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論文模板 >論文模板精選 >

國小美術的論文精品多篇

國小美術的論文精品多篇

國小美術的論文精品多篇

國小美術教學論文 篇一

構建以學生髮展為價值取向,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的新型教學模式,已經成為基礎教育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任務。根據國家課改實驗要求,在美術課堂教學中,我嘗試運用“情境交融、樂中學畫”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下面以一年級《分蛋糕》一課為例,談談這一模式的實踐效果。

運用這種教學模式首先要鑽研教材,從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體現特點三方面構思和優選途徑,進行整體設計。教學設計要針對學生,啟發學生,只有設計的情境具有勉力,設置合理的教學內容,才能促使學生主動地甚至是情不自禁地投入到教學過程中來,學生就會樂學、好學,創造出豐富多彩的作品。

一、創設導入情境,引起興趣

“創設情境”是十分重要的環節,它為教學過程創設了最佳的開端和背景。創設與教學內容相應的教學情境,能使學生情緒上受到感染,將學生帶人情境之中。例如上課伊始我利用教材的趣味性:設計讓學生欣賞歌曲《生日歌》,學生説出歌曲名字後教師問:這首歌在什麼時候唱最合適?學生答:過生日時唱這支歌。然後我適時地提議開個“生日宴會”,學生興趣盎然;接着我又問:“生B宴會”最常吃的是什麼食品?學生很快答出:生日蛋糕。這時我及時小結:對,我們在開生日宴會之前就要把蛋糕準備好,並板書“蛋糕”。

二、藉助媒體,增加直觀印象

上好一堂課有必要藉助媒體來輔助教學,選擇媒體創設情境,應從實際出發,要視課型、教學內容、學生水準而定。利用電腦、電視、幻燈、實物投影等展示,如親臨其境,增加直觀印象,豐富視覺,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教學中,我利用多媒體引導學生欣賞蛋糕外形特點,用視覺形象解決教學難點。在課中,我在電腦中設置點燃的蠟燭,讓學生做吹蠟燭的動作,教師操作演示。這一燃一滅的蠟燭,學生積極的參與,把學生帶入過生日時的場景,並在這一過程中獲得愉悦的心理體驗。

三、運用音樂創設情境

音樂用一種直感的方式,使學生獲得比其他藝術形式更為直接、更為豐富、更為生動的感受,在美術教學設計中自覺地運用音樂,會達到更好的藝術效果。教學中我是這樣設計和運用音樂的。1.在本課中我以歌曲《生日歌》為主,先讓學生欣賞而後又彈琴讓學生唱,創設一個輕鬆和諧的氛圍。2在學生製作過程中播放樂曲,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進行製作。3.在展示評價作品的環節中,我彈奏樂曲《鈴兒響丁當》,讓學生拿着星娃娃,在音樂停止前把星娃娃送給自己認為做得最好的學生手裏,這樣師生既一起分享創作的喜悦,又能調控好這一環節的時間,避免了低年級學生在評價過程中的超過。4.在學生完成作品後,我放錄音《幸福拍手歌》,學生跟教師隨音樂做律動,使學生在感受音樂的同時得到充分的休息。

四、創設愉悦環境,自主探究學習

美術教學要最大限度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激活學生的思維與想像力,開掘學生的創造潛能。在教學中,我讓學生欣賞教師用不同材料製作的蛋糕,學生們立刻露出了驚奇的讚美的神情。在學生豬出是用什麼方法制作後讓學生討論:還可以用什麼材料和方法表現?從而自然地把學生帶進自主探究的學習過程中。在分蛋糕活動過程中,讓學生邊跟老師拍手念兒歌(圓圓的蛋糕真香甜,切開它,分幾份,大家一起來分享,快快樂樂到永遠),邊看老師演示拼擺蛋糕的過程,然後讓學生想:除蛋糕之外,還有什麼食品可以分並一起分享?學生答出有西瓜、菠蘿……接着我找一名學生幫我把剪好的水果貼在蛋糕的周圍。這樣使學生參與到教師演示過程中,以達到樂中學習的效果。最後讓學生欣賞教科書中的作品,讓他們分析作品是怎樣完成的,再一次把學生帶人自主探究的學習過程中。

