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論文模板 >

國小數學課堂教學論文【精品多篇】

國小數學課堂教學論文【精品多篇】

國小數學課堂教學論文【精品多篇】

國小數學課堂教學論文範文 篇一

關鍵詞:國小數學;教學活動;數學文化;滲透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12-169-01

數學,不僅是一門理性與系統性很強的學科,其與藝術性學科一樣,也有着自己的文化背景與文化內涵。加強數學文化教育,是促進數學學科長久發展的必然之計。國小是學生學習數學的基礎階段,也是學生數學思想的啟蒙階段。加強數學文化在國小數學學科教學中的滲透,可以充分體現數學教學的意義。因此,筆者選擇數學文化在國小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滲透方法作為研究對象是有一定的現實意義的。

一、國小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的必要性分析

在國小數學課堂教學中進行數學文化的滲透之所以成為許多國小數學教育者的重要研究對象,是因為數學學科的發展與當代國小生的發展對其有很大的需求。下面就對國小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的必要性進行分析。

1、數學學科發展的需求

隨着社會的快速發展,社會文明的不斷興盛,人們對於文化事業發展的關注度不斷提高。無論是哪一門學科,沒有其專有文化的支持,其發展就缺少必要的基礎與動力。對於國小數學學科教育發展來講也是一樣,憑空進行數學理論的講解,對於學生學習興趣與教學成效的提高都極為不利。數學文化融入國小數學課堂教學中,數學教學的內容得到充實,數學理論的出處得到明確,數學學科發展會更加迅速。數學學科的發展需要理論的發展,更需要文化的發展。因此,加強數學文化在國小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滲透是數學學科發展的需求。

2、國小生的個人發展需求

數學,是國小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國小生綜合素質與學習能力的提高有重要的影響。然而,當代國小生在數學課堂上的表現不盡如人意,對於數學學習的興趣較低。許多國小生對數學學習有牴觸情緒,在課堂上不願意配合老師完成教學任務。這就使得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國小數學課堂上得不到體現。數學文化在國小數學課堂中的融入,可以很好地解決國小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數學文化的融入,可以使學生找到除了數學理論之外的關注點,對於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與學習熱情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強數學文化在國小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滲透是非常必要的。

二、國小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的方法分析

數學文化在國小數學課堂教學中的融入,對於數學學科與國小生個人的發展都有着重要作用。這就使得數學文化在國小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滲透方法成當代國小數學教師研究的重點。下面就對國小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的方法進行分析。

1、對課本中的數學文化進行深入挖掘

數學文化在課堂教學中的融入一直是數學教學的重要目標。在國小數學課本中有許多文化因素。正是這些數學文化,使得國小課本內容更具有趣味性與生活性,使得國小生願意對課本中的內容進行閲讀與學習。一般來講,課本上的數學文化經常是與數學知識相結合的,是為了引出數學知識而存在的。數學文化與數學知識一起,為國小生打造了一個豐富多彩的數學世界。也正是數學文化使得學生認清了數學與生活之間的關係,更立體地對待與觀察數學學科,產生數學學習興趣。在國小數學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利用適當的知識對數學文化進行介紹。國小數學教師要重視自身素質的提高,對數學課本中存在的文化因素進行深入挖掘,使數學文化服務於數學知識的講授。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學習數學的時候瞭解到更多的文化知識,認識到數學的文化價值,提高數學學習興趣。

2、凸顯數學學科的文化屬性

一些國小生認為數學與語文這類文化類的科目是相互對立的,數學與文化沒有任何關係。這就要求當代國小數學教師在教學之時,突出數學學科的文化屬性,使學生認識到數學文化的存在。數學是一門理論性較強的學科,學生在學習數學的時候,對於一些數學定義與規則都要進行死記硬背,這使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受到打擊,對於數學學科的發展也有負面影響。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更多地瞭解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繫,使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與社會文化是密切相關的。在這樣的文化氛圍之下,學生會對數學知識有全新的認識。國小數學課堂需要數學文化的支撐,在這樣的文化影響下,學生會擺脱對於數學的刻板枯燥的印象,認識與學習數學文化。

3、豐富數學活動形式

數學活動是數學學習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可以利用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使學生了解數學文化。遊戲與競賽是國小生喜愛的活動類型,老師可以利用競賽小遊戲引導學生對數學文化進行學習。在進行數學知識的講解時,教師可以就與學習知識相關的數學文化進行提問,當有學生回答出時,教師給予獎勵。並告訴學生,在下節課,教師還要就數學知識相關的數學文化進行提問,請同學們做好準備。在第二節課,教師可以利用搶答的形式組織學生對數學文化問題進行回答,搶答正確的學生可以獲得小紅花一枚。在這樣的活動之下,學生的數學文化學習積極性會得到提高,學習熱情也會隨之高漲。

數學知識是前人經過細緻與充分的研究而得出的理論成果,是數學家智慧的結晶。每一個典型的數學現象和每一條正確的數學概念,都是人類思維活動的重要成果。數學學科的發展體現着人類在數學方面尋求進步的願望,更體現着人類追求的願望。

