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學設計 >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教學設計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教學設計

目錄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教學設計
第一篇: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教學設計第二篇: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教學設計第三篇:《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教學設計第四篇:國小語文《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教學設計第五篇:《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教學設計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教學設計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教學設計(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 讀準“帝國主義列強、租界、衣衫襤褸、耀武揚威、鏗鏘有力、懲處 ”字音,結合背景理解“租界”,會認並理解“崛起”,會寫“懲”。

2. 整體把握課文結構,知道課文寫了哪幾件事。

3、有感情地朗讀,體會人物的情感。

4. 理解周恩來立志的原因,找到並通過朗讀體會“中華不振”的表現。 教學重點:瞭解周恩來立志的原因,朗讀體會“中華不振”的表現。

教學難點:結合當時的社會背景,體會“中華不振”。

教學過程:

一、介紹作者,引入新課:

1、 教師出示詩句:大江歌罷掉頭東,邃(suì)密羣(內容來源好 範文網:wwW.HaowoRD.coM)科濟世窮。面壁十年圖破

壁,難酬蹈海亦英雄。

學生朗讀。

2、同學們知道這首詩是誰寫的嗎?(周恩來)對周恩來你有哪些瞭解呢?(學

生暢談,課前預習瞭解,如留學日本、法國,擔任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早期領導人,第一人總理……)

3、周恩來在他年少就立下了遠大的志向,所以後來他才成長為的早期領導人,

成長為新中國的第一任總理。

今天,就讓我們來走進周恩來,去了解他少年時代的故事。看老師寫課題。(板書課題)引導理解“崛”的意思——崛起、興起,“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意思就是——為了中華民族的興起而讀書。齊讀課題。(生齊讀)

二、初讀課文,把握內容

1、檢查朗讀,讀準字音。

課文讀完了,相信這些詞你們也會了,看大屏幕(ppt投影),來,誰會讀? 帝國主義列強,租界(講解租界)

衣衫襤褸,耀武揚威(讀到衣衫襤褸你彷彿看到了什麼?)

鏗鏘有力(聲音響亮,讀出節奏。請鏗鏘有力地讀這個詞)

懲處(注意cheng第二聲後鼻音,chu第三聲多音字) 出示句子講懲處放進句子裏讀。

3、下面把生字詞放到課文中。默讀課文,想想課文寫了哪幾件事?哪幾個自然段寫的是一件事?(生彙報)

三、默讀課文,理解“中華不振”

1、讀了課文,誰來説一説,周恩來為什麼立下了這樣的志向? (生談)引導學生説出——“中華不振”

(板書:中華不振)正是因為中華不振,所以周恩來才立下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志向。

2、同學們,課文中的哪些地方讓我們感受到了中華不振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邊讀邊畫出你感受到中華不振的地方,在旁邊空白處做批註。

3、課文又讀了一遍,現在誰來讀讀你畫的句子?從課文哪些地方你感受到了中華不振?(重點指導第八自然段)

(1)(ppt投影第八自然段)現在就請你輕聲讀一讀,邊讀邊想象畫面。 (生自由讀)

(2)透過字裏行間,你彷彿看到了什麼?怎樣的畫面?有什麼感受?

(生談)衣衫襤褸的婦女在哭訴,大個子洋人得意洋洋……

a、學生抓“衣衫襤褸”和“得意洋洋”這兩個詞的意思來想象畫面,感受“中華不振”。

b、當時婦女所在的租借是怎樣的一番景象?引導學生聯繫第七自然段租借的繁華場面來體會“中華不振”。

“一問才知道,這個婦女的親人被洋人的汽車軋(yà)死了,她原指望中

國的巡警局能給她撐腰,懲處這個洋人。誰知中國巡警不但不懲處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訓斥了一通。”

a、學生抓關聯詞“不但不”和“反而”體會當時中國政府懦弱無能的情況下, 中國巡警仗勢欺人,進一步感受“中華不振”。 b、(生讀,師範讀,生讀)

除了可憐的婦女,可恨的洋人,你還看到了怎樣的畫面?

