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調查報告 >

社區建設調研分析

社區建設調研分析

社區是城市社會的基本構成單位,是“三個文明建設”的前沿陣地,也是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礎,大力加強社區建設,確保城區文化經濟的健康快速發展,協調社區不同利益羣體關係,提高社區居民的舒適度和滿意度,對於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有重要意義。

社區建設調研分析

為了進一步加大社區建設工作力度,加快建設管理有序、服務完善、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區全面提高城鄉居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推動城市三個文明建設,強力推進街道社區各項工作上台階、創特色、爭一流。現就大東區社區情況進行了調研。調研採取走訪、徵求建議和意見、外出參觀等形式,充分聽取駐區單位和居民不同意見。調研期間共走訪街道14個,居民50户74人,社區工作者85人。在此基礎上,本人經過認真梳理、總結,現將調研結果報告如下:

一、社區工作人員分析

截止8月末,全區社區工作者1433人。女性1322人,佔全區比例92%;男性111人,佔全區比例8%。年齡30歲以下186人,佔全區比例13%;年齡30-50歲的1216人,佔全區比例85%;年齡50歲以上的31人,佔全區比例2%。學歷為專科620人,佔全區比例43%;本科801人,佔全區比例56%;碩研12人,佔全區比例不到1%。

綜合來看,我區社區工作者女性比例較高,能較好的優化提升社區服務,提升居民對社區服務的滿意度。但對應急事件處理能力就相應減弱。在面對精神殘、具有暴力傾向的社會人員以及其他具有危險性人羣,難以適時高效地啟動應急預案。同時高學歷人才稀缺,社會事務服務研究不夠深入。
    現在從事社區工作的人員主要包括:一是社區黨組織和居委會幹部,他們主要是依法選舉產生。二是由區(市)民政局聘任的社區工作人員,在社區從事低保救助、就業和社會保障、人口計劃生育、信訪調解等工作。三是社區志願者,他們具有自原性、無償性、公益性等特徵。經過近十年的發展,我區已基本建立以社區黨組織和居委會幹部社區專職工作者為主體,社區志願者為補充的社區工作者隊伍。這支隊伍具有吃苦耐勞、敬業奉獻、作風踏實等優秀品質。但是我區的社區社會工作還存在主體職責不清,社區服務過程中有關組織在工作中溝通銜接不暢問題,同時許多體制外的社會管理與服務的盲點也無法顧及和解決,如弱勢羣體的自助和自立等沒有專業人員的輔導,部分問題沒有歸口的機構進行對接等等。

二、社區建設進展情況

近年來,區政府加大資金投入,實施老舊社區公共用房改造,我區城市社區全部達到市裏規定的400平方米使用面積的要求。全區社區公共用房面積由原來的40635㎡提高到71600.67㎡,淨增30965.67㎡,平均面積達663㎡。同時,加強了社區服務陣地標準化建設,實現了社區標識、顏色格調、牌匾制式、功能佈局、窗口設置和服務格局的“六統一”。

三、社區服務模式

服務網絡基本形式:區、街道作為服務中心,社區作為服務站。服務設施基本齊全:社區基本具備了再就業、最低生活保障、社會治安、環境衞生、計劃生育、文化娛樂、體育健身等設施和條件。服務領域逐步拓寬:社區服務已從傳統的民政對象到全體居民,從單位服務逐步發展到滿足居民各種需求的系列化服務,已涵蓋了便民利民、救助保障、醫療保健、社區安全、居民教育、普法維權、文化娛樂、體育健身、環境保護等多個方面。

服務項目不斷增多:社區承擔了大量的社區管理和社區服務事務;社區工作人員承擔了大量的社會工作。主要包括就業、社會保障、救助、計劃生育、文化、科普、教育、體育、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流動人口管理及社區安全等公共服務。同時還開展社區矯正、殘障康復、婦女兒童和青少年服務,老年人服務等專業性較強的社會服務。

為使社區居民真切感受到社區細心、貼心、誠心的服務,大大提升社區服務效能和居民滿意指數,全區社區積極探索多樣服務方式。錯時服務”解決了“上班時間同步”的矛盾,提高了社區的服務效率,方便了社區居民辦事。“預約服務” 實現了“全天候服務,讓社區服務沒有死角”。居民一個電話就能預約一對一的“私人訂製”服務。“上門服務”解決了空巢老人、殘疾人、行動不方便等弱勢羣體的辦事難題,讓他們“不離家、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優質服務,使他們真切地感受到關心和關愛。“代辦服務”實現了幫居民“跑腿”辦理事務,使居民足不出户享受到快捷便利的代辦服務。

四、社區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的積極性有待提高

一是居民參與率低。按有效人口基數計算,經活動居民參與率調研,發動居民參與較好的社區,居民參與率僅為6.28%。

二是人員結構不夠合理。參與社區治理的居民72.38%以上為60歲以上的老年人、離退休人員和弱勢羣體。

三是居民參與程度不深、形式不夠豐富。現有形式僅為講座、觀看節目匯演、科普大學,參與程度僅為觀看。

四是居民多以參與社區活動或以被動受邀的形式參與社區,對社區治理獻計獻策、參與社區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較欠缺,僅有3.97%居民對社區建設獻策。居民存在不理解、不支持社區工作,參與共建積極性、共建意識有待於進一步加強,對於社區幹部的下區調查、人口摸底、計劃生育排查置若罔聞,對於計外懷孕、超生現象,沒有任何強制性措施,工作起來顯得蒼白無力,看到社區幹部上門乾脆閉門不理,甚至有謾罵現象,許多共建單位對參與社區共建、支持社區活動也缺乏應有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由於街道社區行政級別低,對共建單位來説往往顯得“人微言輕”,工作無法推進。

