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方案 >

三年級上冊數學《噸的認識》教案精品多篇

三年級上冊數學《噸的認識》教案精品多篇

三年級上冊數學《噸的認識》教案精品多篇

國小數學《噸的認識》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使學生認識質量單位噸,初步建立1噸的概念,知道1噸=1000千克,並能進行質量單位的簡單化聚。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對物體質量估計的能力,能在實際生活中解決一些相應的問題。

情感目標:加強數感訓練,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繫起來。

教學重點教學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質量單位噸,瞭解1噸的具體質量。

教學難點:掌握不同質量單位之間的簡單換算,會選擇、運用質量單位。

教學準備:課件、桶裝礦泉水

教學教程:

一、複習舊知

1.我們以前學過的重量單位有哪些?(板書:千克 克)

2.千克和克之間有怎樣的關係?(1千克=1000克)

二、創設情境,導入新知

1、今天,老師要帶同學們去水果市場逛一逛。看,這裏到處可見一箱箱的水果,真熱鬧啊!讓我們拿一個大蘋果看看能有多重吧!

[ 出示:一個蘋果重200( 克 );]

問:那一箱蘋果呢?[出示:一箱蘋果重10(千克)]

2、[ 出示:一卡車蘋果重3();]

問:一卡車蘋果的重量是3克,還是3千克?都不恰當,是吧?因此,人們就又規定了一個新的,較克和千克大的重量單位——噸。

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噸的認識”(板書課題:噸的認識)

三、實際體驗、學習新知

(一)建立“1噸”的概念

1、瞭解“1噸”的物品有多重。[ 出示桶裝礦泉水(實物)]

①請幾名學生親自搬動礦泉水,體驗1桶水的重量(20千克)(搬運很吃力)

②請你算一算5桶水的重量是多少?(板書:100千克)

師:把5桶水裝在1個袋子裏,是100千克。這麼重的東西,就是老師也搬不動它。可是,即便這麼重的東西,它的重量也沒達到1噸;得10個和它同樣重的大袋子合在一起後,總重量才為1噸。(板書“1噸)

2、鞏固對“1噸”的理解(以學生體重為例)。

師:為了更好地認識“噸”這個重量單位,老師再打個比方。

咱們班有56名同學,有誰能説一説你自己的體重是多少千克。(生彙報)

師:假設平均一個學生的重量是25千克,那就需要把咱們班40個同學都擺在大秤上,總重量才是1噸。

總結:每個袋子裝的礦泉水的重量是100千克,10個袋子的總重量是1噸;每個學生的體重是25千克,40個學生的總重量是1噸。根據這些內容,你能説出噸和千克的進率關係嗎?(板書:1噸=1000千克)

3、瞭解重量單位“噸”的應用範圍

①在計量較重的物品的重量時,會用“噸”作單位;

②在計量許多物體的重量的總和時,會用到“噸”作單位;

③除了上面這些,還有交通工具的載重量也常常用“噸”來作單位。 “噸”的國際單位符號是“t”。請看,在這輛卡車上有“4 t”的字樣(放大)。問:這表示什麼意思啊?(4噸)

(二)加深對“噸”的理解

出示情景圖:怎樣理解限重一噸,能想辦法幫助小動物們過橋嗎?(學生思考,多種方法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三)在生活中找“1噸”

學生自由發言,再次建立“噸”的概念

四、鞏固知識,將數學還原回生活

1、完成教科書1題

2、判斷下面説法是否正確,用手勢表示出來。

(1)一瓶墨水重150克。()

(2)一頭鯨重2噸。()

(3)數學課本重18千克 ()

(4)一桶水重10釐米。()

3、請選擇合適的答案,把序號填在()裏。

火車裝貨( ) A、60噸 B、600千克 C、6000克一隻雞重( ) A、2噸B、200千克 C、2千克 小明體重( )A、4噸B、30千克C、800克 每個蘋果重( ) A、2克B、1千克 C、150克

