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論文模板 >論文模板精選 >

有關社會道德研究論文【新版多篇】

有關社會道德研究論文【新版多篇】

有關社會道德研究論文【新版多篇】

讀經對幼兒教育的德育意義 篇一

經典誦讀有利於兒童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行,不僅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取得了巨大成功,而且在現實生活中經大量事實證明,其成效也是極為顯著的。

1、中華傳統文化經典中藴涵着豐富的道德教育資源。所謂經典,就是歷經數千年的發展而積澱下來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華,諸如經、史、子、集。其中藴涵了大量的成語典故、倫理道德、人文歷史、禮儀風俗等中國文化。對於幼兒來説,可以從“三百千弟”起步,從三言到四言,再到五言、七言,不僅讀起來琅琅上口,容易引起幼兒的興趣,也非常符合兒童的認知規律。在內容上其結構簡單,相對容易理解。 如《三字經》概括精闢地傳授歷史文化知識,倫理道德知識,團結友愛的重要性,以及學習應當刻苦等等,被譽為“袖裏通鑑”。《百家姓》可以使幼兒瞭解 中華民族姓氏的淵源,增強中華民族的認同感和凝聚力。《千字文》是中國文化的小百科全書。《弟子規》是關於品德修養、行為規範的國學啟蒙讀本,從小培養幼兒灑掃、應對、進退的禮儀,使之從翩翩少年成為進入謙謙君子的重要門徑。對於處在品德形成敏感期的孩子們非常有必要接受傳統文化的薰陶。以儒學價值為核心的傳統文化,重人倫、求和諧、盼安定,道德修養滲透在古詩文中,將對孩子發生潛移默化的作用,可以促進其良好人格的形成及文化修養的提高。

2、讀經教育符合幼兒的認知心理髮展特點:讀經教育主張熟讀成誦,而不求甚解。功在潛移默化,而不是片面灌輸。它不僅符合這個年齡段兒 童的認知心理特點,而且也符合個體道德品質形成的規律。由於各種原因,我們把德育工作的重點放在道 德知識的灌輸上,但是如果道德知識不能轉化為道 德行為,其結果往往會造成知行不一,成為嘴上説一套,行動上是另一套。而讀經教育沒有一般意義上的知識灌輸,經典中的道德知識,孩子們是在誦讀過程中反覆接觸,在潛移默化中逐步接受,一當他們有所領悟,便會將其作為自己的要求,並在具體行為上反映出來。所以讀經的孩子雖然並未真正讀懂多少,但卻會自覺地按照經典上所説的去孝敬自己的父母,改正自己的行為偏差。好的教育內容也需要有好的教育方法,我們應順應孩子腦神經的發展規律,順應孩子的天性,讓孩 子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做不到這一點,教育者會很辛苦,受教育者也會很痛苦,效果自然不好。最高明的教育方法是:孩子沒有感到是在受教育,而效果已自然達成了,而這正是兒童的學習特點。

3、經典的學習必須與日常生活、為人處事融為一體,所謂經典並非是一堆文字,幾多知識而已。如果讓幼兒把背誦經典作為炫耀知識的資本,就是大錯特錯了。知行合一,言行一致是中國文化的特質。我們從小教育孩子讀經,就要給他們講明這個道理,否則,“但學文,不力行,長浮華,成何人?”為學一定要與做人結合起來。經典的德育內容圍繞人們的日常生活而展開,強調從日常行為規範做起。從孝親、敬長、悌兄、信友做起,由近及遠,從小到大,逐步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質,而並非是遠離生活實際的大道理。對於幼兒來説,那些蒙學名篇,如《三字經》和《弟子規》等,包括許多人生格言和幼兒日常生活的道德行為規範, 內容貼近幼兒的實際,容易學,也容易做。如兒子在讀了“用人物,須明求,倘不問,即為偷”後,就懂得了 如何向別人借東西,借物應該事先説明的道理。幼 兒在琅琅上口的誦讀中,既識字、學知識,又學那些看得到,摸得着,在日常生活中用得着的具體行為規範。久而久之,逐漸形成習慣。這是讀經教育取得德育成效的一個重要原因。墨子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語道破了教育的規律。讀什麼書,成什麼人,信什麼理成什麼事, 這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經典的智慧語言不斷輸入幼兒純淨的心靈,日後必定深刻影響一個人的言語思想行為。最後想説的是今天的讀經絕不是復古,而是一種嘗試,一種素質教育的嘗試:一種對現行教育補充的嘗試。我國古代文化典籍中藴藏着豐富的人生哲理和人們行為處事的道德標準。我們想用傳統文化中的精髓來“童蒙養正”,讓這些傳統文化薰陶孩子們,給孩子們鋪墊下一生的道德基礎。

