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論文模板 >

如何有效實施遊戲化教學

如何有效實施遊戲化教學

在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記者會議中,教育部部長陳寶生談學前教育,在回答記者的問題,再一次的明確提出:要綜合治理幼兒園國小化的傾向,表示幼兒園的基本教學模式是遊戲模式,而不是教學模式。陳鶴琴先生也曾經説過,遊戲是幼兒的心理特徵,遊戲是幼兒的工作,遊戲是幼兒的生命,從某種意義上説,幼兒的各種能力是在遊戲中獲得的。因此,幼兒教育遊戲化是幼兒教育發展的一個趨勢,幼兒教育遊戲化更是當前較為先進的一種教育理論。

如何有效實施遊戲化教學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幼兒園的教育要“以遊戲為基本活動,寓教育於各項活動之中”。所謂遊戲化教學活動即是把幼兒教育的目標、內容、要求等潛移默化地融入各種遊戲之中,讓幼兒通過遊戲,大膽表達、釋放快樂,成為學習的主人和發展的主體。如何有效地實施遊戲化教學呢?

一、建立遊戲化課程,以幼兒為主體

幼兒教育遊戲化課程,以幼兒為活動的主體,教師作為活動的組織者、合作者、參與者,如何在遊戲化教學活動中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性?要求幼兒教師加強對幼兒特點的分析,幼兒園大班、中班以及小班內幼兒的平均智力狀況以及對知識的接受能力、敏感程度等有明顯差異,在教育普遍性與特殊性兼具理論影響下,幼兒園教育遊戲課程實踐相關活動的進行也要遵從這一客觀實際。教師要更新理念、轉變策略,在教學活動過程中,把枯燥的灌輸轉化為樂趣的體驗,把被動的受教轉變為幼兒的主動學習,變壓力為動力,變外在要求為內在需要。

幼兒園管理者與幼兒教師共同進行幼兒遊戲課程開發,不同形式的教學活動中,設計的教學遊戲也不盡相同,教師也應根據情況作出調整,以不同的角色身份進行指導。改變以往單一化、成人化、固定化的審美趣味、指導方式、評判標準,不以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幼兒。當然,開放的指導方式,並不是放任孩子、任其發展、不聞不問,認為不干預就是發揮幼兒的主體性,而是間接有效地進行指導,從而實現活動中潛在的發展價值。  

二、融規則於遊戲中,變他律為自律

皮亞傑認為遊戲規則是由幼兒們自己商定的,一旦確定了規則,參加的人就有義務遵守它。在遊戲活動開展前,教師應與幼兒約定規則,並清楚地將規則告知給每一位幼兒。引導幼兒參與遊戲規則的制定、修改和完善,能加深幼兒對規則的理解,增強其遵守規則的自覺性。如在遊戲“老狼老狼幾點了”中,按照規則應該是老狼抓住誰,誰就當下一輪的老狼。可由於幼兒都想當“老狼”,於是出現了“老狼”抓、沒人躲的現象,孩子們失去了興趣,也達不到鍛鍊幼兒奔跑的目的。於是教師請孩子們想出了許多辦法,最後確定“誰最先跑回動物的家,誰當老狼。”這樣就調動了幼兒奔跑的積極性,遊戲又恢復了生氣。

幼兒的遊戲內容是現實生活的反映,是縮小了的社會。教師要善於將規則滲透於遊戲之中,讓幼兒在遊戲活動特別是區域活動中學習和體驗各種規則。教育工作者對規則的最終期望是規則能成為孩子行為的內部參照,因此孩子對規則的理解不能單純依靠教師的灌輸。如幼兒通過遊戲“紅綠燈”,瞭解“紅燈停、綠燈行”的交通規則,過馬路要走“斑馬線”;通過角色扮演,讓孩子充分認識不遵守交通規則會產生嚴重的後果。在“銀行”的遊戲中,顧客取錢需要排隊;“圖書館”內須保持安靜,不能大聲喧譁及借閲圖書的規則;在建築角內與人合作搭建及整理玩具的規則,等等。幼兒通過遊戲相互交流着彼此的經驗,明確所學到的各種規則都與自己密切相關,明白規則不僅約束着別人的行為,同樣也約束着自己的行為。

