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調查報告 >

蠶調查報告多篇

蠶調查報告多篇

蠶調查報告多篇

調查報告篇1

書是知識的海洋,書是通向成功之門的鋪路石,書是進步的階梯。如果人們不讀書,那就沒有精神的糧食,所以大家都離不開書本。那大家都喜歡什麼書呢?這都往往因人而異,有的喜歡漫畫,有的喜歡童話,有的喜歡伊索寓言……對於大家的課外閲讀情況,我做了一個詳細的調查。

中學生正處於身心發展的青少年時期,他們熱情活潑,求知慾強,帶有很強的好奇心。在學習過程中,他們已不滿足於課堂內的書本閲讀,而是渴望從更廣泛的渠道去開拓視野、擴大知識面,以加深對課堂所學知識的理解。課外閲讀就是最好的途徑,是課內閲讀的進一步延伸和補充,對課內閲讀起到強化和促進作用。但是,當前中學生的課外閲讀情況並不容樂觀,存在許多不足或誤區,需要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

課題研究的意義

通過對現實生活中的觀察,我們都發現了,平日裏我們中學生是否有時間去讀一些課外圖書,答案是肯定的,不過據我觀察,身邊的同學中讀課外書的的確是多的,關於他們所讀的書的內容是比較讓人的擔心的,我並不認為看一些言情小説有什麼不好,但是如果一味地鑽在這種書堆裏,我想:從大體上看,是弊大於利,所以在青少年中提倡健康讀書是很有必要的 其實大家都知道讀書很重要,都知道“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千盅粟,書中自有顏如玉”的奇妙。

最近幾年的“國民閲讀調查”也顯示,還沒有人敢説“讀書不重要”,大概是怕別人説自己不思長進、沒理想和追求。那麼為什麼大家不去幹重要的事情,而去幹不重要的事情呢?讀了半天,人也讀呆了,工作還成問題,還奢談什麼“黃金屋”、“千盅粟”、“顏如玉”哦!乾脆不讀了,,打psp去,k歌去。專家們及時提醒,不要用這種功利主義的觀點去看待讀書,讀書能夠讓你增加智慧,保持尊嚴;更多的人説,智慧和尊嚴先免談,我需要增加財富,保持健康。

管理者和專家們並不認同這種庸俗的觀點,還在不斷地追問:你們為什麼不讀書呢?為什麼?當被追問得沒有辦法的時候,大家都異口同聲地説:沒有時間讀書(盯着電視發傻的時間挺多),沒有讀書的習慣(上網的習慣有了,還上癮),書的價格太貴了(比一個漢堡包還貴)。這些當然都是藉口。當所有的人都在為不幹一件事情而找藉口的時候,這件事情就不是用簡單的理由可以解釋的了。

通過調查分析了中學生閲讀的幾點情況:

1、讀書時間不足

2、缺乏閲讀興趣

3、閲讀空間越來越少

4、學生的學業負擔過重

5、閲讀的選擇類型

調查中引發的思考:

課外閲讀無疑是重要的,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曾説的:“課外閲讀,用形象的話來説,既是思考的大船藉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進的風。”他的話形象地告訴我們,課外閲讀是開拓學生視野,開闊學生思路的一條重要途徑。從閲讀熱情和重視課外閲讀,語文成績也相對較好的學生的個例中,我們也明顯地感覺到了他們對課外閲讀的重要性的認識。只是苦於沒有太多的時間放在上面,因此雖有對重要性的認識,卻不能落實到具體的行動中。

我們應該學會閲讀的方法和技巧,合理地安排好閲讀時間,也要懂得挑選好合理的閲讀材料,培養自己良好的閲讀習慣。我們還應該從應試教育的桎梏中走出來,有意識地把課內和課外有機結合起來,營造出輕鬆愉快的學習氣氛。

健康的課外讀物的閲讀益於身心發展和思想、審美等各方面素質的提高,而作為一箇中學生,基礎課程的學習仍然是其主要任務,課外閲讀只是一種課堂學習的有力補充。所以,中學生必須擺正主從位置,以便於合理安排時間

通過數據分析後,我小組成員認為當今中學生閲讀量是十分大的。同學們都認為閲讀對於自身的消遣娛樂和素質培養是很重要的。數據顯示,中學生十分喜愛雜誌,因為它時效性強、內容更新頻繁且迎合了中學生對於流行追求的心理。小説、中外名著雖然內容充實、文化底藴頗深,對中學生素質培養有良好的效果,但因為書中所講內容通常陳舊,離同學們生活甚遠,難以引起同學們的共鳴。

