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論文模板 >

護理教學論文發表【精品多篇】

護理教學論文發表【精品多篇】

護理教學論文發表【精品多篇】

護理論文 篇一

妊娠高血壓疾病是常發生於妊娠期的一種疾病。在我國,其發病率可達9.4%,嚴重影響圍生期母子健康,是產婦和圍生兒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如何避免其發生,並早期介入處理,減少併發症是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之一。近年來,研顯示,早期的護理干預也可以有效減少妊娠高血壓疾病的發生,並在其發生後改善血壓情況,提高順產率,降低分娩風險。本研究對47例妊娠高血壓疾病患者進行早期干預,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1年4月~2012年4月新餘市婦幼保健院收治的90例妊娠高血壓疾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並分為對照組

(n=43)和護理組

(n=47)。對照組患者,平均

(25.0±5.4)歲,平均妊娠

(37.9±3.2)周;護理組患者,平均

(25.2±5.3)歲,平均妊娠

(37.3±3.5)周。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平比性。

1.2診斷標準根據《婦產科學》第7版的標準:

(1)妊娠期首次出現血壓≥140/90mmHg

(1mmHg=0.133kPa),既往無高血壓病史;

(2)血壓在分娩後逐漸恢復正常,一般在3個月內;

(3)伴/不伴有上腹部不適,排除腎臟疾病、糖尿病等病史;

(4)產後確診。

1.3方法所有患者入院由同一組醫護人員給予護理和治療,對照組患者按照以往的常規護理方法進行干預:

(1)一般護理:為患者提供舒適的住院環境,細心照料患者飲食、睡眠等,保持室內環境清潔,空氣清新,可適時輔助產婦作適量運動,孕婦儘量左側卧位,避免宮內窘迫。

(2)病情觀察:醫護人員加強病情觀察,每天測量患者的體質量變化,評價水腫程度,定期測量尿蛋白,給予間斷性的低流量吸氧治療。按醫囑監測血壓,認真完成交接班,加強夜間觀察,隨時更新臨時救護車裏急救藥物和器材。

(3)產程護理:第一產程時間較長,正確引導患者分娩,鼓勵患者自然分娩,密切觀察胎兒的基本狀況。第二產程需要患者配合宮縮用力,可允許患者近親進入產房給予精神上的支持。第三產程,醫護人員配合藥物進一步促進子宮收縮,防止產後大出血,做好搶救準備,嬰兒順利娩出後及時給予處理,並告知產婦嬰兒健康狀況。

(4)子癇護理:患者發生子癇後,醫護人員及時進行搶救,幫助左側卧位,保持呼吸道通暢,儘快開通靜脈通道,給予特級護理,保持安靜、避免刺激。病情穩定後,適時終止妊娠。

(5)產後護理:產婦分娩結束後身體虛弱,同樣會因情緒波動、哺乳等引起抽搐,仍須密切觀察生命體徵,並隨時關注患者的主觀症狀,並做好患者皮膚和外陰部等的護理,預防墜積性肺炎、深靜脈栓塞等的發生。

護理組實施循證護理,通過循證問題的提出、循證支持以及循證實踐的方法來對患者進行護理。

(1)循證問題:自制關於患者需要解決問題的調查問卷,以瞭解患者的需要。

(2)循證支持:根據患者的反饋,查閲數據庫,確定相關的關鍵詞。檢索相關文獻,找到相關的文獻資料後,可以將其作為護理的依據。

(3)循證實踐:①健康教育:通過一些通俗易懂的語言來告知患者相關知識,讓其瞭解妊娠高血壓疾病對於母嬰的影響,進而提高自我的保健意識。在檢測血壓、胎心監護等項目時,應告知其檢測的實際意識,進而提高其治療依從性。依據檢測的結果實施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儘可能地消除引起妊娠高血壓疾病的各種危險因素。②飲食護理:注意要低鈉飲食,控制鈉的攝入量。③病情觀察:妊娠高血壓疾病的主要表現是水腫、高血壓、蛋白尿。妊娠高血壓疾病的預後效果和高血壓症狀的程度、持續時間相關,因而維持適當的血壓值是母嬰安全的一個重要關鍵因素,在治療過程中應密切地關注脈搏、血壓。應密切地關注患者的尿蛋白量、尿量、尿比重,注意是否會發生隱性水腫。積極地預防子癇的發生,應及時地糾正誘發因素,避免先兆子癇發展為子癇。在惡化成為子癇後,應該迅速地處理,避免進一步對母嬰危害。④用藥護理:在給予擴容、降壓、鎮靜等藥物時,應該注意藥物的用量用法、藥理作用、藥物副作用等。⑤心理護理:醫護人員應積極與患者進行交流,一方面用簡單、易懂的語言向患者及其家屬詳細交代疾病的發生、發展,以及處理措施,告知患者注意事項,不必過分擔心自己與胎兒的健康;另一方面,用幽默的語言轉移患者的注意力,使患者的心情放鬆,避免情緒的大幅度波動。

