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論文模板 >經濟論文模板 >

區域經濟學論文(精品多篇)

區域經濟學論文(精品多篇)

區域經濟學論文(精品多篇)

區域經濟學論文 篇一

區域經濟地理學是在現代經濟條件下興起的新興學科,它屬於地理學的一個分支,研究內容主要是經濟地域、經濟區域及與之相關聯的其他系統,具有比較強的區域性和綜合性特點。這門學科是以自然地理學理論作為基礎,又以經濟學理論作為支撐,同時還與人文地理學、部門經濟地理學等眾多相關學科有着不可分割的內在聯繫。我國區域經濟地理學的研究領域,在其理論基礎和學科體系的研究方面,陳才先生立足我國實際,結合中外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為區域經濟地理學的研究構建了框架、奠定了基礎。有關區域經濟地理學的相關基礎理論,學術界主要有四種觀點:一是在區域經濟實踐中逐步形成的區域規劃理論;二是受歐美同類型學術研究的影響而衍生出的區位經濟論和人力資源與區域關係論;三是經濟區域運動理論以及勞動區域分工理論;四是近年來學者們提出的區域可持續發展理論、增長極理論及點軸開發理論。在區域經濟地理學的應用研究方面,陳才先生提出了7個領域的觀點,其中應用比較廣泛的有區域開發與規劃、經濟地域系統、區域條件領域等。除此之外,其他學者還提出了區域資源與生態環境、城市羣與城市化、產業集聚與產業轉移等領域的觀點。

2山西旅遊業現狀剖析

山西境內旅遊資源豐富,發展潛力巨大,但是直到1999年山西《山西省關於加快旅遊業發展的決定》,2001年國務院頒佈《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快旅遊業發展的通知》之後,山西的旅遊業才開始由事業型向產業型轉變。儘管旅遊政策一再進行合理調整,國家專項資金也已到位,但是由於各種法規限制、相關部門和體制的制約、政府化和行政化問題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響,使得地方配套資金、企業和市場資金難以及時跟進,影響了旅遊業的快速發展。不僅如此,山西的山地和丘陵面積約佔了全省總面積的80%,這就使得山西旅遊資源雖多,但是交通不便,分佈較為分散,對於區域經濟的發展很是不利。這些因素,使得山西省景區開發和管理落後,不能有效地滿足旅遊市場需求。近年來,山西省順應全國經濟形勢,結合本省實際,進行了區域產業結構調整,制定了轉型跨越發展戰略,加快了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使各類依賴原始資源生產的企業紛紛尋求轉型發展。低能耗的旅遊業成為轉型的首選和投資熱點,許多不同體制的煤焦企業紛紛投資旅遊業。據不完全統計,到2013年,山西省已經有210多家資源型企業投資旅遊業,進行旅遊景區開發、星級飯店建設、休閒度假區經營和娛樂設施生產,投資總額超過318億元。其中有14個項目投資超過5億元,有9個項目投資高達10億元。資源型企業的轉型投資,為山西省旅遊業的快速發展注入了大量資金,走出了資金瓶頸,使旅遊業的發展呈現出開發規模大、建設標準高、覆蓋面廣的良好局面。同時,也帶動了本省旅遊產業自身的轉型升級,由以單一的觀光遊覽為主向娛樂體驗、休閒度假、教育啟智等全方位發展,較好地適應了旅遊市場新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山西旅遊的資源品質、接待能力和服務水平。另一方面,資源型企業轉型投資旅遊業的資金量雖然較大,但企業原有資源的旅遊利用價值還遠遠沒有得到開發,因此從區域經濟地理學的角度考慮,工業旅遊景區的開發和管理構建就顯得尤為重要。

3基於區域經濟地理學的山西景區開發與管理的構建

3.1山西煤炭基地轉型旅遊景區發展道路

3.1.1工業旅遊景區開發的必要性

山西擁有豐富的煤炭資源,且種類眾多,煤炭儲量約佔全國總儲量的20%。富有煤炭資源的地區往往資金雄厚,對這些煤炭生產地區進行旅遊開發,很容易解決旅遊投入資金不足的問題。同時,根據區域可持續發展理論,針對煤炭資源面臨枯竭這一現實,要大力開發和利用本地區多種類、多層次旅遊資源,實現旅遊企業和資源型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使山西在工業旅遊景區開發和利用方面獲得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我國現在正加大力度建設低碳經濟和循環經濟,旅遊產業作為提升生態環境保護水平、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和增強經濟實力的替代轉換型產業,得到強力政策支持。因此,對於山西面臨枯竭的煤炭基地,採取工業旅遊的策略,轉型發展,進行景區開發、利用和管理具有重大意義。

