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調查報告 >

購買市場調查報告多篇

購買市場調查報告多篇

購買市場調查報告多篇

【第1篇】學生購買手機心理調查報告範文

隨着我國經濟持續穩定的增長和移動通信服務的發展,我國的移動通信市場增長迅速,手機日漸普及。中低齡層手機普及率的增長要明顯高於中年層的居民,而且,手機潛在消費羣有低齡化的趨勢,可以説青少年是一個巨大的市場。

現在在校園裏,大學生基本人手一部手機,高中生擁有手機也很常見,甚至在國中生中,也有不少同學擁有手機。網上資料顯示目前學生手機年消費量約在50萬部左右,約佔市場總消費量的8.2%。

根據調查問卷顯示,在學生市場份額排名靠前的品牌中,學生市場份額偏高的品牌有諾基亞34%、摩托羅拉21%、三星11%等,這幾個品牌無一例外都是主要以低端機衝擊市場,目前國產品牌在學生市場中認可度也在不斷提高。 眾多手機廠商與經銷商都認為低價位款式造型又比較時尚的手機就是學生手機。

大學生購買手機主要考慮因素是時尚個性化款式、功能、價格、品牌等,這也成為學生購買手機的四個基本準則。在調查中表明,大學生選擇手機時最看重的是手機的外觀設計,如形狀、大小、厚薄、材料、顏色等,佔45%;但大學生也並非一味追求外表漂亮,“內涵”也很重要,所以手機功能也佔有一席之位,佔40%;其次看重的是價格,而較少看重的是品牌。

1、在網上對大學生獲得手機途徑的調查中,家人購買的有512人,佔總調查人數的45%;自己購買有580人,佔51%;朋友贈送有34人,佔3%;來歷不明有11人,佔1%,但購機費用有1067人父母或長輩,佔93.8%。因為學生大多沒有經濟收入,所以選購要求為時尚、實用和低價,要大部分學生來選購自己真正喜歡的手機是不現實的,所以學生手機族只有委屈一下自己,主要把眼光放在了低價位而且有時尚的款式和顏色,個性化的外觀設計和功能搭配,並且具有較好功能的手機上。既要時尚、實用又要便宜,對於手機和學生來説,這種條件的篩選都是極為苛刻的,要求在各個方面尋求最佳結合點。另外,環保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手機發射功率極低,輻射極少,對人體無傷害以保護學生的大腦,健康成就未來。

2、傾向於尋求方便

學生在選購手機的過程中,也越來越注重手機的使用是否方便這一方面,如手機的菜單是否方便簡單,手機的功能是否全面、方便實用等。像電子詞典(漢英互譯),電子書(可下載),超強短信息,學生用計算器,筆記薄記錄本(可儲存公式或其他筆記),智能時間表(計時、提醒)。智能中文輸入、來電顯示、電話簿檢索、鬧鐘功能、內置震動和振鈴、和絃音樂、智力遊戲等。女生比較愛拍照,比較關心的是手機的像素,男生比較關心的是遊戲。

3、消費心理還存在一定的攀比和麪子問題

愛面子和喜歡攀比是年輕人的特點,這也表現在學生對手機的選購上。學生選購手機,品牌問題也成為其考慮的一個因素。很多同學經常在一起談論手機,那麼那些手機檔次較低或沒有手機的同學就會覺得沒有面子,而欲買手機的同學就想買個好於其他人的手機。在身邊的同學之中,每個人能接受的價位都不同,家境好一點的同學能接受到2500左右,大多同學的手機在1000左右,而家境一般的同學的手機都是300以上,600以下的,攀比也是要靠實力的。

4、學生購買手機的主要目的:

學生買手機一般是為了交流、溝通,用途多為發短信和聯繫親朋好友及方便學習、求職。

手機短信非常熱火,似乎有戰勝普通通話成為手機主要功能的架勢。學生也是手機短信的偉大貢獻者,學生生活單調和無聊,發發短信解解悶成了手機一族無聊時候的休閒生活;而同學之間、親朋好友之間的聯繫現在也主要依靠手機短信,畢竟寫信太麻煩了,發郵件沒電腦還得跑到網吧上網,打電話又太貴了,所以手機短信就擔當起了這個橋樑與紐帶的任務。

5、主要購買羣體為畢業生和追趕時尚的學生

學生手機市場裏的消費者主要為畢業生和追趕時尚的學生。據調查問卷顯示,2000名大一,大二學生中,手機擁有率高達42%,而大三學生中就有更多人有手機,手機擁有率有90%,可見,高年級的大學生手機擁有率明顯要高於低年級學生。學生比較喜歡追求一些時尚的東西,特別是在手機短信流行之後,手機短信的流行加速了這些學生追逐流行的念頭,據調查有63%的學生購買手機是為了收發短信,也就是説是短信帶動了手機的消費。

6、學生希望產品提供的利益:

學生的天職就是學習,所以學生都希望手機能為自己的學習帶來方便 也希望產品能提供的利益 如能夠提供與學習有關的功能,例如電子詞典、學習計算器等,這些可以為學生學習提供方便,也是學生所希望的物有所值。

學生手機就是在功能上能夠為學生的生活學習提供方便,在外觀上為學生所喜愛,在價格上能夠為大部分學生所接受,在環保方面能夠做到對學生身體無傷害保證健康的手機。即具有時尚、實用、價廉、環保特色的手機才能夠稱為真正的學生手機。希望商家能做出真正為我們學生所喜愛的學生手機。

【第2篇】國小生調查報告範文——垃圾食品購買

一、調查原因:

最近,同學麼都用自己的零花錢到學校周圍的小賣部購買垃圾食品。我決定去問一問同學們,他們的零花錢是怎麼花的,於是我和小霏同學一起去進行調查。

二、調查:

我在小攤便邊看見許多食品袋,有的過期,有的沒有商標,還有的裏面的調料有危害。但是,我擠進去看了看,數了數,發現男孩子有十六個,女孩子八個,使我大吃一驚。

三、分析和結論:

針對這種現象,我和小霏同學進行討論和分析,發現那些食品都有一定的危害。

1、三無產品對人體有極大危害。

2、小食品的塑料袋亂扔會污染環境。

3、買小食品讓同學們養成亂花錢的壞習慣。

四、建議:

1、我們辦了一個標牌,題目是:遠離垃圾食品,從我做起。

2、我們每天都號召同學杜絕垃圾食品。

通過這次活動,同學們終於認識到三無產品的危害,去小攤前買垃圾食品的同學一天比一天少了。要記住,不要買三無產品,他們對我們有極大危害!

國小生調查報告一文到這裏就全部結束了,本文從4個方面為提綱,調查較為客觀全面,可以參考這個思路。

【第3篇】學生購買手機心理調查報告

隨着我國經濟持續穩定的增長和移動通信服務的發展,我國的移動通信市場增長迅速,手機日漸普及。中低齡層手機普及率的增長要明顯高於中年層的居民,而且,手機潛在消費羣有低齡化的趨勢,可以説青少年是一個巨大的市場。

現在在校園裏,大學生基本人手一部手機,高中生擁有手機也很常見,甚至在國中生中,也有不少同學擁有手機。網上資料顯示目前學生手機年消費量約在50萬部左右,約佔市場總消費量的8.2%。

根據調查問卷顯示,在學生市場份額排名靠前的品牌中,學生市場份額偏高的品牌有諾基亞34%、摩托羅拉21%、三星11%等,這幾個品牌無一例外都是主要以低端機衝擊市場,目前國產品牌在學生市場中認可度也在不斷提高。眾多手機廠商與經銷商都認為低價位款式造型又比較時尚的手機就是學生手機。