1.4觀察指標同一組人員分別用標準水銀血壓計對不同患者定時測量血壓。記錄所有患者最終分娩方式,包括順產、剖宮產。

1.5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18.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採用“x±s”表示,組間比較採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

(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

(%)的比較採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2組護理干預後血壓變化比較護理組產婦通過適當的護理干預後,收縮壓、舒張壓明顯低於對照組

(t=6.394,P=0.000;t=6.070,P=0.000)。

2.22組患者最終分娩方式比較護理組產婦經護理干預後順產34例,順產率達72.3%,明顯高於對照組30.2%

(13例)

(χ2=5.068,P=0.024)。

3討論

妊娠高血壓疾病多於妊娠22周後出現,以頭痛、視力模糊等為主要臨牀表現。臨牀流行病調查顯示初產婦、孕婦的年齡過大或過小、多胎妊娠、妊娠高血壓疾病、抗磷脂抗體綜合徵等均是妊娠期高血壓的高危因素。妊娠高血壓疾病在臨牀上發病率高,危害大,是產科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之一。循證護理是基於科學可信的研究成果,依據所獲得的證據來提出問題,並尋找實證,進而確定最佳的護理措施,在實施護理過程中,循證護理注重個體化的差異,以廣大病人為中心,成為一種有效的護理干預。本研究中採取循證護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血壓變化,並影響了最終分娩方式。本研究結果顯示,通過適當的護理干預後,產婦血壓控制較好,順產率也較高,可達72.3%,明顯高於對照組,這可能是由於:

(1)通過健康教育讓患者深入瞭解妊娠高血壓疾病對母嬰的影響,在意識上重視妊娠高血壓疾病,提高自我保健意識,儘可能地消除各種危險因素,提高治療依從性,有效地控制病情,讓患者樹立康復信心。

(2)通過飲食護理,讓患者正確飲食,避免誤食會影響患者病情的食物,同時通過正確飲食促進病情的恢復,有效地促進血壓下降。

(3)用藥護理:通過用藥指導,讓患者正確用藥,有效地降低血壓水平。

(4)心理護理:通過心理護理讓患者的心情平靜,減少不必要的緊張、焦慮等,讓患者認識到只要適當地處理就不會影響到胎兒健康,降低擔憂情緒,提高順產率。綜上,循證護理在妊娠高血壓疾病的預防和治療過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具有顯著的降壓效果,並顯著提高自然分娩率,具有廣泛的推廣意義。

護理論文 篇二

護理質量是護理工作的永恆主題,是護理管理的核心,是規範醫院管理,提升服務能力,促進醫院可持續健康發展的標準之一,同時也直接關係到醫院在社會公眾的形象。尤其在大力倡導人性化服務的今天,人們對護理服務的價值觀念的轉變使現代護理服務面臨了更嚴峻的挑戰。如何提高護理服務質量、更好地滿足廣大患者的實際需求已成了護理工作亟需解決的重大課題。婦產科以婦女、新生兒為服務對象,是易發生護患糾紛的常見科室之一,這也就對婦產科護理服務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主要以婦產科護理質量為研究對象,分析總結了本院婦產科護理服務中存在的不足,並初步探討了提高婦產科護理服務質量的方法,現總結如下。

1婦產科護理服務中存在的不足

1.1護理人員觀念有待提高護士的工作態度是影響護理質量的第一因素,如今年輕護士多,吃苦耐勞的精神減弱,有些護士安於現狀,缺乏進取意識和競爭意識,加之工作壓力大、待遇低,護士對工作持消極態度,以致影響護理質量。

1.2護患溝通不足護理工作的順利開展有賴於與患者的良好溝通。隨着經濟水平不斷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要求也不斷升級,尤其是對婦產科護理更是受人們關注和重視,婦產科業務量大,護士相對不足,住院患者住院週期短,牀位週轉率高,護士整天忙於日常工作,而忽視與患者的交流,再有婦產科患者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導致患者與護士溝通障礙。

