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調查報告 >

大學生關於家鄉的變化的社會實踐調查報告(精選多篇)

大學生關於家鄉的變化的社會實踐調查報告(精選多篇)

第一篇:大學生關於家鄉的變化的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大學生關於家鄉的變化的社會實踐調查報告(精選多篇)

一、實踐目的:通過對朝陽的調查反映近年來的發展面貌,從而體現出朝陽在黨的正確領導下,在生活和經濟方面取得巨大的進步,為朝陽以後的發展提供一些有益的政策和經驗。併為將來的朝陽發展貢獻自己的微薄力量。

二、實踐過程:

實踐安排:①從報紙、新聞、網上查詢資料文件;②走訪個別鄉鎮,調查相關部門;

實踐時間: xx年寒假。

實踐地點:朝陽各鄉鎮及相關部門

社會實踐內容:1、五年來家鄉取得的成就和發生的巨大變化:xx年,我們在市委的正確領導下,緊緊依靠全市各族人民,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開拓奮進,埋頭苦幹,圓滿完成了市八屆人大五次會議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預計地區生產總值完成446億元,增長20.2%;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31.6億元,增長45.1%;國地税收入完成67.7億元,增長45.8%;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68億元,增長60%,實現了“奮戰三年、再造朝陽”的首戰告捷。回顧過去五年,面對國家宏觀調控常態化的新形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新機遇、又好又快發展的新要求、各種要素制約的新考驗,我們朝陽積極應對複雜多變的國際國內形勢,勝利完成了“十五”計劃,實現了“xxx”規劃的高起點開局和高質量運行,連續三年在省政府工作指標考評中進入前三名,繪就了朝陽曆史嶄新的篇章。

2、五年來城鄉生態環境發生的變化:

五年來,我們以科技創新、節能減排、環境保護為突破口,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上邁出了堅實步伐。爭創國家環保模範城工作全面展開,城鄉環境綜合整治、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連續兩年保持下降態勢,空氣質量優良率由79%提高到95%。我市還主張還林還草,荒山更是栽上了各種果樹,城市的綠化建設更是無以言盡。我市還先後獲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最具魅力金融生態城市、中國和諧可持續發展城市等殊榮。

3、五年來城市社區醫療服務機構建設情況:新建和完善了44家社區衞生服務機構,新改擴建醫療服務用房30萬平方米,覆蓋全市96%以上的街道。市縣鄉三級醫療及公共衞生服務能力全面提升。

4、五年來農村合作醫療的進展:新農合人均保障標準提高到100元,以村、家庭人口為單位參合率分別達100%和93.5%。25萬城鎮居民開始享受全民醫保。派駐1337位(次)名醫進行下鄉義診,4.6萬農民羣眾享受免費醫療服務。

5、五年來人民生活發生了哪些變化:中心城區、縣(市)區政府所在地、農村非農業人口低保標準分別提高36元、30元和29元。新建農村飲水解困工程436處,徹底結束了重度缺水羣眾取水遠、吃水難的歷史。通過項目扶持,有效改善了2萬多水庫移民的生產生活條件。人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就業、社保、扶貧等工作全面完成預定任務,城鎮登記失業率下降到4.02%。預計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分別實現10700元、4940元和370億元,分別增長18.8%、19.6%和16.8%。

6、五年來家鄉的教育取得的成就:七是新建九年一貫制寄宿學校17所,新增寄宿學生2.55萬名。全部免除了城鎮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全部免除了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課本費。提高了1.08萬農村義務教育階段貧困家庭寄宿學生生活補貼標準。全市新建普通高中7所,對原有高中和縣級職教中心全部進行了改擴建,基本實現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城鎮化;大力調整農村中國小布局,撤併農村中國小807所,新建農村九年一貫制寄宿學校78所;新組建了朝陽工程技術學校,職業教育在校生實現倍增;中國民航大學朝陽飛行學院實現招生,朝陽師專遷建一期工程開工建設,教育事業已整體進入全省先進行列。