但這種忽略經典文學、優秀作品的現象是不容小覷的,中學生是處在一個生理、心理髮育成長的階段,是非善惡的分辨能力還不成熟,在文化多樣性的現今社會中,是很容易受到不良文化的影響的。在調查過程中,中學生中男生更側重於科幻、武俠、軍事、體育等書刊。而女生則側重於言情、少女漫畫、時尚雜誌、文學雜誌等。

通過調查,我們對中學生閲讀情況得出了以下幾點看法:

1、閲讀目的多趨向自娛

調查中有的學生認為讀名著或其他小説是為了“消遣和娛樂”,且大多在課外時間閲讀。也有一部分學生認為讀名著是為了“提高文學欣賞能力”,且帶有極大的閲讀嚮往和興趣。從文學名著中可以認識我們生活的社會、認識他人、瞭解自我,真正理解成功的含義,探索生命的價值,培養一個成功者必備的素質和品質。

2、閲讀範圍、數量極為有限調查的中學生裏,從對我國四大古典文學名著的瞭解情況來看,讀過其中4本的佔7%,讀過其中3本的佔12%,讀過其中2本的佔21%,讀過其中1本的佔41%,一本也沒有讀的佔19%。

從對教育部指定中學生必讀的30部中外文學名著的閲讀量來看,結果只有20%的高中生讀過其中5-10本,且這5-10本大多是中國的文學名著,國外的作品極少涉獵。5%的高中生對這30部作品竟沒有完整地讀過一本。文學名著的教育意義難以影響到學生和拓寬學生的眼界。

3、閲讀願望因課業負擔而受到影響。

4、閲讀方式缺乏正確引導。

在對名著選擇上,僅有10%的學生是獨立地按照自己的特定目的去選擇的; 17%的高中生是通過父母、老師的指導去選擇的;16%的學生是根據報刊推介而作出選擇的。從這裏看出,老師、家長、各種傳播媒介宣介文學名著,對中學生選擇作品有很大幫助。

在閲讀名著時,作筆記的高中生佔7%;對閲讀中發現的問題,會使用相關方面的工具書,或向老師請教的高中生有0.8%。偶爾與同學探討所讀過的名著的學生只有佔7%。由此可見,加強對中學生閲讀文學名著的指導是多麼迫切需要。

此外,被調查的學生當中,經常將時間放在閲讀上的非常有限,閲讀的書籍大多是休閒性雜誌或小説,更多的學生則是願意去泡網吧娛樂。

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

1、文學名著是歷史文化遺留的精品。讀一本好的書,就像沐浴在春風中,讓人心曠神怡,讀者與作者彷彿超越了時間和空間,面對面地在交流,在這種感召下,讀者會產生一種強烈的共鳴,而這種共鳴可能會伴隨讀者一生。

可見,優秀的文學作品對心理、思維等還在成長的中學生來説,是多麼重要的啊!它對於提高中學生的文化底藴和人文素養,激勵他們去創新的意義是十分重大的,應努力去弘揚這一文化精神,以此促進社會的整體發展。

2、中學生是社會發展的後備軍、潛動力,其文化素養和知識儲備同等重要。所以,學校、老師、家長應該積極鼓勵學生廣泛閲讀,讓他們多讀書、讀好書,並且在旁指導、培養其獨立自主的去選擇圖書或雜誌,學會有自己的主見,多對自己的行為反思,,同時學校還可以多舉辦一些閲讀交流活動,讓同學們在活動中增長見識、開拓眼界。除此之外,學校、老師、家長、還要促進中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以正確的思想觀念來指導自己的閲讀行為。

3、中學生自身要學會選擇有利於身心健康的圖書外,外部社會的客觀環境也是很重要的。不難發現,現在的書店、報刊亭、書攤等出售圖書的地方,不乏有粗製濫造的圖書,但卻堂而皇之的擺出來賣,可見圖書市場的監管機制尚不完善。

在這樣的一個環境下,難保思維尚不成熟的中學生不受到影響。所以政府應該加強這方面的管制力度,規範圖書市場的運行。為中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和文化氛圍,以此薰陶中學生的性情,為中學生閲讀做出正確的指導。政府除此之外還應該加快完善公共設施建設,例如公共圖書館、圖書室。

