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論文模板 >論文模板精選 >

博士學歷論文精品多篇

博士學歷論文精品多篇

博士學歷論文精品多篇

博士學歷論文 篇一

1醫學科技期刊尚無針對學科專業的編輯准入標準

2制定學科專業准入標準的必要性

一是充分發揮編輯醫學學科素養對提高期刊學術水平的助推作用。編輯的學科素養作為科技期刊的核心競爭因素之一,可以強化編輯的信息篩選職能和選題策劃職能,體現出編輯學科素養對於期刊的重要性[8]。隨着編輯的醫學學科素養提高,編輯對於更高端的前沿研究、更復雜的科研方法、更先進的研究理念都可以有更深入的認識,在臨牀及科研實踐中獲得的感性認識,有助於編輯對審稿中臨牀內容及科研內容的恰當評價,對於提高科技期刊的學術水平有明顯的助推作用。因此,是否具有醫學背景對審稿決策具有重要影響。有的醫學期刊研究者認為,醫學期刊的編輯應該既是編輯、又是醫生,完全脱離醫學、臨牀的結果很可能是眼生手生,連編輯的工作也完成得很吃力[9]。多個醫學科技期刊編輯部的實踐證實,編輯參加臨牀醫療實踐,彌補編輯的醫學學科素養,不僅是培養編輯骨幹的好方法,還有助於辦出優秀期刊[9-10],體現了醫學臨牀實踐背景對醫學期刊編輯工作的重要意義。雖然在審稿流程中有同行評議專家的審核把關,但作為對醫學科技論文進行初審評價的第一關,醫學編輯同樣需要以學科專業知識為依據作出初步、合理的評價,準確篩選出初審合格、有送審價值的稿件進入專家評議流程,避免送審存在較大缺陷的稿件而浪費外審專家的寶貴時間,並能夠對退稿稿件提出充分、合理的建議。此外,編輯的學科專業背景也有利於編輯發揮學術人脈優勢,更加遊刃有餘地進行組稿約稿、參加或組織學術會議、密切跟蹤學科發展、塑造期刊品牌、參與醫學實踐等。以上這些要求均有賴於期刊對編輯入職時的准入要求,體現出制定學科專業准入標準的必要性。二是儘快彌補我國醫學科技期刊與國外先進期刊差距的需求。有科技期刊研究者認為,國際大刊刊載的學術論文水平普遍高於我國,主要原因是編輯的專業學術水平普遍高於我國[11]。Science期刊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就要求編輯必須具有博士學位,且其編輯均來自哈佛大學、牛津大學、劍橋大學等名校。國際頂尖期刊Cell、Nature、NEJM等的編輯基本都是從事科研工作的科研人員或醫學家,本身具有較高的專業水平,博士以上學歷的編輯佔比很高,使得期刊能夠及時反映科研前沿熱點。由此看來,我國醫學科技期刊與國外先進期刊在編輯學科素養方面存在較大的差距,這是造成期刊學術水平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來,國內科技期刊也開始進行積極的探索,例如天津大學期刊中心制定了嚴格的編輯准入制度,要求求職者具有博士學位,精通英語及計算機,而且是著名導師的優秀畢業生,通過提高應聘人員入職的學術能力標準,保障編輯隊伍的可持續發展[12]。雖然這些尚為少數科技期刊的積極探索,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對於全面提升科技期刊對編輯學科專業准入的認識程度、推動科技期刊行業的准入標準制定具有毋庸置疑的作用。三是適應國內醫學科技期刊發展要求的呼籲。目前,醫學科技期刊編輯在學科准入方面的要求已得到越來越多期刊從業者的認可。謝新洲等[13]認為,高學歷專業人才加入到科技期刊中可以為期刊的學術質量提供良好保證,這也與國際期刊出版的經驗相吻合。韓磊[14]建議,醫學科技期刊應提高編輯的准入門檻,着重引進具有科研經歷的碩士及以上學歷人員,以縮小編輯人員與科研工作者的科研認識差距。據2012年中華醫學會系列雜誌調查報告,93.2%的醫學科技期刊編輯部認為應設立編輯准入制度[5]。我們對山東省11家醫學科技期刊的編輯調查結果顯示,83.3%的編輯認為應設立醫學科技期刊編輯准入標準,91.7%的編輯認為應將學歷及學科專業背景納入准入標準,66.7%的編輯認為應將准入學歷設定為碩士以上,41.7%的編輯認為非常有必要將臨牀實踐經歷納入准入標準,58.3%的編輯認為非常有必要將科研實踐經歷納入准入標準。上述調查結果顯示,醫學科技期刊已開始重視編輯准入制度。醫學科技期刊對於編輯准入制度的呼籲,表明期刊對編輯的醫學學科素養愈加重視,也體現了制定學科專業准入標準的必要性。

3醫學科技期刊編輯的學科專業准入標準設置

結合當前國內醫學研究及醫學科技期刊發展現狀,按照與當前編輯人才結構合理銜接、適度提升的原則,提出醫學科技期刊編輯在學科專業方面的准入條件,以學科、學歷體現醫學知識結構要求,以臨牀工作經歷體現臨牀實踐要求,以科研實踐經歷及發表學術論文體現科研素質要求。具體准入標準為:同時符合基本條件中的三個要求,且至少符合一個提高性條件。

3.1基本條件

①學科門類為醫學,在一級學科(包括基礎醫學、臨牀醫學、口腔醫學、公共衞生與預防醫學、中醫學、中西醫結合、藥學、中藥學)[15]方面應與期刊的報道方向一致或相近;②學歷水平為本科以上;③公開發表過本專業學術論文1篇以上。

3.2提高性條件

①研究生學歷;②具有1年以上臨牀工作經驗;③具有1年以上在科研機構的科研實踐經歷。

4學科專業准入條件解析

4.1學科門類

醫學科技期刊的專業性較強,所處理的稿件均為醫學方面的稿件,因而對醫學科技期刊編輯的學科門類要求應為醫學。一級學科應與所在期刊的報道重點一致或相近,如基礎醫學類雜誌應側重於基礎醫學,臨牀醫學類雜誌應側重於臨牀醫學,藥學類雜誌應側重於藥學、中藥學。對於綜合類醫學期刊來説,其二級學科要求可側重於內科、外科等覆蓋面廣的大專業,兼顧婦產、兒科、基礎醫學等其他醫學專業,以建立覆蓋多個專業方向的人員結構,增強對不同研究領域論文的評價能力。對於報道重點為二級學科專業的期刊,如內科、外科、婦產科、眼科、耳鼻喉科、護理學等,可將編輯的學科專業要求設定為相應的二級學科,乃至與期刊報道重點更匹配的具體專業,如心血管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等。