3.1.2工業旅遊景區的開發構建

根據區域經濟地理學中區域可持續發展的基本理論以及資源與生態環境的應用理論,對於擁有大型煤炭基地的城市(如大同市、晉城市和霍州市)而言,工業旅遊景區的開發構建,可以通過工業遺產旅遊和工業園區觀光旅遊這兩種途徑來進行。這樣,不僅保障了不可再生的煤炭資源在開發枯竭的地區仍然可以滿足可持續發展的要求,而且確保了本區域在不破壞當地生態環境的條件下獲得可持續性發展。當然,任何地方轉型旅遊景區,不管用何種方式進行開發管理,都需要對旅遊景區的交通狀況、輔助設施、市場開發、商品開發和人力資源開發進行重新構建,這就需要大量資金的投入,而煤炭基地所獲取的雄厚資金恰好可以承載起工業旅遊景區開發的需要。根據資源地區本身存在的差異性特徵,再依據區域規劃理論及區位理論,可以對山西工業遺產旅遊產品開發進行分類。第一,根據本區域發達的生產優勢,對當地生產性場景可以進行有針對性的開發;第二,本區域擁有悠久深厚的文化,優勢明顯,因而對社會文化場景進行開發也是很好的選擇。這兩類工業遺產旅遊產品開發雖然立足點不同,但都是依據山西煤炭工業的具體情況和所在地區的區位優勢,進一步採取跨行業結合策略而進行的區域規劃。在開發中如果僅僅只是滿足其中的一項因素,就不能算是對工業遺產旅遊產品的開發,而是對煤炭工業的單獨性繼續建設,亦或是單獨對於交通、文化、生產的建設。因此,在山西煤炭基地的轉型旅遊業開發方面,一定要遵循可持續發展理論、區域規劃及區位理論進行開發建設,任何不顧及本區域的區位優勢而盲目主觀進行的區域規劃,都是不可行的,都不能很好地對工業旅遊景區進行合理開發。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工業旅遊景區的開發建設,可以按照“一礦帶一業”政策的景區企業化模式進行。並依照“政府主導、市場運轉、科學謀劃、有序開發”的方針,通過對景區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的財政投入,並鼓勵和引導社會資金的進入,可以解決一些地區單獨依賴煤炭工業資金的侷限和片面。與此同時,應當對處於水源地範圍內的排污企業進行改造和整治,並對中心城市建成區進行有效綠化,進而提升生態環境保護水平。

3.1.3工業旅遊景區的管理構建

在工業旅遊景區,開發和管理關係密切,依照景區可持續發展理論的具體內容,景區管理顯得尤為重要。工業旅遊景區管理不僅包括景區自身管理,還包括旅遊利益相關環節利益訴求的協調管理。對於利益訴求管理而言,在區域經濟地理學的應用研究領域中,按照區域條件領域所具有的共同特徵,可以找出利益相關者的趨同利益訴求,瞭解和掌握利益相關者之間的利益衝突,最大限度滿足各旅遊主體的需求。對於工業旅遊景區自身管理而言,則包含了兩個方面:首先是建立一個科學的景區管理機構和體制來驅動景區的運作,進而實現發展目標。對於管理機構而言,要通過法律法規來確立機構的合法地位;對於管理體制而言,要建立程序化和常態化的景區管理監督機制,使政企職能劃分清晰。其次是要大力提升景區的管理水平、綜合服務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山西工業旅遊景區的開發與管理關聯着煤炭工業的發展,而煤炭工業的發展必定會促進當地城市化建設的步伐。城市化乃至城市羣的建設都是對城市的管理,而城市的管理就必然包括所在區域的景區管理。依照城市羣與城市化進行景區管理構建,正是區域經濟地理學應用研究領域中的主要內容。

