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學設計 >

國小科學教學設計多篇

國小科學教學設計多篇

國小科學教學設計多篇

國小科學教學設計1

教材分析

這節課設計了3個探究活動:第一個是引導學生探究磁鐵能吸引什麼物體,初步建立“磁性”的概念;第二個是研究磁鐵能不能隔着物體吸鐵,只安排學生研究隔着非鐵質材料的物體;第三個是讓學生運用新學的知識──磁鐵能吸住鐵製成的物體來辨別一些物體是不是鐵製成的。

學情分析

學生認識磁鐵幾乎都是從看到磁鐵吸鐵現象開始的。但是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對磁鐵能吸引什麼,不能吸引什麼認識上是模糊的,雖然他們對磁鐵能吸鐵深信不疑,但往往認為磁鐵能隔着所有物體吸鐵。所以教材設計的兩個實驗從操作上分析是簡單的,從學生的認知和思維的層面看,卻能強化學生的認識,修正錯誤的看法。因此把本節課的實驗活動做深挖透,對學生進一步研究磁鐵的性質,掌握科學概念,培養科學素養都是很有幫助的。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聯繫生活經驗,創設教學情境,重視猜測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的培養;加強學生動手實驗能力和概括能力,養成嚴謹的科學實驗習慣。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磁鐵能吸引鐵製的物體,這種性質叫磁性。

2、磁鐵隔着一些物體也能吸鐵。

能力目標

1、用實驗方法研究磁鐵能吸引什麼,不能吸引什麼。

2、根據材料設計實驗,研究磁鐵隔着一些物體能不能吸鐵。

3、用磁鐵識別物體是不是鐵材料製作的。

情感態度價值觀

1、認真實驗,獲取證據,用證據來檢驗推測的重要性。

2、體驗學習科學的樂趣,在科學學習中尊重他人意見,敢於提出不同見解,樂於合作與交流。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實驗,認識到磁鐵具有吸引鐵製品的性質。

【教學難點】知道並理解用磁鐵可以辨別出不易辨認的鐵製品。

國小科學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能力:能比較、區別幾種常見建築物的結構,並根據結構對它們進行分類;能自行設計實驗探究建築物結構與力的關係;能大膽想象進行仿生建築設計。

2、知識:認識幾種常見建築物的結構;認識建築物結構與力的關係。

3、情感態度價值觀:從仿生建築中領悟到細細觀察各種生物,他們的特點、技能都將是我們創作的源泉。

教學重點難點:

設計實驗探究建築物結構與力的關係。

教學準備:

教師:蒐集有關建築結構的的資料(圖片),製作成課件;記錄表;直尺、塑料棒、橡皮筋。

學生:蒐集有關建築形狀和結構的資料;每組白卡紙若干張、象棋若干枚、記錄表一份。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

教學過程:

活動常見建築物的結構。

老師:課件出示有關建築物結構的圖片。

觀察圖片中建築物的形狀和結構,想辦法將觀察到的形狀和結構形象的記錄下來。

學生:將教師所示圖片儘快的記錄在一張白紙上。

老師:請學生上台展示,比一比誰的觀察仔細,誰的描述形象。

老師:這些建築物的結構有什麼不同?你們能不能自己制定標準對建築物的結構進行分類?

學生:分類,填寫“建築物結構分類卡”。

彙報:我們是按照**標準進行分類的,屬於這一類的建築物有……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活動探究建築物結構與力的關係

老師:關於建築物的結構你想知道些什麼?

學生:提問。

老師:板書問題,提出要求。

你們可以選擇一個問題自己設計方案進行研究,也可以從書上P10的實驗項目中選擇項目進行研究;填寫好實驗記錄表再實驗。

學生:實驗

交流自己的研究方案和實驗結果。

老師:怎樣使自己實驗的物體既穩固而且承受力大?

學生:根據實驗結果分析某種建築物的選材和結構有什麼科學道理。

拓展活動各具特色的形狀和結構

老師:出示各種物體的結構圖片,請學生説説它們的形狀和結構。

學生:小組討論:這些結構有哪些特點?這樣的結構有什麼功能?

老師:你還知道哪些奇妙的結構?

學生:閲讀科學在線“仿生建築”。

國小科學教學設計3

一、平時作業

第一次作業

1、你對我國國小科學課程標準有何看法?

2、國外科學課程標準對我國科學課程標準的制定有何啟示? 第二次作業

1、如何實現多種課程資源的合力作用?

2、為什麼要重視科學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第三次作業

1、闡述教師專業發展的兩種理性假設。

2、闡述國小科學課教師專業素養的構成。

具體要求:

(1)字跡清晰,書寫認真

(2)要點準確,內容充實

(3)統一用學校大的作業紙,分開寫,每次作業單獨存檔

(4)不做或整篇抄襲的,0分

二、副卷作業

任意選擇一個國小科學課程教學內容進行教學設計,並編寫教學設計方案。具體格式見教案模板,先把教案模板打印出來,手填具體內容;“教師意見”不用填。

三、期末考試

題型:簡答題、辨析題、論述題、案例分析

友情提示:所有作業的提交時間截止20xx年1月9日下午5點。

國小科學教學設計4

簡介

本活動的主題是學生觀察我們的身體。讓學生通過看、聽、摸、測量等手段重點對自己的身體外型結構進行研究,激發它們觀察和認識自己身體的興趣。

二、學習者分析

1、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特點

三年級的學生以直接興趣為主。 在生活中,他們已經觀察過自己的身體,但這種觀察往往只停留在一些表面現象,需要教師引導向更深層次研究。

2、學習者在學習本課之前應具備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知道身體表面各部分的名稱,具有初步的觀察能力。