4.2學歷水平

筆者認為,對於在學歷方面准入條件的設立,應本着覆蓋面廣的原則,因此將學歷准入條件設置為本科。

4.3臨牀實踐經歷

有臨牀實踐經歷的編輯對臨牀診斷、治療過程有比較直觀、感性的體會,從而在評價稿件時對醫學專業問題有較深入的認識,有助於對稿件的篩選及妥當修改,可避免將一些有常識性錯誤的臨牀類論文提交審稿專家,減少對審稿專家的低效使用。本編輯部一位編輯具有三年的急診科工作經驗,對急性有機磷中毒具有較豐富的救治經驗,他在審稿中遇到一篇應用新型洗胃方法治療急性有機磷中毒的稿件,依據其專業知識判斷所報道的洗胃方法確實有一定創新性,但治療方法中卻沒有提到對有機磷中毒有主要治療作用的藥物如解磷定、阿托品等的用法用量,評價療效的指標中也沒有針對中毒程度的膽鹼酯酶活性、阿托品用量等主要指標,既沒有合理均衡藥物因素對治療效果的影響,也因評價指標不合理而無法確切評價該方法的治療效果,屬於存在較大方法缺陷的稿件,因而在初審階段就給予退稿處理,避免了進一步進入複審及專家外審流程。

4.4科研素質

首先,具備一定的科研實踐經歷者能夠更敏鋭地捕捉、緊跟科技前沿,其自身的科研實踐經歷用於編輯工作後,有助於發現科研設計中的不規範之處,從而更好地辨析稿件水平、指導作者合理修改。自然出版集團(NaturePublishingGroup,NPG)的高影響力旗艦刊物NatureReviewsMolecularCellBiology(NRMCB,3年平均影響因子為39.99)對編輯的要求為應有高學歷及科研經歷,期刊在招聘全職主編時就基於這一要求,吸納了多位有科研經歷的博士、博士後[16]。因此,科技期刊編輯的學術水平應至少與大部分科研工作者的水平相當,能夠了解研究的熱點,熟知研究的門道,才能遊刃有餘地評價其他研究者的水平,從而具備更好的科研前沿報道能力。由於科研實踐經歷大多在碩士研究生階段才開展,少數未經歷碩士階段的研究者因從事過比較完善的科研理論學習及實踐經歷,也具備一定的科研素質,因此在本准入標準對科研實踐經歷的設置中,對碩士及以上學歷或1年以上科研實踐經歷予以同等體現。其次,科研實踐階段的過程十分有助於編輯對論文的審稿及編輯加工。作為評價、編輯出版論文的科技期刊編輯而言,自身要具備論文寫作及發表的經歷,從中獲得一定的感性認識並能夠形成理性認識,才能在進行審稿或編輯加工時,做到不僅知其然,還可知其所以然,進而提高審稿或退修意見的專業性、針對性、建設性,更好地對稿件進行評價、編輯加工。撰寫、的過程就是一個進入科研深處的“窗户紙”,經過這個階段,寫作者需要將實驗階段的方法、數據進行綜合考慮,哪些指標該取捨,哪些方法該改進,數據處理該用什麼方法,論文主題如何確定,文字表達如何説明問題,如何運用書面語言、學術語言合理表達等,都需要反覆考量,這個過程能夠使寫作者的論文寫作能力大大提升。這種在論文寫作及發表過程中獲得的感性認識十分有助於科技期刊編輯工作的開展,如果缺少論文寫作經歷,編輯無法深入感受論文寫作的表達方法,十分容易在稿件處理中有“隔靴搔癢”般似是而非、拿捏不準的感受,影響對稿件的評價和編輯加工。最後,良好的科研素質對於從事編輯工作後開展編輯學研究有重要的推動作用。編輯學研究與編輯工作相輔相成,對保證期刊質量及編輯成長具有重要作用。目前,科技期刊編輯學已經破土而出並逐漸形成了良好的發展基礎,成為編輯學家族中頗具活力的一門新生的分支學科,其發展壯大需要科技期刊界研究型、學習型編輯的參與[17]。無論在哪個領域,科研工作的方法論都是共通的,無論從事編輯工作前是對哪個領域進行研究,都有利於從事編輯職業後將科研思維及方法嫁接到編輯工作中,從而更加方便、科學地思考編輯學課題、開展編輯學研究,這對於促進編輯學的發展具有積極意義。例如,具有博士後經歷的《農業工程學報》編輯劉麗英,從事編輯工作後,利用科學性思維方式研究科技期刊論文外流的情況,將其掌握的自然科學研究方法用於人文社科研究,彌補了人文社科研究在定量分析方面的不足,並探索得出了編研結合是編輯成長有效途徑的工作研究方法[18]。因此,在編輯准入機制中納入科研素質因素,將有助於實現科研素質與編輯工作“1+1>2”的效果,從而有力地助推編輯學的發展。

5實施學科專業准入應處理好的關係

5.1原則性與靈活性的關係

對編輯學科專業的准入要求應將崗位需求及編輯的個人能力結合起來,實現准入標準與崗位需求及從業者能力的有機結合。例如,在學歷方面,可按照期刊的學術水平定位及發展需求適當提高,確定選取本科、碩士還是博士學歷。再如學科專業方面,雖然可將一級學科專業相近者作為選擇對象,但這種相近性應體現為相關性密切的專業,例如與臨牀醫學相近的可為基礎醫學、臨牀藥學等,與中醫學相近的可為中西醫結合、中藥學等。

5.2學科素養入職前限定與入職後再培養的關係

入職後再培養是目前醫學科技期刊提高編輯學科素養的主要方法[19-21],但再教育的效果往往受限於編輯的學科知識結構、專業背景、職業興趣、學習能力等。如在入職前沒有必要的專業學術積累,則編輯對崗位職責的承擔能力較低,個人職業發展比較緩慢,無論對編輯部還是個人都是一種資源浪費[6]。如果説入職後再教育的目的是將編輯職業嫁接於從業者先前的學業或職業生涯中,使從業者在編輯領域中獲得新的職業生命形態,那麼選擇優良、富有生命延展力的可嫁接樹苗,就是決定嫁接成果———是否能在編輯崗位煥發職業第二春的首要要素。學歷、專業背景、知識結構、科研經歷等學科素養屬於基本固定的因素,如在入職後再教育則收效緩慢,且時間成本較高,少則幾個月、多則幾年。應在入職時通過准入標準使學科素養得到必要的保證,可使編輯在較高的專業起點上進一步在編輯工作中提升學科素養,更好地適應未來的學科發展。

5.3學科素養與編輯業務能力的關係

科技期刊管理者在吸納新編輯時常常需要衡量的是,如何在入職要求中協調學科素養要求與編輯出版業務能力、計算機能力、新媒體技能、營銷能力等編輯業務能力要求的關係。根據筆者多年來對青年編輯的帶教實踐,編輯基本功可在入職後通過參加全國出版專業考試、自學、帶教、各種形式的再教育等方式在1~2年內完全掌握,因此筆者認為,考慮到學科專業能力對從事科技期刊編輯工作具有重要的支撐性作用以及這方面要求的不斷提高,入職時的考察要求應側重於學科專業方面,編輯業務能力則可通過入職後再教育予以提升。

