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論文模板 >經濟論文模板 >

中國經濟史的論文通用多篇

中國經濟史的論文通用多篇

中國經濟史的論文通用多篇

高中歷史中國經濟史中國經濟史高中 篇一

;

摘 要:20世紀80年代在改革開放的時代背景影響下,學術界思想解放,對中國近代經濟史研究的中心線索,提出過多種觀點並引發過爭論。這些觀點和爭論,對促進中國近代經濟史研究的活躍和深入,發揮了很大作用。在社會環境和主客觀條件再一次發生巨大變化的今天,有必要對中國近代經濟史研究中心線索進行再思考。今天提出以“市場經濟的發展和演變”作為中國近代經濟史研究的中心線索,很有必要。這種提法,對探討總結中國經濟社會總體發展的經驗與規律,對正確理解近代中國和當前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都有密切的關係和現實的價值。同時,也能夠推動中國近代經濟史研究的進一步深入。

我們知道,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內中總有某種規律可循。因此在研究經濟史的過程中,找準經濟發展中的中心線索就顯得相當重要。因為找準這條中心線索或曰主線索,可以有效地聯結經濟發展中的各個部分,有助於認識經濟總體發展的性質、水準和趨勢,獲得“提綱挈領、左右逢源”之功。這正如一部歷史著作,無論是通史還是專門史,在論述中有沒有中心線索貫穿其中,給讀者留下的印象往往是一串項鍊和一袋土豆的差異,其高下之別,不須贅言。

在迎來改革開放三十年,並總結中國近代經濟史研究中的經驗,探討未來可能的走向時,從經濟史學科發展和深化研究的角度出發,我認為有必要重新思考和定位中國近代經濟史研究的中心線索。因為中國近代經濟史的中心線索,是一個既有歷史意義又有現實意義的研究課題,它對探討總結中國經濟社會總體發展特別是近現代以來經濟發展的經驗與規律,對正確理解近代中國和當前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都有密切的關係和現實的價值。

為更好的説明此一問題,這裏首先回顧學術界過去對此問題的爭論和主要觀點,然後再談談今天筆者對研究中國近代經濟史中心線索的看法。

因為在研究經濟史的學者中,普遍對中心線索所具有的關鍵地位和重要作用有所認識,因此改革開放之初,學術界在打破思想禁錮之後,就曾多次圍繞中國近代經濟史研究的中心線索問題展開過論爭。當時《歷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等雜誌都曾發表過有關論文並推動引導過這方面的討論。中國經濟史研究領域的專業雜誌《中國經濟史研究》在這方面更是進行了大量的組織工作,引領和組織推動中國近代經濟史中心線索問題的討論深入展開。例如,1988年第2期和1989年第2期在分別發表資深學者吳承明和汪敬虞教授對中心線索問題看法的文章後,1989年第3期又推出一組13篇“關於中國近代經濟史的中心線索”的筆談文章,使得對這一問題的探討和爭論在一段時間內成為熱點,並連帶推動了中國近代史和中國近現代經濟史的深入開展。

當時,研究者對中國近代經濟史中心線索問題的不同看法和爭論,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來的是學者們如何看待近代中國社會的發展走向問題,也就是近代中國社會到底是一個向上上升還是向下沉淪的問題。鴉片戰爭以後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的中國社會,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這是學術界的共識,沒有分歧。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一個過渡社會,這也是共識。但是,她的過渡趨向是什麼?貫穿其中的中心線索又是什麼?學術界的看法則有所不同。

20世紀50年代開始的關於中國近代史基本線索的討論中,學術界普遍認可的觀點是: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這一問題應該放在重要的位置上。這個觀點在80年代的爭論中進一步得到肯定和完善。典型和代表性的表述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近代史,存在着兩個發展的趨向,或者説反映這兩種趨向的線索。“反映半殖民地化趨向的線索是帝國主義的侵略”,“反映半資本主義化(按即指半封建—引者)趨向的線索是為資本主義開闢道路的各種鬥爭”。因此,“近代中國社會的發展,實際存在着兩個而不是一個趨向:一是從獨立國家變為半殖民地(半獨立)並向殖民地演化的趨向,一是從封建社會變為半封建(半資本主義)並向資本主義演化的趨向”,“前者是個向下沉淪的趨向,後者是個向上發展的趨向”(注:李時嶽:《中國近代史主要線索及其標誌之我見》,《歷史研究》1984年第2期。)。

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丁日初研究員認為,“應以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作為中國經濟史研究的中心線索”,他認為在近代中國,資本主義是新興的、先進的生產方式,它顯著地發展了社會生產力,初步奠定了國家現代化的經濟基礎,並促進了政治和文化方面現代化的進展。他説:“資本主義經濟在近代國民經濟中始終不佔優勢,然而,他影響傳統經濟,決定着中國經濟的發展方向,所以成為近代中國國民經濟中的領導成分。就像工人階級雖然在全國人口中所佔的比重很小,但他卻成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領導力量一樣。”因此他主張:“以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作為中國經濟史研究的中心線索。”(注:丁日初:《近代中國的現代化與資本家階級》,雲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8-9頁。)

中國社科院經濟所汪敬虞研究員認為,應以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和不發展為中心線索。他指出:“貫穿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心線索,是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和不發展。”“這條中心線索本身有內在的邏輯聯繫,從而可以推動中國近代史上一系列問題的深入研究。”他認為,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各種歷史現象的分析,都可以而且應該聯繫到這條中心線索上來。它從方法論上有助於豐富中國近代經濟史的涵量和內容,會使中國近代經濟史上許多問題的討論,提到理論的高度”。對於中國近代經濟史的研究,“既有提綱挈領之功,聯繫前後左右之力,又有充分發揮、論斷和研證的廣闊餘地”(注:汪敬虞主編:《中國近代經濟史,1895-1927》,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導言”。)。他同時指出,“在中國資本主義發展和不發展的過程中,不發展是主導的一面”(注:汪敬虞:《中國近代經濟史中心線索問題的再思考》,《中國經濟史研究》1990年第2期。),因此應對“不發展”及其不發展的原因作重點的分析研究。