4、請在( )裏填上合適的單位名稱

一艘輪船重50( ) 一個西瓜約重3( ) 一支鉛筆重30( ) 一頭大象重7( ) 一把梳子重50( )小明體重35( )

5、課後延伸:讀一讀這篇日記,再回答提出的問題。

今天清晨9點鐘,我就從30噸重的牀上起來。很快地刷了牙洗了臉,然後吃了約200噸重的早飯。背起2克重的書包,飛快的奔向學校,路上碰到了載重量8克的大卡車。中隊長檢查了我的日記後,竟然在我的日記上寫了“可笑”二字,同學們,你們知道可笑在哪裏嗎?

五、總結: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噸的認識教學反思:

本節課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自然地引出“噸”的概念、讓學生知道“噸”這個質量單位的產生是生產生活的需要。在學生掌握了噸和千克的關係後再出示並解決主題圖中提出的問題,學生的思路就會很清晰,對“噸”的概念及應用豁然開朗。

本節課的練習設計貼近生活,使學生感興趣。如在練習中出現的一篇有趣而又貼近學生生活的數學日記,由於是單位的錯用鬧出了一系列的笑話,學生在閲讀過程中笑得前仰後合。做這樣的練習既有趣又聯繫生活,同時也鞏固了新知識。調動了學生主動學習數學、運用數學的積極性。

同時,本節課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調動學生各種感官積極參與,通過看一看、想一想、算一算、説一説、背一背等方式突破本課的重、難點,也是本課的亮點所在。

而在小組合作方面,應該大膽放手,給學生更大的空間去思考,去創造。另外,多媒體課件的製作和使用也應考慮到學生的可視效果。

國小數學《噸的認識》教案 篇二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堂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31—32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使學生認識重量單位噸,知道噸在實際中的應用,初步建立1噸重的觀念,知道1噸=1000千克。

2.過程與方法:能進行質量單位間的簡單換算,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概括、推導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觀察、比較和猜想推理等活動,培養學生對物體質量估測意識和能力,能在實際生活中解決一些相關的問題。

教學重點:

建立質量單位“噸”的概念及噸與千克的換算。

教學難點:

建立質量單位“噸”的概念。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課前讓學生測量自己的體重。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複習舊知

師:同學們,前面我們已經學過的質量單位有哪些呢?

生:克、千克、斤

師:那麼千克和克又有什麼關係呢?

生:1千克=1000克

師:很好,下面我們一起來看。(PPT出示:填適當的單位)

2、創設情境

師:前段時間正是國慶放假,牛大哥、熊大哥、馬大哥和鹿老弟約好一起出去遊玩,走着走着,他們來到一條小河邊。你們看,他們在討論什麼呢?他們遇到什麼麻煩了嗎?

生:馬大哥要大家一起過橋,但橋邊有個牌子寫着“限重1噸”。

師:那“限重1噸”是什麼意思呢?誰來告訴我?

生:不能超過1噸。

師:“限重1噸”就是隻能是1噸,不能超過1噸的意思。

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新的質量單位“噸”。(板書課題:噸的認識)

二、活動體驗、建構新知

1。建立質量單位“噸”的概念

師:我們一起來想想,生活中有哪些物體的重量是用“噸”來作單位?

生1:大象的重量

生2:飛機的重量

生3:鯨魚的重量

生4:一座房子

生5:一座山

生6:輪船的重量

。.。.。.

師:看來同學們觀察都很仔細,很好,給自己鼓掌吧!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PPT出示用噸作單位的物體,引導學生説出物體及其重量。)

小結:那麼,我們在計量較重物品或大件物品的質量時,常用噸作單位。(噸可以用字母t來表示)。接着讓學生把這句話畫出來,再齊讀一次。

2。感受1噸有多重

師:課前,我讓同學們回去稱自己的體重。現在,體重大約是25千克的同學,請舉手。(接着,我讓4位同學上來)

下面,我們請4位同學上來感受25千克的重量,背一背,説説背完後的感受。

師:好,你先來説説

生1:沒問題,我能背得動。

師:你呢

生2:我也行,感覺很輕。

。.。.。.