綜上所述,數學文化對於國小生數學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促進作用。將國小數學文化融入國小課堂教學中,對於數學學科的發展與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有着積極作用。希望廣大國小數學教師用正確的方法將數學文化融入課堂教學中,促進國小生數學思維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國小數學課堂教學論文範文 篇二

關鍵詞:國小數學;探究式課堂教學;問題

探究式課堂教學是國小數學教學中經常會使用到的一種方式,主要是指在國小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所要講授的教學知識選擇出一些與其有關的問題讓學生進行探究,這個探究的過程可以是小組之間合作完成也可以是個人獨立完成,學生在創設的問題情境中學會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國小數學的探究式教學課堂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同時學生的思考能力和思S模式都得到了鍛鍊與加強。

一、國小數學探究式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本文經過分析和對比,發現了一些存在於國小數學探究式課堂教學中的問題,本文的案例教學均取自於國小數學北京景山教材中。

1.探究問題不合理,學生無探究興趣

在關於“能化成有限小數的分數特徵”的教學課堂中,其教學內容是:(1)教師和學生以遊戲的方式寫出了一些分數;(2)學生對這些分數進行分類;(3)教師讓學生和同桌展開合作將所有的分數全部化成為小數(除不盡的保留兩位小數);(4)經過學生的合作和分析,發現了這些分數有的可以化成有限小數,而有的不能化成有限小數;(5)探究問題:能夠化成有限小數的分數和什麼有關?這個教學案例設計中,教師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在合作分析中得到幾個結論:能夠化成有限小數的是否和真、假分數有關;是否和簡分數有關等。但是這個探究式課堂中存在着一個明顯的問題,那就是教師設計問題的難度比較大,過分高估了學生的能力,比較難的數學問題很難引起學生探究的興趣。學生想要得出正確的探究答案是比較困難的,其中有着很多的影響因素,學生很難得到全面的結論,很難探索出教師想要的答案,最後其探究的結果還是教師直接説了出來。

2.形式化的探究過程,探究在教師預設的框架內展開

在很多的國小數學探究式教學課堂中還存在着這樣的問題:即使已經保持了探究課堂的完整性,學生最終也得到了預設問題的答案,但是在探究的過程中學生自主探究思考的部分並不多,其中一些關鍵的點是教師直接展示給學生,學生在探究中只是簡單的一些計算,研究過程都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的。總的來説,學生的知識主建構的空間是有限的,一些形式化的探究過程並不能真正讓學生抓住知識的核心,在學生建構知識的過程中,學生自主思考的過程很少,從中收穫的知識也很少。

二、國小數學探究式課堂教學的對策分析

1.強化教師探究式教學的能力

探究式教學課堂是否能夠取得有效的成果,其主要因素就是教師探究式教學的能力。首先,在構建小數數學探究式課堂的教學中,教師要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不斷強化自己的學科知識和教學能力;其次,國小學校也要重視對教師教學能力的培訓工作,定期組織教師參與到一些探究式教學的培訓活動中,讓教師不斷地對探究式教學進行學習,進而增強教學能力;最後,國小學校還要多多舉辦一些教師探究式教學的公開課,讓各位數學教師都可以相互學習和交流,致力於提升探究式課堂教學的成效。

2.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

探究式課堂教學是否能夠取得成效其關鍵因素還在於學生,學生是不是願意探究問題,在參與的過程中是否發揮了主觀能動性?而這些的關鍵就是要培養學生的興趣,趣味性的教學方式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所以,在國小探究式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根據學生感興趣的事物創設出真實而有效的情境。而創設教學情境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首先,明確情境中所要探究的問題;其次,找到最恰當的切入點;最後,教師要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創設問題情境。

3.理論和實踐相結合

隨着素質教育不斷推進,探究式教學課堂也將是未來國小數學教學的一個主要方向,教師必須要給予充分的重視。國小數學教師要多參與探究式課堂教學的培訓,在不斷學習和培訓中掌握有關探究式課堂教學的理論知識。掌握理論知識並不是結束,最重要的是如何將探究式課堂教學理論知識和實踐結合起來。其實,教師可以在探究式課堂教學中不斷地收集學生的反饋信息,不斷地總結經驗,發現教學中的問題並且不斷地改善。

綜上所述,將探究式教學應用在國小數學教學中,能夠充分引起國小生學習數學的慾望,在教師的指引下進行自主或者合作的參與學習,這樣國小生的探究能力和創新思維都得到了鍛鍊,也提高了國小數學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國小數學教學論文 篇三

國小數學教學論文範文 對國小數學教學回歸生活的幾點思考 文張水玲 摘要數學教學必。

國小數學論文8篇_數學_國小教育_教育專區。第一篇:國小數學學生興趣培養一、培養數學學習興趣在國小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性 數學是其他自然科學的基礎和保證,因此,學好數學對於學生以 後其他學科的學習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國小數學主要是。

