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方案 >

小狗包弟教案【精品多篇】

小狗包弟教案【精品多篇】

小狗包弟教案【精品多篇】

語文《小狗包弟》教案大全 篇一

提問:大家有沒有聽説過“_”呢?那你們對“_”的瞭解有多少?有誰能勇敢地站起來説給大家聽聽。(你們有沒有聽過祖輩父輩講過有關“_”時期的事情?又或者從歷史書中或課外閲讀中聽講過有關“_”的事情呢?)

(簡介_,補充有關“_”的資料,讓學生更加了解“_”的社會背景 )

_資料:

1.葉劍英元帥曾經沉痛地説過:死了兩千萬人,整了一億人,浪費了八千億人民幣。十年間國民收入損失約五千億元”。

2.作家秦牧曾這樣記述“_”期間在廣州街頭的所見:“人們咬着匕首,抬着屍體遊行。”“一天早上,當我走回報社的時候,一路看到在樹上吊屍的景象。那些屍體,大多是被打破頭顱、鮮血迸流的。在一德路到人民中路短短一段路程中,我竟見到八具這樣的屍體。”

總結:這場運動堪稱“十年浩劫”,人的生命賤如草芥,人性扭曲變形。在這場災難中,一大批老幹部受到打擊和迫害,巴金就是其中的一個。面對這場災難,很多人都不敢説真話,但巴金説了,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的《小狗包弟》就是他説真話的具體體現。

作者及作品簡介:

?引子?(1自然段)?——一位藝術家和狗的故事。

?開端?(2自然段)?——小狗包弟的來歷。

?發展?(3—6自然段)?——小狗包弟的一些表現,以及它與家人的親密關係。

結局?(7-9自然段)?——小狗包弟慘遭厄運。

?尾聲(10-13自然段)——小狗包弟之死留給作者永久的心靈傷痛,作家的懺悔。

2、“引子”部分

思考:開篇寫一位藝術家與狗的故事,有什麼意義?

結構:先説別人的事引出話題,起着鋪墊、啟發的作用,引起下文;

內容:藝術家與狗的故事,巴金與狗的故事,二者似成對照,狗的忠誠,人的背棄,人不如狗,由此深化了文章的主題。

3.“開端”和“發展”兩個部分。

思考:

①我們在描寫人物時可以通過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來突出其特點,作家突出小狗包弟的特點時,哪些是正面描寫,哪些又是側面描寫呢?請在文中找出相應的內容。

正面描寫:第2自然段 “狗來了、、、、、、不停地作揖”

第3自然段 “它不咬人、、、、、、引客人發笑”

側面描寫:第3段 寫由起女士在兩年之後仍然對包弟念念不忘。

第5自然段 “聽妹妹們説、、、、、、等候我們出來”

②作家在介紹包弟的來歷和描寫人與狗之間的相處時,突出了包弟的什麼特點?

參考:可愛、聰明、通人性。

③作家為何要突出小狗包弟的這些特點?

《小狗包弟》教案 篇二

《小狗包弟》教案

一、整體把握

這篇課文是巴金《隨想錄》中的名篇。它講述了作者家中的一條可愛的小狗在“文革”中的悲慘遭遇,從一個側面反映那個瘋狂時代的慘無人道的現實;文章還描寫了小狗的悲慘遭遇留給作者心中永難磨滅的創痛,表達了深重的悲憫、歉疚和懺悔之情。

這篇課文的主要價值,首先在於它的認識作用,它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十年**的社會現實,以及當時的人們普遍的命運窮困、人性扭曲的狀況,由此而產生課文應有的認識教育作用,包括現在的高中生在內的所有中國人都不應該忘記那個年代,就像我們經常教育下一代不應該忘記風起雲湧、波瀾壯闊的新中國建設史、中國現代史、中國近代史一樣;課文的價值還在於作者的深刻反省、自我拷問的警醒人心的力量,老年的巴金顯示出一個正直的成熟的作家嚴於解剖自己、敢於説真話的勇氣和度量,進而可以引發學生對過去那個年代甚至當今時代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心理的探討和拷問,這有助於學生形成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情操。

