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方案 >

慈母情深教案(多篇)

慈母情深教案(多篇)

慈母情深教案(多篇)

慈母情深教案 篇一

[設計理念]

《慈母情深》是人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五年級上冊中的一篇略讀課文。課文講述的是貧窮辛勞的母親不顧同事的勸阻,毫不猶豫地給錢讓“我”買《青年近衞軍》的事。從這件日常生活小事中表現出深沉的母愛。文章描寫細膩,情感真摯,語言淺顯易懂。

根據本文特點,結合新的課程理念。本設計注重以人為本,以讀為本,尊重“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大膽放手,讓學生在自主學習,自主感悟,合作交流中獲得獨特的感受和體驗,昇華情感,提高閲讀能力。

[學習目標]

1、認識“陷、碌、攥”3個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母親的慈祥與善良,體會母愛的深沉。

[學習重點]

通過描寫母親的外貌、語言、動作和神態的重點語句,體會平凡母親的偉大,感受偉大的母愛,激發熱愛母親的思想感情。

[課前準備]

VCD《燭光裏的媽媽》。

[課時安排]

1課時。

[學習過程]

一、回顧導入,揭示課題

1、談話導入。

同學們,學完了《地震中的父與子》一課後,我們深受感動。一位父親經過38小時挖掘終於救出了遇險的兒子。這件事讓我們深深地感受到父愛所迸發出來的力量是巨大的。這種愛是偉大、無私的。那麼,母愛又是怎樣的呢?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慈母情深》,將讓我們深深地感受一番母愛。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提出要求,學生自學。

(1)藉助工具書,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生字要多讀幾遍。

(2)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2、同桌相互讀課文,相互正音。

3、彙報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陷、碌、攥”,學生認讀。

(2)交流: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三、再讀課文,體會感情

(一)感悟慈母對孩子深沉的愛。

1、根據“提示”要求,自學課文。

畫出描寫母親外貌、語言、動作等語句,聯繫上下文,説説這是一位_________的母親,有理由即可。

2、小組交流。

3、全班交流。

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見解,教師只作適當點撥。

如,這是一位瘦弱的母親。從“瘦弱的脊背彎曲着,頭和縫紉機捱得很近。”可以體會出來。

這是一位貧苦的母親。從“母親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皺皺的毛票,用龜裂的手指數着。”可以看出來。

這是一位辛勞的母親。從“有事快説,別耽誤幹活。”“母親説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彎了背……”可以看出來。

這是一位善良、關愛孩子的母親。從母親的同事認為“我”是要錢買閒書,勸阻她給“我”錢時,母親卻説“我挺高興他愛看書的。”這位母親家境這麼貧寒,掙錢又這麼艱辛,卻慷慨地給“我”錢買書,形成鮮明的對比,其中包含着深沉的母愛。

再如,這是一位勤勞的母親,這是一位慈祥的母親,這是一位無私的母親,這是一位偉大的母親……

小結:通過對文中描寫母親的外貌、語言、動作等句段的讀悟,我們深深地感受到這位母親的慈祥與善良,這位母親對孩子深沉的愛。

(二)體會“我”對母親的感激、崇敬與熱愛之情。

讀完課文,誰都會被慈母情深深打動,更何況是文中的“我”。請找出“我”深受感動的語句,如,“背直起來了,我的母親。轉過身來了,我的母親。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對眼神疲憊的眼睛吃驚地望着我,我的母親……”“那一天我第一次發現,母親原來是那麼瘦小!”“我鼻子一酸,攥着錢跑了出去……”“那一天,我用那一元五角錢給母親買了一聽水果罐頭。”引導學生用學過的閲讀方法──聯繫上下文,反覆讀讀,邊讀邊想,體會“我”對母親的感激、崇敬與熱愛之情。

四、感情朗讀,昇華情感

1、選取自己感受深的語句讀,讀出對偉大母愛的讚頌以及對母親的熱愛和感激。

2、指名有感情朗讀,教師相機指導。

五、聯繫實際,拓展延伸

1、聯繫生活實際,講述自己親身經歷母愛的故事。

2、自由朗讀課後的“閲讀鏈接”《紙船──寄母親》,感受冰心奶奶熱愛母親,懷念母親的思想感情。

3、寫幾句話或編一首詩,抒發你對母親的熱愛和感激之情。

六、精要總結,歌曲結束

1、教師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深深地感受到母愛是慈祥的,母愛是深沉的,母愛也是偉大、無私的。這種愛,作為子女永遠也報答不了,正如唐代詩人孟郊所寫的“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2、課件播放《燭光裏的媽媽》,學生跟着輕輕哼唱。

七、作業超市,注重積累

1、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蒐集頌揚母愛的名句或詩歌。

3、課外閲讀頌揚母愛或感激母愛的文章,如《母親的“存摺”》、《那一刻,我理解了母愛》、《媽媽的心,是瓷器》等等(可以上網查找)。

課《慈母情深》教案 篇二

一。教學目標

1.認識三個生字,區別多音字“龜”的讀音,理解“失魂落魄”等詞的意思。

2.能深入文本,在與文本的多次對話中,通過品析人物的言行,感受母親的辛勞,進而體會母親的善良、慈祥及對兒女希望的堅守,同時也感受“我”對母親的感激、尊敬之情。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尤其是文中一些重點句段要多次誦讀,感受作者譴詞運句方面的精妙。

二。教學重點抓住人物言行、外貌等體會人物的情與愛。

三。教學重點引領學生體會母親樸素的言行下,母愛的真摯、深沉、崇高。

四。教學過程

(一).揭題回顧

1.揭題,讀題。課文主要寫什麼?

2.過渡:是的,我當時是很渴望有一本《青年近衞軍》,(課件1顯示《青年近衞軍》封面及簡介)。40多年前,那是一個非常崇拜英雄的年代,這些描寫英雄的書籍成了青少年的最愛。讀讀課文1-4小節,找找哪些詞句寫出了“我”對這部小説的渴望。

(二).研讀1-4節

1.學生自由讀讀課文1-4小節,找找哪些詞句寫出了“我”對這部小説的渴望。

2.重點交流(課件2)

我一直想買一本長篇小説——《青年近衞軍》。

但我想有一本《青年近衞軍》,想得整天失魂落魄。

(1)指名讀。你體會到什麼?

(2)重點抓住“失魂落魄”來理解。用換詞、聯繫生活來幫助理解。

(3)提升:體會作者用詞準確傳神,意藴無窮!指讀,齊讀。

3.過渡:一本《青年近衞軍》,想得我整天失魂落魄,想得我整天魂不守舍,想得我整天六神無主,帶着對這本書的強烈渴望,我平生第一次走進了母親工作的車間。讀讀課文5-29小節,找找文中描寫母親的句子,如果有什麼感受,用筆在邊上寫寫批註。學生自學,教師巡視指導。

(三).研讀5-29節

1.學生自學,教師巡視指導。

2.浮現在你眼前的是一位什麼樣子的母親?

預設:(課件3)

……看見一個極其瘦弱的脊背彎曲着,頭和縫紉機捱得很近……

背直起來了,我的母親。轉過身來了,我的母親。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對眼神疲憊的眼睛吃驚地望着我,我的母親……

母親説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彎曲了背,立刻又將頭俯在縫紉機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

3.從這些語句中,我們看到一位怎樣的母親?(瘦弱、疲憊、辛勞……)

4.指導讀。“語言有温度,字詞知冷暖”,自由選擇一處朗讀,看看哪些地方深深地打動你。

5.讀着這些詞句,你真想説什麼?