三、讓幼兒參與遊戲材料的準備

遊戲化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在活動材料的選擇、設計、利用上力求具有開放性、多變性、探究性和操作性。要求材料本身可變化、可重組,藴含着多種多樣的玩法,便於幼兒通過親身的觀察、探索、操作練習等獲取真實的、具體的活動經驗,能為幼兒進行創造性探索與表現活動提供有效的支撐。

教師可以在遊戲之前與幼兒一起製造道具,開發幼兒的動手能力,讓幼兒能夠自主地參與遊戲。例如,在表演遊戲《大灰狼和兔子》時,老師會與孩子們共同計劃遊戲中需要的道具,分工合作,開發他們的動腦思考能力,幼兒自己製造出來的遊戲道具才是真正符合其自身需求的遊戲道具,這樣可以發揮其想象力以及與其他同伴相互配合能力和動手能力。加強遊戲對幼兒的吸引力和樂趣,強化幼兒的自信心和自主意識,不但享受遊戲帶來的樂趣,還能享受自己製造遊戲的快樂,滿足幼兒的成就感。有的教師在遊戲材料的選擇上往往會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思考,這種行為往往沒有達到想要的效果,挑選的遊戲道具如果沒有達到幼兒心中的預期值,反而會引起他們的反感。另外,規定幼兒在一個固定的模式下進行遊戲,就會抹殺其想象力和創造力,減少遊戲樂趣的同時也不能發揮出遊戲帶來的教育意義。所以教師要把遊戲交給幼兒來選擇,使他們創造出屬於自己的遊戲。

四、有效觀察強化教育意識

幼兒在遊戲中可能會引發各種問題,這就要求教師在觀察的同時能夠正確地對問題進行解決,對幼兒的自主思考行為加以肯定。比如,班級進行《三隻燕子》遊戲時,有的幼兒發現室外正在下雨,通過自己日常的觀察與思考,就會自行地表演燕子低飛躲雨的情形,且對自己的表演十分滿意。可是有的幼兒會不理解其想法,認為他沒有按照排練要求的動作進行表演,這時候教師就要對幼兒的行為加以肯定,並要抓住這個教授知識的機會,為其講解動物習性的同時,還要對錶演的幼兒加以表揚,激發其以後自主思考的能力。遊戲教育比單純的教育要來的更加生動、形象,在遊戲當中可能發生各種各樣的問題,當幼兒自己獨立的面對問題,後經教師適當引導並解決問題時,教育知識的印象就會更加的深刻,效果會更好;如果教師沒有發現問題的存在;並對幼兒的行為給予否定,不但會打消幼兒對遊戲、學習的積極性,更還會使其失去自主思考、自主行為的能力,只會遵循教師的意思完成各種事情,認為只有教師規定做的才是正確的行為,從而無法達到遊戲教育的目的。

五、讓幼兒參與遊戲評價提高認識

遊戲活動評價往往以結果為主要內容,忽視了遊戲過程中的其他教育價值,如孩子行為習慣和能力的培養等。幼兒正處在由他律向自律轉變的過程中,要讓幼兒學會自律,必須讓幼兒掌握判斷是非的標準。參與活動的評價,以規則來評價自己和他人的行為,能有效提高幼兒遵守規則的自覺性。在遊戲過程中,除了要定好規則,要求幼兒自覺遵守外,更重要的是在評價環節強調規則的執行情況,讓幼兒理解遵守規則是保證遊戲正常進行的重要條件,學會依據規則來評價遊戲的效果。例如在體育遊戲“奧運之星”中,幼兒分成兩組進行比賽,規則要求幼兒必須先完成一個墊上前滾翻,然後跨躍障礙、舉起重物,最先到達的隊為勝。教師引導幼兒一起來評價,強調規則的遵守情況,結果發現幼兒評價內容豐富,對不遵守規則的行為能夠明確指出。可見,讓孩子們參與遊戲的評價,可以幫助他們學會克服自己的衝動,在評價他人的過程中也教育了自己,體驗到遵守遊戲規則的重要性,同時也有助於培養孩子誠實、質樸的品質。

“遊戲化教學”以遊戲為手段,把幼兒教育的目標、內容、要求、任務隱藏並融於各種遊戲之中,讓幼兒在愉快的遊戲中掌握知識、習得技能。是符合幼兒園教學特點及幼兒發展水平的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這種教學方式使幼兒成為學習的主體和發展的主體。

標籤: 教學 遊戲 實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jiaoxue/4n93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