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調研報告 >

精心開發旅遊資源調研報告

精心開發旅遊資源調研報告

精心開發旅遊資源,着力打造旅遊強區

精心開發旅遊資源調研報告

——XX區加快發展旅遊產業的實踐與思考 

進入新世紀後,我國旅遊產業迅速由“接待事業型”向“經濟產業型”轉型,快速擴張,高位發展,旅遊總收入以年均兩位數的速度增長,成為地方形象的“金名片”、區域經濟的“發動機”、羣眾致富的“搖錢樹”和社會文明的“孵化器”。近年來,XX區立足“生態安全屏障、立體交通樞紐、經濟通道”區域發展定位,牢牢把握科學發展、轉型跨越的總基調,叫響做大宜居宜遊的工作基點,以“建設絲路明珠金XX,實現幸福美好家園夢”為目標,圍繞打造中國地貌景觀大觀園、暑天休閒度假城、户外運動體驗區“三大品牌”, 全面加快大佛寺文化產業園、國家濕地公園、平山湖地質公園、國家沙漠體育公園等景區建設,全力做好基礎設施完善、特色品牌培育、產業體系優化、客源市場拓展、體制機制創新五篇文章,着力打造“濕地之城、賽車之都”城市名片,全區旅遊產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當前,隨着城鄉居民旅遊消費需求的大幅度提升,旅遊產業正在向產品特色化、營銷多元化、服務信息化、景區品牌化、資源集約化方向迅猛發展。如何順應旅遊消費需求個性化、精品化發展的新趨勢,把旅遊產業培育成為推動經濟轉型跨越發展的支柱優勢產業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課題。 

一、 XX區旅遊產業發展現狀

1.產業發展體系日趨健全。及時調整充實旅遊產業開發建設領導小組,組建XX西部風情、西域旅遊兩個旅遊投資公司,建立完善了條塊結合、齊抓共管、整體推進的工作機制。編制完成《XX區旅遊產業發展總體規劃》和景區功能片區建設規劃,完善旅遊宣傳促銷、景區項目建設、旅遊商品開發、旅行社發展、旅遊人才培訓等要素髮展規劃,形成以旅遊總規為指導、片區規劃為配套、景區規劃為基礎、專項規劃為補充的旅遊規劃體系。制定出台《關於進一步加快旅遊業發展的意見》、《關於加快旅遊產業發展建設區域性旅遊集散地的實施方案》等文件,明確了全區旅遊產業發展的形象定位、目標任務和具體措施,為加快旅遊業發展提供了強力保證。將每年重點工作分解落實到各成員單位,簽訂目標管理責任書,層層抓好工作落實,切實形成了羣策羣力抓旅遊、同心同德促發展的良好氛圍。

2.旅遊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堅持統籌兼顧、重點突破、分步推進,積極爭取國家項目資金支持,加快大佛寺文化產業園、國家濕地公園、沙漠體育公園、地質公園等景區建設,配套完善景區道路、停車場基礎設施和餐飲購物街區、特色文化展示、導覽標識等服務設施,不斷提高景區的檔次和接待服務能力。至目前,共建成XX大佛寺、XX國家濕地公園等2個國家4A級景區、甘路公園、大壩湖水利風景區等2個國家3A級旅遊景區,野口水利風景區等1個國家2A級旅遊景區,XX國家現代農業試驗示範區、現代農業示範區等2個國家級農業旅遊觀光示範點,XX國家沙漠體育公園和XX山湖地質公園正在開發建設中,發展農家樂200多家,配套建設各類賓館20多家,其中四星級賓館2家、三星級賓館3家、二星級賓館4家,旅遊定點賓館、購物和餐飲單位10家;發展國內旅行社11家,國際旅行社1家。

3.客源市場得到有效拓展。堅持以拓展旅遊客源市場為目標,健全完善政企聯手、部門聯合、上下聯動的宣傳促銷機制,不斷加大宣傳促銷力度,積極參加蘭洽會、旅遊推介會等旅遊節慶推介活動,製作發放光盤、畫冊、風光片等宣傳資料2萬餘份。藉助高端媒體宣傳促銷,堅持在《中國旅遊報》、《XX晨報》和《XX日報》等主流媒體制作旅遊宣傳專版,進一步提升了XX旅遊的吸引力。創建XX旅遊網,定期發佈旅遊資訊,編輯出版了《詩意XX》《水韻XX》《XX美食》《圖説XX未解之謎》等一系列文化叢書,在人口密集的區域製作大型宣傳牌,宣傳推介旅遊資源,有效提升了XX旅遊整體形象。成功舉辦國際露營節、中國汽車拉力錦標賽、環青海湖自行車賽、濕地之夏金XX旅遊文化藝術節等等賽事節慶活動,進一步拓寬了旅遊宣傳促銷渠道,打響了“濕地之城、賽車之都”城市旅遊品牌,2018年共接待遊客214.56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3.24億元,分別增長21%和20%,旅遊業總收入佔到全區GDP的5%左右。