7、五年來人們的思想觀念發生了哪些改變:生活好了,人民的腰包鼓起來了,不會再因為吃不飽穿不暖而發愁了。在這樣小康生活的基礎上,人們也都開始注重起了精神享受,閒暇的時候打打牌,放長假的時候旅旅遊,逛逛街等等一系列非物質的享受。熱門的思想變了,他們不再只是追求“麪包”,而是進入了對快樂生活的追求。

8、家鄉養老保險的現狀和養老的方式: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養老金標準提高97元,10.3萬企業退休人員從中受益。農村非企業退休人員也購買養老保險以保險老年的時候能有個生活保障

9、五年來人們居住條件改善情況:城鎮樓房建設顯著增多,城市人口也都搬進了嶄新的居民區。在農村,二層小洋房也越來越多,農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質的飛躍。

10、城鄉業餘文化生活變化情況:在城市內,公共健身設施的安裝工作已經完成,大量的健身設施都已投入使用。人民公園已經免費向市民開放,而且有更多的公共場所供市民們活動;在農村個鄉鎮還舉辦了秧歌表演隊,農民朋友們也可以在閒暇的時候出來放鬆一下。

三、實踐結果總結:

改革開放以來,朝陽縣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和市的各項決策部署,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解放思想,開拓創新,與時俱進,不斷開創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國民經濟步入快車道,人民生活蒸蒸日上,社會各項事業全面進步。朝陽這個小小的城市在黨領導下,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有着翻天覆地的變化,從貧困到小康生活,矮平房到高樓大廈,黑白電視變彩電,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除了解決温飽問題,還注重精神生活。

朝陽取得輝煌成就:1、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產業結構不斷優化。2、農業經濟穩步發展,新農村建設全面推進。3、工業經濟迅速崛起,重點產業貢獻突出。4、固定資產投資碩果累累,城市面貌煥然一新。5、流通市場繁榮活躍,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6、財政實力顯著增強,金融信貸日益活躍。此外,社會保障工作不斷得到加強,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成效顯著,教育事業欣欣向榮,衞生醫療條件顯著改善,文化體育事業不斷髮展,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不斷加強。我們武平人靠自己勤勞的雙手開創出一個美好的新生活。

四、實踐總結或體會:

作為一名中專生,這是我進入中專後的第一個假期,而這次的社會實踐活動也是我第一次真正地進入社會,靠自己的力量做一點事;第一次嘗試在去有意識的完成一個課題;第一次去做一些調查,第一次去做自己不熟悉、不瞭解的事情;第一次體會大家一起用心,勁往一處使,努力完成調查,分析問題所在,並提出解決方案。總之,參加這次社會實踐,這次實踐活動讓我體會了很多,深深感受到家鄉經濟發展的巨大變化以及人們生活的日益優越,更感受到了國家政策的優惠對家鄉發展提供良好基礎。對於自身,不僅豐富了閲歷,增加了經驗,還有利於我們樹立自己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堅信朝陽的美好前途指日可待。

第二篇:大學生關於家鄉的變化的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大學生關於家鄉的變化的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一、實踐目的:通過對朝陽的調查反映近年來的發展面貌,從而體現出朝陽在黨的正確領導下,在生活和經濟方面取得巨大的進步,為朝陽以後的發展提供一些有益的政策和經驗。併為將來的朝陽發展貢獻自己的微薄力量。

二、實踐過程:

實踐安排:①從報紙、新聞、網上查詢資料文件;②走訪個別鄉鎮,調查相關部門;

實踐時間: xx年寒假。

實踐地點:朝陽各鄉鎮及相關部門

社會實踐內容:1、五年來家鄉取得的成就和發生的巨大變化:xx年,我們在市委的正確領導下,緊緊依靠全市各族人民,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開拓奮進,埋頭苦幹,圓滿完成了市八屆人大五次會議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預計地區生產總值完成446億元,增長20.2%;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31.6億元,增長45.1%;國地税收入完成67.7億元,增長45.8%;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68億元,增長60%,實現了“奮戰三年、再造朝陽”的首戰告捷。回顧過去五年,面對國家宏觀調控常態化的新形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新機遇、又好又快發展的新要求、各種要素制約的新考驗,我們朝陽積極應對複雜多變的國際國內形勢,勝利完成了“十五”計劃,實現了“xxx”規劃的高起點開局和高質量運行,連續三年在省政府工作指標考評中進入前三名,繪就了朝陽曆史嶄新的篇章。