十七世紀世界著名科學家牛頓曾説“我之所以看得比較遠,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希望 我們的孩子能站在中華五千年文明的歷史巨人肩上。兒童經典誦讀活動不僅是為了繼承、弘揚和發展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更是響應黨的號召,實現民族 精神教育,加強道德建設的重要途徑。

幼兒道德啟蒙教育的重要性 篇二

如今一提及對孩子的教育,不少人就認為是讓孩子學英語,學琴棋書畫,而根本做人的問題卻被忽視了,殊不知每一位孩子首先是一個“好孩子”,有了這個根,才有可能談別的。今天舒適的環境,讓孩子 們有了幸福的生活,但因此也產生了一系列的弊端。根據一項統計,台灣9—13歲學生的知識水平已 名列世界前13名,而道德判斷力卻落於其後。21世 紀是一個經濟迅速發展的時代,面對信息的多元化, 許多人已經不知道什麼該吸取,什麼不該吸取,道德標準已被吞噬,面對祖國的幼苗——正處於成長期的孩子來説,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孔子日:“少年若成天性,習慣如自然。”意思是説:一個人小時候養成的習慣是非常穩固的,終身都 會起作用的。知識需要道德的引導,幼兒良好品格 的養成對孩子一生的。發展有重大的影響作用。 樹木只有根深才能葉茂以至開花結果,幼兒教育是素質教育的基礎,只有從小培養幼兒良好的品德修養,才能培養出全面發展的世紀人才

社會道德研究論文範文一:淺析“網絡社會”中的道德 篇三

[摘要]隨着經濟的發展,一種嶄新的社會生活形式——“網絡社會”生活正在向我們走來。作為調節人與人之間社會關係的道德,是一定社會經濟基礎和社會生活的反映,是在特定的人類交往活動中形成並隨着生產生活方式的變化而變化的。根據唯物史觀“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原理,“網絡社會”自然也應該具有自己的道德。

[關鍵詞]網絡社會 網絡道德 道德

一、網絡社會:新型道德的基礎

“網絡社會”與現實社會不是對立的,“網絡社會”生活是從現實社會生活中分化出來的,它是社會人通過因特網(作為網絡人)相互交往的過程,它必然以現實社會生活為背景。

在網絡形成之初,它不過是現實社會生活中的一種技術手段和工具。開始時這個電子空間的規模很小,在這個小小的電子空間中,適應物理空間的傳統道德規範是基本適用且夠用的。既然是一種新的相互聯繫、溝通、交往的方式,就如同駕車必須遵守交通規則一樣,也必須遵守信息高速公路進行聯繫、交往的具體規則。這些規則首先是一些技術性規則,其次是人們在聯網的計算機之間進行交往的一些基本的“鄉規民約”。後來隨着交往中衝突的增多,於是相關的人們開始組織起來,制定了一些更嚴格的協會性、行業性計算機網絡道德戒律,

“網絡社會”需要新型的道德規範體系,但這並不是簡單地拋棄傳統道德,而是在揚棄傳統道德的基礎上,進行艱苦地改造與創新。

二、傳統道德面臨的危機與挑戰

科學技術革命是歷史進步的火車頭。任何一種革命性的科學技術的進步,都將比其他力量更大地推動社會道德的進步。同樣,“網絡社會”也為人類道德進步提供了難得的機遇。

然而,歷史證明,“技術是一柄鋭利的雙刃劍”。這一信息化浪潮也可能造成某些負面的、消極的影響,甚至導致嚴重的倫理危機:

1.儘管網絡建設的“全民原則”是首要的基本的原則,但在組織實施中要達到人人利用信息資源的平等化,遠不是一件容易的的事。很多時候,即使一個公正的政府的決策與政策也可能出現有意無意的偏差。

2.道德冷漠現象。這種現象產生的根源在於:人與人之間的依賴關係為人對網絡的依賴關係所取代。隨着在高度信息化、自動化的“網絡社會”中,“在家辦公”、網上學校、電子商場、電子銀行等的出現,人與人之間面對面的交往機會將大為減少,人們終日與個人終端打交道,這有可能導致人與人之間關係的疏遠,導致個人產生緊張、孤僻、冷漠及其它健康問題。

