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調研報告 >

集團化背景下教師隊伍建設的校本實踐與思考

集團化背景下教師隊伍建設的校本實踐與思考

賦能成長行穩致遠

集團化背景下教師隊伍建設的校本實踐與思考

——集團化背景下教師隊伍建設的校本實踐與思考

為深入貫徹全省基礎教育大會精神,落實《中共江蘇省委江蘇省人民政府關於新進代推進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蘇發[2020]13號)、《市政府辦公室關於進一步推進教育集團化辦學的實施意見》(常政辦發[2018]85號)部署要求,新北區教育局大力開展基礎教育集團化辦學。為積極推進孟河鎮教育資源均衡發展,提升辦學品質。集團化辦學的根本目的在於通過集團化辦學中優質學校與薄弱學校及新建學校之間師資資源的共享和教師隊伍素質的整體提升,促進每一所學校辦學水平的提高,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筆者積極探索集團化背景下教師隊伍建設的校本實踐與思考。

一、整體推進,校本培訓一體化

整體推進指在集團化背景下,對所有教師或者某類教師的隊伍建設進行整體規劃,齊頭並進,主要包括構建共享價值觀、形成有效的培養培訓機制等。

價值共識:教育集團以認真貫徹習總書記講話精神,大力培養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努力爭做新時期“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為價值追求,努力打造一支高質量教師隊伍,“四有教師”成為了教育集團教師的努力方向和目標要求。

機制共通:教師發展處以培養“四有教師”為目標追求,紮實開展“師德建設工程”,構建師德建設長效機制;分層實施“名師培養工程”,培育專業化教師隊伍;逐步落實“規範治校與民主管理”,完善學校培訓制度,逐步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

我校在集團化辦學的引領下,同樣以培養“四有教師”為發展目標,凝心聚力,不斷優化與落實校本培訓制度,培養新教師、發展青年骨幹教師,激勵中老年教師,努力營造“四有教師”不斷湧現的良好教育生態。

(一)實施“青藍結對工程”,促新教師“入格”

針對工作3年內的教師,進行師徒結對,實施“青藍結對”工程。學校落實師徒相互聽課、師徒座談會、新教師彙報課、“優秀師徒評選”等過程性評價,對新教師進行考核,與新北區對新教師考核相結合,激勵新教師儘快“入格”。

(二)成立“青年教師成長營”,促青年教師“升格”

針對35週歲以下青年教師,成立“青年教師成長營”,開展青年教師基本功大練兵活動,主要落實“十一”工程:要求青年教師制定一份成長規劃,閲讀一本教學專著,執教一次研究課,撰寫一份教學設計,進行一次説課比賽,撰寫一篇教學案例,撰寫一篇教學論文,製作一份微視頻,申報一個微型課題,命制一份試卷等十項教學基本功。

(三)組建“項目研究小組”,促骨幹教師“有格”

針對工作5-10教師,學校對其提要求,壓擔子,一方面以“常州市區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教壇新秀、教學能手”等五級梯隊的評比條件為對照目標,引導教師梳理反思、明確短板、學期攻堅,爭取早日獲得專業的提升。另一方面,成立“數字化項目組”,由江蘇省特級教師蔣麗清校長引領,講座培訓、經驗分享、彙報展示,促進骨幹教師儘快“有格”。

(四)落實“傳經授道”工程,促成熟教師“風格”

成熟教師是學校的寶貴資源,對中老年教師實現“傳經授道”工程,通過經驗分享、課堂展示,帶好1-2名青年骨幹教師等活動,學校鼓勵中老年教師提煉教學特點,供青年教師學習與借鑑,真正展現成熟教師的“風格”之美。

為更好更快地促進青年教師的成長,集團內定期對教師的粉筆字、鋼筆字等教學基本功進行培訓;在區教育局統籌下,我校與中心校聯合舉辦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在三校的聯合下,在孟河中心國小舉辦了江蘇省常州市“十四五”備案課題的開題論證;在集團內舉辦各類教研和專題培訓活動。在集團化背景下,實現教師培養機制一體化。

二、師資互通,優質資源共享化

集團化辦學背景下,建立了幹部、教師定期交流、輪崗和跟崗制度,以多種形式發揮優質示範和骨幹引領作用。在集團化背景下,建立了優秀教師資源庫,多名骨幹教師組建的智庫,涵蓋語文、數學、英語、信息等學科和管理領域,他們通過示範引領、經驗傳遞、專題講座、平台展示等方式促進優質資源的共享,帶動每位教師的發展。

兩位特級教師互通交流,在集團內引領青年教師聯合備課、教學會診,促進成員校教師的快速成長。同時,通過QQ羣、微信平台等形式,加強校區間教師交流,建設集團信息網絡,負責教育教學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將優質教育教學資源向集團內開放,實現網絡共享;對教育資源進行開發和整合,讓集團內部教師隊伍抱團發展,共同進步。利用理論學習、上課、説課、議課,優秀教師課堂實錄學習等多種方式,掀起全員參與、全員學習的氛圍,推動實現集團專業素養的整體提升。

三、教學共研,課堂轉型深入化

為促進集團化管理及教育水平的進一步提高,搭建教師相互學習、相互交流、相互借鑑,共同提高的平台,集團以校際交流為載體,加強課堂教學研討,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深入課堂轉型。在教學研究的過程中,形成備課上課的基本流程:執教教師個人備課——備課組內進行集體備課——執教教師試講——校內專家教師聽課、評課——執教教師修改教案、課件——執教教師復講——形成教案、課件(多次反覆),——執教教師執教校際公開課——集團內教師聽課、評課——專家教師評課——執教教師完善教案、課件——形成優質資源庫。

通過校際交流活動,大家集思廣益,全員捲入,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在集團化辦學的組推下,青年教師主動發展、積極上進,發展迅速。

我校將繼續依託集團化辦學這一平台,積極探索,直面挑戰,開拓思路,揚集團化辦學優勢,集羣體智慧力量,在集團辦學中實現優勢資源共享、管理互鑑、優勢互補、教研聯動、相互學習、相互支持、互促共生,打開共同發展的新局面,為實現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貢獻力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diaoyan/pwke4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