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調研報告 >

縣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調研報告

縣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調研報告

縣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調研報告

縣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調研報告

根據市局關於開展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調研的相關工作要求,縣局通過蒐集資料、座談了解等多種途徑,認真落實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調研工作,現將調研情況彙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目前,森林生態效益補償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一是省級森林生態效益補償金,主要是對省級公益林進行補助,我縣共有公益林萬畝,每年補助資金萬元,該資金主要用於護林員工資;二是市級森林生態效益補償金,根據年度全市森林覆蓋率、各縣區森林覆蓋率、年度新造林面積等數據考核測試,由市局對各縣區統一進行獎補,年返還我縣森林生態效益補償金資金為萬元,該資金主要用於廊道綠化、荒山綠化等林業重點工程造林和撫育。

二、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機制建立情況

我縣在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方面未出台相關制度文件,沿用的省市的制度文件。省級森林生態效益補償為專項資金,規定用於國家級和省級公益林營造、撫育、保護和管理支出補償的資金,主要用於管護人員勞務費、森林防火、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森林資源監測、補植和撫育等管護支出。補償標準為集體和個人所有的國家級和省級公益林補償標準為每年每畝元,其中管護補助支出14.75元,公共管護支出0.25元。市級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方面,對低於全市森林覆蓋率的縣區,按照每低1個百分點30萬標準計算繳納生態補償數額;森林覆蓋率每超出全市森林覆蓋率1個百分點補償20萬元,同時根據各縣區年度森林覆蓋率增長幅度及新造林面積給予補償獎勵,由市局組織落實施。

三、補償資金使用情況

省級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資金在我縣主要用於護林員工資。在公益林護林員的配備上,我縣原則上按每畝左右設一名護林員的標準確定,具體人員根據當地實際合理配備。護林員的配備一般以村為單位,對於地點分散、面積較小的生態公益林實行跨村看護。按照“公開、公正、公平、擇優、貧困户優先”的原則選聘護林員。護林員工資根據林業和財政部門有關規定、標準及當地農村收入水平、管護面積大小、管護難易程度等情況確定,做到公平合理。鄉鎮林業站會同財政所在當地金融機構為護林員設立儲蓄卡,由財政所將護林員工資直接發放到護林員個人手中。2019年我縣共有護林員人,年平均工資元,其中人為貧困户。

四、存在的問題

(一)省級公益林補助標準偏低。由於補助標準低,導致整體護林員工作水平較低,工資水平缺乏吸引力導致我縣護林員平均年齡較大。2019年我縣護林員平均年齡為56歲,特別部分護林員年齡高於65歲,不利於有效開展公益林管護工作。

(二)森林生態補償資金與減貧工作掛鈎難度較大。省級補償資金主要用於護林員工資,2019年我縣護林員中僅有人為貧困户,佔比極低。究其原因,扶貧户致貧原因多數為高齡缺乏勞動力或因病致貧,多數貧困户不符合護林員任職條件;其次,護林員工資水平較低,缺乏吸引力。

五、建議

(一)提高省級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標準

建議適當提高補償標準,並綜合考慮公益林規模、質量、管護難易程度對公益林進行分類補償,同時根據我國經濟發展水平,適時提高護林員工資水平,提高崗位吸引力。

(二)建議積極探索公益林經營利用政策

對於部分立地條件較好、適合經營開發的公益林,可以考慮在確保不影響生態效益的前提下,開展撫育、更新性質的採伐,充分利用生態公益林的景觀資源。如我縣文峯山公益林密度較大,林下可燃物較大多,開展適當撫育性採伐,可有效降低森林火災風險。同時我縣將文峯山景區委託市場經營,一方面可以通過景區門票創收,加大公益管護力度;另一方面可以控制遊覽人數,降低環境承載壓力。往年清明節期間,到景區遊覽的人數多達十幾萬人,而近兩年來每年只有一萬人左右,因此對公益林的適度市場運營有利於公益林的保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diaoyan/dmlp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