5.4學科素養與職業興趣的關係

對於編輯工作這項“幕後”工作來説,對職業發展起長遠作用的是從業人員的興趣,好的編輯應是淡泊名利、志存高遠的人。對於一個打算長期從事編輯工作的人來説,興趣在拓展職業發展空間中的作用遠超過專業技術本身的作用,即使專業水平並不高,但依靠對編輯事業的興趣,也完全有可能突破自身的侷限,開拓出編輯事業的新天地。如果從業人員已有較高的學科專業水平,但在編輯職業中找不到興趣點、拓展不了職業空間,無法將自身的學科專業與編輯工作進行良好的融合,也難以發揮一個合格編輯的作用。因而,對編輯職業的興趣應是考量的一個重要方面。

5.5實施學科專業准入標準的利弊

博士學歷論文 篇二

一般情況下有是三種結果:

第一種論文審稿通知是錄用。論文被錄用了的話,雜誌社會發送錄用通知給作者,如果期刊有審稿費,作者需要繳納相關的費用,然後就是見刊。

第二種論文審稿通知是退稿修改,大修或者是小修。如果是退稿需要進行修改的話,作者一定要按照審稿人所給的修改意見進行修改,千萬不要馬虎不在意,這是決定論文能否順利發表的關鍵因素。

第三種論文審稿通知是拒稿。被拒稿原因有很多,可能是稿件質量差、類似的稿件很多,論文不符合期刊的範圍、一稿多投、缺乏原創性等原因。

當然,除了論文本身的問題之外還有某些重要因素也會影響期刊的決定,比如説以下幾種情況:

①投稿量:越好的期刊投稿量就越大,被拒絕的的論文數量肯定也就越多,就算是高質量的論文也有可能被拒稿。

②期刊主題:期刊編輯可能會在特定的時間選擇符合期刊主題的論文,因此不符合的會被直接拒稿。

③多篇同一主題:如果有很多篇同樣主題的論文,期刊編輯當然是進行對比選擇最好的那一篇。

想要投稿核心期刊,首先政治立場要正確。這個相信大家都心知肚明,就不再過多闡述了。學歷和資歷要求,主要就是什麼學歷要具備多長時間的本專業研究年限等。

現如今單位評高級職稱,或者碩士畢業,博士生畢業都是需要發表核心期刊論文,大家也都知道核心期刊難度較大,對於論文的質量要求是非常高的,而且要求論文的原創度,所以對論文重複率有一定的要求。這也是為了防止學術論文造假,學術不端等行為。地域的不同,期刊的不同對於出重率也略有差異,在投稿前對論文的是很有必要的,提醒大家想要投稿核心期刊論文一定要堅持原創,不要抄襲。

最關鍵的還是期刊的選擇,很多假刊、套刊出現,這時作者要特別注意一定要選擇正規的期刊。很多作者就是因為期刊的選擇不當導致論文不能發表。尤其是對於需要評職稱的人員來説,是職稱評定重要的審核標準,所以説作者在選擇期刊的時候一定要多加註意。

首先編輯需要向作者瞭解基本的情況,包括論文的研究方向、有沒有預期投稿的期刊、投稿什麼級別期刊、評什麼級別職稱等。

其次,再由編審老師根據以上所瞭解的情況綜合研判,並篩選1-3本合適的期刊供作者進行選擇。

第三、作者在推薦的期刊當中選定了期刊,為了確保能用,作者可以向負責部門核實是否是認可期刊。

博士學歷論文 篇三

關鍵詞:高校;職稱;改革:導向

目前,各高校掀起了人事制度改革的一股熱潮,而這股熱潮以高校職稱評審政策為龍頭,對職稱評審政策進行了進一步的調整。

縱觀高校近期出台的有關職稱評審政策調整的通知,發現有以下幾點共同走向:進一步強化學術論文的數量和質量;進一步強化科研獲獎,在評審中,獲得省部級以上科研獎勵者優先考慮;進一步強化學歷要求,除體育、藝術等少數專業外,某一年齡以下的教師,晉升副高級職務和正高級職務,須具有博士學位。

近年來,各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和各種職稱評審政策紛沓而來,高校新的職稱評審政策調整本不足為奇,但細讀之餘,還是不禁疑問重重。

一、高校職稱評審政策調整的導向問題

導向之一:教師的評審條件很少提教學質量,只談科研任務和論文。“科研壓倒教學”是各高校的通病。高校教師職稱晉升標準大談科研任務,而對教師的本職工作教學,卻隻字不提,這種重科研輕教學的風氣不能不引起教育工作者的警覺。眾所周知,高等教育有三大職責:育人、科研和社會服務。這三大職責中,培育人才位居首位。況且,我們都知道“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的古訓,這“傳道、授業、解惑”哪一項能離開教學活動的開展?為什麼以教學為天職的教師,在其職稱評審的政策中,卻忽略教學的重要性?強調“要進一步強化科研獲獎”,卻不見得有“進一步強化教學獲獎”的蹤影。事實上,教學獲獎是教師本職工作優劣的一個評判標準。在教師評審打分中,各種層次的教學獎可以根據其級別摺合為分數,為教師職稱評定增加砝碼,對於教學特別突出的教師,可以實行破格晉升。但現實中重科研輕教學的傾向就好比一根無形的指揮棒,指引廣大教師把工作重心傾向科研,對於教學任務只須敷衍和應付。現在,高校普遍存在着忽視教學的思潮,有一部分教師是一本教材用幾年甚至十幾年,知識已是爛熟於心,教學是老生常談,寫教案、備課、批改作業全省了。“做課題,搞科研”則成了重中之重。某些高校對於工科教師科研任務規定得很重,科研任務與經濟效益直接掛鈎,使部分科研能力不強的教師疲於奔命。甚至因為要完成科研任務而擠佔了教學上應花費的時間和精力,導致教學質量開始下滑。特別是年輕教師,教學經驗少,科研能力尚弱,如果在他們剛剛步入講台的時候就要擔心科研任務,往往教學就要受到影響和牽連,最終導致教學不過關。

在這裏應該強調的一點是:不是否定高校教師搞科研,而是高校應該搞科研,但對教師則應實行校內分工,因人而異。大部分人以教學為主,少數人以科研為主,也可教學、科研輪流進行。

我國有人將高校教師分為教學型、科研型、雙優型、雙差型四類。這種分發不一定正確,但至少可以説明教學與科研能力能否完整地統一於同一個體身上,問題是比較複雜的。所以,評職稱時,如只有統一標準而不能照顧差別,勢必嚴重挫傷一部分教師特別是教學型教師的積極性。

