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調研報告 >

城區就業工作調研報告

城區就業工作調研報告

城區就業工作調研報告

城區就業工作調研報告

“就業是民生之本”,由於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全國上下就業形勢嚴峻。我區就業形勢如何,金融危機對就業造成了多大影響,在就業方面還存在哪些難點,破解就業難題的出路在何方?針對這些問題,近期,區勞動保障局依託社區勞動保障站等基層服務人員,通過對轄區企業、居民逐户統計、重點訪談、集體座談等,針對我區就業狀況進行調查。調查結果如下:

一、基本現狀

我區總人口調查317837人,(統計資料328272人,鎮辦報312770人)其中城鎮人口調查269779人,(統計資料265840人,鎮辦報261640人).農村人口調查48058人,(統計資料62432人,鎮辦報51129人).城鎮與農村勞動力就業狀況分別如下:

城鎮總人口269779(調查),除去**集團8個社區,57936人,其它69個社區總人口211843,勞動力139031,非勞動力72812人(60歲以上23418人、16歲以下46139人、病殘等無力就業人員3255人)。139031人勞動力中,已就業118919人(穩定就業74219人,靈活就業43866人.援助就業834人);“4050”就業困難人員4008人(已援助834人,待援助3184人);失業人員1740人;低保户3487人;登記申請就業人員1170人。從上述情況看除待援助3184人外仍有15188人就業情況不明。

農村總人口48058中,非勞動力17540人(60歲以上4906人,16歲以下8986人,其它3908人);勞動力30518人.老動力中就業26890人.(其中務農12240人、村鎮企業上班3056人、自謀職業6613人、輸出轉移4981).有3628人就業情況不明。

從調查情況看,我區就業形勢基本穩定.這主要得益於我區長期堅持在發展中解決就業崗位.在自身財力緊張的情況下.支持鼓勵各種投資辦企業.上項目.努力實現經濟增長與擴大就業的良性互動.每年新增就業崗位都在萬個以上.

從調查情況看.我區農村就業形勢相對較好,但隱性失業等問題不可小視.城鎮就業按照上級給我區下達的城鎮登記率控制在3.5%以內.我區就業形勢仍比較嚴峻。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二、主要困難和問題

我區就業狀態總體趨升.趨穩.但在當前和未來較長一段時期內就業形勢依然嚴峻.就業再就業任務將依然繁重.

1.就業需求總量大,而新增就業崗位相對較少。

不包括**集團在內,我區現有城鄉勞動力169549人(城鎮139031人.農村30518人),每年約有4000餘名新生勞動力以及近5000名農村富餘勞動力進入城市就業.從總量上看雖然不是太大.但由於我區地處**市區中心.來自山南海北四面八方的大量不確定人員湧入我區域求職竟爭上崗.對我區人員的就業帶來巨大壓力和挑戰.今年以來.由於受國際經融危機的影響市區一些傳統就業大户新增崗位不多,反而還在減少。如九*、東*等勞動密集型企業外商訂單減少,利潤大幅下滑崗位有減無增;商貿流通企業如白*.鳳*等2008年總收入也同比降低10%以上。各種商業、服務品牌也紛紛打折促銷,為近年來少有,經濟下滑的危險增加,企業裁員壓力加大。這些都對我區就業工作帶來巨大挑戰.壓力増大.

2、就業困難人員眾多,而就業援助途徑單一。

**市區是由農民托起的城市,2004年以來,我區共產生失地農民40771人,其中完全失地22732人,有19563人轉户,失地人員就業成為我區就業工作的一大難點,從調查看139031名勞動力中“4050”人員為28617人佔勞動力20%,這些人除年齡大外大多文化水平低.無技術.就業能力低下.很難在市場竟爭中找到就業崗位.據統計.這些人中有7100人就業困難.需要援助.,這些大多為轉户的失地農民。而且這些人居住比較集中,西*、花園*社區就分別多達456人、420人,涉及很多社會問題。這些人由於年齡大文化低很難通過技能培訓實現竟爭上崗.目前申請公益性崗位援助的人員劇增,但由於就業資金不足並且一時難以落實,所以很難通過公益性崗位進行全部安置。

3、集體企業職工隱性失業(在職失業)問題嚴重求職難。

我區集體企業條件好的相繼都改制,剩餘企業全靠房租費來為職工繳納社會保險,除少部分管理人員外大多數職工沒有工資、沒有生活費。均處於隱性失業狀態。這些人文化技術水平不高,工作技能單一,知識老化很難在競爭激烈的求職市場中找到職業,隱性失業已顯性化,他們的處境另人擔憂。