五、創設輕鬆愉快的語言環境,調動學習慾望

低年級學生的語言潛力很好,他們善於模仿,喜歡説話。針對這種情況,我在學生完成作品後,讓學生設想:如果我是這塊蛋糕,我怎樣把自己介紹給大家,讓大家都喜歡。學生們躍躍欲試,沒有了拘謹,有的介紹説:“我是一塊又香又甜的奶油蛋糕,你看我多漂亮,人們一聞到我,就饞得直流口水,如果你吃上我一口會變得更快樂。”還有的説:“我是酸甜可口的果凍蛋糕,你們吃到我會變得更聰明。”學生們在説的過程中樂起來,同時又展示了部分學生作品。最後在小結前我又設置了一個話題:除了我們班同學外,你還想和誰一起分享這塊蛋糕,並對他説些什麼?孩子們積極舉手。這樣做使學生體會到分享的快樂,有效地刺激學生的學習情緒。

通過對《分蛋糕》一課所進行的情境交融、樂中學畫的教學實驗,我認為在教學中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1.課上有大量的時間讓學生進行看、做、畫的活動,讓學生在課堂上不僅有外在的愉悦表現,更要有內在的成功體驗。

2. 在學習活動展開的過程中,必須創設一種有助於探索研究的開放的情境和途徑.讓學生置身於符合他們身心特點和發展水平的探究活動中,學生往往都會興趣盎然,情緒高漲,學習效率特別高。

3. 在愉快的教學過程中,所設置的各環節要聯繫緊密,必須為中心課題服務。教師的儀態要自然,落落大方,還要善於運用美的語言。

4. 教師的範畫要進行精心設計。製作一幅美的作品,能夠使學生受到美的薰陶,並能夠調動學生的創作慾望。

國小美術教學論文 篇二

一、中國小美術教育中設計意識培養的重要性

1、社會與教育的發展和進步,促成了中國小美術教育中對設計意識培養的重視

20世紀是人類歷史上科學技術發展最快的時代。進入21世紀,這種速度在進一步加快,科技進步給經濟、政治和文化帶來了一系列深刻變革。然而一個國家科技水平的高低與教育息息相關,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人才培養的目標及國民素質,重視教育已成為社會發展的重要的戰略手段。隨着世界範圍內的教育革新,當代中國教育發展也在不斷創新發展,傳統的教育模式受到衝擊。學校把美術學習當作純粹的技能技巧訓練,教學側重於繪畫與製作的技能性問題,過於注重接受性學習的做法,使學生缺乏主動的審美體驗和探究活動過程,抑制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目前,隨着現代設計在我國蓬勃發展,過去那種輕設計、重美術的現象有所改變。在國內中國小教育中,美術教育是一種生活教育,它所包含的內容應該有利於學生未來生活和身心發展,設計意識培養在美術教育中已經得到廣泛重視,尤其是隨着課程改革的進行和教育理念的更新,設計意識培養在基礎美術教育中呈現出越來越顯著的教育價值。