【篇一】 國小數學應用題教學是當前 國小數學課程改革中的一個難點,其主要表現為學生學得枯燥,思維模 式化, 【國小數學教學論文精選 5 篇彙編】國小數學教學論文 集錦 國小數學教學論文精選 5 篇! 【篇一】 國小數學應用題教學是。

國小數學老師教學論文(四篇)_數學_國小教育_教育專區。國小數學老師論文四篇 如。

國小數學教育教學論文 3 篇在做計算題時,學生普遍有輕視的態度,一些計算題並不是。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國小數學教學隨筆的文章3篇 , 歡迎大家參考查閲!國小數學教學隨筆篇1作為一名新進國小數學老師,到校工作也有一個月的時間了,以下是我這

國小數學課堂教學論文範文 篇四

關鍵詞 國小數學;學具;素質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5)21-0103-02

1 前言

數學這門科目本身有着很強的抽象性,而國小生的抽象思維能力較弱,這使得他們在學習數學時存在很大的障礙。為了幫助他們消除這一障礙,提升數學知識的理解能力,教師可以藉助有效的工具對學生進行引導。教學具將數學中的抽象問題形象化、立體化,不僅讓學生克服了抽象問題思考的障礙,同時能夠激發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本文主要分析使用教具和學具的有效措施,以期提升國小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2 情境引入下的國小數學學具

隨着素質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情境式教學已經愈來愈成為教學中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因為熟悉的教學環境,除了讓學生更加容易接受環境中藴含的新知識以外,還能夠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給激發出來。在這種情境教學的基礎上,再將數學學具引進數學教學,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能夠實現更大程度的激發,這對於提高數學課堂效率來説,無疑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式。所以,在國小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善於在課堂的實踐活動中去創造適合使用數學學具教學的課堂情境。教師可以以講故事為鋪墊,帶領學生一起對教材中的理論或者是定律的發展過程進行追溯,為學生建立起一個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在此期間還應當使用數學的引子,這樣在具體運用數學學具時,學生就能夠更快地理解這種學具所要實現的教學目的,以及通過這樣的一種學習,學生能夠明白要學會什麼。

如在課程開始前,教師為所有的學生準備一定數量的小木棒,而學生本身就喜歡做遊戲、愛聽小故事,教師就可以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將本章節要學習的內容以故事的形式複述出來,幫助他們集中自身所有的注意力,活躍課堂氣氛。利用這個合適的契機,教師再將準備好的學具發給每一個學生。然後,讓學生先拿出35根木棒,並以10根為一捆的形式進行捆綁。這樣的一種分配,最後一定會出現5根木棒的剩餘。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就可以適時詢問學生:在不違背大前提的情況下,是否能夠將剩下的這5根木棒也以10根的形式移走?經過一定的試驗發現這是不可能的。要想完成這樣的試驗,就必須自捆好的木棒中抽取一定量的木棒與之結合。在這樣的一個實驗過程中,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數學學習中,同時在問題中引導他們進行數學問題的思考,不僅開發了他們的思維,還提高了數學問題的解決能力。

在課堂實踐活動之後,教師可以繼續昇華問題,讓學生列舉出將木棒移走的其他解決方法。這種開放式的教學模式,實際上是培養學生“一題多解”的數學思維,對於學生今後的數學學習來講是一個重要的奠基。由此可以看到,使用數學學具,除了能夠讓學生以積極的態度、極大的熱情投入到數學學習中,還能夠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課堂效率。

3 合理使用國小數學學具

把握使用時機,歸納操作方法 學具在數學課堂的實踐活動中所扮演的角色就是教學的輔工具,其目的在於以更高的效率增強數學課堂的教學效果。因此,在使用學具時必須把握合理的時間分配。這就需要教師明確教材內容,並對本章節的內容形成一個合理的安排。也就是説,每一堂數學課的教學都應當以課程標準為根本標準,然後在這個基礎上進行適當的延伸。面對國小生,教師必須注意儘量避開晦澀而抽象的詞彙,並要最大限度將抽象的問題具體化,這樣才能夠幫助國小生走出理解的誤區。而在數學課堂實踐活動中引入數學學具是一個非常難得的解決辦法。它不僅能夠以具象的形式向學生解釋清楚抽象的理論概念,還能夠調動學生的思維感官,從而集中他們的課堂注意力,以最大的精力投入到數學學習中。

如在學習倍數關係時,教師就透過火柴棒這一學具,讓學生具體操作認知這一概念。首先讓學生選定一個位置擺放兩根火柴棒,然後在其下一行擺放四根火柴棒,第三行擺放六根。在完成這一操作之後,教師就可以開始引導學生進入數據的統計階段,並在統計中發現其中的規律。不難發現,第一行一個2,第二行兩個2,第三行三個2。這時課堂實踐活動的學具使用就可以結束,而緊接着進入倍數定義的正式學習當中。毫無疑問,在這樣的一個課堂實踐活動中,國小生的動手能力以及問題的總結能力都會得到有效提升。另外,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之下完成各個環節的操作,實際上形成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這對於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具有重要意義。而良好的師生關係又會促進接下來教學任務順利完成。