3.網上發佈信息的行為的影響是社會性的,在某些情況下甚至是國際性的,因此,如果一個人在網上喋喋不休,那就是在浪費網絡資源,浪費他人的時間。特別是由於諸如虛假信息、不負責任信息和無聊信息的傳播,網上漫罵與人身攻擊等現象的出現,通訊自由與社會責任的矛盾成為一個必須解決的關鍵問題。此外,“全球信息共享”是網絡建設的目標,可有人把“信息共享”極端化,如盜用他人域名、侵犯知識產權等;反之,也有些公司被過分膨脹的商業利益所驅動,它們對信息產權的“保護”、壟斷達到了妨礙正常學術交流的地步。

4.由於利用網絡收集信息的便利性和強大能力,網絡上的個人生活在技術上極可能成為“通盤為文件所記錄的生活”,它可能細緻到令人恐怖的程度。如果這些信息泄露出去或不能被正確地使用,個人隱私權將受到極大的侵害。當然,為了保護個人隱私權,可以立法規定網絡上的個人信息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被泄露,也可以普及加密技術等,可是這樣一來,個人隱私與社會安全就出現了矛盾:一方面,為了保護個人隱私,碰盤所記錄的個人生活應該完全保密;另一方面,個人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因此,他的網上行為應該記錄下來,以供人們進行道德評價和道德監督,甚至用作執法的證據,以保障社會安全。

5.因特網是由科研學術網發展而來的,具有深厚的非商業傳統,但是隨着因特網的擴張,以贏利為目的的商業性組織成為因特網的主要建設者,並因此出現了大量對網絡資源的商業性應用,如廣告、電子商業、網絡信息有償服務等,網上企業已經成為世界上發展最為迅速的產業之一。

總之,以因特網技術為基礎的這種更少人干預、過問、管理、控制的“網絡社會”環境,必將對人們的道德水平、文明程度等進行一場或許是有趣的、意味深長的新考驗。在這場考驗中,許多傳統道德津津樂道的東西,將難免失去效力。也許,我們只有站在更高的高度上,即元倫理學、價值論倫理學的高度上,重新審視“網絡社會”的道德現狀,以及可能導致的良性發展趨勢,才可能確立起新的、真正合乎人性的、符合人的根本利益與需要的規範,才可能確立起得到人們認同、接受和遵循的規範。

三、網絡道德的特點與趨勢

“網絡社會”生活是一種特殊的社會生活,正是它的特殊性決定了“網絡社會”生活中的道德具有不同於現實社會生活中的道德的新的特點與發展趨勢。

1.自主性,即與現實社會的道德相比,“網絡社會”的道德呈現出一種更少依賴性、更多自主性的特點與趨勢。因特網本來是人們基於一定的利益與需要(資源共享、互惠合作等)自覺自願地互聯而形成的,在這裏,每一個人都既是參與者,又是組織者;或者説既是演員,又是導演。也正因為網絡是人們自主自願建立起來的,人們必須自己確定自己幹什麼、怎麼幹,自發地“自己對自己負責”、“自己為自己作主”、“自己管理自己”,自覺地做網絡的主人。

2.開放性,即與現實社會的道德相比,“網絡社會”的道德呈現出一種不同的道德意識、道德觀念和道德行為之間經常性的衝突、碰撞和融合的特點與趨勢。時空,一直是限制人們之間交往的主要障礙。美國網絡專家威廉•奧爾曼説:信息革命帶來的最基本的變化是,它有能力以甚至十年前還不可想象的方式,使人們緊密聯繫,消除“這裏”和“那裏”的界限。

3.多元性,即與傳統社會的道德相比,“網絡社會”的道德呈現出一種多元化、多層次化的特點與趨勢。

在現實社會中,雖然道德因生產關係的多層次性而有不同的存在形式,但每一個特定社會卻只能有一種道德居於主導地位,其他道德則只能處於從屬的、被支配的地位,因此現實社會的道德是單一的、一元的。然而在“網絡社會”中,既存在關涉社會每一個成員的切身利益和“網絡社會”的正常秩序、屬於“網絡社會”共同性的主導道德規範;也存在各網絡成員自身所特具的多元化道德規範。

社會道德研究論文範文二:論析當前我國社會道德缺失的原因及其解決的對策 篇四

[論文關鍵詞]社會公德;道德教育;對策

[論文摘要]本文從社會公德的涵義入手,通過對社會公德在當代的重要意義的闡述。説明了本文寫作的現實意義。隨後。本文通過對我國社會公德現狀的剖析。分析出現社會公德缺失的原因。由此。進一步闡發解決這種狀況的對策。

