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方案 >

《竹影》教案三則多篇

《竹影》教案三則多篇

《竹影》教案三則多篇

《竹影》教案 篇一

教學目的和要求:

1、體味本文生動形象的描寫

2、體會本文所表現的天真爛漫的童真、童趣

3、瞭解中國畫和西洋畫的不同點

教學重點與難點:

學習本文生動形象的描寫,體會文章表現的童真、童趣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請同學們欣賞幾幅具有代表性的中國畫和西洋畫,説説二者之間的區別是什麼?

2、豐子愷作品欣賞

3、豐子愷簡介

二、課文學習

1、生字詞

2、分角色朗讀課文,並回答下列問題

①課文可以分為幾層

②深入探究

A、“西洋畫像……符號”怎樣理解?

B、課文充滿了童趣,你覺得哪些描寫最生動?為什麼?

C、當爸爸走出來的時候,華明為什麼會難為情?

D、爸爸是怎樣解圍的?華明又怎樣?

E、爸爸在文中起了什麼作用?

F、竹子難畫在哪裏?

G、為什麼説“用墨來畫竹是最正當的。”

H、怎樣才叫佳作?

I、畫竹除了用墨,還會用什麼顏色?

三、小結

四、拓展

五、作業

七年級語文《竹影》教案設計 篇二

【教材説明】

《竹影》是我國著名文藝大師豐子愷的散文作品。這篇文章以幾個少年描描畫畫的遊戲,引出對中國畫的藝術體驗。本文主要是讓學生體會課文表現的天真爛漫的童真童趣,領會藝術和美藴含在童稚的活動中,要力求聯繫他們的生活實際,進行教學。至於後半部分有關中國畫和西洋畫的內容,引導學生稍微瞭解即可,不必做過多講解。所以本課的重心是落在童真童趣上,勾起學生的童年生活,與此同時,讓學生意識到藝術並非高不可攀,它存在於日常生活之中。

【設計理念】

1、“語文課要給學生一點什麼?”我認為應是讓學生心靈的自由放飛,在向生活的拓展中,得到人文的薰陶,注重學生的終身發展。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採用“激趣——感知——品讀——欣賞——遷移”的教學模式,調動學生的感觀,讓學生覺得語文課不僅有語言的文學美,而且有畫面的藝術美,覺得語文課既是知識的獲得,又是一種美的享受。

2、改變以往語文課知識的構建方式,由單純的傳授轉變為師生雙方參與的互動,營造師生間和諧、平等、民主的語文課堂,學生自主的讀、説、悟,教師恰當的引導、調控學生的情感體驗,在合作交流學習中,體會童稚的活動中藴含了藝術和美。

【教學目標】

知識和技能目標

體會本文所表現出的天真爛漫的童真、童趣,領會藴含在童稚的活動中的藝術和美。

初步瞭解中國畫和西洋畫的不同特點。體會本文生動形象的描寫。

學習作者仔細觀察景物的變化並抓住特點描寫的方法。

過程和方法目標

學生通過查閲資料,瞭解作者、作品。

學生通過多種閲讀方式,熟悉文章內容,掌握字詞,品味文章語言。

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進行思考,樹立“生活中處處有美,但要我們用心去發現。”的觀點。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瞭解一些中國畫的常識,領會國畫的內在美,增強民族自豪感。

鼓勵學生初步形成自己的審美觀、價值觀。

【教學重點】

體會文章表現的童真、童趣。

【教學難點】

領會藝術和美藴含在童稚的嬉戲中

電腦多媒體課件。

【學習方法】

採用“感知--品讀--遷移--小結”的教學模式,課前讓學生查找收集資料。倡導教師必要的牽引到放手,到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轉變,構建師生間和諧平等互動的語文課堂。

【課前預習】

1、給下列劃線的字注音

愜意( ) 蘸 疏密( )

包羅( ) 硃砂( ) 水門汀( )

口頭禪( ) 參差不齊( )

2、作者評價

豐子愷,是中國現代受人景仰的漫畫家,散文家。他的繪畫,文章在幾十年滄桑風雨中保持一貫的風格:雍容恬靜,其漫畫更是膾炙人口。豐先生作品流傳極廣,失散也很多,就是結集出版的五十餘種畫冊也大多絕跡於市場,給讀者帶來極大遺憾。在豐子愷先生的作品中,漫畫恐怕是最為著名的了。往往是寥寥幾筆,就勾畫出一個意境,比如《人散後,一鈎新月天如水》,幾個茶杯,一卷簾櫳,便是十分心情。豐先生的許多漫畫,都是以兒童作為題材的,例如《阿寶赤膊》,《你給我削瓜,我給你打扇》和《會議》。讀豐先生的兒童漫畫,讓我們這些所謂的成人都覺得慚愧。什麼時候,我們這個世界,能少一些欺詐,少一些執着,多一些自然,多一些淡泊。

豐子愷的散文,在中國新文學史上也有較大的影響。主要作品有《緣緣堂隨筆》《緣緣堂再筆》《隨筆二十篇》《甘美的回憶》《藝術趣味》《率真集》等。這些作品除一部分藝術評論以外,大都是敍述他自己親身經歷的生活和日常接觸的人事,表現濃厚的生活情趣。

【教學流程】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月光、竹影,參差,明暗,幾位小夥伴,一位好父親,畫竹、談竹、談藝術,月白風清、竹葉蕭蕭……