3、學習者在對即將學習的內容已經具備的水平

通過前兩個單元的學習,學生已經具備了初步的觀察能力,知道在觀察前應先制定計劃。

會使用簡單工具進行測量,用比較的方法瞭解事物。

三、教學/學習目標及相對應的課程標準

1、知識與技能

初步瞭解人的身體由頭、頸、軀幹、四肢幾部分組成,左右對稱。

能聯想人的身體如果左右不對稱,生活中將會怎樣,提高想象能力。

知道人體外形的特點和人許多功能有關。

2、過程與方法

有順序、有目的、有計劃、仔細地觀察人的身體。

運用看、聽、摸、測量、比較、體驗等多種方法感知人身體的特點。

用文字、圖畫、表格等自己擅長的方式記錄觀察結果。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在對人體基本組成的觀察中,發現人體構造的精巧和諧之美。

體驗身體殘障所帶來的不方便,愛護自己的身體,關心和善待身體有殘障的人。

樂於與同學交流分享,相互評價觀察結果,並能尊重他人的意見,敢於提出不同的見解。

引起對自己身體的興趣,激發進一步探究和發現人身體特點的慾望。

四、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

注重體現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根據學生的求知需要有機地整合單元的教學目標,合理地安排教學內容。教師是活動的組織者和引領者,通過引導學生自主探究,促使他們自覺地建構關於人身體特點的知識,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者和發現者,促進每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能有所發展。

五、教學媒體和教學技術的選用

1、錄像

教學活動的引入利用錄像的直觀性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民主、和諧的氛圍中與學生進行談話,將學生的興趣引導到本課的學習目標上來。

2、實物投影儀

利用實物投影儀展示每個小組的觀察記錄,便於學生分組彙報。由於每個小組的觀察內容、觀察方法、記錄方式有所不同,利用投影展示促進小組間的相互交流與評價。

六、教學和活動過程

(一)教學準備階段

1、演示材料:人體外形結構圖、錄像。

2、觀察工具:放大鏡、皮尺、記錄用紙、帶褶皺的飲料管。

(二) 教學活動過程

“觀察我們的身體”這一教學活動的設計是學生探究有關人體知識系列活動的一部分,同時也是一個完整的活動,本次活動計劃2課時。

採用小組合作式的探究方式,每個小組應包括能力不同的學生,便於交流,動手操作等能力上的互補。

第一課時

1、教學導入

錄像演示(或投影):各種膚色不同的人

教師提問:通過觀看錄像,你發現這些人有什麼明顯不同?

學生議論、交流。

教師談話:這些人膚色、眼睛的顏色……不同,從外型看,人又有什麼共同的特點呢?

今天我們就來具體研究研究,怎麼研究呢,就來觀察觀察我們自己吧。(板書課題)

2、觀察身體外形的特點

① 觀察身體的基本組成。

教師提問:我們先來從人體的外部研究人的共同特點,人的身體由哪幾部分組成的?

學生相互觀察、彙報觀察結果。

對於人體外形結構的組成學生可能會出現不同的看法,如有的分為頭、頸、軀幹、四肢。

有的分為頭、頸、軀幹、上肢和下肢。只要能説出自己的理由,教師都要給予充分的肯定,不必強求一致。

教師根據學生的發言在黑板上張貼人身體各部分分解圖片,組成一個完整的人體圖形,並標出各部分名稱。

② 觀察身體各部分外形的共同特點。

制定觀察計劃。

談話:下面我們再來具體地觀察觀察人體每一部分外形的共同特點,每組選擇身體的一個部分進行觀察。觀察前先商量商量你們小組打算觀察哪些方面,怎樣進行觀察。

學生分組討論。

彙報、交流。(為了避免課上探究時學生只是簡單的重複原有的知識與經驗,使每個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都能有所提高,教師要在學生彙報交流的基礎上及時引導,啟發學生從形狀、位置、構造、比例、和身體怎樣連接的、能夠怎樣運動等方面進行更深一步的探究。)

談話:小組觀察時既要觀察自己,又要相互觀察,找找人共同的外形特點。有了發現就要及時做好記錄,記錄可採用你們自己擅長的文字、圖畫、表格等方式,比比看,哪個小組的發現最多,記錄最清楚。

學生分組觀察。

給學生提供觀察所需的工具,如:放大鏡、軟尺等。

在學生自行探究的過程中注意觀察他們是怎樣研究的,瞭解研究情況,把握研究時間,及時調整進程,不時以自己的神態、動作、語言給學生以進一步發現的動力。

彙報觀察結果。

談話:每個組推選一個同學先來彙報,其他同學進行補充。其他組如果有不同的發現或者研究方法不一樣也可以進行補充。

大組彙報、交流。

歸納研討

教師提問:剛才我們具體觀察了人的每一部分的特點。我們再來從整體分析一下人體各部分有什麼共同的特點?

學生議論、彙報。

教師在人體外形結構圖上畫一條中線,把身體分成左右兩個部分,便於學生歸納總結人體左右對稱的特點。

3、鞏固、拓展

教師小結:今天的觀察活動,同學們非常認真,每個小組都有很多新的收穫,還發現人的身體是左右對稱的,許多部位非常靈活。

課下思考“人有許多的本領,這些本領和人體的特點有哪些密切的關係。”

第二課時

1、瞭解人體外形特點與功能的關係

① 初步了褶皺的作用。

提出探究問題

教師提問:上節課同學們觀察得非常認真,觀察上肢的同學還發現手上有許多褶皺,你們有沒有考慮過,人為什麼要長這些褶皺呀,它有什麼作用呀?

學生分組觀察、交流、做出猜測。

教師啟發學生注意觀察手活動時褶皺的變化。

教師提問:你有什麼發現,你認為褶皺有什麼作用?

