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學設計 >

《大禹治水》説課稿

《大禹治水》説課稿

一、説教材

《大禹治水》説課稿

《大禹治水》是部編版國小語文二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主體課文。這一單元圍繞“偉人”為主題安排了三篇課文。《大禹治水》是一個流傳千古的神話故事,課文講述了大禹十三年堅持治理洪水,多次過家門而不入,最終開通河流,治水成功,為百姓造福的故事。大禹心繫百姓、無私奉獻的精神為世人所敬仰。

全文結構清晰,語言精練。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第一自然段講治水前洪水經常氾濫,百姓生活在苦難之中;第二自然段講鯀治水九年沒有成功,它的兒子禹繼續繼續治水;第三自然段講禹治水多次過家門而不入,文中“十三年、多次、一次、到處奔走”等詞語集中體現了大禹的奉獻精神;第四自然段講禹帶領人們採用疏導的辦法制服了洪水,百姓過上了安居樂業的幸福生活。課文描述的漬水前後兩個場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更加凸顯了大禹的奉獻精神和疏導治水的智慧。

課文配有一幅插圖,畫面宏闊,圖中眾多百姓在禹的帶領下熱火朝天地開通河道,禹正在同有經驗的老者察看地形。畫面與課文第四自然段內容對應,為學生領會課文、感受禹的形象提供了憑藉。

《大禹治水》作為第一篇課文,它旨在引領學生通過讀故事、講故事的語言實踐體會偉人心繫百姓、無私奉獻的高貴品質。同時引導學生通過前面的閲讀訓練鋪墊,繼續在閲讀中學習藉助關鍵詞,瞭解課文內容,練習講述故事。

結合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本課具體要求以及學生的認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1.初讀課文,利用學過的識字方法獨立自主的識字,讀準字音,培養學生獨立自主學習的能力;2.讀通課文,瞭解課文內容,能按照提示,講述“大禹治水”的故事;3.抓關鍵詞,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深入體會洪水的泛濫給百姓帶來的災難,為深入理解大禹一心一意治水的奉獻精神做好鋪墊。以此體現語文教學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根據新課程標準第一學段識字寫字和閲讀目標,結合學生已有認知我確定了以下教學重點:1.隨文認識15個漢字的讀音,藉助拼音讀準生字詞,準確書寫“洪、災、難”;2.聯繫下文“淹沒、倒塌、沖毀”等關鍵詞理解“氾濫”的意思,學習聯繫上下文理解字詞的閲讀方法;3.引導學生藉助關鍵詞瞭解課文內容,練習講故事。

《大禹治水》是一篇經典課文,選編入部編版教材時,增加了鯀採用築壩擋水的治水方法導致九年洪水從未消退的章節,使故事更加完整,便於學生理解。同時在語言表達更趨於書面化,例如“氾濫、災難、疏導、驅趕、安居樂業”等關鍵詞的替換,對二年級學生來説增加了不少難度,因此教學中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抓關鍵詞講述故事就成了教學難點。

二、説教法

國小語文核心素養中提出要尊重學生主體地位,以學生為本,通過有效的教學方法的使用,促進學生全面的發展,培養學生健康向上的品格,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夠更好的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根據這一理念,結合本課教學目標與學生已有認知水平,我在識字環節中採用情景識字法突破識字教學,結合語境幫助學生構築畫面,進行聯想記憶,在認讀詞語後,引導學生結合生活情景理解詞語,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景,讓學生在情境中識字,增加學習趣味性。在理解課文環節我主要採用朗讀教學法突破理解課文這一難點,新課標指出閲讀教學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的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得到薰陶,課堂中多種形式的讀讓孩子一次又一次與文本對話,逐步深入研讀課文,體會大禹心繫百姓無私奉獻的大無畏精神。在突破理解課文關鍵詞語這一難點時我採用以疑促讀法,在學生讀文後遇到不理解的詞語,我不急於告訴他們答案,讓他們自己帶着問題去課文中尋找答案,在自讀解疑的基礎上,再小組合作交流,以疑促讀。

三、説學法

新課標理念已經由重視教變為重視學講求以學定教,以學評教,所以我先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生活經驗,學習習慣等方面分析一下學情。二年級的學生具有天真活潑,好奇好問好模仿易感染的心理特點,容易被直觀形象、新鮮的事物所吸引,並能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中獲得體驗,達到情感的共鳴,有了拼音識字的基礎,能借助拼音自讀課文,基本養成了自主學習的習慣。基於上述學情、新課改理念和教材內容,我以學生的“學”為教學出發點,指導學生用自主探究法學習,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索學習生字的方法,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在理解課文時,指導學生用觀察法,引導學生結合課文插圖,觀察畫面,從直觀上加深理解,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學習複述故事的學習中採用誦讀法,引導學生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學生邊讀邊思考,培養學生的自主閲讀能力。

四、説教學程序

為了創設一個紮實有效的課堂,讓學生在本課的學習中有所收穫,我準備分兩課時完成本課教學。第一課時主要解決生字詞的識寫,正確流利朗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對此我設計了以下四個環節:

1.認識人物,走進新課

教師出示“禹”字甲骨文,介紹大禹名字的由來,出示課題,引導學生質疑提問:大禹為什麼要治水?大禹怎樣治水?大禹治水的結果怎樣?這一環節以“禹”字字形到“大禹”名字由來,不僅激發了學生探索每一個漢字背後藴藏的故事的興趣,更有利於大禹這一人物形象在學生頭腦中的初步構建,加上課題質疑,激發學生進一步閲讀的興趣。

2.串讀課文,感知內容

學生自主朗讀課文,藉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圈畫出不理解的詞語。師生合作,逐段串讀,隨文識記生字,並觀察重點字的字形並指導書寫。這一環節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利用拼音自主讀文,激發學生獨立閲讀的興趣。

3.以疑促讀,理解文本

圍繞第一環節中提出的疑問,“大禹為什麼要治水?大禹如何治理洪水?大禹治水的結果怎樣?”學生再次讀文,在文中找出相應的段落,並和同桌交流後回答問題。葉聖陶説“學語文要考自己讀書,自己領悟”,為此我結合學生的質疑創設這樣的問題,引導學生回答問題了解全文,以此突破理解課文這一重點,同時在這一環節培養學生的獨立自主閲讀習慣和口語表達能力。

4.藉助習題,練講故事。

教師出示課後第二道習題中的提示句,學生在讀文後排列出正確的順序,然後再試着根據提示練講故事。學講故事是本節課的重難點,為了突破這一難點先通過師生串讀掃除字詞障礙,再通過問題引導梳理文本,最後呈現提示,給學生練講故事降低了難度,同時在學生講故事的過程中給予積極的評價,以此極大的激發學生表達的慾望和興趣。

以上是我《大禹治水》第一課時的教學活動安排,在第二課時我將通過研讀課文,抓關鍵詞去深度感悟人物形象,並且結合書中泡泡語提示教會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的閲讀方法。不正之處請大家批評指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xuesheji/395v5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