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學設計 >

音樂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音樂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音樂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音樂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教學設計 篇一

教學內容:

1、欣賞《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和《天邊》

2、聽唱歌曲《銀盃》

3、學習有關音樂知識:民歌、長調、短調、波音記號

4、完成實踐與創造第一題和學習評價二

教學目標:

1、聆聽《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天邊》,感受蒙古族歌手的音色特點,認識波音記號。

2、用模唱的方法學唱《銀盃》,感受、體驗蒙古族短調歌曲的藝術特點,並在學唱歌曲的過程中初步掌握倚音、滑音的演唱方法及知識。

3、學習瞭解有關蒙古族民歌的有關知識,豐富學生音樂視野。

教學重點、難點:

1、熟練地掌握波音、滑音的演唱技巧完整地演唱歌曲《銀盃》。

2、基本掌握本課有關的音樂知識。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和電子音響設備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通過簡短的談話交流,導入本課的欣賞歌曲。

二、欣賞《美麗的草原我的家》

1、首先請學生完整的欣賞由女中音歌唱家德德瑪演唱的《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這首歌的MV.

2、然後提問歌曲是哪個民族的?演唱的歌唱家名字叫什麼?哪個民族的?

3、讓學生自己説説對蒙古族的瞭解。然後老師做簡單補充。(用課件)

簡介:蒙古族主要居住在內蒙古自治區,另有一部分散居於新疆、青海、雲南、遼寧、吉林、黑龍江等地,人口約六百餘萬。蒙古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音樂文化。首選內蒙古自治區的音樂,説明蒙古族民族音樂,特別是民歌中的長調、短調,民族樂器中的馬頭琴,在中華民族音樂寶庫中佔有獨特的地位。同長調因其在蒙古族歷史發展中的文化價值以及其悠長曠達、自由舒展的、優美的旋律而被列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名單。

三、學唱歌曲《銀盃》

1、完整聆聽歌曲《銀盃》,體會歌曲歡快、熱烈的情緒特徵。

2、作品分析:《銀盃》是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的一首祝酒歌。它屬於民歌中的風俗類歌曲,常用於酒宴聚會,彰顯蒙古族人民熱情好客的民族文化。曲調短小,節奏整齊,結構緊湊,是帶有舞蹈性質的短調歌曲。歌曲為五聲羽調式。旋律呈拋物線進行,音程有較大的跳進。演唱中多用倚音、下滑音裝飾旋律。旋律進行,除了級進的進行方式之外,多次出現四度、五度、八度大跳。這不僅使音樂情緒更加高昂、興奮,也突顯了歌曲的蒙古族草原風格和蒙古民族的豪情。

朗讀歌詞,找出歌詞中的襯詞後,摸唱歌曲兩遍。

3、試着用分別用唱襯詞句和不唱襯詞句的方法,唱唱歌曲,體會一下這一擴充句的作用,然後對歌曲進行分句,進一步仔細聆聽,學習一段體知識:

四、樂理知識

1、一段體:由一個樂段構成,因此也稱做一段體或一段式。樂段的內部結構多種多樣,包括兩句式、三句式、四句式、五句式及其他多句式等;也可能是不易劃分句讀的結構或復樂段結構,最終須有明顯的結束(通常結束在主調的主音上作為獨立曲式的樂段,內部常有擴展,即樂句長度因內部擴展而有所增加,或加以補充終止,並常加有引子或結尾。一段體曲式通常可作為短小的歌曲(包括民歌〉、舞曲或器樂小曲的結構形式。

2、滑音記號:包括上滑音、下滑音及這兩種滑音的演唱技巧。

3、波音記號:包括上波音、下波音及這兩種波音的演唱技巧。

五、鞏固訓練

1、歌曲《銀盃》創作背景:酒在蒙古族生活中不可或缺,通常主人將斟滿酒的銀碗託在哈達之上獻給客人客人應接住酒杯表示接受了主人純潔的情誼。主人會在飲宴的過程中載歌載舞地高唱酒歌,以示對賓客的盛情。之後客人用左手捧杯,用右手的無名指蘸第一滴酒彈向天空,蘸第二滴酒彈向大地,蘸第三滴酒塗在自己的腦門上,分別表示敬天、敬地、敬祖先,隨後把酒一飲而盡。因此,酒歌就成為蒙古族民歌藝術中重要的體裁之一。這首記錄於內蒙古伊克昭盟的酒歌,唱遍了整個內蒙古草原,可以説