4.旅遊服務質量大幅提升緊緊圍繞“吃、住、行、遊、購、娛”六大要素,積極培育旅遊產業服務體系,不斷增強XX旅遊綜合服務能力。組織人力對全區範圍內的名優小吃及各類菜品進行調查摸底,按照不同種類整理分組,完善調配方案,推出了具有XX地域特色的膳食品牌;加大“農家樂”環境衞生整治力度,不斷提高服務質量,為弘揚XX飲食文化、優化旅遊整體形象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以旅遊服務標準化建設為目標,全力抓好賓館飯店評星創建和旅遊景區創A升級工作,各參評飯店賓館和景區旅遊基礎設施及服務質量顯著提升。加強行業監管,制定實施旅遊服務質量提升計劃,配合市上開展“旅遊服務質量百日督查整治專項行動”,進一步規範了旅遊市場。加強旅遊從業人員培訓,培訓景區、賓館、飯店、農家樂從業人員280多人次,進一步提高了全區旅遊從業人員的服務水平和技能。

5.旅遊機制體制逐步靈活。區財政將旅遊發展專項資金納入區財政預算,每年安排不少於1000萬元旅遊發展專項資金,切實加大對旅遊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堅持資源所有權、管理權和經營權分離的原則,加快旅遊景區經營權轉讓步伐,與新加坡華德集團、省公航旅簽訂大佛寺、XX國家沙漠公園、XX國家濕地公園經營權轉讓合作意向,形成了適應市場經濟要求、順應現代旅遊發展規律的景區管理體制和經營機制。積極開展銀企對接,鼓勵支持金融機構擴大對旅遊企業和旅遊項目的貸款規模,放寬旅遊企業享受中小企業貸款的優惠政策的條件,金融、信用擔保機構對旅遊企業和旅遊項目支持資金達1.2億多元。探索建立政府、景區、旅行社之間的聯合推介、捆綁發展機制,加強同周邊五縣和祁連縣、阿右旗、額濟納旗的旅遊合作,開發承載東西、聯通南北、融合周邊的無障礙旅遊精品線路,XX成為絲綢之路旅遊節點上的必達城市,實現旅遊產業區域合作、互促共贏。

二、制約XX區旅遊產業發展的瓶頸

1.缺乏市場主體,培育共識不夠由於旅遊業建設週期長、投資大、回報前景存在不確定因素、缺乏強有力的產業政策扶持,在市場運作中又缺少企業參與和市場資本進入,造成開發活力不夠,景區建設、市場建設緩慢。同時,相關部門圍繞旅遊產業開展工作的意識不強,主動性不夠,景區景點由政府部門開發及營運,經營管理體制滯後,對政府的依賴性較強,與市場嚴重脱節,缺乏發展的動力與活力。

2.旅遊特色欠缺,吸引能力不強。近年來,我區不斷加大投入,加大對重點旅遊景區的開發建設力度,開發建設成了西夏國寺、XX國家沙漠體育公園、平山湖丹霞景區等部分成型的旅遊景區,但現有景點小而散,尚停留在觀光遊覽性而未能做到觀光遊覽與休閒度假相結合,缺乏真正留得住人、留得下消費的景點,很難吸引“回頭客”、“過夜客”,旅遊線路缺少亮點和厚度,旅遊收入缺乏支撐點。

3.特色商品匱乏,宣傳效果欠佳。缺乏富有地方特色的旅遊商品,具有地方特點的旅遊文化產品開發力度不夠,部分極具吸引力的館藏文物不能與遊客見面,歷史文化、佛教文化挖掘整理不夠,旅遊宣傳針對性不強,缺乏系統規劃和宣傳特色。景區景觀的參與性、娛樂性不強,對遊客缺乏吸引力,與外縣市的旅遊資源整合不力,遊客留滯時間短暫,沒有很好的把傳統和現代宣傳手段相結合,宣傳效果不佳。

4.專業人才匱乏,服務水平不高。旅遊業在我國作為一個新興產業,行業文化積澱比較淺薄,行業培訓能力也很有限。由於我區旅遊業還處於剛剛起步的階段,旅遊業發展缺少規劃、管理、培訓、經營等方面的人才,特別是旅遊主管部門缺少專業技術幹部,發展旅遊業的人才隊伍保障十分脆弱,人才短缺成為制約我區旅遊業發展的瓶頸。加之大多數旅遊相關行業的從業人員專業技術水平、服務能力和水平不高,缺乏主動服務意識。旅遊的軟環境建設、企業的誠信建設等方面的管理還存在着一些薄弱環節,旅遊市場秩序還需進一步治理和規範。