從調查情況看,學生買書者多,借書者少,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是城市、街區缺少相關設施。而中學生課外閲讀的書籍要做到“買”和“借”並舉才是正確的閲讀途徑,單憑書籍封面介紹或粗略的瀏覽一遍就決定購買,會很容易出現買後後悔的情況,這不僅浪費了錢,還達不到閲讀的目的。

所以建設正規的圖書館、圖書室是非常重要的。受益的不單是中學生,還有廣大市民,對建設先進文化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4、作為一名中學生,自身要積極、主動地去接受先進的、優秀的文化作品,拒絕、抵制腐朽、落後的文化作品。要在閲讀中多思考、多記筆記,虛心向老師、家長請教,或者運用工具書來解答疑問。自身不單要學會自律、自制,還要幫助其他的同學正確地進行閲讀。

蠶調查報告篇2

外出打工成了農民的重要收入。近20多年來,流動人口不斷增加,流動人口主要是從農村流動到城市的青壯年勞動力,青壯年勞動力佔全部流動人口的70%左右。由此,在很多流動人口比較集中的地區,普遍出現了“留守家庭”問題。目前,在與留守家庭有關的諸多問題中,“留守老人”、“留守妻子”,特別是“留守兒童”問題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這些留守兒童的父母一旦外出以後,他們整日忙於打工,大多沒有時間與精力過問孩子的學習,對孩子內心的困惑、需求、興趣更無法關注。有的即使想關心,限於經濟等條件,他們也無法更多地給孩子打電話或者經常返家看孩子。此外,由於夫妻一方長期外出打工,也造成了不少農村家庭的破裂,影響了孩子的健康發展。留守孩子由於家庭生活和父母教育的缺失,勢必會形成下面一些問題:

1.學習上缺人輔導。留守學生多發生不完成家庭作業、逃學、輟學等現象。成績中等偏下和較差的佔大多數。尤其值得重視的是,一些留守學生產生厭學情緒,形成惡性循環。

2.生活上缺人照應。留守兒童的生活主要靠在外務工的父母寄錢回家或者在家的臨時監護人提供。大多農村留守兒童的生活比較貧困,有的甚至失去依靠,生活極其艱辛。更有部分留守兒童的營養嚴重不足,身體健康受到很大的損害。

3.親情上缺少温暖。留守兒童父母(或一方)不在孩子身邊,缺少應有的關愛。父母在外務工,大部分身心疲憊,與家人聯繫較少,骨肉分離,與子女缺乏交流和溝通,親情失落。在調查中,90%以上的留守學生普遍感到父母不在身邊的親情失落和孤獨感。有的父母外出時間長達多年,從未回家,也無電無信,無從談上親情的存在。

4.心理上缺少幫助。留守兒童由於親情的缺陷,與外界不願接觸或接觸太少,大部分表現出內心封閉、情感冷漠、行為孤僻,缺乏愛心和交流的主動性,對集體漠不關心。大多數農村留守兒童存在或輕或重的心理障礙,生活、衞生習慣差,自卑感重,自理能力差。

5.道德上缺少教育。留守兒童多生長在放任自流、情感缺失的環境中,道德和品格教育得不到正確調教。調查顯示,許多孩子沾染上不良習慣,缺乏道德約束,經不起外界不良事物的引誘,有的脾氣暴躁、衝動易怒,常常將小事升級,打架鬥毆。

6.行為上缺少自控。未成年人正處在成長髮育的關鍵時期,父母外出,他們無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認識和價值觀念上的正確引導和幫助。一些不良的文化、越軌的行為很容易被缺乏正確判斷的他們接受。他們逐漸養成許多不良行為,有的沉迷上網無法自拔;有的好吃懶做、小偷小摸;有的時常不回家,打架鬥毆。

7.安全上缺少保障。留守兒童面臨玩耍、勞動、生活中的安全問題,因其監護人不力或無臨時監護人常發生安全事故。

蠶調查報告篇3

運城市位於山西省西南部,地處黃河中游,黃土高原東南邊沿,全境屬典型的暖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全市面積為13968平方千米。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全市生態環境問題已十分嚴峻。為此我調查了關於我市城鎮綠化的情況。80—90年代,我市各縣均加強城市綠化系統和城市建設的統一規劃管理。實以“點”、“線”、“面”結合,喬、灌、草規範化佈置的綠化措施。