控制學具的使用時間 學具、教具是數學教學的輔助工具,如果教師沒有形成這些工具使用的合理時間,不僅無法達到輔助教學的目的,還有可能佔據大量講課的時間,使得教學任務不能按時完成。因此,教師必須合理控制學具、教具的使用時間,既讓所有的學生完成學具、教具的操作,以勾起他們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慾望,之後以小組討論的方式再次過渡到理論的教學當中。而這也同時對教師的教學準備階段提出新的要求。教師在進行備課之初,就需要將學具、教具的使用時間進行合理的設置,既要保證學生學習熱情,又要避免降低課堂效率,讓理論教學和學具、教具使用之間形成平和的過渡[1]。

明確學具的使用步驟和目的 運用數學學具,是為了提高國小生學習數學的課堂效率。如果盲目使用學具和教學,可能會佔用學生寶貴的課堂時間,嚴重的甚至會加重學生抽象數學理論知識上的障礙[2]。為了規避這些問題,教師需要有目的、有步驟地科學使用學具,以最大程度地發揮數學教具和學具的作用。首先,教師應當結合課堂所應當完成的知識點,並要掌握課堂學習的節奏,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基礎上,恰當合理地將數學學具運用到數學課堂教學中。其次,應當為學生創建科學的學習模式,為學生髮揮創造力提供機會,並要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在抽象的概念中自主地尋找到結論,以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更為重要的一點是,教師應當根據學生不同的特點靈活變通教學方法,這樣學生在受到教師的關懷後,會以更高的熱情投入到數學課堂學習中,有助於提高數學課堂效率。

4 結語

國小數學課堂學具的存在,對於幫助國小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理論知識,啟發他們的數學思維,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對於思維和思考能力尚有欠缺的國小生來講,抽象的數學理論學習使他們所苦惱,而學具的使用卻能夠將這些抽象的理論知識形象化。因此,在國小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創設具體的數學情境,適時引入數學學具、教具,以幫助學生理解複雜的理論。同時,在使用教具和學具時,教師應當把握使用的時間、目的和步驟,以及工具使用和理論教學之間的合理有效過渡,從而大大增強教學效果[3]。

參考文獻

[1]陳素琴。國小數學課堂如何有效使用教具與學具[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0(3):45-46.