3.2山西革命遺址與紅色景區的對接建設

4結語

區域經濟學論文 篇二

論文摘要:通過對相關資料的蒐集和本人近來的研究,我們看到這樣一個事實:中國的區域經濟差異問題客觀存在,從絕對差異的衡量指標看,區域經濟差異在逐漸擴大,而相對差異則在相對縮小,而且綜觀理論界,幾乎所有的學者都在研究中國區域差異是否在擴大,並沒有去進一步研究差距擴大到何種地步是區域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所不能承受的——即涉及到區域經濟差異承受力問題。本文將對中國目前的區域經濟差異狀況進行簡單説明,闡述區域經濟差異承受力的基本概念以及區域經濟差異預警系統建立的必要性,最後用實證分析的方法測算出區域經濟差異預警系統的上限指標,希望能夠在以後的實踐中,通過對各項指標的檢測和比較,對控制區域經濟差異的擴大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關鍵字:區域經濟差異 區域經濟差異承受力 區域經濟差異預警系統 區域經濟差異問題一直是區域經濟學研究的核心問題之一,也是世界各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一個普遍性問題。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國內就有學者對區域經濟差異這種特殊的經濟現象進行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20世紀90年代以來,區域經濟差異問題更是引起了我國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多數都是關於區域經濟差異是在逐漸擴大還是逐漸縮小等問題的研究,而很少有對區域經濟差異承受力和區域經濟差異達到何種程度會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等問題進行研究,本文將重點研究區域經濟差異預警系統建立的方法及其指標評價系統,並進行實證分析。一、中國區域經濟差異現狀學術界對區域差異研究的學者很多,在他們的研究中,由於採用了不同的指標體系和不同研究方法,所以得出了許多不同的結論,結合本人近來的研究和中國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以下幾個結論基本可以概括出中國區域經濟差異的現狀:1.在空間上,從省級行政區域單元來看,東中西三大區域的差異和省際之間的差異都在擴大,從數值的比較上來看,90年代以來,區域差異的總體趨勢在擴大,1990年的基尼係數是0.279,而2009年達到了0.346,增長了24.3個百分點,東部省際之間的差異與全國的趨勢基本一致:從改革開放以來,錫爾係數處於緩慢下降趨勢,中西部省際之間的差異一直相對較小,而且變化趨勢較為緩慢,但是三大地帶之間的差異一直在擴大。2. 在時間序列上,1978年——2009年基尼係數的變化如圖1所示:從1990年開始,基尼係數一直遞增,這説明區域經濟差異一直在擴大,且按照國際警戒線的規定:基尼係數超過0.4就是極度不均衡的表現,2001年的數據已經達到了0.36,在2009年、2009年和2009年有所緩和,但是未來的變化趨勢難以測定(2009年上升—2009年下降—2009年下降)。二、問題的提出 區域經濟差異的存在是一個不容質疑的客觀事實,也是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正如威廉姆遜在“倒U理論”中描述的那樣:在經濟發展處於初期階段時,區域經濟差異不會很大,然而隨着國家經濟整體發展速度的加快,區域之間的經濟差異就會隨之擴大,當國家發展到了一個相當高的水平時,區域之間的經濟差異擴大趨勢就會減緩,這説明,區域差異將存在於經濟發展的整個過程中,只要有經濟活動的發生,就會有發展的不平衡存在,這個差異無法避免。國內學者的研究表明,中國的區域差異狀況依然位於倒U曲線的左側,至於什麼時候會達到最高點,什麼時候會開始減緩慢,尚無定論,這就提出了一個相關問題,位於曲線左側則意味着區域差異將會繼續擴大,可是每個區域的經濟發展對區域經濟差異都有一定的承受能力,如果在區域能夠承受的範圍內,這個差異的存在將會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經濟的發展,但是,如果這個差異超出了區域發展可承受的範圍,那麼,這個差異將會阻礙整個區域乃至整個國家的發展。 這裏我們提到一個概念:區域經濟差異承受力,它的含義是指社會對區域經濟差異擴大所產生的不利影響(主要強調對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區域經濟發展、區域之間的經濟和社會關係等的影響)的承受能力,具體地,區域經濟差異承受力由區域經濟差異心理承受力、區域經濟差異經濟承受力和區域經濟差異社會組織承受力三個方面所構成。提到這個概念,是想説明區域經濟差異承受力是一個抽象的不易衡量的指標,所以下文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考慮問題的解決。三、問題的解決思路根據經濟發展現狀,我們可以嘗試建立一套可以考察區域經濟差異擴大是否符合承受力度的預警系統,具體 做法:1. 選取預警指標。(1)分別計算區域之間的人均經濟總量指標的極二分位數差幅和標準差,用它們來監測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絕對差異和相對差異的變化情況。(2)測算經濟水平最高的區域與最低區域之間的人均經濟總量的極差和極差比率,監測區域經濟差異變化的極端情況。(3)計算低收入區域在全國人均經濟總量中所佔的份額,用來監測區域差異是否在繼續擴大。(4)輔助指標:社會對區域經濟差異變化的反映程度,這是一個無法衡量的指標,只能定性地進行説明。2. 設定預警指標臨界值。根據以上指標的測算,預測差異變化的趨勢,設定預警指標臨界值,臨界值設定在預測方案所顯示的區域經濟差異可能達到的程度和實際達到的最高值之下為宜。3. 區域差異評價系統。