是各類酒歌的代表,有人甚至將它稱為蒙古族的“族歌”。歌名為《銀盃》,是因為蒙古族在向最尊貴的客人敬酒時,一定要用一隻銀碗盛酒。而且,在蒙古族的觀念中,銀子是比金子還要貴重的金屬,歌名《銀盃》有它非常的特殊的含義。此歌在一些地方也被稱做《金盃》,這是傳承中的正常現象。這首酒歌的情緒熱烈、風格濃郁、音調簡潔、節奏明快、朗朗上口,適合於羣唱。在草原上,《銀盃》早已成為酒席間不可少的精神食糧。

2、播放歌曲《銀盃》MV,欣賞蒙古族歌手的演唱,體驗前倚音、下滑音的韻味,學着唱一唱,體驗蒙古族民歌鮮明的地方色彩。

3、分小組設計獨唱、齊唱、輪唱等演唱形式進行表演,結合“實踐與創造”第一題開展活動,鞏固演唱形式的相關知識。

六、欣賞歌曲《天邊》,學習音樂知識

1、播放歌曲MV,感受、體驗、判斷蒙古男高音音色與女中音音色以及它們在表現音樂意境、表達音樂情感方面各自不同的作用。可讓學生嘗試用語言描述他們的音色特點和聽後印象。

2、學習音樂知識

民歌:

1)概念:民間歌曲簡稱民歌,是勞動人民在生活和勞動中自己創作、自己演唱的歌曲。它以口頭創作、口頭流傳的方式生存於民間,並在流傳過程中不斷經受人民羣眾集體的篩選、改造、加工、提煉,隨着歲月的流逝而日臻完美。

2)特點:具有口頭性、集體性、流傳變異性,短小精練和鮮明的地方色彩等特點。

蒙古族民歌:

1)概念:是蒙古族人民在放牧、養畜以及祭祀禮儀、節日慶典、婚宴等活動中創造的歌唱形式。

2)分類:蒙古民歌按照體裁分類的方法可概括為長調和短調兩類。

3)特點:蒙古族民歌的主要音樂特點為:

音階:蒙古族民歌多為五聲音階,也有少量七聲音階的。

調式:以羽調式和徵調式為主,其次是宮調式和商調式。

旋法:蒙古族民歌的旋律線條經常呈拋物線形,即一個樂句或樂節的高點常常位於中部。

另外,在蒙古族民歌中,五度、六度、七度、八度的大跳經常出現,八度以上的大跳也並不罕見。音程較大的跳進,也是形成蒙古族民歌開闊、穩健、剽悍性格的主要因素。

長調:蒙古語稱“烏日圖道”,意即長歌,也稱做“長調”。蒙古族長調以鮮明的遊牧文化和獨特的演唱形式講述着蒙古民族對歷史文化、人文習俗、道德、哲學和藝術的感悟,所以被稱為“草原音樂活化石”。

主要特點如下:

1)長調具有字少腔長、高亢悠遠、舒緩自由,多大跳音程、尾音拖長,宜於敍事、又長於抒情的特點;

2)長調的旋律,基本以五聲羽、宮調式為主,唱詞是格律自由的四句體,曲調是具有對比、並置、呼應關係的上、下句體。第一樂句為上句,第二樂句為下句。上下句的單段體結構民歌,在我國各民族民歌中非常多見;

3)長調歌詞內容絕大多數是描寫草原、駿馬、駱駝、牛羊、藍天、白雲、江河、湖泊等;

4)演唱長調時,真假聲相結合,並常用顫音及上滑音作裝飾;

5)長調的伴奏樂器以馬頭琴為主,在有條件或音樂會上表演時,則常輔以其他民族樂器,如笛子、三絃等。

短調:是指字多腔少、結構短小規整、節奏整齊勻稱、具有敍述性特徵的蒙古族民歌。短調民歌在蒙古族的音樂生活中曾佔有主導地位。短調種類:狩獵歌、敍事歌、部分舞蹈性的宴歌、情歌和婚禮歌等歌種都屬於短調。短調的特點:曲調較長調顯得短小,音域也相對窄一些,但仍有蒙古族音樂中具有特徵意義的大跳音程。

3、完成學習評價二。

七、課堂小結:簡單總結本科所學,下課!

