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論文模板 >

淺談語文課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幾點體會

淺談語文課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幾點體會

語文課程改革的靈魂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江澤民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 語文課程改革為我們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如何利用這個空間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挖掘學生的創新潛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擺在我們語文教師眼前的一個重要問題。我在語文課教學實踐中探討研究了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一些方法。

淺談語文課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幾點體會

一、造課堂氛圍,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課堂氛圍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着師生教學活動的興趣和積極性。良好的課堂氛圍來自於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係,只有在真誠信任的情況下,才有可能使學生滋長創新意識。良好的課堂氛圍是和諧融洽的,只有在和諧融洽的情況下,才有可能使學生消除緊張心理,在平等、寬鬆中,按照自己的思維方式去思考、去想象、去創新。

倡教學民主,師生應在平等的氛圍中“教”和“學”。課堂上教師放棄“師道尊嚴”,放棄“師徒如父子”的嚴肅。從講台上走下來,走到學生中去,尊重學生,尤其是尊重學生獨特感受和見解,讓學生真正體現“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 。在語文教學中還應注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自主學習的情境,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教師到學生中去引導學生自主選擇學習方式、學習內容、學習夥伴,讓他們從不同的角度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不“盲從他人”,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獨特的方式和見解。當他們自主學習的方式確立了,也就具備了創新的基礎。

營造一個寬鬆和諧的課堂環境。課堂教學的氛圍應該是寬鬆和諧的,只有這樣教師學生才有良好穩定的情緒,才有相互尊重、信任的情感,才有一種奮發向上的情趣,學生才敢於發問,敢於質疑,敢於發表不同的見解。教師要成為學生可親、可敬、可信的朋友,與學生共環境、同內容、異思路、善爭辯,引着誘着學生上台階。課堂氣氛和諧了,學生話匣子就打開了,學生的思路就拓寬了,學生激情就蹦發出來,學生的爭議就展開了,問題的結果也就明朗化了。創新就萌發於這個個的其中,事事的其中,時時的其中。可見和諧的環境是創新能力培養的基礎。

豐富多彩的活動,能激發促進學生創新意識。寫作需要靈感,演講需要激情,當學生情緒低或遇到的問題難度大時,創新意識難以產生。關鍵時刻放一段激昂的音樂,看一段與課文有關的片子能激發學生的激情,使學生在激動衝動中產生創新意識。或舉行一個演講,開一個辯論會使學生精神振作,產生欲試的念頭,從而達到確立創新意識的目的。

民主的教風,寬鬆和諧的課堂氛圍,豐富多彩的活動使學生產生自主意識,滋長創新意識。

二、豐富學生想象,發展創新思維

創造離不開想象,想象是創造的靈魂。愛因斯坦認為“想象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動着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嚴格地説,想象力是科學研究中的實在因素。”想象力是智力活動富有創造力的一個重要條件,它是人對頭腦中已有表象進行加工改造而創造出新形象的過程。創造性思維自始至終伴隨着想象。教師在教學中應用一切可供想象的條件,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拓展其思維空間,實現認識能力的飛躍和突破。

通過觀察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培養觀察能力是發展想象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在指導學生觀察圖畫和事物的過程中,不僅要教給學生觀察思路、觀察的方法,還要讓學生抓住事物的特點,事物的內在規律,展開合理的創造性的現象。如讓學生寫《我的校園》,領着學生參觀校園,讓學生置身其中觀察校園,感受校園。這樣學生就產生了對它的情趣,對它的依戀。從而引發對校園的熱愛,對學校的熱愛。