三、XX區發展旅遊產業的潛力和優勢

XX,地域遼闊,歷史悠久,自然風光旖旎,旅遊資源豐富,素有“塞上江南”之美稱,發展旅遊業具有無可比擬性。

一是歷史悠久輝煌。XX是古絲綢之路重鎮,東西文化交流、南北民族交融的十字路口。從夏商到春秋戰國時期,先後有羌、戎、狄等少數民族居住。漢武帝元鼎六年置XX郡,北朝西魏改為XX。隋恢復郡制,唐初設州。元始祖忽必烈設甘肅行中書省省會,“XX省”首字即源於此。張騫出使西域、霍去病徵戰河西、馬可·波羅旅居XX、紅西路軍血戰河西等歷史事件,都在XX發展史上產生過重要影響,是國務院公佈的全國曆史文化名城。

二是自然奇觀富集。“不望祁連山頂雪,錯將XX認江南”、“絲路文化看敦煌,自然奇觀看XX”等名句,是對XX生態自然奇觀最真實的寫照。XX處於祁連山北麓,承繼於青藏高原與內蒙古高原的過渡分界段,富集有雪域高原和大漠戈壁的極端地貌,構成南部祁連山水源涵養區、中部黑河濕地、北部荒漠三大生態系統。雪峯冰川、森林草原、戈壁沙漠、丹霞丘陵、湖泊濕地、綠洲沃土等地貌相間分佈,形成了XX生態的多樣性和獨特性,造就了只有在中國第三階梯才能看到的南國景觀和風韻,是能夠把各類自然奇觀聚集在一個鏡頭裏的城市。

三是區位優勢明顯。XX自古就是河西走廊“腹心”之地、邊關鎖鑰、中原通向西域的唯一通道。在新的時空佈局中,隨着連霍高速公路的建成,蘭新鐵路第二雙線的建設,XX軍民合用機場的投入使用,形成了以對外高速公路網、對內城際快速幹道為框架的便捷的立體交通網絡,XX區已成為西北地區重要的立體交通樞紐、西隴海蘭新經濟帶的節點城市和新亞歐大陸橋的戰略要地,為我區整合旅遊資源、組織旅遊線路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條件。。

四是古蹟景區眾多。XX區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8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0個,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02個,旅遊景點30多處,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西夏國寺、西來寺、木塔、土塔、道德觀、鎮遠樓、明糧倉、總兵府、山西會館、XX國遺址等名勝古蹟聞名遐邇,XX國家濕地公園、XX國家沙漠體育公園、平山湖丹霞景區、東大山風景區等自然景觀各賦神韻,吸引着無數中外遊客前來旅遊觀光。

五是發展空間廣闊。據預測,“十二五”期間未,我國人均GDP將達到並超過5000美元,城鄉居民年均出遊將超過兩次。同時,隨着交通、城市建設、旅遊基礎設施的發展完善,將使旅遊通達性和便捷性明顯提升,特別是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為加快旅遊業發展提供了重要機遇,今後一個時期,將是我市旅遊業加快發展不可多得的歷史機遇期。同時,隨着《中華人民共和國旅遊法》的頒佈和國家省市對旅遊產業扶持力度的加大以及省上華夏文明創新示範區建設、市上大景區的推進,這都為旅遊產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四、加快旅遊產業發展的對策和建議

當前,我市旅遊業進入了全新的發展階段。特別是在全球經濟在金融危機衝擊後,出現企穩回升的大背景下,加快發展旅遊業有利於擴大內需、提振信心,產生“四兩撥千斤”的效果。只有緊緊抓住旅遊業發展的機遇,牢牢把握工作主動權,才能推動我市旅遊業大發展,並助推浙中城市羣在新一輪發展高潮來臨時獲取先行之利。

1.抓景區提升,支撐大景區建設。依據全市大景區發展總體規劃,編制完成景區功能片區建設規劃,完善旅遊宣傳促銷、景區項目建設、旅遊商品開發、旅行社發展、旅遊人才培訓等要素髮展規劃,形成以大景區總體規劃為指導、片區規劃為配套、景區規劃為基礎、專項規劃為補充的旅遊規劃體系。按照“5A級標準打造大景區核心景區、4A級標準打造大景區支撐景區”的要求,認真實施“精品景區創建工程”,力爭將大佛寺、XX國家濕地公園晉升為國家5A級景區,將沙漠體育公園、平山湖地質公園創建為國家4A級景區 。積極爭取項目資金,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快建設大佛寺文化產業園、國家濕地公園、沙漠體育公園、平山湖地質公園等景區建設,配套完善景區道路、停車場基礎設施和餐飲購物街區、特色文化展示、導覽標識等服務設施,全面提升旅遊景區服務功能。

