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論文模板 >

語文教學中教師激情的關鍵性

語文教學中教師激情的關鍵性

語文教學中教師激情的關鍵性

語文教學中教師激情的關鍵性

摘要:激情是文科類教師尤其是語文課教師必備的素質,是使講課具有感染力的重要因素。激情來源於對教學工作的熱愛和對教學內容的自信。激情培養的基本方法有:正視現實,調節情緒;平時或課前注意改變自己;養成站着講課、大聲講課的習慣;掌握講課藝術,放得開,不拘謹;營造師生間良好的情感氛圍。

關鍵詞:語文課;教師激情;感染力;培養方法

古人云:"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許多優秀教師的課堂教學中都有一股"源頭活水",且充滿激情。因此,激發語文課堂上的激情,應在課堂氣氛中激發激情,在教學思路設計上努力求新,把課上"活",從而使自己和學生在課堂中充滿激情,把學生教"活",達到教學的最佳狀態。教育發展的今天,隨着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學方法的不斷改進,對新時代的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更好教好學生面臨着前所未有的挑戰,本人從事語文教學6年以來,結合自身教學體驗和積累前人經驗對教師在教學中激情做了一些研究,值得提出來與教育第一線的老師共同分享和交流。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展開闡述。

一、激情是使講課具有感染力的重要因素

沒有激情的講課淡而無味,無法吸引和征服學生,也就不能使學生信任你、歡迎你、敬佩你、教師就無法樹立威信。眾所周知,熱情、真情、激情是演講的生命,是朗誦能打動人心的法寶。同樣,筆者認為,激情也是語文課教師講課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是教師站穩講台、提升教學吸引力的重要一環。

前不久,學校搞了一次公開課聽課評課活動,總結下來“有的教師教了多年,授課氣氛還是那樣的沉悶,沒有真正適應和貫徹現代教學理念。”若教師講課不能引起學生共鳴,其教學效果必然不佳。因為一切藝術都應傾注情感,講課一定要激動,要製造高潮,這表明你對所講的內容很信仰,很有感情,是有感而發,而非無病呻吟。

“教師只有動真情,才能引導學生成才。”這句話啟示我們:老師講課最忌平淡乏味,一定要投入巨大的熱情,認真對待,決不可糊弄學生,敷衍塞責,而要把課講得生氣勃勃、引人入勝,不能像一杯白開水,從頭到尾都是一個味道。

學校在多次的教學檢查與督導活動中發現一個極具共性的問題,那就是部分語文教師講課缺乏激情,致使課堂氣氛沉悶,學生絲毫也得不到觸動,更不用説被感染併產生共鳴了。有的老師上課,雖然聲音響亮、字正腔圓,內容科學準確、條理明晰、板書規範,但學生卻是“一雙雙冷漠的眼睛,一張張板着的面孔”,總覺得不感人,覺得教師缺少激情,因而也就不能被吸引和感染。須知,教師僅講得清楚明白還遠遠不夠,講得動人,講得繪聲繪色,能深深地吸引、打動和影響學生,才是我們作為教師所追求的目標。

如果教師只會“念教案”或“背教案”,沒有輕重緩急、抑揚頓挫,那充其量也只能算是聲音的機械傳送,它絕不可能使課堂氣氛活躍,使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

聞一多的弟子、著名演講學家伍大希曾經説過,沒有感情是上不好語文課的,因為語文課不像數學課中的x、y、z 不帶任何感情,文學作品中所藴涵的情感因素是極其豐富、複雜的。

情感是人類精神生活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人類經驗中最親近的體驗。人的情感活動左右着精神世界的全部。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和教育改革家羅傑斯認為,情感活動是心理整體機能的基礎和動力。“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到理方至,情阻則理難通。”[1]這些至理名言都説明了只有動之以情,方能曉之以理。列寧曾指出:“沒有‘人的情感’,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真理的追求。”[2]可見,教師的激情對學生的認知學習具有指導作用。

教學語言不同於日常口頭語言或廣播員的播音語言,它是一種藝術語言,應該具有感染力。教師應當用自己的語言,激情四溢地把課上起來,而不是始終用一種平淡的語調講下去。

總之,教師講課特別需要有感情投入,該釋放激情時絕不可吝嗇。一次精彩的講授,除了要求內容的科學性之外,講授的藝術性也是至關重要的。講授者情緒是否飽滿,精神是否振奮,感情是否誠摯、濃烈,直接影響到教學的效果。假定有兩個教師知識水平和其他素養相當,講課時一個感情淡薄,而另一個善於動用感情,或者同一個人在不同精神狀態下去上課,效果顯然有別。[3]