國小數學教育教學論文 篇五

近幾年來,我市國小數學教師和教研人員深入探討了素質教育的問題,即如何用素質教育的指導思想來改革國小數學教學,從以傳授知識為主轉向以培養學生能力、發展智力為主,從以教師為主體發展為以學生為主體,變“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一、學習素質理論統一思想認識由於我國的基礎教育在“應試教育”的軌道上運行多年,人們在思想觀念、政策導向、管理體制乃至教育的內容與方法等諸多方面,都形成了一整套固定的模式,因此,要實現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決非輕而易舉的事。1992年,我市將素質教育作為教育科研的主攻課題,成立了由市教委陳昌清副主任為首的課題領導小組。為了統一大家的認識,課題領導小組於1992年暑假業務學習時組織全市教師開展了素質教育大討論。通過討論,大家認識到:素質教育是一種旨在謀求學生身心發展的教育;是一種承認差異,重視個性的教育;是確認學生主體,從學生個體實際出發的教育;是一種根據社會需要,給學生的素質發展以價值導向與限定的教育;是一種重知識,又不唯知識,以提高民族素質為最終目的的教育。通過學習,大家一致認識到了“應試教育”的種種弊端,加深了對實施素質教育必要性的認識,增強了從事素質教育的自覺性。理論上的武裝和認識上的提高,為素質教育真抓實幹提供了前提和保證。為了在實踐中少走彎路,課題領導小組決定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六所國小先試點,總結經驗,然後推廣。同時明確提出各年度的主攻任務是:1992年,系統學習素質教育理論,全面更新教育觀念;1993年,編制學科素質教育目標,提出具體實施建議;1994年,編寫活動課程教材;1995年,總結試驗點校經驗;1996年,區域性推進素質教育;1997年,全面推廣素質教育。自1992年以來,課題領導小組和實驗點校教師舉行備種素質教育研討會達20多次。我們認為,素質教育在我市起步是早的,步子是穩的,進展是順的,效果也是好的。二、確立素質目標提出實施建議遵循黨的教育方針,根據國小數學學科特點和國小生的年齡特徵,着眼於國小生身心潛能,我市於1993年編制了常德市國小數學素質教育目標和實施建議。分低、中、高三個學年段,從文化素質、智能素質(包括學習能力、表達能力、應用能力)兩個方面分別確立目標,提出實施建議。例如,高年級數學科智能素質的目標,我們是這樣分三個方面加以描述的:(1)學習能力:進一步培養繪畫、製作的動手能力;進一步養成聽講、看書、看圖學習新知識的習慣,聽講能抓住重點,看書能發現不懂的地方;能對比較抽象的事物進行分析綜合,對比較複雜的事物進行歸納、概括;能運用抽象的概念進行簡單的推理判斷;能對常見圖形進行分析;能運用集合圖的辦法對某些概念進行區別;能運用線段圖對某些應用題進行分析。(2)表達能力:能運用“假如……就……”和“如果……那麼……”等句式進行分析、綜合、歸納、概括、判斷、推理,清楚地表達自己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思路;能在作業中採用正確的書寫格式和敍述自己的見解。(3)應用能力:能運用概念對是非問題進行判斷,能運用規律指導計算;能根據幾何圖形的特徵進行組合圖形的分析和有關計算;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並在解決實際問題中顯現出一定的逆向思維和創造性思維。有了目標,學生就有了方向,就有了學習的動力。市直六0一礦子校教師湯立新上“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一課時較好地體現了素質教育目標,因而獲得了較佳的教學效果。課後,他深有體會地説:“目標教學,有利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有利於教學質量大面積的提高。”三、落實“課程計劃”開設“數學活動”國家教委頒發的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方案》把義務教育階段的課程劃分為學科課和活動課兩大塊。這是建國以來學校課程設置上的一項重大改革,它對於全面貫徹教育方針,發展學生個性特長,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為了解決國小活動課無“綱”可依,無“本”可據的困難,我們於1994年上半年主編了用於國小數學的一套活動課叢書(試用本)共六冊,每年級一冊。這套叢書具有以下四個特點:一是指導思想明確,它是為學校落實課程計劃、開設活動課程服務的;二是緊扣現行大綱和教材知識點、層次分明、循序漸進,適當拓寬學生知識面,集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於一體;三是精心設計活動,體現課型特點,突出學生主{}體,充分讓學生動手動腦,發展興趣特長,盡力增強活動方案的可行性;四是根據活動課的教學時量適當留有餘地,有利於教師創造發揮。1994年底,省教委、省教科所的專家參加了在我市召開的活動課教材成果論證會,這套教材受到了與會代表和廣大師生的肯定和讚許。四、重視學科課程做好發展文章學科課程是整個教學過程中的主渠道,當然成為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主戰場,在這個主戰場上怎樣做好提高學生素質這篇大文章呢?我們認為應做到三個結合。1.教書與育人相結合我們要求教師通過數學在生活、生產、科技方面的廣泛應用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進行學習目的教育;通過組織參觀訪問,主題班隊會,請校外輔導員作報告等活動開闊學生的眼界;通過數學知識的產生和發展,數學概念間的相互聯繫等知識向學生進行唯物思想和辯證法的啟蒙教育;通過選擇富有教育意義的插圖,有説服力的數據和統計材料以及祖國兩個文明建設的成果的介紹,增強學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結合學科教學有目的、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認真、嚴格、刻苦的學習態度,獨立思考、克服困難的精神,計算仔細、書寫工整、自覺檢驗的學習習慣。2.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相結合我們提倡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有目的、有計劃地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如思考方法、應用能力等),實現知識、能力同步發展,這是素質教育所追求的目標之一。(1)重視表象在知識形成過程中的作用數學的實質是:符號十邏輯。國小生思維的基礎是形象的與動作相聯繫的有關表象。因而我們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儘可能地利用一些物質化的材料作為思維的中介物,讓學生看看、拼拼、擺擺、摸摸,從而將抽象的概念、邏輯關係等通過自身感受呈現出來,達到內化成智力活動的目的。(2)重視思維方法的指導國小數學教學大綱指出:要培養學生具有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怎樣落實這一要求呢?我們總結出三條基本實施途徑:一是示範:結合知識的教學,直觀、淺顯地給學生以正確思維的信息;二是點撥:基本過程為“點竅----探討----掃障----總結”;三是訓練:特別強調有條有理、有根有據地回答問題或敍述理由,比較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3)重視“三算結合”教學有人説:珠算是我國的國粹。這不僅是因為算盤是重要的運算工具,更在於通過珠算能全面地促進學生數學能力的提高。目前,我市各區、縣(市)均有三算班,?不少學校班班都上三算課,節節課前2分鐘進行珠算常規訓練。通過“眼看、耳聽、手動、腦想、口唸”,各種感官的綜合作用,促進兒童左、右大腦均衡、協調發展。桃源縣漳江國小珠腦算小組的隊員代表我省參加中南五省競賽,取得了一個一等獎、兩個三等獎,團體總分第一的可喜成績。1994年我市代表隊參加了在北京舉行的全國國小數學奧林匹克總決賽,奪取了接力賽城市乙組團體總分的第一名。3.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相結合現代教學觀要求,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是相互作用、密切配合的。在非智力因素中,學習興趣的培養特別重要。我們認為:教師不僅要考慮學生“能不能”學習,更要考慮學生“樂不樂”於學習。並探討各年級興趣培養的要求:低年級教師要多采用直觀教學,中年級要以新穎的教學內容來吸引學生,滿足他們日益高漲的求知慾;高年級則多讓學生自己解答難題,克服學習上的困難,由內心的成功體驗產生情感上的滿足,進而產生推動下一步學習的動力。