預警指標臨界值設定以後,就可以對以後的指標進行具體的衡量,看其是否在臨界值之下,具體計算方法如下:T=1-A/B式中:T:某個預警指標的實際測算值或預測值距離其臨界值的程度,T<1。A:預警指標的實際測算值或預測值。B:臨界值。T<0 説明區域經濟差異擴大,應該採取一定的措施進行控制。T=0 説明區域經濟差異沒有擴大,但需要關注。T>0 説明區域經濟差異在縮小,我們只需要關注其未來變化即可。四、實證分析 本研究採用1990年——2009年全國31個省市的人均GDP和人均收入指標進行的具體測算,數據如下表所示:1.絕對差異和相對差異的監測:首先考察絕對差異的衡量指標——極二分位數差幅,該指標由人均GDP排序位居前2位省(市)之和與最後2位省(市)之和做差計算獲得,反映的是最富裕地區與最貧困地區的絕對差異(圖2)。由於是絕對值的比較,逐年的數值呈遞增規律,根據歷年的平均增長率我們可以預測2009年的極二分位數差幅值為48249元,最終確定該項指標的上限為48249元,在實際的操作中,我們可以通過計算2009年的實際極二分位數差幅,利用上面提到的區域差異評價系統中的計算方法(舉例如下)進行具體的測算與評價,進而對區域政策的制定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再來考察相對差異的衡量指標——標準差,由以下公式計算而來(數據見圖3): 在計算過程中,1990年—2009年標準差的變化幅度很大,因其數值呈現直線上升的趨勢,所以我們仍根據歷年的平均增長率來測算2009年的數值,得到標準差的上限是12449,即為臨界值B,具體的評價方法舉例如下: 如我們得到2009年實際標準差是15896(A值),利用公式T=1-A/B,計算得T值為-0.28,T<0,我們可以得出結論:2009年區域經濟差異相對擴大,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並採取相應措施進行控制。 在這個環節中,絕對差異上限指標是48249元,相對差異上限指標是12449。2.經濟差異變化的極端情況的監測: 在這個系統中,主要採用極差和極差比率指標,目的是考察極端情況的變化。2.1極差分析: 1990年最高收入地區與最低收入地區的差距是5100元,而在2009年差距上升到43115元,是1990年的8倍之多,以1978年為基期,1990年的國內生產總值指數是281.7,2009年是938.4,扣除物價指數的影響,2009年的差距是1990年的2.54倍。根據15年的平均增長率我們可以預測2009年的極差為60410.43元,所以在極差這個指標界限的設定上應該參考這個數值,設定極差上限為60410.43元。2.2極值比率分析: 該指標反映的是人均經濟總量最高與最低的比值,是一個相對數值,我們從曲線中可以看到,1990年——1993年呈急劇上升趨勢,然後大幅度下降,從1994年開始緩慢上升,到2001年開始有所下降,呈現平緩波動,幅度極小,我們可以預測2009年極差比率不會超過13.3,這也是有史以來的最高值,以此作為極差比率的上限。 衡量經濟差異變化的極端情況的兩個指標的上限分別是:極差上限為60410元,極差比率上限是13.3。 3.區域差異是否在繼續擴大情況的監測: 此處採用低收入區域在全國人均經濟總量中所佔的比例來考察區域差異是否仍在繼續擴大。 我們分別計算了低收入4省(市)佔全國的比重和最低收入地區佔全國的比重,從數據(圖7)上看,人均經濟總量最低的4個省(市)在全國經濟總量中的比重近年來呈現下降的趨勢,説明最貧窮地區與最富裕地區的差距在擴大,也説明發達地區更發達,落後地區更落後,導致地區差異在逐漸擴大,通過測算,衡量區域差異是否在繼續擴大情況的指標的下限是5.5%(1993年),如果比例低於5.5%,説明低收入地區與全國的差距在繼續擴大,區域經濟差異狀況在惡化。 我們繼續考察了人均經濟總量最少的省(市)在全國經濟總量中的比重,1990年——2009年比重變化趨勢如圖8所示,與前者基本是一致的,而且人均經濟總量最低的地區15年來都是貴州省,如果該項指標在2009年0.97%的基礎上持續下降,那麼落後地區和全國經濟總體發展水平的差距將會越來越大,最終將會影響整個國家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4. 輔助指標的説明: 社會對區域經濟差異變化的反映程度作為一個無法衡量的輔助指標,只能定性地進行説明,它實際上是社會對區域經濟差異在經濟、社會等領域所產生的多方面影響的綜合體現,如果社會對區域經濟差異變化的反映越來越敏感,越來越強烈,如社會大眾對此議論和抱怨明顯增加,輿論對此的報道增多,有關區域要求調控區域差異的呼聲越來越大,説明區域經濟差異已經發展到了區域即將不能承受的程度。因此,該項指標的衡量只能通過對社會大眾的輿論、新聞媒體的報道學者和政府官員的關注等數量上的變化來大致判斷。五、總結 本文從多個指標、多角度入手來分析我國區域經濟差異的程度,以區域經濟差異預警系統來命題是為了突出問題的重要性。從以上的具體數據可以看出,我國目前的區域經濟差異狀況比較嚴重,尤其是低收入地區與全國乃至發達地區之間的差距依然在擴大。文中提到的預警系統,實際上是一個約束機制,並不是説超過了預警系統的上限或是下限會有多嚴重的情況發生,但是有了這些指標系統,我們可以清楚、迅速地衡量當前區域經濟差異的狀況,這些指標只起到比較和參考作用,僅此而已。在指標的運用中,我們並沒有考慮各地區之間物價水平的影響,此問題需另作研究。 參考文獻:徐建華,魯鳳,蘇方林,盧豔,中國區域經濟差異的時空尺度分析[J]地理研究,2009年1月.文玫,中國工業在區域上的重新定位和集聚[J].經濟研究,2001年第2期.張敦富,覃成林,中國區域經濟差異與協調發展[M].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1年1月.姚靜,山東省經濟發展區域差異分析[J]聊城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3月(1).覃成林,中國區域經濟差異研究[M].中國經濟出版社,1997年5月.楊開忠,中國區域經濟差異變動研究[J].經濟研究,1994年第12期.