在這方面,語文課教師需體現得更加明顯。激情是詩歌的生命,屈宋陶謝、李杜蘇辛,他們詩中的感情因素無須多説。就是散文,傳統的名篇中以情動人者也不在少數。司馬遷《報任安書》、李陵《答蘇武書》、諸葛亮《出師表》、李密《陳情表》、林覺民《絕筆書》等等,披肝瀝膽,情見乎詞。我們讀後,便可看出作者的人格、胸襟及其高潔的靈魂。它們共同的特點就在於,所藴涵的感情是純真的、熱烈的、美好的。講課時,教師如果不能再現作品中的感情因子,不能把文學作品中藴涵的情趣、理趣、象趣、諧趣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使學生感到可惱、可恨、可鄙、可棄、可笑、可憐或啼笑皆非、悲喜交集,學生自然會覺得乾癟、刻板、枯燥、乏味,其教學效果肯定是要大打折扣的。

二、激情來源於對教學工作的熱愛和對教學內容的自信

教師講課如果不激動不過癮,學生就不被感染不滿足。然而激情不是憑空產生的,它是有紮實的思想基礎和形象內容的;它是教師拋棄了虛偽、浮誇、做作的感情之後而產生的真情的一種昇華和凝練。

三、激情培養的基本方法

1.正視現實,調節情緒。

由於多種因素的影響,目前有不少學生顯露出厭學情緒。這就要求教師正確認清形勢,積極組織、開展教學,嚴明上課紀律,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要求教師豁達大度,寬厚待人,笑對人生。須知,再好的電視或節目看久了觀眾也會分心,一台晚會所有觀眾也不可能一直保持長久的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具備了這種審時度勢、笑對人生的平常心態,教師自然能理解學生、尊重學生、寬容學生,不至於因學生開小差而大發雷霆、影響情緒。如果教師受學生厭學情緒的影響而導致厭教,上課只是為了勉強完成任務,沒精打采,給人一種帶病授課的感覺,學生對你上的課就更會產生厭倦情緒。這樣的課,對師生雙方都是一種無奈、一種負擔,也就不可能達到教師“樂教”與學生“樂學”有機結合的效果了。教師該如何調節情緒呢?方法有很多,例如,暫時迴避,學會宣泄,培養幽默感,善於從光明的一面看問題,冥想,練氣功,等等。

2.平時或課前注意改變自己。

平時或課前,同事之間開些玩笑,亦可調節自己的情緒,消除孤獨感,優化情緒。同時,運動可以解憂,調節情緒。適度的體育運動,如打打球、跑跑步等,可以使人精力充沛,增強應付現實生活中種種困難的能力,使人忘記不快,消除精神緊張、焦躁煩悶、憂鬱沮喪等不良情緒。

避免夫妻爭吵、單位矛盾,也可以使緊張的情緒得以緩解與鬆弛。此外,教師平時還要多讀有益的書,不斷地充實自己,避免生活空虛。

3.養成站着講課、大聲講課的習慣。

教師應站着講課,這是一個起碼的要求。因為坐着講課,教師巍然不動,四平八穩,激情自然出不來。另外,站姿有利於交流,有利於反饋。大聲講課容易調動教師的情緒,學生也容易感受到教師魅力四射的激情,一節課也就能在師生雙方興奮、收穫、歡樂中結束。

4.掌握講課藝術,放得開,不拘謹。

靈活調控教學語言的節奏。假如一位老師的講課,其音速像機器的運轉一樣,總是一個速度,總是一個節奏,那不僅不利於表情達意,而且還會令聽者感到枯燥呆板、索然無味。當講到熱烈、興奮、激動、憤怒、緊急、呼喚的內容時,速度就需急驟,滔滔汩汩;在講述情感平靜的內容時,速度就需舒緩。根據內容的需要,有時需要聲音上的誇張,有時則需要動作上的誇張。有情的地方抓住不放,蒼白的地方一帶而過;有時幾個字、幾句話一塊兒講,有時一個字就要拖上好幾個拍節;有時抑制住感情如同生活中的耳語,有時又需大聲疾呼聲撕力竭也在所不惜。有時,在教學中,特別是語文課上,需穿插一點口技,比如鳥獸聲、馬跑聲、風聲、雨聲、摔倒聲、槍炮聲等。

5、 營造師生間良好的情感氛圍

首先要讓你的學生對你這位老師有第一好感,學生要從心理上認同你。學生只有喜歡這位老師,才會喜歡你所教的這門學科—語文,並逐漸對它產生興趣。而要使學生對自己第一印象要好,則自身必須具備以下幾個條件:

(1) 素質要高,包括思想素質和文化素質,不但要有廣博的專業文化知識,而且要有淵博的其他相關的知識,教師對業務的鑽研具有精益求精,嚴謹的工作作風,給學生施 以潛移默化的影響,使他們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形成堅強的意志和堅韌不拔、百折不撓的毅力,這樣才能讓學生信服你。師者,傳道 、授業、解惑也!老師是學生的一個活生生的學習榜樣,老師的品行也是至關重要的,教師良好的人格是學生敬佩的基石,因為教師與學生直接接觸,教師高尚的品行對學生今後的人生觀、行為觀有極其深遠的影響。所以老師不但要學習各方面的知識完善自我,更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養,老師被譽為學生的第二父母,給予了學生思想並教會他們做人的道理。

(2) 課堂上語言要生動、形象,並將語文知識具體化、生動化,甚至幽默化,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理解並接受新的知識。課堂上語言要生動,而且還應配合和諧的肢體語言,肢體語言是一種最原始的語言,也是一種最為生動吸引人的語言,它能將許多抽象的無法用語言表達的情感表達出來,並且收到十分好的效果。教師可以運用形象生動、貼近學生、幽默風趣的語言來感染學生,教師還可以安排既嚴謹又活潑的教學結構,形成熱烈和諧的氛圍,使學生積澀主動,心情愉快地學習,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 課堂上教師要充滿激情,並使學生與你一起參與進來,達到一種共鳴,而激情來自於教師自身對本職工作的熱愛。如果教師不熱愛本職工作,而把它作為一種謀生的職業而已,那麼,又怎麼去打動學生熱愛你所教的這門功課呢?老師是學生心中的榜樣,教師應樂於獻身教育事業,把培養人才作為神聖的職責並把愛護學生的真摯情感融入其中。

(4) 對學生充滿愛心、無私心,既不偏重優生,也不歧視後進生,而是多鼓勵關心後進生,正如高爾基所説:"愛孩子是母親的事,可是善於教育他們,這是國家的一樁大事,這需要有才能和淵博的生活知識。"教師應從點滴做起,關心愛護學生,使師生之間形成真正的情感融合,使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反應,在言行上去效仿這位老師並樂於向教師談論自己的思想,進而主動接受教育和指導,即產生"樂其師,信其道的效果",常言道,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情感總是相互的,我們只有去熱愛每一位學生,尊重每一位學生的人格,從心理學角度感召學生學語文的淺層傾向,贏得學生的熱愛和尊重,進而熱愛語文這一學科,這對後進生而言,尤為重要。

(5) 課堂要充滿活躍、民主激勵的氣氛。在講解語文問題時允許別人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自己的不同看法並讓他們在課堂上表現出來。如果學生的看法較好,則一定要給予充分肯定,並加以表揚和鼓勵。課後多進行師生交流,增進師生間的信任度。羅傑斯認為:“心理自由”或曰“心理安全”是有利創造性活基本條件。一個學生如果感到課堂心理氣氛是自由和安全的,他頤會心情舒暢,而不必花時間來保護自己,也不怕別人的非難,始終能按自己選定的目標不斷進取,事實上,那些上課不太發言的學生,大多是怕説錯話了挨老師批評或擔心受到同學譏諷,心理沒有安全感,信任度 ,久而久之,這部分學生就乾脆不嘗試探索,不問也不答,思維的隋性漸漸形成。創設心理自由的課堂教學空間,消除創造性思維的抑制因素,使學生敢於提出疑惑,發表意見,挑戰權威,只有在良好的心理狀態下,學生思路開闊,思維更敏捷,想象更豐富,才能更好地接受新知識,並逐步養成主動學習,獨立思考的創造性學習習慣。

總之,激情是文科類教師尤其是語文課教師必備的素質,是當好教師的先決條件。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不要壓抑自己的天性,而要讓情感流瀉,該笑則笑,該驚則驚……從而撥動學生思想感情的琴絃,課堂就不至於死水一潭。學生激動了,課堂才會生動活潑,老師才會被學生悦納、欣賞。寧願教學中有一次失誤,也要把課講得自然,不要為了不出錯而把課講得索然無味。因為教師的情緒與學生是互相流通的,教師情緒高漲,學生也會受到感染。而一旦學生感到興奮,受到鼓舞,進入境界,聽得入神,教師也會忘情,因為學生聽課的狀況也會影響教師情緒,雙方是互動、交融的。一個有遠大理想的教師,應重視“激情”的培養與綻放,決不可漫不經心,等閒視之。

參考文獻:

[1] 張少康。中國曆代文論精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P193頁.

[2] 馬克思,恩格斯,列林,斯大林。列林全集(第二十七卷)[M].編譯局編譯。北京:人民出版社,**:P255頁.

[3] 陳士持。講課情緒三題[J]. 演講與口才,1984(2)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jiaoxue/3836z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