1.3護理知識更新較慢婦產科護理服務對象年青人居多,知識水平相對較高,保健意識強,對護士的需求高,護士原有的知識水平遠不能滿足患者需求。護士外出進修學習機會少,觀念知識更新較慢,護理服務專業水平偏低,服務措施簡單,尤其年輕護士普遍專科水平低,臨牀經驗不足,不能給患者提供高水平的護理服務。

1.4工作責任心不強在實際工作中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婦產科患者家屬照顧的比較周全,護理人員放鬆警惕,致使責任感不強,對患者病情、治療、護理過程觀察不認真、不仔細,致使護理質量不高。

1.5風險預警機制差部分護士安全預警機制差,風險防範意識不強,對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隱患,不能及時發現、及時評估、及時整改,不能把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

2護理質量提高方法

2.1加強護患溝通,進一步落實健康教育工作,提高臨牀效果住院時做好入院宣教,消除緊張情緒,住院後及時到病房與患者進行溝通與交流,隨時瞭解患者的思想,幫助患者排憂解難,將患者意見調查表與健康教育有機結合,根據患者意見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及時向患者講解婦產科相關知識,做好出院指導,出院時為每位患者發放“愛心聯繫卡”,保證患者能隨時與科室保持聯繫,做好出院隨訪工作。

2.2加強醫德醫風教育,提高護理人員的服務意識隨着現代醫學的發展以及人們健康需求的增長和對疾病認知的變化,患者維權意識也在不斷提高,加強護士的醫德醫風教育,規範護士的從業行為,提高護士情緒調節能力及良好的心理素質,提高安全隱患及應急突發事件的風險預警能力,轉變護理服務模式,由被動服務轉變為主動服務,提高護理人員服務意識[2],滿足不同層次患者需求。

2.3規範工作流程,細化管理,提高護理質量進一步完善婦產科護理工作流程,利用晨會和業務學習時間組織護士學習,按照流程進行落實,各項工作的管理逐步趨於規範化、標準化。充分發揮質控小組的作用,按照質量檢查標準進行質量檢查,並詳細記錄,在質量分析會上進行反饋、分析原因,最後進行總結並制定出相應的整改措施,限期改進,進一步增強護士的質量意識,以便更好地提高護理質量。

2.4完善績效考核機制婦產科風險高,勞動強度大,患者要求標準高,醫院制定適合該崗位特點的績效工資分配方案,堅持按勞分配,優績優酬,向臨牀護理一線傾斜,增加臨牀護士的崗位風險係數,讓勞有所得,充分調動廣大護士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2.5加強護士繼續醫學教育,提高護士的工作能力為了提高護士對醫學快速發展的適應能力,鼓勵護士通過自學、刊授及進修學習,不斷更新業務知識,提高業務技術水平和工作能力,更好地為患者服務。

2.6加大醫院後勤保障支持合理安排醫技、藥劑、後勤等科室的支持力度,使護士從大量非護理工作中解脱出來,真正做到把護士還給患者。

3小結

護理質量是一種客觀表現,是衡量醫院醫療質量水平高低標準之一,護理質量的優劣直接關係到患者生命的安危。婦產科護理工作具有複雜性、高風險性、多變性等特點,這就要求護理工作人員應不斷提高自身專業水平、自身服務意識,提高防範和化解護理風險的意識和能力,以滿足不同層次患者護理需求,體現出醫院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宗旨。目前婦產科護理服務還存在一定的不足與缺陷,而這種不足與缺陷除與護理人員自身、醫院自身有關外,也與患者對護理服務期望值過高等有關。婦產科護理服務質量的提高還有待於醫護人員的努力及整個社會的進步與發展。

護理論文 篇三

護理上要及時穩定患者的情緒,防止“七情內傷”,一對一分析負性情緒的誘發原因,幫助患者分析所面臨的問題,進行個性化心理疏導,同時做好保護性醫療,介紹治療好轉的病例資料,鼓勵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講解消毒隔離的相關知識,同時做好家屬的思想工作。在生活上和精神上給予患者鼓勵和支持,使患者達到自我調節情緒的目的。本組清醒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焦慮心理,通過積極心理護理,焦慮心理消除,情緒穩定,能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