區域經濟學論文 篇三

【編者按】:入團申請書頻道為您提供調查報告範文參考,以及調查報告寫作指導和格式排版要求,解決您在調查報告寫作中的難題。

選題依據:黑龍江省是新中國解放最早的省份。50多年來,黑龍江省人民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發揚偉大的創業精神,艱苦奮鬥,勵精圖治,取得了歷史性輝煌成就,把昔日的“北大荒”建成了文明富庶的“北大倉”,成為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基地,黑龍江省經濟總量已達到一定規模和水平。但是黑龍江省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仍然很低,與先進省區相比差距較大。人民羣眾要求改革現狀、提高生活水平的願望十分強烈,不加快經濟發展,各種社會矛盾就將十分尖鋭。歷史經驗和現實狀況告訴我們,如果按照原有的發展模式,在人口多且素質差、資源有限且耗費嚴重、生態日趨惡化的條件下,經濟的發展不可能持續或持續不夠。黑龍江省應積極推進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提高經濟運行質量;建立與經濟發展相適應的資源調控和環境保護體系;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開發人口資源。只要黑龍江省堅持經濟與社會共同發展、共同繁榮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才能使本省各項社會事業得到了全面發展。可行性論述: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堅持以人為本,人們的經濟和社會活動都要服從和服務於自身的生存和發展需要。現在黑龍江省面臨國家對東北老工業基地、糧食主產區、資源型城市(地區)支持的難得政策機遇。因此,清楚地認識黑龍江省經濟進一步發展的優勢和障礙,採取適宜的措施,使經濟發展與人口再生產、資源利用和環境保護相協調,保證黑龍江省經濟持續發展,是我們面臨的一個緊迫的課題。

本論文擬採用以下手段和方法:實證分析和規範分析相結合;對比論證;列事實、擺依據;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引用分析等方法。主要通過圖書查詢、網上瀏覽、去黑龍江省實地調研等方法來收集資料。擬運用區域經濟學、發展經濟學、管理學等相關知識來撰寫論文。

本論文擬分以下幾個部分撰寫: 第一部分:可持續發展的概述通過對可持續發展的定義,作用和地位及國內外可持續發展的研究現狀的簡單闡述來對可持續發展的概況作一個簡要的敍述。第二部分:黑龍江省經濟發展現狀擬對黑龍江省經濟發展現狀進行剖析,通過對問題的剖析來達到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的作用。同時介紹國內外相關研究動態。第三部分:黑龍江省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對策通過對黑龍江省經濟可持續發展面臨問題的剖析來尋找並找到問題的根源所在,然後相應地採取解決問題的措施來對現存問題加以解決。

2005年09月25日—2005年10月25日收集資料,擬訂論文題目和開題報告。2006年03月01日—2005年05月1日在黑龍江省進行調研,撰寫論文初稿。2006年05月02日—2005年05月31日修改論文,撰寫論文第二稿。2006年06月01日—2005年06月08日修改論文,撰寫論文第三稿。2006年06月08日—2005年06月15日修改論文,做好答辯前準備。2006年06月15日—2005年06月20日左右進行答辯。

區域經濟學論文 篇四

(一)傳統教學方式與區域經濟學教學特點的不適應

區域經濟學學科具備綜合性、應用性與區域性特點,這要求教學中注重理論教學之外更要注重應用性,要求學生掌握區域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和分析方法,深入理解區域經濟發展演變的規律及區域經濟政策理論與實踐,從而具有對區域經濟發展問題進行綜合分析研究的能力。傳統教學往往忽視實踐教學環節,教學重心侷限於理論,學生只是掌握或記憶理論和概念,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無法對現實經濟問題進行分析,根本沒有掌握具體的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這必然要求由傳授式教學模式向探究型教學模式轉變,加強實踐教學,使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變為主動參與知識交流和溝通,充分發揮其主體性和積極性。

(二)課程體系的滯後,缺乏地域性

區域經濟學是經濟學學科中最年輕的的學科之一。在我國,區域經濟學起步更晚。隨着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出現了一系列的區域性經濟問題,如不同地區發展路徑問題、縮小區域之間經濟發展差距問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問題、城市化問題等。雖然從改革開放以來,在研究解決這些問題過程中,區域經濟學科逐步形成和完善起來,但因為本課程開設時間不長,經典教材不多,如現在為眾多高校使用的孫久文的《區域經濟學》,該類教材大多都是對於經典理論的梳理和介紹,案例引用並不多,而且案例大多是國內或國外發生的經典性案例,缺乏地域性特點,難以培養學生關注、分析和解決地區性經濟問題的能力。