鹽湖區1985年市區綠化面積為77萬平方米,覆蓋率為8.6%。1990年建成渠堤公園長2.8公里,面積22400平方米,1991年建東郊公園,面積55361平方米,1997年城市大道綠化,栽植綠化樹木21萬株,植草坪3200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23%以上。xx年建市中心南風廣場,佔地面積13.3萬平方米,綠地面積佔40%。 永濟市栽植綠化樹木15萬株,草坪綠化帶23萬平方米,城市綠化率達到26%。 河津市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20%,新建河津龍門廣場佔地4萬平方米,綠化面積40%。 萬榮縣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15%,飛雲公園綠化面積40%。 稷山縣、新絳縣均進行街道、街心調查報告園綠化。 聞喜縣1958年建成6萬平方米西湖公園,後對城市街道學校實施綠化。 絳縣、平陸、芮城縣城街道、機關、學校進行了綠化,芮城城區綠化面積近30萬平方米。

垣曲縣城街道、街心公園綠化良好,新建舜王廣場面積1.7萬多平方米,城市綠地22.5萬餘平方米。另外中條山有色金屬公司機關綠化面積達8萬餘平方米。城市綠化面積達到23%,人均綠地面積2.6餘平方米。

通過調查,我們可以發現,我市的城鎮綠化情況還是比較好的。我們應該我們保護身邊的每一朵小調查報告,每一棵小樹,每一片綠地;提高調查報告意識,增強法制觀念,落實調查報告行動,自己不做破壞環境的事,還與污染環境的行為做鬥爭。

蠶調查報告篇4

學院:歷史文化學院班級:20xx級一班姓名:肖玉芳 調查目的:瞭解校園中的不文明現象的表現及原因並提出解決措施 調查時間:20xx年6月3日至6月5日

調查地點:西北師範大學

調查對象:在校大學生

被調查的學生為我校大學生,我們採用自制的“校園不文明現象調查問卷”,通過深入宿舍、自習室、圖書館和路邊攔截的方式進行。共發放調查問卷100份,收回有效調查問卷92份。有效問卷調查者來自各個專業,採取隨機抽樣的調查方法。

從調查的數據看出,大學校園存在着很多不文明現象主要表現在學習及日常生活中。通過統計分析這些不文明現象出現的原因主要是由社會環境、學校教育及制度、家庭教育、個人素質這幾個主要因素造成。最後被調查對象針對校園不文明現象提出自己的意見及建議, 大多數同學的意見主要體現在本篇調查報告的最後提出的解決校園不文明現象的解決措施中。

學校是一個教育人的地方,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日常文明習慣,在學校我們提倡優雅言行,建設優美環境,營造優良秩序,提高文明素質,但是在這個貌似很和諧的校園環境中卻也存在這那樣或這樣的不文明行為。

1亂丟亂扔:在校園中,很多同學亂扔垃圾、飲料瓶塑、料袋、紙屑,甚至很多同學把一些垃圾帶到校園的操場、花園等一些綠化帶

地區,嚴重的污染了學校的環境,損害了學校的形象。

2 隨地吐痰,吐口香糖,洗手間用完不衝:在很多校園裏的地板上,總會發現很多口香糖等髒東西。

3男女親密,不分場合:在我調查的一些大學生當中,到處可以看到他們親密的身影,甚至有的同學在操場等地做一些親密動作。 4食堂浪費糧食:在學校的食堂,到處可見同學們浪費糧食的現象,浪費糧食是可恥的行為,但是還是不斷的有學生去浪費,節約意識非常的薄弱。

5沉迷於網絡,寢室氛圍不和諧:在學校,很多同學沉迷與網絡世界,上了癮,着了魔,他們神情恍惚,夜不歸宿,無心讀書。6逃課:在學校,許多頑固分子經常與社會 混混聯繫,經常逃課、上網、喝酒等活動,對於一個學生而言,這不僅僅是自己品質的好壞,而且還嚴重危害到了自己的生命財產安全問題。

7上課時的手機:在一些規定要保持安靜的公共場所不關手機鈴聲。在手機已經不再是奢侈品不足炫耀的今天,有上課玩手機的,手機鈴聲此起彼伏的。

8“順手牽羊”:校園竊賊不時在校園盜竊自行車,某些人在課室、圖書館趁機主離開座位時盜竊錢包、隨身聽、手機、MD等貴重物品。 9“姍姍來遲”:習慣性的遲到現象,特別是早上1、2節以及下午1、2節課。

10“隨身所欲”:穿拖鞋,女生穿吊帶、超短裙(褲),男生穿背心進入課室、會議室等正式場所。

大學校園不文明現象產生的原因:

第一,社會環境對大學生的消極影響是不可忽視的。目前我們整個社會經濟利益多樣化,社會組織形式多樣化,社會生活多樣化。而相對於處於生理心理還不完全成熟的大學生來説,校園已不是一片淨土,學生會耳濡目染,將家庭和社會中不文明行為在學校中模仿。調查中我瞭解到, 有部分大學生把影視作品中主人公的不文明行為如説髒話、打鬥視為有個性的表現, 視為“時尚”。還有同齡羣體的影響, 同齡羣體由於年齡、興趣、愛好等方面的接近,互相攀比模仿,使部分不文明觀念、行為更易在高校互相滲透和影響, 這是導致某些不文明現象在校園內流行的重要因素。

第二,大學生忽視自身思想道德修養,社會上功利誘惑的增多增強,使一些大學生在思想上急功近利。大學被當作了實現功利的敲門磚,他們認為來到學校只是為了接受專業知識,其他一概不重要。 第三,家庭教育的影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現在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父母將孩子視為“掌上明珠”,從小嬌生慣養,無形中使孩子產生以自我為中心的錯誤思想,不懂得尊重他人、關心他人,不能吃苦,缺乏合作意識。

第四,學校教育的疏忽。在中學片面追求升學率,忽視了文明養成教育, 使本應在中國小就養成的文明行為習慣未形成, 造成教育斷層。而在大學階段,思想道德教育的內容往往圍繞培養正確人生觀、價值觀這一核心任務開展,基點放在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和人生觀、價值觀的塑造上,而忽視了對學生實際行為的關注。

第五,紀律渙散——在渴望自由解放中放縱自己。

解決校園不文明行為的措施:

一、學校方面:

第一,注重思想道德教育,轉變大學生的認知錯誤。從根本上抓好學生的道德教育工作: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深入進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一基本道德規範為基礎,深入進行公民的道德教育,以大學生的全面發展為目標,深入進行素質教育。

第二,強化校規校紀,做到全方位育人。校規校紀教育既是紀律教育的具體化,又是約束大學生言行、提高大學生文明素質的重要環節。加強校規校紀教育,目的是培養大學生的紀律意識,使大學生自覺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為形成良好的校風、學風創造條件。

二、學生自身方面:

第一,要不斷提高自身修養和自身素質。只有以較高的素質才能更好地成長成才,縱觀古今中外成功有名之士,無不是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他們堅持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嚴於律已,為他人、為集體、為社會、為自然做出應做的事。

第二,要有較強的紀律性和原則性。我們應當嚴格要求自己,時刻約束自己的思想和言行,時刻提醒自己作為一名大學生的身份,大丈夫做大事情,但也要拘小節。“無規矩不成方圓”,“玉不雕不成器”,我們要在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要理解學校的管理制度,不能讓自我過於膨脹,對學校紀律視而不見。

第三,發揮學校社團作用。社團應該把校園文明建設自覺地滲

透到自己的各種活動中,主動開展公益性社會活動,對樹立校園文明新風會起到示範作用。

對於校園不文明現象,需要廣大同學、學校、社會、家庭等各方面共同做一些努力,只有各方面做好自己工作、協調一致,才能營造良好的校園環境。

調查者:

蠶調查報告篇5

調查單位:湖北省天門市小板鎮初級中學

調查對象:七年級五班及其他年級部分學生

調查時間:20xx年9月10日——20xx年12月5號

20xx年9月10號晚自習,我開始了作為實習生的第一堂課,通過三個月的實習生涯,我以既是老師又是學生的雙重身份與小板中學七年級五班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小板中學,以求實創新為校風,以勤奮、求實、文明、進取為校訓,以熱愛尊重、科學引導為教風。七年級五班是整個年級的火箭班,共有學生67人,以團結、友愛、拼搏為班訓,整體素質較高。通過三個月的實習生活,與學校領導和老師、學生的接觸中,我更加理解了理論來源於實踐,實踐出真知的哲理,完成了認識的第二層次飛躍。

期間,我主要實習兩方面的工作:一 語文教學實習;二 班主任工作實習。以下我將從這兩方面進行具體説明,

一 語文教學實習

1 關於課件

備課是任何一個實習老師必經歷的階段,充分的備課是擁有一堂好課的必要條件。通過觀察,我發現小板中學有主動備課的優良傳統。即使是從教經驗豐富的教師,又或者老練的青年教師,都自發的、積極的備課,既要參考教參充分了解課程內容,又針對有問題之處積極討論,確保踏進課堂開講之前一切理論知識正確且符合學生的接受習慣。