此外,某些教師的科研成果差些,還與他們所教學科有關,或者説是學科特點影響了他們的科研成就。一般而言,應用學科較基礎學科、社會學科較自然學科出成果相對容易些。解決辦法是:評職稱時,對從事基礎學科教學的教師,科研成果不宜作過高的要求或限制太嚴,不一定要求有創見。如編寫出有特色的教材,有關教學法的文章均可作為評職稱依據。

另外,在職稱評審過程中,往往重科研數量而不重質量,表現為只注重論文的篇數和發表級別的高低,而缺乏質量觀念、精品意識。實際上,發表文章級別高低並不能完全代表課題意義的大小、成果質量的高低。何況課題的獲得、論文的發表離不開各種複雜的背景、關係。還應將教師的教學理論素養、教學藝術水平列入學術水平範疇。

因為學科專業水平並不等同於學術水平,教學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在送交評審的科研成果中,應有教學法、教學改革方面的論文要求。

導向之二:整個職稱評審政策調整主要針對教學人員一般説來,高校內的教職工除專任教師、教輔人員、科研人員外,還有各級行政人員和後勤人員,其中教師人數佔總教職工人數的比例一般不足50%。但整個職稱政策調整主要針對教學人員,至於校內其他教職工的評審標準則基本不變。在這一點上可以看出,學校對教師系列的職工是高標準和嚴要求,而對其他在職人員則是低標準和鬆要求,而且整個調整過程中,最高學歷要求和外語水平只適用於教師。其他人員則不適用最新學歷規定。由此可見,對於教師和其他人員的職稱晉升實行的是明顯的雙重標準。高校是研究高深學問的地方,而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授者,必然要求更高、標準更嚴。如果只因教師要傳授知識給學生,就必須站在時代的最前沿,那麼作為高校內其他培育學生的崗位,作為高校服務師生的其他行政、後勤人員不也應該加強自身的修養,提高專業水準嗎?現在,追求全面發展的大學生已不僅僅滿足於課堂上的知識傳授,他們更期盼能在校園內接受到全方位的教育與服務。如果只對講台上的教師進行要求,而對其他教職工聽之任之,這違反了公平和統一的原則。設想一所高校由三流的行政和管理人員來管理一流的教師,怎能保證一流的教學和科研,又怎能培育出一流的學生?為了提升學校的實力,我們不僅要求教師要站在學術和教學的最前沿,而且我們也期盼行政管理人員能站在專業管理水平的至高點上,同時也希望後勤人員能提供最專業、最優質的後勤保障。仔細思量,我們不難發現目前全國高校普通存在着這種一談到高校人事制度改革首先針對教師的默契。

這實際上是一種“官本位”的思想。難怪有人感歎:除了學生,教師是高校內真正的弱勢羣體。

導向之三:教師職稱評審中的唯學歷論教師評審中的唯學歷論是近年來一個越來越明顯的趨向。以某一高校為例,新評審條件規定“除少數專業外,1962年12月3lEt以後出生的教師晉升正高級職稱,1968年12月31日以後出生的教師晉升副高級職稱,必須具有博士學位”。這就意味着現年小於44歲的副教授和現年小於38歲的講師為了一紙博士學位而必須重進課堂,寒窗苦讀,否則其職稱就只能終身停滯不前。可想而知,在職稱和學歷的雙重擠壓之下,許多已過不惑之年而學歷仍只是本科的教師們將會面臨着極大的精神壓力。眾所周知,前幾年,本科學歷的教授的俯拾皆是,而如今留校執教的助教原則上只考慮博士生。這也難怪現在人們重提“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設想如果此職稱評審的調整從重點大學推廣到全國,往Et的大學校園裏該會增加幾多白髮碩士和銀髮博士。

伴隨着教師職稱評審中學歷要求的水漲船高,高校在職教師掀起了一股盲目的讀書進修熱。一部分理工科專業教師為了儘早拿到更高的文憑,不惜放棄自身的專業另換一門文科專業攻讀博士學位。

究其原因,並非對新專業感興趣,而是理工科專業的博士學位不僅難考難讀,而且學習年限又長於一般的文科專業。

在職稱評審的學歷高壓之下,他們只好改弦易轍,選擇一門專業性不強的軟學科以保文憑速成。這樣無形中又助長了文憑的泡沫,擴展了唯學歷論的怪圈。

雖然職稱評審政策的調整正在探討之中,但實際上,唯學歷論的不良風氣已開始在高校外越刮越猛,甚至有些地區已進入學歷高消費的時代,一紙高文憑成了就業市場上的一塊敲門金磚。

二、高校職稱評審政策將給高校帶來新的動盪

進入新世紀,高等教育進入了其發展的最好時期,高校教師們終於可以學有用武之地,發揮才智、報效祖國,但此時過於嚴苛的教師職稱評審條件無疑會給高校帶來新的動盪。

重科研輕教學的職稱評審傾向猶如一把雙刃劍,雖能保證教師科研任務的完成,但卻以犧牲教學質量作為慘痛代價。教育質量是高等教育永恆的生命線。如果高校片命追求科研量,使教學退居次要位置,無疑是本末倒置。雖説科研活動也能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但這是以兼顧科研與教學為首要前提。在不衝擊教學質量的前提下,科研水平的提高確實能為教學提供最新的教學內容、更新傳統的教學方式、避免理論與實際的脱節。但若是厚此薄彼或顧此失彼,則易滑入降低教學質量的流弊。每位教師的工作精力是有限的,工作時間也不可能無限制地延長,如果教師為了職稱的順利晉升而偏重科研,無疑就會放鬆對教學質量的嚴格要求,減少對教學的投入。

另外,重科研輕教學的職稱評審傾向致使一部分教師不注重教學,而是不擇手段地去“弄”科研。有些教師東拼西湊抄出自己所謂的科研論文;有些教師不惜花高價請高人為自己寫文章;更為可笑的是,有些教師投機取巧,同一篇文章可以被不同人使用評同樣的職稱。公務員之家

重學歷的教師職稱評審標準會給教師造成過大的心理壓力。本來教師屬繁重的腦力勞動者,如果校方非但不能提供舒解本身的工作壓力的有效渠道,反而在業已不堪重負的教師身上新增職稱評審的負擔,這無疑會給高校教師疲於奔命、心力交瘁。近年來有關中青年知識分子“過勞死”的報道多了起來,而這實際上是知識分子心理壓力過大的一個側影。從壓力大小與績效水平高低之間的關係來看,過高的心理壓力反而不利於個人績效的發揮。若要充分發揮教師的績效水平,壓力只能保持在中等狀態,否則就會抑制教師的潛力發揮,嚴重時導致教師終日焦慮,效率低下。