學生議論、教師引導學生預測出褶皺可能和手的運動有關。

引導學生確定研究方案。

教師提問:是不是像同學們説的那樣,如果沒有這些褶皺,手就不容易活動了呢?分組研究研究。

學生分組探究,教師給每組發放膠帶和帶褶。

國小科學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摩擦力對我們有時是有用的,有時是有害的;在工作時有時需要增大摩擦力,有時需要減小摩擦力。

過程與方法:

應用已有知識和經驗對摩擦力有益還是有害作出自己的判斷和解釋;找出自行車上增加或減少摩擦力的設計並作出自己的解釋。

情感、態度、價值觀:

意識到從不同方面分析一個問題時必要的;形成用科學知識分析日常事物,勤思考、大膽解釋的態度。

【教學重點】找出自行車等交通工具增加或減少摩擦力得設計並作出解釋。

【教學難點】對摩擦力的利弊作出判斷和解釋。

【教學準備】有關圖片,自行車實物,兒童車實物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出示人滑倒的圖片和汽車打滑的圖片,提問:這兩幅圖片説明了什麼?

2、看來運動總是有摩擦力伴隨着,那麼摩擦力對於我們有害還是有利?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

板書:運動與設計

二、課堂實施:

(1)摩擦力的利與害

出示圖片讓學生觀察,摩擦力在什麼時候對我們有害?在什麼時候對我們有利?

各小組討論得出:(我們走路、汽車行駛摩擦力太小了要打滑,這時摩擦力是有利的。機器運轉,部件相互摩擦而摩損,這裏的摩擦力是有害的。小孩蹬滑板車玩,摩擦力對滑板車前進有阻礙作用,這裏的摩擦力是有害的,但人能穩穩地站在滑板車上,靠的是鞋子和車板間的摩擦力,這裏的摩擦力又是有利的。)

(2)這樣的設計是為了什麼?

1、學生舉例:哪些地方需要增大摩擦力,哪些地方需要減少摩擦力。

2、教師出示圖片,請學生解釋為什麼要這樣的設計。

3、追問:他們分別是用什麼方法來增大摩擦力或者減小摩擦力的?

(1)增加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2)把滑動摩擦改為滾動摩擦

4、學生討論交流。

(3)尋找自行車上的好設計

1、引導:這些設計在很多交通工具上得到運用,例如我們經常使用的自行車上就有很好的體現。

2、出示小自行車。請你找一找,我們的自行車上那些地方是需要增大摩擦力的,哪些地方是需要減少摩擦力的?

3、學生探究。

4、提問:這些地方分別是用什麼方法增大摩擦力或減小摩擦力的?

(1)剎車:增加壓力

(2)鏈條、輪胎:增加接觸面粗糙程度

(3)車軸、方向軸、腳踏軸:滾珠軸承

5、整理信息、交流彙報。

三、小結:

通過學習認識了摩擦力的利弊關係並能作出正確的判斷和解釋。

四、板書設計

運動與設計

有利摩擦力:走路、汽車行駛摩擦力、人站在滑板車上,鞋子和車板間的摩擦力

有害摩擦力:機器運轉、小孩蹬滑板車,摩擦力對滑板車前進的阻礙作用

增大摩擦力:鞋底做花紋、汽車輪胎做花紋、掛鐵鏈

減少摩擦力:旱冰鞋安滾輪

國小科學教學設計6

在國小科學教育中,核心內容是讓學生髮展起來一些思想,形成一些觀念。讓他們在認識世界,改造世界,處理自然與社會、自然與人之關係等活動中能有一種科學的、正確的思想和方法。

1.第一步:把“科學主題”作為認識工具;

什麼是科學主題?自然界本身是統一體,人類認識自然的活動形成了科學,科學常常被看作是對自然界的事物與現象、事實與數據的無盡的描述,或者對實驗事實和探索活動的展示,而一些科學的核心概念可以將這些分立的信息片斷融入廣闊的、有邏輯內聚力的結構中,在這樣的結構中,信息片段的關係可以被顯現出來,這種核心概念就是科學主題。

自然科學具有6個主題:能量、演化、變化的形式、尺度與結構、穩定性、系統與相互作用。

第二步:把科學主題在物質科學、生命科學、地球科學中的表現分解為最基礎的重要概念(我們稱之為核心概念)

在我國《國小科學課程標準修訂稿草案》中明確指出,國小階段科學教育主要包括物質科學,生命科學,地球科學以及科學技術與社會等四大領域、相關基礎知識。前三個領域是自然科學中最重要的領域,是適合於兒童學習的最基本核心概念,為兒童的終身學習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通過對物質科學有關知識的學習,瞭解物質的一些基本性質和基本運動形式,認識物體的運動、力、能量和能量的不同形式及其相互轉換。

通過對生命科學有關知識的學習,瞭解生命現象、生命活動的特徵、過程和發展的一般規律,認識人具有一個高級功能的腦。

通過對地球科學有關知識的學習,瞭解地球、太陽系的基本情況及運動的規律,認識到人類只有一個地球,改善生態環境,與大自然和諧相處。

第三步:從自己所教的教材中尋找哪些科學事實和探究活動能夠幫助學生建立上述核心概念。

建構核心概念是一項複雜的工作,它不是簡單把核心概念的講解告知,而應在教學活動每一個環節上都進行細緻的設計,並能巧妙的深入學生心中。國小生學科學需要學習的是科學家的科學思維、科學精神以及科學研究的技能和方法。但是,科學家運用科學研究的技能和方法探索的是人類未知領域的問題;而學生學習的內容則是人類已知領域的知識。換言之,學生學習的內容是人類社會已知的一些經驗。在學習這些經驗的過程中,我們希望學生經歷科學家當初探索這些經驗的過程,從而培養學生的科學研究技能和方法,使他們在今後的生活和工作中具有更多的探究意識和能力,進而有所創造。

課標指出科學的教學活動主要都是以探究活動為主,所以如何在探究過程建構科學核心概念就是最直接最重要的。探究任務的設置應有非常好的連貫性,並能符合兒童生理和心智的發展規律;探究目標的表述也是直接影響學生認知的主要部份,更有概括的概念目標比事實性的知識性掌握目標對學生更有意義;教師在一個探究活動過程中的眾多的事實性知識的基礎上引學生建立科學的概念,進而向大概念,核心概念發展;同還得處理好探究過程與核心概念建構的關係,誰主誰次、是不是每一個探究過程都有必須引導學生去建構核心概念;另外在我們的評價體系中應注重考察學生的核心概念的理解並在自然界中的應用。