(三)師資力量薄弱

西部高校地處經濟相對滯後的區域,經濟發展的落後同樣帶來了教育資源的缺乏和教學理念的滯後,難以吸收經濟學類精英人才。現有的經濟學教學者大多為新畢業的碩博士研究生或由經過短期深造進修的老教師承擔,區域經濟學學科教學經驗缺乏,甚至缺乏對經濟學科體系的完整把握。地域的偏僻使得教師與國內及國際先進經濟學理論和觀點有所脱節,缺乏敏鋭的經濟學觸覺,難以把握經濟學發展動向,無法進行深入的相關科研工作。以上這些是地方高校開展區域經濟學教學中碰到的最常見問題,要想切實解決這些問題,必須改革區域經濟學教學模式,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性、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和科研能力,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放在首位,突出探究式教學的地位。

二、探究式教學在區域經濟學教學中的具體運用方式

(一)改革課堂教學模式,加強案例教學

區域經濟學教學過程中要着重提升學生主動學習能力,轉變教師“一言堂”的被動局面,關鍵在於提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我們着重於側重於理論與實際的聯繫,着重案例教學方式的引入,以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具體有如下幾種形式:

1.案例穿插講授

在校大學生缺乏對經濟社會實際情況的瞭解,就理論言理論,學生很難予以理解。因此,教師在講解本課程的重點或難點時,應穿插使用案例,用大家熟知的案例來分析説明深奧的原理,理論聯繫實際。如在解釋區域開發中的政府作用時,可利用美國的“田納西河流域綜合開發”模式這一經典案例。但在案例使用中需要注意案例與學生生活的可連接性,書本上許多案例距離學生比較遠,如這裏提到的田納西河流域綜合開發案例的引用,對於中國落後的西部地區的學生而言太遙遠,如果能在備課中將本土或本國大家所熟知的案例引入,則更具有現實性,也更容易讓學生理解現實並掌握分析和解決區域經濟發展相關問題的能力。

2.熱點問題討論

為保證理論和方法的實用性,在某章節或某問題講授之後,教師可結合當前經濟社會中的熱點提出一個綜合性的案例及問題,讓學生分析討論,最後教師總結。如針對均衡增長理論與非均衡增長理論,可以引導學生對中國改革開放成果以及西部大開發問題進行分析和討論;對於梯度理論,可以引入中國東、中、西部協調發展的案例,激發學生針對區域經濟發展不均衡的種種原因及應對措施展開討論。這種熱點討論的形式使得學生了解經濟事實發生背景和原因,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活躍氣氛,鍛鍊和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這種形式更是為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相互交流創造了條件,促進教學相長。本方式需注意教師僅僅是指導,而要避免給出固定標準答案,禁錮學生思維。

(二)靈活多樣的課外輔導

教學應當不侷限於課堂內,應該開展各式的課外輔導與教學形式,多渠道多方位培養學生的專業素質、鞏固學生所學的的相關理論。

1.開展專題講座

教師應積極利用各種社會資源,從高校、知名企業或是政府經濟部門邀請一些專家、企業家或政府官員來校召開專題講座。這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加深他們對實際經濟問題的理解。這一形式在開展過程中要求教師做好專家、學校、學生等各方面的組織協調工作,並最好能在講座結束後安排學生與專家直接對話和交流。

2.組織學生親身實踐

在搞好課堂案例教學的同時,還要積極開展課外的教學實踐活動。一是情境案例,即設計一個真實的情境,讓學生在體驗情境的過程中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例如,在講區域政策制定時,可以讓學生分別扮演政府區域政策制定者的角色,並探討解決問題的辦法。二是組織學生進行社會調查或到企業參觀學習,以使學生能夠更感性、更深入地理解經濟學理論,做到理論與實踐的統一。

3.以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為導向改革課程考核方式

完善學生學業的考核機制是真正實現學生自主學習的一個重要方面。傳統考核方式大多是閉卷筆試,弊端有二:一是扼殺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二是扼殺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造性。因此,應當改革課程考核方式,實行多樣化考核。建議將最終考核成績的評定分為期末卷面成績、平時成績以及出勤率三個版塊,從學生科研論文的情況、學生平時參與課堂討論的情況、學生平時完成作業的情況等對平時成績進行綜合評定,甚至可以採取面試和口試方式,以綜合性案例來考察學生在事實獲取、探索研究、思維創新等方面的能力。探究型教學是一種創新的教學模式,着力於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在具體運用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幾個問題:一是要注意以問題為導向,激發學生圍繞問題展開對思考、討論,理論聯繫實際,拓展思維;二是注重培養學生的建構能力。教學上突破課本限制,保證基本理論體系完整,通過熱點討論和專題講座等方式,引入熱門研究領域以及跨學科的內容,讓學生依據自己的水平與興趣選擇學習內容,構建適合自己的完整的知識體系;三是課堂教學與課外輔導中,要注意師生間的平等對話,通過引導學生參與教師自己的相關課題調研工作、組織學生進行課外實踐調查等方式提高學生的科研能力;四是教學能力的提升也應當予以重視,從案例教學到具體社會實踐,都需要教師自身對於本學科具備完整的知識體系、廣闊的視野,能夠在課前收集整理好相關案例,完整設計案例討論環節,有效引導案例分析和課堂討論,並能一語中的地給出案例的評價和總結,讓學生能夠真正融入案例討論以及社會實踐,勇於思索和發表意見,切實提高學生的分析運用能力。這對於教師來説是極大的挑戰,反過來也會促使教師在不斷加強教學的過程中,開拓了視野、豐富了理論認知,有利於師資能力的提升,解決了地方高校經濟學科發展的一個軟肋。