師:那現在讓你們把這4位體重約為25千克的同時背起來,你們能做到嗎?

生:不能,太重了。

師:我們知道,一個同學的體重是25千克,那4個同學的總體重是多少呢?

生:100千克。

師:誰來説説是怎麼得來的?

生:4個25千克就是100千克。

師:很好,我們給他鼓掌。4個25千克,也就是4乘25,就等於100。

師:那照這樣計算,40個同學的體重和又是多少呢?

生:1000千克。

師:説説你是怎麼算的?

生:40個25就是1000。

師:那1000千克也就是。.。.。.

生:1噸。

3、單位換算

接着,讓學生試着説出1噸=1000千克(板書:1噸=1000千克)

師:那麼,反過來1000千克也等於1噸。

(板書:1000千克=1噸)(讓學生齊讀)

師:我們一起來看,生活中,像這樣1袋大米是100千克,那幾袋大米重1噸呢

生:10袋。

師:為什麼呢?

生:1袋100千克,10個100就是1000,1000千克也就等於1噸。(引導學生説出1噸=1000千克,1000千克=1噸)

師:1頭牛重500千克,那幾頭牛重1噸呢?

生:2頭,500+500=1000(千克)

1000千克=1噸

師:(PPT出示教材第32頁)同學們試着完成課本32頁例8。

(邊巡視邊指導)

師:好,寫好的同學請舉手,看看哪一組完成得最快。

很好,手放下。好,我們一起來説説,4噸等於多少千克呢

生:4000千克。

師:很好,那誰來告訴我你是怎麼想的?

生:1噸是1000千克,4噸是4個1000千克。

師:4個1000千克也就是4000千克。

師:那3000千克又等於幾噸呢?

生:3噸

師:為什麼呢,誰來説説你是怎麼想的?

生:1000千克是1噸,3000千克裏面有3個1000千克。

師:3個1000千克也就是3個1噸,也就等於3噸。

同學們,都能聽明白嗎?

生:明白。

三、聯繫實際,學以致用

教材第32頁“做一做”

1。一隻大象重6000千克,也就是()噸。

一輛卡車載質量5噸,也就是()千克。

2。把合適的體重與對應的動物連起來。

50噸80千克6千克4噸

3。解決情境問題

師:剛才大家知道1噸有多重了。那你們現在你們知道它們能同時過橋嗎?為什麼?

生:不能同時過橋,因為他們的體重總共有1300千克,超過1噸了,他們一起過去。這橋就會斷了,他們就掉到水裏淹死了。

師:説得真棒,他們如果同時過橋的話,他們的總體重是多少呢?

生:400+300+500+100=1300千克

師:那1300千克等於幾噸幾千克呢?

生:1300千克=1噸300千克

師:你是怎麼想的呢?(引導學生把1300拆成1000和300)

生:1000千克等於1噸,剩下的300千克就是300千克,所以1300千克=1噸300千克

師:那1噸300千克>1噸,也就是超過1噸了,橋就會斷掉。

師:那他們應該怎樣過橋呢?大家可以先在小組內討論一下,看哪個小組的方法最多、最好。

生1:他們可以一個人先過去,另一個再過去。

生2:也可以兩個人一起走。

生3:還可以讓牛大哥先過去,然後他們三個一起過去。

師:你們的方法真棒,牛大哥他們用了你的方法都安全地過了橋,都很高興。

你們想得真周到。我們過橋時一定要注意安全。

四、全課總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

師生交流後小結:這節課認識重量單位噸,體驗1噸的重量,計量較重物品或大件物品的質量時,常用噸作單位。還有1噸=1000千克,1000千克=1噸。

教學反思:

新課標指出“有效的數學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教師是要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探索、合作交流等學習方式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技能、思想和方法。”