2.抓名城保護,提升宜居宜游水平。搶抓華夏文明保護傳承創新示範區建設機遇,和極爭取項目資金,加大文物古蹟遺蹟、古民居、古街區保護力度,完成鐘鼓樓、山西會館等歷史文物修繕保護任務,推進總兵府、東街37號古民居修繕保護工作,實施明糧倉、黑水國大遺址修繕保護工程,不斷提升歷史文化名城水平在着力研發《金經》扉畫、銀製紀念章、《永樂佛曲》、大佛寺郵票等旅遊紀念品及刺繡、民間曲藝、民俗工藝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大眾旅遊產品的同時,針對高端人羣,加快開發濕地漂流、温泉養生、現代農業觀光、登山健身、運動狩獵、賽馬賽車等新業態,以優質資源和特色產品吸引高端遊客。

3.抓鄉村旅遊,帶動城鎮蓬勃發展。將鄉村旅遊納入新農村建設整體規劃佈局,按照“住宅改造景觀化、基礎設施城市化、配套設施現代化、景觀打造生態化、土地開發集約化”的思路,推動公共服務向鄉村旅遊延伸,重點項目向鄉村旅遊傾斜,培育扶持黨寨、樑家墩等一批鄉村旅遊鄉鎮,優化旅遊產業結構、擴大旅遊產業規模。立足點狀開發、線狀延伸,片狀拓展、面狀輻射的發展思路,依託區位優勢、資源特點和市場需求,採取景區帶動、公司+農户、綜合開發、整村推進等方式,加強城效休閒度假型、生態農業觀光型、民俗風情體驗型、景區依託帶動型等不同類型的鄉村旅遊產品開發,積極培育樑家墩“農家樂”、大滿“工筆畫”、長安鄉觀光農業等不同主題的“一鄉一景、一村一品、一家一藝”鄉村旅遊品牌,加快培育一批鄉村旅遊名村、名鎮、名街,實現了旅遊業與城鎮化的良性互動。

4.抓宣傳推介,積極開拓客源市場。建立政府、景區、旅行社之間“聯合、聯盟、聯銷”的宣傳促銷機制,精心設計旅遊線路,合理定位各旅遊景點價位,實現城區“一票通”旅遊,實行門票收入提成,充分調動旅行社的積極性。整合梳理各類節會賽事活動,均衡時間安排,注重旺季造勢,淡季帶動,高標準舉辦好全國汽車拉力錦標賽、露營節、青海環湖賽、濕地旅遊文化節等重大節會活動,藉助高端活動擴大宣傳效應,提升XX旅遊知名度。堅持在央視媒體開展旅遊形象宣傳,實施旅遊“大篷車”促銷,進一步提升“宜居宜遊、綠洲XX”的旅遊目的地形象。以XX旅遊網為依託、旅遊企業網站為補充,構建XX旅遊網絡體系,定期製作旅遊宣傳節目,開闢旅遊宣傳專欄,使其成為對外宣傳XX旅遊環境和外界瞭解XX的重要窗口。充分發揮網絡宣傳投資少、傳播快、覆蓋面廣、滲透力強的優勢,創新網絡營銷方式,積極利用手機、微博、博客、社交網站、網絡視頻等新技術、新媒體開展系列營銷活動,擴大區內外旅遊宣傳覆蓋面。

5.抓機制創新,聚集產業發展活力。加大對景區景點的扶持力度,每年安排一定數量的旅遊發展專項資金,切實加大對旅遊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健全完善支持旅遊產業發展優惠政策,研究出台旅遊產業開發重點工作獎勵補貼辦法及旅行社招徠遊客獎勵辦法,引導全社會參與開發旅遊產業。堅持所有權、管理權和經營權分離原則,大膽推行景區景點經營權轉讓,鼓勵引導民間資本、社會資本開發旅遊資源、興建旅遊項目,鼓勵民營經濟採取項目特許權、運營權、旅遊景區門票質押擔保和收費權融資等方式,參與旅遊項目開發,推進旅遊投資主體多元化,形成適應市場經濟要求、順應現代旅遊發展規律的景區管理體制和經營機制。

標籤: 調研 旅遊 報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diaoyan/jmgy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