2、五年來城鄉生態環境發生的變化:

五年來,我們以科技創新、節能減排、環境保護為突破口,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上邁出了堅實步伐。爭創國家環保模範城工作全面展開,城鄉環境綜合整治、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連續兩年保持下降態勢,空氣質量優良率由79%提高到95%。我市還主張還林還草,荒山更是栽上了各種果樹,城市的綠化建設更

是無以言盡。我市還先後獲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最具魅力金融生態城市、中國和諧可持續發展城市等殊榮。

3、五年來城市社區醫療服務機構建設情況:新建和完善了44家社區衞生服務機構,新改擴建醫療服務用房30萬平方米,覆蓋全市96%以上的街道。市縣鄉三級醫療及公共衞生服務能力全面提升。

4、五年來農村合作醫療的進展:新農合人均保障標準提高到100元,以村、家庭人口為單位參合率分別達100%和93.5%。25萬城鎮居民開始享受全民醫保。派駐1337位(次)名醫進行下鄉義診,4.6萬農民羣眾享受免費醫療服務。

5、五年來人民生活發生了哪些變化:中心城區、縣(市)區政府所在地、農村非農業人口低保標準分別提高36元、30元和29元。新建農村飲水解困工程436處,徹底結束了重度缺水羣眾取水遠、吃水難的歷史。通過項目扶持,有效改善了2萬多水庫移民的生產生活條件。人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就業、社保、扶貧等工作全面完成預定任務,城鎮登記失業率下降到4.02%。預計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分別實現10700元、4940元和370億元,分別增長18.8%、19.6%和16.8%。

6、五年來家鄉的教育取得的成就:七是新建九年一貫制寄宿學校17所,新增寄宿學生2.55萬名。全部免除了城鎮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全部免除了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課本費。提高了1.08萬農村義務教育階段貧困家庭寄宿學生生活補貼標準。全市新建普通高中7所,對原有高中和縣級職教中心全部進行了改擴建,基本實現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城鎮化;大力調整農村中國小布局,撤併農村中國小807所,新建農村九年一貫制寄宿學校78所;新組建了朝陽工程技術學校,職業教育在校生實現倍增;中國民航大學朝陽飛行學院實現招生,朝陽師專遷建一期工程開工建設,教育事業已整體進入全省先進行列。

7、五年來人們的思想觀念發生了哪些改變:生活好了,人民的腰包鼓起來了,不會再因為吃不飽穿不暖而發愁了。在這樣小康生活的基礎上,人們也都

開始注重起了精神享受,閒暇的時候打打牌,放長假的時候旅旅遊,逛逛街等等一系列非物質的享受。熱門的思想變了,他們不再只是追求“麪包”,而是進入了對快樂生活的追求。

8、家鄉養老保險的現狀和養老的方式: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養老金標準提高97元,10.3萬企業退休人員從中受益。農村非企業退休人員也購買養老保險以保險老年的時候能有個生活保障

9、五年來人們居住條件改善情況:城鎮樓房建設顯著增多,城市人口也都搬進了嶄新的居民區。在農村,二層小洋房也越來越多,農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質的飛躍。

10、城鄉業餘文化生活變化情況:在城市內,公共健身設施的安裝工作已經完成,大量的健身設施都已投入使用。人民公園已經免費向市民開放,而且有更多的公共場所供市民們活動;在農村個鄉鎮還舉辦了秧歌表演隊,農民朋友們也可以在閒暇的時候出來放鬆一下。

三、實踐結果總結:

改革開放以來,朝陽縣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和市的各項決策部署,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解放思想,開拓創新,與時俱進,不斷開創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國民經濟步入快車道,人民生活蒸蒸日上,社會各項事業全面進步。朝陽這個小小的城市在黨領導下,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有着翻天覆地的變化,從貧困到小康生活,矮平房到高樓大廈,黑白電視變彩電,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除了解決温飽問題,還注重精神生活。