6.其實母親疲憊、辛勞遠不止這些,請看我多年後對那一段生活的回憶(課件4)

父親遠在外地,三年才回來一次。母親是臨時工,在一個街道小廠上班。她每天不吃早飯,帶上半飯盒生高梁米或大餅子,悄無聲息地離開家,回到家裏的時間總在七點左右。吃過晚飯,往往九點來鍾了。我們上牀睡,母親則在牀角湊着昏暗的燈光為我們五個孩子縫補衣褲。有時我醒夜,仍見燈光亮着,仍見母親一針一針、一線一線地縫補。母親加班,我們就一連幾天,甚至十天半月見不着母親的面孔,就為了那每月27元的工資。

從這段文字中,你又讀出了什麼?(母親不光白天忙,晚上回來照顧五你子女,也非常辛苦,可以説是夜以繼日。母親的負擔實在太重……)

7.帶着對這段文字的感受再讀重點句。

過渡:家庭的重負,生活的壓力讓母親極其瘦弱,過早地衰老。然而,面對我想買書的要求,母親做出了怎樣的舉動呢?

1.指名回答。(課件5)

母親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皺皺的毛票,用龜裂的手指數着。

母親卻已將錢塞在我手心裏了,大聲對那個女人説:“我挺高興他愛看書的!”

2.自由讀讀這兩個句子,哪些文字深深地打動着你?

預設:(挖掘“掏”和“塞”的字背後的情感)

(1)“掏”。説明媽媽把錢放得很牢,很看重這一點錢。“揉得皺皺”説明這錢不知拿了多少回,可能媽媽就一直不捨得用。(這“掏”掏的是母親的血汗那,掏的是家人的基本生活保障。)

(2)學生再讀體會。

(3)讀議“塞”:母親當時是怎樣“塞”給我的?(已將,説明母親沒有理會別人怎麼説,“塞”得是毫不猶豫,很果斷、堅決。)

(4)再次體會“塞”。計算:母親一個月拼命工作,得來27元工資。分到30天,平均每天0.9元,我們兄妹五個,加上母親共6口人,平均每天的生活費為0.15元,而一元五角就相當於我家一個人10天的基本生活費。

(5)這“塞”在我手心裏的僅僅是錢嗎?(是母親的愛、母親的心、母親的關懷、母親的希望……)

(6)指名讀,尤其讀好母親的那句話。帶着幾分欣慰,幾多期望,甚至是幾絲自豪的讀。

3.提升:這一“掏”,這一“塞”,又讓我們讀出了一位怎樣的母親?(無私的,寬厚的,善良的,對兒女百般關愛的……)

4.看着母親,我的內心湧起了許多話,我真想説:

(1)學生寫話。

(2)交流點評,指出母親的愛,兒女的敬等。

母親的無私,寬厚,善良,對兒女百般關愛的感動着你們,更感動着年幼的樑曉聲,母子情深!讀讀課文的30-35小節,就“母子情”你還有什麼發現?

(四).研讀30-35小節

1.學生默讀30-35小節。

2.體會:(1)作為“我”放棄了自己夢寐以求的《青年近衞軍》,用好不容易要來的錢給母親買了罐頭,足以顯示我內心的激動,我對母親從心底裏的尊敬:作為母親呢,看到兒子這麼尊敬自己,這麼孝順,也從心底裏感到欣慰。

(2)抓住“數落”、“湊足”再來體會母親的“情深”。讀好母親數落的話語。

(五).拓展升情

就這樣,我有了第一本屬於自己的長篇小説。我就是在這麼艱辛的日子中長大了,……

我忘不了我的小説第一次被印成鉛字時的那份兒喜悦。我日夜祈禱的就是這回事兒。真是的,我想我該喜悦,卻沒什麼喜悦。避開人我躲在一個地方哭了,那一時刻我最想我的母親……(配樂引讀)(課件6)

我彷彿看到了              ,彷彿又看到了                 ,彷彿還看到了                  ,彷彿聽到了母親説:                     。(再次出示重點句齊讀)

《慈母情深》優秀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1、認識3個生字。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聾、龜裂”等詞語。

2、通過對母親外貌、動作、語言描寫的重點句、段,感受母親的慈祥與善良和母愛的偉大感人。

3、感受我對母親的感激、熱愛與崇敬之情。

教學重難點:

就課文的主要情節和細節,引導學生注意從人物和環境的描寫,集中探究課文是怎樣表現“慈”和“深”的。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明白孟郊的《遊子吟》嗎?

你們明白詩歌讚頌的是什麼嗎?

2、歷來的文人墨客喜歡用詩歌來讚揚母親。今天我們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一位普通的母親,去感受那博大的——慈母情深(指板書,引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感知文意

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在讀的過程中,看看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情?

三、瞭解我的家境的貧困(1——4自然段)

1、同學們,我們明白事情的起因只是因為一本價值一元五角的書。對你而言,買這樣一本書容易嗎?可對於當時的樑曉聲,買書容易嗎?(不容易)

2、請你讀讀課文的1——4自然段,從哪些語句中看出買這麼一本書不是容易的事情?

3、理解“失魂落魄”

(1)“失魂落魄”什麼意思?(形容驚慌憂慮、心神不定、行動失常的樣子。)

(2)從“失魂落魄”這個詞語你讀出了什麼?(作者很想要書,但苦於家境貧寒)

4、介紹樑曉聲的家境

一元五角錢在當時究竟意味着什麼呢?那個年代,工人的工資是20幾元,學生的學費是3元,樑曉聲家有兄妹5人,父親去遙遠的大西北工作,為了養活一大家子人,常常一塊豆腐要吃3頓,捨不得吃炒菜。而母親在一個小廠做臨時工,每月工資只有27元。為了省錢,她每天不吃早飯就去上班。由此可見,一元五角錢對於這個家庭實在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四、入景融情,感悟情深

1、面對這樣的家庭情況,我的願望有沒有實現呢?照理説,樑曉聲拿到錢,可以去買書了,心情應該是——高興,開心。可是文中的我拿到錢,卻是什麼反應?(鼻子一酸)鼻子一酸是什麼感覺?

2、為什麼鼻子一酸呢?請你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用心思考,課文中哪些地方讓我鼻子一酸,請用筆恭恭敬敬地劃下來。(學生默讀課文,教師巡視)

3、交流

A、七八十台縫紉機發出的噪音震耳欲聾。

(1) 讀一讀,你感受到了什麼?(環境很差)

(2)“震耳欲聾”什麼意思?“欲”什麼意思?(耳朵快要被震聾了。)

(3)假如這樣的噪音向你撲面而來是什麼感覺?(很難以忍受)

(4)可是母親卻在這樣的環境中工作,一起讀。

B、我穿過一排排縫紉機,走到那個角落,看見一個極其瘦弱的脊背彎曲着,頭和縫紉機捱得很近。周圍幾隻燈泡烤着我的臉。

(1) 從這句話中你讀懂了什麼?(抓“極其瘦弱、彎曲、烤”)(母親的工作環境很不好,母親很辛苦)

(2) 母親的背已經是極其得瘦弱了,當我看在眼裏時,是什麼感受?(心象被萬根鋼針紮了一樣)

(3) 這樣,我又怎能鼻子不酸了。

C、背直起來了,我的母親。轉過身來了,我的母親。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對眼神疲憊的眼睛吃驚地望着我,我的母親……

(1) 此刻,看到母親你是什麼感覺?(吃驚、心酸)

(2) 母親吃驚地望着我,我又何嘗不是吃驚地望着母親啊!仔細觀察這些句子,作者在表達上有什麼特別之處?(連續使用三個“我的母親”,“我的母親”出現在句子後面)對比讀。有什麼不同?(反覆強調我的吃驚,母親的疲憊、勞累深深震撼了我的心靈,它從心底發出呼喚“我的母親”所以連續出現)請你帶上這樣的感覺,再讀這個句子。

(3)聽老師範讀,指名讀。

(4) 如果我今天不到母親工作的地方,也許永遠也不會明白母親是這樣辛苦地賺錢養家,讀出母親的辛苦;如果我不近距離觀察母親,我又怎會懂得母親的疲憊,讀出疲憊。這般辛苦的母親不禁讓我“鼻子一酸”。讓我們再來讀讀這個句子。

如果説這句話是慢鏡頭的話,那你能找到一組快鏡頭嗎?