區域經濟學論文 篇五

關鍵詞:北部灣經濟區;主體功能區

中圖分類號:F4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0)07-0090-02

在各省根據十一五規劃綱要,如火如荼的編制本省主體功能區劃,最大限度的發展本省經濟,走可持續發展之路的情況下,利用北部灣經濟區的區位優勢,使空間規劃真正建立在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前提的合理開發和科學發展的基礎之上,以其能夠對區域內的主體功能區劃具有科學指導作用。

1 主體功能區概述

1.1 主體功能區的基本內涵

主體功能區是指基於不同區域的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現有開發密度和發展潛力等,將特定區域確定為特定主體功能定位類型的一種空間單元。十一五規劃綱要提出“要根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現有開發密度和發展潛力,統籌考慮未來我國人口分佈、經濟佈局、國土利用和城鎮化格局,將國土空間劃分為優化開發、重點開發、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四類主體功能區,按照主體功能定位調整完善區域政策和績效評價,規範空間開發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間開發結構。”

1.2 主體功能區的功能定位、發展方向

1.2.1 優化開發區域

優化開發區域是指國土開發密度已經較高、資源環境承載能力開始減弱的區域。這類區域要改變依靠大量佔用土地、大量消耗資源和大量排放污染實現經濟較快增長的模式,把提高增長質量和效益放在首位,提升參與全球分工與競爭的層次,繼續成為帶動全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龍頭和我國參與經濟全球化的主體區域。優化開發區的主體功能定位和未來的發展方向應該是:依靠技術進步和制度創新,通過着力優化升級產業結構,促進形成集約型經濟增長方式,緩解經濟社會發展和資源環境之間存在的矛盾,建設成為提升國家(或地區)競爭力的重要區域,全國(或地區)重要的人口和經濟密集區域,帶動全國(或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龍頭區域。

1.2.2 重點開發區域

重點開發區域是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較強、經濟和人口集聚條件較好的區域。這類區域要充實基礎設施,改善投資創業環境,促進產業集羣發展,壯大經濟規模,加快工業化和城鎮化,承接優化開發區域的產業轉移,承接限制開發區域和禁止開發區域的人口轉移,逐步成為支撐全國經濟發展和人口集聚的重要載體。重點開發區的主體功能定位和未來的發展方向應該是:依靠發揮區域綜合優勢和提高資源配置效率,通過促進人口和要素集聚,進一步壯大經濟規模,促進產業結構合理化,實現人口、經濟和資源環境相協調,建設成為全國(或地區)集聚經濟和人口的重要區域,支撐全國(或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1.2.3 限制開發區域

限制開發區域是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較弱、大規模集聚經濟和人口條件不夠好並關係到全國或較大區域範圍生態安全的區域。這類區域要堅持保護優先、適度開發、點狀發展,因地制宜發展資源環境可承載的特色產業,加強生態修復和環境保護,引導超載人口逐步有序轉移,逐步成為全國或區域性的重要生態功能區。限制開發區的主體功能定位和未來的發展方向應該是:依靠政策支持和加大保護力度,通過促進超載人口有序外遷和適度開發,加強生態修復保護與扶貧開發,建設成為保障國家(或地區)生態安全的重要區域,全國(或地區)重要的生態功能區。

1.2.4 禁止開發區域

禁止開發區域是指依法設立的各類自然保護區域。這類區域要依據法律法規規定和相關規劃實現強制性保護,控制人物因素對自然生態的干擾,嚴禁不符合主體功能定位的開發活動。禁止開發區的主體功能區定位和未來發展方向應該是:依靠完善相關法規、政策和加強管理,通過嚴格禁止人為活動對自然文化遺產的負面影響和實施強制性保護,有限度發展與禁止開發區功能相容的相關產業,切實保證自然文化遺產的原真性、完整性得到保護,建設成為保護自然文化遺產的重要區域。

2 主體功能區劃分的理論基礎

2.1 地域分異規律理論

區域之間各種要素存在差異,這些自然環境要素、經濟發展水平、人文景觀所表現出來的地區差異性,稱之為地域分異。所謂地域分異規律,是指地球表層自然環境及其組成要素在空間分佈上的變化規律,即地球表層自然環境及其組成要素,在空間上的某個方向保持特徵的相對一致性,而在另一方向表現出明顯的差異和有規律的變化。