與丁日初和汪敬虞教授以資本主義為中心線索的看法不同,1988年吳承明教授在發表的論文中指出,“中華民族的經濟史是一部不斷髮展和進步的歷史。其間有嚴重曲折,以至人口損失三分之一,但即在這種時代,也不是神州陸沉,而有它發展和進步的一面”。他指出,“這正是帝國主義不能滅亡中國的原因”。他認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百年間,是中國歷史的又一次大麴折,但新的力量和運動也在這裏開始。無論從人口、移民、農業結構的演變來看,或是從新式工業和交通運輸業的創建來看,或是從自然經濟的分解和商品、貨幣經濟的發展來看,我們都沒有悲觀的理由,而是可以同近代政治史、文化史一樣,作為中國近代化開端中的一章”(注:吳承明:《中國近代經濟史若干問題的思考》,《中國經濟史研究》1988年第2期。)。很明顯,吳承明教授主張以近代化為近代中國經濟史的趨向進行研究。

與吳承明先生看法類似,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趙德馨教授在1988年出版的《中國近代國民經濟史教程》的第一章第一段中,把中國近代時期演變基本趨勢概括為:“中國經濟逐漸地由獨立經濟向依附經濟,由封建經濟向半封建經濟,由自然經濟向商品經濟,由古代經濟向近代經濟演變” (注:趙德馨:《中國近代國民經濟史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16頁。),並以此作為該書的主線。他把近代中國經濟的基本發展趨勢概括為上述四個主要方面,落腳點是“由古代經濟向近代經濟的演變”,亦即經濟近代化(“近代化”與“現代化”同義)。該書採取了經濟現代化的視角,在主線方面與其1958年編寫的《中國近代國民經濟史講義》(注:趙德馨:《中國近代國民經濟史講義》,高等教育出版社1958年版,第ⅹi—ⅹii頁。)的共同之處在於由獨立經濟向依附經濟,由封建經濟向半封建經濟的演變;不同之處是提出了由自然經濟向商品經濟,由古代經濟向近代經濟的轉變。由古代經濟向近代經濟轉變的內涵包括經濟生活的各個方面,其中主要是由手工生產到機器生產,亦即生產力性質的變化。

看來在以“經濟現代化作為中國近代經濟史視角”時,學者們表達的內涵也會重點不同。

該觀點後收入吳承明著《市場•近代化•經濟史論》一書中的《市場經濟和經濟史研究》一文(雲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91頁)。)。在2001年出版的《中國的現代化:市場與社會》一書的“代序”中,吳承明教授進而明確提出,他主張用“市場和商業來研究現代化因素的產生和發展”,他認為這種研究方法,“可以説是遵循着一種‘現代化即市場經濟’的假説。這種假説,解決近代經濟史研究中‘現代化即資本主義化’説法的矛盾”。他認為,“任何一個國家或民族,遲早總會由傳統社會進入現代社會,但是,正像歷史上有的國家或民族沒有經過奴隸制社會、有的沒有經過封建社會那樣,實現現代化也不一定必須經過資本主義社會”。我國就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進入社會主義的。但進入社會主義後,仍然要建立市場經濟體制,才能實現現代化”(注:吳承明:《中國的現代化:市場與社會》代序,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年版。

)。在這裏,吳承明教授沒有明確提出,但可以看出,他是主張以市場經濟的發展來統括中國近現代社會走向現代化這一目標的。

在對以上中國近代經濟史中心線索論爭的情況進行簡要回顧之際,需要強調

的一點是:在當時,對中國近代經濟史中心線索的這些爭論對於打破長期以來形成的思想禁錮,引領人們開闊視野,推動學術界重新以科學精神研究中國近代歷史具有重大作用,直接推動此後的學術界出現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並由此獲得了此前難以想象的研究成果。但是,儘管如此,在今天看來,隨着時代的發展和變化,我們仍然有必要再一次對中國近代經濟史的中心線索重新進行思考和定位。而且,這個問題在今天來説,更具有需要大聲疾呼和刻不容緩的必要性。

之所以如此説,是因為社會環境和內外條件變化的需要所致。

我們都知道,1992年,中共十四大正式提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是一個極其重要的戰略性的目標決策。由此,經濟學界此前關於“計劃經濟”“商品經濟”等等的爭議均被統一到這一新的目標上來。圍繞此一目標和課題,催生了經濟學界數量眾多的新的科研成果。而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和發展,圍繞此一目標也出現了加速的進展,同樣由此獲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經濟成果。

但是與此同時,中央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項戰略決策,實際也向從事中國近現代經濟史研究的學者們提出了一些無法繞開的嚴峻問題。例如:我國的市場經濟體制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是從1992年才開始的嗎?如果不是,那是什麼時候?近代中國的經濟發展,是否已經在向市場經濟的方向演進?如果是,近代中國的市場經濟如何體現,具有什麼特點?與我們今天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否有內在聯繫?再深入看,中國幾千年的經濟發展中是否具有深層次的自身獨特的規律?等等。筆者認為,對這些問題進行思考和回答,不僅具有重要意義,而且不容迴避。思考和回答這些問題,能使我們更深刻地認識和理解中央作出的這個重要戰略決策,能夠指導和深化我們對近代中國經濟史的研究,同時也能夠使我們的研究可以直接為今天的經濟體制改革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設提供借鑑和參考。

其次,從科學研究的角度出發,也有必要再一次對中國近代經濟史的中心線索問題進行重新思考和定位。眾所周知,我國至今仍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我們的現代化建設偉業還沒有完成。如果我們不把中國近代經濟史和現代經濟史從1949年割斷,而是聯結起來進行考慮和觀察,那麼從1840年開始至今的中國歷史或曰中國經濟發展史,其主要內容就是在艱難曲折中不斷向近代化和現代化發展前進的歷史。儘管這條道路艱險,關塞重重,前人的奮鬥,泰半無功,以致失敗。但一個半世紀的奮鬥史,仍然給我們留下了種種足跡。可以肯定,市場經濟絕非在1992年突然出現,也絕非能夠一蹴而就。市場經濟的發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有其前因後果。因此,從這個角度出發,破除1949年的人為時間障礙,結合近現代經濟史的已有研究成果進行思考,筆者認為,現在應該明確提出“以市場經濟的發展和演變”作為中國近代經濟史研究的中心線索。