D、母親説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彎曲了背,立刻又將頭俯在縫紉機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1)讀完這句話,帶給你最深的感覺是什麼?(忙碌)

(2) 哪個詞語給了你這樣的感覺?(立刻又)你能給立刻找個近義詞嗎?(馬上、立即等)

(3) 既然“立刻”有這麼多的近義詞,那完全可以把立刻換掉幾個,讓整個句子變得更更豐富一些,更有變化一些,是吧?你把這些近義詞放進去,讀讀,和我們課文上的句子比比,有什麼不同?(用四個立刻母親工作的節奏很強,很忙碌,一刻也不能停頓。)指名讀

(4) 母親你是如此的憔悴,你就不能停一停嗎?母親你是如此得瘦弱,你就不能歇一歇嗎?母親你是如此的疲憊不堪,你就不能喘口氣嗎?(不能,我還得養家餬口,還要供你們上學,還要……)

然而,當兒子要錢買書時,母親是怎麼説的,怎麼做的?

E、母親卻已將錢塞在我手心裏了,大聲對那個女人説:“我挺高興他愛看書的!”

(1)母親竟然是這樣説的,是這樣做的。我們一起讀。

(2) 你的目光定格在哪個詞呢?把“塞”字圈出來,讀讀這個句子,感受母親是怎樣地塞?(毫不猶豫、使勁、堅定……)

(3) 你説這是怎樣的一塞?放進去,讀一讀。

是的,不要小看這幾個詞語,這幾個詞語説明母親在塞錢的那一刻,她想過嗎?(沒有)是啊,這是迅速地塞,這是使勁地塞,這是毫不猶豫地塞,我們再來讀的這個句子。

母親塞到我手裏的哪裏是錢啊?是什麼?(母愛)

是的,是愛,是普通的愛,是無私的愛,是偉大的愛,是純真的愛,這一切都匯成了四個字——慈母情深。

《慈母情深》優秀教案 篇四

學習目標:

教學戰略本課是略讀課文,要放手讓學生自身閲讀,通過默讀、朗讀,理解重點詞句,使他們在品味語言文字的過程中明理,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

教學準備:有關課外知識。

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達成目標

一、導入揭題談話,導入在學習中,假如你遇到了攔路虎,那該怎麼辦呢?學生自由發表意見。激發學習興趣

二、點撥

自學課文自讀課文閲讀課文,藉助各自然段的中心句或重點句理解課文。1、學生帶着任務讀課

2、學生分組學習小組多種形式學習

3、討論、交流,讀課文。使學生懂得,讀書遇到“攔路虎”不能饒着走,應該迎難而上,勇於戰勝它。

三、彙報自學情況,抓住重點,指導讀懂。

1、什麼叫“攔路虎”?

2、面對“攔路虎”繞着走的原因和危害是什麼?

3、你是如何消滅讀書時的攔路虎的?

4、如何查字典?

(一)、要有耐心。

(二)、要有恆心。抓住重點句,談感受;

就自身如何解決“攔路虎”發表見解;抓住重點句,理解全文。使學生懂得,讀書遇到“攔路虎”不能饒着走,應該迎難而上,勇於戰勝它。

課《慈母情深》教案 篇五

一、教材分析

《慈母情深》是著名作家樑曉聲小説《母親》中的節選。課文記敍了母親在極其艱難的生活條件下,省吃儉用,支持和鼓勵“我”讀課外書的故事,表現了慈母對孩子的深情,以及孩子對母親的敬愛之情。

課文篇幅較長,共有35小節。1-3節,交代了少年時的“我”由於家庭經濟拮据,想有一本《青年近衞軍》,想得失魂落魄。4-28節,寫了“我”來到母親工作的地方,問母親要錢買書,也是生平第一次目睹了母親在惡劣的工作環境中辛苦勞累地掙錢,“我”的心為之揪緊了。29-35節,寫了“我”不忍心拿母親的血汗錢買書,而給母親買了一聽水果罐頭。母親數落了“我”後,又為“我”湊錢買書。《青年近衞軍》就是這樣來的,它是“我”擁有的第一本長篇小説,包含着慈母深情,也成為“我”今後踏入文學殿堂的動力。

本文是新教材五年級第二學期第三單元中的第一篇課文,單元教學目標是學會品味作品的語言,體會作品的感情,在閲讀中“批文以入情”。

《慈母情深》以對話、抒情為主,字裏行間流露出濃濃的親情。其中,作者眼中母親辛苦工作的三個鏡頭,成為作者情感發展的線索,這三個鏡頭值得讀一讀,品一品。

鏡頭一:“我穿過一排排縫紉機,走到那個角落,看見一個極其瘦弱的人,脊背彎曲着,頭湊近在縫紉機板上。”

其中的“極其瘦弱”、“脊背彎曲”、“頭湊近”將一位承受生活重擔,辛苦勞作的母親形象躍然紙上。

鏡頭二:“背直起來了,我的母親;轉過身來了,我的母親;褐色的口罩上方,一雙疲憊的眼睛吃驚地望着我,我的母親……”

倒裝的排比句式強調了這就是“我”親眼看到的母親,她疲憊、勞累。母親吃驚地望着“我”,“我”又何嘗不是吃驚地望着母親,如果“我”不到母親工作的地方,也許永遠不知道母親是這樣辛苦地賺錢養家。

鏡頭三:“母親説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彎曲了背,立刻又將頭俯在縫紉機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四個“立刻”寫出了母親抓緊工作,不辭辛勞。

作家用質樸的語言抒寫人間真情,三個鏡頭是課文的重點,只有通過仔細品味、朗讀,方能體會作家筆下流淌着的真摯感情。

二、學情簡介

“品味作品語言,體會作者情感”是我班學生常用的語文學習方法,部分學生還能通過對課文內容的圈圈劃劃,評評註注,表達個人感受。然而,本篇課文寫的是六十年代初的事,當時正是國家困難時期,大多數老百姓的家境都很困難,“一元五毛錢”買一本書在當時是不容易的事情。由於學生不瞭解當時的時代背景,也就難以理解作品中人物的感情。這是本課學習的難點。

其次,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能感受親情,體會人間真情的温暖。但對大多數獨身子女而言,往往忽略了對生活細節的關注和感動,對父母的深情常感到“理所當然”,缺少“心存感激”。因此,學習過程中,體會慈母情深的同時,體會作者對母親的敬愛也是課文學習的重點。

三、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單元教學目標及本班學情,我制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目標一:理解和積累本課“失魂落魄、震耳欲聾”等詞語。

課文語言質樸易懂,其中“失魂落魄”表達了“我”對《青年近衞軍》的渴望,為下文“我”鼓足勇氣向母親要錢做了鋪墊。

“震耳欲聾”寫出了母親工作環境的惡劣,環境描寫襯托了母親工作的勞苦。對這兩個詞語的理解,有助於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且這是兩個成語,成語的積累有助於豐富學生的語言文字,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目標二:能結合課文中描寫母親言行的詞句感受母親愛子之情。

本單元課文以“情”立意,單元目標之一是通過有感情的朗讀和對課文語言文字的琢磨,感受親情。根據五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朗讀訓練要重視學生在朗讀中的內心體驗, “有感情朗讀”,必須同對具體的語言文字的理解聯繫起來,使學生能根據自己對語言文字的體味,通過適當的語速、語調來表現情感。因此,學習過程中要以情感體驗為主,通過對描寫母親言行的詞句,特別是三個鏡頭的品味、感悟,引導學生體會母親愛子之情。