(憤怒的語氣)“圍觀的中國人都緊握着拳頭。但是,在外國租界裏,誰又敢怎麼樣呢?只能勸勸那個不幸的婦女。”

(3)、此時,緊握拳頭的你最想做什麼?(生談)

是的,我們一定要懲處他。讓我們一起來寫寫這個“懲”字。(一撇憤,一撇怒,一豎恨,公正和在?但我們只能把對洋人的恨,對婦女的同情放在心裏。) 讀讀這個字。(生讀)

該不該懲處?想不想懲處?(想)敢不敢懲處?(不敢)

因為不敢懲處,圍觀的人都(握着拳頭),只能勸勸那個不幸的婦女。 孩子們,讓我們走進百年之前的中國,感受中華不振的屈辱。 播放ppt,簡介。(2分鐘) (4)教師總結:

導致這件事情產生的最根本原因就是中華不振。 現在你明白伯父説的那句話的意思了嗎?

(ppt出示)“為什麼?中華不振啊!”伯父歎了口氣,沒有再説什麼? 當時在場的周恩來明白了嗎?所以在他心裏深深地立下了一個偉大的志向——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四、拓展閲讀,深化感悟

1、剛才我們用什麼方法來學習課文? (邊讀邊想象畫面,結合時代背景)

2、下面用這兩個畫面默讀下面這段文字,在空白處做批註。

華人與狗不準入內

1868年,上海的租界當局建了一個外灘公園。公園建成後,租界當局就派巡警在公園門口看守,不準中國人入內。一天,虹口醫院的幾位醫生想進入公園遊玩,卻被巡警強硬阻擋,不准他們進入。為此,他們向上海的租界當局提出抗議。幾天後,租界當局回了一封信,只見上面冷冷地寫道:“我們並不認為中國人有進入公園的權利。”許多中國人被激怒了,他們聯名寫信向租界當局提出抗議,反對洋人對中國人的歧視政策,但上海的租界當局根本不把中國人的抗議放在眼裏,依然強硬地答覆“不準備給予中國人這項權利。”沒有多

久,在上海外灘公園的門口,竟然掛出了這樣一塊刺目的牌子:“華人與狗不準入內!”3、學生談談感受。

五、全課小結,佈置思考

從租界回來以後,同學們常常看到周恩來一個人在沉思。12歲那年的沉思決定了周恩來一生的道路。他會沉思些什麼呢?課下寫一些,我們下節課來交流。

第二篇: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會寫16個字。正確讀寫部分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抓住重點詞句、發揮想象,深入體會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3、感受少年周恩來的博大胸懷和遠大志向,樹立為國家繁榮和民族振興而刻苦學習的遠大理想。

教學過程:

一、出示課題: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齊讀課題,解題:“崛起”是興起的意思。“之”,的。指名説説題目的意思。這句話是誰説的?清晰而堅定讀課題,用鏗鏘有力的語氣再讀。

二、檢查預習,理清思路。(初讀)

課前老師佈置大家對課文進行了預習,首先我們來交流一下你的收穫。

1、出示詞語,自讀詞語:伯父 租界 模範 闖進 巡警 吵嚷 婦女懲處 喝彩帝國主義 風和日麗 熱鬧非凡 鏗鏘有力 振興中華 耀武揚威,得意揚揚 振興中華

請同學來讀一讀。

有哪些字的讀音或字形你想提醒大家注意。重點解決前面知識點中需要強調的生字詞。

重點指導,讀音:懲處。 “懲”第二聲;區分 “處”:解釋為地方,組織關係時讀第四聲,其他都讀第三聲。

字形:巡 嚷範 懲

提出你不理解的詞語共同探討或談自己理解到的詞語。

2、交流自己收集到20世紀國中國的社會現況和周恩來的生平。

內憂外患的中國,20世紀初,面對日益高漲的革命形勢,清政府一面加強專制,加強武力鎮壓;另一方面,導演一場“預備立憲”的醜劇,以圖欺騙人民,抵制革命。日俄對中國的東北虎視眈眈。

周 恩 來 是 馬 克 思主 義 者, 無 產 階 級 革 命 家、 政 治 家、 軍 事 家 和 外 交 家, 中 國 共 產 黨、中 華 人 民 共 和 國 主 要 領 導 人 之 一, 中 國 人 民 解 放 軍 創 建 人 之 一, 中 華 人 民 共 和 國 總理 (1949 ~ 1976)。 原 籍 浙 江 紹 興, 出 生 於 江 蘇 淮 安。 1917 年 在 天 津 南 開 學 校 畢 業後 赴 日 本 求 學。 1919 年 回 國, 9 月 入 南 開 大 學, 在 五 四 運 動 中 成 為 天 津 學 生 界 的 領導 人, 並 與 運 動 中 的 其 他 活 動 分 子 共 同 組 織 進 步 團 體 覺 悟 社。 1920