(播放課件)

美文美讀,(朗朗的讀書聲永遠是課堂上一道最美的風景線,)讓我們用朗朗的讀書聲走進這篇美文《竹影》。

二、自由朗讀,整體感知:

用一段簡潔的話概括課文內容。(活動前提示學生善於抓住要素去概括)

配以輕音樂,學生輕聲朗讀。

明確:本文敍述了在一個有月亮的夜晚,我們幾個少年在水泥地上做描竹影的充滿童真、童趣的遊戲,及爸爸給我們講畫畫的知識,從中引出對中國畫的藝術體驗,獲得了藝術美的發現。

(朗讀是對課文語言及課文內容最直接、真切的感知,也是學生自主與文章進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通過自讀,學生初步感知了作者的寫作意圖,為品讀課文做好鋪墊。)

請有一定繪畫基礎的同學勾勒出“月夜竹影圖”。

(人文合一是我們閲讀的一種境界,通過此項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使之真正身臨其境,去感受文章營造的氛圍。)

《竹影》教案 篇三

教師寄語:保留一顆天真爛漫的童心,一顆熱愛自然熱愛藝術熱愛孩子的童心。

學習目標:

1、體味本文生動形象的描寫,體會天真浪漫的童真、童趣。

2、瞭解中國畫和西洋畫的不同特點,鼓勵學生初步形成自己的審美觀、價值觀。

3、學習本文生動形象的描寫,體會童真童趣。

4、啟發學生對藝術的認識與體驗。

基礎知識:

1、作者介紹:

《竹影》一文作者豐子愷原名豐潤,現代畫家、散文家。

2、請試着給加點的字注音。

撇開( ) 蘸水( ) 愜意( ) 硃砂( )

橫幅( ) 水門汀( ) 口頭禪( ) 參差不齊( )

3、解釋下列詞語:

(1)幽暗:幽暗:昏暗。

(2)愜意:愜意:滿意,稱心,舒服。

(3)包羅:包括(指大範圍)。

(4)口頭禪:原指有的禪宗和尚只空談禪理而不實行,也指借用禪宗的常用語作為談話的點綴。今指經常掛在口頭的詞句。

(5)參差不齊:長短高低不齊。

理解探究:

1、、通讀課文,思考這篇文章到底是寫什麼的,是寫景的嗎?是寫人的嗎?還是寫事的?請用一句簡潔的話概括課文內容。

2、再讀課文,完成以下內容:

時間: 地點:

人物: 人物活動:

中國畫特點:

西洋畫特點:

3、課文《竹影》題目有何作用?

竹影是這篇課文的切入點,由此引出了對文章中心--如何欣賞中國畫,中國畫和西洋畫的區別的探討.當然,竹影也是童真,童趣的體現.

4、課文中寫“我”和小夥伴看天看月看人影看竹影,充滿了童趣,你認為文中哪些語句最生動的表現了童趣,請找出來並説明理由。

5、如何理解“西洋畫像照相,中國畫像符號”這句話的意思?試理解西洋畫與中國畫有何不同?

所謂符號是有兩個部分組成的,一是內容二是形式關鍵是內容而不是形式,關鍵是內容而不在於形式。這個比喻形象地説明了兩種審美體系兩種繪畫形式的不同。

每個民族都有本民族的文化,影響到本民族生活的各個方面。藝術是文化的鮮明的載體,中國傳統文化和古希臘—羅馬一脈相承的西方文化有相當大的差異,表現在哲學、宗教、藝術、科學等多個領域。中國畫重寫意,與我們民族傳統的審美觀有很大的關係,重神似而不重形似;而西洋畫重寫實,也和西方文化重實驗相關。

合作釋疑:

6、文題目是竹影,竹影在全文有何作用、為什麼開頭不寫竹子而從太陽落山寫呢?

竹影是全文的線索,寫太陽落山是為下文作鋪墊。

7、如何理解竹影中父親這一角色?

父親:因勢利導、循循善誘、對孩子富有愛心。

父親的諄諄引導教育對孩子成長髮展非常重要。

總結:由此可見,大人對孩子的指導教育,特別是引導孩子步入藝術的殿堂、成為一個有藝術修養的人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豐子愷有這樣一個好父親,也許,這就是他後來之所以能成為藝術大家的原因之一吧。

8、本文除了寫人物活動外,還涉及了哪方面的內容?表現了怎樣的中心思想?

表現了天真爛漫的童真、童趣。

拓展遷移:

我們每個人都擁有過快樂的童年,也做過許多充滿童趣的遊戲。但當時沒能像作者那樣從中獲得藝術美的體驗,所以大多已成了過眼煙雲,學了這篇文章,你現在回過頭來想想,你兒時做過的哪一個充滿童稚的遊戲也是可以讓你獲得類似的發現、體驗的?後來它發芽成長了嗎?