《噸的認識》一課的教學中,通過讓學生觀察體驗,自主探究,讓學生經歷了知識的形成過程。反思這節課,我具體概括為以下幾點:

一、注重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繫

在教學設計方面,選取學生生活實際的素材。本節課裏我採用了大量生活實際的物品,如大象、輪船、貨車等,讓學生易於接受,使抽象的問題一下子變得直觀、有趣。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有助於學生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審視生活,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和數學的興趣。

二、注重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

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數學課程的內容是現實的,學習的過程也應該是一個充滿生命力的過程,學生要有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的時間和空間在自主探索、親自實踐。在本節課的教學中,將知識發生、發展過程與學生的體驗活動統一起來。由於“噸”是一個比較抽象的質量單位,首先讓學生建立質量單位“噸”的概念,然後感受1噸有多重,把抽象的知識在實際操作中去理解。在初步瞭解了1噸大概的重量後,我又以一名25千克重的學生的體重為例,讓40名同學站起,再次感受1噸的重量,學生對1噸有多重層深入地理解。從具體到抽象,從物化到內化的學習過程,提供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三、注重學以致用

在練習的設計上,緊密圍繞本節課的重難點進行有層次、針對地練習,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我根據新課標的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在本節課中力求體現:激發興趣讓學生樂學,聯繫生活使學生要學,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學生會學,教學效果良好。

國小數學《噸的認識》教案 篇三

教學內容: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目標:

過程方法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教學情景的創設,對學生進行愛祖國、愛家鄉、立志建設家鄉的教育。

教學重、難點:

1。使學生建立對噸的認識,認識噸與其他重量單位間的關係,並能比較熟練到進行簡單的化聚的計算。

2。培養學生利用遷移和對比來掌握知識的學習方法,並能在實際生活中解決相應問題。

教具準備:多媒體設備一套,CAI課件,學生自帶實物若干。

學情分析:

“噸”這個質量單位,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觸,為了幫助學生對質量單位“噸”有具體感性的認識,充分利用多媒體手段幫助學生結合生活實踐進行學習;噸與千克的單位換算同千米與米的換算推理過程相同,這部分知識主要由學生自己嘗試完成,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推理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設清淨,引入新課

1、展示情境

師:同學們,你們一定聽過“曹衝稱象”的故事吧?(媒體出示曹衝稱象的照片)曹衝用自己的聰明才智稱出了大象的重量,可是他稱出了大象的重量之後卻遇到了一個新的問題:

媒體播放曹衝的問題:同學們,我是曹衝,我稱出了大象的重量後,發現二年級學過的重量單位用起來很麻煩,你能幫幫我嗎?

生討論應該使用什麼來做單位。

師:看來噸與我們平常所使用的重量單位有所不同,它和我們以往學過的千克和克有什麼關係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噸。

2、出示課題:噸的認識

二、通過生活情境,引導學生共同認識重量單位“噸”

(一)直觀感知,使學生初步認識“噸”

師:今天同學們帶來了許多重量已知的物體,請向大家介紹一下。(學生交流)

師:那有沒有同學帶來以“噸”做單位的物體呢?説明原因。

師:在生活中你一定看到過可以用“噸”做單位的物體,能簡單的説一説嗎?學生舉例

師:請你仔細觀察這些物體與你所認識的物體,它們有什麼共同的特點嗎?