五、加強社區工作及隊伍建設的幾點建議

隨着改革不斷深化,社會管理逐步向“小政府,大社會”轉變,“單位人”逐步向“社會人”的轉變,使社區成為各種社會組織的落腳點,各種羣體的聚集點,各種利益關係的交匯點,社區在社會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作用越來越明顯。建議從幾個方面着手加強社區及社區工作者的隊伍建設:

(一)嚴格把好入口,從源頭做好社區工作者的選用配備

社區工作者應當有較高的政治素質。社區工作者對涉及穩定、違法行為等苗頭問題要以敏鋭的政治意識早發現,早上報,早控制;要踏實工作、熱心社區公益事業,具有奉獻精神。如果社區工作者更多地關注自己的工作待遇和八小時工作權利,缺乏走進千家萬户、説盡千言萬語、想盡千方百計、不怕千辛苦的奉獻精神,只是上班來社區,下班就回家,工作機關化,與居民羣眾的親和力就會大為下降。要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改革居委會幹部制度,走知識化、年輕化、專業化的道路,配備社區管理和社會學專業人才。

(二)切實減輕負擔,促進社區居委會基本職能迴歸

目前每個社區的居民户數多在3000-4600多户,社區內居民數上萬,社區工作者往往身兼數職,工作強度大。居委會作為聯繫政府與居民的橋樑,工作內容煩瑣,涉及低保、救助、優撫,勞保,醫療、衞生、治安、就業、文體活動等多方面。社區服務功能與居民實際需求不相適應,服務的領域主要集中在勞動就業,生活救助,困難幫扶,家政服務等基本生活需求方面,而精神文化、心理疏導等較高層次的服務開展相對較少。

(三)健全各項制度,克服重用輕管弊病

從廣義上講,我們的社區工作人員就是社會工作者。儘管大部分社區工作人員具備了較好的政治素質,工作踏實,勤懇、具有奉獻精神,但是他們大多缺乏專業的社會工作教育的背景,而且在他們工作過程中,也沒有相關的培訓,專業素質不高,工作質量難以提高。鑑於社會的多元化,不同類型、不同經濟條件的服務對象對服務有不同的需求,這些都要求社區工作者將服務工作做到人性化、個性化、專業化,其中以民為本,為民解困,為民服務的核心工作理念,是專業社區工作者必須具備的,而良好的與人溝通的能力是做好服務的基本條件。要加強對現有人員的職業培訓,充分調動現有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激勵現有工作人員通過社會工作職業水平考試,獲得職業發展,使社區幹部從事社區工作做到應知應會,即知社區、知職責、知業務、知理論,會調研研究、會聯繫羣眾、會做思想工作、會管理社區,全面提升社區工作水平。

(四)提高重視,加強社區自治力度

各級領導和部門對社區工作重視不夠,居民的社區意識不強。據部分工作人員反映,街道辦事處雖然成立了數年,對全縣城市建設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但仍有部分領導和部門、單位對街道社區認識不到位;街道辦的職能職責不清,功能定位不準,工作內容不明。一是目前社區居委會對自身性質不明,屬性不清,定位模糊,職責不明,雖然社區居委做了大量的社區管理工作,但他們的管理職權卻沒有從根本上得到上級職能部門的授予和法律的認可,使社區居委在開展工作時顯得沒有權威,缺乏力度。二是與轄區相關職能單位職責不清,混亂管理,有些部門將社區當成其“二級單位”,直接對社區安排行政工作,一度出現“什麼事都要社區參與,什麼人都可以指揮社區”的不良工作機制,把社區當作“筐”,什麼事都往裏裝,許多業務不經過部門分解,直接壓到社區。導致社區承擔的行政事務過於繁重,更談不上勤於服務居民。調查中發現,駐區的部門、單位在日常工作上,只認單位不認社區,社會性工作突出部門、行業特徵,根本不能體現社區特點。加之,社區居民對社區工作認識模糊。普遍認為社區就是開證明、管衞生,對社區活動缺乏瞭解,對社區工作參與意識不強,積極性、主動性不夠,諸如此類現象的存在,延緩了社區的健康有序發展。三是村居混住,外來雜居,社區管理“兩張皮”。紅旗隊村雖地處街道社區,但紅旗隊村計劃生育、環境衞生屬街道辦管理,黨建、精神文明等其他一切工作由城關鎮負責。類似交叉管理的諸多問題還很多,嚴重製約着街道社區工作的正常開展。

各級政府和部門要尊重社區居委會的選免權、社區事務決策權,對政府部門的評議監督權等自治權。在城市規劃、建設等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工作,有關部門應通過社區徵求居民意見,保障社區的知情權和參與權。為便於社區在轄區內開展計生、綜治、文明創建等工作,縣委、政府及其部門在確定先進單位和文明單位、年度考核等時,要經批表彰單位所在社區的同意。

 

標籤: 社區 調研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diaocha/rd68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