2、設計的自身發展

透過人類社會的發展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難發現設計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也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21世紀是設計的時代,設計的發展,離不開設計教育的研究。被譽稱為“工業設計之父”的威廉莫里斯早在19世紀就倡導設計事業必須與社會發展需要密切關聯。設計教育是具有強大延伸性的工具,不僅僅豐富了自身人才的塑造,也大大拓寬了其他職業範圍人才的培養。美國學者西蒙教授認為設計科學是一門區別於技術與藝術第三類知識體系,英國設計泰斗艾克博士也認為設計是培養人們思維模式的第三種科學,國內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柳冠中教授同樣認為設計是人類的第三種智慧。我認為,理想的設計教育過程,學生的興趣應該是老師關注的焦點,這是最有效的學習動力。老師應該非常重視學生的意見,在課堂上是否出現踴躍激烈的討論是課堂成功與否的標準,學生的決定和自由選擇也由學生自己負責,其他人,包括老師,不要過多幹涉。這種自由多遠式的教學,給學生帶來創新理念的源泉和意象,指導其實踐動手能力,為今後學生職業生涯奠定基礎,培養出可塑性強適應性大的新生代。因此,我想從影響設計意識的主觀和客觀兩方面因素闡述幾點具體的要求。主觀方面,我認為應該從設計意識的主體即:老師和學生兩點分析;客觀方面,認為是設計意識的內容與形式兩方面。

二、設計意識的培養要求

1、主觀方面:對教師的要求

(1)不斷提高自身的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設計的本質是服務於人。要使學生學以致用,作為教師,首先要學以己用才可授予他人。諸葛亮從未出山,卻有劉備三顧茅廬。這足以體現不斷豐富自身知識的重要性。梳理各個知識點使之形成環環相扣的知識體系的能力是必備的,當然,更應該是可以幫助學生建立這樣的體系,這不是簡單的傳授,而是技巧化、人性化、智慧化的體現,對教師有很高的要求。不僅要有靈活的思維也需要老師緊跟時代步伐,有條不紊的做好學生的帶頭羊,和自己的學生一起成長一起學習一起感受快樂。

(2)做學生的忠實聽眾一位好的老師不僅僅要具有豐富的知識能力素質,更要是一位好的傾聽者。這裏的“聽”不單單是用耳朵來聽,還需要老師們做一個細心的觀察者。課堂上,老師很多時候應該比學生更加積極主動一點,面對中國小生,他們已經有了自己的脾氣習性,不像幼兒園的孩子那樣無所顧忌的表達自己。所以,這時候,老師可以主動的去詢問學生自己內心的想法,比如説‘你喜歡老師怎麼樣教你們呢?’‘你覺得老師上課的時候哪些地方做的不好呢?’等等。不單單把自己看作是老師,或許更多時候可以把自己看作是他們的朋友。當然,時不時的留心每一個同學的日常表現,根據學生自身的特點有針對性的教學,對老師是一個挑戰,但更是一個好的途徑。要知道學生需要什麼,想什麼,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才能讓程度不同、興趣不同、素質不同的學生時時都保持着對課程和對老師自身新鮮感和學習動力。

(3)注重理論基礎和實際生活相結合哲學上有説:理論指導實踐,實踐對理論具有反作用。這就要求美術老師需要將學術理論和實際操作乃至生活相結合。不僅是要關注於學生理論和實踐的結合,更要從自身的素養打基礎。就自身而言,美術老師還應是一個勇於追求幸福感的人,包括其自身的品味、包容和創造力的體現。美術教育是充滿靈性的、智慧的活動,不是乾巴巴的、教條式的教育,所以美術老師也需要有智慧和靈性。美術教師要用自身的人格品質來影響學生,用愛心、同情心、寬容心來對待學生,以負責、認真的工作態度來開展教學。這樣才可以言傳身教。

2、主觀方面:對學生的要求

在《美術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了學生通過“設計?應用”領域的學習應達如下目標:第一,瞭解“物以致用”的設計思想,並運用設計和工藝的基本知識和方法,進行有目的的創意、設計和製作活動,發展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第二,感受各種材料的特性,合理利用多種材料和工具進行製作活動提高動手能力。第三,瞭解藝術形式美感及其與設計功能的統一,提高對生活物品和自己周邊環境的審美評價能力,激發美化生活的願望。因此,學生應該做到如下幾點:

(1)提高主動性教學過程也是一個互相溝通互動的過程。有好的老師是不夠的,同時也需要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進來。不然,就真的演變成了對牛彈琴。主動性的體現,比如説:上課經常提問題、積極尋找新的思路、課後和老師探討自己新想法或者是生活上的小細節。也可以是學生之間時常的交流,甚至是比較。這樣的學生才會有十分強烈的求學慾望和進取心,也是老師教學過程中很好的案例和夥伴。當然了,教學目的和成果也會事半功倍。