目標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慈母情深,親情無價。

本文情感豐富,在道理的感悟上,要避免空洞説教。要求學生通過朗讀將內心體驗外化出來,讀出文章所藴涵的情味。

四、具體實施

本課學習共分六個板塊,具體實施如下:

一、補充資料,瞭解作者

1、讀讀作家樑曉聲的簡介,用一句話説説從中獲得的信息。

板書:著有多篇小説    著名作家    家境貧困

2、小結:今天要學習的是作家飽含深情的作品《母親》中的節選,再讀課題。

説明:本課是作家樑曉聲少年時代的真人真事,教師可以向學生簡單介紹作家。通過對作家的瞭解,學生可以感受到樑曉聲是從家境貧困的孩子成長為著有多篇小説的著名作家,為接下來的學習——感受作者的成功與“母親的支持”、“《青年近衞軍》的鼓舞”分不開,作了鋪墊。其中,教師要求學生用一句話説説從中獲得的信息,使學生提煉信息的能力、概括能力得到培養。

二、整體感知課文,找到學習線索。

快速瀏覽課文,説説作者回憶了少年時代的什麼事?

説明:閲讀教學必須關注學生的學習起點。本文情節性較強,學生能自己讀懂內容。五年級學生已具備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能力,因此學生在預習基礎上,已能大致説出課文主要內容。在學生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教師提出“這本書是怎麼來的?飽含着母親怎樣的深情?” 引起學生進一步思考,也引出了統領學習的主要線索。

三、學習16-28節,找到學習突破口。

説明:學習線索有了,以什麼為突破口呢?文中,當母親得知我需要錢買書時,毫不猶豫給了“我”一元五毛錢,而26節中那個女人卻讓媽別給“我”錢,要“我”看媽怎麼掙錢。女人的言行與母親的態度大相徑庭,顯然,這是文中的一處矛盾。從教學重點難點來看,“母親給我一元五毛錢買《青年近衞軍》,這本書來之不易” 是學生較難理解的地方,因此,抓住這一組矛盾,以26節女人的話為突破口,研讀女人“女人為什麼讓媽別給我錢?”、“看母親到底怎樣掙錢”可以牽一髮動全身。

具體設計如下:

1、同桌合作讀好16——28節,説説從這段對話中體會到什麼。

板書:毫不猶豫地給錢。

2、出示課文第26節:旁邊一個女人停止踏縫紉機,向母親探過身,喊:“大姐,別給他!你供他們吃,供他們穿,供他們上學,還供他們看閒書哇!……”又對我喊:“你看你媽是怎麼掙錢?你忍心朝你媽要錢買書哇?”

引出問題:女人為什麼讓媽別給我錢?媽媽到底怎樣掙錢?

四、學習1——3節,理解“女人為什麼讓媽別給我錢?”

1、補充當時經濟背景的資料。

2、讀讀1——3節,想想女人為什麼讓媽別給我錢?

3、學習句子“但我想有一本《青年近衞軍》,想得失魂落魄。”理解“失魂落魄”的意思,並讀好句子。

4、小結:在當時對大多數人來説,物資的睏乏使得精神的需求變得退而求次,因此那個女人對母親説——“別給他!”

説明:課堂教學中的資料補充必須適當、適切,應避免脱離文本,盲目補充的現象。在理解“女人為什麼讓媽別給我錢?”時,我根據現在學生對那個年代人們生活情況不瞭解的實際情況,適當補充摘自作品《母親》中的語段,幫助學生了解當時國家的經濟狀況,從而理解一元五毛錢對一個家庭的意義。在此基礎上,學習句子“但我想有一本《青年近衞軍》,想得失魂落魄。”就容易與作者產生共鳴。從而能體會當時那個女人為什麼會讓媽“別給他錢!”這樣的資料補充正好補充了學生生活體驗的空白點,從而幫助學生更好的體悟人物的情感。

五、學習4—28節,瞭解“母親到底怎樣掙錢”。

1、學習4——28節,劃出文中描寫母親怎樣掙錢的句子。

2、出示三句句子並朗讀:

我穿過一排排縫紉機,走到那個角落,看見一個極其瘦弱的人,脊背彎曲着,頭湊近在縫紉機板上。

背直起來了,我的母親;轉過身來了,我的母親;褐色的口罩上方,一雙疲憊的眼睛吃驚地望着我,我的母親……

母親説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彎曲了背,立刻又將頭俯在縫紉機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3、體會“母親怎樣掙錢”

1)抓住“脊背彎曲”、“頭湊近”、“疲憊的眼睛”、“立刻”等詞語,細細體會母親為了生活,在惡劣的工作環境下,艱苦勞累地掙錢。作為兒子,生平第一次看到母親這樣掙錢,心為之揪緊。

2)板書:艱苦勞累地掙錢

4、指導朗讀三句句子,體會人物情感。

5、配樂引讀4——28節,體會“母親怎樣掙錢”。

這裏的學習主要是抓“三個鏡頭”,通過學生對“三個鏡頭”的品、讀,教師的引,使這個重點環節一氣呵成。體會母親愛子情深,兒子敬愛母親。

説明:將描寫母親怎樣掙錢的三個鏡頭作為一個整體進行教學。由於這3句話的表達方式極有特色,學生平時接觸不多。因此,教師在教學時採用以讀代講的方式,引導學生藉助畫面的具體形象,抓住句中的關鍵詞語,通過朗讀體悟句子藴涵的豐富情感。在學生充分感悟的基礎上,以舒緩的音樂配合學生的朗讀,使學生與作者在情感體驗上產生共鳴,從而達到“批文如情”的目的。

六、學習29——35節,體會“慈母情深”

1、我想買《青年近衞軍》,想得失魂落魄,為什麼最後卻買了一聽水果罐頭?引讀29、30小節。

2、用上29、30小節的句子説説我當時想法。

3、母親數落了我一頓,會怎麼數落?

説明:感悟必須要以語言訓練依託,每一語言文字訓練為基礎的幹我必然是空洞的。為了進一步引導學生體悟到一個母親對自己孩子深沉的愛,我設計了兩個語言訓練點,引導學生分別從“我”、母親的角度進行想象説話,再次體會“慈母情深”、“母慈子孝”。(這裏要把怎樣訓練的內容説清楚)

七、總結課文,小結“這本書是怎麼來的?飽含着母親怎樣的深情?”並激發學生閲讀期待的心理——讀作品《母親》的願望。

説明:通過以上環節的學習,此時,學生對上課伊始教師提出的兩個問題“這本書是怎麼來的?飽含着母親怎樣的深情?” 的理解可謂水到渠成。

具體設計如下:

1、我擁有的第一本長篇小説《青年近衞軍》,共花了三元,這本書就是這樣來的。

2、為此,母親又要辛苦工作好幾天,但她並不後悔。説説這是怎樣的深情?