提出“以市場經濟的發展和演變”作為中國近代經濟史研究的中心線索,不僅有助於針對上述提出的種種問題作出回答,推進中國近代經濟史的研究,而且可以使近代與現代中國經濟史的研究接軌。從長時段的角度出發,可以更清楚地發現“中國特色”的國情和特點,發現當今中國市場經濟建設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的深層次原因。除此之外,還有幾種實際的作用和意義:一是可以呼應當今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目標,解決此種提法似乎憑空出現,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的尷尬;二是可以打破近代經濟史研究和現代經濟史研究長期存在割裂,各司其職的缺憾;三是可以開闊眼界,從市場經濟的角度出發,發掘和研究中國經濟發展中推動市場經濟發展的主客觀因素和內在動力,等等。

市場經濟是以市場為基本聯結方式,通過市場配置資源,以達到生產要素的組合和優化配置,從而推動社會生產力發展的方式。市場經濟以自由競爭為特徵,通過市場價格支配人、財、物等資源的移動。這些特性決定市場經濟本身需要有相應的條件配合。譬如生產力一定的發展,生產的商品化、社會化和市場化;近代機器大工業企業的興起,輪船鐵路等新式交通運輸工具的出現,銀行業證券業等新式金融機構的整備和發展,貨幣制度的改革和統一,關税的逐步自主和現代財税體制的建立等等,都是市場經濟必要的前提和條件。從這些角度觀察,近代中國的這些硬件條件儘管發展水平參差不齊,有的水平還很低,很不完備,但畢竟是傳統中國從未出現過的新事物,它可以從一個角度證明,近代中國經濟具有初步的市場經濟條件,或者説是向市場經濟發展的初步經濟體。

我認為,以“市場經濟的發展和演變”為中心線索研究中國近代經濟史,最重要的是研究視野的轉變和角度的轉變。因為,進入市場的要素種類萬千,不僅有物質產品,還有貨幣、信用、人力資本,各種服務和精神產品如信息市場、資本市場、技術市場,還有各種權利如專利權、知識產權,還有未來的產品如期貨、期權等等,以市場經濟為中心線索觀察和研究中國近代經濟史,除可以打破近代經濟和現代經濟研究中的隔閡外,還可以發現和注意上述這些過去不注意或注意不夠的領域和問題。而且,以市場經濟為中心線索研究中國近代經濟史,還可以觀察和研究一向比較發達的歷史上的我國商品市場,在近代時期發生的根本性市場機制轉變,市場內涵的擴大和支配市場機制原理的演進,以及強大的中央集權國家傳統,在近代市場經濟發展進程中的作用的變化等等內容。

相關熱詞搜索:;

高中歷史中國經濟史中國經濟史高中 篇二

;

10月初,在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爾召開的“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年會”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多米尼克·施特勞斯-卡恩向全世界宣稱:一年前,人們憂心忡忡,而如今世界已脱離懸崖邊緣,至少已走上了復甦之路。

消費、投資失衡加劇

自從1991年開始,imf開始在中國設立代表處,其主要任務就是為中國政府與imf總部之間就宏觀經濟和經濟結構改革等問題所進行的政策性對話提供支持。

早在2002年至2005年期間,費達翰就曾擔任imf中國部高級經濟學家。而自2006年12月開始出任imf駐華代表以來,費達翰的主要職責就是向該組織總部彙總中國經濟發展情況,並針對這些情況提供分析、判斷和預期。

“中國的復甦十分迅速,這是由於中國政府及時和果斷地採取了措施,而這些措施部分抵消了國際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的負面影響。”費達翰對《中國經濟週刊》説,中國政府的措施卓有成效。

“卓有成效”來源於多方面經濟統計數據,在費達翰看來,公共項目導致強勁的投資增長;消費增長穩健良好;工業生產出現明顯反彈;企業家和商業信心樂觀情緒逐步恢復是最為主要的依據。他認為,這些經濟數據會在第三季度進一步呈現出向好的趨勢。

10月22日,由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顯示:我國gdp前三季度同比增長7.7%,其中第三季度同比增長就達到了8.9%。

不過,費達翰也對記者表示,雖然中國政府採取了恰當的措施,但是為了保持經濟增長的可持續性更為穩固,中國政府依然需要面對一些重要的挑戰,而這樣的挑戰主要來自於兩方面。

“其一:如何才能促進居民消費(剔除政府消費外的民間消費),其二,如何才能保持固定投資‘適度’。事實上,這兩大挑戰在金融危機發生之前就已經存在,如今這兩個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似乎變得愈加失衡。”費達翰這樣認為。

據imf駐華代表處提供的有關“全球發達國家和新興國家居民消費在gdp中佔比”的統計圖表顯示:近年來,中國居民消費佔gdp比重非常之低,不足40%,這在所有imf統計的近70個工業化國家和新興市場是最低的。

而從該組織的這份統計圖表上來看,近十年,外貿出口在中國gdp中的比重卻是越來越大,中國的居民消費在整個gdp中的佔比在過去十年中不升反降。

政策重心應移出“投資增長”

10月6日,澳大利亞央行率先加息,預示着全球經濟正步入企穩反彈的軌道。

此舉也引發了全球有關“臨時性”的危機救市政策是否應該退出的議論。而中國自全球金融危機以來一直堅持“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和積極的財政政策”,伴隨着國內經濟回暖,中國“救市政策”何時退出備受世界各國關注。

在費達翰看來,明年的中國政府財政收入增長應該維持在20%左右,而讓財政支出增長維持在24%左右。財政政策的重點應該着重降低居民的預防性儲蓄,通過強化各類社會保障功能,讓居民在無後顧之憂的情況下擴大消費。