國小科學教學設計7

活動目的

通過自己動手製作一個小型的太陽灶,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激發學生探究科學知識的興趣。

活動內容

實驗太陽灶

活動準備

一個大號手電筒上的凹面反光碗,硬質泡沫塑料或木料削一根長約4釐米的圓柱體。

活動設計

找一個大號手電筒上的凹面反光碗,用硬質泡沫塑料或木料削一根長約4釐米的圓柱體,直徑以正好能緊緊塞進反光碗的圓孔為宜。在圓柱一端橫向鑽一個細孔,穿入一根直徑相當於孔徑的鐵絲,然後將露在圓柱外的鐵絲兩頭扳折90°,各留5釐米,減去多餘部分。

把圓柱塞入反光碗的圓孔內,再將鐵絲兩端插在一塊泡沫塑料或木質底板上。拿一根細竹籤,削尖兩頭,一頭插在反光碗中央的圓柱上,另一頭插上一小塊土豆。把裝置放在太陽下,調節反光碗朝着太陽方向,竹籤長度要耐心調節,讓插上去的土豆正好位於發光焦點上。要不了多久,土豆就會被太陽光烤熟,發出香味。

後記

通過本次活動學生了解太陽灶的初步原來,學生的探究熱情十分高漲。

國小科學教學設計8

一、教學目標:

1、能用簡單的器材作簡單觀察實驗,並做實驗記錄。

2、想知道,愛提問;合作交流,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

3、知道土壤的種類。

二、教學準備:

實驗器材

三、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新課導入

師:同學們,課前老師佈置了一項準備工作,請你們到大自然中去採集樣品,不知道你們的收穫怎麼樣?誰想給大家介紹一下你帶了的土壤?你在什麼地方採集的,土壤是什麼樣子的?

學生自由回答。

(二)制定方案,探究新知

活動一:研究各種土壤由什麼不同的特點?

師:同學們,這些土壤有什麼不同的特點呢?讓我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研究吧!

(學生把從不同地點採集來的土壤以小組為單位集中在一起比較研究)

〔讓學生用各種比較的方法研究不同的土壤,如:對土壤進行捏團、顏色、顆粒大小、氣味、加水攪拌後沉澱等比較,〕

師:哪個小組彙報一下你們的觀察研究結果?

學生彙報

通過學生的回答總結出:不同環境中的土壤是不一樣的。(課件出示)

活動二:我們給土壤分類

師:剛才,各小組同學通過自己的探究,知道了不同土壤有許多不同的特點,你能按照自己的標準給它們分類嗎?

鼓勵學生以多種方式給土壤分類:按顏色、數量等

小組交流分類的結果,師生進行評價。

老師在學生彙報結論時進行歸納,在歸納中得出“人們習慣上按照土壤中含沙量的多少,把土壤分為三類:含沙量較多的土壤叫沙質土;含黏土較多的土壤叫黏質土;沙和黏土含量適中的土壤叫壤土。(課件出示)板書

活動三:探究各類土壤的保水性

師:根據含沙量的不同,人們把土壤分為了三類,你猜一猜這三種土壤的保水能力有什麼不同?

學生進行猜測,試着説出理由

師:老師為你們準備了3種土壤、漏斗、水、杯子等材料。

小組內設計實驗方案。

學生彙報,其它各組同學評價、補充,並完善實驗方案。(在三個漏斗中按順序裝入不同的土壤,再把水緩緩的倒入土壤中)

觀察比較:三類土壤滲水快慢有什麼不同?三類土壤停止滲水後,比一比,哪種土下面的杯內水多?(流出來的水多證明這種土壤的保水性就差,流出來的水少證明這種土壤的保水性好)

師:在做實驗之前老師要給你們幾點提示(出示課件):

1、要做這個實驗必須做到四個同樣。同樣多的三份土壤,同樣多的水,同樣的倒水速度。並且倒水的時間同時開始。

2、小組合作認真觀察,討論並完成實驗記錄單。

土壤:

保水性(強、弱)

砂質土:

黏質土:

壤土:

學生實驗,老師巡視指導。

師:通過實驗你知道了什麼?(黏質土的保水性最強,砂質土的保水性最弱。)

師:從實驗中我們知道,不同土壤的滲水性不同,你們知道是什麼原因導致每種他們不同的嗎?

學生討論後交流自己的想法,師總結:由於砂質土的含砂量多,顆粒大,所以它的滲水性就強,而滲水性強的土壤它的透氣性也強。三類土壤的顆粒大小不同,透氣性和保水性也不同。(出示課件)

(三)展示交流活動:玩一玩我們自己帶來的各種土壤。

師:下面同學們可以觀察一下你自己帶來的土壤,根據含沙量的多少看看它們屬於哪一類的?

學生活動。

(四)拓展創新

1、土壤分為哪幾類?

2、談談這節課你們有什麼收穫?