音樂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教學設計 篇二

教學目標

1.在情境中學習蒙古族舞蹈提、壓腕動作,嘗試創編、模仿擠奶舞的各種動作。

2.感受蒙古族風情,增進熱愛祖國大家庭的情感。

教學準備

課件一份。

教學過程

一、跳一跳,草原小駿馬。

1.談話:旅遊過的地方。

師:你們去旅遊過嗎?去過哪裏?

我們的祖國是個大家園,到處都有美麗的風景!

2.律動:草原小駿馬。

(1)播放PPT。提問:這是哪裏?怎麼去?你們會騎馬嗎?怎麼騎?

(2)播放音樂。

(3)師:這一次音樂有變化了,馬兒有時跑得快,有時會跑得慢,仔細聽音樂!

二、學一學,快樂擠奶舞。

1.欣賞蒙古風光片。

師:我們來到了草原的深處,一起看看草原上的人是怎麼生活的?

2.學習提、壓腕動作。

(1)嘗試自己做動作。

(2)老師示範擠奶動作。

(3)再次示範。

(4)動作講解、練習。

3.創編擠奶舞動作。

(1)討論:有什麼辦法讓奶牛心情好一點?

(2)跟着音樂,用你們自己的方法讓奶牛好心情好一點。

4.組合動作快樂舞蹈。

(1)組合表演。師:奶牛心情好了,方法也會了,再來試試看,能不能擠出更多的牛奶。

(2)完整表演。

(3)不同姿勢再次完整表演。

三、看一看,優美蒙古舞。

播放視頻。師:我們帶着滿桶的牛奶回到蒙古包,喝牛奶、看錶演。

音樂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教學設計 篇三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自然界裏某一區域生存的生物必須形成一個平衡和諧的整體,即生態系統。

過程與方法:應用分析推理等思維形式,對沙塵暴生成的原因進行分析。情感、態度、價值觀:認識到維護生態平衡的重要性。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認識到維護生態平衡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認識到維護生態平衡的重要性。

(2)難點:應用分析推理等思維形式,對沙塵暴生成的原因進行分析。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師導入:同學們,你們見過草原嗎?

那你告訴同學們,草原什麼樣?

(設計意圖:瞭解學情。學生對草原到底知道多少?會不會用聯繫的、發

展的觀點來認識草原上的生物和草原生態。)

2、今天老師為大家準備了一段有關草原生態的錄像,讓我們一起走進美麗

的草原。

(多媒體:“美麗的草原”。學生觀賞草原。)

(設計意圖:從視覺和聽覺兩方面,讓學生感受草原的和諧美,激發學生的學習

興趣。)

二、探究草原的生態平衡

1、看了美麗的草原以後,你有什麼感受?

2、草原上都有些什麼動植物?(師:板書:草、兔子、鷹、狐狸、狼、山羊)

3、草原上的這些動植物之間有着怎樣的食物關係呢?你能畫出幾條食物鏈

嗎?(生:在實驗報告單上寫出幾條食物鏈)

4、畫完以後同小組同學交流,誰願意把你畫的食物鏈展示給全班同學。(投

影展示)

5、現在我們以“草兔鷹”為例,請同學們設想一下,如果

食物鏈的一個環節發生了變化,會發生什麼現象?(獨立思考小組內交流填寫報告單)

(1)如果鷹少了,會發生什麼現象?

(2)如果兔子少了,會發生什麼現象?

(3)如果草少了,會發生什麼現象?

6、推測:如果上面任何一種現象發生了,草原最終會變成什麼樣子?

7、剛才我們假想了草原上食物鏈的一個環節發生變化帶來的連鎖反應,這説明了什麼呢?(獨立思考小組內交流反饋彙報)

(幫助學生認識到自然界的生態系統是一個和諧的整體,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受到破壞,生態系統都可能失去平衡。)

8、思考:在現實生活中,草原上的動植物會無緣無故地減少嗎?(讓學生認識到草原上的動植物不會無緣無故地減少,這些動植物的減少是伴隨着人類的破壞而產生的。)

9、人類的哪些行為會造成這些動植物的減少,進而導致草原生態平衡的破壞呢?(讓學生充分討論後作出分析)

三、認識沙塵暴生成的原因

1、過渡語:人類肆無忌憚的破壞活動,必然會遭到大自然的報復,因此,災難很快就降臨在了他們的頭上。這就是我們接下來將要去揭開的一個謎:是什麼引發了沙塵暴?