根據imf的統計數據顯示:近年來,中國的家庭儲蓄比例一直很高,達到30%左右,而能否降低居民預防性儲蓄的關鍵是中國政府能否在包括重大疾病醫療、養老金全覆蓋、公立教育的財政投入上有更大的作為。

與積極財政政策相比,中國的貨幣政策走向似乎更受各界關注。費達翰認為,寬鬆的貨幣政策使得中國今年的固定資產投資猛增。即使按照通常年份和國際標準來看,中國依靠投資的gdp佔比達到44%,也是相當高的,這樣的增長實際上並不能創造足夠多的就業機會。與此同時,更造成了包括水泥、粗鋼、汽車、電腦等在內的眾多領域的產能過剩。

“中國實際寬鬆的貨幣政策應該在出現明顯復甦跡象之後進行收縮調整。伴隨着年初的增值税減免,實際寬鬆的貨幣政策已經使融資成本降低,進一步刺激了投資,如果把資金投向本來就產能過剩的行業,那麼這就會增加信貸擴張的風險。”費達翰説。

由於今年央行已經放出了大量信貸資金,而中長期貸款又佔其主要部分,因此費達翰認為,貨幣政策的退出需要尋求“平滑”的機制,以免過於猛烈致使風險加劇。除了提高利率之外,提高國定資產投資企業的能源、水等生產要素價格,並要求國有企業擴大上繳財政利潤比例也應該列入考慮。

考慮到防微杜漸,費達翰認為,中國經濟依然面臨着一些不確定性,主要體現在四大方面:首先,外需能否在短期內恢復尚不確定;其次,短期的財政刺激政策能否使得長期低速增長的居民消費有強勁增長;第三,固定資產投資風險和收益仍待考察,銀行應該對信貸質量下降做好充分的準備;第四,由於受到上述各類挑戰,中國經濟改革的日程表可能會推遲,不利於經濟結構調整。

不過,“中國政府既然有能力應對金融危機的挑戰,同樣也有能力尋求到一種較為合適的退出機制,以最終實現國內經濟協調均衡發展。”費達翰這樣告訴《中國經濟週刊》。

相關熱詞搜索:;

高中歷史中國經濟史中國經濟史高中 篇三

本單元主要講述了我國古代農業、手工業、商業和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的史實,探討了中國古代經濟的基本結構與特點。

古代中國經濟以農業為主體,其中還包括髮達的手工業和商業。

農業方面:以鐵犁牛耕為主要耕作方式;以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為主的土地制度,逐漸形成了以租佃製為主的生產關係。

手工業方面:官營手工業和民間手工業的民營、家庭手工業三種經營形態並存;民間手工業在明中葉以後不僅佔手工業生產的主導地位,而且還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

商業方面:商業與農業、手工業的發展緊密相聯,相輔相成;階段性特徵明顯,各個時期發展極不平衡,但始終處於重農抑商政策的壓制下,發展艱難。

小編精心為您推薦:

高中歷史中國經濟史中國經濟史高中 篇四

1、起源:距今一萬年左右,在世界上最早培植粟、水稻。

2、原始社會:刀耕火種(火耕)

3、商周:少量青銅農具,由於青銅比較珍貴,在農業生產中很少使用。

4、春秋戰國時期,開始使用鐵農具和牛耕,

5、漢朝以後,鐵犁牛耕成為我國傳統農業的主要耕作方式。

6、從"刀耕火種"到"鐵犁牛耕"變化的根本原因——生產力的發展(生產工具的改進和以施肥、灌溉為代表的生產技術的提高)

(二)、精耕細作的傳統農業

1、耕作工具的進步

(1)春秋戰國時,開始使用鐵農具與牛耕並逐漸推廣。

(2)西漢趙過推廣耦犁,二牛三人後發展成二牛一人,東漢推廣到珠江流域。

(3)隋唐時江東出現曲轅犁、犁評,標誌我國傳統歩犁的基本定型,一直為後世所沿用。

2、水利工程與灌溉工具的應用

(2)灌溉工具:

曹魏時的翻車(人力)

唐朝時的筒車

宋朝出現利用水力的高轉筒車

明清時的風力水車。

我國精耕細作的傳統農業在世界上居領先地位,農具、技術和水利是推動農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三)、男耕女織的小農經濟——以家庭(生產單位)為生產、生活單位,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生產領域)相結合,生產主要是為滿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納賦税(生產目的),是一種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是中國封建社會農業生產的基本模式。

1、耕作方式: 從集體勞作到個體農耕

①商周,土地國有集體耕作。井田制

②春秋戰國,個體耕作。

2、形成:

②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確立,使勞動者獲得一定的土地。

(2)時間:春秋戰國時期

3、特點:以家庭為單位,精耕細作;農業與家庭手工業相結合(男耕女織);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在封建經濟中占主導地位)。

4、評價:

積極: 是我國封建社會農業生產的基本模式;具有生產積極性,是推動精耕細作技術發展的主要動力;在較長時間內推動了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是推動古代經濟發展和中國文明發展的基礎。

消極:它在春秋戰國時期形成,一直延續到中國近代。在封建社會後期,小農經濟又嚴重地阻礙着新的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發展,成為近代中國遲滯不前,落後捱打的根源之一。

高中歷史中國經濟史中國經濟史高中 篇五

;

摘 要:文章通過對中國和南非高中歷史教材進行比較研究,對歷史教材內容、形式等進行分析,指出了兩者在體例、內容編排、習題處理及學生能力培養方面的異同;就中國、南非兩國在教科書中對他國曆史內容的體現,淺析當代兩國間的國際政治層面的互動和交往。