通過講讀課文,培養學生想象能力。教材中藴涵着大量培養學生想象能力的素材。教學中可以運用生動的有感情的語言描述課文記敍的事物,把學生引入課文的意境之中。如《背影》一課,我這樣描述:朱自清的父親為了家庭常年在外奔波,而且當時遭遇了雙重災禍,“祖母死了,差使也交卸了”,喪母的悲痛加上生存的危機,父親陷入了困境,還要變賣典質和借高利貸才能辦喪事。父親的年齡大了,身體也漸漸不如以前,工作的重擔絲毫沒有減輕,即使這樣,也還要外出找工作。在這種情況之下,朱自清才有和父親同路到南京,發生了車站送別的一幕。透過車窗的玻璃,父親穿越鐵道,爬上月台買橘子的一幕,剎那間的感受怎能不震撼朱自清?學生一面聽一面結合自己的親身體會感悟。我們也可以運用投影錄象等展示課文描述的某些情節、景物、事物或引導學生展開自己的想象。如教《三峽》一課時放錄象片讓學生欣賞《三峽》的美麗景色。讓學生想象:祖國處處似三峽,何處山水不迷人。從而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建設祖國的信心。課文中的某些句子,某些段落都可以使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把抽象的概念具體化,隱約的情節明朗化,使學生的想象力不斷髮展。

通過寫作訓練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對一篇課文的改寫、續寫,看圖寫文,都可以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如看圖編故事“一對小鳥由於當初選擇的不同,造成結局不同”,讓學生仔細觀察,正確理解圖畫寓意,想象兩隻小鳥的變化。學生寫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讓學生根據畫面大膽的想象,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學習了《窗》一課讓學生續寫。續寫是在一定表象的基礎上再造想象,奇特的想象是一次飛躍。學生寫到:另一個病人來到窗前,當看到是一堵牆時,他萬分懊悔,在自責中走向死亡。也有的寫到:他痛改前非,把助人為樂這一美好品質給傳承了小去……這些想象都是點燃學生的火花,他們憑着想象、幻想,去執着地去追求,去實現他人的夢。

三、開展校本課程,提高學生創新能力

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相伴相輔,聯繫在一起的。當學生想到的事情要準備付諸行動和實施時,會有一種動力,一種激情。而當他想出來的事情能做到,能實踐時,就會進一步激發其創新的潛能,使之源源不斷地進行創造。正如蘇霍姆林斯基説的“人的內心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總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裏,這種需要特別強烈。”

創造機會,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展示課文內容,表現自我的能力。在日常教學中,每學過一篇課文把它改寫成話劇、小品、對口相聲等。要求學生把課堂當作表演的舞台,把課文改編成劇本,自編、自導、自演。一篇小説是一部劇本,一篇記敍文、詩歌、散文也能成為一篇劇本。學生在熟練掌握課文的基礎上,理清課文的來朧去脈,人物性格,然後改編創作,再搬上舞台。這一條龍的教學實踐活動,培養了學生研讀課文,分析課文,改寫課文,藝術表演課文等方面的能力。

四、開設選修課,拓寬學生知識面

學生的思維像一片湖水。湖面靜靜,思維穩沉;微風吹入湖面蕩起陣陣漣漪,思維搖曳;擊其玉石,蕩起水柱,思維震撼。如何讓學生的思維震撼起來呢?開展一些別具心裁的活動可以激發其興趣,調動其積極性。我們學校星期三下午開設了校本課程。開設有:“數學巧解答”、“作文”、“我喜愛的音樂”、“美術”等選修課。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可以選學其中的一門或兩門課程。教師選取精華進行點撥,重在引路,培養能力。正如葉聖陶先生説的“教師之教,不在全部講授,而在與相機誘導。”學生在快樂的氣氛中學到了自己想學的知識。經過一段的學習,學生的解題能力,寫作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音樂繪畫也有了進步。這一舉措,豐富學生生活,培養了學生特長,體現了自己的辦學特色。

創新是民族的靈魂,國家強盛的靈魂。小而言之是教師因材施教的靈魂,是學生髮奮讀書的靈魂。作為教師,我們要牢記這一宗旨,以培養學生創新為己任,真正把學生培養為二十一世紀的新型人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jiaoxue/m385d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