下面概述本文內容要點,並簡析思路。

1一位藝術家和狗的故事,藉以帶出小狗包弟故事。

2小狗包弟的來歷,不是主要內容,故而略述。

3小狗包弟的一些表現,以及它與家人的親密關係,突出它的伶俐可愛。惟其親密、伶俐可愛,後慘遭厄運才顯得太不合情理。此為蓄勢,後面形勢逆轉,落差極大。

4小狗包弟慘遭厄運,為後面的懺悔埋下伏筆。同時側面描寫“文革”開始後紅衞兵們抄家、捉殺小狗的情形。

5小狗包弟之死留給作者永久的心靈傷痛,這部分篇幅最長,顯然作者事先想好在此充分地表達思想,前面都是為寫這一部分作準備、鋪墊的。

其中第四、五部分佔了全文一半的篇幅,而第五部分是全文中篇幅最長的部分,由此可以看出文章的重心所在,或者説作者寫作時的着力點所在。

這是一篇敍事散文,按故事進程來觀照課文,可以看出課文的一個完整的故事鏈,有開端(包弟來歷)、發展(在家七年,相處很好;“文革”來臨,家人恐慌)和結局(痛別包弟),還有尾聲(作者懺悔)。如果覺得應該強化第五部分的作用,則可以把它作為結局,那麼原來的結局(痛別包弟)成為故事發展的一部分。

散文固然可以敍事、寫景、狀物,但抒情寫意是散文的當行本色,甚至可以説是散文的核心和靈魂。在本文中,隨着故事的展開,作者的情感呈波瀾起伏狀變化:

悲傷(藝術家與狗的故事)──歡快(與包弟親密接觸)──憂慮(不知如何安排包弟)──輕鬆(送走了包弟)──沉重(送走之後心不得安)──歉意(至今心不得安)

因此本文的情與事是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的。情感緊隨敍事起伏變化:事件牽動作者的情,作者的情牽動讀者的心。本文既是敍事文,又是抒情文。

本文寫法上的顯著特點,是按“自然流”敍事抒情。“自然流”的特點,是文章段落、層次,過渡、照應,敍事、議論、抒情,過去、現在、將來,一切都自然而然,不見刻意的技巧,又顯出深層的技巧。下面從幾個方面來分述。

1故事進展自然順暢,其中無生硬的“焊接”或“阻梗”。開篇寫一位藝術家與狗的故事,下一段的一句“聽了這個故事,我又想起我曾經養過的那條小狗”,很自然地過渡到本文擬述之事;中間寫包弟的可愛,借用日本女作家的問話“您的小狗怎樣”,一下就自然地過渡到包弟慘遭厄運的敍述上來了;文章從敍事向抒情轉化很自然輕巧,抒情大約是從作者送走包弟、卧榻難眠、思前想後開始的,一直到文章結束,感覺不到其間從事到情、從敍到議的轉變的生硬;再有,從過去到現在,是以懺悔的心情連接起來的,也感覺不到其間過渡的唐突。

2語言樸素自然,全無刀斧雕琢痕跡。讀者讀了本文受到感動,與本文語言的魅力、震撼力是分不開的。本文的語言既有書面語的特點,又有口語的特點,兩種語體很自然地渾融一體。讀者只是感覺到事件的自然發生、發展,情感的自然波瀾起伏,而感覺不到文章語言形式或語言技巧的存在,可以直擊文章的深層和底藴。

3自然之中又有潛藏的起伏跌宕,而絕非完全地平直板滯。與“無技巧”相伴的必定是深藏的技巧、高明的技巧,如果真的沒有任何技巧,那文章就不足觀賞了。如果我們對本文細加品味,還是可以發現一些深藏的技巧的。略述一二便可知曉。開篇講述一位藝術家與狗的故事,是深思熟慮過的,其中必有深意;全篇寫哪些事,哪些事詳寫,哪些事略寫,哪兒發議論抒真情,文章的着力點定於何處,文章的感情基調是什麼,等等,都需要寫前斟酌。本文發表之後多得評論家欣賞,一定是它的內容的深刻和形式的巧構吸引了大眾關注的目光。

二、問題探究

1開篇寫一位藝術家與狗的故事,有什麼意義?