朝陽取得輝煌成就:1、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產業結構不斷優化。2、農業經濟穩步發展,新農村建設全面推進。3、工業經濟迅速崛起,重點產業貢獻突出。4、固定資產投資碩果累累,城市面貌煥然一新。5、流通市場繁榮活躍,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6、財政實力顯著增強,金融信貸日益活躍。此外,社會保障工作不斷得到加強,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成效顯著,教育事業欣欣向

榮,衞生醫療條件顯著改善,文化體育事業不斷髮展,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不斷加強。我們武平人靠自己勤勞的雙手開創出一個美好的新生活。

四、實踐總結或體會:

作為一名中專生,這是我進入中專後的第一個假期,而這次的社會實踐活動也是我第一次真正地進入社會,靠自己的力量做一點事;第一次嘗試在去有意識的完成一個課題;第一次去做一些調查,第一次去做自己不熟悉、不瞭解的事情;第一次體會大家一起用心,勁往一處使,努力完成調查,分析問題所在,並提出解決方案。總之,參加這次社會實踐,這次實踐活動讓我體會了很多,深深感受到家鄉經濟發展的巨大變化以及人們生活的日益優越,更感受到了國家政策的優惠對家鄉發展提供良好基礎。對於自身,不僅豐富了閲歷,增加了經驗,還有利於我們樹立自己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堅信朝陽的美好前途指日可待。

第三篇:關於家鄉變化的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一路顛頗,幾經輾轉,總算回到了一年不見的家和家鄉。走在昔日熟悉的鄉間小道上,心中滿溢的是喜悦,激動與自豪。我被家鄉翻天覆地的變化所震撼。

一、政策效果。

(一)村容村貌有了新變化。以前村裏的路都是土路,凹凸不平。我們那時侯穿高一點的鞋就會不斷的崴腳,穿平的鞋卻會十分的硌腳,總之是怎麼走都不舒服,騎車就更不要提了。那時侯村裏養雞的特別多,每條巷都堆着滿巷的雞糞,一到夏天更是蒼蠅漫天,臭氣熏天。還有隨意堆放的垃圾堆。我們每天都呼吸着混雜着各種味道的空氣。還有牆上那各式各樣小孩們的“塗鴉作品”。現在回想起來童年是美好的,可是我的家鄉卻也可以説是滿目瘡痍。

而如今,在全國範圍建設新農村的總動員下,通過環境整治,目前各村主幹道路基本上達到道路的硬化、村莊的綠化、河道的淨化、路燈的亮化以及斷牆殘壁的拆除,徹底改變了農村的“髒、亂、差”現象,衞生保潔制度的健全,使環境衞生得到長效管理機制的保障,村莊面貌煥然一新。

(二)羣眾環保意識有了新提高。通過淨化、綠化、亮化、美化工程,羣眾不但對庭院衞生意識有了轉變,對公共衞生也有了講究,樹立起講衞生、美環境的新意識,形成“人人講文明、個個愛清潔、户户講衞生”的良好氛圍。現在垃圾不隨處亂扔,家禽的糞便也不隨處亂倒,都有了統一的安排和處理。現在到哪都是乾乾淨淨的水泥地,讓人的心情也十分的舒暢。

(三)物質生活得到新突破。以前農村人就只會守着那一畝三分地過日子,吃穿用都很簡單隨便,只要不餓着肚子,不凍着就很滿足了。而如今在中國不斷的發展變化中,農民也意識到要不斷提高自己的物質水平,開始不斷尋求致富的道路。現在我們村裏不僅發展了養殖業,還有很多小型的鐵廠,煤廠等廠礦,同時給一大批的婦女門提供了就業崗位,現在每家都是兩個人在賺錢,手裏的錢多了,物質生活便有了提高,每天來村裏賣東西的多的猶如趕集似的。什麼餃子,魚,雞之類以前只能在過年吃上的東西現在隨時都可以吃了。穿衣服也開始追求起名牌來。用的就更不用説了,什麼電熱鍋,微波爐之類都上了農民的鍋台。