4、城鎮新增勞動力多,就業觀念狹隘。

據統計,我區每年城鎮新增勞動力多達4000人餘人,包括初高中未能繼續升學人員、及新畢業的大中專生(包括職中)。近年來機關企事業單位新增崗位很少。部分民營企業雖有需求,但多為技術性工種,大中專畢業生卻多是眼高手低,既缺乏技術特長,又無工作經驗,但對自身有過高的期望.都想到正規部門工作.認為這才是就業。而其它崗位為低賤職業.把職業分為三六九等.自夢職業.自主創業的精神也沒有.“等.靠.要.怨”的消極態度嚴重.雖然也多次為他們舉辦各種招聘會,但並不能很好地解決他們的就業問題,可以説,一些民營企業與大中專畢業生處於嫁娶兩難的狀態。

5、農村剩餘勞動力多,打工經濟還有提升空間。

我區農村外出務工人員中,本市務工3153人,外地務工360人。在本市務工人員近乎外地務工的10倍,這一方面説明市區對於本地農民還是有很大的吸引力;但另一方面,與外地的打工仔回鄉創業帶動一方經濟的事件相比,也説明了我區農民思路還不開闊、走不出去、小富即安,打工經濟還有提升空間。

6、務農人員及靈活就業人員隱形就業人員比例偏大,就業不穩定不確定、就業不充分現象還較突出。

農村勞動力30518人,務農的12240人,佔40.1%。與我區城鄉一體,以城為主的地理優勢相比,這個比例還偏大,況且隨着城區土地的逐年減少,必將還有人轉入被徵地農民的行列。

在城鎮139031萬勞動力中118919人就業(其中:穩定就業74219人,靈活就業43866人.援助就業834人),但仍有18372人(含待援助4050人員在內)就業渠道不明,這一部分人員中,有相當部分靠租房為生,這些人,雖然社區也曾給其提供就業崗位,但他們卻敲不起這點工資,寧願靠收租金清閒渡日,但是隨着城中村改擴建的逐步推進,他們的生活將會出現問題,這種隱性失業最終將走向顯性失業。

7、勞動力市場培育滯後,市場促進就業的作用還沒有很好地顯現出來。

一是人才市場、勞動力市場、就業市場還未統一,政出多門。二是我區勞動力市場建設比較落後,信息採集發佈及服務手段仍停留在傳統方式,區、鎮(辦)、村(社區)三級市場聯網還沒有建立。三是基層就業服務機構不健全,鎮(辦)、村委、社區均無專職人員,基層服務於就業保障的人員嚴重缺乏。經費也無法保障。四是作為全區公共職介機構的就業管理中心人員工資、經費未按規定納入預算,就業服務人員工資沒有保障,“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就業再就業工作的開展與落實。

三、建議及對策

按照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的要求,統籌城鄉就業,把擴大就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目標,實施“勞動者自主擇業、市場調節就業、政府促進就業”的方針。

1.發展經濟以拓展更廣闊的就業空間,有計劃地增加就業崗位。實行有利於促進就業的產業政策,鼓勵各類企業、社會團體及個人興辦產業或拓展經營增加就業崗位,鼓勵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服務業、扶持中小企業,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增加就業崗位。堅持在發展中解決就業崗位,努力實現推進經濟增長與擴大就業的良性互動。政府在制定涉及全局的經濟社會政策和投資建設項目時要把擴大就業作為重要因素。在安排政府投資和確定重大建設項目時發揮投資和重大項目帶動就業的作用.

2.抓住重大項目拉動就業.鼓勵支持企業吸納就業.抓住新建改建項目投資項目.緊盯企業用工需求.組織人員進行空崗調查摸底,多渠道多形式收集崗位信息,同時搞好招聘登記、求職登記,搞好職業指導和崗位推薦以及跟蹤服務。做好人力資源庫與崗位信息庫.企業用工與政策扶持的對接.組織專場招聘洽談活動,引導勞動者合理流動和就業

3、建立促進就業工作目標責任制。各級政府.各部門要建立促進就業的目標責任制,把經濟工作、社會工作同就業工作掛起鈎來,把新增、開發就業崗位和安排就業促進就業工作量化,納入各級各單位全年工作考核目標,發揮政府在就業再就業工作中的促進作用,加快創建充分”就業社區”工作力度.真正把就業工作落到實處。