輸液靜脈的保護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大多輸液較多,凝血功能差,有的肢體水腫。使用思美太、凱時、促肝細胞生長素、氯化鉀、氯化鈉等對血管剌激性大的藥物,要合理使用靜脈,選擇彈性好、相對粗的靜脈,穿刺肢體適當抬高,有計劃地更換靜脈,避免使用下肢靜脈,注意控制輸液速度,嚴格無菌操作,避免靜脈炎的發生,拔針時延長按壓針眼時間,肢體適當抬高,可避免注射部位出現淤斑。

指導患者進食新鮮衞生飲食,防止出現腸道感染致細菌移位引起腹腔感染。

進軟食、不宜過量、防止嘔吐可有效減少消化道出血發生。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應嚴格禁食。腹水及電解質紊亂護理腹水是最常見的併發症,大量腹水可加重腹脹症狀,影響進食。腹水存在也增加了腹腔感染機會。使用加牀欄搖牀,根據病情及患者感覺舒適度調節牀頭牀尾支架,以5~30°為宜,增加患者的舒適感,宜每週監測體質量和腹圍,準確記錄24h出入量,限制飲水量,觀察腹水消長情況。由於利尿劑是治療患者腹水的常用藥物。

應用利尿劑後會丟失大量鉀與鈉,容易引起電解質紊亂,護理中應關注患者的生化指標、飲食情況和臨牀表現,如出現精神萎靡、表情淡漠、乏力、食慾不振等要注意電解質檢查結果,根據血清鉀、鈉的情況適當補充鉀、鈉鹽,並進行飲食指導。

護理論文 篇四

摘 要:對於職業學校基礎差的學生而言,採用情景教學法和多媒體課件教學,激發學生的潛在的好奇心,引導學生的探索欲,使學生將所學知識彼此聯繫起來,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促進了知識的掌握。

關鍵詞:情景教學 多媒體課件 學習主動性

職業學校的學生原有的知識基礎薄弱,學習能力較差,面對陌生的專業理論,難免感到困難枯燥,缺乏學習動力和學習方法。針對這種情況,採用情景教學法和多媒體課件教學,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點,已成為教學中不可缺少的方法。

1 運用情景教學法,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態度

情景教學法是以情景性認知理論為基礎,引導學生藉助情景中的各種資料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並讓學生將學習技巧應用到實際生活當中,其教學的主要目的是使學生在一個完整真實的問題情景中產生學習的需要,並通過學生間的互動、交流,憑藉自己的主動學習、親身體驗完成從認識目標到達到目標的全過程[1]。

1.1 運用好設問,引導學生的探索欲

學生對知識的學習存在一種潛在的好奇心,作為教師要善於把握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在提供病歷、展示疾病臨牀表現後,把握好時機,巧妙的運用設問,把學生引導到對問題的探索欲上來。例如:在講解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時,開始可以以案例的形式創設情境,使學生對該病的主要臨牀表現有一個初步的認識,使學生對佝僂病的骨骼改變有形象生動的認知,再抓住時機提出對病因和發病機制的問題進行討論,調動學生積極思維,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培養其主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老師便可順水推舟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講解一系列問題,讓學生在情景中輕鬆自如地理解並接受新知識,逐步突破難點,使之掌握教學中重點甚至難點知識,從而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1.2 情景設計要靈活和新穎相結合

情景教學法要設計的靈活新穎,講授時要啟發、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彼此聯繫起來,讓學生主動學習思維的方法,使學生深度探求知識,對知識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例如:在講授腎病綜合徵時,不是按序的把病因、病理、發病機制、臨牀表現、治療簡單的羅列,而是創設一個情景,給學生展示高度水腫的腎病綜合徵小兒的圖片,以圖片上的臨牀特徵為出發點,將臨牀表現和病因、病理有機的聯繫起來,抓住該病與免疫功能紊亂有關,引起腎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高為主,致使大量蛋白外漏。主要的臨牀表現—大量蛋白尿,以此為中心推導出另外三個症狀:低蛋白血癥、全身高度水腫、高膽固醇血癥,在治療中指出該病與免疫因素有關,所以糖皮質激素是本病的主要治療藥物[2]。深入淺出的講解使學生對枯燥難懂的知識產生興趣,產生了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可見在兒科護理學教學中運用情景教學方法,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學生輕鬆愉快的學習,使教學充滿生機與活力,極大的提高了兒科護理學教學的效果。

2 多媒體課件在兒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

隨着多媒體、網絡技術的普及應用和學校硬件設施的配備,多媒體課件教學模式已成為現代教學的重要手段,使得護理教學模式有了長足的發展。護理教師採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授課,能使課堂講授變得更立體,教學內容更豐富,在兒科護理教學中應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提高了課堂時間的利用率,增加了教師與學生的互動,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習效果。