年 去 法 國 勤 工 儉學。 1921 年 參 加 中 國 共 產 黨, 1922 年 和 趙 世 炎 (後 來 是 黨 的 前 期 重 要 領 導 人 之 一)等 組 織 旅 歐 中 國 少 年 共 產 黨 (翌 年 改 名 為 中 國 社 會 主 義 青 年 團 旅 歐 支 部)。 後 任 中 國社 會 主 義 青 年 團 旅 歐 支 部 書 記、 中 共 旅 歐 支 部 領 導 人。

3、通過預習,你知道課文寫了哪幾件事?(學生交流)

第一件事是周恩來回到家鄉和伯父的對話

第二件事:少年周恩來看到一系列不公平的事,中國人在租界受洋人的欺負。第三件事:立志

4、切入點:周恩來為什麼要立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志向?

三、精讀課文,瞭解立志原因(議讀)

1、在課文當中,有一個詞語和“中華崛起”的意思正好相反,請同學們到課文中去找一找。

2、請同學們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體會,你是從哪些地方讀出“中華不振”的,用筆劃一劃,寫一寫。一會兒,挑你感受特別深的地方讀給大家聽。學生默讀課文,教師巡視課堂,相機指導。

3、交流讀“中華不振”的感受

指名彙報朗讀。説説“你從哪兒看出中華不振?”

可能感悟到的幾個方面:

——從伯父的話語中看出“中華不振”。

——從周恩來一連串問題中看出“中華不振”。

——從燈紅酒綠、熱鬧非凡的租界裏卻看不見一箇中國老百姓的影子中看出“中華不振”。

——從婦女的哭訴聲裏看出“中華不振”。

——從洋人趾高氣揚、得意揚揚的神情中看出“中華不振”。

——從中國巡警狗仗人勢、耀武揚威的醜惡嘴臉中看出“中華不振”。——從圍觀的中國人緊握着的拳頭中看出“中華不振”

——從課堂裏魏校長慷慨激昂的情緒中看出“中華不振”。

4、從學生的回答中,適時導讀。

(1)少年周恩來和伯父的對話,找出來。讀出感情來。

學生讀書

指一組同位分角色讀第一部分。

他們讀的怎麼樣?如果好,問:你為什麼用這樣的語氣去讀伯父的話呢?

(因為中華不振,華人的地位低,所以要用低沉的語氣來讀。)

中國處於什麼情況下?此時伯父的心情複雜,能用一個詞來概括一下嗎?(焦慮/悲傷,哀愁,無奈??)

少年周恩來的心情是怎樣的呢?(疑惑)周恩來的話應怎樣讀?生練習朗讀這部分。

(2)此時,年輕的周恩來心中充滿疑惑,他想到了幾個問題?只有三個嗎?(引導學生感悟)

引導學生讀好周恩來心中的疑問。

(3)有一段話幾乎每一位同學都把它劃了下來(點出該段話)。a指導朗讀指生把這段話再讀一遍。(生朗讀)學生閉眼想象。

你彷彿看到了什麼?學生談。再請他讀一讀“一問才知道??只能勸勸那個不幸的婦女。”

指導朗讀。

師:這位婦女的親人可能是他活潑可愛的孩子,她心如刀絞,讀----(生1)這位婦女的親人可能是他相依為命的丈夫,她悲痛欲絕,讀----(生2)這位婦女的親人可能是他白髮蒼蒼的母親,她心都碎了,讀----(生3)讀了這段話,你心情怎樣?(生:傷心、氣憤??)

齊讀。

b激發情感,質問人物

讀着這段話,看着這樣的場面,相信你的腦子裏一定會有許多許多的問題。學生提問。

尋找答案。

師請生朗讀這段話,適時插問,請學生回答。並説説為什麼。

中國的巡警局給中國人撐腰了嗎?

圍觀的中國人為自己的同胞討回公道了嗎?

你們説,這到底是為什麼?