國小數學教育教學論文 篇六

在過去,我們的數學教育課程模式採用的是老師在講台上教,學生在課桌上死板的進行學習的一種方式進行授課,教師往往是課堂的主角,安靜的課堂學習氛圍往往是教師所期待理想的學習的場合,但是這種死板的教學方式往往會限制學生的想象力以及思維的活躍性,學生在教師的教學過程中存在不懂得問題是不能夠積極地及時的提出來,久而久之,會使學生的思辨能力受到限制,教師對學生的掌握知識的情況也不能夠做到及時的瞭解,這對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的相當不利的,同時對教師的教學質量也不能夠得到很好地保障。為此,我個人認為,開設豐富的數學創新教學課程是相當的有必要的。由於國小生對知識點的接受能力相對來説是較弱一點的,他們的自主學習的能力相對於國中生來説是會比較低的,另一方面,國小生往往不能將注意力高度的集中,因為受到外界的干擾而分散注意力,因而,我們可以在枯燥的數學課程中添加一些國小生比較喜歡的學習元素,從很大的程度上吸引了國小生的注意力,而且會使他們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以及學習數學的自主能力的提高起到很大的輔助作用。例如在學習“人民幣的認識”一課時,老師可以設計一個“售貨員與顧客“的小遊戲:選出一名學生來當售貨員,假設出一些學習用品的價錢,如鉛筆一毛三分錢,橡皮2毛六分,筆記本四毛五分錢,其他的學生來當顧客,發給同學們一些錢讓學生拿着正確的錢去買學習用品,誰正確的話可以設一些小獎勵,把鉛筆橡皮獎給誰。”在這樣的小遊戲中學生即找到了學習的樂趣又學習了新的知識還得到了獎勵,有利於增加學生對數學課的興趣提高積極學習數學的態度。同時,教師應該鼓勵學生不懂就問,這樣不僅能夠活躍課堂的氛圍,而且能活躍學生的思維,進一步的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

二、培養想象力,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

想象力是重要的,愛因斯坦曾近説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這句話可以説是家喻户曉,對於很多的偉人科學家來説,想象力是科學研究中的實在因素,而對於我自己來説,想象力是一切知識的源泉,想象力也是創新的開始,只有想到了才能夠做到。因此我認為要想加強國小教育的創新,首先一定要培養國小生的想象能力。而動手能力,便是對想象力的進一步昇華,動手力即使將想象力落實與實際,最終做出完美的成果。我在教學的過程中就常常讓學生們自己動手操作,學生們一邊想、一邊做、一邊説,使腦、手、口一起參與到活動中,達到了統一和諧。比如,在學習“圓的周長”這一課時,我不採用老師演示,學生看,老師講,學生聽的傳統的教學方法。而是以小組為單位給同學們發下我事先準備好的直徑4釐米、6釐米、5釐米的圓形硬紙板,讓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測量並記錄自己手中的圓的周長直徑並討論圓的周長與直徑的關係。通過親自去測量,討論,同學們很快就可以明白圓的周長與直徑的關係,並得出結論不論圓的大小,圓的周長都是與這個圓本身的直徑的3倍多一些。這樣不僅僅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也培養了學生小組合作的能力,讓學生學會在學習上互相幫助共同合作,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進一步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三、創設情景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懸念最能夠激發國小生的學習興趣,因為好奇心是每個孩子的天性。所以,老師在國小數學課堂上可以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巧妙地設置一些適當的懸念,創設思維上的情景,使學生們產生一定的新奇感與求知慾望,從而去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圓的認識”一課時,我就提出以下的問題:“同學們,大家誰知道自行車的車輪是什麼形狀的呢?”學生們都回答:“知道,是圓形的。”“如果是長方形或三角形行不行?”學生都連連搖頭。我又問:“如果車輪是橢圓形的呢?”(隨手在黑板上畫出橢圓形)。學生急着回答:“不行,沒法騎。”我緊接着追問:“為什麼圓的就行呢?”學生們一聽,馬上就議論紛紛,這時我就讓同學們分組討論,這樣可以加深學生對圓的認識。教師在整個過程中的引導同樣增進來師生之間的距離,對以後的教學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國小數學教育教學論文 篇七

關鍵詞:農村國小數學教學,發表國小數學高效課堂論文,有關國小教育的論文投稿

隨着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教育信息化成為新課改以來的主流趨勢。教育城域網,是指通過寬帶骨幹網連接教育局內部網和校園網的一種傳輸網絡,以各種信息設施為支持,提供教育軟件和資源,為區域教育提供全方位信息化應用服務。教育城域網的接入,縮小了農村國小和城市國小之間的差距,為國小數學有效教學提供了充分的物質支持。在這樣的教育背景下,農村國小要結合新課標的教學要求,將信息技術賦予數學知識的新內涵,進行有效的科學整合,改變教學模式,從“要學生學”向學生“要自己學”轉變,鼓勵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展開有效教學的實踐。