學生討論後得出:以噸為單位的物體都非常大而且非常重。

多媒體出示:通常計量較重或大宗物品的重量用“噸”來做單位。

師:初步認識了噸之後,老師這裏有一些物品,請你們為他們選擇一種合適的單位。

多媒體出示:報紙、信封、河馬、鯨、白菜、蘋果等,學生進行判斷。

(從學生熟悉的曹衝稱象的故事自然引入新課,並運用多媒體展示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物體,初步感知:以噸為重量單位的物體都比較大,並且非常重。)

(二)創設情境,充分感知“噸”

師:“噸”是我們新認識的重量單位,那麼它究竟有多大呢?為了更好的瞭解它,老師特意製作了一把電子秤。

多媒體出示:一把電子秤,十袋100千克重的大米,每次稱一袋大米,同時,在電子秤左面的屏幕上顯示出綠燈,右面的屏幕顯示100千克字樣,每稱一袋,相應遞加,直到第十袋時,左面的屏幕上顯示出紅燈,同時在右面的屏幕顯示出1噸的字樣。

師:你看到了什麼,請在自己的本子上寫下來。

師:在你認識到1噸有1000千克後,你能告訴老師,現在你有辦法將1噸的物體帶進教室嗎?

小組進行討論

師:如果有一些體重為25千克的同學,要多少個同學才能達到1噸呢?

生經過計算後得出結論

師:現在每一位同學手中都有一件知道重量的物體,如果也將它放在電子秤中,那麼一噸中究竟有多少個你這樣的物體呢?

學生利用學過的除法估算知識進行估算,同時進行交流反饋。

(三)以生活情境,加深對重量單位間關係的認識。

師:用一些較輕的物體聚少成多,也能達到一噸的重量,因此,在生活中有許多地方都對重量進行了限制,你在生活中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嗎?

生舉例:大橋的載重量,卡車的載重量等。

師:現在老師想找你幫個忙。這裏有一輛卡車和一堆貨物,你能不能告訴老師,這堆貨物能不能全部裝上卡車。

多媒體出示圖片,一輛卡車上標註限載重6噸,旁邊有一堆貨物,標註6000千克,學生進行討論,得出這堆貨物可以一次性的裝上卡車。

師:你能説説你的理由嗎?

(在初步認識重量單位噸的基礎上,採用多媒體生動、直觀地顯示千克與噸的關係,並聯系學生自身的重量,讓學生估算,加深對噸的認識。教師巧妙地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積極投入到學習生活中去,深切感受數學知識就在身邊,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國小數學《噸的認識》教案 篇四

教學目標:

1、認識噸

2、知道噸與克、千克之間的關係

3、初步感受1噸有多重

重點難點:

初步感受1噸有多重

教學方法:

探究研討法、講解法、談話法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上節課我們認識了兩個常用的質量單位,誰記得是什麼?

2、它們之間有什麼關係呢?

3、小練習,看誰做的又對又快。

3千克=()克

5000克=()千克

()千克=8000克

()克=4千克

4、下面的物品可能有多重?填上合適的質量單位。(自主練習2)

二、新授

1、出示:1912年在大西洋捕到的一條藍鯨重15噸,它的腎重1噸。你知道1噸有多重嗎?(可以引導學生説説自己知道的關於噸的知識。)

2、出示小博士的話:1000千克就是1噸。計量很重的物品或大宗物品的質量,通常用噸作單位。噸用t表示。1噸=1000千克

3、感受1噸

4、請幾位學生抬一袋大米,感受一下,這袋大米重25千克,那麼40袋大米大約重1噸。

5、什麼物品一般用噸作單位?

三、鞏固練習

1、自主練習4先看圖,弄清圖意再回答。

2、自主練習5學生自己完成練習同位互相你問我答。補充類似練習,適當擴展延伸。

3、自主練習6指名説説圖意自己完成:這艘船能一次將貨物運完嗎?全班交流

4、自主練習7出示圖畫:認識它們嗎?自己試着填一填説説為什麼填寫這樣的單位説説你對這些動物的瞭解。

作業

課外小調查:調查常見物品的質量

板書設計:

認識噸(t)

1噸=1000千克

國小數學《噸的認識》教案 篇五

教學內容:

蘇教版九年制義務教育國小數學第六冊第三單元

課前準備:

20千克的礦泉水4桶,每位學生準備1元硬幣一枚,1千克重的物體一包,蒐集一些物體的重量。

設計理念:

1.在猜測中生成懸念。課一開始,讓學生猜測老師的體重,不管合理不合理,對勇於猜測的學生,老師都予以表揚。在熱烈的氛圍中,老師告訴大家一個祕密,14個老師的體重合起來才大約有1噸重,設置了“噸”的懸念。

2.在探究中生成概念。通過搬運礦泉水的實踐活動,學生得出20千克一桶的礦泉水,搬運50次,才正好是1噸。

3.在體驗中生成新知。在抱抱你的好朋友、估計體重的遊戲活動中,讓學生再一次感受到噸的概念,並且由全班學生的總體重得出了“噸”與“千克”的化聚方法。在這樣的親身經歷中讓學生生成新知就顯得很自然了。

教學過程:

一、猜與掂

1.老師想請小朋友們猜一猜我大概有多重,請把你的想法告訴同桌,看看誰説得最接近。

2.老師的體重是75千克,你猜對了嗎?

(通過猜測老師的體重,一方面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另一方面還可以提高學生估計重量的能力)

3.與千克有關的重量單位還有嗎?(指名説)我們再來説一説千克與克的關係。1千克=1000克,那麼75千克=( )克。

4.現在請你拿出一元錢的硬幣放在自己的手上,靜靜地感受。此時此刻,你有什麼感覺?把1千克的物體放在自己的左手上,繼續靜靜地體驗一下。現在來説説1千克重的物體給你的感覺。

(通過“掂”這個過程,增強樂學生的親身經歷,促使學生對1克、1千克有了進一步的體驗,從而為學習“噸”的認識打下伏筆。)

二、引題

1.老師的體重是75千克,誰來試着抱一下老師?(抱不動)老師告訴人家,大約14個老師合在一起,就有1噸重了。對此,小朋友們有什麼感想?

2.剛才我們用手掂1克、1千克的物體的,現在1噸的物體你還能用手來掂嗎?這節課,咱們就一起來學習與噸有關的知識。

(用“讓學生嘗試抱老師”這種方式來引題,學生一定會很感興趣,在此基礎上再告訴學生14個老師的體重才大約有1噸重,讓學生感受噸。)

三、新知探究

1.噸的用途。

在這之前,你看到或者聽到過跟噸有關的事例嗎?(生舉例

師總結:計量較重的物體的的質量,通常用“噸”來做單位。計量大宗物體的質量,也用“噸”來做單位,在平時我們看到的“t”“T”,這就是噸的記號。

2.體驗1噸。

(1)下面,老師組織大家搞一個實踐活動,主要是搬運礦泉水。要求:每組派兩個代表,一人搬,另一人數次數,把搬運的次數寫在黑板上。從講台的這一端搬到那一端,搬到你不想搬為止,其他的小朋友為他們加油,觀察他們的動作與身體的變化。(在搬運過程中,教師要提醒學生注意,我們正處於長身體的重要階段,搬不動就不要硬撐。)

(2)剛剛參加搬運的小朋友站到小組中間,讓同學們仔細觀察他們有什麼變化,為什麼這麼短的距離,搬了10次都不到,他們就這麼累?

(3)再一次搬運礦泉水,請剛才發表觀點的幾位同學參加,搬完,請你們跟大家説説你的感受。

(4)1桶礦泉水約重20千克,搬50次就是1噸。從這句話中你想到了什麼?

生:50桶礦泉水重1噸。

生:20×50=1000(千克)1000千克=1噸

(5)5噸=( )千克 3000千克=( )噸

(通過搬運礦泉水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再次體驗噸,以使學生對噸有一個更加深刻的認識。)

3.再次感受噸。

(1)我們再來做一個遊戲:估計體重。要求:①互相抱一抱你的好朋友;②估計一下他的體重;③把你的體重告訴抱你的好朋友。遊戲在2分鐘內完成。

(2)抱完了你的好朋友,靜靜地體會,你有什麼感受?假如把全班同學的體重都看作是25千克,要多少個同學合在一起才會有1噸?現在我們班有52個小朋友,平均每個小朋友的體重是25千克,此時此刻你最想説的是什麼?