大學生購買手機主要考慮因素是時尚個性化款式、功能、價格、品牌等,這也成為學生購買手機的四個基本準則。在調查中表明,大學生選擇手機時最看重的是手機的外觀設計,如形狀、大小、厚薄、材料、顏色等,佔45%;但大學生也並非一味追求外表漂亮,“內涵”也很重要,所以手機功能也佔有一席之位,佔40%;其次看重的是價格,而較少看重的是品牌。

2、傾向於尋求方便

學生在選購手機的過程中,也越來越注重手機的使用是否方便這一方面,如手機的菜單是否方便簡單,手機的功能是否全面、方便實用等。像電子詞典(漢英互譯),電子書(可下載),超強短信息,學生用計算器,筆記薄記錄本(可儲存公式或其他筆記),智能時間表(計時、提醒)。智能中文輸入、來電顯示、電話簿檢索、鬧鐘功能、內置震動和振鈴、和絃音樂、智力遊戲等。女生比較愛拍照,比較關心的是手機的像素,男生比較關心的是遊戲。

3、消費心理還存在一定的攀比和麪子問題

愛面子和喜歡攀比是年輕人的特點,這也表現在學生對手機的選購上。學生選購手機,品牌問題也成為其考慮的一個因素。很多同學經常在一起談論手機,那麼那些手機檔次較低或沒有手機的同學就會覺得沒有面子,而欲買手機的同學就想買個好於其他人的手機。在身邊的同學之中,每個人能接受的價位都不同,家境好一點的同學能接受到2500左右,大多同學的手機在1000左右,而家境一般的同學的手機都是300以上,600以下的,攀比也是要靠實力的。

4、學生購買手機的主要目的:

學生買手機一般是為了交流、溝通,用途多為發短信和聯繫親朋好友及方便學習、求職。

手機短信非常熱火,似乎有戰勝普通通話成為手機主要功能的架勢。學生也是手機短信的偉大貢獻者,學生生活單調和無聊,發發短信解解悶成了手機一族無聊時候的休閒生活;而同學之間、親朋好友之間的聯繫現在也主要依靠手機短信,畢竟寫信太麻煩了,發郵件沒電腦還得跑到網吧上網,打電話又太貴了,所以手機短信就擔當起了這個橋樑與紐帶的任務。

5、主要購買羣體為畢業生和追趕時尚的學生

學生手機市場裏的消費者主要為畢業生和追趕時尚的學生。據調查問卷顯示,2000名大一,大二學生中,手機擁有率高達42%,而大三學生中就有更多人有手機,手機擁有率有90%,可見,高年級的大學生手機擁有率明顯要高於低年級學生。學生比較喜歡追求一些時尚的東西,特別是在手機短信流行之後,手機短信的流行加速了這些學生追逐流行的念頭,據調查有63%的學生購買手機是為了收發短信,也就是説是短信帶動了手機的消費。

6、學生希望產品提供的利益:

學生的天職就是學習,所以學生都希望手機能為自己的學習帶來方便也希望產品能提供的利益如能夠提供與學習有關的功能,例如電子詞典、學習計算器等,這些可以為學生學習提供方便,也是學生所希望的物有所值。

學生手機就是在功能上能夠為學生的生活學習提供方便,在外觀上為學生所喜愛,在價格上能夠為大部分學生所接受,在環保方面能夠做到對學生身體無傷害保證健康的手機。即具有時尚、實用、價廉、環保特色的手機才能夠稱為真正的學生手機。希望商家能做出真正為我們學生所喜愛的學生手機。

【第4篇】國小生購買垃圾食品調查報告

國小生購買垃圾食品調查報告

關於國小生購買垃圾食品調查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每天放學我們都會發現一種奇怪的現象,大部分同學不是向家的方向走去,而是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如餓虎撲食般地朝學校對面的小賣部衝去。他們掏出家長給的零花錢,買了一些色彩鮮豔、包裝簡易,還贈小玩具的食品。它們到底是什麼?你們吃過它嗎?你們喜歡它們嗎?於是,我們就此問題進行了一系列的調查。