教學反思:

通過實驗探究學生知道了土壤可分為三類:砂質土、粘質土、壤土。

國小科學教學設計9

【設計思路】

“觀察更多的溶解現象”一課,意在進一步擴展學生對溶解現象的觀察活動。通過觀察液體與液體、氣體與液體之間的溶解現象,讓學生感知到溶解現象不僅發生在固體和液體之間,也可以發生在液體與液體、氣體與液體之間,甚至可以發生在固體與固體、氣體與氣體之間。

教學通過先回顧上幾節所學的內容,複習溶解的概念,為下面的學習做好鋪墊。第一部分,液體之間的溶解。選擇了酒精與水作為觀察材料。在水裏滴幾滴酒精,觀察酒精是否在水中溶解;在酒精裏滴幾滴水,觀察水是否在酒精中溶解。無論怎樣,酒精和水都是能夠相溶的。因為它們的結構很相似,所以可以無限地相互混溶。液體之間的不溶解現象,讓學生觀察的是生活中常見的食用油與水混合不相溶的現象。通過兩組對比實驗,讓學生總結出如何判斷兩種液體能夠互相溶解,並理解液體之間的溶解是相互的。在進行這部分教學時,還應向學生提供多種不同的液體,如醋、牛奶等,讓學生觀察、區分更多液體之間的溶解和不溶解現象。第二部分,溶解在液體裏的氣體。氣體溶解在水中的現象,學生比較熟悉的是汽水中的二氧化碳。打開汽水瓶蓋,輕輕搖晃,汽水中就會有大量的氣泡往外冒。這就是溶解水裏的二氧化碳氣跑出來了。所以設計的第一項實驗活動:輕輕地打開一瓶雪碧,用注射器吸1/3管雪碧液體,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慢慢地往外拉注射器的活塞,雪碧裏的二氧化碳氣大量逸出,跑到注射器管裏。再慢慢地往回推活塞,管裏的氣體又慢慢地溶到雪碧裏去了。這裏的變化,主要是氣壓的變化引起的。第二項實驗活動:把裝冷水的試管稍一加熱,試管壁上出現了許多氣泡。通過這一活動讓學生觀察感知到水中溶解有空氣。最後以讓學生舉更多的例子來説明事實,加深理解。再讓學生課後繼續觀察還有哪些物體也能互相溶解,使科學探究活動延伸到課外,培養學生的探究習慣。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觀察研究一些液體與液體、氣體與液體之間的溶解現象。

2、初步感知、認識溶解現象可以發生在多種狀態的物質之間。

3、在活動過程中培養學生細緻的觀察習慣和態度,滲透科學的思想和方法,引導學生科學地進行觀察和實驗,讓他們體驗到科學探究的樂趣,並不斷保持和發展他們探究周圍事物的興趣和愛好。

【教學重點與難點】

1、液體之間的溶解與不溶解。

2、溶解在液體裏的氣體。

【課時安排】

1課時

【課前準備】

燒杯、滴管、酒精、食用油、清水、牛奶、醋、雪碧、注射器、試管、試管夾、酒精燈、火柴等。

【教學過程】

1、引入新課。

通過上幾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了食鹽、砂糖、肥皂等固體物質在水中能被溶解。那麼,其他的液體、氣體能不能溶解於水呢?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一下。

揭示課題:觀察更多的溶解現象。

大家先來回憶一下什麼是溶解?

我們已經能夠判斷固體物質是否能溶解在水中,那麼再看看大家是不是也能判斷其它的液體是否能溶於水中。

2、觀察液體之間的溶解與不溶解。

(1)出示酒精,問:用滴管吸幾滴酒精滴在水中,大家觀察一下酒精是否在水中溶解?(學生先猜測再實驗操作)

學生彙報結果,為什麼説酒精在水中溶解了?

再滴幾滴水到酒精中,大家觀察水在酒精中溶解了嗎?為什麼?

(學生先猜測再實驗操作)

大家猜測的很好,事實證明我們對了。通過實驗我們説酒精和水能夠互相溶解。

(2)出示食用油,我們再來觀察一下油和水能不能互相溶解?

滴幾滴油到水中,油能不能溶解在水中呢?

(學生先猜測再實驗操作)説説為什麼?

我們在來看看水能不能溶解到油中,(在油中滴幾滴水)

(學生先猜測再實驗操作)説説為什麼?

通過實驗,我們發現油和水是不能夠互相溶解的。接下來我們再來觀察更多的液體能不能溶解於水中。

(3)出示醋、牛奶等液體看它們是否能溶解在水中?

(學生先猜測再實驗操作)説説為什麼?

(4)同學們回家可以繼續尋找一些液體做實驗,看它們能不能溶解在水中。

觀察溶解在液體裏的氣體。

(1)觀察溶解在雪碧裏的二氧化碳。

問:氣體能不能溶解在水中呢?

出示雪碧,打開雪碧瓶蓋,觀察雪碧液體裏析出的氣泡。這些氣泡是從哪裏來的?

用注射器吸1/3管雪碧液體,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慢慢地往外拉注射器的活塞,再慢慢地往回推活塞。大家仔細觀察推拉過程中有什麼現象?

解釋為什麼往外拉的時候,注射器裏有許多氣泡,而往裏推氣泡就沒有了,再往外拉,氣泡就又有了呢?

(2)觀察溶解在水中的空氣。

3、出示一試管清水,你們説這水裏有沒有空氣?

説有的同學能不能想個辦法證明這水裏確實有空氣。

在酒精燈上給試管稍稍加熱,觀察試管裏發生的現象。

你們看到了什麼?這説明了什麼?

誰還能舉出一些水中有溶解的空氣的例子?

4、課後繼續觀察還有哪些物體也能互相溶解。

國小科學教學設計10

一、教材分析

學生們認識了電、電流、電路之後,漸漸地他們就不滿足於只點亮一個小燈泡,於是在"讓更多的燈泡亮起來"的活動過程中,由於用幾根電線連接好幾個燈泡和燈座,一個地方的連接或一個器材出了問題,燈泡就不會亮了。本課的教學內容分2個部分:1.什麼地方出故障:教師為學生創設一些電路出故障的情境,讓學生學會查明電路出故障的原因,培養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2.做個電路檢測器:指導學生對電路進行檢測,學生將學習一種新的檢測方法--做一個電路檢測器。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經歷思考電路出故障的`各種原因的分析活動過程。

〔2〕經歷用電器檢測器檢測故障電路的活動過程。

2.能力目標

〔1〕學習做一個電路檢測器。

3.情感目標

〔1〕願意自主、合作研究。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學習做一個電路檢測器。

教學難點:分析、思考電路出故障的各種原因。

四、教學準備

1.學生準備:

〔1〕信封1:小燈泡2-3個、電線若干、燈座一個、電池一節、電池盒一個;壞的燈泡3組、沒有剝皮的電線2組、廢電池3組、形成斷路的電池盒2組,共12組。

〔2〕信封2:每個小組一套做電路檢測器的材料。(教師事先測試會亮。小燈泡、電池、電池盒、燈座各一,電線三根)

2.教師準備:課件;科學文件夾;電路故障分析表和檢測電路故障方案設計表;一組會亮的電路。

五、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行為

學生行為

設計意圖

一、引入,瞭解電路

1.展示一個能使小燈泡發光的串聯電路。

2.課件展示電流在電路的流動情況。

1.説出電流在這個電路是怎樣流動的。

要求學生能簡單地口述電流從電池的正極流出,通過電線、電燈,又回到電池的負極。

二、探究活動:什麼地方會出故障。

1. 為每組的提供了一個有故障的電路。

2.引導

〔1〕分組試一試本組的燈泡能不能亮?

電路中,連接一個燈泡也不會亮。

電路中,連接兩個燈泡就不會亮;

電路中,連接兩個燈泡會亮,但是連接三個燈泡就不亮了;

〔2〕展示台出示燈泡不會亮的電路,:燈泡為什麼不亮了?

3.投影出示故障的六種可能:1、電池2、電線3、電燈4、燈座5、電池盒6、電路連接

1. 學生自己找出來故障。

2.分析故障原因。

3.分析猜想:電路中那些地方出故障了?

4.整理記錄:在科學文件夾裏記錄分析和猜想。

問題的出現引發了學生的思考、討論。

三、探究活動:做個電路檢測器

1.討論:有什麼辦法知道電路中哪裏出了故障?

板書:檢測法 替換法

2.引導:如何檢測電路連接是否有問題呢?

3.提示:檢測器必須保證有用,即小燈泡會亮。

4. 深入各組指導

5. 課件提示:電路檢測器只能在實驗室裏檢測簡單電路;不能用來檢測220V的電路。

1.思考討論

2.根據信封中所提供的材料設計一個電路檢測器。

3.全班交流製作方法

4.做一個電路檢測器。

5. 小組討論檢測的方法及步驟。

6. 用電路檢測器查找故障產生的原因。

7. 排除故障,使小燈泡亮起來。

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方法由學生通過討論、交流後形成。

安全用電教育。

總結

1.電路可能會出現哪些故障?

2.怎樣檢測電路中的故障?

思考討論。

鞏固運用

國小科學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目標:

能蒐集、整理有關細菌和病毒的資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能從正反兩個方面看待細菌和病毒與人類的關係。

科學知識目標:

1、能從不同的角度描述細菌的特點。

2、能説出細菌和病毒的異同點。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卡片(每組4個)、報紙(每組2張)、資料(每人一份、書每組一本)。

2、學生準備:蒐集有關細菌的資料,填寫問題卡。

教學重點:細菌和病毒的特點。

教學難點:細菌的繁殖速度。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形成問題

簡述虎克故事。(人教版國小三年級語文上冊玩出了名堂)

師:虎克的這種執着、創新、求實、求真的態度就是科學精神,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地方。他發現的“小居民”叫做細菌,細菌究竟是什麼樣的?它有什麼特點?大小、形狀、繁殖方式是怎樣的?同學們想知道嗎?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細菌和病毒》。

二、閲讀資料,認識細菌

1.檢查資料,準備閲讀。

師:老師給同學們佈置了課前作業,蒐集有關細菌的資料。同學們都蒐集到了嗎?今天的課堂就同學們展示的平台,請把課前蒐集的資料拿出來,同老師給你們準備的資料放在一起。這節課我們通過閲讀這些資料,獲取關於細菌的知識。希望同學們從資料中找出有關“細菌的大小”、“細菌的形態”、“細菌的生活”、“細菌的繁殖”這些信息。

2.出示提示,講述要求。

(1)篩選從資料中找出與問題有關的章節和篇目;(2)瀏覽快速的瀏覽找出與問題有關的段落;(3)勾畫勾畫出段落中與問題有關的中心詞句;(4)解釋用勾畫的中心詞句,試着解釋問題,如果能夠解釋清楚,就進入下一環節,如果不能解釋就返回到開始,重新篩選資料。(5)整理將閲讀到的有關詞句、數據、圖片等進行分類記錄在卡片上;(6)交流將自己蒐集到的資料與小組的同學進行交流。

比一比,哪個組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取的信息最多,最準確。

3.分組閲讀,整理資料。

4.分析綜合,形成知識。

(1)彙報交流,初步認識。

1)細菌的大小。

2)細菌的形態。

3)細菌的生活。

4)細菌的繁殖。

採用一名學生彙報完畢,其他學生補充的方法。教師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並板書。

(2)播放課件,加深認識。

師:細菌到底有多小?細菌的三種形態分別是什麼模樣?細菌如何生活?細菌的繁殖速度到底有多快?請帶着問題觀看課件。

指導學生閲讀課件內容,加深對細菌的特點的認識。

1)細菌的大小——用頭髮絲與細菌進行比較。

2)細菌的形態——各種菌圖及細菌的鞭毛。

3)細菌的生活——衣食住行四方面。

4)細菌的繁殖——用連續對摺報紙的方法模擬細菌的繁殖,讓學生知道計算方法,並想象出細菌繁殖之快。

(3)抽象概括,形成知識。

學生説説自己對細菌的哪一個特點感受最深,具體説一説。

小結:通過大家彙報的這些信息,我們知道了細菌極其微小,有三種形態,這是細菌的外形特點;細菌需要衣食住行,二分裂繁殖,繁殖速度極快,這是細菌的生命特點。

三、分析比較,認識病毒

師:常常與細菌結伴的是病毒,它和細菌有什麼區別呢?老師請同學們閲讀資料,看完以後請用自己的話説一説它們的區別。播放課件。

學生彙報。

教師歸納:病毒比細菌小得多,病毒不能獨立生活,必須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細胞裏。