關鍵詞:中國;南非;高中歷史教材;異同;關係互動

邁克爾·歐克肖特曾説:“每一個社會,都通過在其歷史書中做出的強調,建構了它自己命運的學説,它將其保持至今,其中隱藏着它自己對政治的理解;對這傳説的歷史研究必定是政治教育的一個突出部分[1]。”通過對高中歷史教科書的研究和探索,不僅可以理解各國在教材編寫方面的異同,而且能夠分析出各國的政治理念與國家間的政治互動和交往情況。在選擇歷史教材時,考慮到當前兩國的教材編寫形勢:新課程改革在兩國均逐步開展,高中歷史教材的編寫和使用逐步走向多元化,由全國統一版本、統一教材發展成為多個版本、多種教材已成為兩國共同的趨勢。面對繁雜的教材版本,南非方面,筆者選擇了開普省使用率最高的《焦點歷史》(focus history(caps))①版本,該書由馬斯庫·米勒·朗文(maskew miller longman)出版社出版,中國方面選擇了嶽麓出版社出版的高中歷史教材。下面筆者將對二者進行具體分析和對比。

一、體例

嶽麓出版社中國歷史教科書的編寫是將高中歷史教科書分為三冊,分別是《政治文明歷程》《經濟成長曆程》《文明發展歷程》,也就是説將政治、經濟和文化相關內容進行獨立介紹。而南非歷史教材則按照時間順序將其分為三冊,在每冊課本的敍述中,注意將政治、經濟和文化看作統一的整體,彼此之間並不分離。此外,中國高中歷史教材主要是中外分編,將歷史知識分為中國歷史與世界歷史兩大部分,彼此之間照應較少,同時中國歷史的相關內容所佔比例遠遠高於世界歷史的相關內容。就冷戰從起源到結束的歷史書寫來説,主要涉及以下內容:《政治文明歷程》第六單元“中國社會主義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一”與第七單元“複雜多樣的當代世界”中21~27課提到相關內容,中國在此階段的歷史參與佔4/7;《經濟成長曆程》中第四單元與第五單元8課內容中涉及冷戰期間的各國經濟建設進程,其中介紹中國相應歷史的內容佔到5/8;《文明發展歷程》中第五單元與第六單元共有6課內容涉及冷戰期間的歷史,中國相應歷史的內容佔到2/3。由此可見,中國的高中歷史教材的體例安排偏重中國在世界歷史進程中的參與。

反觀南非的高中歷史教材,在目錄安排上,共有6個專題。其中專題三“1950-1970年間的民間抗議活動”,有3/4的內容與南非歷史緊密相連,分別是對南非國內的婦女運動、黑人爭取權利的運動以及該時期民間抗議的總結進行闡釋。專題四“1970-1980年間南非的民間抵抗”,共有6章內容,皆與南非內部的種族隔離運動有關。專題五南非國家民主的到來,包括2個章節,第一章講述了1990年後南非民主進程的開闢,第二章詳細闡述真相與和解委員會(the truth and reconciliation commission)對種族隔離時期餘留的種族歧視所做出的評判。與此同時,專題二“獨立的非洲”中涉及冷戰中的非洲與安哥拉的兩節內容與專題六“1989年至今冷戰的結束與新的世界秩序的出現”中涉及曼德拉總統的和解政策時,將南非歷史一筆帶過,着墨不多。由此可見,南非高中歷史教材與中國有相似之處,其體例安排也採取了內外分編的方式,將本國曆史與世界歷史劃分成兩大部分,彼此之間照應較少。但在歷史內容的比例分配方面,南非歷史教材對本國曆史和世界歷史的安排較為均衡。

中國高中歷史教材主要是中外分編,將歷史知識分為中國歷史與世界歷史兩大部分,彼此之間照應較少,同時中國歷史的相關內容所佔比例要遠遠高於世界歷史。此外,中國歷史教科書的編寫將政治、經濟和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分裂。內外分編的情況也存在於南非,其對本國曆史和他國曆史內容的比例安排較為合理。

二、內容

在歷史內容書寫方面,中國的高中歷史教材堅持唯物史觀的指導,注重政治、經濟、文化的作用。脈絡清晰,邏輯簡潔,將政治、經濟、文化分割成獨立的三部分,將教材分為三冊,分別按照時間順序講述政治、經濟和以文化內涵為核心的文明發展歷程。這一內容安排不利於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將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結合起來思考,對歷史進行較全面的認識。就中國1949年至改革開放前的歷史來説,中國歷史教材的必修一《政治文明歷程》的第六單元講述了該時期的政治狀況;必修二《經濟成長曆程》第四單元講述了相關的經濟發展的過程;必修三《文明發展歷程》第六單元中闡明瞭該時期“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思想文化發展狀況。也就是説,三冊歷史教材必須全部學習後才會對從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到撥亂反正時期的歷史有更加全面的理解。

南非將冷戰這一專題下的中國單獨列了一章,即“1949年之後,中國如何崛起為大國”,並分列7小節詳細闡述中國從建國至改革開放前期的歷史,清楚地講述社會主義中國的成立,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大躍進”運動,1949年後中國與美國和蘇聯之間的國際關係的變化,中國思想文化領域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以及文化大革命的歷史,並且分析了中國與周邊國家和地區的關係和交往。由此可以看出,南非歷史教材將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歷程作整體介紹,有利於學生對歷史的整體理解。

在目錄安排方面,中國將歷史教材依據時間,將政治、經濟和文化按照章節進行排布,每章之下一般有3~6節進行詳細闡述。而南非方面,按照時間順序將歷史事件分列專題;專題之下設章,一般為3~6章;每章分若干小節,一般為2~7小節。單從目錄來看,南非的目錄排版更為精細,專題突出,章節明確。學生從目錄裏就可以大體瞭解章節的重點內容。

在文章內容排版方面,中國教材每一章的開始都有對章節內容的概括,每一節由導讀引入,進一步對歷史內容進行書寫。而南非教材在每一專題開始之前會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將本專題內容進行概括,然後配以本專題的知識背景和介紹,接下來對課本內容進行書寫,最後在專題結束後,附以專題之下每一章的主要內容。內容清晰,結構明確,便於學生在學習結束後進行回顧和總結。