二、調查方法:

1、查閲書籍,報刊

2、上網瀏覽

3、詢問家長或其他長輩

4、實地調查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1、實地調查:

(1)我們就對於這些食品的喜歡程度,調查了二十名同學。情況如下:10名同學經常吃,8名同學曾經吃過,2名從沒吃過。在調查中我們發現經常到學校周邊小賣部買這類食品吃的同學比較多。在問到原因時,同學們有的説“好吃”,有的説“因為好玩”,還有的説“便宜”。這些便宜的食品,真的那麼好吃嗎?它們衞生嗎?經常吃這些食品對我們的健康有什麼影響嗎?帶着這些問題我們進行了更加細緻的調查。

(2)我們暗訪了學校周邊的一些小吃店,很多小朋友都搶着購買各種小食品。而我們還親眼看見了一位叔叔用剛抓了錢的黑乎乎的手剝香腸,我們覺得太不衞生了。當想到我們平時也沒少吃他家的香腸,我們都有些想吐了。我們還發現了一些想不到的東西,有“魷魚絲”、“小香腸”、“香菇牛肉”、“辣條”?

我們挑了一些食品,經過仔細觀察、分析,發現這些食品的安全不合格,有的屬於典型的“三無”產品,既沒有生產廠家,也沒有生產日期和任何的安全合格標

2、查閲書籍和報刊:

在查閲書籍和報刊時我看到了一件令人氣憤的事:大家都愛吃肉鬆麪包吧!可是你們知道肉鬆麪包它是怎麼做出來的嗎?下面我就給你們講一講。

先從廠子運來的豬肉開説吧!廠子用運來的病死母豬做肉鬆。曬制豬肉的時候,豬肉上還爬有蒼蠅; 工人還説老母豬肉煮不爛不好吃,但它做肉鬆是最好的,而且老母豬做肉鬆是很普遍的事情了。

3、詢問家長和其他長輩:

通過問家長我們知道了我們愛吃的腸也存在安全隱患。因為在天津雙利食品廠的生產車間裏地上堆滿了各式各樣的腸,工人們忙着把腸的肉衣給剝開,筐子裏還放着已發黴的腸,散發出難聞的臭味。蒼蠅在上面到處亂飛。據工人介紹,這些腸是從市場回收回來的,過了保質期。過了保質期的腸就把它的皮剝了,消毒、用水清洗,攪碎做回收餡。再把腸里加入色素,加入色素的腸與鮮腸差不多,工人很快把色素和冰塊的混合物倒進攪拌機裏。所以我們建議大家不要吃太多腸,因為這些腸都是黑心腸!

4、上網瀏覽:

通過上網瀏覽,我們知道我們經常吃的三鮮餃子中的蝦仁,也是不正規加工。在北海市的一個加工點,執法人員發現一批已冷凍好的蝦仁和一批農藥“敵百蟲”。執法人員當即對這批蝦仁進行了查封並取樣,隨後,執法人員又查封了北海市銀海區電建村的另一個蝦仁加工點,查封了一批劣質蝦仁和用於蝦仁上色的化工原料。原來蝦仁也是這麼做出來的呀!我們建議大家要慎重選擇蝦仁和海鮮。

四、結論:

通過這次調查,我們理解了老師家長不讓我們買那些無證小販們做的烤腸、小串、辣條等的原因,那都是為我們的健康着想啊!