四、知識拓展,深化認識

師:通過學習,我們認識到,細菌與動植物一樣,都是有生命的,和人類、動植物共同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它們也是生物界的成員,屬於微生物,與我們的生活有着密切的關係。請同學們閲讀課件內容,説一説細菌病毒與人有怎樣的關係。

1.細菌和病毒對人、動物、植物的危害。

播放課件,學生閲讀課件內容,彙報。

2.細菌和病毒的益處。

師:其實,危害人類健康的細菌或病毒只是一小部分,大多數細菌或病毒對人類無害,有些細菌或病毒對人類是有益的。

請同學們看圖片(腐爛的蘋果與動物的屍體),想象一下,如果世界上沒有了細菌和病毒,會變成什麼樣子?

學生回答。

師:細菌能分解腐爛的動植物,是生態系統中不可缺少的成員,除此之外還有那些益處呢?請同學繼續閲讀。

播放課件,閲讀細菌和病毒的益處,彙報。

五、運用知識,實踐創新

(一)佈置作業一,豐富細菌和病毒知識。

根據細菌和病毒的特點以及細菌病毒的危害和益處,説説日常生活中應該怎樣講究個人衞生。

(二)佈置作業二,設計“控制H1N1流感”的方案

要求:1.蒐集有關“埃博拉病毒生存的條件”。

2.展開自己的奇思妙想,設計“控制埃博拉病毒”的方案。

國小科學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實驗,使學生經歷尋找巖石變化痕跡的探索過程。

2、學生在“假設—驗證”的實驗活動中,體驗大自然的力量,激發熱愛自然、探索自然的樂趣。

3、能根據實驗現象,初步解釋自然界中巖石變化的原因。

教學重點:通過“假設—驗證”的實驗,瞭解巖石在變化。

教學難點:能根據實驗現象初步描述自然界中巖石變化的原因。

教學準備:

1、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到野外蒐集巖石。

2、以小組為單位準備石灰巖、記錄表、鐵罐頭、酒精燈、火柴、鑷子、燒杯、水、濕毛巾等。

3、課件。

教學過程:

一、體驗過程

1、教師出示一塊巖石,問:課前大家都去搜集了巖石,那麼你瞭解它多少呢?

2、出示另一巖石,它和剛才的巖石一樣嗎?

3、自然界中的巖石又是怎樣的呢?一起來看看。(出示課件)

看過之後又有什麼新發現?

二、假設過程

4、巖石以前就是這個樣子嗎?你覺得巖石會改變模樣嗎?出示課題。

5、你能體驗到是什麼力量使巖石的模樣發生了變化了呢?

6、交流彙報,綜合整理並板書。

7、根據大家的猜測,你能設計幾個實驗來驗證嗎?

三、設計選擇過程

1、選擇一個假設,討論討論如何驗證,需要什麼材料。

2、彙報實驗設計過程。一起確定本堂課可以進行實驗的假設。

3、自主選擇其中一個實驗,請材料員來拿需要的材料,並作好實驗記錄表。

4、教師記下每組實驗的方向。

5、在實驗中,我們始終要關注的是:巖石到底有沒有變化呢?

6、實驗前,你還有什麼要提醒大家的?老師的建議是:使用酒精燈,鑷子拿和放都要小心點,眼睛和酒精燈保持點距離。

四、自主探究過程

1、學生分組實驗,教師巡視。

2、交流彙報。

A、交流冷熱對巖石的影響。

你們是如何做的?

實驗中發現了什麼?

比較以後巖石有沒有變化?

如何變化?

如果時間長一點,再長一點,達到一千年,一萬年,你估計它會變得怎麼樣?

B、交流水對巖石的影響。

C、交流碰撞對巖石的影響。

3、小結:從各小組的實驗情況來看,冷熱、水、風沙(碰撞)會使巖石改變模樣嗎?我們的實驗真的驗證了我們的猜測,我們高興嗎?

4、教師課件出示科學概念:巖石在大氣、水、生物等長期聯合作用下發生變化的現象叫風化。

五、拓展過程

1、你認為還有什麼力量使巖石的模樣發生變化呢?

2、讓我們一起來體驗一下自然的力量吧!(植物對巖石的侵蝕圖片或錄像)

3、其實巖石風化的原因還有很多,大自然還有很多祕密等待我們去發現。

國小科學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能力:能從曲線圖中分析出人在生長過程中各時期變化的特點,並利用問卷進行調查和統計。

2、知識:正確認識到自己身體已經發生了哪些變化;舉例説明“青春期”自己應注意的生理問題及和異性同學交往時要注意的問題。

3、情感態度價值觀:意識到青春期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時期;能與同學交流有關青春期健康的信息。

教學重點:

結合自身體驗,通過數據、資料的分析和交流,逐漸養成科學地認識青春期帶來的身體和心理上的各種變化,用健康的心態去面對現在和未來的生活。

教學準備:

教師:有關身高、體重、肺活量的統計圖表、多媒體課件

學生:四年來的身體外形輪廓圖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老師:在成長過程中,我們的身體和心理逐漸發生着一系列奇妙的變化,有的階段變化非常明顯,有的階段變化又不太明顯,你注意到了嗎?

活動:體驗成長的快樂

學生:觀察身高、體重和肺活量的統計圖表,分析身體在不同時期發生的變化。

老師:知道學生正確識讀曲線圖。

學生:將分析出的結果填寫在表中。

學生:討論:我們在身高、體重、肺活量等方面的明顯增長髮上在人體發育的哪個時期?

老師:在這個時期我們的身體還發生着哪些變化?

學生:彙報交流。

老師:祝賀你們已經進入青春期了。這是人生長河中最關鍵、最寶貴、最美好的時期,就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朝氣蓬勃,精力充沛。我們可要珍惜哦!