從字體和圖片設計看,中國版的歷史教材採用彩色的圖文設計,有利於引起學生的閲讀興趣。而南非版的歷史教材,採用的是黑白圖文設計,通篇是黑色的的文字和圖片,且文字間的距離較小,課本內容略顯單調。

從所引用的歷史文獻來看,中國的歷史教材重點突出,輔以解釋性或者通識性的內容,但對所用圖片和歷史文獻的出處都缺乏明確的標註。而南非教材將圖片來源和文獻出處標註,為該領域的文獻考證工作提供方便。同時,教材中的專業術語和關鍵詞在空白側進行標註和解釋,方便學生理解和記憶。

從課本附錄來看,中國教材附以大事年表,方便學生形象化的記憶;而南非教材則附以詞彙表、考試得分標準、索引、參考書目與圖片信息,方便學生進行自學和自我評估。

從文章內容來看,南非教材的一體化歷史內容尤為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也有利於學生對歷史事實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的思考。目錄排版方面,中國教材層次合理,簡潔明瞭,而南非教材稍顯繁宂;但從對歷史內容的整體把控來看,南非教材更為提綱挈領。

三、習題處理

三種編排形式呈階梯型,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為學生能力的培養、個性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路徑。偶有歷史文獻會出現在教材內容中,通過考查學生對文獻內容的理解來檢驗學生的掌握情況。

南非的歷史教材在專題開始之前提出問題,明確要求學生與同學討論並發表自己的見解。接下來會對文章的圖片內容進行提問,通過設置簡答題的方式考查學生對圖片內容的理解。與此同時,針對課本中出現的歷史文獻,也會有相關論述題進行考查。每一專題的內容會包括1~2頁的自測任務(programme of assessment:research assignment),旨在培養學生的學術研究意識和寫作能力,要求學生自主查閲資料進行小型論文的寫作。且在課本最後提供了試卷模擬題,方便學生進行參考。可見南非不僅注重歷史事實的教授和傳播,而且對學生的學術研究能力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通過對比發現,中國在習題處理方面的考查形式較為單一,教材注重學生對書本內容的掌握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對學生自我思考意識的培養。南非教材的習題處理較為多元化,不僅考查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還培養了他們進行學術思考的意識。需要注意的是,南非教材由於問題設置多樣,課本內容繁雜,使得教學時間較為緊張,需要教師注意授課時間的分配。

中國嶽麓版歷史教材內容除了對本國曆史着墨較多外,對1945-1991年世界歷史的關注主要圍繞蘇聯、歐美國家展開。而對非洲地區的描述主要是涉及1971年聯合國大會上曾經促成“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組織中的合法權利問題”的決議的國家,對除此以外的非洲國家鮮有着墨,包括南非。中國歷史教材傳達的主要是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但曾遭受百年屈辱,經過整個民族的探索終於找到了自己的發展道路,但經濟發展方面已經很大程度上落後於西方強國,進而向西方學習發展自己成為一種歷史趨勢。歷史教材對冷戰期間的描述主要立足於蘇聯和美國的“兩極”爭霸,以及中國與兩國國際關係方面的發展變化,並且十分重視世界秩序重建的過程中歐洲各國的參與以及日本的復興和發展。中國教科書對世界歷史內容的編寫更加偏向於吸收和借鑑強國的發展和振興的經驗。

註釋:

①caps:課程與評估政策聲明,curriculum and assessment policy statement的縮寫,是目前的通用版本,每五年改版一次,目前正在使用的是2013-2017年版。

參考文獻:

相關熱詞搜索:;

高中歷史中國經濟史中國經濟史高中 篇六

經濟的發展是政治和文化發展的基礎,為加深大家對知識點的理解,以下是百分網小編搜索整理的一份關於2017大學聯考歷史考點訓練:古代中國經濟的基本結構與特點,供參考練習,歡迎對大家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持續關注我們應屆畢業生考試網!

1.(2015南京、鹽城二模)漢武帝時實行“鹽鐵官營”,設置專門機構壟斷食鹽經營。清政府採取“引岸制”的食鹽運銷體制,賦予一些商人食鹽營銷的壟斷權,國家只對鹽商進行管理和徵税。這一變化表明()

a.政府放棄鹽業專賣制度

b.民營商業遭到政府打擊

c.抑商政策執行有所鬆動

d.富商大賈勢力受到抑制

解析:c由材料內容可知,政府賦予商人的依然是食鹽營銷的壟斷權,實質上其仍然是實行鹽業的專賣制度,故a項錯誤;此材料主要講述由西漢時期的專賣制度到清朝時期的專賣的變化,其主要意圖不在於説明民營商業的發展情況,故b項錯誤;由西漢時期完全由政府壟斷經營到清朝時期政府給予經營者發放許可證的變化,體現了政府抑商政策的鬆動,故c項正確;西漢時期漢武帝採取的措施起到了抑制富商大賈勢力的作用,但清政府的舉措勢必會使商人尤其是鹽商的勢力膨脹,故d項錯誤。

2.(2015江西五校聯考)現代的考古在秦、魏等國故地出土了許多生鐵鑄造的農具。1950~1951年河南輝縣發掘了5座大型魏墓,1號墓出土鐵器65件,其中農具佔58件,包括?、鋤、鏟、鐮、犁鏵等一整套鐵農具。材料説明戰國時期()

a.中原地區開始進入鐵器時代

b.鐵製農具最早出現於河南輝縣

c.戰國時期隨葬品以鐵器為主

d.成套鐵農具有利於農業精耕細作

解析:d中原地區開始進入鐵器時代是在春秋時期,故a項錯誤;題幹中只是表述河南輝縣魏墓出土了一整套鐵農具,不能就此得出鐵製農具最早出現於河南輝縣,故b項錯誤;題幹中只提到出土的鐵器,沒有涉及其他隨葬品,故c項錯誤;題幹中的“一整套鐵農具”大大提高了農業的生產效率,有利於農業精耕細作,故d項正確。