童趣

兒子從小就對繪畫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他每天趴在桌前不停地畫,花、蟲、魚無所不通。向來抱着“給兒子一個快樂童年”的觀念,我對周圍人建議兒子進美術班接受早期培養的勸説無動於衷,由着他在紙上放馬馳騁,自由想象。

兒子有段時期迷戀畫十二生肖,並且喜歡對我們進行提問。這下麻煩來了,因為紙面上十二個奇形怪狀的動物似是而非,讓人難以辨別。好在我發現了一個祕密:兒子畫的老虎無論象貓還是象鼠,額頭上無一例外地標着個“王”字。掌握了這一決竅,每次提問,我都踴躍回答,搶先將老虎説出,贏得兒子一個讚許的微笑,剩下的難題留給老公。

兒子對太陽有個貼切的比喻:太陽象個小刺蝟。理由是太陽發出的光線看上去象刺蝟身上的刺。這比喻令我大跌眼鏡。晴朗的日子看天,想起兒子絕妙的比喻,不由對着那隻刺蝟發笑。

兒子對説謊的人深惡痛絕。一次全家到公園玩,老公陪兒子玩“海陸空”遊戲。管理員對老主顧實行優惠政策,老公假稱自己也是老主顧。兒子聽了大叫“爸爸説謊變長鼻子!”

某一日老公到幼兒園接兒子,騎車走在路上,夕陽西照,人的影子拉得老長。兒子忽然對着影子大喊:“瞧,爸爸的鼻子變長了!”這一發現讓兒子重新記起老公在公園的惡行,恍然得出結論:原來説謊的人鼻子真的會慢慢變長呀。我和老公無語。兒子坐在車背後,詩興大發:小孩子説謊,大了變長鼻子;大人説謊,老了變長鼻子;老人説謊,死了變大象。最後一句出人意料,無限的詩意在裏面。兒子的文學“才能”初露倪端。我聽了感慨萬千:有兒如此,夫復何求?

《竹影》教案 篇四

18 竹影

教學目的

知識與能力:

1、把握文章內容,體會為文章所表現出的童真、童趣。

2、瞭解中國畫和西洋畫的不同特點。

3、味本文生動形象的語言描寫。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自主學習把握課文內容。

2、通過合作探究,老師點撥深入感受繪畫之美。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明確藝術並非高不可攀的東西,它存在於日常生活之中,使學生初步形成自己的審美觀、價值觀。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把握文章內容,體會為文章所表現出的童真、童趣。

2、難點:瞭解中國畫和西洋畫的不同特點。

課時安排 1課時

課前準備

1、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大意。

2、將預習中發現的問題寫在作業本上。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明確目標

童年時,你最感興趣的事情是什麼?學生説童年。

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豐子愷的童年生活,瞭解他的童年趣事。

二、預習檢查

1、作者簡介。

豐子愷,浙江崇德(今桐鄉)人。我國現代畫家、散文家、美術教育家、音樂教育家、漫畫家和翻譯家,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文藝大師。

他的文章風格雍容恬靜,漫畫多以兒童作為主人公,幽默風趣,耐人尋味,深受人們喜愛。

2、字詞

愜意 水門汀 口頭禪 撇 蘸 參差不齊 徘徊

三、速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用簡潔的一句話概括課文的內容。

2、課文題為“竹影”,它是寫景————竹之影呢?還是主要寫人物活動?

明確:1、這篇文章以幾個少年描描畫畫的遊戲,引出對中國畫的藝術體驗。

2、人物活動。

四、研讀課文

1、梳理父親講述的中國畫特點及有關畫家的一些知識,瞭解中國畫與西洋畫的不同點。

2、本文除寫人物活動外,作者在本文中究竟要表現什麼樣的中心?

3、課文寫“我”和小夥伴看天看月看人影看竹影,充滿童趣。聯繫自己的生活體驗,你覺得哪些描寫最為生動?試着説明理由。

五、點撥提升

1、梳理:(1)中國畫不注意“像不像”,不像西洋畫那樣畫得同真物一樣。

(2)顏色:中國畫以墨和硃砂為顏料;西洋畫則以事物的本來顏色為顏色。

歸納:中國畫重神似、神韻;西洋畫重形似、寫實。

補充:中西方在畫法方面的基點區別:

(1)中國畫盛用線條,西洋畫線條都不顯著

(2)中國畫不注重透視法,西洋畫極注重透視法

(3)中國畫人物畫不講解剖學,西洋畫人物畫很重解剖學。 ( 藝術解剖學)

(4)中國畫不注重背景,西洋畫很重背景

(5)中國畫題材以自然為主,西洋畫題材以人物為主

2、童心是天真爛漫的,童趣是發自天性的。孩子們的遊戲之中藴藏着他們獨特的“藝術”創造。

3、如:原來月亮已在東天的竹葉中間放出她的清光。院子裏的光景已由暖色變成寒色,由長音階(大音階)變成短音階(小音階)了。

大家蹲下去,用木炭在水門汀上參參差差地描出許多竹葉來。

六、拓展延伸 走進童年。

1、我們在生活中經常做遊戲,比如用泥巴造城堡,用雪堆娃娃,用野花編花環……留心一下,想一想,你是否也在進行着一種藝術上的創造,是否也有藝術上的發現呢?