4、貫徹落實相關政策,做好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工作,加強協調引導,落實鼓勵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的各項政策措施,完善政策鼓勵引導畢業生轉變擇業觀念,滿足民營企業、中小企業和鄉鎮企業對人才的需求,解決高校畢業生的就業難問題。

5、着力提高“公共活動”的成功率,擴大“公共活動”的社會效應。要繼續開好各項公共就業服務活動,通過加強活動前、活動中、活動後的服務,來努力提高“公共活動”的招聘成功率,為勞企雙方搭建好一個面對面的溝通平台。活動前,通過駐社區人員深入社區各單位蒐集空崗信息;通過市區媒體連續刊登公開徵集空崗信息和發佈活動公告。活動中,為用人單位免費提供展台與伙食補助。活動後,積極按簽約意向進行跟蹤落實,配套開展用工輔導、合同簽定、保險辦理等服務。在活動中要特別注重蒐集不同層次的用工信息,尤其是要為“4050”人員多提供一些技術層次要求低的崗位,引導發展社區服務業、家政服務業,千方百計拓展困難人員就業的渠道。

6、着力抓好職業技能培訓,提高從業人員的素質。按照統籌城鄉就業方案要求,整合培訓資源。目前,農民培訓屬陽光工程,錢撥在農委。勞動部門的培訓也僅限於創業培訓,要搞好有計劃的培訓必須整合資源統籌安排。我區沒有技校,但可以發揮就業資金對民辦職業技能培訓機構鼓勵引導作用,聯合社會化培訓學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充分調動培訓機構的積極性,將培訓補貼與培訓的成效掛鈎,提高培訓後的就業率。除了原有的“一箇中心、五大基地”的培訓格局外,可探討與**集團聯合來搞一個更大的就業培訓基地,重點開展機械加工、模具製造、電工、設計師等企業急缺的技術工種培訓,提高勞動者競爭能力,服務城區經濟建設。要加大勞動預備制培訓力度,培訓對象主要是城鎮未能繼續升學的初、高中畢業生,以及農村未能繼續升學並準備從事非農產業工作或進城務工的初、高中畢業生。主要內容是對其開展不低於6個月職業技能培訓,使其取得相應的職業資格或掌握一定的職業技能後,在國家政策的指導和幫助下,通過勞動力市場實現就業。

7、抓創業促就業工作,着力開展創業培訓,鼓勵全民創業。全民創業,城區具有獨天得厚的區位優勢,要加大宣傳力度,着力在全區形成了鼓勵創業的濃厚範圍,讓小企業做大、大企業做強,更多的人成為小老闆。財政、中小企業局、勞動保障部門要加大對創業的扶持力度,尤其是發揮“SIYB”創業培訓的免費培訓、免費吃住、專業老師指導、小班化教學、小額擔保貸款和財政貼息支持等特點,通過培訓,增強參加培訓人員的創業意識、提高創業技能、儘快幫助他們創業成功。

8、着力開發公益性崗位,幫助更多困難人員就業。要多渠道開發公益性崗位,除原有的保潔保綠服務外,還可逐步發展社區託老托幼、社區勞動保障協理員、社區治安巡邏員、社區信息統計員等公益性崗位,託底安置“零就業”家庭成員、大齡就業困難人員,確保有就業能力零就業家庭有一人實現就業同時,把家庭困難的高校畢業生納入就業援助體系,並給予他們崗位補貼和社會保險補貼。對於就業困難人員,爭取做到“發現一人,解決一人”。解決這一問題不能單靠政府買崗位援助.各方面都要承擔責任.(這裏有個資金承受問題)

9.健全覆蓋城鄉的公共就也服務體系.充實完善鎮辦社區勞動保障機構。基層勞動保障工作機構是貫徹落實國家就業政策促進實施就業再就業的具體執行機構,我區現有*鎮*辦**個社區,**個行政村,按照國家、省、市要求,鄉鎮、街道、社區、行政村應設立勞動保障工作機構和配置專職人員,村應設立兼職勞動保障協理員。這是新形勢下的就業保障工作的切實需要。目前我區基層勞動保障機構不健全,工作不到位,尤其是鎮辦和農村,未到位一名專職人員,就業工作存在斷檔、空檔。

**區就業管理中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diaoyan/mrjy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