生:全班小朋友重25×52=1300(千克)。

4.化聚方法的滲透。

1300千克=1噸300千克

假如有3200千克的物體,又是幾噸幾千克呢?

(通過組織學生進行“搬運礦泉水”、“抱抱好朋友”的實踐遊戲活動,其目的主要是讓學生在合作探究中生成“噸”的概念,在親身體驗中理解並掌握新知。)

四、展示收集來的信息

1.展示課外收集到的一些物體的重量,誰願意和大家一起來分享?

2.在這些信息中,哪些物體合起來大約有1噸?所有物體的重量合起來有幾噸幾千克?

國小數學《噸的認識》教案 篇六

教學內容:第77頁噸的認識、“試一試”和“練一練”,練習十七第1-4題。

教學目標:

1、認識質量單位噸,初步建立某些物體1噸重的概念,直到1噸=1000千克,學會噸和千克之間的換算方法。

2、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

教學具準備: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

1、前幾節課,我們學習了長度單位,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學過那些呢?

2、這節課我們要學習的是質量單位。首先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已經學過的質量單位有哪些?

二、教學新課

1、教學噸的認識

(1)平時當重量比較小時我們用克和千克作單位,但是當重量比較大的時候,比如説裝貨物的集裝箱,它的重量很大,如果用克或者千克作單位,就非常的麻煩,這就要求有一種新的質量單位,你能創造出一個新的質量單位來嗎?

(2)你很聰明創造出的這個質量單位和科學家創造出的一樣,這節課我們就要來學習這個新的質量單位“噸”,它和克、千克一樣是常用的質量單位。

(板書:噸)

(3)你能説一説,在你平常生活中,聽説過哪些東西的質量是用“噸”作單位的?

(4)建立1噸的概念

出示袋子圖。

逐一出示袋子圖,説明1袋子大米重100千克。出示一個就讓學生100千克、千克、300千克。.。.。.地數,滿10張。

提問:每袋100千克,10袋多少千克?(1000千克)(板書:1000千克)

告訴學生:這10袋大米重1000千克,1000千克就是1噸。(標出1噸)

板書:1噸=1000千克

(5)做“練一練”第1題

讓學生填空。

(6)教學“試一試”

出示:3噸=()千克

5000千克=()噸

引導:1噸是1000千克,3噸是3個1000千克,所以3噸等於3000千克。

提問:根據前面我們學過的單位間的換算方法,這道題目應該怎麼想呢?(指名回答)

(第2題先學生思考,再指名回答)

(7)做練一練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回答,説出怎麼想的。

三、組織練習

1、練習十七第1題

先分別看每個框裏是什麼物體,各有多少,再連起來説一説。(2頭牛重1噸,20袋水泥重1噸。.。.。.。.。.。.)

2、練習十七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四、課堂

今天我們一起認識了噸,知道計量較重的或者較大物品的質量,通常用噸作單位。1噸=1000千克,根據噸與千克之間的這種關係,我們可以把噸和千克進行換算,換算時只要想幾噸是幾個1000千克,或者想多少千克裏有幾個1000千克,就能很快推算出結果。

五、課堂作業

練習十七第3、4題。

國小數學《噸的認識》教案 篇七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11-12頁例6、例7。

二、教學準備

學生了解自身體重課件

三、教學目標與策略選擇

本節課的重點與關鍵是讓學生建立1噸的物質概念。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可利用主題畫創設問題情境。圍繞“能否同時過橋”引導學生開展討論,讓學生迫切想知道1噸有多重。然後通過體驗、計算、感悟1噸的重量,並聯系身邊物體的質量,形成感知。同時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力求展現學生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據此,制定本課的教學目標:

1.認識質量單位“噸”,初步建立噸的物質概念,知道1噸=1000千克並能進行質量單位的換算;

2.通過體驗、觀察、比較、猜測等活動培養學生對物體質量估測意識與能力,能在實際生活中解決一些相應的問題;

3.通過主題畫問題的解決,並聯系生活,使學生樹立安全意識。

四、教學流程設計及意圖

教學流程

設計意圖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猜體重

(1)你知道質量的單位有哪些嗎?它們之間有什麼關係呢?