2、説出自己熟悉的一種藝術形式(如:音樂、舞蹈、繪畫等)以及它帶給你的樂趣。

七、小結

通過大家的細細品味,我們可以發現本文的作者不僅運用生動、形象的詞語,同時藉助大量的修辭手法,如比喻、擬人等,把我們帶入了孩子們的童稚活動中,讓我們進入了美的世界。一去不返的童年是美好的,只要你們擁有一顆童心,就能擁有童年般的快樂;看似平凡的生活美好的,只要你們擁有一顆愛心和一雙敏鋭的眼睛,你們就能發現生活中美好的東西無處不在--------正如法國著名雕刻家羅丹曾説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八、作業

1、識記字詞。

2、填《練習冊》習題。

3、喜歡畫畫的給童年生活畫一幅畫;擅長寫作的將童年生活寫成一篇文章。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七年級《竹影》教案 篇五

教學目的:

1、體味本文生動形象的語言描寫。

2、體會本文所表現出的天真爛漫的童真、童趣。

3、瞭解中國畫和西洋畫的不同特點。

4、藝術並非高不可攀的東西,它存在於日常生活之中。要注意啟發學生對藝術創造的認識和體驗。使學生初步形成自己的審美觀、價值觀。

課前準備:

1、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大意。

2、將預習中發現的問題寫在作業本上。

3、查找有關的豐子愷的資料。

教學設計:

一、竹圖展示,導入課文。

同學們看過竹子嗎?在晚上看過竹子嗎?在有月光的晚上看過竹子嗎?畫過竹子嗎?在水泥地上畫過竹子嗎?在有月光的晚上在水泥地上畫過竹子嗎?沒有的話,現在畫一畫。

二、誦讀積累,整體感知。

1、用簡潔的一句話概括課文的內容。

這篇文章以幾個少年描描畫畫的遊戲,引出對中國畫的藝術體驗。

2、課文題為“竹影”,它是寫景竹之影呢?還是主要寫人物活動?

3、本文除寫人物活動外,作者在本文中究竟要表現什麼樣的中心?

童心是天真爛漫的,童趣是發自天性的。孩子們的遊戲之中藴藏着他們獨特的“藝術”創造。

三、語言品味,互動釋疑。

你品味到美了嗎?

課文寫“我”和小夥伴看天看月看人影看竹影,充滿童趣。你覺得哪些描寫最為生動?為什麼?

此題讓學生注意課文充滿兒童情趣的描寫,並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加深認識。

再次瀏覽課文,勾畫文中你認為最美的語句,並試着説明理由。

如:原來月亮已在東天的竹葉中間放出她的清光。院子裏的光景已由暖色變成寒色,由長音階(大音階)變成短音階(小音階)了。

大家蹲下去,用木炭在水門汀上參參差差地描出許多竹葉來。

四、合作探究,比較鑑賞。(瞭解中國畫與西洋畫的不同點)

梳理父親講述的中國畫特點及有關畫家的一些知識,引導學生認識我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他們的學習願望。

梳理:

(1)中國畫不注意“像不像”,不像西洋畫那樣畫得同真物一樣。

(2)顏色:中國畫以墨和硃砂為顏料;西洋畫則以事物的本來顏色為顏色。

歸納:中國畫重神似、神韻;西洋畫重形似、寫實。

補充:中西方在畫法方面的基點區別:

(1)中國畫盛用線條,西洋畫線條都不顯著

(2)中國畫不注重透視法,西洋畫極注重透視法

(3)中國畫人物畫不講解剖學,西洋畫人物畫很重解剖學。(藝術解剖學)

(4)中國畫不注重背景,西洋畫很重背景

(5)中國畫題材以自然為主,西洋畫題材以人物為主

五、體驗拓展,走進童年。

1、名人與竹:蒐集有關畫竹的名家或關於竹的名句,名篇。

2、竹之悟:有人説,竹——每前進一步都要做一個小結;也有人説,竹外強內幹。你認為呢?請你聯繫實際,説説你的感想。

3、竹之遊戲:大家在童年時做過哪些跟竹有關的遊戲?請用簡潔的語言的敍説出來。

六、總結存儲,課外延伸。

1、總結存儲:通過大家的細細品味,我們可以發現本文的作者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同時藉助大量的修辭手法,如比喻、擬人等,把我們帶入了孩子們的童稚活動中,也讓我們進入了美的世界

2、課外延伸:

①我們在生活中經常做遊戲,比如用泥巴造城堡,用雪堆娃娃,用野花編花環……留心一下,想一想,你是否也在進行着一種藝術上的創造,是否也有藝術上的發現呢?此題意在培養學生從生活中感受藝術的能力,加強語文與生活的聯繫。

②寫一段童年的往事。要求:跟竹有關,語言自然、清新,儘量表現童真、童趣。

七年級下冊語文《竹影》教案 篇六

【設計原由】

《竹影》原收錄於《豐子愷文集·少年藝術》一章中。很顯然這是給少年人講藝術的,藝術是原文的主題。但本文先寫了小孩子的活動,由活動引到藝術問題,這種對現實的真實描摹使我們讀者發現了孩子的遊戲與藝術的關係,正如席勒所説的:藝術起源於遊戲。個人認為孩子的童心與藝術兩個方面傾向於任何一方面都不足以表現原文的精神。於是根據豐子愷同時代人對他的評價,根據豐子愷散文與漫畫的特點,由本文入手,探討豐子愷作品中所藴含的美。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美學家朱光潛對豐子愷的評價。

二、整體感知

1、快速閲讀全文,回答本文有哪些美的地方?(明確:環境描寫、孩子的行為體現的特點、父親的言行、中國畫的特點等等,只要圍繞課文談美,言之成理,就予肯定。)

2、獨立思考三分鐘。

3、四人小組內交流,每人談一點美的地方。小組內推薦出最好的一點建議,派代表發言

4、全班交流,教師即時評價。

三、課外拓展

感知豐子愷藝術對美的追求。

問題:仔細觀賞幻燈片上豐子愷的漫畫,説説你認為美在哪裏?