從思路章法説,先説別人的事引出話題,起着鋪墊、啟發的作用;從思想內容説,藝術家與狗的故事,巴金與狗的故事,二者似成對照,讓人看到此類事在全國並非一二,而是遍見的,由此深化了文章的主題;從寫作效果説,藝術家與狗的故事似乎更慘烈,而巴金與狗的故事之悲哀則在於心靈,是一種“潤物細無聲”或“此恨綿綿無絕期”的精神折磨。

2作者反映“文革”的現實,為什麼要寫一條小狗?

小狗包弟雖小,但也是一條生命,凡有血有肉的善良生命都應得到生存權,並免受侵害。這一觀念在今天已經為大多數人所接受,而巴金寫作此文是在80年代初,思想境界顯然高人一等,表現出先進性、超前性。更重要的是,作者通過一條小狗遭遇,反映“文革”時代任何生命都不能免受侵害的事實,一條狗都保不住命。另外,作者寫小狗包弟也是為了表現自己的一段心靈歷程,寫心靈是主要的,寫小狗包弟是次要的。寫小狗是寫實,寫心靈是寫虛,按散文的創作規律,寫虛必定以寫實為基礎。

3作者為什麼要以歉疚、懺悔作為本文的感情基調?

在那個**的年代,多數羣眾捲入紛爭之中,作者屬於少數被侵害被侮辱的人,“文革”結束了,國人應該自我反省,而率先反省的竟然是一個無過錯的老人!巴金的《隨想錄》出版後,引發文壇的震動,就是因為作者以自我反省的方式觀照過去的一段歷史,警醒人們記取歷史教訓。巴金由此贏得了社會的普遍敬意和稱頌。本文的歉疚和懺悔就是作者反省的具體體現,這種特殊的反省能夠喚起人們的良心、良知。我們透過本文可以揣測到巴金是一個善良人,他經歷了一場浩劫,不僅失去了小狗包弟,而且失去了最親的親人蕭珊,可他沒有怨天尤人,沒有用文章作為聲討、控訴的工具(聲討、控訴並非不必要),而是自責、自省,很像道德主義者、良心主義者之所為,這既符合巴金本人的習慣,又能引起讀者的深思和自省,引發讀者與作者之間的心靈共鳴。

關於練習

一、作者對小狗包弟的情感態度前後有什麼變化?你覺得作者是怎樣的人?作者經歷磨難之後仍擺脱不了“煎熬”,對此你有何評論?

設題意圖:第一問是從領悟作者情感的角度整體感知課文,理清課文思路;第二、三問是揣摩作者的內心世界和性格特點。這種要求與複述故事相比,可能更難一些,也正好考查和訓練學生的概括提煉、表達創見的能力。理清故事發展的線索、脈絡對回答此題有所幫助,教師應鼓勵學生髮表個人見解。

參考答案:

第一問參見“整體把握”。第二、三問,學生可以各自發表看法,説一説讀了課文之後,在自己心目中描繪的巴金老人是什麼樣的。他在本文中主要表現出善良、正直的品性,至於他的具體表現、他的其他品性,學生可以各自領悟。也不排除學生有對巴金的性格提出批評的可能,也許會認為他軟弱,本來可以活得暢快一些,可他主動背精神包袱。那麼,教師可以從更高的層面進行引導,巴金老人身上體現的反省、自律精神是我們民族所缺少的(至少在“文革”時代所缺少),他的這種精神已經不限於他個人所有,而是隨着他的作品的影響,擴散到讀者(包括青少年讀者)當中,起着喚醒社會公正、社會公德、人類善良天性的作用。

二、研讀下面的材料,聯繫課文,選取一個合適的話題(如 “小議‘我靠的是感情’”,“談‘身邊瑣事’的深廣內涵”),寫一點獨特的感想,與同學討論。

(材料從略)

設題意圖:擴大教學資源,激發學生思考的興趣,引導學生更為深入地領會課文的思想感情,並獲得寫作文的啟示。類似“小議‘我靠的是感情’”,“談‘身邊瑣事’的深廣內涵”的題目,既是語文題目,其中又包含豐富的人文精神。為了更好地達到題目所要求的,應更多地瞭解巴金其人其作品,學生集體討論,自由發表見解,教師也提供一些信息。最重要的是讓學生獨立思考,具有從課文遷移到課文外、課堂外不斷探尋的能力。最後呈現方式可以是成篇文章,也可以是發言提綱。如果是文章,可以鼓勵學生之間互相交流、評議。