(2)培養想象力由上一點我們可以得出,積極主動的學生似乎在創造力上也是有優勢的。但這絕不是肯定的。中國小生想象力的培養似乎比幼兒時期有些困難。這個時候他們已經形成了有自己的獨立思想和固定模式。但是作為學生,一切都有可能,因為我們還在學習,這樣就有重新乃至更一步創造的可能。所以,我們也應該對自己有一定的信心。在學習中我們可以多對生活上的美加以關注,做個有心人。感受大自然的美,發覺人內心的美,從而體現在我們自身作品中。

(3)設計工具隨着現代經濟技術發展,美術工具也是紛繁多樣,供不應求。好的作品當然離不開基本的設計工具。常用的有:馬克筆、彩筆、尺子、剪刀、彩色小貼紙等工具,這些工具應用範圍很廣。我們應該對它們多加愛惜保護,他們也是美的化身。設計意識的培養不僅有對主觀因素方面的要求,即就其主體:老師和學生而言。更有其客觀因素的需要。下面我提出兩點比較關鍵的要素供大家參考。

3、客觀方面:設計意識培養的內容要求

為了比較準確客觀的説明這一點,我直接引用了《美術課程標準》中對不同學生階段的學習目標的確定。其表述如下:第一學段(1~2年級):初步認識各種工具,用身邊可以找到的各種媒體,通過看看、想想、畫畫、做做等方式進行簡單結合和修飾,體會設計與製作的趣味。第二學段(3~4年級):學習對比與均衡、和諧與對稱等組合原理,瞭解一些簡單的創意和手工製作的方法,進行初步的設計和裝飾,感悟設計製作與其他美術活動的區別。第三學段(5~6年級):運用對比與均衡、和諧與對稱、節奏與韻律等組合原理,瞭解一些簡單的創意、設計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進行設計和裝飾,美化身邊的環境。第四學段(7~9年級):瞭解主要的設計類別、功能,運用對比與均衡、和諧與對稱、節奏與韻律、多樣與統一等組合原理,利用媒材特性,進行創意和設計,美化生活,形成初步的設計意識。在第一學段(1~2年級)中,針對低年齡兒童的生理和心理特點,目標的指向是“媒材”“嘗試”“體驗”和“樂趣”幾個詞。對新入學的兒童來説,美術學習興趣的培養是首要的,知識技能的學習應儘可能的淡化。因此,美術教學應從“看看、想想、畫畫、做做”開始,通過感官體驗各種媒材工具的特質,嘗試進行各種“簡單的組合和裝飾”,開始體驗到設計的樂趣。到了第二學段(3~4年級),“簡單的組合和裝飾”就遞進為“簡單的設計和裝飾”,“組合”可以是自由的、隨意的,而“設計”則必須是有一定目的的、秩序性的。第三學段(5~6年級)再遞進為“進行設計和裝飾”,去掉了“簡單的”一詞,意味着進入高一級的層次。第四學段(7~9年級)最終遞進為“進行創意和設計”,指向了思維活動和操作實踐過程的要求。

4、客觀方面:設計意識培養的形式要求

(1)課程內部結構調整與優化哲學上説: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所以在這裏,教育課內部程結構的調整和優化對設計意識的培養至關重要。課程結構往往直接體現人才的培養規格,決定人才的知識結構、能力結構和素質結構,是提高人才質量的關鍵。過去,我們的課程存在一些重專業、輕人文,重技能、輕理論,分科過細、專業面過窄的現象,不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而根據現代學科發展的整體化、綜合化趨勢,希望教育部門繼續深化課程的內部結構調整與優化,幫助學生在發揮自我能動性上更進一步,才能為設計意思的培養創造更大可能性。