2.1 多媒體課件豐富了教學內容,促進師生良性互動

多媒體技術能綜合、及時地處理多種形式的信息,如文本、圖形、圖像、動畫、音頻和視頻等,可以根據授課內容及授課要求,事先將授課過程設計編排好,在有限的空間和時間裏,將板書、掛圖、錄像等集中到課件裏,使內容豐富而詳實,節省了板書、幻燈、掛圖的時間,緩解了學時少、教學內容多的矛盾,加快了知識傳遞速度,加大了課堂信息量。同時多媒體課件在以教學大綱為基礎的同時,隨時更新,穿插本學科新技術、新知識,從而增加學生學習興趣[3]。多媒體課件幫助老師節約了時間,使學生思路易於集中在課件內容的變化上,老師與學生思路上的一致性使得師生間可以形成良性互動,教師的提問與學生的回答更有的放矢,及時準確,從而提高了教學效果。

2.2 多媒體課件使課堂教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在兒科護理學教學中,若沒有感性認識為基礎,學生只能紙上談兵。多媒體教學可以將臨牀的實際標本圖片、患者的典型症狀、體徵直觀地展現在同學面前,提供了大量具體的臨牀信息;對教學中機制複雜、難度大、實驗成本高、罕見和難以實體操作的內容,都可以通過教學課件中逼真的實物圖像、三維動畫模擬演示等,使學生很快地將理論聯繫實際,獲得感性經驗[4]。學生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教師還可以重複或節選播放,將實踐和理論知識分解並穿插講授,直到幫助學生全面理解知識點。

著名物理學家韋斯科夫説:“科學不是死記硬背的知識、公式、名詞,科學是好奇,是不斷髮現事物和不斷詢問‘為什麼’。科學的目的是發問,他主要是詢問的過程,而不是知識的獲得。”因此,教師利用情景教學法和多媒體教學法,把學生帶入情境或是實例的展示,讓他們在提出問題、分析問題中探求新知識,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教學效果。

護理論文 篇五

兒科頭皮靜脈輸液是兒科治療各種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傳統的頭皮靜脈輸液需要每天進行靜脈穿刺,增加了護士工作量。而且兒科全部是小兒,極不合作、好動。傳統的頭皮靜脈針頭非常鋒利,往往引起漏針的現象經常發生。造成多次穿刺,造成患兒痛苦。因此使用靜脈留置針穿刺治療,大大減少了護士的工作量,減少穿刺次數和患兒痛苦,及時有效地執行醫囑,大大提高了危重兒搶救的成功率。

一、方法

1、穿刺前準備:穿刺前先向患兒家屬解釋套管針的好處,告訴患兒家屬留置針只是將外套管留置在靜脈裏,而不是鋼針。可以減少每日反覆穿刺給患兒造成痛苦和危害。取得患兒家屬同意後,協助患兒取合適體位,如為不合作患者,有助手協作。護理人員在操作之前,要嚴格按照“七步洗手法”認真洗手,同時應注意在操作兩個病人之間也應嚴格進行手的清潔。

2、穿刺體位的選擇:儘可能選擇粗直、彈性好、易固定的血管,由於靜脈炎的發生率下肢明顯高於上肢,儘量不要選擇下肢靜脈。可為雙手和頭部額前及雙側的血管,用75%酒精消毒,範圍不少於8cm8cm,待幹。

3、穿刺的具體操作步驟:穿刺時,穿刺點在消毒範圍內1/2或2/3處,右手拇指、食指輕捏針翼(多點面朝外),左手食指和拇指繃緊皮膚,以15~30度的角度在血管上方進針,進針速度宜慢,見回血後降低角度約5~10度再進針1~2cm,左手拇指和食指固定側管,右手固定針翼,同時拇指下繃緊皮膚,左手持針座緩將軟管全部送進靜脈。注意見回血時不可立即拔出針芯,必面降低角度送針。因為此時可能只是鋼針在血管內,而導管在血管外,拔出針芯會導致穿刺失敗,一旦針芯拔出,勿再插入。鬆開止血帶,打開調節器,觀察有無外滲。穿刺成功後,左手拇指、食指固定針翼,右手快速抽出針芯,透明無菌敷貼固定穿刺部位(使敷貼下緣與留置針翼下緣平齊),膠布固定延長管及頭皮針。註明穿刺日期、時間、穿刺者姓名。