師小結:是的!中華不振啊!!!身為中國人,親眼目睹這樣的事情我們怎能不義憤填膺、羣情激憤?可是,你們看看這些圍觀的“中國人”!他們,他們究竟在幹什麼啊?“中華不振啊!”,其實,發生這樣的事情,在當時的中國,哪裏只是這一件,兩件啊——

c補充材料,談感想

1868年,上海的租界當局建了一個外灘公園。公園建成後,租界當局就派巡警在公園門口看守,不準中國人入內。一天,虹口醫院的幾位醫生想進入公園遊玩,卻被巡警強硬阻擋,不准他們進入。為此,他們向上海的租界當局提出抗

議。幾天後,租界當局回了一封信,只見上面冷冷地寫道:“我們並不認為中國人有進入公園的權利。”許多中國人被激怒了,他們聯名寫信向租界當局提出抗議,反對洋人對中國人的歧視政策,但上海的租界當局根本不把中國人的抗議放在眼裏,依然強硬地答覆“不準備給予中國人這項權利。”沒有多久,在上海外灘公園的門口,竟然掛出了這樣一塊刺目的牌子:“華人與狗不準入內!”。提問:面對“華人與狗不準入內!”這塊牌子,你想説什麼?

學生交流感受

5、師:從租界回來以後,周恩來常常一個人,獨自地沉思,他在想一些什麼呢?他始終忘不掉什麼呢?同學們,請你們寫下來!

(學生自由抒寫並交流“周恩來的沉思”。)

比較周恩來與其他同學的讀書目的的不同,你有什麼感受?

引導學生體會到:為明理、為做官、為掙錢、為吃飯而讀書,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生活需求,而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則是把個人的學習與民族的振興聯繫起來,體會周恩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博大胸懷和遠大抱負。有感情地朗讀對話部分,並分角色合作讀。

師引讀:他在少年時就立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這可是周恩來一生信守的諾言啊——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這可是周恩來終生為之奮鬥的目標啊——為中華崛起而讀書!

四、拓展文本

1、閲讀拓展:其實周恩來不止這一次表明自己的心跡,請同學們讀一讀後面的閲讀鏈接。並補充周恩來後來怎樣實踐自己的誓言。

2、那今天,你們將為什麼而讀書呢?

學生自由表達,師相機鼓勵,引導結合中國現狀。

3、人物:體會周恩來的品質

4、寫法:體會過渡句、段的用法。

五、課後作業:

第三篇:《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教學設計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認識8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深入體會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3、 感受少年周恩來的博大胸懷和遠大志向,樹立為國家繁榮和民族振興而刻苦學習的遠大

理想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 認識8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 課文導入

1、 默讀本單元導語,説説本單元教學的主題是什麼,語文學習要完成哪些任務。

(1) 認真閲讀本組課文,並聯系生活實際進行綜合性學習

(2) 在成長的故事中體驗成長的快樂,思考成長中的問題,留下成長的足跡。

(根據上單元的教學情況來看,這個單元導語還是改為你簡單地講述導入為好,這樣既明確主題,又節省時間。)

2、 我們敬愛的周總理,在他12歲的時候,他讀書的目的就是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今天,

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第25課——《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清晰而堅定地讀課題,用鏗鏘有力的語氣再讀

二、 初讀課文

1、 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 出示詞語

撐腰懲處巡警吵嚷

襤褸諸生踴躍鏗鏘

欺凌模範租借闖進

肇事軋死熱鬧非凡

帝國主義耀武揚威鏗鏘有力

衣衫襤褸得意揚揚振興中華

字音難點:懲處、襤褸、鏗鏘、闖進、肇事、軋死 多音字:處

解釋:租借(帝國主義國家在半殖民地國家的通商都市以“租借”的名義劃出由他們管轄的地區)、帝國主義

字義難點:

耀武揚威:炫耀武力、顯示威風。(拆字法)

衣衫襤褸:衣服破爛。

鏗鏘有力:形容聲音響亮而有勁。鏗鏘:有節奏而響亮的聲音。(這個詞可以用“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句話作例子,讓學生試着用鏗鏘有力的語氣來讀。當然,如果跟下面的內容學習有重複的話,可以改用別的句子作例子進行訓練。)

懲處:懲罰、處罰(拆字法)

諸生:這裏是敬詞,教室裏所有的學生。“諸”是“眾、許多”的意思,類似的用法還有“諸位”。

闖進:(闖:①猛衝;②歷練,經歷)

現在同學們都知道它們的意思了,那有誰能夠用其中的一個詞語來造句?