2、瞭解沙塵暴是什麼?

3、瞭解沙塵暴有什麼危害?

4、閲讀教材上寧夏藤格里沙漠有關情況的介紹。

5、自主學習資料後,鼓勵學生提出想了解或不懂的問題。

6、組織學生討論分析:

是人類的哪些行為引起了這塊草原生態系統的失衡?

這些行為的後果是什麼?

最終結果又是什麼?

我們應該如何改變這種狀況?

四、思索:在維護大自然生態平衡的活動中,我們能做些什麼呢?我們怎麼做?

音樂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教學設計 篇四

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歌詞中所描述的內容,體會草原的美麗,產生熱愛草原的情感。

2.在理解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3.與其他學科整合,使學生在多種信息的交流與學習中,獲得情感的體驗。

4.學會唱這首歌。

教學重、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詩歌,多種形式理解詩歌。

教學準備:

1.《美麗的草原我的家》的vcd,草原的風景圖片。

2.教學課件。

教學時數:

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初讀詩歌,學習生字。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有沒有去過草原的?想不想去看看呢?去

草原就必須有通行證,要想獲得通行證就得闖過下面這幾關,有信心嗎?

二、請同學們自由地讀一讀詩歌,把生字連同組成的詞語畫出來。

三、學習生字:

蝶:die 蟲字旁 左右結構 蝴蝶 蝶戀花 蝶泳

霞:xi 雨字頭 上下結構 彩霞 雲霞 霞光 朝霞

駿:jn 馬字頭 左右結構 駿馬

撒:sǎ 扌旁 (多音字)撒野 撒手 撒謊 撒手不管

氈:zhān 毛字旁 半包圍結構 氈子 毛氈

描:miao 扌旁 左右結構 描圖 描寫 描述 描繪

繪:hu 糹旁 描繪 繪畫 繪圖 繪製 繪聲繪色

四、複習一類生字,認識二類生字。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理解詩歌內容,有感情地朗讀詩歌,學習唱這首歌。

教學過程:

一、初讀詩歌,感知大意。

1.(播放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同學們,聽完歌曲你有什麼感覺?齊讀詩題,説説你是怎麼理解詩題的?(抓住“美麗、家”兩個詞來講)

2.自由讀詩歌。

二、結合課件,體會內涵。

1.出示“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齊讀,説説應該怎麼讀?(讀出美、親切和驕傲的感受來。)

2.先讀第一節,説説從哪你能體會到草原的美?(結合具體的詞語來講,講後要練讀,教師在學生講述的過程中,在大屏幕上放出映的草原圖片,使學生對草原的美有一個直觀具體的感受)

3.再讀第二節,可以用學習第一節的方法來學習第二節。抓住“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這句話反覆來讀,每一次讀都提高要求。

三、小組合作,展示彙報。

1.學習了這首詩歌,你們有什麼想法?

(學生自由交流,説出自己的想法,可以用多種方法來展示自己的學習心得,如:寫一篇文章,畫一幅畫,編排一個舞蹈,辦一期小報等)

2.學生彙報自己的學習心得。

3.學習唱這首歌。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彙報自己的學習心得,完成課後練習。

教學過程:

一、請同學們把自己設計的小報、排練的節目等學習的心得做以彙報。

二、完成課後練習。

1.讀下面的詞語,邊讀邊在頭腦中聯想畫面。

風吹綠草 彩蝶紛飛 一灣碧水

水清草美 綠色的海 春光萬里

遍地花 百鳥唱 彩雲朵

2.根據課文填詞語。

彩蝶紛飛百鳥唱 駿馬好似彩雲朵

一灣碧水映晚霞 氈包就像白蓮花

3.我來做小導遊。

可以請學生自由發揮,將自己查找的資料和所

瞭解的草原做以介紹。

三、作業:

1.書寫一類生字

2.讀詩歌。

板書設計:

美麗的草原我的家

美麗 家

音樂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教學設計 篇五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初步學會《美麗的夏牧場》的歌譜和歌詞

能力目標:通過欣賞與演唱提高學生熱愛音樂的情感。

情感目標:感受草原音樂的風格和草原人民質樸、執著的性格瞭解西部地區的風土人情,開闊學生的音樂視野

教學重難點:

1、用熱愛家鄉的情感演唱歌曲

2、能隨教師琴聲視唱曲譜

教學用具:

電子琴、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

聽唱法、討論法、互評互學法、合作創新法

教學流程:

一、導入:

播放《牧歌新唱》

師:同學們,你們去過大草原嗎,你對草原的瞭解有多少?(讓學生以各種形式表現對大草原的瞭解)(《牧歌》的音樂做陪襯)

有一首詩“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形象的描寫了草原的景色。草原美--美在她遼闊無邊的胸懷,濃淡相間的綠色,這是草原的自然之美、温柔之美。然而,最令人熱愛和嚮往的則是大草原的壯麗之美、流動之美,牧民們伴着高亢豪放的歌聲快樂的舞蹈幸福的生活在美麗的草原上。同學們要愛護草原,讓草原永遠成為“人間的天堂”。接下來我們一起來欣賞草原歌曲《天堂》,感受一下草原的美。

提問:欣賞了這首歌以後,你們有什麼感受?

二、學唱歌曲《美麗的夏牧場》

師:我們知道,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在我國很多地方都有草原,除了內蒙古,同學們還知道什麼地方有草原?

生:……

師:據老師知道呀,在我國的西藏、寧夏、甘肅、四川、內蒙古、新疆等地方都有草原,在新疆的天山之南,有很多牧草肥沃的牧場,哈薩克族的牧民們就在這片草場上放牧。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首哈薩克族民歌《美麗的夏牧場》。

打出字幕,出示本課課題

1.初聽:(教師電子琴彈唱)

我們首先來欣賞這首歌曲,初步感受一下這首歌曲的風格特點。

欣賞《美麗的夏牧場》,同時出示曲譜)

2.朗讀歌詞:

①下面請同學們深情的朗讀《美麗的夏牧場》的歌詞。(學生自由朗讀)

②找2——3名同學來朗讀

③分男女生來朗讀

師:同學們朗讀的真棒,老師都被你們的深情所感染。那誰能説一説第一段歌詞描寫什麼?第二段歌詞描寫什麼?

(一段描寫景色;二段描寫牧民的生活)

師:“紅梅朵朵開,綠水繞氈房,遠處是冰峯,近處有牛羊。河灘飄炊煙,風兒送茶香,圍坐在花氈上,阿肯在彈唱”把哈薩克草原的美麗景色和哈薩克牧民的生活描寫的非常貼切。

3.再次欣賞:

師:下面大家再來聽老師範唱一遍歌曲,同學們隨音樂輕聲的哼唱歌詞

4.隨着琴聲唱歌詞。(2—3遍)

師:在這首歌曲當中,你最喜歡那一句呢?為什麼?

5.完整演唱歌曲

師:讓我們一起完整的演唱一遍歌曲,在演唱的時候,要注意氣息,口型,聲音位置要統一

6.介紹阿肯

師:在歌曲當中,提到了“阿肯”,阿肯是誰呢?

生:……

師:阿肯是哈薩克族人民對民間歌手的尊稱。阿肯是詩歌的創作者、演唱者和傳播者,阿肯的主要才華表現在即興創作上.他們一般能夠觸景生情、出口成章。除了在平日生產和生活中的即興彈唱,阿肯的重要活動是參加哈薩克牧人聚會時的對唱。阿肯彈唱朗讀歌詞內容、很能表達哈薩克人的豪邁性格、反映天山草原的時代氣息。所以大家特別尊敬他們。

打出阿肯的圖片

三、課堂延伸,進一步激發學生對草原的熱愛之情:

1.滲透環保教育

師:我們現在已經欣賞了草原的美景,學唱了優美的草原歌曲,已經能充分的感受到草原的美麗,但是,近年來草原沙化情況日益嚴重,作為國小生的我們該怎麼做呢?

生:……

師:看來保護草原、熱愛草原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2、創編標語

師:除了用歌聲之外,你還想用哪些方式來保護草原呢?

(1)寫一段話或寫一個主題標語。

(2)把你創編的標語、寫的話貼在黑板上!