一、整合內容,凸顯數學意義

新課標指出,數學活動要引發學生的思考,鼓勵和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在農村國小數學教學中,很多教師教學模式單一、陳舊,填鴨式的硬塞硬灌,導致了學生思維的單一化,學生分析問題缺乏靈活性,更不要説思維創新。針對這一現狀,教師要整合數學資源,從教育城域網中的數學資源入手,選擇那些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素材進行加工,充分挖掘其中隱藏的數學現象和數學實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學生的認知需求和數學思考,為主動探索新知,提升數學思維打下基礎。

如在教學人教版六年級上冊《圓的周長》時,對於農村學生來説,學習抽象的空間圖形概念存在一定的難度。教師要精心選擇最佳的教學策略,蒐集並加工豐富的課程資料,通過多種合適的方式呈現給學生。教師善於運用教育城域網就可以克服這些困難,在很短的時間內搜索並下載到自己需要的資料,將其融入到數學教學中,“活”化教材。教學時,筆者選取了各種規格和型號的自行車輪胎、電動自行車輪胎、汽車輪胎等生活素材,通過城域網數據庫中豐富的教育共享資源,並參考了各種教學設計,將這些生活元素與電子信息技術進行有效整合,讓學生看到了動態的變化過程,引發學生對周長與直徑關係的思考。

通過這樣的教學環節,讓學生置身於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凸顯出數學的意義,為下一步主動探究新知打下了基礎。

二、整合形式,關注課堂生成

數學是一門極具抽象性的學科,其中不乏一些複雜的數學規律和數學概念,但農村的國小生由於缺乏抽象思維的引導,學習需要感性材料作為支撐,一旦教師無法滿足這一需求,學生就會產生厭倦心理,導致數學學習興趣的缺失。如何改變這一現狀呢?教師要充分運用教育城域網這一平台,將有效的信息資源技術與教學內容有機整合,將教學內容通過更加豐富、有趣的形式呈現出來,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來。

如在教學人教版五年級上冊《軸對稱圖形》時,筆者將不同類型的軸對稱圖形的資料、圖片、視頻等整合在一個課件中,上傳到學習空間,讓學生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分享交流。在互動時,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將自己的疑問提出來,集體探究,生成新的教學資源。如有的學生提出:如何找到五星紅旗的對稱軸?雪花是軸對稱圖形嗎?大自然中還有什麼軸對稱圖形?如何找到對稱軸?這樣的問題也引發了學生熱烈的討論。筆者由此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軸對稱圖形?怎麼畫出對稱軸?學生根據討論和探究,不但把握了軸對稱圖形的畫法,而且深入理解了軸對稱圖形的數學意義:每對對應點到對稱軸的距離相等;每組對應點的連線垂直於對稱軸。學生也認識到:軸對稱圖形和之前學過的圖形最大不同就在於,數學上的軸對稱圖形它可以是一個圖形關於某條直線對稱,也可以是兩個圖形關於某條直線對稱,從而深入理解了這一概念的內涵和外延。

三、整合方法,發展學生思維

國小數學課堂教學論文範文 篇八

通過強調合作模式的必要性,分析合作學習模式的現狀,針對存在的問題給出優化策略,為構建國中數學高效課堂奠定基礎。

關鍵詞

國中數學;合作學習;高效課堂

數學是國中一門必修的課程,又是大部分學生的短板。目前的國中數學教學模式主要體現為應試性,教學手段簡單傳統,導致學生的思維較為閉塞,遇到問題就等着教師講解,然後死記硬背記住答案。這種教學模式不符合新課改的要求,也不利於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對國中數學課程進行新課改,核心在於“新”,要敢於打破以往的教學模式,採用合作學習模式,能夠為國中數學課程教學注入新的活力,具有深遠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1國中數學合作學習模式的意義

1.1為國中數學課堂注入活力

合作學習有利於調動課堂氣氛,為課堂注入新的活力。傳統的課堂往往是“填鴨式”教學,整個課堂期間都是教師來講、學生來聽,有的教師照本宣科,使得整個課堂毫無生氣可言。合作學習模式打破了課堂的安靜,使學生積極主動地發言。

1.2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

合作學習模式為學生提供了自由思考的空間和交流的平台。傳統的課堂遇到重點和難點都是由教師來講解,學生只管死記硬背,根本不去多想幾個為什麼,更談不上創新思維和獨立思維。合作學習是遇到重點、難點時讓學生先自行思考、互相交流,大家在前者回答的基礎上不斷地延伸。這種課堂模式不會束縛學生的思維,不管答得對與錯,都應鼓勵繼續思考,有利於培養學生加深對教材的理解。

1.3有利於促進師生共同進步

合作學習模式並不是對教師的解放,而是對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師在課堂上設置更深入的問題,再讓學生思考。要想達到理想的課堂效果,就需要教師在課前更用心地備課,以回答學生的創新性問題;同時也要求學生在課前認真複習,才能跟上教師的思路,促進師生共同進步。