4、穿刺後囑患者注意事項:可適當活動,不可劇烈運動。留置針具有許多優點,但若護理不當,操作不規範,仍會有許多併發症發生,常見的有靜脈炎外滲和堵管。因此,要求穿刺者應注意各操作環節的無菌操作,熟練掌握穿刺技巧,穿刺動作應輕、巧、穩、準,爭取一次穿刺成功。在使用留置針的過程中,要求護士加強巡視,嚴密觀察局部皮膚顏色有無紅腫、血管有無條索狀改變、穿刺點是否可觸到硬結、輸液是否通暢,並根據情況及時更換輸液部位,局部碘伏消毒,同時應根據患兒年齡、病情需要和藥物對血管刺激性大小來調整輸液速度,還要加強心理護理,以自己精湛的技術、端莊的儀表、微笑的服務,與患兒溝通,取得他們的信任,達到良好的護理效果,同時注意對患兒家長的宣教,先教給家長注意事項,以保證留置針使用的時間。

5、封管:將頭皮針拔剩針尖在肝素帽內,推注稀釋的肝素液2~5ml,剩餘0.5~1ml時,一邊推封管液,一邊拔針頭(推注速度大於拔針速度),確保留置管內全是封管液,而不是藥液或血液,用活塞壓緊延長再拔針。

6、留置時間:一般為3~5天,最好不超過7天。

二、結論

綜上所述,由於靜脈留置針臨牀的廣泛使用,使患兒在整個輸液過程中感覺舒適,且能夠保持靜脈管道的持續通暢,便於搶救,並減少普通頭皮針反覆多次穿刺給患者帶來的痛苦,降低對淺表靜脈的損傷。靜脈留置針為一次性產品,對於長期輸液治療的患兒,既安全又可避免交叉感染的發生,可減輕護理人員的工作量,雖然它存在着許多併發症,但已有較好的預防和處理方法,作為一名護理人員,我們應最大限度地發揮留置針的優點,真正體現“以病人為中心”的護理主題。

護理論文 篇六

摘要:醫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各種高新技術隨之出現並得到了廣泛應用。新的技術在給傳統醫學專業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挑戰。護理學作為傳統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的醫學模式下,不僅要繼承傳統醫學內在的理念、工作內容及技術要求等,同時也要對其進行相應的改變,才能更好的得到發展和拓展。傳統的護理內容以查看病情、預防保健及按醫囑從事等為主。然而,隨着醫學的不斷髮展和人們對護理要求的改變,傳統的方法顯然不能更好的滿足人們的需求。在這種情況下,對護理人員有新的要求,要求其在掌握傳統護理技術的同時,也要掌握現代化醫療技術及方法,除了瞭解新型設備的性能及藥物的作用外,還要洞悉產婦及家屬的心理和生理需求,才能更好的對產婦進行心理護理,減輕產婦心理壓力,保證順利分娩。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0年4月到2011年4月從入院的孕婦中選取110名孕婦,進行心理護理觀察。選擇產婦年齡24歲~40歲,其平均年齡為28.1歲,均為正常妊娠與分娩產婦,排除有妊娠合併症及其它重大疾病者。

1.2 治療方法。我院對110名產婦進行產前檢查,瞭解胎兒在宮內狀況,瞭解孕婦病症,降低高危妊娠母嬰圍期發病率及病死率,採用這種技術的時間最好是在妊娠16~21周[2]。

1.3 護理方法。護理人員應該配合醫生及時觀察胎心變化、檢測孕婦血壓、脈搏以及血氧飽和度。護理人員應該根據孕婦術後身體狀況和醫生的囑咐按時用藥,避免感染或抑制宮後收縮。護理人員定時觀察其生命體徵以及胎心、胎動及宮縮狀況,如有異常及時報告醫生處理。

2、討論

2.1 產婦心理狀態。一般情況下,產婦在待產的過程中,常會有焦慮或是過分不安的心理狀態,常會擔心自己能否順利分娩或是在分娩過程中會不會有意外發生。在這種緊張的狀態下,就可能影響產婦分娩狀況的,甚至會給分娩帶來一定安全隱患[3]。一般情況下,這種恐懼、害怕心理源於傳統的觀念的影響,特別是重男輕女思想的影響,如果是女嬰,會不會使丈夫家人不高興。即便一些產婦不擔心男嬰、女嬰問題,也做了一些指標檢查,但是仍然擔心自己的新生兒是否是畸形的,是否健康的問題等。在這種心理作用下,孕婦會更加焦慮不安,同時也不利於其順利分娩[4]。