書寫指導:嚷

三、 課文學習

1、“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句話是誰説的?(周恩來)(ppt介紹周恩來)

2、他是怎麼説的?(清晰而堅定、鏗鏘有力,如果學生説不出來就讓他們從課文中找相關詞語)請大家清晰而堅定地讀——

3、“中華崛起”是什麼意思?(中華振興)課文中有一個詞剛好與“中華崛起”的意思相反,相信細心認真的孩子一定能找到這個詞。(板書:中華不振)你從課文中什麼地方把“中華不振”找到的?(第5自然段伯父的話中)

出示伯父的三句話,從伯父話中的好幾個感歎號你感受到什麼?

(1)沒事可不要到那個地方去玩啊!(這是警告)

(2)那是外國租借地,惹出麻煩來可就糟了,沒處説理去!(這是解釋)

(3)“為什麼?中華不振啊!”(這是無奈、哀歎)

4、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伯父與周恩來的對話,引導學生注意把握句子的語氣。

5、伯父和周恩來的對話中,那當時周恩來明白中華不振的意思了嗎?的確沒有,同學們你們從課文中什麼地方看出周恩來沒有明白中華不振?(6自然段,一連串的問題)對,從第6自然段我們就可以看出,周恩來確實沒有明白中華不振。

5、齊讀第6自然段

6、周恩來他在想什麼問題?

7、周恩來有一連串的問題,這一連串的問題使他怎麼樣?(疑惑不解)從“疑惑不解”我們可以看出少年周恩來是個怎樣的孩子?(好問、好奇心強、關心國家大事)

8、正是疑惑不解,加上好奇心的驅使,使周恩來去看個究竟,周恩來來到租借地後,他看到了什麼?又發生了什麼事呢?我們下節課再來學習。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 瞭解當時“中華不振”的社會背景,深入體會少年周恩來立志的原因。

2、 感受少年周恩來的博大胸懷和遠大志向,樹立為國家繁榮和民族振興而刻苦學習的遠大

理想。

【教學過程】

一、 複習導入

1、生詞複習

2、面對周恩來一連串提問,伯父只是無可奈何地歎了口氣説了一個“中華不振”就沒有再説什麼。一連串的問題卻一直縈繞在周恩來的頭腦中,使他感到疑惑不解,於是他決定到租借裏去看個究竟。

二、 課文學習

1、 現在,就讓我們跟着周恩來一起闖進租借,去感受中華不振的事實。請同學們認真閲讀課

文第7-8自然段,你從哪些語句感受到中華不振,畫下來並在旁邊做批註。

2、 交流體會(同學們讀得很認真,好多同學都在課文中相關語句留下了自己思考的痕跡)

(1) 一個風和日麗的星期天,周恩來背(注意這個“背”的讀音)着大伯,約了一個要好

的同學闖進了租借。嘿!這一帶果真和別處大不相同:一條條街道燈紅酒綠,熱鬧非凡,街道兩旁行走的大多是黃頭髮、白皮膚、大鼻子的外國人和耀武揚威的巡警。 預設1:從“闖”字感受到中華不振,因為租借本是中國的土地,而外國人卻把它據為己有還不讓中國人隨便進入,這就是因為中華不振才會這樣

(如果學生不能從“闖”字來談體會,教師就引導學生思考:在自己國家的國土上,周恩來

為什麼不大大方方地走進租借,而要“闖”進去呢?這個“闖”字説明了什麼?)

體會得真好!帝國主義肆意將中國土地劃為自己的勢力範圍,還不允許中國人隨便進出,原因就在於中華不振!

預設2:從“大不相同”感受到中華不振,因為在外國人居住的租借裏,到處都是燈紅酒綠、熱鬧非凡,而中國人居住的地方都是比較破爛的地方,生活很艱苦,這還是因為中華不振! (如果學生不能從“大不相同”來談體會,教師就用紅色字體出示“大不相同”這個詞語,然後讓學生再認真讀讀這句話,並説説有什麼新的體會)

①租界裏是怎樣的一種燈紅酒綠、熱鬧非凡呢?老師帶大家一起到租借裏走一遭。(播放圖片) ②在我們中國的土地上,外國人過着這樣的生活,而我們中國人又過着怎樣的生活呢?(播放中國人的悲慘生活)

③在我們中國土地上,外國人過着耀武揚威、紙醉金迷的逍遙生活,而我們中國人卻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苦不堪言,此時此刻,你有何感受?(憤怒、悲傷、生氣)

是啊,同樣是在中國土地上,卻有着這樣強烈的對比反差,怎能不讓我們感到憤怒、悲傷呢?