3、出示句子:我之揪然是為心作。什麼意思?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讀讀樑曉聲作品《母親》。

説明:至此,本文的學習已經結束。但語文學習的“大閲讀觀”告訴我們,真正的語文教學不能僅僅停留在課堂,而應該拓展到更廣闊的生活天地中。好的語文課應當成功的引發學生產生閲讀的期待心理。通過本文的學習,一定會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對樑曉聲的作品產生興趣。所以,此時,引導他們去閲讀與本文內容相關的小説原作,有助於增加學生的文化積澱,有助於學生對課文形成更深入、更全面的認識。

《慈母情深》的教學設計 篇六

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新詞:失魂落魄、震耳欲聾、忙碌、龜裂、攥等。

2、通過對母親外貌、動作、語言描寫的重點句、段,體會母親的瘦弱與辛苦和我對母親的感激、熱愛與崇敬之情。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尤其是文中一些重點句段要多次誦讀,感受作者譴詞運句方面的精妙。

教學重難點:

1、重點是抓住人物言行、外貌等體會人物的情。

2、難點是引領孩子從母親的外貌和樸素的言行中體會母愛的真摯、深沉、崇高、偉大。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品讀詞意,感情讀題

同學們,在《地震中的父與子》中,我們深深感受到父愛所迸發出來的力量是巨大的。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樑曉生的《慈母情深》(板書)。

1、感悟“慈母”

2、感情讀題

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

2、出示生字新詞:

A、指名讀

B、齊讀

3、快速默讀課文,再利用以上生字新詞把這段話補充完整。

出示:

我一直想買一本《青年近衞軍》,想的( 失魂落魄 )。於是,我來到母親工作的地方,那裏的噪音( 震耳欲聾 ),我看到母親極其瘦弱的脊背彎曲着。當知道我是來要錢買書,母親用(龜裂)的手將錢塞在我的手裏,立刻又陷入了(忙碌)。我鼻子一酸,(攥)着錢跑了出去。

三、研讀課文,細品詞句

1、讀課文,找出能夠讓“我”鼻子一酸的句子,用波浪線畫出來。(在旁邊寫上自己讀句子的感受或心情)

2、學生找句、讀句。(指導學生朗讀)

3、品讀詞句,交流感受(根據學生找的句子挑選交流)

“背直起來了,我的母親。轉過身來了,我的母親。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對眼神疲憊的眼睛吃驚地望着我,我的母親……”

A、讀這句話時你的心情是怎樣的?帶上你的感受再讀一讀。

B、感受作者譴詞運句方面的精妙:為什麼把“我的母親”放在後面?

C、以電影的慢鏡頭導入,師範讀句子,學生閉上眼睛,用心靈想象:

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背?我記憶中母親的背是怎樣的?

你看到一張怎樣的臉?記憶中母親的臉曾經是怎樣的?

你看到一雙怎樣的眼睛?記憶中母親的眼睛是怎樣的?

D、在想象中感受“我”內心的困惑、驚訝和難過。

E、通過師生合作朗讀:老師讀三個“我的母親”,同學們讀剩下的。感受“我”內心的困惑、驚訝和難過。體會作者為什麼把“我的母親”放在後面。

F、在這一刻,你的腦海裏烙印下了母親怎樣的身影?(板書:瘦弱)這樣瘦弱的母親又怎能不讓人鼻子一酸呢?讓我們再一次深情的呼喚母親。齊讀

“母親説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彎曲了背,立刻又將頭俯在縫紉機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A、如果説前面是一組慢鏡頭,那麼這一句又是什麼鏡頭呢?

B、你是從哪裏感受到的?(立刻)

C、你能把這種感覺讀出來嗎?

D、師生合作朗讀:老師讀“立刻”一詞,學生讀其他部分。

E、指導朗讀,體會母親的工作的忙碌和辛苦。(板書:辛苦)如此辛苦的母親,有怎能不讓人鼻子一酸呢?再讀-----

母親卻已將錢塞在我的手心裏了,大聲對那個女人説:“我挺高興他愛看書的!”

A、這句話中那個字給你的感觸最深?(板書:塞)

B、這是一個怎樣的動作?這動作裏包含着什麼?(愛、期盼、)

C、把這些帶上讀一讀這句話。

D、想想母親掙錢的畫面,再想想母親給錢的畫面,你一定感受到了。(讀課題----慈母情深 )

四、拓展想象,昇華詞句

在那個時刻,“我鼻子一酸,攥着錢跑出去了-----”從文中的省略號中可感受到我當時內心一定感慨萬千,思緒萬千,有許許多多的話要對母親説,同學們,請拿出筆,代替作者寫下他想對母親説的話。

《慈母情深》優秀教案 篇七

單元教學目標

字詞句:

1、認識30個生字讀準1個多音字,會寫28個字,會寫“連續、廣播”等40個詞語。

2、背誦有關勤儉節約的名句。

閲讀:

1、默讀課文,能通過文章描寫的場景、細節,體會其中藴含的情感,感受父母和子女之間的愛。

2、理解題目和句子的含義,體會文中反覆出現的詞語的表達效果。

3、瞭解巴德父母對同一首詩的不同評價的原,能聯繫生活實際,説出對兩種表達愛的方式的看法。

4、通過交流,總結“體會作者表達的感情”的方法。

5、能聯繫課文,體會不同結尾的特點。

6、想象畫面,能體會場景描寫在課文中的作用。

口頭表達:

1、能選擇恰當的材料支持自己的觀點。

2、能尊重別人的觀點,對別人的發言給予積極迴應。

書面表達:

1、能聯繫生活實際,寫出自己“鼻子一酸”的經歷。

2、能寫出自己成長中新的認識和感受。

3、給父母,或朋友,或其他為社會作出貢獻的人寫一封信,能用恰當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教材分析

《慈母情深》節選自樑曉聲的中篇小説《母親》,題目是編者加上去的。課文寫的是作者國小時代的事。作者在為一元五角的書去找母親,最後得到了這本書。字裏行間體現出母親對兒子的愛,表達了作者對母親的感激、熱愛和崇敬之情。

作者介紹:樑曉聲:原名樑紹生,當代著名作家,1949年9月22日出生於黑龍江哈爾濱市。著有短篇小説集《天若有情》、《白樺樹皮燈罩》、《死神》,中篇小説集《人間煙火》,長篇小説《從復旦到北影》、《雪城》等。其短篇小説《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和《父親》獲得了全國優秀短篇小説獎,中篇小説《今夜有暴風雪》獲全國優秀中篇小説獎,《母親》獲得了《中篇小説選刊》優秀中篇獎。

樑曉聲幼年家境貧寒,19歲時插隊北大荒,先後當過農工、國小教師、報導員,經歷了生活的苦辣酸甜。他的作品選材廣泛,思維獨特,文筆跌宕,情感真摯,展現了生動、鮮活而泥土氣息濃郁的現實生活和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感染並教育着讀者,其撼人心魄的藝術魅力給人以巨大的激勵與鼓舞。

教學目標

1、認識“魄、抑”等10個生字,讀準多音字“龜”,會寫“辭、抑”等15個字,會寫“連續、廣播”等20個詞語。

2、默讀課文,想象描寫的場景、細節,體會“慈母情深”。

3、體會文中反覆出現的詞語的表達效果。

4、能聯繫生活實際,寫出自己“鼻子一酸”的經歷。

教學重難點

1、默讀課文,想象描寫的場景、細節,體會“慈母情深”。

2、體會文中反覆出現的詞語的表達效果。

教學準備

1、預習提綱:完成對應課時預習卡。

2、準備資料:多媒體課件;瞭解20世紀60年代的時代背景,知道那時一元錢能買什麼;認識文中提到的“收音機、棉膠鞋幫、縫紉機、毛票”等物品;蒐集樑曉聲的有關資料。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1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魄、抑”等10個生字,讀準多音字“龜”,會寫“辭、抑”等15個字,會寫“連續、廣播”等20個詞語。

2、默讀課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

教學過程

板塊一、激情導入,揭示課題

1、導入新課。

(1)(課件出示第六單元導語頁的圖片)引導:同學們,看到這幅圖,你想到了哪些詞語?

課件出示:舐犢情深;老牛舐犢;骨肉至親;情深似海;血濃於水。

(2)導入:今天我們進入第六單元的學習,本單元課文的主題是舐犢情深。

(課件出示單元導語)引讀:舐犢之情,流淌在血液裏的愛和温暖。(齊讀)

(課件出示閲讀要素)引讀:體會作者描寫的場景、細節中藴含的感情。(齊讀)

2、板書課題:慈母情深。(“深”字用紅色粉筆寫)

指名讀課題,齊讀課題。

3、描繪畫面。

(1)引導:看到“慈母”兩個字,你的眼前出現了哪些母親的形象?腦海裏會浮現出哪些畫面呢?

