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學心得體會 >

聾校教師敍事:一路成長一路歌

聾校教師敍事:一路成長一路歌

【內容提要】隨着聾童的出生率及後天因病致殘率的降低,聾生越來越少,聾校發展面臨由專一聾教育向聾啞、智障、自閉等綜合性教育的轉型。在這一轉型期,通過有效的教育科研,促進聾校教師儘快適應並掌握智障、自閉學生心理髮展規律及教育教學規律,探索對這類學生的有效教育教學方式,是目前聾校科研普遍面臨的課題,本文就昌樂聾校自2012年實施學校發展轉型以來,通過教育科研,促使教師適應智障及自閉學生教育所走過的教育科研歷程進行了故事講述。

聾校教師敍事:一路成長一路歌

一路成長一路歌

 

有一種責任,叫做守望家園;

有一種信念,叫做永不放棄;

有一種成長,叫做破繭成蝶……

昌樂聾校,這個始建於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聾教育學校曾一度閃耀着特殊教育的輝煌,在九十年代,昌樂聾校已經成為全省特教的標杆,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高級項目官員達·累斯先生曾駐足於此。這裏自建校以來,就有一批又一批的聾教育專業教師為聾生的成長奉獻着青春和熱血。

曾幾何時,聾啞教育被視為一項專業性極高的教育;曾幾何時,聾啞教師那岀神莫化的手語美到讓人心醉。但是,隨着社會對兒童健康的關注,聾童的出生率及後天因病致殘率迅速降低,今天的聾校的老師們不得不面對這樣的一個尷尬局面:聾生越來越少了,我們的教育該走向何方?

是守着寥寥聾生熬天混日?還是另闢蹊徑,自我變革?

這是一個催人奮進的時代,在歷史前進的步伐中,2012年,昌樂聾校毅然選擇了學校發展轉型這條道路:確定了“做強聾教育、做大智障教育、做好自閉教育”的發展思路。然而要實現這樣的一種變革,學校面臨的最大阻力就是——教師的專業化。

是呀,雖同為特教領域,但聾教育與智障教育、自閉教育仍有很大區別,學生的生理心理髮展規律、 課堂教育教學規律等等,對於這些從踏上崗位之初便從事聾教育專業的教師仍然是一個不可迴避的新課題!

在困難面前,聾校的領導老師們沒有退縮,在需要面前,縣教研室的領導們給予了親切的指導和幫助。為了讓教師提高專業理論知識,2012年——2013年,學校連續兩年開展以“書香溢校園,讀書伴成長”為主題的專項科研活動,刑同淵教授著寫的《特殊兒童早期干預》、房軍民講授著寫的《特殊教育學校實用培智教學法》、王伊友教授著寫的《特殊教育課堂教學評價及發展模式》等必讀書目成為教師們每日研讀的功課。在此基礎上,學校組織開展了讀書辯論賽、專業理論知識競賽、讀書心得交流會、專家網上論壇等活動,豐富的活動、熱烈的爭論、會心的交流激發了老師對知識的渴求,就是在這樣的一種學習研究氛圍中,奠定了教師們對智障學生和自閉症學生教育的理論基礎。

“凡事預則立”,2013年,在教科研的推動下,學校培養出了一批具有一定理論水平的教師團隊,由此,學校開設了第一個智障班和全縣第一個自閉症班,分別由教科室主任和年輕有為的骨幹教師擔任班主任。從理論走向實戰,也就意味着學校教科研工作真正落地生花,為結出豐碩的果實,學校不斷完善教科研隊伍,組織骨幹教師擔任兩個班的課程教學任務,並由這些教師成立了智障教學研究和自閉症教學研究小組,對課堂教學和學生生活教育進行實踐探究,學校關於智障和自閉症領域教學的科研工作在羣策羣力中又邁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因愛而教,因教而研”,當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升騰在每個老師的心中,以教科研助力成長便是教師們的一種主動追求。根據學生實際,學校確立了“學生自理能力培養”“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學生課堂教學研究”三大研究科題,專人負責,分組實施,交叉進行,教研組的老師們白天實踐操作,晚上翻閲資料,到兄弟學校學習觀摩,請專家來校指導……,在不斷的研究與實踐中,教師們逐漸研究出了對智障學生以生活化教育進行自理能力和行為習慣培養的有效策略和方法,由此,學校形成了“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全納育人”的四全育人策略,在這裏,每一個環節都藴含教育的意義和契機,每一個場景都是教育的實戰場地,每一個教職工都是教育的施教者,“四全”育人策略是學校教科研深入實施的成果,更是特教人對特殊兒童的心血凝聚,它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創造了適於智障兒童成長的教育,引起了濰坊市教育局領導的積極關注。