教學建議

一、發掘文章的思想價值

本文故事雖小,意義卻很深廣。讓人看到“文革”風雲之一角,連狗都難以倖免。讓人看到“文革”對人的精神的傷害之深,真切地體會到所謂“浩劫”的含義;讓人看到一個知名作家,一個經歷了幾十年的社會動盪、社會變遷而執著地保持一顆清醒頭腦的老人,真誠地解剖自己,用真理和良心感染讀者;看到一個不合理的時代的結束,一個理性的合乎人性的新時代的到來。這些思想價值學生未必都能想到,可以引導、啟發、討論。

二、獲得寫作文的啟示

本文給學生寫作文的啟示大概有:關心社會現實,重視文章的現實意義;訓練眼力,以小見大,從細小事物中發現和展示社會變遷、大眾命運的痕跡;表達真情,不追求誇飾,不過分追求“技巧”,又要講究無技巧的“技巧”;為表情達意的需要,合理地安排材料的詳略、次序;合理地安排敍事和抒情的筆法,“事”與“情”相結合;注意文章情感的波瀾起伏,等等。學生還可以另作補充。這些要求也許過高,學生能獲得一兩點啟示就是學有所成。

三、延伸拓展

引導學生認真研讀練習中的有關介紹和專家評論,以啟發對課文的更深刻的理解;鼓勵閲讀巴金《隨想錄》,讀後在同學中交流;嘗試用動情的筆調來寫一篇有關小動物的短文,要求以對動物的情感態度為線索,併發掘深刻的思想;2003年底,新聞媒體宣傳紀念巴金百年誕辰,巴金作品在當代社會獲得了新的感染力、影響力,可以關注報章上有關巴金百歲紀念文章,讀一讀巴金評傳,尋找本文的賞析文章和對《隨想錄》的評論……可以總結提問:在當代人眼裏巴金是怎樣的人?他的作品為什麼具有長久的生命力?他的作品在當代的閲讀價值何在?

語文《小狗包弟》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1、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的情感。

2、品味精彩的語言,感受巴金嚴於解剖自己的偉大人格。

教學重點:

品味文中精彩的語言,感受巴金嚴於解剖自己的偉大人格。

教學難點:

感受巴金嚴於解剖自己的偉大人格。

教學方法:

誦讀法,點撥法,比較法。

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從2003年“感動中國”對巴金的頒獎詞中導入。

二、出示“學習目標”。

三、默讀課文,理清思路。

1、本文題目是“小狗包弟”,請你説一説圍繞包弟本文寫了哪些內容。

2、找一找文眼:我懷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四、再讀課文,把握情感。

1、誦讀第3段和第5段,畫出描寫包弟動作行為的句子,請你用這樣的句式總結包弟的特性:“這是一條(特性)的小狗,因為它(舉例)。”

示例:這是一條有情義的小狗,因為它在我們不在家時,天天守在睡房門口,等我們回來,從不厭倦。

2、用詩行的形式總結。

3、“我”為什麼沒有小狗了?是什麼外界的力量使善良的一家人最終沒有保護住愛犬?

(明確)_。教師介紹_。

五、品讀課文,深挖主旨——分析作者“歉意”。

1、為什麼要表達歉意:

_後,在別人都把全部責任推到了_身上的時候,並沒有多少過錯的巴金向小狗表示歉意,這説明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2、怎樣表達歉意

誦讀第10段,畫出作者自責、表示歉意的句子,品讀之。

六、誦讀課文,品味語言。

學生自由賞析打動自己的字、詞、句。

七、延伸遷移,課堂練筆。

如果今天晚上你要向好朋友推薦《小狗包弟》,你會怎樣推薦呢?請寫上一則推薦語,10-70字之間。

示例:

情義與怯懦的對比,可愛與殘暴的較量,一條小狗展現一個可怕的年代,一顆懺悔的心撐起一個大寫的人。小狗包弟,讓我們笑着,哭着,心痛着……

《小狗包弟》教案 篇四

安徽省合肥市第二中學 楊俊梅【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把握課文思路。

2、理解作者強烈的思想感情,感悟作者敢於講真話、敢於解剖自己的精神。

3、學習借鑑文章的表現手法。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的主要價值,首先在於它的認識作用,它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十年**的社會現實,以及當時的人們普遍的命運窮困、人性扭曲的狀況,由此而產生課文應有的認識教育作用,包括現在的高中生在內的所有中國人都不應該忘記那個年代,就像我們經常教育下一代不應該忘記風起雲湧、波瀾壯闊的新中國建設史、中國現代史、中國近代史一樣;課文的價值還在於作者的深刻反省、自我拷問的警醒人心的力量,老年的巴金顯示出一個正直的成熟的作家嚴於解剖自己、敢於説真話的勇氣和度量,進而可以引發學生對過去那個年代甚至當今時代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心理的探討和拷問,這有助於學生形成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情操。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由養寵物狗的故事談起。

二、簡介作者

三、整體把握、分析文章思路

這篇課文是巴金《隨想錄》中的名篇。它講述了作者家中的一條可愛的小狗在“文革”中的悲慘遭遇,從一個側面反映那個瘋狂時代的慘無人道的現實;文章還描寫了小狗的悲慘遭遇留給作者心中永難磨滅的創痛,表達了深重的悲憫、歉疚和懺悔之情。

這是一篇敍事散文,按故事進程,可以看出課文一個完整的故事鏈,有開端(包弟來歷)、發展(在家七年,相處很好;“文革”來臨,家人恐慌)和結局(痛別包弟),還有尾聲(作者懺悔)。

提問:開篇寫一位藝術家與狗的故事,有什麼意義?

明確:從思路章法説,先説別人的事引出話題,起着鋪墊、啟發的作用;從思想內容説,藝術家與狗的故事,巴金與狗的故事,二者似成對照,讓人看到此類事在全國並非一二,而是遍見的,由此深化了文章的主題;從寫作效果説,藝術家與狗的故事似乎更慘烈,而巴金與狗的故事之悲哀則在於心靈,是一種“潤物細無聲”或“此恨綿綿無絕期”的精神折磨。

提示:散文固然可以敍事、寫景、狀物,但抒情寫意是散文的當行本色,甚至可以説是散文的核心和靈魂。在本文中,隨着故事的展開,作者的情感呈波瀾起伏狀變化:

悲傷(藝術家與狗的故事)──歡快(與包弟親密接觸)──憂慮(不知如何安排包弟)──輕鬆(送走了包弟)──沉重(送走之後心不得安)──歉意(至今心不得安)

提問:作者反映“文革”的現實,為什麼要寫一條小狗?

明確:小狗包弟雖小,但也是一條生命,凡有血有肉的善良生命都應得到生存權,並免受侵害。這一觀念在今天已經為大多數人所接受,而巴金寫作此文是在80年代初,思想境界顯然高人一等,表現出先進性、超前性。更重要的是,作者通過一條小狗遭遇,反映“文革”時代任何生命都不能免受侵害的事實,一條狗都保不住命。另外,作者寫小狗包弟也是為了表現自己的一段心靈歷程,寫心靈是主要的,寫小狗包弟是次要的。寫小狗是寫實,寫心靈是寫虛,按散文的創作規律,寫虛必定以寫實為基礎。

提問:作者為什麼要以歉疚、懺悔作為本文的感情基調?

明確:在那個**的年代,多數羣眾捲入紛爭之中,作者屬於少數被侵害被侮辱的人,“文革”結束了,國人應該自我反省,而率先反省的竟然是一個無過錯的老人!巴金的《隨想錄》出版後,引發文壇的震動,就是因為作者以自我反省的方式觀照過去的一段歷史,警醒人們記取歷史教訓。巴金由此贏得了社會的普遍敬意和稱頌。本文的歉疚和懺悔就是作者反省的具體體現,這種特殊的反省能夠喚起人們的良心、良知。我們透過本文可以揣測到巴金是一個善良人,他經歷了一場浩劫,不僅失去了小狗包弟,而且失去了最親的親人蕭珊,可他沒有怨天尤人,沒有用文章作為聲討、控訴的工具(聲討、控訴並非不必要),而是自責、自省,很像道德主義者、良心主義者之所為,這既符合巴金本人的習慣,又能引起讀者的深思和自省,引發讀者與作者之間的心靈共鳴。