(四)精神文明建設得到新發展。物質生活上去了,精神生活也隨着提高了,以前一到秋收後,不論大人小孩,都是在賭博。現在在村幹部的帶領下,夏天晚上在大隊部跳舞,冬天則是扭秧歌,不僅扭正了村裏的風氣,還愉悦了每個村民的身心。

(五)團結協作精神有了新轉變。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廣大黨員幹部羣眾羣策羣力,齊動手,齊出工,做了大量的工作。集體出資和羣眾集資緊密結合,全村上下擰成一股繩,團結協作精神得到進一步發揮。村領導還堅持把宣傳工作作為新農村建設工作的先導工程來抓,組織鄉村幹部深入一線,以對新農村建設工作進行廣泛深入地宣傳。充分利用會議、橫幅、標語、黑板報、宣傳櫥窗等形式,宣傳新農村建設的目的意義。

二、存在問題。

通過本村與其他一些村的對比發現還存在一些制約農村經濟發展和新農村建設的因素。

一是宣傳發動工作不夠深入,羣眾認識不到位。主要是宣傳的力度和廣度不夠,再加上當前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還沒有具體的標準,從而導致於少數村幹部在認識上存在偏頗,誤認為只要搞好村莊規劃,建成小康新村就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羣眾對新農村建設還未正確看待,有的認為這是政府的“形象工程”,領導的“面子工程”,誤認為又要搞創建,又要搞驗收。

二是村級積累薄弱,基礎設施不夠完善。新農村建設基礎設施配套資金大多要靠地方財政投入,而鄉村兩級財力有限,有的還揹着沉重的農村債務(如普九欠債、歷年欠款),有的村連村幹部工資也難以正常兑現),部分解決了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但仍然捉襟見肘,特別是諸如公共服務與活動陳地建設就沒有列入發展規劃。

三是勞動力轉移滯後,農民難以“洗腳上岸”。近年來,通過大力實施“陽光工程”、農民工轉移培訓和農民知識化工程,培養了一批適應進城務工的新型農民。但其效果仍然很不明顯,所從事的主要行業依然是從事簡單勞動的建築小工、家政服務和製造行業,而且外出務工人員年齡參差不齊,大至60歲,小至15、6歲,究其原因還是現行農民知識化工程不貼近農村,不貼近農民,與農民的需求造成了脱節,因此培育新型農民任重道遠。

四是農村公共文化事業嚴重“貧血”,塑造新風貌困難重重。在調研中我發現,農村電話、手機、廣播、電視覆蓋率雖然較高,但農村科技培訓和文化生活相對脆弱,許多設施沒有發揮應有的功能,使農村文化活動停留在自發的、散亂的、無組織狀態,難以發展壯大。再加上外出務工人員增加,農村基本上在家的是兒童和老人,少數人仍沉迷於“賭碼”等陳舊的習氣主,難以跟上現代文明。

五是村幹部隊伍不穩,後顧之憂難以解決。年輕農民多數外出務工,村裏僅有的幾個年輕黨員主要是復員退伍軍人,存在後繼乏人的問題。村幹部待遇比較值較低,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工作積極性,村組幹部缺乏必要的保障,既擔心退下來後遭他人打擊報復,又沒有養老等社會保障,年輕的村幹部想外出務工、想打工緻富心切。

三、對策建議。

如何調動和提高廣大農民羣眾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積極性?如何引導農民羣眾推進新農村建設?按照中央關於社會主義新農村“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總體要求,結合對我(請幫助宣傳好範文 網)村的調研,我提出幾點膚淺的看法和思路:

1、加強村級班子組織建設,提高村級班子凝聚力。一是要從農村黨員中選拔政治覺悟高、致富本領強的黨員幹部擔任主職領導。在對我村調研中我瞭解到,本村之所以班子比較團結、有戰鬥力和凝聚力,在羣眾中有威信,關鍵是有一個好的“班長”,村黨支部書記在村組合並前就是我村的當家人,是全縣第六屆專業技術人才,不僅在羣眾中有威信,更重要的是能夠為農民羣眾提供實實在在的技術和服務。二是要過基層組織“五好”創建等活動載體,完善村級黨組織制度建設,在農村鄉土能人、經營人才中發展黨員,發揮基層組織戰鬥堡壘作用。三是要關愛村組幹部,建議多方籌資建立養老保險基金和年老生活補助制度,解除村組幹部的後顧之憂,穩定農村幹部隊伍。

