到了這一歡樂喜慶的節日氛圍。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學生能夠了解有關年夜飯的習俗,知道用餐時的基本禮儀。教學難點是學生能夠體會春節期間的熱鬧氛圍,感受親情的温馨和美好。在

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要就事論事,而是應側重在通過各種活動,引導學生了解家鄉和各地過新年的風俗,激發和培養學生對節日文化的興趣。增長學生的社會生活常識,瞭解民風民俗,使學生樂於參加有意義的節日活動,並能以自己的方式愛親敬長,注意節日安全。

三、教學重點與教學難點

1。教學重點:重點是學生能夠了解有關年夜飯的習俗,知道用餐時的基本禮儀。

2。教學難點:難點是學生能夠體會春節期間的熱鬧氛圍,感受親情的温馨和美好。

四、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準備相關年俗飾品,製作教學課件。

2。學生準備:蒐集有關春節習俗的資料。

五、教學過程

活動一 年夜飯中的飲食文化

1。談話:上節課我們感受了過年的熱鬧與喜慶,瞭解了有趣的年俗文化。大年三十的晚上,全家人會聚集在一起,要進行一項重要的春節活動,知道是什麼嗎?

(1)[出示圖片:年夜飯1。jpg,年夜飯2。jpg,年夜飯3。jpg,年夜飯4。jpg]

(2)小結:年夜飯又稱團圓飯, 是農曆除夕——每年最後一天的'一餐,這一天人們準備除舊迎新,一家相聚,共進晚餐。(出示課題:年夜飯)

(3)[播放音頻:閤家歡。mp3]

2。提問:吃年夜飯時,你家裏經常做些什麼菜?

(1)提問:你們知道為什麼做這些菜,有什麼特殊的意義嗎?

(學生交流課前向家長了解到的春節飲食文化,引導學生探究、瞭解本地的春節飲食風俗。)

(2)小結:過春節時,每個家庭都有自己傳統的特色食品,每種特色食品都有美好的含義,代表了人們對新一年的祝福與美好願望。

3。提問:你知道其他地區的人們過年還吃些什麼嗎?

(1)[出示圖片:魚。jpg]

小結:魚是年夜飯裏必不可少的菜餚,因為“魚”與“餘”諧音,所以這道菜預示着年年有餘。

(2)[出示圖片:橘子。jpg]

小結:在廣東話中“橘”和“吉”諧音,吃橘子有大吉大利的寓意,同時橘子的顏色金燦燦的,有財運亨通的美好願望。

(3)[出示圖片:餃子。jpg]

提問:春節期間,都什麼時候吃餃子嗎?人們還會在個別餃子裏包上什麼? 小結:北方人在春節期間最愛吃餃子,餃子的形狀多麼像元寶,吃餃子寓意着招財進寶。餃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點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時吃,這時正是農曆正月七年級的伊始,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人們還喜歡在個別餃子裏包上錢幣,誰吃到了,表示來年會財源滾滾,有的包上花生,表示會長壽,有的包上糖塊,表示甜甜蜜蜜。到了初五早上,人們也會吃餃子,俗稱“破五的餃子”。

(4)[出示圖片:年糕。jpg]

小結:年糕的“糕”字和“高”諧音,它寓意着人們的生活水平一年更比一年美好。

(5)[出示圖片:肉圓。jpg,湯圓。jpg]

小結:肉圓和湯圓的形狀都圓圓的,包含着一家人團團圓圓的意思。

(6)[出示圖片:八寶飯。jpg]

小結:八寶飯的味道甜甜的,寓意着人們的生活甜甜蜜蜜。

(7)[出示圖片:花生。jpg]

小結:花生又稱“長生果”,吃花生寓意着多福多壽。

4。小結:這些春節美食藴涵着人們的美好願望,預示着來年的幸福,在春節這個傳統節日裏,表達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板書:美好願望)

活動二 年夜飯的禮儀

1。模擬體驗活動:我幫媽媽做些什麼。

(1)教師(教師戴上“媽媽”頭飾)飾演媽媽:媽媽要做年夜飯了,你能幫我做點什麼呢?

(2)學生思考交流。

(預設:擺放碗筷、放好桌椅,擇菜、洗菜,遞佐料、端涼菜)

(3)模擬表演:你能幫助媽媽做些什麼,上前來演一演。

(板書:愛勞動)

2。提問:我們吃年夜飯時,要注意什麼呢?

(1)[出示圖片:入座。jpg]

提問:你們家吃年夜飯時,座位是怎麼安排的?爺爺奶奶應該坐哪兒?誰來表演一下。

小結:一家人在一起吃年夜飯時,要請爺爺奶奶等年紀大的長輩先坐,坐上位,然後要按長幼等級分坐。正式吃之前,還可舉杯祝福長輩,共慶新年快樂。

(2)[出示圖片:飯桌上1.jpg,飯桌上2.jpg]

小組討論:哪個小朋友做的對?哪個小朋友做得不對?為什麼?