食品安全直接關係到我們的健康,為了我們能夠健康茁壯地成長,我們特提出以下建議:

1. 同學們堅決不要購買學校周邊街頭巷尾的“三無”食品,吃好正餐,多吃水果。

2. 食品安全部門應當加強對學校周邊商店的檢查,使同學們免受這些垃圾食品的危害。

3. 同學們要購買正規廠家生產的食品,儘量選擇信譽度較好的品牌。購買食品時要仔細查看產品標籤。食品標籤中必須標註:產品名稱、配料表、淨含量、廠址、生產日期、保質期、產品標準號等。不買標籤不規範的產品。

範文二:家庭成員食用垃圾食品調查報告

一、提出問題

飲食是生活中最常見的事,也是與我們的生活最息息相關的事。我們生活中的垃圾食品處處可見,很多人都喜歡吃垃圾食品,例如;油炸食物、奶油製品等,然而,這些食品正在危害着人們的健康。因此,我們全班同學對自己家庭及走訪的'幾個家庭的成員食用垃圾食品的情況進行了調查。

二、研究方法:

1、通過走訪觀察,完成某位家庭成員食用垃圾食品的採訪記錄。

2、通過實地調查完成家庭成員食用垃圾食品情況的調查表。

3、上網瀏覽,收集有關垃圾食品的資料,並對資料進行整理和分析

4、寫有關本次綜合實踐活動的日記或心得體會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1、垃圾食品的危害

具體內容:垃圾食品中有大量的元素,長期使用會導致身體發育不良,不愛吃五穀雜糧,使身體素質嚴重下降。垃圾食品大多都有洋快餐的“三高三低”(高熱量,高鈉,高脂肪;低纖維,低維生素,低礦物質)。第一,導致心血管疾病元兇;油炸澱粉第二,含致癌物質第三,破壞維生素,使蛋白質變性第四,鹽分過高,只有熱量,沒有營養

2、垃圾食品的種類:十大垃圾食品分別指油炸食品,罐頭類食品,醃製食品,加工的肉類食品,肥肉和動物內臟類食物,奶油製品,方便麪,燒烤類食品,冷凍甜點,果脯、話梅和蜜餞類食物。

3、家庭成員吃垃圾食品的種類和數量調查表。

據我統計,家庭成員一天吃垃圾食品的數量已達到 %。

四、結論:

1、通過調查我發現國小生食用垃圾食品的佔多數。成年人食用垃圾食品的較少。所謂垃圾食品,是指僅僅提供一些熱量、沒有別的營養素的食物,或是營養成分超出人體需求量並最終在人體內變成多餘成分的食品。

2、根據調查的結果來看,一些同學認為垃圾食品無害,並且不清楚這些食品的危害。大部分人都知道垃圾食品的定義,但是關心的人還是佔了少數,對垃圾食品給人們帶來的危害不是十分關心的人佔多數。肯德雞、大街上的小吃、燒烤、方便麪、油炸食品,這些都被大多數人認定是垃圾食品,多食用對身體有很大的害處,比如許多人就認為食用這些食品會變胖、致癌、上火等等。讓我們感到奇怪的是,雖然燒烤和油炸是最多人認定的垃圾食品,卻是人們最最經常吃的。尤其是我們國小生,幾乎每天都在食用垃圾食品,有些國小生甚至把路邊垃圾食品當作早餐食用。

3、我們發現大部分人食用垃圾食品的主要原因是一時衝動、可口或便宜。

五、提出建議

綜上所述,再經過小組之間的討論,我們提出了一些建議:

1、建議人們去了解世界衞生組織公佈的全球十大垃圾食品及其危害,可能這十大垃圾食品中的種類有大家所偏愛的,但為了身體健康,不要經常吃或是少吃這些食品。

2、垃圾食品也並非不能吃,關鍵是要懂得平衡自己的營養與熱量,懂得均衡調配飲食,就可以減輕或避免垃圾食品對您的危害。要多吃蔬菜、水果、豆類、奶類等健康的、衞生的食品,要保證飲食多樣化。