2、推進現代農業建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推進現代農業建設,着重是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要繼續採取對上爭取、多方籌資的辦法,爭取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投入,推進包括末級渠系、農村能源、田間道路、土地平整等基礎設施建設;要強化農業科技支撐,在鞏固鄉鎮綜合配套改革成果,全面創新農村公益性服務機制的基礎上,充分發揮現有農村科技服務設施功能,積極探索與農業科研單位和院校的合作,引進適合本地自然資源的“三新”(新技術、新品種、新模式)項目,促進產業結構的升級換代;要圍繞全縣農業“34111”工程,大力發展農村中介協會組織,增強帶動、輻射能力,網絡更多的農户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促進農民增收,就是要圍繞農村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不斷拓展增收空間。要引導農民羣眾利用現有資源優勢與條件,把主導產業做大做強,成為農民增收的主要支撐;要繼續發展打工經濟,關鍵在於建立健全外出務工的服務網絡,為外出務工農民提供法律救助、信息服務、轉移培訓,為打工經濟創造寬鬆的環境和條件;要結合落實中央農村政策、建設節約型社會,落實惠農政策增收、強化農資市場監管增收、科技增收、抗災增收、節本增效增收等綜合措施,不斷拓展農民增收的渠道和來源。

3、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加快建設小康新村。要堅持規劃先行、試點示範、分步推進的原則,引導有條件的農民在規劃區內通過整理集聚、拆舊建新、移民遷建等途徑,開展舊村改造和新村建設,搞好配套設施建設,搞好村莊綠化美化和環境衞生,不斷提高居住環境。要開展扶貧開發、鞏固農村義務教育和新型合作醫療成果、探索建立農村社會保障體系,解決農民羣眾養老等社會保障,不斷提高生活質量。要注重困難羣眾生產生活救助體系建設,關注弱勢羣體,實現共同致富。

4、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培育新型農民。首先,是要加強農民羣眾的教育、宣傳與引導,解決好農民羣眾的認識問題。其次,是要增強農民致富的本領,培育“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農民,培育儘量多的農村種養大户、鄉土能人,提高農民羣眾參與市場經濟活動的綜合素質。第三,是要圍繞精神文明建設,培育綜合素質較高的新型農民。通過農民培訓、加強文化等基礎設施和陣地建設,開展農村文明創建活動,提高農民整體素質,構建和諧農村。

5、推進民主管理,加強基層民主政治建設。一是規範黨務公開、村務公開、財務公開,保障羣眾“四權”。二是完善村民代表會議制度、民主理財制度、村級財務依法委託鄉鎮管理制度,健全“一事一議”制度,探索“聯户議事”、“聯組議事”、“聯村議事”等農村事務決策的議事新形式,把權利交給人民羣眾,真正做到事由民理、家由民當。三是各級幹部要轉變作風,增強服務意識,鞏固送政務下鄉成果,強化農村公益性事業服務的質效,提供能夠滿足農民羣眾實際需求的實實在在的便民、惠民服務。

四、結束語

展望未來,我們充滿信心,相信未來的三坮村,一定是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十多天的是社會實踐就這樣匆匆結束了,讓我深入瞭解到的是,如何看待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如何去做新農村建設工作,以及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性。未來農村城鎮化是大勢所趨,順應時代的潮流我們必將有所作為,幹出一番屬於自己,屬於這個時代的偉大事業……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求索背後包含的汗水與智慧,我們應在大學這個舞台上練就……

第四篇:社會實踐調查報告-家鄉變化

走向全面小康生活

——家鄉變化

我的家鄉在益陽,它北近長江,同湖北省石首縣抵界,西和西南與本省常德市、懷化市接壤,南與婁底市毗鄰,東和東北緊靠省會長沙市及岳陽市。全市土地總面積12144平方公里。改革開放30年來,全市人民積極開拓,鋭意進取,以火熱的激情投身於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用辛勤的勞動創造了令人矚目的輝煌業績。我的家鄉發生了巨大變化,下面我主要從經濟、林業、農業等方面談談家鄉的變化。