提問:還有哪些禮儀需要注意的呢?

小結:在飯桌上,我們應先等長輩起筷後才動手夾菜。好吃的東西不獨吃,大家一塊兒吃。自己想吃的菜不在跟前,要請人幫助夾並表示感謝。吃飯咀嚼時不發出聲音,要端起碗吃。這是講文明,懂禮貌的表現。春節期間好吃的東西多,不能暴飲暴食,以免得腸胃病。

(板書:講文明 有禮貌)

3。交談:讓我們聽聽這首兒歌怎麼説的吧!

[播放音頻:年夜飯。mp3 同時播放圖片:年夜飯5。jpg, 年夜飯6。jpg, 年夜飯7。jpg, 年夜飯8。jpg, 年夜飯9。jpg, 年夜飯10。jpg, 年夜飯11。jpg, 年夜飯12。jpg, 年夜飯13。jpg, 年夜飯14。jpg]

活動三 祝福傳心意

1。談話:過年是家人團聚的日子,在這一天,無論是遠在外地的,還是近在本地的;無論是工作的,還是在外求學的;無論是身居要職的,還是普通的老百姓,他們都會想方設法回家過年,與親人團聚,吃一餐團團圓圓的年夜飯。所以年夜飯又叫團圓飯。

2。提問:今年年夜飯時,你們家裏人都到齊了嗎?誰沒有回來?為什麼?

3。提問:那我們可以用什麼方式表達對他們的思念呢?

[出示圖片:打電話.jpg,網絡.jpg]

4。總結:今天咱們不僅感受到了春節的快樂、年夜飯的温馨,還懂得了在家

年俗調查報告 篇八

調查目的:此次調查主要是為了將永壽地區農村新年習俗系統地形成文字,將其展現出來,以此來激發人們對年俗的關注,同時也為文化流失敲響警鐘。

時間:20xx年7月14日到7月27日

地點:永壽縣

調查對象:親朋、鄰里

調查方式:查閲相關書籍、走訪、請教

調查範圍:關於永壽地區各種風俗文化以及春節期間的禁忌,天氣狀況、飲食所賦予的含義。

我從小生活在永壽,一直生活在這個地區,對於該地區的風土人情已經不在意,自從在外地求學才發現每個地區都有其獨特的人文風俗,特別是年俗更是差強人意,南北地區差異尤為明顯,例如南部地區的福建省,大年三十不吃餃子,七年級不拜年也不走親戚,統統等到大年八年級才進行。四川地區大年三十不吃餃子而是吃湯圓還有他們自制的火鍋。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正因為各地區不同的風俗文化才構勒出了一幅多姿多彩的民俗畫卷。下面是關於永壽地區的年俗社會實踐調查報告概況。

在我的家鄉流傳着這樣一種説法,正月裏禁忌剪頭髮,剪頭髮方孃家舅舅,意思是正月裏剪頭髮對自己的舅舅沒有好處。新春正月是一個喜慶的日子,有人講如果新春期間做個媒,這不喜上添喜嗎?但是在我們這是不允許的,做媒有自找倒黴的含義,所以正月裏禁忌做

媒。同時新正月也不允許買鞋,買鞋與“買邪”同音也就是説把邪氣帶回家裏,是不吉祥的預兆。一個正月處處暗藏着年俗“機關”稍不留意就會中招。七年級至初四是禁忌亂用針線的,初五那天才可以使用,被稱作縫破,意思是把過去一年裏的瑣碎和缺憾都縫補起來。在我們這的新春期間,對天氣狀況也格外關注,如果七年級至初六天氣都為晴,那麼預示着在新的一年裏六畜興旺,反之災禍不斷。就這樣的一些年俗似乎已經成為人們新春的希望,每天都期盼豔陽高照,對生活充滿了信心和美好的希冀。

在永壽地區的正月期間飲食也有着豐富的含義,正月九年級稱為莊稼會,如果這一天吃餃子,在新的一年裏五穀豐登,糧食滿倉。初五被稱為元寶日,這一天吃餃子,在新的一年裏會財源滾滾,興旺發達。初七被稱為“人七日”這一天吃麪條預示新的一年裏大人小孩身體安康無病痛無災患。

這些在簡單不過的年俗已經潛移默化的成為了人們生活的希望。在人們不知不覺的遵循它的時候,也就產生了對未來美好生活的一種嚮往,由此產生動力去創造生活創造幸福。此次調整報告文字簡短,語言平實,但對於我這個一直生活在這個環境中的人來講,在沒做這個調查報告之前,已經將其拋棄殆盡,因此,這次調查報告也是對自身對待風俗文化態度的一種修正。同時系統的蒐集了東北地區鄉村年俗的信息,把我們這樸實的年俗文化變成文字,以此來激發更多的人,去關注年俗,關注身邊的普通文化,捍衞鄉土文化,避免文化大量流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diaocha/41pg7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