3.(2016邢台摸底)蘇軾説:“民庶之家,置莊田,招佃農,本望租課,非行仁義,然猶至水旱之歲,必須放免欠負、貸借種糧者,其心誠恐客散而田荒,後日之失必倍於今故也。”蘇軾的這段話反映出的主要問題是()

a.宋代時期土地兼併現象日益嚴重

b.宋代地主具有開展民間賑濟的社會責任感

c.宋代佃户租種土地有較大的選擇權和自由度

d.從宋代開始農村出現以租佃關係進行土地經營

解析:c材料反映出宋代地主與佃户之間租佃關係的變化,與土地兼併無關,故a項錯誤;地主“本望租課,非行仁義”,沒有體現出宋代地主開展民間賑濟的社會責任感,故b項錯誤;地主“其心誠恐客散而田荒”,因此“必須放免欠負、貸借種糧”,側面反映出佃户租種土地有較大的選擇權和自由度,故c項正確;從材料無法推測宋代以前是否以租佃關係進行土地經營,且以租佃關係進行土地經營早在戰國時期就已出現,故d項錯誤。

4.(2016山東聯考)下圖是《中國古代社會家庭關係示意圖》。形成和維護圖中社會家庭關係特徵的根本因素是()

a.皇權專制 b.等級觀念

c.自然經濟 d.社會習俗

解析:c圖示信息與皇權專制沒有關係,故a項錯誤;無論是“男尊女卑”“夫為妻綱”的等級觀念,還是“男主外,女主內”“夫唱婦隨”的社會習俗,都是建立在以“男耕女織”等為特點的自然經濟的基礎之上,故c項正確,b、d兩項錯誤。

5.(2016洛陽質檢)讀圖,圖片記載的是一份關於鹽井開採的鹽業契約。由此可知當時()

a.鹽業專營制度已被徹底打破

b.資本主義萌芽得到迅速發展

c.出現了部分近代經濟的特徵

d.官營企業主動吸納民間資本

解析:c依據材料中“1779年”可知是清朝,此時依然實行鹽業專營制度,且僅僅從一張合同不能説明鹽業專營制度已被徹底打破,故a項錯誤;鹽業契約裏沒有體現僱傭關係,故b項錯誤;鹽井開採的鹽業契約體現了近代合同的某些特徵,故c項正確;材料沒有涉及官營企業的問題,故d項錯誤。

6.(2016廈門質檢)明正德《松江府志》記載:松江“俗務紡織,不止鄉落,雖城中亦然,裏媪晨抱紗入市,易木棉以歸。明旦復抱紗以出,無頃刻閒。織者率日成一匹,有通宵不寐者,田家收穫,輸官償息外,未卒歲,室廬已空,其衣食全賴此。”材料反映了()

a.私營手工業所佔地位 b.小農經濟走向衰落

c.家庭手工業面向市場 d.出現資本主義萌芽

解析:c材料所述“田家收穫,輸官償息外,未卒歲,室廬已空,其衣食全賴此”表明是和農業結合的家庭手工業,而不是私營手工業,故a項錯誤;材料主題圍繞家庭手工業展開,沒有反映小農經濟的衰落,故b項錯誤;“裏媪晨抱紗入市,易木棉以歸。明旦復抱紗以出,無頃刻閒”反映了家庭手工業產品進入市場的情況,故c項正確;材料中沒有手工工場或僱傭關係的信息,故d項錯誤。

7.下圖是唐朝都城長安的東市圖。從中可以得出()

a.東市的商業店鋪不如西市多

b.東市以漢族商人為主、西市以西域商人為主

c.唐政府直接管理東市的交易

d.邸店與飛錢的出現,推動了商品交易活動

解析:c材料中沒有體現東市的商業店鋪不如西市多,故a項錯誤;材料沒有説明經營店鋪的商人的民族,故b項錯誤;在材料中有“常平倉”“市署”“平準署”説明政府直接管理市場,故c項正確;材料沒有出現“飛錢”,不能得出它推動商品交易活動,故d項錯誤。

8.(2015福州二模)漢代長安東西兩市規模比後世更大,商賈多居住於市內,唐朝的市逐步變成單純的營業區,商賈日常生活散落到各居民坊區了。這主要説明了()

a.漢唐實行嚴格的坊市分離制度

b.坊市制度的內涵具有時代特色

c.從漢到唐的抑商政策有所鬆動

d.商業活動開始突破時空的限制

解析:b漢代“商賈多居住於市內”,不是嚴格的坊市分離,故a項錯誤;漢代“商賈多居住於市內”,唐朝“商賈日常生活散落到各居民坊區”,雖有不同,但都是坊市制度,故b項正確;材料不能説明抑商政策有所鬆動,故c項錯誤;唐代仍是“坊市制度”,沒有“突破時空的限制”,故d項錯誤。

9.(2016昆明摸底)史載:“(16世紀末)每歲浙、直、湖、湘客人腰纏過梅嶺者數十萬,皆置貨鐵而北。近年惠、潮(今廣東惠州、潮州)鐵罄,告開龍門鐵山,迄未準行,客商艱於得鐵,多懷空銀回家。”材料反映當時()

a.商業通訊渠道不暢 b.資本主義萌芽有所發展

c.長途販運盛極而衰 d.海禁政策阻礙商品流通

解析:a材料反映出由於廣東作為鐵的生產地區無法供貨,客商卻不知情,依然從全國各地來此,導致空費往返巨資,故a項正確;材料信息未涉及僱傭關係,不能説明資本主義萌芽有所發展,故b項錯誤;c項與題乾材料意思不符,排除;海禁政策禁止人民與海外貿易,並未涉及國內貿易,故d項錯誤。