預設一:我會想起孟郊的母親——“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預設二:我會想起孟子的母親——“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2)過渡:那麼作者筆下慈母情深的畫面又是怎樣的呢?我們一起來走進《慈母情深》這篇課文。

設計意圖:本課是本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所以課前通過看導語頁,瞭解本單元的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給學生一個總體的印象。揭示課題環節,先讀“慈母”,引導學生想象畫面,再聯繫生活,喚起學生的閲讀期待,層層推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板塊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請同學們自由讀一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不理解或讀不準的字詞標註出來。想一想作者回憶了童年時代的一件什麼事。

2、檢查預習,疏通字詞。

(1)出示詞語。

課件出示:失魂落魄;辭退;頹敗;忙碌;耽誤;酷暑;噪聲;壓抑;震耳欲聾;脊背;衣兜;龜裂;權利;鼻子一酸。

①檢查認讀情況,注意:“辭、噪”都是平舌音;“龜”是多音字,在本課中讀jūn,不讀ɡuī。

②易寫錯的字:“抑”右邊是“卬”,不要寫成“卯”;“酷、酸”左邊都是“酉”,不是“西”;“脊”上面不是“火”。

(2)指名分段朗讀課文,相機正音。

(3)出示填空,瞭解課文主要內容。

課件出示:

起因:“我”一直想買一本《青年近衞軍》,想得整天失魂落魄。

經過:於是,“我”來到母親工作的地方,那裏的噪聲震耳欲聾,“我”發現母親極其瘦弱。知道“我”是要錢買書後,母親用她那龜裂的手將錢塞給了“我”,然後立刻又陷入忙碌狀態。

結果:“我”鼻子一酸,拿着錢給母親買了一聽水果罐頭。母親數落了“我”一頓,但母親又給“我”湊足錢買了《青年近衞軍》。

①指名讀文填空。

②隨機指導重點詞語的理解。

預設一:理解“龜裂”,出示圖片。

預設二:瞭解《青年近衞軍》,它是20世紀60年代時曾風靡全國的小説,作者是蘇聯作家法捷耶夫。該小説講述了蘇聯人民在衞國戰爭時期的英雄壯舉。

(4)師小結:我們可以抓住文中的關鍵詞,根據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整體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3、引導質疑:讀了課文後,你還有什麼不懂的問題嗎?

預設:為什麼僅僅只是“一元多錢”,“我”卻認為是“這麼多錢”?為什麼“我”想要那本書想得失魂落魄,卻不敢向母親要錢買呢?為什麼母親會在那樣的環境下工作呢?

設計意圖:從本課學生易讀錯的字、易寫錯的字和多音字入手,檢查預習情況,再以填空題的形式檢測學生對本文主要內容的掌握,巧妙滲透了抓住文中的關鍵詞,根據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整體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的學法指導。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引導學生充分質疑,既能發展學生的思維,也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順學而導,使課堂的學習更有針對性,使學生對後面的內容更感興趣。

板塊三、課堂小結,佈置作業

1、回顧小結,引發期待。

這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學習了生字詞,瞭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以及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知道了那樣的年代、那樣的家庭、那樣的書價和“我”是那樣渴望擁有一本《青年近衞軍》。滿懷着對書的渴望,作者走進母親工作的地方,他看到了怎樣的工作環境和怎樣的母親?他又有着怎樣的心情?我們下節課一起學習。

2、佈置作業,鞏固練習。

(1)讀寫詞語,互相交流識記生字詞的方法。

(2)摘抄、積累文中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養成積累語言的習慣,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受力。

第2課時

課時目標

1、默讀課文,藉助文字,想象場景,從細節中感受“慈母情深”。

2、通過朗讀和感悟,體會對比、反覆的手法對塑造人物、表達情感的作用,並練習運用。

3、能聯繫生活實際,寫出自己“鼻子一酸”的經歷。

教學過程

板塊一、憶舊引新,揭示目標

師:上一節課,我們初讀了《慈母情深》,瞭解到“我”想買一本《青年近衞軍》,想得整天失魂落魄,滿懷着對書的渴望,“我”來到了母親工作的地方,找母親要錢。這節課就讓我們去感受這位母親的慈愛之心和舐犢之愛吧。

設計意圖:通過回顧上節課的內容,憶舊引新,再次明確本單元的語文要素與本節課要落實的教學目標。

板塊二、走進場景,體會艱辛

1、走進場景,瞭解母親工作的地方。

引導:那是“我”第一次到母親掙錢的那個地方。那是什麼樣的地方?

課件出示:空間非常低矮,低矮得使人感到壓抑。不足二百平米的廠房,四壁潮濕頹敗。七八十台破縫紉機一行行排列着,七八十個都不算年輕的女人忙碌在自己的縫紉機旁。因為光線陰暗,每個女人的頭上方都吊着一隻燈泡。正是酷暑炎夏,窗不能開,七八十個女人的身體和七八十隻燈泡所散發的熱量,使我感到猶如身在蒸籠。

2、仔細讀這一段話,你覺得這裏的工作環境怎麼樣?生自由讀,談體會。(小,吵,熱)

預設:廠房不足二百平方米,與生活中的小型會議室、室內籃球場相比,這麼小的空間裏擺放着七八十台破縫紉機,還有七八十個女人和堆積如山的貨物,我體會到廠房的狹小。

3、課件播放音頻或視頻資料幫助學生真切感受縫紉機轉動時發出的那種震耳欲聾的聲響。

師:靜靜地聆聽,這是什麼聲音?同學們想象一下,如果將這個聲音放大七八十倍,在這樣的噪聲下你有什麼感受?

師:什麼樣的描寫讓你們有這樣的感受?聚焦這段文字,對於作者的寫法,你有什麼發現?

預設:我發現“七八十”這個詞在這裏反覆出現了多次。

4、調動體驗,體會反覆的寫法,指導朗讀。

引導:狹小的空間,不能開窗,七八十隻燈泡照射着,七八十個人身體散發的熱量,“我”體會到酷熱難擋的滋味。如果你在這樣的環境裏,你會覺得怎麼樣?(難受,受不了,想逃離……)可母親卻在這樣的地方日復一日地工作,母親怎麼受得了?你知道母親是怎麼想的嗎?你體會到了什麼?把你的體會讀出來。(辛苦,難捱……)

5、師小結:這就是慈母的心,這就是慈母的情。女子本弱,為母則剛。這場景越壓抑,越悶熱,越嘈雜,就越能體現——“慈母情深”。

設計意圖:運用多種方式體會課文內容包含的情感,可以讓學生學習更有興趣,又能調動多種情感體驗。這個部分有結合學生自己的生活實際,深切感受廠房的狹小;播放音頻、視頻來直接衝擊感官,感受環境的嘈雜;調動生活體驗,感受狹小屋子裏酷熱難擋的痛苦。這樣以多種形式調動多種感官,讓學生更直觀、更真切地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母親工作環境的惡劣。

板塊三、走近母親,感受深情

1、關注細節,體會心情。

課件出示:

我穿過一排排縫紉機,走到那個角落,看見一個極其瘦弱的脊背彎曲着,頭湊到縫紉機板上。周圍幾隻燈泡烤着我的臉。

“媽——”

“媽——”

生默讀思考:

(1)從這裏你讀出了什麼?

預設:再次讀出了空間的狹小,讀出了這裏很昏暗,白天都要開着燈,從一個“烤”字中再次讀出了熱,從“極其瘦弱”中讀出了母親的瘦弱……

(2)作者為什麼要重複連寫兩聲“媽——”?仔細體會一下。(在那樣擁擠、嘈雜的環境裏,人人都戴着口罩,“我”很難一下子就找到自己的母親,所以一開始喊“媽”不能完全確定那是母親,語氣中帶有疑惑。)

2、品讀細節,感受形象。

師:“我”看到的母親是怎樣的?