3、小區、學校、工作單位等應定期的開辦關於路邊垃圾食品與健康的講座或活動,提高人們對垃圾食品的認識。

4、人們應該自覺的杜絕不良食品,堅持膳食多樣化和適當食用“全”字的全穀類食物,如全麥麪包等。

【第5篇】消費者購買行為的內容的調查報告

消費者購買行為的內容的調查報告

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就是由內外刺激引起需求。如飢餓的刺激產生飲食的需求,企業促銷或他人消費引起購買需求等。顯然,需求層次影響購買行為的具體內容,需求強度決定購買行為的實現程度。

消費者不同的需求產生不同的購買動機,這是購買行為的第二階段。消費者處於不同的社會階層、家庭環境,有不同的收入水平、年齡、性別、個性等,不同特性的消費者購買心理不同,購買動機不同,因而有不同的購買決策。由於這一階段消費者的內心活動起着關鍵作用,且內心活動不易為人瞭解,因此,購買決策過程被稱為消費者的“黑箱”。

第三階段是消費者最終的反應,包括是否購買,買什麼,怎樣買等等。從心理學、行為學的角度看,每一次購買行為都可分為以上三個階段。

購買決策過程包括什麼呢?

購買決策過程包括問題認識、信息收集、可供選擇方案評估、購買決策、購買後行為五個階段。

消費者的每一次購買決策都是一種學習和重新認識的過程,同時也產生新的態度與信念.而影響其下一次購買,形成購買決策過程的循環。這裏的學習首先是指獲取信息,即從商業來源、個人來源、大眾來源、經驗來源等信息來源渠道進行信息收集。消費者行為目標是在既定收入和價格約束下,尋求能帶來滿足最大化的商品組合。消費者對收入約束有完全信息;對價格約束只有不完全信息;對可供選擇的'商品集也只有不完全信息。可供選擇商品價格、質量、品牌豐富,科技含量增加.渠道廣泛,個性化購買行為增加,使信息不完全的程度增加.收集信息的工作更重要。對信息進行評價選擇也是種學習過程,在這裏,消費者可能受到他人消費的影響,也可能受到廣告的影響或自己及家庭經驗的影響,最終作出商品及品牌選擇。

另外,購買決策過程中信息流是雙向的,企業通過市場信息(廣告)與消費者交流,而消費者通過購買反應與企業交流。

消費者的購買行為是與我國現階段經濟、文化、社會環境相聯繫的。消費者的外部影響因素主要包括經濟因素、文化因素、社會因素、體制因素和企業的市場營銷手段。

內部因素主要包括心理因素、個人因素(年齡、職業、個性、生活方式等)。從經濟因素看,改革開放以來,隨着經濟的發展,現階段中國城市消費者的需求差異日趨明顯,購買行為呈多樣性特點。特別是由於收入檔次逐步拉開,產生了不同的收入層次,他們對商品的需求差別較大,購買行為類型也有不同,併產生了個性化較強的滿足型購買行為。

我國仍屬發展中國家,生產力水平還不高,城鎮居民文化素質一般,物質需求仍為主要需求,生存資料和一部分享受資料是消費的重點,習慣型、跟隨型購買行為還佔多數。

【第6篇】學生購買手機心理的調查報告

學生購買手機心理的調查報告

隨着我國經濟持續穩定的增長和移動通信服務的發展,我國的移動通信市場增長迅速,手機日漸普及。中低齡層手機普及率的增長要明顯高於中年層的居民,而且,手機潛在消費羣有低齡化的趨勢,可以説青少年是一個巨大的市場。

現在在校園裏,大學生基本人手一部手機,高中生擁有手機也很常見,甚至在國中生中,也有不少同學擁有手機。網上資料顯示目前學生手機年消費量約在50萬部左右,約佔市場總消費量的8.2%。

根據調查問卷顯示,在學生市場份額排名靠前的品牌中,學生市場份額偏高的品牌有諾基亞34%、摩托羅拉21%、三星11%等,這幾個品牌無一例外都是主要以低端機衝擊市場,目前國產品牌在學生市場中認可度也在不斷提高。眾多手機廠商與經銷商都認為低價位款式造型又比較時尚的手機就是學生手機。