一、社會公德的涵義概述

社會公德是指公民為維護社會正常生活和交往所共同遵守的最起碼的道德規範和準則。社會公德的主要內容包括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它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涉及社會公共生活的各個層面。它是隨着公共領域的分化、發展而逐漸產生、完善的一種公共精神;是建立在主體自覺、平等、尊重基礎之上的,以公民相互之間的態度、行為、習慣心理等形式表現出來的,調整社會公共生活的一系列有效性要求。作為與人們的公共生活息息相關的道德規範,社會公德主要是通過在社會生活中長期起作用的、較穩固的生活方式和樣式表現出來。

二、社會公德在當代的重要意義

在現代社會,公共生活領域不斷擴大,人們相互交往日益頻繁,社會公德在維護公共利益、公共秩序、保持社會穩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成為公民個人道德修養和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現。在中國轉型時期,加強全社會的公德建設就更是我們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進行社會公德建設同時也具有十分重要而深遠的意義。首先,加強社會公德建設是我們生存與發展的需要。我們只有以平等的心態對待地球上的萬事萬物。對它們講道德,才能獲得生存和發展所需要的一切,而免受自然界的懲罰。當前我們所實施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就是針對這一需要而提出的。其次,加強社會公德建設是全球化中人與人之間交往的需要,在這個人際關係日益複雜,交往日益頻繁的社會中,我們只有講社會公德,不輕易侵犯他人的利益,自己的利益才能得到實現,也才能受到‘別人的尊重。只有這樣,才能維護正常的社會生活秩序,從而促進社會的穩定。再次,加強社會公德建設是進行社會主義時常經濟建設的需要。提高市場經濟中人的道德素質,特別是敬業精神和道德責任感,才可以形成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充分發揮社會公德的調節,約束功能,有助於搞好市場經濟管理,處理市場經濟運行中的各種關係和矛盾,從而推動市場經濟的順利發展;發揮社會公德的導向作用,把個人利益,團體利益與他人利益,社會利益有機結合起來,反對極端利己主義,形成把國家和人民利益防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個人合法利益的社會主義義利觀,自覺遵守健康有序的經濟和社會生活規範。

三、當代社會公德的現狀

但是在當代社會中由於種種因素的影響。社會道德也確實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滑坡。欺詐偷盜;侵犯他人利益甚至是生命安全;言行不一,不講誠信。以次充好。以假充真,惡意拖欠債款。哄抬物價;不注意保護自然環境,濫砍濫伐。濫捕殺珍惜動物;在公共場所大聲喧譁,亂扔雜物,吸煙,吐痰……這些都對社會公德帶來了負面影響。為了確保社會的順利轉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暢通進行,民族素質的不斷提升,我們巫待解決社會公德的缺失問題。

四、社會公德缺失的原因

造成我國社會公德缺失有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經濟狀況方面的原因:經濟是人類生存、發展的基礎,人們的行動受經濟利益的支配。幾千年來的封建專制統治,使中國一直處於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主導之下,分散的小農經濟使我們的民族一直以來都缺乏公德意識,缺乏遵守社會公德的習慣。雖然現在經過經濟改革,小農經濟的狀況已完全改變,但是那種在人們頭腦中根深蒂固的小農意識依然影響着人們。“個人自掃門前雪,勿管他人瓦上霜”的處世哲學,制約着社會公德意識的形成。

其次,法制建設方面的原因、社會公德是社會成員起碼的社會生活規範,必須要有一定的強制性約束。我國現在正處於社會轉型時期,社會呈現出新舊交替和由傳統向現代過渡的特點,人們在強調尊重個人權利、利益的同時尚未認同個人與社會利益的聯繫,公德意識、公民意識仍十分匾乏。但是法制建設卻明顯的滯後,跟不上形勢的發展,對道德的支持力度不強,影響了社會公德的進步。

再次,教育方面的原因:教育重心的偏離也是致使社會公德缺失的一個原因。道德教育是人類精神綿延所不可或缺的手段,它使人類能夠在短時間內汲取幾千年來積澱流傳下來的文化成果,從而走向文明。但是,由於教育側重點的不同,公德建設沒有取得應有的效果。

第四,社會方面的原因:現代化的高樓大廈,封閉式的單元結構住房,把鄰里過去四合院之間的親情隔開了;又由於受到舊的思想觀念的影響,不關注公共利益,認為社會公德與己無關,是多管閒事;加上長期的分配不公,造成人們心裏失衡,現在實行市場經濟,對過去分配不公的補償心理導致一部分人的行為危及社會與公眾的利益。