經濟方面

改革開放以來,益陽緊緊抓住國家促進中部崛起和新農村建設的歷史性機遇,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用新型工業化帶動全市經濟發展,益陽經濟呈現出速度明顯加快,質量效益明顯提高的喜人景象,開始進入又好又快的發展期。”去年,益陽市規模工業增加值和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幅,均躍居全省前茅。今年1至7月份,益陽市完成工業增加值和地方財政收入的增速和增幅在全省排第二位,財政總收入增幅在全省排在第四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了61.3%、增幅居全省第一位。這非常了不起。

林業方面

改革開放三十年間益陽生態環境得到較大改善。三十年間,通過大規模開展長江防護林、德援造林項目、世行貸款造林、平原綠化、退耕還林、林業 血防工程、石漠化治理等一批重點工程建設和“兩南”

林業戰略的全面實施,使全市森林植被迅速得到恢復,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森林蓄積量達2660萬立方米,比改革開放初增長1660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51.58%,比改革開放初增長近20個百分點。“兩南”林業資源快速擴張。楊樹面積由改革開放初的幾萬畝發展到目前的近300萬畝800萬立方米,南竹面積由改革開放初的103萬畝發展到目前的近200萬畝3億株。原來我市平湖區的南縣、沅江歷史上“人無歇蔭地、鳥無樹作窩”的局面得到徹底改觀。

改革開放三十年益陽的林業產業不斷髮展壯大。三十年來,全市按照穩步發展第一產業,大力發展第二產業,突破性發展第三產業的總體要求,使全市林業產業不斷髮展壯大,產業結構不斷得到優化,產業門類更加齊全,全市林業產業由改革開放期初的以原木銷售為主到目前形成了以竹產業、漿紙板材、種苗花卉、森林生態旅遊等四大支柱林業產業。林業對財政的貢獻和在林農收入的比重日益提高。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中有758元來自林業,佔農民年人均純收入的五分之一以上。林業為全社會提供的就業崗位78萬個,佔全市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崗位的三分之一。在桃江、安化等林業經濟強縣,林業已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來源和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有中國“南竹之鄉”美譽的桃江縣,農民收入中有40%左右來自竹業,70%以上林農年林業純收入超萬元。

農業方面

我出生在農村,深知農村的變化,從吃大鍋飯到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從牛耕田到機械化種田,從憑票買東西到現在的拿錢買東西,

農村在改革開放中發生了巨大變化,農民的收入日漸提高,生活水平越來越好。

2014年6月,省委、省政府明確我市為全省農村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市。自去年6月正式啟動改革以來,我市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準確摸清有關底數,科學制定工作方案。為了慎重起見,首先在沅江市試點,在沅江試點取得初步經驗的基礎上,去年11月我市全面啟動了農村綜合配套改革。目前全市已完成鄉鎮行政區劃調整、鄉鎮班子配備、鄉鎮內設機構設置工作。這次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全市由原來的128個鄉鎮撤併為81個,16個街道辦事處撤併為11個,鄉鎮、街道撤併率達33.3%;領導班子職數由1294線調整為705線,精減比例為45.5%。儘管改革還未完成,但在鞏固農村税費改革成果、推進新農村建設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已開始顯現。

改革開放30年來,我的家鄉發生了巨大變化,想現在人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都得益於改革開放。

第五篇:家鄉社會變化調查報告

家鄉社會變化調查報告

實踐時間:2014年1月20日至2014年2月20日 共30天

社會調查報告正文:

一、社會調查目的:

1)對自己的家鄉的地理環境做一個全面、系統的認識和了解,以便讓自己更加清楚的認識自己的家鄉;

2)認識自己家鄉在鎮、縣、市、省的一個發展格局及自己家鄉在自身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之處,並尋求改善的良策,積極配合周邊的兄弟地區共同協調發展;