1,大學生購買手機主要考慮因素

是時尚個性化款式、功能、價格、品牌等,這也成為學生購買手機的四個基本準則。在調查中表明,大學生選擇手機時最看重的是手機的外觀設計,如形狀、大小、厚薄、材料、顏色等,佔45%;但大學生也並非一味追求外表漂亮,“內涵”也很重要,所以手機功能也佔有一席之位,佔40%;其次看重的'是價格,而較少看重的是品牌。

2、傾向於尋求方便

學生在選購手機的過程中,也越來越注重手機的使用是否方便這一方面,如手機的菜單是否方便簡單,手機的功能是否全面、方便實用等。像電子詞典(漢英互譯),電子書(可下載),超強短信息,學生用計算器,筆記薄記錄本(可儲存公式或其他筆記),智能時間表(計時、提醒)。智能中文輸入、來電顯示、電話簿檢索、鬧鐘功能、內置震動和振鈴、和絃音樂、智力遊戲等。女生比較愛拍照,比較關心的是手機的像素,男生比較關心的是遊戲。

3、消費心理還存在一定的攀比和麪子問題

愛面子和喜歡攀比是年輕人的特點,這也表現在學生對手機的選購上。學生選購手機,品牌問題也成為其考慮的一個因素。很多同學經常在一起談論手機,那麼那些手機檔次較低或沒有手機的同學就會覺得沒有面子,而欲買手機的同學就想買個好於其他人的手機。在身邊的同學之中,每個人能接受的價位都不同,家境好一點的同學能接受到2500左右,大多同學的手機在1000左右,而家境一般的同學的手機都是300以上,600以下的,攀比也是要靠實力的。

4、學生購買手機的主要目的:

學生買手機一般是為了交流、溝通,用途多為發短信和聯繫親朋好友及方便學習、求職。

手機短信非常熱火,似乎有戰勝普通通話成為手機主要功能的架勢。學生也是手機短信的偉大貢獻者,學生生活單調和無聊,發發短信解解悶成了手機一族無聊時候的休閒生活;而同學之間、親朋好友之間的聯繫現在也主要依靠手機短信,畢竟寫信太麻煩了,發郵件沒電腦還得跑到網吧上網,打電話又太貴了,所以手機短信就擔當起了這個橋樑與紐帶的任務。

5、主要購買羣體為畢業生和追趕時尚的學生

學生手機市場裏的消費者主要為畢業生和追趕時尚的學生。據調查問卷顯示,2000名大一,大二學生中,手機擁有率高達42%,而大三學生中就有更多人有手機,手機擁有率有90%,可見,高年級的大學生手機擁有率明顯要高於低年級學生。學生比較喜歡追求一些時尚的東西,特別是在手機短信流行之後,手機短信的流行加速了這些學生追逐流行的念頭,據調查有63%的學生購買手機是為了收發短信,也就是説是短信帶動了手機的消費。

6、學生希望產品提供的利益:

學生的天職就是學習,所以學生都希望手機能為自己的學習帶來方便也希望產品能提供的利益如能夠提供與學習有關的功能,例如電子詞典、學習計算器等,這些可以為學生學習提供方便,也是學生所希望的物有所值。

學生手機就是在功能上能夠為學生的生活學習提供方便,在外觀上為學生所喜愛,在價格上能夠為大部分學生所接受,在環保方面能夠做到對學生身體無傷害保證健康的手機。即具有時尚、實用、價廉、環保特色的手機才能夠稱為真正的學生手機。希望商家能做出真正為我們學生所喜愛的學生手機。

【第7篇】國小生購買垃圾食品的調查報告

國小生購買垃圾食品的調查報告

一、調查原因:

最近,同學麼都用自己的零花錢到學校周圍的小賣部購買垃圾食品。我決定去問一問同學們,他們的零花錢是怎麼花的,於是我和小霏同學一起去進行調查。

二、調查:

我在小攤便邊看見許多食品袋,有的過期,有的.沒有商標,還有的裏面的調料有危害。但是,我擠進去看了看,數了數,發現男孩子有十六個,女孩子八個,使我大吃一驚。

三、分析和結論:

針對這種現象,我和小霏同學進行討論和分析,發現那些食品都有一定的危害。

1、三無產品對人體有極大危害。

2、小食品的塑料袋亂扔會污染環境。

3、買小食品讓同學們養成亂花錢的壞習慣。

四、建議:

1、我們辦了一個標牌,題目是:遠離垃圾食品,從我做起。

2、我們每天都號召同學杜絕垃圾食品。

通過這次活動,同學們終於認識到三無產品的危害,去小攤前買垃圾食品的同學一天比一天少了。要記住,不要買三無產品,他們對我們有極大危害!

【第8篇】上海社科院調查報告:一成受訪者曾為子女購買學區房

上海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發佈“子女教育”民生民意調查報告,結果顯示內環內市民擇校行為更加普遍,收入越高的家庭,選擇擇校的可能性越大。

擇校首選公辦中國小

調查顯示,在義務教育的就讀學校中,多數市民選擇就近入學公辦中國小,高收入家庭和居住於“內環內”的居民擇校行為更普遍。

具體而言,在有適齡國小生的家庭中,52.9%的就讀學校屬於“公辦國小,就近入學”,39.9%的就讀學校屬於“公辦國小,擇校”,另有7.1%的就讀學校則就讀於“民辦國小”。在有適齡國中生的家庭中,選擇“就近入學公辦國中”的佔56.8%,選擇“擇校公辦國中”的佔37.2%,選擇“民辦國中”的佔6%。

數據顯示,對於家庭年收入在“10萬及以下”的組羣而言,其子女選擇就近入學公辦國小和公辦國中的比例分別為77.8%和64.4%;但對於年收入超過20萬的家庭而言,選擇就近入學公辦國小或公辦國中的比例則分別為32.9%和45.7%。由此可見,收入越高的家庭,選擇“擇校”的可能性越大。

在國小階段,居住於“內環—外環間”的市民是最積極的擇校參與者。這一羣體選擇就近入學公辦國小的比例最低,而擇校公辦國小和民辦國小的比例則分別達到44.5%和8.7%,均高於其他兩個組羣。但到了國中階段,居住於“內環內”的市民則成為了擇校的典型羣體。數據顯示,他們選擇就近入學公辦國中的比例僅為35.2%,而擇校公辦國中的比例達到55.6%,民辦國中的比例達到了9.3%。

“費用高低”最不看重

對受訪市民而言,在為孩子選擇學校時,56%的人最看重“教育質量”,選擇“離家近”的佔17.8%,選擇“學校名氣”的佔10.5%,選擇“學校特色”的佔7%,選擇“升學率”的佔6.5%,而選擇“費用”高低的市民只佔2.2%。由此可見,市民最看重的是學校的“教育質量”,而最不看重的則是“費用高低”。

當前,購買“學區房”已成為中國小階段擇校的重要方式之一。調查顯示,11.1%的市民曾為了子女進入優質中國小而特意購買“學區房”。

在年收入在“20.1萬以上”的家庭中,有近三成家庭特意購買了“學區房”;年收入為“10萬及以下”的家庭中,做出這一選擇的比例也達到11.3%;但是,在年收入為“15.1萬-20萬”和“10.1萬-15萬”的家庭中,特意購買“學區房”的比例分別僅為7.2%和6.6%。由此可見,收入家庭組和最低收入家庭組均是以房擇校的積極參與者,而中等收入家庭則相對“淡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diaocha/o5w96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