2.2 產婦護理。對於待產的產婦心理反映來看,待產產婦害怕分娩,感覺那是痛苦的,再加上一些外在的因素,使產婦在分娩前更加緊張、恐懼、憂鬱或是焦慮。在這種情況下,護理人員應該採用必要的心理護理技術,首先要為待產產婦創造一個可以和諧可以自然分娩的環境,必須保證其温馨、舒適並創造一個和諧氛圍,醫護人員必須有良好的態度,讓待產產婦感覺到親切自然,要多與產婦進行交流並適當的進行鼓勵,以獲取產婦的信任。同時應該加強對產婦進行健康教育,使產婦認識到產痛是必然的,要做到的是如何減輕產痛。

2.3 產前心理調整。由於產婦症狀不同,其心理狀態也不一樣。護理人員應該結合自己的護理知識及產婦實際情況,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護理並指導。產婦詢問相應問題的時候,護理人員應該耐心的解答,告訴產婦臨產前會有各種特徵發生和發展,告訴產婦出現的相應問題都屬於正常的生理過程,要使產婦感覺到這些指導對其是有好處的,以爭取產婦的信任。對那些精神緊張或是有吵鬧行為的產婦,護理人員要更細心的對其進行指導和安慰並告訴其分娩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指導其在分娩過程中要相應的呼吸。同時適當的幫助產婦進行腹部或是腰骶部按摩,儘量減輕產婦病症,為了避免產婦過度的體力消耗,讓其在宮縮的時候,儘量休息並吃一些有營養的食物或是適當的飲水,以保證其有足夠的體力和精力進行分娩。在分娩的過程中,醫護人員要將產程進展狀況告知產婦,並給產婦精神上的支持和安慰,不斷的幫助其補充水分或是擦汗護理,給產婦一種安全感,使其更好的配合。要聽產婦自述,如有頭昏眼花現象,應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護理,以保證產婦安全和胎兒順利出生[5]。

已發表的護理學論文 篇七

骨科臨牀護理中的整體護理

摘 要: 本院骨科護士在臨牀工作中應用整體護理,提高了護理工作的系統性和科學性,促進了護理學科的建設與發展,提高了護理質量和水平,為病人提供了適合個人的最佳護理,讓病人受益,達到使病人滿意的目標。

關鍵詞: 骨科臨牀護理 整體護理 應用

人文觀念是社會發展和進步的產物,我們從思想教育入手,建立以人為中心,尊重人、關心人、激勵人的護理文化,滿足服務對象的全方位需求,明確轉變觀念的重要性、迫切性,真正理解以患者為中心的內涵和護士的職責。

整體護理是以病人為中心,以解決病人的問題為目的的新型工作模式。

它有着深刻的內涵,由原來的單一的“疾病護理”轉變為“從疾病到健康”的全過程整體護理,以解決患者健康問題為目標的護理方式。

這就要求護士必須具備多學科的知識,不僅僅打針發藥,還要用科學的原則和方法解決患者實際存在的健康問題。

護士的角色也不僅僅是照顧患者,還是健康的宣傳者、教育者、研究者、管理者,護理工作不再侷限於以疾病為中心,單純地執行醫囑和進行生活護理,而是以患者的健康為中心,為其提供生理、心理、社會的全方位的全程護理。

我就整體護理在骨科臨牀護理中的應用談些認識。

一、做好入院病人的詳細宣教,幫助病人儘快適應環境

病人入院後,其周圍環境與生活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希望能得到醫護人員的重視和精心診治。

護士要滿足不同層次病人的需求,採取各種方法,做好入院病人的詳細宣教,幫助病人儘快地適應環境。

病人不僅僅是生物個體,也是社會中的一員,必然受到社會各方面因素的影響,這就要求護理人員把病人當作自己的親友,使病人在温馨、優美的病房環境中接受治療與護理。

把病人的健康過程當作服務範圍,真正體現“一切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宗旨。

深入病房,認真完成各項工作,精心做好每項操作檢查,及時為病人進行評估、資料收集,確認現存和潛在的健康問題,並制訂相應計劃。

通過每天的護理查體,穩定病人的情緒,加深護患之間的信任,讓病人有安全感和信任感。

二、從整體護理觀念出發,做好健康指導

1、疾病知識的指導

根據病人的認識程度,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由淺入深向病人講述疾病的相關知識,並耐心解答病人提出的問題,以使其主動配合治療和護理。