個人總結,即使有教參和光盤,也要勤動手,做一個勤快的老師。在聽了幾堂優秀教師的課程後,更加堅信這個道理。每個教師的教學風格不一,學生的接受能力和習慣也各異,故為確保課堂有序有趣流暢進行,最好是多做準備,多聽課,多向先進的教育工作者諮詢。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隨着科學的發展,時代的進步,教學內容越來越時代化、先進化,在這樣的大趨勢下,實習生更要做好充分的危機預防措施。在準備教案和課件中,要多思考,在課間中加入時代因素,讓語文具有時代感,並設想學生可能會提的課外的問題(根本途徑是擴充自我的知識儲備,並與時代保持聯繫)。

2 關於課堂

課堂是老師與學生聯繫最緊密的地方,也是學生自我成長的地方。通過三個月的教學,我發現,就七年級而言,學生最關心課堂的趣味性,老師最關注課堂的紀律性,兩者存在着較大矛盾,如何處理好這二者的關係十分重要。

實習的初級階段,我沒有出來好二者的關係,趣味性勝過紀律。七年級五班作為整個年級的火箭班,有優秀學生的普遍特質——好奇心和求知慾。比如講到《空城計》時,學生的反映格外強烈,會詢問名著內的其他人物的故事,會自發討論品評人物高低,教師這個時候要把握適度原則,可課後討論,防止課程被擱置。另外,客觀上,由於我的聲音偏細柔,此班學生人數多,導致教室後面的同學無法聽清課堂內容,呈呆狀或自行學習狀,而前幾排的學生參與度過高,易起鬨,容易造成課堂流暢精彩的假象,

後期,在與眾多老師和班主任的交流下,及與同時實習的同學討論,漸漸的摸索出讓課堂效率高的幾種辦法。首要是紀律,可在課餘時間採取個別交流及課堂上嚴懲高聲喧譁者。實踐證明,此法有效。另外,科學使用獎懲制度。對七年級的學生而言,這個階段正是他們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開始形成的階段,受外在的影響比較大。故教師課堂可多鼓勵內向或有強烈表達慾望的同學,給予學生正面積極的肯定,懲罰措施不應該經常使用,考慮到學生的內心承受能力。

此外,就我在八年級四班聽課經歷和觀察的結果而言,課程教授的方式和教師語氣等都迥異於七年級。總體而言,八年級學生知識面更寬闊,更內斂,教師在教學誘導之餘也需多關注學生課後的活動,多交流多談心。

3 關於溝通

這是我認為比較成功的一處。雖然只是實習生,只帶三個月的課程,但是通過與學生的交流,我認為,課後説反映的問題很關鍵。多與學生交流,一則詢問課程的接受度,審視自我的課堂效率,二則加強與學生聯繫,讓學生主動傾吐內心,向學生傳遞“我在關注你”的訊息,有助於學生課堂積極主動發言和自信心的培養。

另外,實習後期的溝通模式主要是課堂教學“你説,我聽”和練習“我説,你聽”。這種語言模式有利於強化學生的主體地位並提高學生的注意力。當然,在實踐教學中,必須要根據實際情況出發,七五班由於有自發主動學習的班風,又因之表現欲和表達欲都強烈,故適合這種模式。

除去與學生的溝通外,與老師的交流也相當重要。教學過程中經常碰到棘手問題,這時候,要做一個虛心求教的學生。通過與經驗豐富的老師交流,反饋問題,多方討論,試行方案,總結經驗等步驟後,明顯感覺教學工作容易輕鬆不少。

二 班主任工作實習

總體來説,在現任班主任熊老師的幫助下,用一句話來總結班主任的工作——苦中一點甜。

1 關注學生

包括兩方面:學習與生活。首先要明確,班主任不只對學生個體負責,更要對每一個學生的家庭負責。在學習方面,更傾向於扮演一個嚴師的角色。遊戲是孩子的天性,學習是孩子的天職,故班主任要時時督促學生完成各科作業,不要鬆懈。對於學生碰到的學業上的問題要及時的解決,避免堆積成災。

生活方面,主要是強調安全問題。人身安全、財產安全、食品安全等方方面面。另外,嚴冬將至,叮囑學生防寒防感冒等細節。值得借鑑的一點是,每天晚自習後,班主任都需到寢室查寢,檢查學生到齊情況和生活設施,既有利於防患風險。又可拯救對學生的瞭解。