課件出示:背直起來了,我的母親。轉過身來了,我的母親。褐色的口罩上方,一雙眼神疲憊的眼睛吃驚地望着我,我的母親的眼睛……

(1)生反覆輕聲讀課文,邊讀邊體會:你從中讀出了什麼?

(2)師引導分析:

①背直起來了,你彷彿看到一個怎樣的背?(彎曲的背,僵硬的背,麻木的背……)想象一下:以前母親的背在“我”心裏是怎樣的?(挺拔的,筆直的……)現在為什麼這樣了?(讀“背直起來了,我的母親”)

②轉過身來了,你彷彿看到了怎樣的臉?(疲憊的、粗糙的、蒼老的臉……)在“我”心裏,母親的臉應該是怎樣的?(紅潤的,光潔的,白皙的……)為什麼會這樣?(讀“轉過身來了,我的母親”)

③母親的眼睛望着“我”,你彷彿看到了怎樣的眼睛?(疲憊的、無神的、佈滿血絲的眼睛……)在“我”心裏,母親的眼睛應該是怎樣的?(明亮的,有神的,清澈的……)為什麼會是這樣呢?(讀“褐色的口罩上方,一雙眼神疲憊的眼睛吃驚地望着我,我的母親的眼睛”)

(3)對比閲讀。

課件出示:我的母親背直起來了,轉過身來了,褐色的口罩上方,一雙眼神疲憊的眼睛吃驚地望着我。

比較體會:把課文中三個“我的母親”去掉前兩個,比較着讀一讀,説説有什麼不同。你有什麼體會?(感受到母親的辛苦,心疼母親,心裏難受……)

(4)練習朗讀:帶着自己的情感再來讀一讀這一段話。然後指名讀一讀,共同評議。

(5)分角色讀好“我”與母親的對話。(課件出示對話)

3、感受母愛的無私。

引導:母親在那樣的環境裏艱辛地工作,可聽説“我”是要錢買書,而且是一大筆錢,她是怎樣做的?又是怎麼説的?

(1)出示課文片段。

課件出示:

母親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皺皺的毛票,用龜裂的手指數着。

母親卻已將錢塞在我手裏了,大聲回答那個女人:“誰叫我們是當媽的呀!我挺高興他愛看書的!”

①小聲讀片段,想一想:你從中讀出了什麼?(讀出了母愛的偉大、無私,即使家境貧窮,母親也十分支持“我”看書。)

②關鍵詞理解:“揉得皺皺的、龜裂、塞”等詞語有什麼作用?為什麼要這樣寫?(“揉得皺皺的”説明錢攢了很久,而且母親工作忙碌沒空整理;“龜裂”突出了母親工作的勞累、艱辛;從“塞”字看得出母親生怕“我”不要,硬塞給“我”。)

③體會情感:給了“我”錢買書後,母親更要起早貪黑地工作,更要節衣縮食地生活。此時,如果是你,你會説些什麼?帶着感情再讀一遍課文。

(2)出示課文片段。

課件出示:母親説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彎曲了背,立刻又將頭俯在縫紉機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腳並用的機械忙碌狀態……

①自由朗讀,説説在寫法上,你有什麼發現。(用了四個“立刻”)

②換詞理解:“立刻”可以換成什麼近義詞?(馬上,迅速)你覺得把其中三個“立刻”換成意思相近的詞行嗎?為什麼?(不能換,四個“立刻”連用更能體現出母親動作的快,爭分奪秒。)

③提問思考:母親為什麼要這樣拼命,這樣爭分奪秒?你體會到了什麼?(貧苦,艱辛……)

④深情引導:為了“我們”兄妹能吃飽飯,能上得起學,母親就是這樣爭分奪秒地操勞着,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在如此惡劣的環境裏工作着,這哪裏是工作呀,這分明是在拼命啊!孩子們,讓我們帶着對母親的敬佩,對母親的尊重,對母親的心疼,再來讀一讀。

⑤朗讀體會:應該怎麼讀才能讀出這種情感?(一個比一個讀得快些,一口氣讀完)自由練讀後,比賽朗讀。

設計意圖:抓住動詞來理解重點語句也是一種學習的好方法。母親哪怕自己吃苦受累也支持“我”買書,快速塞錢給“我”,生怕“我”不接受,從中能感受到她深深的母愛。母親給了錢後的一連串“立刻”,指導學生從朗讀中感受母親動作的快速和爭分奪秒,再次加深對母親工作辛苦的感悟,讓學生深深體會到那種深切無私的愛。

板塊四、感恩母愛,感悟成長

1、回顧前文:看到母親如此艱辛,如此操勞,卻把要買書的錢不由分説地塞給了“我”,“我”是怎樣想、怎樣做的?

課件出示:

那一天我第一次發現,母親原來是那麼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覺得自己長大了,應該是一個大人了。

我鼻子一酸,攥着錢跑了出去……

(1)讀中體會:讀一讀這兩個自然段,説一説作者此時心情是怎樣的。(難過,心疼……)

(2)想象體驗:“我”覺得自己是個大人了,應該怎麼做?(懂得體諒、懂得心疼、懂得照顧母親)所以這一次的錢“我”拿來買了一聽水果罐頭,但是遭到了母親的數落,母親最後又給“我”湊足了買書的錢。

(3)理解句義:為什麼説“我沒有權利用那錢再買任何別的東西,無論為我自己還是為母親”?

預設:因為這錢來得太不容易了,這是母親對“我”的期望和支持,“我”買書已經不再單純是對讀書的渴望,更是對母親的感恩和責任。

引導:就這樣,“我”有了第一本長篇小説……

2、那天,樑曉聲在文中結尾説——(出示課件)

3、出示作者簡介。

樑曉聲,生於1949年,1979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短篇小説《天若有情》《白樺樹皮燈罩》《死神》,中篇小説集《人間煙火》,長篇小説《一個紅衞兵的自白》《從復旦到北影》《雪城》等。其短篇小説《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父親》獲全國短篇小説獎,中篇小説《今夜有暴風雪》獲全國中篇小説獎。

4、出示相關資料。

課件出示:也就是從那一天起,我有了第一本長篇小説,也就在那一天以後,我再也沒有向母親要過一分零花錢,也就在那一年後,我有了幾十本長篇小説。這,都是我自己掙錢買的。這是一個母親給予一個兒子的力量。後來,我終於成了大作家。——選自樑曉聲的《母親》

5、推薦閲讀樑曉聲的《母親》,將自己最受感動的地方記錄下來。

板塊五、昇華情感,讀中學寫

1、拓展詩文,昇華情感。(課件出示:可憐天下父母心)

(1)孟子回想起孟母當初不惜三遷,為兒擇鄰處的事,鼻子一酸。

(2)孟郊看到“慈母手中線……臨行密密縫”,這種“兒行千里母擔憂”的情令他鼻子一酸。

(3)張煒月第一次抱母親,發現搶着乾重活累活的母親居然這麼輕,這種一生任勞任怨的愛,令他鼻子一酸……

2、鏈接生活,讀後練寫。

課件出示:你有過“鼻子一酸”的經歷嗎?運用場景描寫、細節描寫,把自己“鼻子一酸”的經歷記錄下來吧!