2、飲食與藥物的指導

根據病情指導病人合理飲食,增加營養有利於疾病的康復,如多發性骨折術後,為了促進骨折癒合,應給高營養、高蛋白飲食。

因病人長期卧牀,為防止便祕,應給多維生素粗纖維飲食。

指導病人正確用藥,嚴格按醫囑給藥,向病人講述用藥劑量、不良反應、處理措施等,讓病人及家屬瞭解用藥知識。

3、做好心理護理是病人康復的保證和動力

應通過向病人介紹該疾病的病情治療過程、成功病例及注意事項,使患者保持最佳心理狀態,心理康復與功能康復協調,儘快恢復生活自理能力。

自開展整體護理以來,基礎護理和生活護理都得到進一步的`落實,病人的心理障礙得到克服。

4、正確指導術後的功能鍛鍊

針對骨科術後病人的功能鍛鍊,向患者及家屬講明功能鍛鍊對肢體康復的重要性,要有計劃地進行。

一般先幫助患者進行被動活動,逐漸過渡到主動,先做患肢遠端功能鍛鍊,再做全身活動,活動強度由低到高,時間由短到長,保持關節良好的功能位置,教會並演示功能鍛鍊方法。

5、正確指導護理的方法

對長期卧牀的病人,需教會患者及家屬預防褥瘡的護理方法。

如定時用温水擦洗皮膚,然後撲上爽身粉,以保持皮膚清潔、乾燥。

幫助骨折患者的肢體放置功能位,抬高肢體,有利於血液迴流,減輕腫脹。

協助患者翻身拍背並指導多飲水,預防墜積性肺炎及泌尿系統感染。

對於長期卧牀的患者指導每日2―3次腹部順時針按摩15分鐘以保持大便通暢,對便祕患者採用中醫操作耳穴壓豆大腸、直腸、交感等穴,通過經絡的傳導刺激腸蠕動,並使患者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

保證良好、充足的睡眠,以增進機體抵抗力。

具體措施:保持環境安靜並向患者宣教在養病期間可聽聽輕音樂、小品、相聲,以鬆弛長期緊張的神經;向患者及家屬宣教多進百合、蓮子、紅棗湯,以養心安神;耳穴埋豆心、皮質下、神門穴,叮囑患者臨睡前按壓埋豆的耳穴15分鐘;叮囑可洗腳的患者睡前熱水泡腳後自搓腳心左、右各100次,以此使患者每日都有良好的睡眠。

三、創建科室品牌,護理措施人性化

為讓患者感悟護士的真情,護士站備有老花鏡、針線盒。

制定了“首問負責制”,“八聲”――來有“迎聲”走有“送聲”等,“十個一”――“一個微笑、一個問候、一聲祝福、一張醫患聯繫卡等。

認真做好在患者入院的24小時內做好“六潔”工作,包括修剪指(趾)甲、洗頭、洗腳、擦身等,並認真做好入院介紹和指導等。

護士在對患者進行每一項護理技術操作時做到:操作前有問候、有告知,告知患者此項操作的目的和注意事項,需要患者如何配合,等等。

操作後有注意事項的交代,且在為患者進行導尿、灌腸等操作時注意為患者遮擋,避免暴露隱私部位。

患者去輔助科室進行的一切檢查治療都有醫護人員陪同。

在進行護患溝通時,在不同場合運用適當的語言。

科室每月召開一次工作座談會,廣泛徵求患者意見,對出院患者要詢問其對“出院指導”掌握的情況,並送給患者出院聯繫卡片,由責任護士將患者及家屬送至電梯口。

四、指導患者提高自我保健力

指導患者提高自我保健力,堅持適宜的功能鍛鍊,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按要求定期來院檢查。

整體護理工作在骨科運行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年,但效果是顯著的。

病房管理及各項護理質量明顯優於未開展之前。

各種職責、制度的建立及考評的合理手段有效地提高了廣大護理人員的整體素質,真正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體現了自身價值。

由於護患之間的關係得到改善,護理工作取得了患者及家屬最大限度的配合與支持,有效地預防了骨折病人併發症的發生。

參考文獻:

[1]馬駿。醫院質量管理方案規範化及評價標準的探討。中國醫院管理,1995.

[2]閻惠中。現代護理管理與質量檢控。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1996.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jiaoxue/gwm43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