第五,傳統倫理方面的原因:社會公德不是一成不變的。它隨着社會的進步而不斷更新其內容,創新其形式。在我國,過去以出身背景為基礎的血緣、地緣的社會聯繫逐漸過渡到以居民身份為基礎的社區聯繫,公共生活場所逐漸成為重要的生活場所。與此相對應。傳統的大家庭的親情倫理的家長負責制有排斥社會成員之間民主、平等地位的傾向,使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民主和諧關係受到阻礙。其次,它只注重血緣、地緣關係。對有“關係”者恩寵有加,對無“關係”者漠不關心,甚至損人利己,從而導致不良風氣的蔓延。 五、社會公德缺失的解決對策

第一,加快經濟發展,不斷完善現代化公共設施建設 隨着市場經濟建設的不斷深人發展,人們的生活條件正在日趨完善,在物質生活極大豐富的同時,精神生活也得到更多的充實,人們的休息時間也越未越多,這就使人們有充分的時間走出家庭,面向社會,參與社會公共生活,打破那種過去的小農經濟狀況下人們的封閉狀況,這有利於人們的公德的形成。同時在經濟條件不斷提高的情況下,也應不斷加大對公共設施的建設,為人們參與公共活動提供物質基礎。

第二,加強法制和制度建設。通過法制的強制性和制度性的權威性來促進社會公德向好的方向發展。應該承認,人的道德水平各不相同,道德教育並非萬能,社會輿論也不一定對每個人都起作用,當人們對社會公德教育還不理解,遵守社會公德還不自覺時。就必須制定一些行政的或經濟強制的方法甚至法律的手段,制度的建立包括行政手段和法律措施,它是一種約束機制,是對弱自律性行為的很好約束,同時又是對善行者的激勵。行政和法律規範是“他律”,是靠外在強制制約。而道德則是通過“自律”。是靠內在的自覺性。社會公德要求人們自覺遵守公共生活準則,通過一段時間制度化的約束。人們的社會公德意識就會逐漸形成。遵守社會公德就會變為自覺的習慣,在這個問題上,美麗的花園城市一新加坡就給我們塑造了一個典範。因此,要形成、發展和鞏固良好的道德風尚,必須以相應的法律法規和行政管理制度作為保障,把公德建設和法制建設、社會管理結合起來。把公德規範納人法制軌道,制定具有操作性的法律法規,以打擊歪風邪氣。

第三,創新社會公德教育形式,從小進行社會公德培養,從小事開始。教育是形成、鞏固和發展良好行為習慣和道德風尚的重要環節。教育應該運用生動活潑的形式把社會公德的要求具體化、形象化。充分發揮各部門、各行業、各羣團組織和社會各界的教育作用,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引導教育羣眾分清是非、辨別善惡。在這過程中,我們尤其要重視青少年的社會公德建設,使他們由他律轉為自律,通過正確行為的不斷重複、反覆強化以及對不良行為習慣的反覆矯正,逐漸形成道德行為習慣。這種良好的習慣一旦形成,執行規範就會達到自覺的境界,形成穩固的動力定型。成為一種不再需要意志努力和監督的自覺的行為,甚至能克服困難堅持道德行為,不會因時因地而改變。同時,我們也不要忽視小事,人們正是有一點一滴做起,才會不斷的積累起良好的社會公德來。

第四,發揮媒體作用,調動輿論力量。良好的社會公德氛圍,需要社會各方面加大宣傳力度,其中新聞輿論的作用不可忽視。因為,新聞輿論對社會公德意識的培養具有特殊的滲透力和影響力。大眾傳媒應充分發揮教育和監督功能,利用傳媒信度和效率高的優勢,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使公德規範深人人心,變為人們自覺的意識和行動,通過報刊、雜誌、廣播、電視、公交車上的城市頻道,以及網絡等現代手段,進行正面的社會公德教育,起積極的導向作用。通過輿論的力量淨化社會空氣、昇華人心、扶正祛邪、弘揚正氣。如廈門電視台有專門的欄目對違章的車輛和不遵守交通規則的人進行曝光,通過媒體輿論的方式告誡和提醒人們遵守交通法規。

第五,對社會成員進行正確的倫理觀念教育。我國傳統的倫理觀念不利於正確的社會公德的形成。因此,我們要把那些正確的倫理觀念,以各種形式向社會成員進行滲透,讓這些觀念在成員思想中紮根,不再像過去那樣,“獨親其親”,而變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從而為形成良好的社會公德打下堅實的基礎。

以上就是我對當今社會公德的一點個人見解,希望能夠對我國的公德建設有一點幫助。從而使我國的公德建設更上一個台階,使社會達到一種和諧的景象。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muban/jingxuan/dpozv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