設計意圖:讀中學寫,在讀懂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寫一寫自己的經歷,既能使學生深入體會“慈母情深”,又能鍛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反思

這是一篇精讀課文,設計時,我緊扣單元重點,注重引導學生梳理場景和細節描寫,感受母愛的深沉與偉大。具體操作如下:

1、以讀促悟,尊重“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讓學生在讀中去品味語言的精妙,讓學生在讀中去挖掘文章所藴含的情感。如對描寫環境惡劣這一部分反覆品讀,充分調動各種感官,感受母親工作的艱辛。讓學生反覆品讀描寫母親外貌、語言、神態、動作的句子,體會平凡母親的偉大,感受母愛的無私,從而激發對母親的熱愛、感激和崇敬之情。

2、在體會“慈母情深”時,我着重引導學生抓重點詞句討論、交流,體會母親掙錢的艱辛,從中感受母愛的無私與偉大。同時,作者由母親的愛而感到深深的責任,他對母親有心疼、有敬重、有感恩、有責任,由愛而懂得回饋,知道感恩,這樣以句帶篇,以點帶面,有效地突破了教學的重難點。

3、資料的適時補充與穿插,對課文的理解和情感的體會上也有幫助,可以填補文字的空白,對課文情感的挖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由學習到運用。由作者“鼻子一酸”的經歷,聯想自己“鼻子一酸”的經歷並寫一寫,這樣學用結合,學以致用,真正達到“教材只是個例子”的輻射作用。

慈母情深的教案 篇八

教學目標:

1.認識3個生字。理解詞語“失魂落魄、震耳欲聾、龜裂”等。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鼓勵學生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通過對母親外貌、動作、語言描寫的重點句、段,體會母親的慈祥與善良和我對母親的感激、熱愛與崇敬之情。

教學的重難點:

要着重引導學生通過描寫母親外貌、語言、動作和神態的語句,體會平凡母親的偉大,感受偉大的母愛,激發熱愛母親的思想感情。

課前準備:有關於作者的資料、寫有課文新詞的小黑板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同學們,我們剛學了課文《地震中的父與子》,感受到在突如其來的災難面前,父愛進發出的巨大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感受到的母愛又是怎樣的呢?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課文,將使你感受到母愛的深沉。

2、板書課題:慈母情深(學生齊讀課題。兩遍)

釋詞:“慈”在這裏是什麼意思?“慈母”呢?

學生動手查字典,然後指名回答。

3、閲讀課文的導讀部分,明確學習要求。

4、展示資料,簡介作者

學生先介紹各自蒐集的作者資料,然後教師可作適當的補充。(樑曉聲,當代作家。1979年開始發表作品,樑曉聲的創作以小説為主,現已創作長篇小説六部。其作品大多被香港、台灣出版,並譯為英、日、法、俄等國文字。著有短篇小説集《天若有情》《白樺樹皮燈罩》《死神》,中篇小説集《人間煙火》,長篇小説《一個紅衞兵的自白》《從復旦到北影》《雪城》等。其短篇小説《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父親》,及中篇小説《今夜有暴風雪》分獲全國優秀小説獎)。

二、檢查預習,交流感受:

1、指名讀課文,檢查學生朗讀課文情況。

2、出示小黑板;學習生字(先自由讀,再指名來讀,再全班齊讀)

3、重點理解詞語:失魂落魄、震耳欲聾、龜裂(注意多音字“龜”在這裏的讀音)

4、默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講什麼?(動筆寫在課本上)

5、預習了課文後,你有什麼感受?(總體印象)

過渡:課文是怎樣表現母親的深情的呢?

三、品讀課文,感受母愛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畫出描寫母親外貌和語言的語句,在自己感受特別深刻的地方作簡單的批註。

2、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

a.你感受最深的地方是哪些?

依據學生髮言,讓學生在讀中體會,教師適當補充,其主要為:

(1)“我穿過一排排縫紉機,走到那個角落,看見一個極其瘦弱的脊背彎曲着,頭和縫紉機捱得很近。周圍幾隻燈泡烤着我的臉。”(反映出媽媽工作的辛勞,勞動環境極差。)

(2)“背直起來了,我的`母親。轉過身來了,我的母親。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對眼神疲憊的眼睛吃驚地望着我,我的母親……”(這段話突出了母親工作的勞累,還看出母親為“我”的到來感到驚訝;通過省略號還可以體會到“我”為母親這樣的勞動而感動,為自己貿然要錢而內疚。)

(3)“母親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皺皺的毛票,用龜裂的手指數着。”(説明母親的錢來之不易,是一點一點勞動得來的。通過“龜裂”一詞看出母親的艱辛。)

(4)“母親卻已將錢塞在我手心裏了,大聲對那個女人説:‘我挺高興他愛看書的!”(從中可以看出母親支持兒子讀書,反映出她內心的喜悦。)

(5)“母親説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彎曲了背,立刻又將頭俯在縫紉機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這段話運用排比句講母親為了整個家而不知疲倦地勞動,珍惜一點一滴的勞動時間。)

(6)“那一天我第一次發現,母親原來是那麼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覺得自己長大了,應該是個大人了。我鼻子一酸,攥着錢跑了出去……”(從這兩段話中可以看出“我”當時為母親辛勤勞作的場面所感動,為自己不能體貼母親而內疚。)

b.你畫出了哪些描寫母親外貌和語言的語句?(波浪線和橫線分別畫出)

(1)指名讀句子,體會從這些描寫中知道了什麼?

(2)小組分角色朗讀對話。

(3)全班分角色朗讀,評議。

四、昇華情感,拓展延伸

1、總結:説説課文是怎樣表現母親的深情的學了課文,你有什麼感受。

這是一個怎樣的母親?()的母親

(結合板書,將重要詞語填入括號內)

2、拓展:讀一讀“閲讀鏈接”《紙船——寄母親》,説説你讀懂了什麼?(《紙船一一寄母親》是冰心早年寫的一首詩,寫的是遠離家鄉的遊子對日夜思念的母親的深情呼喚,是獻給親愛的母親的一曲深情的頌歌。運用借物抒情的寫法,作者借紙船抒發了對母親、對祖國的深深的思念。)

3、延伸:課外讀一讀歌頌母親的文章或古詩

提示:以前學過的那首古詩也是描寫母愛的?(《遊子吟》)

慈母情深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九

教學目標:

1.認識3個生字。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聾、龜裂”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通過對母親外貌、動作、語言描寫的重點句、段,體會母親的慈祥與善良和對母親的感激、熱愛與崇敬之情。

教學重點:

讀懂課文內容,抓住描寫母親外貌、動作、語言的重點句、段,體會母親的的慈祥與善良和我對母親的感激、熱愛與崇敬之情。

教學難點:

讓學生在自讀課文的過程中提高閲讀能力。

課時安排:

1課時

課前準備:

預習課文,自學生字詞。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在《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課文中我們認識了一位偉大的父親,從他上身迸發出來的偉大的父愛,震撼着我們每個人的心靈。還有這樣一位貧窮的母親:用龜裂的手指細數着一卷揉得皺皺的毛票,那麼坦然從容地把錢塞到了視書如命、渴望得到一本心愛的長篇小説,想得整天失魂落魄的兒子的手中。這是怎樣感人的一幕啊?請讓我們飽含深情地走近母親,走進當代作家樑曉聲的文章——《慈母情深》。(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並試着用自己的話説説課文的主要內容。

2、檢測:指名朗讀課文並評價。

3、用自己的話簡述課文大意。

三、再讀課文,品味語句

1、默讀課文:邊讀邊劃出描寫母親外貌、語言、動作的語句,説説這是一位怎樣的母親。找出“我”深受感動的語句,體會課文是怎樣表現母親慈祥與善良和“我”對母親的感激、崇敬與熱愛之情的。(給學生充分朗讀和思考的時間,教師巡迴指導。)(略讀課文的教學應着重指導學生把在精讀課文中學到的方法用於閲讀實踐,因此要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

2、小組內交流自己的讀書體會。

3、全班彙報交流:讀一讀自己找到的句子和段落,説説自己讀懂了什麼,有哪些感受和體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fangan/remn5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