四、小結

背景音樂《美麗的草原我的家》

師:大草原藴含着古老的民族文化、寶貴的風土民情,她所藴含的生命的壯麗與偉大,深深地震撼了我們的心靈。因此,我們要更加的瞭解草原,更加地熱愛草原。可是,在新疆和內蒙古等草原的附近都有着大片的沙漠,只要一起風大片的塵土就撲向草原,使草原逐步沙化,今天的人們正在積極造林防沙,部分草原的生態環境已經得到改善,同學們,讓我們好好的愛護草原,讓草原成為我們人類永遠的天堂。

音樂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教學設計 篇六

教學目標:

1.在情境中學習蒙古族舞蹈提、壓腕動作,嘗試創編、模仿擠奶舞的各種動作。

2.感受蒙古族風情,增進熱愛祖國大家庭的情感。

3.感受音樂的歡快熱烈的情緒。

4.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教學準備:

課件一份。

教學過程:

一、跳一跳,草原小駿馬。

1.談話:旅遊過的地方。

師:你們去旅遊過嗎?去過哪裏?

小結:我們的祖國是個大家園,到處都有美麗的風景!

2.律動:草原小駿馬。

(1)播放PPT。提問:這是哪裏?怎麼去?你們會騎馬嗎?怎麼騎?

(2)播放音樂。

(3)師:這一次音樂有變化了,馬兒有時跑得快,有時會跑得慢,仔細聽音樂!

二、學一學,快樂擠奶舞。

1.欣賞蒙古風光片。

師:我們來到了草原的深處,一起看看草原上的人是怎麼生活的?

2.學習提、壓腕動作。

(1)嘗試自己做動作。

(2)老師示範擠奶動作。

(3)再次示範。

(4)動作講解、練習。

3.創編擠奶舞動作。

(1)討論:有什麼辦法讓奶牛心情好一點?

(2)跟着音樂,用你們自己的方法讓奶牛好心情好一點。

4.組合動作快樂舞蹈。

(1)組合表演。師:奶牛心情好了,方法也會了,再來試試看,能不能擠出更多的牛奶。

(2)完整表演。

(3)不同姿勢再次完整表演。

三、看一看,優美蒙古舞。

播放視頻。師:我們帶着滿桶的牛奶回到蒙古包,喝牛奶、看錶演。

活動反思:

這首歌詞共分三小節,歌詞中描寫了草原的無限美麗風光,讚美了牧民們美好、幸福的新生活。

在教學中,我首先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通過課件展現草原的美麗,再通過深入閲讀理解找出體現草原的美的語句,聯繫生活實際和展開想象激發學生對草原的熱愛之情。在理解感受的基礎上通過朗讀、背誦進行表達,開拓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想象創新能力。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注重引導學生抓住重點句理解感悟。

教學時,我讓學生自學探究,弄清“你從哪些地方感悟到了草原的美”這個核心問題,並組織學生小組討論交流學習的體會。在研讀時,我充分利用各種手段和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抓住重點語句感悟想象感受到草原的美麗、遼闊。例如:學生抓住遍地花想象到草原到處都是花,彩蝶紛飛想到各種顏色的蝴蝶在百花叢中翩翩起舞,百鳥唱想到很多鳥在草原上嘰嘰喳喳的叫着……在此基礎上,我還利用形象生動的語言進行描述,並結合課件讓學生想象,這樣把抽象的語言文字變成具體的畫面,學生進一步感受到了草原的美。

二、運用課件營造學習氛圍。

教學中我搜集了很多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圖片,把學生的注意力馬上吸引過來,一下就將同學們帶進了學習的氛圍。在授課即將結束時,我讓學生親耳聆聽這首歌,並欣賞大草原的無限風光。同學們都不由自主地跟着唱起來,有的同學甚至不由自主地跟着節奏翩翩起舞。整節課在歌聲中結束,使學生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

三、抓朗讀走進文本

讀是學習理解課文的必要手段,在語文教學中我們不難發現,凡是朗讀能力強的孩子理解能力一般也很強。各種形式的讀,在讀中給學生創造再造草原意境的氣氛。我設計了個人讀、小組讀、默讀、集體讀、男女生比賽讀、喜歡讀的同學起立來讀、評價讀等等讀書形式,讓學生在讀中走進課文,激活學生的內心世界,引發個性張揚,享受朗讀中的無限樂趣,使語文教學變的生氣勃勃,促進學生感悟能力的發展。學生一旦讀進去了,那麼理解起來就不會那麼困難。再熟讀的基礎上再引導學生背誦就水到渠成了。