觀賞兩分鐘,全班交流。

四、總結

1、根據對課文的閲讀和漫畫的賞析,請總結:你認為什麼是美的?

明確:可以歸納為生活、藝術、自然三方面。

2、教師總結語:

⑴ 這節課所接觸的知識;

⑵ 同學們所表現出的各種能力以及閲讀中應注意的問題;

⑶ 美是需要靠發現的。散步的時候可以偶爾在路旁折到一枝鮮花,也可以在路上拾起別人棄之不顧而自己感興趣的燕石。 ──宗白華《美學的散步》

《竹影》教案- 篇七

《竹影》教案

【教學思路】

本文篇幅較長,內容豐厚。要在一課時內授予學生,難度較大。所以我以為應該略枝葉而直取本根。此文收入《藝術卷》而非文學卷,可見豐子愷先生寫此文主要目的是對孩童進行美育,所以我想在課堂引導學生反覆探究“創造與模仿的關係”。

【課前預習資料】

豐子愷《兒童的畫》、《學畫回憶》、《圖畫與人生》,《素質教育在美國》節選,《倚天屠龍記》節選,朱光潛《談美書簡》文選。

蘇軾《於潛僧綠筠軒》、《文與可谷偃竹記》,鄭板橋《題畫詩》、《題竹石畫》,白居易《池上竹下作》。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

1.加點字注音並理解詞義

瀰漫      眼梢         愜意       汀       蘸

縷        口頭禪       碩士      參差不齊

2.概括課文內容。

二。整體感知,初步探究

出示圖片“竹影”,討論:竹影是誰畫的?

思考:

1.我們四個人在這裏起了什麼作用?

我們把月亮畫的畫——了一份。(填一詞)

2.在我們的資料中除描影外還有哪些複製圖畫或類似複製的方法?

3.小結:描、印、放大、臨摹都是複製的一種,不是創造。朗讀黃全愈的一段話作為小結:

黑板——學生的眼睛——經由學生的手把黑板上的樣板“畫”下來。由於沒有“心”的參與,這隻能是一個簡單的由眼睛到手的過程,

可以説那是一個類似“複印”的過程。

4.討論:爸爸説我們這不是畫竹,“不過好玩罷了”。學某類西洋畫的人能把自然描摹到幾乎一樣,這是不是繪畫呢?

5.出示五幅西方油畫,討論西洋畫的優缺點,並用豐子愷的話小結:描得像真的東西一樣,頂多也只抵得一張照相,現在照相機很便宜,三五塊錢也可以買一隻。我們又何苦費許多寶貴的鐘頭來把自己的頭腦造成一架只值三五塊錢的照相機呢?

三。生成新疑,深入探究

1.討論:描、印、放大、臨摹、模仿大自然都不是真正的繪畫,那麼為什麼有那麼多的人在做這些事,他們做這些事有何得失?

2.以下文字作為小結:

a.胸中竹,並不是眼中之竹。磨墨展紙,落筆倏作變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鄭板橋。

b.模仿只是創造的始基;沒有做到這步功夫和做到這步功夫就止步,都不足以言創造。凡是藝術家都須有一半是詩人,一半是匠人。他要有詩人的妙悟,要有匠人的手腕。——朱光潛。

四。創設情境,體驗感悟

1.設若一個人已經完成了模仿階段,現在他要真正的去創作,比如説他站在一叢竹前,現在要你來告訴他怎麼畫,你會説些什麼?

2.如果是豐子愷的父親站在他面前,他會説些什麼?

3.出示鄭板橋竹圖與真竹照片,比較照片與圖畫的區別,討論:鄭板橋對竹作了哪些改動?他為何作此改動?

4.竹可以表達各種各樣的性格。文雅、清高、虛心、堅韌……有許多詩人讚美它;當然,也有人愛唱反調,説:竹似偽君子,外堅中卻空,根細好鑽穴,腰柔善鞠躬……假如現在站在竹叢前的人是你。綠、紅、黑、黃……眼前擺着無數顏料,你會選哪一種顏料?你會把竹畫成什麼樣?

五。作業

把你心中所畫的竹圖寫出來。

【課堂實錄】

師:昨天大家都預習了《竹影》,現在我想檢查一下大家預習得如何。(出示預習題)大家一起念。

學生齊讀:瀰漫   眼梢   愜意   汀   蘸  縷   口頭禪   碩士   參差不齊

師:很好,第二題。誰來概括一下課文內容?

一生:一個有月亮的夜晚,我們在水泥地上畫竹影。

師:時間、地點、人物、事情俱全,很不錯。不過這位同學還有補充。

一生:我們在水泥地上畫竹影,然後爸爸給我們講畫畫的知識。

師:非常好,這就十分全面了。現在我們來看看他們畫的竹影。(出示圖片“竹影”。)

師:竹影是誰畫的?

一生:華明、豐子愷、豐子愷的弟弟、豐子愷的父親。

師:真的嗎?

教師用一塊濕抹布在黑板上寫一大大的“竹”字。然後請一學生上台用粉筆把這個字描一下。

師:請大家看黑板,請問這個粉筆“竹”字是誰寫的?

一生:xx同學。

另一生:老師。

師:理由?

一生:版權屬於老師,xx同學只是依樣畫葫蘆。

師:説得好,我就這麼問吧,如果這個字拍賣,賣了10000元,我拿多少,他拿多少?