(2)你估計老師的體重是多少?你是怎麼估的?

2.創設情景(出示主題畫)

你們看誰來了?這天陽光明媚,牛大哥、熊大哥、馬大哥和鹿老弟相約去遊玩,走着走着,他們來到一條小河邊。你們看,他們在討論什麼呢?他們遇到什麼麻煩了嗎?

學生:馬大哥要大家一起過橋,但橋邊有個牌子寫着“限重1噸”,他們不知道1噸有多重,大家能同時過橋嗎?

3.提出問題

老師:你認為他們能同時過橋嗎?你是怎麼想的?小組討論

(學生有的認為行;有的認為不行,橋可能會斷掉。)

師:從哪看出橋可能會斷掉?

生:因為橋邊寫着“限重1噸”。

師:“限重1噸”是什麼意思呢?

生:“限重1噸”就是不能超過1噸的意思。超過1噸就會斷掉。

師:那1噸又是多重呢?(學生茫然)

師:看來要知道大家能否同時過橋,首先要知道1噸有多重。

揭題: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噸”。噸也是一個質量單位,那麼1噸有多重呢?噸與千克有什麼關係呢?

(二)探索新知解決問題

1.1噸有多重

(1)讓學生在小組內相互説説自己的體重是多少千克;

(2)讓學生相互背一背,感受1個同學的體重有多重;

(3)1個同學的體重約是25千克,4個這樣的同學約重多少千克?(約100千克)

(4)40個這樣的同學大約重多少千克?(約1000千克)

(5)師:1000千克也就是1噸。板書:1噸=1000千克

(6)聯繫班中40個體重約是25千克的同學,讓學生感悟1噸的重量。

2.哪些東西大約有1噸

(1)一袋大米重50千克,幾袋大米重1噸?

(2)一頭豬約重200千克,幾頭豬約重1噸?

(3)你能説説生活中什麼東西大約重1噸嗎?請在小組內相互説説。

(4)你認為什麼樣的物體要用噸作單位呢?

小結:我們在計量較重物品或大件物品的質量時,常用噸作單位。

(5)你平時在哪些地方看到用噸作單位的嗎?(貨車的載重量、電梯的載重量、橋的載重量等)

3.能否同時過橋(出示主題畫)

(1)現在你們知道它們能同時過橋嗎?為什麼?

(2)可以怎樣過橋呢?(小組討論)

(3)小朋友的方法真多、真好,牛大哥它們用了你的方法都安全地過橋了,它們非常高興。

(4)如果我們全班同學也去這個地方遊玩,我們能同時過這個橋嗎?為什麼?

4.單位換算

3噸=千克6000千克=噸

學生嘗試完成,並説説你是怎麼想的。

(三)鞏固、應用

(1)估一估,連一連(課件展示)

大象鯨山羊

50噸60千克4噸

(2)在一輛載重是2噸的貨車上,裝6台重300千克的機器,超載了嗎?為什麼?

通過“猜體重”激發好勝心,複習舊知,培養學生的估測方法與能力。

由學生喜愛的故事引入,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

在情境中提出問題並展開討論,學生迫切想知道1噸有多重。

使學生主動、自覺地參與到學習、探究新知與解決問題的過程中。

利用學生熟悉的體重,通過背一背、算一算讓學生體驗、感悟1噸的重量,初步建立1噸的質量觀念,並培養學生對物體質量的估測意識和能力。

聯繫生活,進一步感悟噸的大小。

在學生了解1噸有多重的基礎上,通過問題的解決,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讓學生自主完成,鼓勵學生多想,用自己的方法解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fangan/9oog3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