四、交給學生學習的方法

葉老一句“教是為了達到不教”道破了閲讀教學的天機。“教”怎樣達到“不教”呢?它的關鍵在“教”的內容,教師不僅要教學生懂得一篇文章的語言文字、思想內容、寫作技巧等,更重要的是教學生閲讀方法。掌握了方法,()學生才自能閲讀,教師才可能“不教”。在學完歌詞的第一小節,我引導學生總結學習此段的方法,學生在相互啟發的基礎上,總結出讀文找句子,抓詞來理解,感情來誦讀,熟讀背下來。然後進行學法遷移,學生再去學習第二、三小節歌詞,也就輕鬆自在了。同時我又引導在理解的基礎上去積累,並且讓學生感悟背誦的方法。進行及時的總結,逐漸形成學生學習的能力。

五、讀寫結合,創編歌詞

學文後,我還讓學生以《美麗的長春我的家》進行仿寫訓練,效果較好,我發現他們寫完後還在互相欣賞呢。我想語文教學就是要既抓好語言文字的訓練,又要將閲讀與寫作結合,這樣才能相得益彰。

音樂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教學設計 篇七

教學目的:

1、欣賞音樂,學習用點、線和色彩畫感受,培養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

2、通過聽音樂,畫感受,提高學生審美能力。

教學過程:

一、聽音樂進教室

二、師生問好

三、聽記:(簡單的旋律)

1=F2/4

112┃(323)┃5653┃2—┃

(2532)┃(123)┃2161┃5-

方法:A、師奏F大調音階(上引、下行)生仔細聆聽,並分析拍號。

B、師旋律奏一遍,生隨音樂用手指劃拍(學生應規定速度)

C、師重複彈,生記下各音

D、師再次彈奏,生同時默唱、校正、糾錯

E、將聽記內容唱一唱

四、念念拍拍:

導入:剛才老師測查了同學們的聽音導入:剛才老師測查了同學們的聽音考考大家。

(出示小黑板)

(1)XXX┃XXX┃XXXXX┃X-

(2)X?XXX┃XXX┃XXXXXX┃X-

A、分析拍號後,生自行準備,1-4組第一條,其餘的第二條。

B、請個別生念念拍拍,(注意:XXX,XXXXXXX較難),後集體評議

C、要求勻速進行節奏練習,整體的可由慢到快。

對照下面三組節奏,按老師所拍的先後次序,把序號填寫在括號裏:

()XXXXX┃X-

()XXX┃XXX

()XXXXXX┃X-

方法:A、請個別學生上面拍打,其餘評議是否正確。

B、生自由練習

C、聽老師打節奏,將序號填在相應的小括號中。

D、按序號連起來練習

五、欣賞歌曲《天堂》。

1、播放歌曲。

2、討論:這首歌曲表達了怎樣的情感?你從歌曲中感受到了什麼?

3、第二次播放歌曲,討論:

A、歌曲具有哪個民族特色?

B、歌曲曲調由兩部分第一部分優美、深情表現了對家鄉的讚美,第二部分高亢、充滿激情,表現了對家鄉的無比熱愛,這種變化是怎麼表現出來的?

4、第三次播放音樂,讓學生邊聽邊用曲線畫,感受音樂的起伏變化。

5、完成17頁填空練習,並練習唱一唱。

六、欣賞歌曲《牧民的一天》。方法同上。

七、小結。

音樂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教學設計 篇八

教材分析:

《 美麗的草原我的家》用詩的語言勾勒了一幅草原美景——綠草如海、鮮花爛漫、碧水清波 、晚霞夕照、彩蝶紛飛、百鳥歌唱、氈包有如白蓮花、駿馬好似彩雲朵、牛羊猶如珍珠撒?這就是蒙古族人民自由、安寧、美滿、舒暢的生活,更是牧民雙手托起的幸福大廈。

歌曲用單二部曲式結構而成。第一樂段的節奏均勻、穩健;第二樂段從弱拍起唱,使原本平穩的節奏帶有了起伏的律動感。歌曲的旋律採用了牧歌的素材,並用五聲宮調式構成旋律,給人以遼闊、悠揚、婉轉、抒情的印象。這種將情感波瀾與意境相融合的創作手法,非常深 刻地表現了蒙古族牧民意氣風發的精神面貌及對幸福生活無比讚美的歡樂心情。