過高的職稱評審標準,可能又一次引發教師隊伍的不穩定。當教師無法正面接受過高心理壓力時,就會採取逃避壓力——跳槽的辦法,即引起高校教師人才的外流。儘管近幾年高校教師待遇有所提高,但教師大多不滿足於低層次的物質享受,而是更注重自身價值的實現。如果高校“唯科研和學歷是瞻”的偏好使教師無法感受到教書育人的工作樂趣和成就感,那麼很多教師就會選擇到社會上去重新就業和重新定位,而實際上這是稀缺的高級教育人才的一種流失。據統計,高校中優秀人才大多流向外企和商界,除了經濟上的考慮外,這主要是因為外企“輕學歷,重能力”的靈活的用人制度能給他們提供實現自身價值的廣闊空間。在人才流動日益普遍的今天,高校教師的外流,尤其應引起有關人事部門的高度警覺。

“大學也,謂有大師者也”。一所高校必須有著名的學者或大師,才能吸引莘莘學子。為了大學的將來,高校應該更加關注教師,應該創造更寬鬆、更人性化的治學環境,激勵他們勇攀科學高峯。

參考文獻:

[1]、袁祖望。高校重科研輕教學現象透視及糾偏。汕頭大學學報

[2]、錢裏羣。中國大學的問題與改革。天津人民出版社

博士學歷論文 篇四

研究生學院

學校基本情況

1,在校生

2,師資力量

3,重點學科

4,學位授權點

一,答辯前需要完成的任務

1,培養計劃開學後前三個月完成

2,教學實踐,臨牀實踐(P19)

●校本部研究生:帶一個小班,一學期;工作三年以上同學可講部分章節大課。

●臨牀學科:教學與臨牀累計半年,教學實踐不少於2個月。

3,開題報告和課題研究計劃(第二學年)(P38)

博士二學期末,三學期初

碩士三學期末,四學期初

4,課程論文中期檢查情況表(五學期完成)(培養手冊P12)

有何困難要儘早反映

5,中期考核表(培養手冊P13-14,續P26)

1)思想政治鑑定表

2)科研能力評議表

3)考核小組評議意見表

6,學術活動情況表(培養手冊P16)

7,情況(新)必須達到以下要求,才能授予學位,否則將緩授學位:

●碩士生

科研型在其申請學位之前在國內核心刊物至少發表1篇學術論文(可以是文獻綜述).

臨牀型碩士生在其申請學位之前必須發表1篇文章(可以是文獻綜述或病例報告).

●博士生

科研型博士生至少有2篇,其中1篇必須在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來源核心期刊發表,另1篇必須在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來源期刊發表(擴展庫)

臨牀型博士生至少有1篇論文在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來源核心期刊上發表。

發表文章認可方式

1)第一作者發表的論文以1篇計入統計數,第二作者及以後者不計。

2)在學期間正式發表或已被錄用的論文清單必須附在本人學位論文中,發表國內論文必須第一作者單位,通訊作者單位署名重慶醫科大學及署名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

3)在申請學位時,同時附交所在刊物的該期封面,目錄及本人論文第一頁複印件或清樣的複印件,錄用通知不算。

8,申請科研課題情況

博士生申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或衞生部課題;

鼓勵碩士生申請省,市級科研課題,完成一份合格的課題標書。

9,論文預答辯及博士生自評學位論文(P41,培養手冊P18-21)

要求答辯前三個月完成,校內專家即可。

10,研究生學位論文格式的統一要求(按圖書館要求)

模版在圖書館網頁上下載

博士生論文若超出160頁,建議雙面印刷

放假後圖書館將不再接收論文修改

11,研究生學位論文答辯的有關規定

(重點學習)

1)學位論文必須由學校圖書館統一製作。

2)申請答辯程序

●碩士生:

完成培養計劃

填寫答辯手冊,專業,專業外語考試

院(系)審查,領取答辯材料(答辯前兩週)

答辯

分委員會討論後,材料報研究生學院

向圖書館提交論文(4月20日前)

●博士生:

完成培養計劃

向圖書館提交論文(5月1日前)

填寫自評表,論文盲評,交研究生學院

專業,專業外語考試,填寫答辯手冊

導師,院系簽字蓋章後將答辯手冊交研究生學院,領取答辯材料。1周後必須領回才能答辯。(答辯前兩週)

答辯

校學位委員會審定

●在職申請學位(包括高校師資)

完成培養計劃

本人申請,單位同意

向圖書館提交論文(4月20日前)

專業,專業外語考試,填寫答辯手冊

研究生學院審核,領取答辯材料(答辯前兩週)

答辯

校學位委員會審定

3)評閲人及答辯成員(科研型研究生)

●碩士論文答辯評閲人2-3人(外單位專家1人),答辯委員會3-5人(外單位專家佔1/3),成員至少應是碩士生導師,原則上同一單位不能同時聘請2位專家,答辯委員會主席原則上為校外專家。答辯委員和評閲人可重疊1人。

(校本部,臨牀學院,第二臨牀學院,兒科學院等算不同的單位;高校師資與同等學力人員與面上研究生一致)

●博士論文答辯評閲人由7位專家組成,其中2位為校外盲評專家,由研究生學院統一送學位論文進行雙盲評閲,2份雙盲評閲都通過後才能答辯,若其中1份未獲通過,可按專家意見修改後再送審一次;另外5位專家組成答辯委員會,其中1/3以上的為外單位專家,2/3以上的專家為博士生導師,原則上同一單位不能同時聘請2位專家,答辯委員會主席須由聘請校外博士生導師擔任,5位專家亦參加論文評閲,並寫出簡單的評閲意見。勿需再另請其他的論文評議人。

答辯人員參加評閲費用事宜

盲評事宜

4)答辯完成時間

碩士生:5月25日前完成答辯

博士生:6月10日前完成答辯,原則上盲評結果回來後才能答辯,如盲評結果未回來答辯,後果自負!

超過以上時間將不再受理,授予學位時間將順延一年。如不能按期答辯者,須在3月份內寫出延遲答辯申請報告,由導師,院(系)簽署意見後報研究生學院和主管校長審批。

5)答辯經費

碩士生:1200元

博士生:2000元(扣去盲評550元,自己支配的只有1450元)

統一由校財務處負責管理

6)答辯材料(按以下順序)

●科研型碩士生:

專業和專業外語考試試卷

培養手冊

實驗檢查記錄單4份(其中1份綜合表)

答辯手冊

論文評閲意見表2—3份

答辯表決票3—5張

獨創性聲明

另:畢業生登記表一式二份收齊後直接交研究生學院學生工作辦公室,不裝入檔案袋中

●臨牀型碩士生:

專業和專業外語考試試卷

培養手冊

訓練手冊

輪轉考核表3—5份

臨牀能力考試及學位論文答辯情況表

臨牀型論文評閲意見表2份

答辯表決票3—5張

獨創性申明

另:畢業生登記表一式二份收齊後直接交研究生學院學生工作辦公室,不裝入檔案袋中

●科研型博士生:

專業和專業外語考試試卷

培養手冊

實驗檢查記錄單6份(其中1份綜合表)