2 關注學校

主要是學校定期舉行的活動和上級機構傳達的文件。比如,今年十月底十一月初的五校聯考,十一月的運動會等,作為班主任,既要把任務傳達到每個學生手中,也要讓活動圓滿完成。平時多瀏覽學校的網站,看看最新動態,把一些文件精神傳達下去,提前做好準備。

3 主要日常工作

每週二下午的主題班會。主題班會是加強班級凝聚力的有效途徑,我一共舉辦了三期主題班會,分別是“我為學習來減壓”“分數背後的故事”“追夢·青春”,主要採取學生積極發言,老師組織的模式,這要求班主任做好充分 準備,包括

材料的彙集、教學設施的正常運行、每一階段的中心導向等,班會是考研班主任組織能力的有力指向標。

各類考試的總結,主要指月考和期中及聯考。涉及到科學的獎懲制度,在表揚的同時,要批評、鼓勵同時運用,找到問題是關鍵,讓學生不氣餒繼續拼搏是關鍵。

與學校的相關工作結合,主要包括評選各類學生和午休坐班制度。這一期,我根據自願參選、民主投票的方式評選出了優秀班幹、優秀學生、班級之星和新團員發展成員。每週一、週三午間由我照顧午休,也經歷了從無紀律到有序的階段。

所有班主任工作都是在現任班主任的指導下得以順利完成,班主任實習的經歷最大的兩點收穫:第一,與現任班主任和各科老師多交流,經驗就是老師;第二,和學生多溝通,學生的配合是老師工作順利進行的保障。

以上為我在小板中學三個月實習的略感,總體來説,收穫頗多,更堅信實踐出真知的道理。豐富的知識儲備必須要在實踐中與學生完美結合,否則無效。我有理由相信,在今後的工作中,我能做得更好,成為一名優秀的工作者。

調查者:

20xx年12月3日

蠶調查報告篇6

一、調查計劃

塑料袋,這個我們每天都會接觸到的物品,似乎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的親密夥伴。紅的,黑的,藍的,紫的,五顏六色的塑料袋給我們的生活增添了許多色彩,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便利,但是您是否知道這些塑料袋或許正是在和您的親密接觸中一步步侵蝕着我們的健康?同時這些白色垃圾也逐步破壞着我們的家園,但生活中如果真少了它們,又會給我們帶來很多不便。於是許多市民們都發出了這樣的感慨:塑料袋,少你不便,有你添亂。為了瞭解塑料袋這個和我們每天都親密接觸的“夥伴”,我們組做了一次社會調查,通過查資料和實地觀察的方法來真正瞭解我們這位夥伴。

二、白色污染的危害

白色污染存在兩種危害:視覺污染和潛在危害。

視覺污染指的是塑料袋、盒、杯、碗等散落在環境中,給人們的視覺帶來不良刺激,影響環境的美感。前幾年,有人戲稱我國有兩座萬里長城,一為古長城,二為白色長城,指的是我國鐵路沿線到處是白色的飯盒、塑料袋,這就是視覺污染。在我們學校,隨處可見一次性飯盒、各色塑料袋,起風時候,塑料袋到處飄揚,嚴重影響校園的美觀。

白色污染的潛在危害則是多方面的。

1、一次性發泡塑料飯盒和塑料袋盛裝食物嚴重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3月20日,北京市消費者協會發布xx年第1號消費警示:當温度達到65°c時,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中的有害物質將滲入到食物中,對人的肝臟、腎臟及中樞神經系統等造成損害。因此,xx年4月23日,國家經貿委發佈了〈〈關於立即停止生產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的緊急通告〉〉,要求停止生產一次性發泡塑料飯盒。

我們現在用來裝食物的超薄塑料袋一般是聚氯乙烯塑料。早在四十年前,人們就發現聚氯乙烯塑料中殘留有氯乙烯單體。當人們接觸氯乙烯後,就會出現手腕、手指浮腫,皮膚硬化等症狀,還可能出現脾腫大、肝損傷等症。1975年,美國就禁止用聚氯乙烯塑料包裝食品和飲料。在我國,更為嚴重的是,我們用的超薄塑料袋幾乎都來自廢塑料的再利用,是由小企業或家庭作坊生產的。中央電視台〈〈新聞調查〉〉節目組曾經岸訪了塑料袋的生產廠,這些生產廠所用原料是廢棄塑料桶、盆、一次性針筒等。生產時,首先用機械把原料粉碎成塑料粒子,再把塑料粒子放在一個水池裏清洗(名曰消毒),取出來曬乾,再用機械把它壓成膜,製成各種塑料袋。記者問老闆,這種塑料袋用來裝食物,是否對人體有害,該老闆毫不遮掩地承認這類薄膜未經消毒,肯定有害於身體,他本人從不用這種塑料袋裝食物。每次吃飯時,就有不少同學用塑料袋裝飯菜,他們不知道這種行為不僅危害環境,也危害自己的身體。