(2)只見人羣中有個衣衫襤褸的婦女正在哭訴着什麼,一個大個子洋人則得意揚揚地站在一旁。

發生在租借裏的這一幕讓你深深感受到中華不振,讓我們一起來關注這個事件。(課件出示課文第8自然段的相關語句)

齊讀這句話

衣衫襤褸的婦女,得意揚揚的洋人!這鮮明的對比,一定刺痛了你的心,誰再來讀一讀這句話?

這衣衫襤褸的婦人和這得意揚揚的洋人之間發生了什麼事呢?(婦女的親人被洋人的汽車軋死了,但中國巡警不但不懲處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婦女訓斥了一通)

(3)這個婦女的親人被洋人的汽車軋死了,她原指望中國的巡警局能給她撐腰,懲處這個洋人。誰知中國巡警不但不懲處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訓斥了一通。

①中國巡警的職責應該是什麼啊?是啊,中國巡警本應該給中國人撐腰,結果卻幫助洋人訓斥了那個可憐的婦女,你體會到什麼?(中國不振)

②想象一下,當時那位婦女是怎樣哭訴的?那位中國巡警又是怎樣訓斥她的?

③親人被軋死卻遭到了訓斥,你能體會婦女此時的心情嗎?(委屈、傷心、難過)請你帶着你的理解,讀讀這幾句話。

④我聽出了你對婦女的同情,你也在為婦女控訴這不公的世道。誰還願意讀一讀?讓我們一起為這個婦女鳴不平!(生齊讀)

⑤是啊,(引讀)這個婦女的親人被洋人的汽車——

她原指望——

懲處——

誰知——

反而——

沒處説理!

除了可憐的婦女,除了可恨的洋人和巡警,你還看到了什麼?

(3)圍觀的中國人都緊握着拳頭。

① 是什麼讓圍觀的中國人都緊握着拳頭?(憤怒、不平、仇恨)

② 請你帶着憤怒讀讀這幾句話!

③ 你讀出了你的體會,同學們,緊握你的拳頭,一起讀!

身為中國人親滿目睹這樣的事情,我們怎麼能不憤怒?但是在當時中國發生這樣的事情,不是偶然,更不是一件兩件,實在是太平常了。

當時處在清朝末年,清政府腐敗無能,許多帝國主義國家都欺負我們。他們不但侵略我們的國家,霸佔我們的國土,還讓我們賠款。

教師補充典型資料:

1868年,上海的租借當局建了一個外灘公園,租界當局不允許中國人入內,中國人民憤怒了,他們聯名向租借當局抗議,但外國人根本不把中國人放在眼裏,沒有多久,在上海外灘公園門口,竟然掛出了這樣一塊刺目的牌子:“華人與狗不得入內!”

在中國的土地上看到這一幕又一幕,此時,你緊握着拳頭,最想做什麼?

預設:

我最想把可惡的洋人和巡警狠狠地揍一頓!

我最想把侵略我們的外國人都趕出我們的國家!

是的,此時此刻,都想狠狠地懲處這些可惡的洋人!

該不該懲處?——

想不想懲處?——

但是,敢不敢懲處?——

是啊,在外國租借裏,誰又敢怎麼樣呢?儘管怒火在心頭燃燒,但最終卻不敢將緊握着的拳頭揮出去。

(4)總結:

為什麼洋人軋死了中國人還得意揚揚?

為什麼中國巡警不懲處洋人,反而把中國國女訓斥了一通?

為什麼圍觀的中國人都緊握拳頭,卻只能勸勸那個不幸的婦女?

中華不振!

在租借中親眼看到這揪心的一幕後,周恩來才真正體會到伯父説的“中華不振”的含義。

3、 從租借回來之後,周恩來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他陷入了沉思之中,他到底沉思了什麼呢?

(1) 為什麼外國人在我們中國人的土地上這麼蠻橫無理?

(2) 為什麼中國人這樣受人欺負?

(3) 為什麼我們的同胞受外國人的欺負,卻無處伸冤,無法報仇?