2國中數學合作學習模式的現狀及問題

2.1時間安排不合理

由於國中數學教學任務比較繁重,很多教師在課堂上留給合作學習的時間遠遠不足。可能在一開始還讓學生合作學習、自由討論和交流,但是當時間不夠時,就不考慮學生的討論結果而直接講出答案,這樣進行合作學習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意義。國中數學進行合作學習模式要想達到理想的效果,教師應在課前做好課堂規劃,分配好教學、討論的時間,課堂上不能只是由教師講,也不能只是學生討論,而是教師安排好課堂時間,讓學生討論完後給出反饋。

2.2教師沒有起帶頭作用

現階段在我國國中數學教師中老教師較多,他們接受新事物較慢,且由於教學任務繁重,內容原理性強,讓學生自主開發思考探究的地方很少,因此,很多學生對化學課程沒有足夠的學習興趣,上課進度較快,導致跟不上教師的教學思路,對數學的很多概念理解得不夠透徹。因此,在學校開展實驗探究教學的前提,是保證教師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改變以往課堂上教師為中心的現象,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核心,摒棄“填鴨式”課堂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其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這種新的教學模式既然要求以學生為主體,就要接受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教師不能根據學生成績好壞或者個人喜好進行課堂提問,應尊重學生的區別,因材施教。

2.3學生參與不積極

合作學習模式要求教師與學生之間進行角色對換,學生在課堂上處於中心地位,不僅要求教師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還需要學生在課堂上積極配合,也要轉變以往的學習態度。以往的課堂上,學生不習慣積極思考,一味等着教師傳授知識。採用實驗探究教學模式的課堂,要求教師上課充分為學生“留白”,即提出問題後讓學生自行思考,然後小組之內、小組之間互相討論和交流。教師要觀察學生的討論情況,及時與學生增加互動,瞭解學生的內心需求,營造出輕鬆的課堂氣氛,讓學生真的進入狀態,收穫這種教學模式帶來的益處,從而全面提高綜合素質。

3國中數學合作學習模式的優化

3.1合理分配合作學習小組

合作學習小組分配合理是保證小組討論的重要前提,教師不能因個人喜好,將成績好的學生和成績相對較差的學生分開,也不能任由學生的喜好而隨意自行組隊,應綜合考慮每個學生的學習成績和性格進行分組,對每個學生的職責進行分工,如組長、發言人、記錄員、督導、專家、外聯等。組長負責安排每個學習任務;發言人負責整理小組成員的發言;記錄員負責記清楚每個小組討論時遇到的突破點和難點;督導負責監督大家的學習態度,如組內同學思想渙散應及時彙報給教師);專家一般是組內學習成績最好的學生,負責指出大家回答問題時遇到的錯誤;外聯負責與其他小組之間進行溝通和討論,並把新的想法告訴小組成員。這樣的課堂模式能夠充分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和熱情,教師應在討論過程中觀察每個學生的變化情況,並把握好課堂的紀律和動向。

3.2提供必要的硬件和資源

要想徹底改變傳統教學模式,構建合作學習模式,保證國中數學設施齊全是重要前提,包括計算機、投影儀、白板等,都需要準備充足,讓每一個學生都能享受這種資源,在討論過程中將自己的思考過程展現給小組成員。組內交流後整理每個成員的想法,然後組間傳閲資料,最後交給教師做點評並指出問題;而不是以往在課堂上,教師操作、學生觀看,一遍即可。

4國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

雖然國中數學課程內容偏理論性較多,但是與生活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繫。教師在課堂上可以為學生的合作學習設置一定的情境,讓學生在課堂情境下進行討論,有助於學生將生活實際與理論知識相聯接,有利於加深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認識。課堂上還應當注意有效提問問題,提問所設置的問題要和教學內容緊密相連並有啟發性,學生由淺入深逐一攻克,在思考的過程中獲取新的信息,提高分析能力。課堂提問要把握好時機,提問前應引起學生的注意後再進行提問,如當教學到達提升處、教學矛盾時,都是呈現問題的好時機。對於處於學生“最近發展區”的一些問題,應該通過提問讓他們試着自己去分析。課堂提問沒有固定的模式,根據學生的理解程度,可適當變換提問的角度,增加提問的新穎性,同時鍛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5結束語

近幾十年來,我國的教育水平飛速發展,尤其是到了21世紀之後,更是得到迅猛進步。我國向來重視學生的基礎教育,國中數學課程作為國中一門重要的課程,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進行合作學習模式是大勢所趨,但是國中數學課堂至今仍存在很多問題有待研究和解決。構建國中數學高效課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嘗試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探索用高效、科學、合理的教學模式。本文強調合作學習模式的重要性,針對合作學習現狀提出解決策略,以期推動合作學習模式在我國高效運用和發展。

作者:李俊欽 單位:廈門一中海滄分校

參考文獻

[1]潘良杉。國中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化策略[J].教育教學論壇,2014(52):195-196.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jiaoxue/n4zd8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