本文的情與事是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的。情感緊隨敍事起伏變化:事件牽動作者的情,作者的情牽動讀者的心。本文既是敍事文,又是抒情文。

四、鑑賞寫法特點

本文是按“自然流”敍事抒情。“自然流”的特點,是文章段落、層次,過渡、照應,敍事、議論、抒情,過去、現在、將來,一切都自然而然,不見刻意的技巧,又顯出深層的技巧。下面從幾個方面來分述:

1、故事進展自然順暢,其中無生硬的“焊接”或“阻梗”。開篇寫一位藝術家與狗的故事,下一段的一句“聽了這個故事,我又想起我曾經養過的那條小狗”,很自然地過渡到本文擬述之事;中間寫包弟的可愛,借用日本女作家的問話“您的小狗怎樣”,一下就自然地過渡到包弟慘遭厄運的敍述上來了;文章從敍事向抒情轉化很自然輕巧,抒情大約是從作者送走包弟、卧榻難眠、思前想後開始的,一直到文章結束,感覺不到其間從事到情、從敍到議的轉變的生硬;再有,從過去到現在,是以懺悔的心情連接起來的,也感覺不到其間過渡的唐突。

2、語言樸素自然,全無刀斧雕琢痕跡。讀者讀了本文受到感動,與本文語言的魅力、震撼力是分不開的。

3、自然之中又有潛藏的起伏跌宕,而絕非完全地平直板滯。與“無技巧”相伴的必定是深藏的技巧、高明的技巧,如果真的沒有任何技巧,那文章就不足觀賞了。如果我們對本文細加品味,還是可以發現一些深藏的技巧的。略述一二便可知曉。開篇講述一位藝術家與狗的故事,是深思熟慮過的,其中必有深意;全篇寫哪些事,哪些事詳寫,哪些事略寫,哪兒發議論抒真情,文章的着力點定於何處,文章的感情基調是什麼,等等,都需要寫前斟酌。本文發表之後多得評論家欣賞,一定是它的內容的深刻和形式的巧構吸引了大眾關注的目光。

獲得寫作文的啟示:

本文給學生寫作文的啟示大概有:關心社會現實,重視文章的現實意義;訓練眼力,以小見大,從細小事物中發現和展示社會變遷、大眾命運的痕跡;表達真情,不追求誇飾,不過分追求“技巧”,又要講究無技巧的“技巧”;為表情達意的需要,合理地安排材料的詳略、次序;合理地安排敍事和抒情的筆法,“事”與“情”相結合;注意文章情感的波瀾起伏,等等。學生還可以另作補充。這些要求也許過高,學生能獲得一兩點啟示就是學有所成。

五、小結

本文故事雖小,意義卻很深廣。讓人看到“文革”風雲之一角,連狗都難以倖免。讓人看到“文革”對人的精神的傷害之深,真切地體會到所謂“浩劫”的含義;讓人看到一個知名作家,一個經歷了幾十年的社會動盪、社會變遷而執著地保持一顆清醒頭腦的老人,真誠地解剖自己,用真理和良心感染讀者;看到一個不合理的時代的結束,一個理性的合乎人性的新時代的到來。

巴金老人身上體現的反省、自律精神是我們民族所缺少的(至少在“文革”時代所缺少),他的這種精神已經不限於他個人所有,而是隨着他的作品的影響,擴散到讀者(包括青少年讀者)當中,起着喚醒社會公正、社會公德、人類善良天性的作用。

六、作業

1、完成課後練習。

2、延伸拓展:

閲讀巴金《隨想錄》,讀後在同學中交流;嘗試用動情的筆調來寫一篇有關小動物的短文,要求以對動物的情感態度為線索,併發掘深刻的思想;關注報章上有關巴金紀念文章,讀一讀巴金評傳,尋找本文的賞析文章和對《隨想錄》的評論。思考:在當代人眼裏巴金是怎樣的人?他的作品為什麼具有長久的生命力?他的作品在當代的閲讀價值何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fangan/lk8kp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