10.(2016貴陽模擬)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寫到:“中國幅員是那麼廣大,居民是那麼多,氣候是各種各樣,因此各地方有各種各樣的產物……所以單單這個廣大國內市場,就夠支持很大的製造業,並且允許很可觀的分工程度。……假設能在國內市場之外,再加上世界其他各地的國外市場,那麼更廣大的國外貿易,必能大大增加中國製造品,大大改進其製造業的生產力。”100多年後嚴復折服於這些關於中國的論述,是因為亞當·斯密()

b.建議西方列強儘快打開中國市場

c.羨慕中國發展資本主義工商業條件優越

d.盛讚康乾時期中國經濟的高度繁榮

解析:a亞當·斯密“假設能在國內市場之外,再加上世界其他各地的國外市場……必能……”一句,指出中國工商業單靠國內市場是不夠的,海外市場由於海禁政策而受到阻礙,故a項正確;亞當·斯密並未建議列強打開中國市場,而是建議中國開拓國外市場,故b項錯誤;材料指出中國工商業發展的優點的同時,也指出其不足,並沒有“羨慕”“盛讚”之意,故c、d兩項錯誤。

這反映出此時江南的農業()

a.經營更趨市場化 b.減少犁耕依賴

c.生產日趨專業化 d.注重精耕細作

解析:d材料只是講到農村家庭投資在哪些項目上,沒有講是否和市場有聯繫,並且“更趨”應該是和之前相比,但題目沒有對照物,故a項錯誤;明末農村依然是鐵犁牛耕,並未減少對犁的依賴,故b項錯誤;材料反映不出“專業化”,故c項錯誤;材料説明農村家庭主要投資在播種、灌溉、肥料等多個環節,高投入追求高產出,是精耕細作的特點,故d項正確。

材料二法國著名漢學家謝和耐曾説:“在社會生活、藝術、娛樂、制度、工藝技術諸領域,中國(宋朝)無疑是當時最先進的國家,它具有一切理由把世界上的其他地方僅僅看作蠻夷之邦。”日本宋史學家宮崎市定認定:“宋代是中國歷史上最具魅力的時代,中國文明在開始時期比西亞落後得多,但是以後這種局面逐漸被扭轉。到了宋代便超越西亞而居於世界最前列。然而由於宋代文明的刺激,歐洲文明向前發展了。”宋朝的文明深深的影響了世界。

請運用“史實”“史論”“史識”三個要素對“宋代時的中國”的相關內容進行分析解答。(12分)

(要求:依據材料所給內容並結合所學知識分別答出“史實”“史論”“史識”三部分,結合材料,緊扣主題)

解析:本題要求按照史實、史論、史識三個要素進行解答,這裏的難度在於理解史實、史論、史識的含義。史實比較好理解,史論是指歷史結論,史識則是指昇華到價值觀的認識。兩則材料都充分肯定宋代在世界文明中的地位,這就決定了答案的內容,必須選擇宋代的“成就”,而不是問題或者侷限。

答案:史實:在工業化上,制瓷業發展,出現定窯、汝窯、官窯、哥窯、鈞窯五大名窯;紡織業發展,棉紡織技術推廣到閩粵等地區。在商業化上,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間和時間的限制,形成了繁榮的商業街;草市已經具備比較完備的飲食服務設施;海外商運發展迅速,海外貿易税成為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在貨幣化上,北宋出現了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紙幣——交子。在城市化上,出現了汴京等商業大都會。(6分)

史論:11世紀和12世紀的宋代,中國無疑是世界上經濟最先進的地區或中國(宋朝)無疑是當時最先進的國家等。(3分)

史識:根據宋代發展的狀況我們可以説宋代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地區,對於中國古代社會發展、對於歐洲發展和世界的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3分)

材料一由於生產技術和社會組織方式發生了重大變革,而使人與自然、人與人的關係及相關的文化價值體系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即文明轉型。兩千多年前,中國經過春秋戰國五百年的。混亂,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轉型。即“鐵製農具+小農經濟+君主官僚體制+儒道法意識形態”的中國傳統文明終於成型。

材料二有學者提出,大體而言,從春秋戰國時期到隋唐時期幾乎是純粹的自然經濟;自宋元時期,一種新型經濟的發展實際上已經在自然經濟的“死水”中泛起了“微瀾”;到了明清時期,在我國江南地區又出現了一種與自然經濟完全相悖的新經濟的萌芽。

請回答:

(2)材料二中,宋元時期的“新型經濟”指什麼?結合所學知識列舉其泛起“微瀾”的表現。(7分)

(3)試以明清時期的史實論證亞當·斯密關於中國經濟“停滯性”這一觀點的合理性。(6分)

解析:第(1)問,結合材料一中的“鐵製農具+小農經濟+君主官僚體制+儒道法意識形態”,分別從經濟方面、政治方面和思想方面回答。 第(2)問,第一小問結合材料二中的“在自然經濟的‘死水’中泛起了‘微瀾’”,結合教材中關於宋朝市的變化和城市的發展,可以得出指的是商品經濟;第二小問結合宋朝經濟發展的表現如城市經濟功能增強,城市經濟繁榮,“市”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城郊和鄉村間允許置市貿易,出現了最早的紙幣“交子”,海外貿易發展迅速,外貿港口走向繁榮等作答。第(3)問,結合明清時期經濟上出現了新的因素即資本主義萌芽,政治上君主專制加強,對內經濟上仍然推行“重農抑商”政策,對外推行“海禁”政策,然後闡述重農抑商、“海禁”政策的消極影響。

答案:(1)方面:實現了從井田制向土地私有制的轉變,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成為主要生產方式;完成了從分封制向中央集權的統一國家的轉變,郡縣制成為我國古代的基本地方行政制度;儒道法思想孕育着道德、哲學、變革思想,形成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基準。(12分)

表現:城市經濟功能增強;城市經濟繁榮,“市”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城郊和鄉村間允許置市貿易;出現了最早的紙幣“交子”;海外貿易發展迅速,外貿港口走向繁榮。(答出任意四點即可得4分,其他言之成理亦可得分,但總分不得超過4分)

(3)論證:明清時期雖然農耕經濟高度發展,並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但這種新的經濟因素只在局部發達的一些生產部門存在;明清統治者採取重農抑商政策,對外實行“海禁”,輕視技術等政策使中國日漸脱離世界發展大勢,經濟沒有突破原有經濟模式陷於停滯狀態。(6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muban/jingji/n4epe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