答辯手冊

自評表

論文盲評評閲書2份

預審表

投外文登記表

答辯委員評閲書5份

答辯表決票5張

獨創性聲明畢業

另:畢業生登記表一式二份收齊後直接交研究生學院學生工作辦公室,不裝入檔案袋中●臨牀型博士生:

專業和專業外語考試試卷

培養手冊

實驗檢查記錄單6份(其中1份綜合表)

訓練手冊,輪轉考核表3—5份

臨牀能力考試及學位論文答辯情況表

自評書

預審表

投外文登記表

臨牀型評閲書5份

答辯表決票5份

獨創性聲明

另:畢業生登記表一式二份收齊後直接交研究生學院學生工作辦公室,不裝入檔案袋中特別説明

●同等學力申請博士/碩士學位人員另需補充以下材料:

①本人申請學位的書面申請書,需所在單位簽署同意申請的意見

②單位推薦書1份

③專家推薦書2份

④最後學歷證明覆印件

⑤綜合和英語全國統考的合格證書複印件

⑥兩寸彩色免冠照片一張(背後寫上名字)

⑦學位申請費1000元學位證工本費50元

●高校教師在職申請碩士學位人員需補充以下材料:

①本人申請學位的書面申請書,需所在單位簽署同意申請的意見

②單位推薦書1份

③專家推薦書2份

④最後學歷證明覆印件

⑤兩寸彩色免冠照片一張(背後寫上名字)

●檔案袋上請註明:學號,姓名,專業,導師,臨牀型或科研型

●授予學歷人員登記表(博士,碩士,在職):研究生自行在圖書館網上下載相應的表格,填寫後打印1份交所在院系研究生管理部門(在打印件下面註明科研型或者臨牀型),並將電子版(文件命名為學號姓名。doc;如S04201張三。doc)發送到:抄送到;各院系務必於3月20日前將打印件交研究生學院。

●學位論文直接通過圖書館交給研究生學院

博士交4本碩士交3本

●以下材料需要到校圖書館網站中下載

(圖書館—讀者服務---論文製作—研究生學院通知)

科研型博士生:答辯委員評閲書5份,自評表臨牀型博士生:自評表,臨牀能力考試及學論文答辯情況表

臨牀型碩士生:臨牀能力考試及學位論文答辯情況表

在職申請學位人員(科研型):單位推薦表

畢業研究生登記表一式兩份

注意:所有材料用A4紙打印,多頁的需左側裝訂

二,學習"碩士,博士學位授予工作實施細則"

三,學習"臨牀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臨牀能力考核及學位論文答辯的暫行規定(試行)"(見word文檔)

四,學習"在職人員以研究生畢業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授予工作實施細則"

從2006年起,國家不再頒發學科綜合和英語考試的合格證書,請在網上下載成績單,3月23日(星期五)到研究生學院蓋章,逾期不再辦理。

五,學習"關於統一使用研究生實驗記錄本的通知"(工作手冊續P32)

請各院系於3月20日前將實驗記錄再次檢查後不合格或者未交者的名單交研究生學院,這部分學生可以答辯,但不能提交各分委員會和校學位委員會討論其學位。

六,學習"博士研究生應用外文撰寫論文的暫行規定"

七,學習"優秀博士,碩士學位論文評選辦法"

入圍條件:博士生為1篇SCI或5篇CSCD核心庫論文;碩士生為1篇CSCD核心庫論文。

八,學習"關於要求我校研究生學位論文加入CNKI數據庫的通知"

國家圖書館

九,講解"答辯手冊"

十,講解各種研究生登記表如何填寫(見word文檔)

博士學歷論文 篇五

一、量化考核指標體系的建立

隨着近年來醫院各項業務突飛猛進的發展,加大了對博士、碩士高學歷專業技術人員的引進,加之鼓勵在職學歷教育,醫院專業技術人員的學歷層次有了較大的提高。學歷的提高使職稱晉升年限縮短,從而使符合聘任條件的人員增多與指標空額的矛盾逐年遞增。晉升職稱能否做到客觀公正,除直接關係到應聘人員工資福利等切身利益,還影響到廣大專業技術人員的積極性、創造性及醫院正常的醫療秩序和人際關係。2007年在院領導的指導下,本着積極穩妥的原則,對我院職稱評審工作進行了改革。針對醫院現行的專業技術職務聘任中存在的問題,通過整理現有聘任資料,借鑑其它醫院實例,選取符合北京市職改文件規定的任職條件的評價指標,與業務主管部門討論制定量化評價指標,並提交院高評委會上進行討論,篩選出有效、可行指標,並計算出每項指標的加權總分值,確定指標權重。經過深入細緻的調查,充分醖釀,反覆測算,幾經修改,建立了一套以職業道德、科研教學、臨牀技能等為主要內容的量化評分體系,經過3年的運行,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

二、量化考核指標具體內容及評分細則

三、考核指標體系的運用

我院在專業技術職務聘任上採取量化計分法已有三年,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它以客觀標準為依據,全面公正評價個人成績,避免了憑主觀印象投票的不合理現象,避免了人為因素,增加了工作透明度,使聘任標準有據可依,便於羣眾監督,對應聘人員起到良好的激勵作用。這一方法,讓專業技術人員看到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努力就會有回報,醫院內形成一種比、學、趕、超的良性競爭氛圍,各學科發展的內動力被激發出來。普遍認為對個人業績等進行規範化計分,導向性強,根據分值排出順序,結果一目瞭然,自己為什麼沒評上心中十分明瞭,並且心悦誠服,只有努力工作,積極創造條件爭取來年再上。明確的考核要素對員工的價值觀和行為有極大的導向作用,是醫院發展中的潛動力。三年間,我院開展的新技術新項目121項,其中部級課題10項,北京市重點攻關項目29項,區級醫學科研基金立項8項。全院科研氣氛濃厚,成果喜人。

四、存在的問題

第一,通過三年的實踐發現,在取得顯著成績的同時,也出現了許多問題。評價指標不合理,重硬件輕軟件。申報條件中的硬件是指學歷、任現職時間、外語和計算機水平、數和SCI、MEDLINE、EI收錄情況,科研課題、專利發明、獲獎情況等,這些硬件是可以量化,也容易操作的指標。而診療質量、工作業績、創新能力等不容易量化也不能進行有效評估的指標,只是交到評審委員會上進行主觀評分。在評審實際操作中,概念性指標偏多,剛性指標偏少,導致評審過程中出現重論文、輕實踐,重學歷、輕能力,重資歷、輕實績的評價導向。不加強臨牀業績的考核,容易造成衞生技術人員急功近利,不安心臨牀工作,把重點放在做科研、寫SCI論文上。而我院是一所二級專科臨牀醫院,其結果會直接影響醫院的醫療質量。第二,一些人在獲得高級職稱後,便失去了動力,享受着高待遇但作為不大或無所作為,這在醫院正高職稱的人員中表現尤為突出。據統計,個別正高職人員在聘任後的5年中,未發表過一篇論文,導致公平競爭原則的扭曲,不利於醫院醫療工作的進一步發展。