(2)融合借鑑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任何一門藝術知識不可能單獨存在,總會有和其相關聯的因素互相存在着。因此,美術教育中設計意識的培養不能僅僅侷限於美術本身,而應該發散開來,與其他學科知識相互借鑑,甚至與國外美術教育相互吸取營養元素。就目前國內而言,深圳大學藝術系根據當前藝術教育的這種現狀,有意嘗試的一門新的教學實驗課,它的實質是一門綜合創作實驗課程,目的是讓學生接觸多元的藝術創作形式,研究多材料多手段的創作方法,喚醒學生對外部事物的藝術感知力,開發學生的藝術創作潛能,讓學生在更廣泛的文化情景中認識藝術表現的豐富性和多樣選擇性,學會探索與發現,發展學生的綜合創造能力,並且在課程教學中積極尋求新的教學方法。這是一大突破性的創舉,同時,我想,對於中國小生來説能否也可以這樣做呢?為什麼不能從學生的這一啟蒙階段入手來開發其設計意識呢?我覺得這種教育方式不應該僅僅侷限於大學,我們更應當將其在少兒乃至幼兒教育中發展開來,並探索更多更好的教學形式,來提高不同學生的設計意識。當然,這對於教育部門,教育工作者來説是任重道遠的,但是。這必定是可行的,並且有價值和更加深遠意義的。另外,借鑑國外的設計理念來豐富我們自身的設計意識方向也是作為新時代學生和教育部門的責任與要求。

(3)教育環境要想培養同學們的設計創新意識,就一定要為同學們提供相應的適宜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中,同學們才有可能喜歡美術,進而在學習美術的過程中緩解自己的壓力。在每一位同學的心目中都有一個想象的世界,使其可以發揮出自己的想象力。美術是人類社會一項重要的文化素質教育活動,美術教育歷來是幼兒園教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隨着整體課程的改革,在綜合教育中,美術活動仍佔據着重要的地位。綜上所述,美術教育對於設計意識的培養是一門比較繁重的工作。對教師和學生都有一定的要求,國家教育制度的革新也是原動力。相信在整個大環境的發展影響下,設計意思的培養也會越來越受到關注。作為學生不僅僅學到是知識內容,更多的會帶給他們美的享受。

淺談國小美術教育論文 篇三

摘要:隨着新課改的不斷推動,中國小美術教育已經成為了我國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大環境之下,中國小美術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同時新時代的情況也與之前大不相同,處理好中國小美術教育在新環境下的發展問題成為促進中國小生全面發展的重要研究內容之一。

關鍵詞:中國小美術教育;新時代;全面發展面

發展起到重要的作用,我國中國小美術教育的目的是提升學生的審美素質,通過一些基礎課程,使他們對美術有一個基本的認知,培養他們對社會對生活的審美能力,提升他們的觀察力,促進中國小的創新能力,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而不單單隻停留在應試教育的狹小思維之內。

一、當下中國小美術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在新課改發佈以來,促進中國小生全面素質的發展成為我國現今的教育主題,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已經不適應當下的發展要求,為了滿足我國經濟和社會的全面發展,中國小美術教育也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做出改革,但是改革過程中湧現出許多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中國小美術專業教師缺乏,師資力量不足

教師是傳播教育理念,教書育人的重要角色,但在新課改的大環境下,對於中國小美術教師的專業化程度的要求越來越高,工作在中國小美術教育崗位的教師嚴重缺乏。這一問題在教育程度發展不平衡的地區尤為突出,在教育落後的中西部地區,通常是一個老師身兼數職,既教語文、數學、外語,也教美術、體育和音樂。這一現象的產生是社會的現實問題,許多高校畢業的美術教育專業的學生都相繼從事其他工作,主要原因在於美術教育專業的發展前景不足,這在中國小美術教育中的表現更為明顯,教師的工資待遇通常也低,許多學生不願意從事教師這一工作,更不願意去中西部那些偏遠的落後地區,這一系列的原因導致了中國小美術教育的師資力量嚴重匱乏。