2、使土壤環境惡化,嚴重影響農作物的生長。我國目前使用的塑料製品一般是不可降解的,其分子量在2萬以上,只有分子量降為xx以下時,才能被自然界中微生物所利用,而這一過程至少需2xx年。農田裏的廢農膜、塑料袋長期殘留在田中,會影響土壤的透氣性,阻礙水分的流動,從而影響農作物對水分、養分的吸收,抑制農作物的生長髮育,造成農作物的減產。若牲畜吃了塑料膜,會引起牲畜的消化道疾病,甚至死亡。3、填埋作業仍是我國處理城市垃圾的一個主要方法。由於塑料膜密度小、體積大,它能很快填滿場地,降低填埋場地處理垃圾的能力;而且,填埋後的場地由於地基鬆軟,垃圾中的細菌、病毒等有害物質很容易滲入地下,污染地下水,危及周圍環境。

4、若把廢塑料直接進行焚燒處理,將給環境造成嚴重的二次污染。塑料焚燒時,不但產生大量黑煙,而且會產生迄今為止毒性最大的一類物質:二噁英。二噁英進入土壤中,至少需15個月才能逐漸分解,它會危害植物及農作物;二噁英對動物的肝臟及腦有嚴重的損害作用。焚燒垃圾排放出的二噁英對環境的污染,已經成為全世界關注的一個極敏感的問題。

三、白色污染調查問卷

1、是否知道“白色污染”的危害性?

是 80%

否 20%

2、是否知道國家在20xx年6月1日頒佈了“限塑令”?

是 23%

否 77%

3、是否注意平常所使用的塑料袋、飯盒等一次性用品是否可降解?

是 16%

否 84%

4、在超市購物時,是否使用環保袋?

是 14%

否 86%

5、周圍的人使用環保袋居多還是購買塑料袋居多?

環保袋 32%

塑料袋 68%

6、周圍農貿市場、早點攤、私營小店等地是否還在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是 11%

否 89%

7、自己每天使用的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餐盒大約有多少?

沒有 73%

一個到兩個 26%

三個到四個 1%

五個以上0%

8、選擇購買塑料袋的原因是

自備購物袋太麻煩 32%

忘記帶購物袋 38%

純粹是一直以來的習慣 6%

塑料袋很便宜,不在意21%

買來的塑料袋用完後還可做其他用途3%

四、結論:

通過這次調查活動,我們瞭解到:隨着工農業生產的迅速發展,為人類創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也使環境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生態破壞、環境污染對人類生存和發展已經構成了嚴重威脅。每當大風颳起時,空中就瀰漫着黃色的粉塵,有時在空中還飛舞着白色塑料袋。使人們出門十分狼狽。因此,解決環境問題已成為刻不容緩的重大任務。我們海鹽縣武原鎮,雖然每天都有300多名環衞工人日日夜夜與“白色污染”作着鬥爭。但是,改變這種狀況,光靠環衞工人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提高我們大家的環保意識。環境的污染和破壞不是一個人造成的,所以保護環境應該是全社會的行為。我們每個人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

同時,我們也懂得了:我們就是社會的主人,改善地球環境,是我們這代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我們應該努力增強環保意識,節約資源。如果全球人人破壞,天天破壞,地球就會變成垃圾場;如果全球人人環保,天天環保,就能創造一個美好的世界。讓我們攜起手行動起來,共同努力保護好地球——我們共同的家園。 為此,我們建議從我們自己做起,從一點一滴小事做起,要做到:

1、不亂扔垃圾及廢棄物,將垃圾放到指定的垃圾箱內。

2、我們學校早已經設置了“垃圾分類存放處”,我們就要積極參與和宣傳。

3、不要浪費,包括不浪費一張紙、一滴水、一分錢。

4、儘量不用、少用塑料袋,要積極使用可再生利用的用品,減少白色污染。

5、發現身邊有破壞環境的行為時要及時提醒和制止。

通過這次自我組織活動,我們深入瞭解了環保知識,增長了社會見識,鍛鍊了社會實踐的能力。我們都認為這次活動開展得很成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diaocha/g4dgk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