(4) 這一切都是為什麼?(中華不振)是啊,國家落後就被人欺負,讓國家強大起來,讓

祖國不再受人欺負,就一定要國富民強才行!

4、 在一次修身課上,魏校長問同學們:“請問諸生為什麼而讀書?”同學們踴躍回答, 有的説——

有的説——

也有的説——

5、 很多同學都搶着回答問題,之後周恩來——此時的周恩來靜靜地坐着,他會在想些什麼? 預設:

他在靜靜地思考自己為什麼而讀書

他還在想着租借發生的事情

他在想着怎樣讓中華振興起來

6、 當魏校長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時,那個衣衫襤褸的婦女又浮現在周恩來的眼前,租借裏那令

人揪心的一幕再一次刺痛了他的心,

於是,他為自己立下了這樣一個志向——(教師指課題,學生齊讀)

當魏校長點名讓他回答時,周恩來站了起來,清晰而堅定地回答道——

當魏校長帶着震驚的神情讓他重複一遍時,周恩來鏗鏘有力地回答道——

7、注意,文中的這句話沒有緊跟在冒號後面,而是另起一段,這樣寫給你什麼感覺?(重要的語句往往可以這樣寫,突出中心)

7、 周恩來鏗鏘有力的話語博得了魏校長的喝彩,也深深震撼了我們的心。別的同學都只是為

了滿足自己的需要而讀書,而周恩來卻一心想為中華的崛起而讀書,你從這體會到什麼?(他是將自己的學習與國家繁榮和民族振興大業聯繫在一起,立志要為祖國的興盛而學習、奮鬥)周恩來在12歲那年就已經認識到了中國人要不受帝國主義欺凌,就要振興中華,讓我們再一起讀讀這句話——

三、教師總結

正是因為周恩來從小就認識到中國人要想不受到帝國主義的欺凌,就要振興中華,努力讀書,才有後來開天闢地的豐功偉績。在今天這個繁榮穩定的社會,同學們更加不能放鬆對自己的要求,努力學習,勇於拼搏。

第四篇:國小語文《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教學設計

國小語文《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教學設計

江店國小四年級語文教師錢席2014.11.2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認識8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目標: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通過形式多樣的朗讀,品味語言,深入體會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感受少年周恩來的博大胸懷和遠大志向,樹立為國家繁榮和民族振興而刻苦學習的遠大理想。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在閲讀中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瞭解當時的社會背景,深入體會少年周恩來立志的原因。

教學過程設計:

(一)情境導入

1、師:同學們,有這樣一個人,在飛機遇險的時候,不顧個人安危毅然把自己的傘包送給一個小女孩,你知道他是誰嗎?有這樣一個人,不僅全中國的人愛戴他,全世界的人也愛他,在他逝世的時候,聯合國為他降半旗表哀悼之情,你知道他是誰嗎?有這樣一個人,他在12歲時就説出了一句令所有人都喝彩的一句話,你知道他是誰嗎?

2、生齊讀課題,談談對課文題目的理解。師做點撥:“崛”是興起的意思,“之”是“的”的意思。

(二)感知文本

1、藉助漢語拼音朗讀課文,提出自學要求:

在初讀課文時,要求:

一、要求學生藉助漢語拼音拼讀生字,通過查字典或聯繫上下文的方式理解詞語意思,把課文讀通順,讀準確。

二、觀察田字格中的字,想想:怎麼記住它最容易。

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師做有針對性的指導,如:“嚷”讀後鼻音,“懲處”中“懲”讀二聲,“處”讀三聲,“範”是上下結構不能寫成左右結構,“巡”

中的撇點不能寫成半圓。

2、生再讀課文,邊讀邊思考:本文圍繞着少年周恩來寫了哪幾件事?並找出相關段落。

引導生以“地點、人物、事件”為線索進行概括,通過生生交流,師生互動,理清課文結構,明確:

本文圍繞着少年周恩來寫了三件事:

1、周恩來來到瀋陽,與伯父的對話(1~6)。

2、周恩來在租界裏親眼目睹婦女受人欺凌卻無處説理(7~8)。

3、周恩來在修身課上,立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志向。

(三)探究脈絡

1、初步探究,找切入點:

問題:周恩來為什麼會立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一志向?文中的哪個詞最能體現?這個詞在文中出現幾次?