隨着教科研的深入,聾校對智障學生和自閉學生的教育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效,贏得了家長們的高度認可,2014年,智障學生已經擴展為三個班級,佔到了學生總數的74%,自閉症學生達到六人。當這類學生的教育教學走向了正規,老師們卻在思考一個問題:對智力殘疾學生,我們應該怎樣為他們的將來負責呢?在特殊教育課程改革相對滯後的背景下,對課堂改革的思索在聾校教師們的心中醖釀開來。14年5月,在生機勃發的春天,借勢縣優質課評選,學校優質課評選活動也緊鑼密鼓的開展起來了,在眾多優秀的課堂中,從幼兒園調來的一位年輕教師的音樂課引起了大家的關注,這位老師通過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採用形象直觀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體驗中大膽的表現自我,這節課生動有趣,智障學生愛唱歌、喜歡音樂的熱情被調動起來了,在師生互動中,課堂教學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場聽課的縣教研室劉學梅老師在給予高度評價的同時也中肯的意見和建議。這節課彷彿推開了一扇通往春天的大門,老師們發現趣味化的情景教學更容易引起智障學生學習的興趣,於是,教研組們請進縣教研室領導及專家反覆探討論證,教師們課堂上不斷的進行實踐嘗試,一次次成功,一次次爭執,一次次喜悦,一次次思索,公開課上了無數次,教研組辦公室常常燈火通明,教研室劉學梅老師專門來校盯課兩週,就是這樣的一種教科研精神,終於破解了智障學生課堂教學難題,形成了聾校針對智障學生實施的“基於生命  整合資源  靈動課堂”的特色課堂,課堂以尊重生命潛能為基本價值觀,整合校內校外資源、家長社區資源、生活環境資源、課程教育資源,讓智障學生的課堂充滿靈活、靈氣、靈巧、靈感,使學生在動手、動腦、動心、動情中獲得身心發展。在這一理念的實施中,智障班和自閉症的課堂“活”了起來,餐廳寢室是生活的課堂,區域活動是體驗的課堂,社區實踐是社會的課堂,在這裏,我們淡化了生活和課堂、課上和課下、校內和校外的區別,形成了學校、社區、家庭三位一體的大教育。

深入細緻的科研為聾校發展注入了生機和活力,在短短三年時間內,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三年來,在校學生從二十幾人上升到了近百人;2014年,學校在濰坊市特殊教育學校點評中,其教育內涵獲得了領導的肯定;由智障學生和聾啞學生共同演繹的舞蹈《組詩吟唱》登上了《我是小明星》的決賽舞台,並獲得第一屆中國中國小校園影視大賽金獎;2015年,聾校自閉症課堂教學在濰坊電視台進行報道,聾校實施的“靈動課堂”被申報為濰坊市特殊教育特色研究項目,3月份,全縣特殊教育教學研討會在聾校召開,教師出示的公開課贏得了縣教研室領導劉雪梅老師及來自普通學校教師的高度好評。

“情灑無聲處,愛在天地間”,當《特殊教育三年提升計劃》的腳步踏歌而來,當殘疾學生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教育科研已成為特殊教育學校最強有力的生命力,她為學校的發展注入源源不竭的動力,更實現着特教人向自己的教育夢想前進。教育科研,在成長的路上,我們因你而美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xuexinde/ygd7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