一生:你最少拿9500,他最多拿500,算苦勞。

師:很好,那麼請大家再思考一下,這竹影到底是誰畫的?

一生:是月亮畫的。

師:是月亮嗎?月亮能發光嗎?

好幾個學生一起叫道:是太陽!

師:很好,竹影的真正作者是太陽,太陽借了月亮的手畫的,現在我請大家思考“我們四個人在這裏起了什麼作用?我們把月亮畫的畫——了一份。(填一詞)”

一生:描了一份。

一生:複製。

一生:克隆。

一生:copy。

師:大家説了幾個同義詞,克隆=copy=複製。現在我請大家回憶一下昨天我給大家的資料,在我們的資料中除描影外還有哪些複製圖畫或類似複製的方法?

一生:用薄紙印。

一生:用格子法放大。

一生:黃全愈的兒子也是複製。

師:黃全愈的兒子能隨手畫出很美的竹啊梅啊的,他怎麼也是複製?

一生:他的畫不是他創作的,是別的國畫大師創作的,他只是憑記憶複製而已。

師:很好,我們來看一段文字(出示黃全愈的文章),大家一起念一下。

學生齊讀:黑板——學生的眼睛——經由學生的手把黑板上的樣板“畫”下來。由於沒有“心”的參與,這隻能是一個簡單的由眼睛到手的過程,可以説那是一個類似“複印”的過程。

師:爸爸説我們這不是畫竹,“不過好玩罷了”。學某類西洋畫的人能把自然描摹到幾乎一樣,這是不是繪畫呢?請大家四人小組討論。意見一致了就舉手。

一生:不是。

師:不是繪畫那是什麼?

出示幾幅西方油畫。

幾個學生一起説:像照相!

師:不錯,大家一起來看看豐子愷先生是如何評價這類西洋畫的,(出示文字)一起念!

學生齊讀:描得像真的東西一樣,頂多也只抵得一張照相,現在照相機很便宜,三五塊錢也可以買一隻。我們又何苦費許多寶貴的鐘頭來把自己的頭腦造成一架只值三五塊錢的照相機呢?

師:好,我們小結一下。剛才我們一起討論了幾種畫畫的方法,有描、印、放大、臨摹、模仿大自然,但同學們説這些都不是真正的繪畫。那麼我就有一個疑問了:有成千上萬人在做上述這些事,他們是不是都是笨蛋?他們做這些事有何得失?討論三分鐘。

一生:有得有失,得到了名利,失去了時間。

一生:他們還是有所得的,他們鍛鍊了技術,有了技術就有可能去真正的創作。

一生:但他們會在模仿中失去自我。

師:大家都説得很好,我們來看鄭板橋是怎麼説的(出示文字):胸中竹,並不是眼中之竹。磨墨展紙,落筆倏作變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這句話就是説一個人想把心中的竹畫出來必須要有技術。我們再看朱光潛的一段話。(出示文字)大家一起念。

學生齊讀:模仿只是創造的始基;沒有做到這步功夫和做到這步功夫就止步,都不足以言創造。凡是藝術家都須有一半是詩人,一半是匠人。他要有詩人的妙悟,要有匠人的手腕。

師:朱光潛先生用經典的文字給我們作了總結。我想我不用再多説了。現在讓我們假設一個人,這個恩已經完成了模仿階段,現在他要真正的去創作,比如説他站在一叢竹前,現在要你來告訴他怎麼畫,你會説些什麼?每人説一句話!

一生:閉上你的眼去畫。

一生:畫它的神氣。

一生:別管像不像。

一生:你今天是什麼樣的心情就畫什麼樣的竹。

一生:畫出你自己。

一生:要有象徵意義。

師:如果是豐子愷的父親站在他面前,他會説些什麼?用課文裏的話回答。

一生:要畫出竹的美的姿態,活的神氣。

一生:要像我們閉目回想時所見的一種神氣。

一生:要注意竹葉的方向,疏密,濃淡,肥瘦,以及集合的形體。

師:很好,現在這個人聽了大家的話以後開始畫了。他畫的怎麼樣呢?請大家一起看。

(出示真竹照片與鄭板橋竹圖)

師:這個人是誰呢?他就是鄭板橋。鄭板橋就是站在這叢竹面前畫下了這幅畫。現在請大家比較一下照片與圖畫,看看鄭板橋對竹作了哪些改動,思考一下他為何作此改動?討論三分鐘。

一生:顏色變了,為的是不像,這樣可以更加突出神韻。

一生:疏密變了,照片到處一樣密,畫就符合黃金分割定理,像一偏文章一樣:鳳頭、豬肚、豹尾。

一生:葉的方向變了,照片上方向不定,而畫上竹葉基本向下。

師:你觀察得很仔細,但是為什麼呢?為什麼鄭板橋要讓它向下。

一生:可能當時他心情不好。

一生:“衙齋卧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我想鄭板橋是用竹葉來表示俯視民間疾苦。

師:你真是天才。

一生:“水能性淡為吾友,竹解心虛即我師。”竹是中空的,可以用他來象徵虛心的人,而虛心的人總是低着頭的。

師:看來大家都非常聰明,都不比鄭板橋差。現在我要大家跟鄭板橋比一比。竹可以表達各種各樣的性格。文雅、清高、虛心、堅韌……有許多詩人讚美它;當然,也有人愛唱反調,説:竹似偽君子,外堅中卻空,根細好鑽穴,腰柔善鞠躬……假如現在站在竹叢前的人是你。綠、紅、黑、黃……眼前擺着無數顏料,你會選哪一種顏料?你會把竹畫成什麼樣?