地域分異規律理論是主體功能區劃分的前提,主體功能區劃分主要基於這三個方面:自然、經濟和人文,三個方面均存在地域分異。主體功能區劃分是對區域諸多要素客觀存在區域分異規律的揭示,地域分異的因素為主體功能區劃分指標的選擇提供參考,也基本奠定了地域主體功能區的空間格局。

2.2 生態經濟理論

區域發展不僅僅是經濟上,也包括環境的改善,社會生活質量的提高。主體功能區的劃分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的,生態經濟理論為主體功能區劃分指標體系的選取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支撐。

生態經濟理論是探討經濟系統與生態系統協調發展、共生演進規律的理論。生態經濟理論的發展為主體功能區的劃分提供理論指導,這主要表現在:為科學選擇主體功能區劃分的指標體系提供理論指導;在推進區域經濟與生態協調發展中提供理論依據。區域生態、經濟的協調發展符合主體功能區建設的思想,為主體功能區持續、協調發展提供理論支持。

2.3 區域空間結構理論

區域空間結構理論產生於本世紀30-40 年代,以區位論為基礎,並且沿用了區位論學者思考問題的方法。區域空間結構理論不是要求得出各種單個社會經濟事物的最佳區位,而是研究各種客體在空間中的相互作用及相互關係,以及反映這種關係的客體和現象的空間集聚規模和集聚程度,因此把一定範圍內的有關客體看成了具有一定功能的有機體。

空間結構理論闡述區域各種要素的各種空間組織模式及其空間運行機制,主體功能區的劃分首先是一種空間單元劃分,劃分依據主要是區域特徵的相似性與差異性。空間結構理論關於空間組織及其運行的研究,為我們識別特定區域的空間組織形式提供了理論支撐。這些區域空間結構的相似性和差異性是進行主體功能區劃分的重要依據。

2.4 可持續發展理論

可持續發展是基於生態環境的惡化而提出來的,是基於對社會進步過程中所付出的環境代價的思索而提出的。可持續發展重在強調發展的可持續性原則, 即要求人類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必須維持在資源和環境的可承受能力的範圍之內,以保證發展的可持續性。

從經濟學角度看,超越增長理論和財富代際公平分配理論可作為可持續發展研究的基礎理論。可持續發展相關理論,由經濟增長理論、社會公平理論、生態服務與限制性原理及人地關係原理構成。主體功能區劃分的目的主要是綜合協調社會、環境保護與經濟增長,而區域系統的可持續發展不僅取決於經濟、社會、環境每一個子系統的可持續發展,更取決於三個子系統及其整體系統之間的協同演進。因此,實現可持續發展應該成為主體功能區劃分的目標追求,主體功能區劃分的指標體系設計、功能區單元劃分以及發展方向都必須以可持續發展理論為指導。

3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主體功能區區劃分析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簡稱“北部灣經濟區”)成立於2006年3月,地處中國沿海西南端,由南寧、北海、欽州、防城港四市所轄行政區域組成。由於北部灣經濟區納入國家發展戰略中,依據區域總體功能定位和資源環境承載能力、開發密度和發展潛力,北部灣經濟區南寧市城區、北海市城區、防城港港口區、防城區、欽南區、欽北區都屬於重點開發區。其中下屬縣級行政區5個,包括橫縣、武鳴縣、、合浦縣、東興市、靈山縣佔全區重點開發區域的33.3%,面積比重佔35.3%。

(1)人口集聚能力較強。2007年,經濟區的重點開發區域人口931.4萬,佔全區重點開發區域總人口2271.7萬的41%;人口集聚度321,比重點開發區域整體水平高19.3%。

(2)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高。2007年,經濟區重點開發區GDP1562.3萬元,佔全區重點開發區域GDP3808.6萬元的41%;人均GDP16937元,比重點開發區域整體水平高0.1%。

(3)土地資源豐富。經濟區重點開發區域的人均可利用土地資源0.74畝,比重的開發區域整體水平高5.7%;但人均可利用水資源939m3,雖然屬於較豐富等級,但與全區平均水平相比相差較大,特別是隨着沿海地區的開發建設步伐加快,淡水資源的供應問題將更為突出。

(4) 環境狀況總體良好。經濟區重點開發區域的剩餘大氣環境容量佔大氣環境容量的66.2%,比全區重點開發區域整體水平高28.8個百分點。剩餘水環境容量佔水環境容量的33.5%,比重點開發區域整體水平高0.3各個百分點。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是我國沿海發展新的增長極,是部級重點開發區域的重要組成部分,開發的基礎比較好,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高,人口比較密集,土地承載能力較強,環境容量較大,具備了大規模工業化城鎮化發展的基礎。要在優化結構,提高效益,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基礎上,加快經濟發展,加速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加快承接發達地區產業轉移,加快承接限制開發區域的人口轉移,努力實現跨越式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克強,劉紅梅,韓桐魁。農業產業化的地域分異規律理論研究[J].江西農業經濟,1997,(05):5-6.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muban/jingji/qvmqm1.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