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經過以往音樂課的學習,具備了一定的分析作品欣賞作品的能力。熟悉歌曲教學中唱歌詞、歌譜、打節奏、等一系列的學習方式。通過多種形式的欣賞活動,鞏固和提高表現音樂的基本技能。擴大音樂欣賞的範圍。在教學中重點感受、蒙古族人民自由、安寧、美滿、舒暢的生活。 採用多種形式欣賞使學生樂於參與音樂活動。

教學目標:

1、欣賞女中音獨唱《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體驗歌曲優美抒情的情緒以及表現的寬廣美麗的草原情景,體驗蒙古族歌曲的風格。

2、初步瞭解、感知女中音柔和、渾厚的音色特點。

3、知道蒙古族是祖國大家庭的重要成員,樂於主動了解蒙古族文化,喜歡蒙古族音樂。

教學重點:

1、欣賞、感受蒙古民歌,激發學生對蒙古民歌的熱愛之情

2、初步瞭解、感知女中音柔和、渾厚的音色特點。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感受蒙古民歌的風格特點。瞭解長調和短調。理解蒙古民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方法:

試唱法、聽賞法、討論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錄音機、磁帶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景 導入新課 課件出示:大草原畫面 蒙古族的風土人情

師:看我們來到了什麼地方?

學生欣賞畫面

師問:你在草原上看見什麼景色?(請學生髮揮想象自由發言)

二 出示學習目標

課件出示學習目標:

1、欣賞女中音獨唱《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體驗歌曲優美抒情的情緒以及表現的寬廣美麗的草原情景,體驗蒙古族歌曲的風格。

2、初步瞭解、感知女中音柔和、渾厚的音色特點。

3、知道蒙古族是祖國大家庭的重要成員,樂於主動了解蒙古族文化,喜歡蒙古族音樂。

三 欣賞《美麗的草原我的家》

1、初聽歌曲。

師:播放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 感受歌曲的情景和內容。

聽聽歌曲中唱出了內蒙大草原怎樣的景色?

2、學生聆聽後交流回答自己的感受。

3、瞭解演唱者德德瑪。

課件出示:

德德瑪(1947) 蒙古族女中音歌唱家,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額濟納旗人。1962年入呼和浩特內蒙古藝術學校學習聲樂。19 64年入中國音樂學院聲樂民族班學習。現任中央民族歌舞團獨唱演員。經常演唱的代表曲目有:《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嘎達梅林》、《奧菲歐的詠歎調》等。

4、分段欣賞。

師:大草原多麼美麗啊!如果我們生活在這裏,會是怎樣的心情?歌曲中表達草原人民對草原怎樣的一種感情?為什麼?請同學們看歌詞分段欣賞歌曲。

課件出示歌詞

學生聆聽談感受

5、完整欣賞,隨旋律哼唱,進一感受歌曲表達的對草原的熱愛和讚美之情。

6、請學生根據歌曲情緒,設計一些簡單的伴奏音型為歌曲伴奏 分組討論,可加入小樂器伴奏。

四 拓展延伸

課件出示:

聆聽騰格爾創作並演唱的《天堂》,試着跟他一起唱。想一想為什麼他把自己的家比作“天堂”?

比較德德瑪演唱的《美麗的草原我的家》與騰格爾演唱的《天堂》,兩位歌唱家在演唱風格上、音樂情緒上有何不同?

學生交流彙報

五 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乘着歌聲的翅膀去內蒙古大草原遊玩了一圈、欣賞了內蒙音樂,通過歌曲的欣賞與學習,我們感受到了遼闊而美麗的內蒙古大草原,感受到了內蒙古的草原風情,感受到了我們偉大祖國的大好河山。在以後我們還要學習其他民族的音樂,對少數民族能有更進一步地瞭解。

板書設計

美麗的草原我的家

中速 讚美的

教學反思

《美麗的草原我的家》是一首充滿蒙古族風情的歌曲,通過聆聽讓學生了解蒙古族的風土人情,感受蒙古音樂的風格特徵,進而產生對草原及蒙古人民的喜愛之情,激發學生對家鄉的讚美,對祖國的熱愛。

在這堂課的教學中,我通過創設情境引領學生來到美麗的大草原,然後通過不同形式的聽賞歌曲,讓學生對蒙古族音樂文化的瞭解更豐富,交流也更主動。更喜歡蒙古族音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xuesheji/o75j5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