老師:處於青春期的我們,除了身體的變化外,心理上也在悄悄地發生着變化,你意識到了嗎?

學生:交流心理上的變化。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活動:學會健康生活

老師:青春期是人體生長髮育的第二個高峯期,是從兒童走向成年的重要階段,健康、順利地度過青春期是非常重要的。

學生:討論:青春期,我們需要怎樣做呢?

老師:喜歡與同齡人交往是件好事,當你和異性同學交往時,需要學會掌握分寸。

學生:閲讀男女生交往要注意的問題。

拓展:我所欣賞的品質與氣質

老師:知道學生完成調查問卷。

學生:統計本組的調查問卷。

國小科學教學設計14

一、教材分析

在第一節課的研究中,學生已經認識到材料有着豐富的特性。本課的研究是以學生們常見的布料作為研究對象的,研究衣服制作材料的防水性、吸水性以及透氣性方面的不同之處。讓學生了解不同功能的衣服選用不同的布料,是因為它們具有不同的特徵。通過對布料的研究,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材料的多樣性。

二、教學目標

1、科學概念:通過模擬實驗,認識到不同的布料在吸水性、滲水性、防水性方面存在着差異,因此可以用來製作不同的物品。

2、科學探究:設計、完善簡單的模擬實驗,探究不同布料的防水性;能根據研究的需要選擇相應的研究方法和實驗工具;能科學的觀察實驗現象,並運用圖文結合的方式進行彙報。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對布料不同特徵的研究,能夠對物品的細微差異進行認真細緻的觀察;通過小組合作研究活動,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意識。

三、教學重難點

認識布料的吸水性、滲水性、防水性。能根據布料的特徵做出合適的選擇。

四、教學準備

1、每組裝有棉布、絲綢、毛料、雨傘布的信封一個

2、小噴壺12個、透明的一次性杯子12個

3、雨傘架一把。

4、實驗記錄單

五、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情景導入,揭示課題

1、課件出示雨天打傘的圖片

2、出示一個傘的骨架,問:下雨天能用它打傘嗎?如果你是修傘工,你會選擇什麼布料做傘面呢?是否所有的布料都適合做雨傘的面料?

3、揭示課題

看來,這裏面還有許多奧祕值得我們研究。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 “雨天中的布料”

為後面的研究做準備

學生好奇地進行猜測

這樣既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又調動了學生的興趣。

二、活動一:觀察布料

1、老師給每組帶來了四塊布料,供大家研究。(四塊布料固定在黑板上。)你們打算怎樣研究它們呢?下面我們一起來觀察他們有什麼特點,你認為誰最適合做雨傘的布料?

2、組織學生彙報觀察的結果,提出彙報要求,並板書。

學生分組觀察

學生彙報觀察結果

讓學生帶着目的去觀察。

培養學生的傾聽習慣

三、活動二:設計實驗方案

1、設計實驗方案。在科學上單憑這些猜想可以嗎?那麼應該怎麼辦呢?你會怎樣設計實驗方案?

2、小組交流討論實驗方案。老師提出具體要求。

(1)怎樣模擬大自然中下雨的情景?如何模擬出毛毛雨、中雨或大雨?需要準備哪些材料?

(2)如何讓布料淋到相同的雨?

(3)怎樣觀察比較四塊不同布料的透水性和吸水性?

3、小組彙報設計方案

4、師生共同總結出實驗的方法,師問:如何觀察實驗的過程和結果?

學生思考問題

小組共同探討,得出方案

再次明析實驗的方法和目的

讓學生明白科學必須經得起實驗檢驗。

提出要求使學生明確思考的方向、目的。體現以生為本。

四、活動三:模擬實驗—毛毛雨下的布料和中雨下的布料

1、提出實驗的具體要求

2、學生分組活動並進行觀察記錄(師安排學生一半做毛毛雨一半做中雨實驗)

3、小組彙報

4、比較毛毛雨和中雨下布料的不同,及同種雨量時各種布料的特點,總結適合做雨傘的布料是哪種。

學生按照設計方案進行試驗

學生通過過實驗觀察和比較,得出自己的結論

提出實驗要求,可以節省時間,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

五、拓展研究

説説其他的布料適合做什麼?

學生根據所學探討其他布料的用處

讓研究延續,體現科學課的開放性。

國小科學教學設計15

教材分析

《擺》是江蘇教育出版社國小科學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物體的運動中》的第五課,旨在通過做擺,探究擺得快慢與什麼有關,帶領學生掌握科學的探究過程,學會控制變量,在學習和解決問題中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探究能力。

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對科學實驗興趣十足,已基本具備了觀察、思考和整理數據的能力,也能夠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比較、分類,但探究過程中過程與方法的運用還有待提高。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知道擺的快慢與擺長有關。擺長越長,擺得就越慢,反之則快。

2、認識到“控制變量”是一種蒐集證據的重要方法,知道可以用數據分析實驗結果。

過程與方法:

1、能夠對影響擺的快慢有哪些因素作出假設;

2、能夠根據假設設計實驗進行實驗驗證;能測量在單位時間內擺動的次數。

3、能夠使用“控制變量”的方法,通過測量蒐集、記錄數據,並選擇有效的數據支持證據。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體會反覆實驗獲取可靠測試結果的重要性;

2、體驗到對待科學研究要持嚴謹的態度;體驗合作、發現擺的規律的樂趣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能夠根據自己製作的擺,推測影響擺擺動次數的因素。經歷一個觀察現象—推理判斷—制訂方案—論證計劃的可行性的活動過程。

教學難點:通過小組合作,嘗試自行設計對比實驗,研究出擺的快慢與擺錘的重量、擺角的大小無關,只與擺線的長度有關。初步學會分析和推理對比試驗中的定變量關係,並學會設計控制一個變量的實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xuesheji/7kkp8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