學生通過自己讀課文,找出本文的關鍵詞“中華不振”,在文中出現2次,進而引導生劃出句子.

2、比較閲讀,交流發現:讓生反覆閲讀兩個句子,比較兩處出現的“中華不振”有什麼不同,然後在班上交流自己的發現,通過仔細比較閲讀會發現:第一次的“中華不振”是由伯父告訴周恩來的,第二次的“中華不振”是由周恩來自己親身體會到的。

3、默讀課文,交流感受:通過讓生默讀課文,邊讀邊感受:文中的哪些句子能讓你感受到“中華不振”?劃出相關句子,然後在班上交流感受,通過交流,有的同學會説:我從伯父的話語中能感受,有的會説:從婦女的哭訴中感受。

(四)精讀體驗

1、角色朗讀,把握情感:請同學們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第一部分,根據自己的理解,把握人物説話時的語氣,然後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分角色朗讀,對學生讀得不到位的地方,師給予及時的指導:例如,當讀到“為什麼?那又是為什麼呢?”這句時,要引導學生讀出周恩來不解、追問的語氣,體現他對這些事情的關注;讀到“為什麼中國人不能去,外國人卻可以,這不是中國的土地嗎?”這句話時,要引導學生讀出疑惑不解的語氣,體現周恩來在疑惑中不斷地追問和思考。

2、發揮想象,深入體會:請生朗讀課文第二部分,邊讀邊想象:當時那位婦女是怎樣哭訴的?中國巡警是怎樣訓斥她的?站在一旁的洋人會説些什麼?聯繫人物當時的語言、動作、神態、心理,切身體會“中華不振”的悲哀。

(五)再讀體驗

1、請學生朗讀(9~16)自然段,思考:周恩來親眼目睹了“中華不振”的事實之後,他做了什麼?——引導生抓住關鍵詞“沉思”

2、交流體會:從“沉思”一詞中,你讀到了什麼?這一問題的設置,關鍵是讓生體會到周恩來立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志向並非一時衝動,而是經過充分思考的,他的志向異常堅定,以後也不會有絲毫動搖,引導生抓住“清晰而堅定”進一步體會。

3、結合自己對課文的理解,請同學們想象:周恩來一個人在沉思什麼?讓生寫一寫自己感受到的少年周恩來的內心世界,然後在班上進行交流。

4、比較閲讀,思考周恩來讀書的目的與其他同學讀書的目的有何不同?通過生自己的比較、體會,引導生明白:為明理、為做官、為吃飯而讀書,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生活需求;而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則是把個人的學習與民族的振興聯繫起來,進而感受到周恩來的博大胸懷和遠大抱負。

(六)暢談感想

引導學生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想想自己讀書是為了什麼,在相互交流中提高認識,昇華情感。

(七)練筆實踐

讓學生回憶自己的成長經歷,通過閲讀、寫信等多種渠道,瞭解別人“成長的故事”,可以瞭解名人的成長故事,也可以瞭解熟悉的親人或小夥伴的成長故事。然後用講故事、寫文章的方式,展示學習的收穫。

第五篇:《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教學設計

中衞中心校“優質課堂”過程性資料: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年級:四年級科目:語文

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重點詞語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過程與方法:

聯繫背景領會課文內容。。

情感態度價值觀:

感受少年周恩來的博大胸懷和遠大志向,樹立為國家繁榮和民族振興而刻苦學習的遠大理想。

重點:感悟周恩來的愛國熱情。

難點:培養學生愛國熱情。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教法與學法:

教法:講解背景,引導學文。學法:讀議結合,合作探究。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聚焦“中華不振”

1、出示課題: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2、師:在課文中有一個詞和課題中“中華崛起”的意思正好相反,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找到這個詞,圈出來。

3、據生答板——中華不振!

二、感受“中華不振”

1、自由讀課文7、8自然段,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中華不振”,作上記號。

2、交流反饋:

5、補充材料(華人與狗不準入內)

三、立志“為中華崛起而讀書”

1、走進周恩來的內心裏,完成導航題。

2、交流反饋學生的寫話。

3、體會“有志者當效周生”這句話的意思。

5、課堂總結

板書:

25:、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中華不振振興中華

作課人:中衞完小

推薦其他精彩範文: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教學設計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教學設計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教學設計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教學設計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教學設計

標籤: 教學 崛起 讀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xuesheji/nq3q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