一生:我會用黑筆,畫成鋼鐵的模樣,表現“千磨萬擊還堅勁”的氣概。

一生:我要用紅色,畫出我的熱情。

……

一生:我要選擇五十種不同的顏料,讓每一片葉子都有各自不同的個性。

師:這個同學真是太偉大了,選班長的話,我投你一票。還有很多同學想説説自己心中之竹,可惜時間關係,今天的課只能上到這裏,大家回家後以鋼筆代畫筆把你心中所畫的竹圖寫出來吧。下課!

《竹影》教案 篇八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體味本文生動形象的描寫。體會本文所表現出的天真爛漫的童真、童趣。瞭解中國畫和西洋畫的不同特點

2、過程與方法:自主閲讀、合作探究主旨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鼓勵學生初步形成自己的審美觀、價值觀。

二、教學重點:

學習本文生動形象的描寫,體會文章表現的童真、童趣。

三、教學難點:

學習本文生動形象的描寫

四、課前準備:

1、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大意。

2、將預習中發現的問題寫在作業本上。

3、查找有關的豐子愷的資料。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

用多媒體展示兒歌《影子》,請學生齊讀兒歌:

影子在前,影子在後,影子是個小黑狗,常常跟着我。

影子在左,影子在右,影子是個好朋友,常常陪着我。

展示後,教師語:兒歌中的我和影子讓我想起自己的童年,也許我們都曾是愛玩影子的人,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與影子有關的文章——《竹影》。(板書課題)

(二)、簡介作者

1小組內交流蒐集的豐子愷的漫畫作品、散文。

2請同學在班上介紹豐子愷的情況,明確豐子愷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藝術大師,他在繪畫及散文創作方面成就頗豐。

(三)、整體感知

1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大意。

a.學生讀完課文後,教師用多媒體展示生字、詞及其注音。

b.要求學生用一句最簡潔的話概括課文內容。(教師可作提示:課文題為“竹影”,它是寫景——竹之影呢?還是主要寫人物活動?)

2討論、明確中心

問題:本文中除寫人物活動外,還涉及哪一方面的內容?作者在本文中究竟要表現什麼樣的中心?

學生討論後明確:本文表現天真爛漫的童真、童趣。

(四)研讀賞析

1再讀課文,勾畫文中你認為最生動形象的描寫,並試着説明理由。

2在小組內交流自己所找生動形象的描寫句,並陳述理由。

3在小組內交流自己在預習中發現的問題,小組內不能解決的問題班上交流,共同解決。

(五)拓展延伸

1、述説一段童年往事,要求用語簡潔,儘量表現童真、童趣,時間不超過2分鐘。學生先在四人小組內述説,然後推舉同學到班上交流。

2、教師小結:

一去不返的童年是美好的,只要你們擁有一顆童心,你們就能擁有童年般的快樂;看似平凡的生活是美好的,只要你們擁有一顆愛心和一雙敏鋭的眼睛,你們就能發現生活中美好的東西無處不在:一片枯葉,一葉殘貝,一抹斜陽,都能讓你激動流連,受益匪淺,祝願同學們永遠快樂充實!

(六)佈置作業

豐子愷的成功與其父的教育引導有關嗎?文中的父親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給了你怎樣的啟發?請以“如果我是家長”為題寫一篇短文,暢談自己的教育構想(字數不限、體裁不限)。

《竹影》教案 篇九

【課前預習資料】豐子愷《兒童的畫》、《學畫回憶》、《圖畫與人生》,《素質教育在美國》節選,《倚天屠龍記》節選,朱光潛《談美書簡》文選,《竹影》教案案例。蘇軾《於潛僧綠筠軒》、《文與可谷偃竹記》,鄭板橋《題畫詩》、《題竹石畫》,白居易《池上竹下作》。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

1.加點字注音並理解詞義瀰漫眼梢愜意汀蘸縷口頭禪碩士參差不齊

2.概括課文內容。

二.整體感知,初步探究出示圖片“竹影”,討論:竹影是誰畫的?

思考:

1.我們四個人在這裏起了什麼作用?我們把月亮畫的畫——了一份。(填一詞)

2.在我們的資料中除描影外還有哪些複製圖畫或類似複製的方法?

3.小結:描、印、放大、臨摹都是複製的一種,不是創造,教案《《竹影》教案案例》。朗讀黃全愈的一段話作為小結:黑板——學生的眼睛——經由學生的手把黑板上的樣板“畫”下來。由於沒有“心”的參與,這隻能是一個簡單的`由眼睛到手的過程,可以説那是一個類似“複印”的過程。

4.討論:爸爸説我們這不是畫竹,“不過好玩罷了”。學某類西洋畫的人能把自然描摹到幾乎一樣,這是不是繪畫呢?

5.出示五幅西方油畫,討論西洋畫的優缺點,並用豐子愷的話小結:描得像真的東西一樣,頂多也只抵得一張照相,現在照相機很便宜,三五塊錢也可以買一隻。我們又何苦費許多寶貴的鐘頭來把自己的頭腦造成一架只值三五塊錢的照相機呢?