(二)中國小美術教育受傳統教學觀念束縛,得不到足夠重視

在以應試教育為當今主要教育方式的大環境之下,中國小的美術教育只成為了表面工作,不論是在家長、學生還是在學校看來,體育、音樂、美術依舊是作為“副科”存在於教育教學之中,都沒有對中國小的美術教育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僅僅當做一個任務去應付,自然而然也就不會考慮過多,中國小美術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更是隨便了事,從不深入探討,教育部門對中國小的美術教育的重視也微乎其微,對於美術教育用到的工具,投入的資金更是少之又少。

(三)中國小美術教育同高師美術教育相脱節

中國小的美術教育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使學生對於美術這門學科先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在逐漸的加深,不斷提高美術技能和美術觀念,提升自己的審美素質和專業技能。而高師美術教育重在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專業知識,學科劃分過多過細,有油畫、版畫、雕塑、書法、陶藝、寫生、素描等等幾十上百個專業,教育出來的學生也都在其專業課上具有相當好的素質,但是他們在從事中國小美術教育的工作中通常捉襟見肘,自己的學科專業化知識得不到充分的發揮,也無法傳授給學生,影響了中國小美術教育的工作,使得高師美術教育和中國小美術教育相脱節,溝壑甚深。

二、解決當下中國小美術教育問題的措施

當下中國小美術教育存在的問題甚多,這些問題束縛着中國小美術教育的發展,影響着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理念的傳播,針對這些問題,一定要給予足夠的重視,利用好新課改的大環境解決這些問題,可以採取下列措施。

(一)加強對美術師資力量的培育,提高教師待遇

對於高校,要加強對學生的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培育,擴大美術專業的招生,開拓教師源頭,並且提供最新的美術教育信息和美術專業用到的各種設施。政府要提高教師的薪資待遇,使畢業的大學生對於從事美術教育這一工作充滿希望,特別是中西部偏遠地區,加大對偏遠地區的投入,中國小美術教育是美術教育發展的源頭和基礎,社會各界要對中國小階段的美術教育給予足夠支援。

(二)破除傳統中國小美術觀念的束縛,重視中國小階段美術教育的發展

脱離傳統中國小美術教育觀念的束縛對於中國小美術教育至關重要,使中國小階段的美術教育從“副科”上升到主科,現在新課改的要求是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是大勢所趨,是現代教育的新潮流。給予中國小美術教育足夠的重視,大力發展中國小美術教育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將是相當主要的部分,既能夠培養學生更多的興趣愛好,又可以提升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注重高師美術教育和中國小美術教育的銜接

注重高師美術教育與中國小美術教育的銜接,是縮短高師美術教育和中國小美術教育差距之間的有效方法,主要從培養目標、培養模式和課程內容三個方面着手。在培養目標上,高師美術教育不能單單發展專業知識和技能,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在培養模式上,將高師美術教育由專一的培養模式多元化,加入人文綜合素質和課堂組織能力教育;在課程內容方面,注重與其他學科相結合,整體上把控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

三、結語

在新時代新課改的大趨勢下,注重中國小美術教育的發展已經成為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要解決在發展中遇到的問題,適應新形勢的發展,就應該讓中國小美術教育要與時俱進,注重教師隊伍的發展壯大,破除傳統觀念,使高師美術教育和中國小美術教育相結合,能夠使中國小美術教育的發展更進一步,使美術教育成為提升學生綜合素質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參考文獻:

[1]趙宏林。對中國小美術教育現狀的思考[J].學週刊,2016(33):91.

[2]王勝彩。高師美術教育與中國小美術教育脱節現象調查[J].安徽文學,2015(06):151+160.

[3]陳大偉。關於我國中國小美術教育問題研究[J].美與時代,2016(05):114-115.

[4]李曉瑭。新媒體時代中國小美術教育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6(05):156+158.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muban/jingxuan/9o5p4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