3)瞭解人民生活狀況、幸福指數,瞭解國家政策在推動“三農”建設上取得的成就是否切實落實到人民羣眾身上;

4)調查人民羣眾對政府、基礎組織的滿意指數,並瞭解政府、鄉鎮基層組織是否在為人民羣眾辦實事,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

5)瞭解人民羣眾的受教育程度及醫療保險的落實情況,是否還存在上學難、看病貴等現象,瞭解鄉鎮醫療衞生狀況、硬件設施、人員力量的安排狀況及教育設施的建設狀況;

7)瞭解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行條件的改善,交通方面發生的巨大改變以及對當地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帶來的影響,並分析其中存在的發展經驗;

8)隨着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各種分配、協調機制充分調動人民羣眾積極性方面有哪些作用、影響及對當地“三農”的改革與發展產生哪些深刻影響;

二、社會調查的內容:

1)時間:2014年1月20日至2014年2月20日 共30天;

2)地點:我的家鄉———雲南省曲靖市陸良縣;

3)內容:通過實踐瞭解家鄉近些年來的宏觀(如:農業、工業及第三產業的發展變化以及其三者發展變化背後的多方面因素)和微觀變化;

4)實踐的流程:

a收集一定量介紹家鄉狀況的文稿材料

b整理文稿材料,並作分析

c動筆寫作

在自身的實踐過程中,由於受某些因素的的影響,導致未能獲取全面、綜合的信息,通過了解、探究自己擴大了自己的知識面,鍛鍊了自己的思考能力,增強了與他人的交際能力;

三、實踐的結果和體會: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在黨和國家提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發展綱要時,舉國上下團結一致共同為此奮鬥。我的家鄉位於滇東北的一個壩子裏,它是雲南最大的壩子,是滇東糧倉具有“魚米之鄉”的美譽,它有着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四季如春)和豐富的自然資源(森林、水、礦產),讓生活在這裏的人們得以安居樂業。對於這樣一個地方,地理位置相對重要,鐵路、國道、高速公路相繼在這裏開通,改善了這裏的交通狀況。然而這樣的改變並沒有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給這裏帶來巨大改變,反而,從全國百強縣的行列中被淘汰出來了,昔日那些能容納大量勞動力崗位的工廠陸續“下課”······從此便留下並滋生了一些污染、浪費型的企業。在我的家鄉歷來以煙草、蠶桑等為重要產業,並且每年能為全縣人民帶來大量的收入,但由於工業慣性、科技落後、設備老舊等原因,使得與這些相關的產業得不到深化更新,未能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的發展結構,經濟發展相對滯後,城鎮化進程緩慢、人們生活水平得不到巨大改善。面的這樣的狀況,政府未能充分發揮其職能來對經濟的發展進行及時的調整。

在改革開放的推動下,人們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經濟作物(煙草、蠶桑)得到大面積種植,人們收入也隨之提高,生活也變得豐富多彩,追求高品質的生活成了一種時尚;在追求時尚的過程中給我們身邊的環境帶來了巨大的壓力,污染、浪費比比皆是,並在人羣中出現了一些不利於社會和諧的人和事,讓中國這個禮儀之邦的顏面為之蒙受損失,人們的幸福指數也不會太高,身心健康也受到威脅。因此,再好的教育也難撫平這樣“傷口”,看教育辦得如何就看受教育的範圍有多廣、深度有多深。在我的家鄉,教育設施相對完善,但在完善的教育設施也不如有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因為好的環境的確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老師只能治療精神上的傷口,身體上的傷還得靠醫生。説到這,順便談一下人們看病的問題,隨着醫療保險的實施,國家、人民各出一部分,給廣大人民羣眾建立醫療保險,大大解決了人民看病難的問題,提高了健康水平,節約了農民的血汗錢,也在人民心中養成了健康的生活意識。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並且現階段我國的糧食供應始終處於一個基本平衡且偏緊狀態,自2014年國家取消了農業税,並每年對農民發放種糧補貼,提高農民種糧的積極性。由此可以看出國家對“三農”的重視,國家做出這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diaocha/69k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