三.生成新疑,深入探究

1.討論:描、印、放大、臨摹、模仿大自然都不是真正的繪畫,那麼為什麼有那麼多的人在做這些事,他們做這些事有何得失?

2.以下文字作為小結:

A.胸中竹,並不是眼中之竹。磨墨展紙,落筆倏作變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鄭板橋。

B.模仿只是創造的始基;沒有做到這步功夫和做到這步功夫就止步,都不足以言創造。凡是藝術家都須有一半是詩人,一半是匠人。他要有詩人的妙悟,要有匠人的手腕。——朱光潛。

四.創設情境,體驗感悟

1.設若一個人已經完成了模仿階段,現在他要真正的去創作,比如説他站在一叢竹前,現在要你來告訴他怎麼畫,你會説些什麼?

2.如果是豐子愷的父親站在他面前,他會説些什麼?

3.出示鄭板橋竹圖與真竹照片,比較照片與圖畫的區別,討論:鄭板橋對竹作了哪些改動?他為何作此改動?

4.竹可以表達各種各樣的性格。文雅、清高、虛心、堅韌……有許多詩人讚美它;當然,也有人愛唱反調,説:竹似偽君子,外堅中卻空,根細好鑽穴,腰柔善鞠躬……假如現在站在竹叢前的人是你。綠、紅、黑、黃……眼前擺着無數顏料,你會選哪一種顏料?你會把竹畫成什麼樣?

《竹影》教案- 篇十

竹影

城南中學  周小慧

教學目標 

1、              體味本文生動形象的描寫,體會天真浪漫的童真、童趣。

2、              瞭解中國畫和西洋畫的不同特點,鼓勵學生初步形成自己的審美觀、價值觀。

教學重點

學習本文生動形象的描寫,體會童真童趣。

教學方法、手段

多媒體  自主合作、探究

課時安排   一課時

課前準備

1、              初讀課文,瞭解文章大意。

2、              將預習中發現的問題記下。

3、              查找有關豐子愷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      導語 

同學們看過竹子嗎?在晚上看過竹子嗎?在有月光的晚上看過竹子嗎?畫過竹子嗎?在水泥地上畫過嗎?在有月光的晚上在水泥地上畫過嗎?如若沒有的話,那你就太不留心生活了。不過還好,有位著名的漫畫家曾經玩過這些遊戲,是誰啊?(豐子愷)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的《竹影》。

二、      檢查預習

1、這是自讀課文,首先請大家展示你的自學成果,課前已經請一些同學在黑板上寫下了自己認為重要或易錯的字詞,請他們給大家提示一下。

蘸  愜意  參差  撇  口頭禪  悶熱  水門汀  徘徊

2、            對於作者你瞭解多少?

學生根據課前蒐集的資料介紹。

3、            投影出示豐子愷的一幅漫畫《瞻瞻的腳踏車》

豐子愷的長子瞻瞻從小聰穎善思、敢於創造,他自己從小也是個留心觀察善於思考的人,我們現在就一起隨竹影走進他的童年時代。

三、      自由朗讀,整體感知

用一句話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提示:1題為竹影,是寫景還是寫人物活動?

2以…(一件事)引出…(對什麼的思考)

板書:畫竹影——敍藝術

四、      品位朗讀,體驗童趣

童心是天真浪漫的,童趣是發自天性的,一次平常的遊戲也讓孩子有了藝術美的發現,那麼,你覺得文中哪些描寫最生動的表現了童趣呢?找出來,有感情的朗讀。

學生在小組討論交流後,選擇自己認為寫得生動形象、體現童真童趣的句子加以品析。

五、      拓展欣賞

1、月下的竹影牽動了天真無邪的心,孩子們在婆娑的竹影中感受到了美,於是,他們開始本能的描畫,試問,孩子們描的竹影是藝術品嗎?它美嗎?請結合文中語句回答。

(第五節“依樣畫葫蘆,終究缺乏畫意,不過好玩罷了。”)

2、那麼,怎麼畫才能稱得上藝術呢?

(“經過選擇和佈置…竹葉的結合,方向…”)

3、可見,藝術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要富於創造。(投影出示朱竹),這一幅朱竹是藝術嗎?它一點也不像,還是紅色的!

(第六節“不在於象不象…” “一種美的姿態…”)

同學們已經一步步的走進中國畫的藝術殿堂了(投影出示中西竹畫各一幅)這裏出示的兩幅畫哪一幅更象竹子?哪一幅是中國畫?

4、現在,你能用一句話概括中國畫與西洋畫的不同特點嗎?

板書:  符號      照相

神似      形似

在一位獨巨匠心的藝術啟蒙人“爸爸”的引領下,“我”和小夥伴從一次不經意的遊戲中走進了藝術的殿堂並領略了中國畫與西洋畫的各自魅力,下面,我們就借這次語文課也簡單欣賞一下東西方文化不同的魅力吧。(投影出示圖片)

六、      口語交流

1、我們每個人都擁有快樂的童年,也做過許多充滿童趣的遊戲,現在你回過頭來想想,你兒時做過哪些遊戲也是可以或得類似發現和體驗的?後來你讓它發芽成長了嗎?

2、過今天的學習,大家會有很多的感悟,請你用一句話歸納一下你的感受和收穫。

(學生自由發言,暢談感受)

3、大家都是受益非淺,老師真誠的希望大家都能用你閃亮似的雙眼發現更多的美,用你手中的筆記錄下更多美好的瞬間。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fangan/jye5z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