博士學歷論文 篇六

一、基本原則

1、按需派出。教師外出進修依照學校學科發展規劃之要求進行,進修專業、進修內容、進修地點必須以學校需要為前提條件。不符合學校學科建設和學科發展要求的進修活動,學校不予支持。

2、擇優推薦。在個人申請的基礎上,各部門和人事處根據年度進修計劃及申請人員過去若干年的工作業績予以選拔和推薦。

3、分類管理。學校將根據目前國內進修的性質和特點進行分類管理。

4、費用分擔。進修費用(學費、交通費、住宿費)以學校承擔為主,原則上進修者所在單位和進修者本人均應承擔一定比例的進修費用。

5、總量控制,適度培養。即實施個人脱產進修年限和進修費用總量控制。

6、簽約派出,違約賠償。各類進修人員在外出進修之前,必須與學校和所在部門簽訂進修協議,明確三方的權、責、利,切實提高進修效益,確保進修效果。凡未按協議書規定履行各自職責者,違約方需向非違約方按規定賠償經濟損失,並按協議規定賠償違約金。

二、管理辦法

(一)學歷教育

學歷教育是指我校教職工攻讀碩士學位和攻讀博士學位並在取得學位後回校工作的進修行為。

1、相關學歷畢業者服務期滿方可報考碩士或博士。

2、近三年教學科研工作量不滿者原則上不得報考。

3、經學校批准報考外校定向或委培碩士研究生者,其每年往返一次的交通費(火車硬卧)及經事先批准的住宿費由學校承擔,學費由學校承擔70%,進修者個人承擔30%。經學校批准報考定向或委培博士者,上述三項費用由學校全額承擔。

4、各部門可根據學校規定的報考條件對申請學歷進修的教師視其工作業績及本系的實際工作需要,提出批准其提前一年報考或推遲報考的建議,經學校批准後執行。提前報考我校具有碩士學位授權專業者,其上述三項費用按上款規定執行。提前報考外校者,所在部門須承擔30%的學費,應由學校承擔的部分相應遞減。

5、學校鼓勵教職工在職申請碩士或博士學位。取得碩士或博士學位前所發生的費用由個人承擔,待其取得學位後,學校報銷相關費用,報銷範圍為每年往返一次的硬卧火車費、經事先批准的住宿費和經事先批准的學費。在職申請取得碩士學位者,學校報銷以上總費用的40%,所在部門承擔總費用的30%,個人承擔總費用的30%;在職申請取得博士學位者,學校全額報銷相關費用,報銷範圍為每年往返一次的硬卧火車費、經事先批准的住宿費和經事先批准的學費。

6、攻讀全國聯考形式的各種專業碩士學位者,只限相關人員報考。

7、專職輔導員服務期滿兩年後,可以報考我校具有碩士學位授權的專業,第一年的學費由輔導員本人承擔,其餘費用由學校和所在部門承擔。服務期滿三年後,既可以報考我校具有碩士學位授權的專業(費用由學校承擔70%,所在部門承擔30%),也可以報考外校定向或委培碩士(學費由本人承擔30%)。服務期滿四年後,攻讀定向或委培碩士所需費用由學校全額承擔。

8、在黨政管理及教輔崗位工作的教職工,擬申請脱產攻讀學位,須在我校工作須滿八年,進修專業須與其從事的工作相符合,在讀期間佔所在部門編制。欲在取得學位後轉為專職教師者,需事先徵得所學專業所在教學部門和人事處的同意,在讀期間佔學院編制。上述人員進修所需費用由人事處根據不同情況以協議方式約定承擔者和承擔比例。

(二)非學歷教育

1、博士後研修

(1)學校不支持已獲博士學位的教師繼續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

(2)攻讀博士學位的教師在攻{}讀博士期間,以第一作者身份且以新疆師範大學為第一作者單位在《中國科學》和《中國社會科學》上2篇,或以上述名義發表的論文被sci全文收錄2篇,或以上述名義承擔部級科研項目且科研經費理科在30萬元、文科在10萬元(以實際到達我校科研帳户的經費為準,須由科研處認定)以上者,可以繼續進行博士後研究工作。

2、高級訪問學者

(1)高級訪問學者進修年限為半年或一年。

(2)高級訪問學者原則上需具有副教授以上職稱,年齡50週歲以下。

(3)過去三年教學科研工作量飽滿,且至少在省級以上學術刊物上發表過三篇學術論文。

(4)高級訪問學者的進修地點應為教育部直屬院校或區外中科院各研究所。進修專業應為我校重點發展專業。到非上述單位進修的教師須報主管校長批准。

(5)高級訪問學者自進修之日起,至進修結束後半年內,至少在本專業核心期刊以第一作者身份和新疆師範大學名義一篇。

(6)進修費用。高級訪問學者的學費、交通費和住宿費視具體情況由學校、進修者所在單位和進修者本人按不同比例承擔。

3、外語培訓

(1)來我校工作需滿三年者。

(2)從未進行過脱產三個月以上的外語培訓者。

(3)年齡應符合自治區有關文件規定。

(4)培訓語種僅限於英語、日語、俄語三種語種,學校原則上不支持初學者外出進修,初學者應立足於校內培訓。

(5)擬參加英語培訓的漢族及民考漢教師,必須達到大學英語四級水平。擬參加外語培訓的民考民教師,其hsk成績必須達到8級,講授漢語的民考民教師hsk成績必須達到10級。

(6)進修費用。學校承擔學費的60%,進修者本人承擔40%,。交通費和住宿費由學校定額承擔。

三、各類進修人員服務年限

1、不同渠道來校人員外出進修最低服務年限

*

2、具有博士後出站證明書的教師,如調離我校或辭職除應滿足上述表中規定的服務年限外,需另加4年服務年限。

3、進行專項進修(含高訪、單科、外語等進修)的教師,每進修1年,其應服務年限增加2年。

4、多次進修者,其應服務年限分段合併計算。各類進修者的應服務年限均從其進修結束之日起算。

5、學校與進修者另有書面約定者,進修者應服務年限按書面約定計算。

四、進修審批程序

1、各部門應在學年之初擬訂本部門年度進修計劃報人事處。

2、所有擬外出進修的教師需至少在預計外出進修時間之前3個月以前向所在部門提出申請。擬進行學歷教育者(在職申請學位除外),須至少在報考日期開始之日半年前向所在部門提出申請。

3、申請者本人填寫《新疆師範大學教師國內進修審批表》,由所在部門領導根據本部門年度進修計劃簽署推薦意見後,報人事處審批。

4、凡擬外出進修者,本人必須向學校如實申報過去的進修情況。弄虛作假者,一經查實,兩年內不得外出進修。

五、違約責任

凡未達到服務年限而調離我校或辭職者,須向學校賠償有關經濟損失及違約金。事先已在協議書中有明文約定的,賠償金額按協議約定執行。事先未以協議書約定的,按下列計算辦法賠償:

賠償額=進修總費用×1.4×欠缺服務年限/應服務年限

進修總費用含進修期間的工資、往返進修地點與學校之間的交通費、進修期間的住宿費、進修期間的委培費或定向費、進修期間享受我校的福利費。賠款中原由所在部門支付的費用,按比例返還原部門。

六、其他事宜

1、所有經學校批准外出進修的教師,在進修前必須與學校和所在部門簽訂進修協議書,明確各方權力與義務。不願與學校和所在部門簽訂進修協議書者,學校不予辦理任何進修手續。未與學校和所在部門簽訂進修協議書而又享受學校進修待遇者,視為與學校和所在部門簽訂了進修協議書。

2、凡經學校批准進修的教師,因自身原因放棄報考及進修機會者,視為自動放棄進修機會一次,兩年內不得報考及外出進修。

3、凡報考統招研究生(含報考碩士和博士,下同)者,來我校工作須滿規定的服務年限。經學校同意報考統招研究生而未考取者,自考試當年九月起計算,兩年內不得再報考統招研究生。統招研究生不得轉為定向生或委培生。

4、學校原則上不允許學歷進修者連續進修,即不允許碩、博連讀或博士、博士後連讀。特殊情況需連讀者,經主管校領導批准後按學校有關規定執行。

5、所有進修者應按事先協議約定的進修時間,保質保量地完成進修任務,進修期滿未完成進修任務者,應退還學校已支付的費用;需延期者,一切費用(含工資)自理。學歷進修最多延長半年。

6、所有脱產進修者(在職申請學位除外)在進修期內不得出國或出境(參加短期學術會議和學術交流除外)。

7、除不可抗力外,所有脱產進修者不得自行中止進修,無正當理由自行中止進修者,須將所有學校支付的費用退還學校。

8、本辦法未明文規定的其它進修事宜,由人事處根據教職工國內進修管理基本原則酌情處理。

9、附屬中學教職工進修事宜按其相關規定執行,不適用本辦法。

博士學歷論文 篇七

與國內史學研究生的培養一樣,美國的史學研究生也有碩士與博士兩種學位之分。從訓練模式來看,兩者沒有特別大的區別,不同的是,在美國,博士訓練的過程更長,工作量更大,要求也更高。有人將“Ph.D.”戲稱為“PiledhigherandDeeper”(“壘得更高、專得更深”)不是完全沒有道理的。就讀學位的時間而言,碩士學位一般在兩年內可以完成,博士學位的完成則至少需要5-7年,有時甚至更長。與國內的碩博士培養時間相比,美國的史學碩士訓練時間至少短一年,而博士訓練則要比國內長一倍以上。就訓練目的而言,美國的史學碩士學位基本上是一個專業知識的進修學位,強調學生在某一領域內史學知識的積累和熟練,培養學生從事有限規模的史學研究的能力。博士學位以培養大學教師和專業史學家為目標,課程訓練時間更長(如從本科直接讀博士,一般要選3年的課),外語要求更高(至少兩門),選課結束後,要通過資格考試,然後才能開始寫論文。理論上,一個史學博士不僅要系統、全面和有深度地瞭解本專業的知識,瞭解本領域的前沿研究,還要擁有一個相當廣闊的知識面。與此同時,他還必須具備獨立進行原創性史學研究的能力。同是學習美國史,博士生所接受的知識面和研究能力的訓練在深度和廣度上要非常明顯地遠遠超過碩士生。

史學博士研究生的訓練過程包括這樣幾個過程:(1)申請與錄取;(2)課程訓練;(3)學位候選人資格考試;(4)論文的寫作與答辯;(5)獲取就業和出版博士論文的機會。嚴格地説,最後一項不應算在研究生的培養過程之中,但研究生畢業後能否找到稱心如意、學以致用的工作,博士論文能否最終得以出版,出版後能否得到學術界的認可,都是很重要的問題,與學生、導師、系和學校都有關係,直接關係到系研究生培訓項目的質量和名聲。限於篇幅,我在此只討論前面四個過程的內容,並以博士生的培養過程為主。

一、申請與錄取

在美國申請讀史學研究生,手續和過程要比國內簡單。除GRE外,無需經過其他形式的全國性考試。選擇專業和學校的自由度也比較大,只要不惜報名費,一個人可同時申請多所大學。按時將要求的材料寄達學校,申請過程就算完成。近年來網絡的發展更加簡化了申請手續。申請材料包括申請表、本科學歷的成績單、碩士學歷證書和成績單、GRE成績和推薦信(3封)。母語不是英語的外國人要寄TOEFL成績。個別學校要求附上寫作樣本。與國內報考研究生相比,申請材料要多一些,但這些材料可從不同的角度反映申請人的教育經歷、專業基礎、綜合素質和接受深造的潛力。

申請材料到齊後,先經研究生院初審,合格者轉至歷史系,由歷史系的錄取委員會來做錄取決定。錄取委員會由本系教授輪流組成,其職責是負責閲讀每位申請人的材料,逐個討論,決定一個初步錄取的名單。錄取決定以集體討論的方式做出,不存在一個人説了算的情況。如遇有爭議的人選,則通過投票來裁決。初步錄取名單確定之後,有的學校會邀請申請人到學校面試,然後再做出正式錄取的決定。接到錄取通知後,申請人有2-4個星期的時間決定是否接受錄取。

一個系每年招多少研究生沒有硬性的規定,但決不是“多多益善”。除申請人的質量外,錄取人數的多少還受其他一些因素的影響,其中包括:本系的教師資源(即本系是否有足夠多的稱職的教師來指導研究生,或本系是否能夠開出足夠多的研究生需要上的課)、本系擁有的經濟資源(即本系能夠提供多少份全額獎學金或助學金,或本系需要多少助教或助研)、系內各專業之間的平衡(即美國史、歐洲國別史、古代史與其他非西方地區和國別史和專題史之間的平衡)、和本校的研究資源(即本校是否能為某一方向的博士論文提供相應的圖書資料的支持)等。另外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是市場對史學博士的需求量。研究生的培養與市場需求直接掛鈎,這是美國大學研究生教育的明顯特徵之一。如果博士生畢業後找不到教職,高教市場上出現“供大於求”的現象,院系在分配資源時就會做出相應的調整,避免造成在校研究生人口的過度積壓,減少師資資源的“浪費”。20世紀90年代史學博士的需求一度處於低潮,俄亥俄州議會一舉砍掉了該州一批州立大學的史學博士學位項目。

市場因素自然也導致了另外一種現象,即申請到著名大學歷史系讀研的人數大大增加,使進入這些學校的競爭更加激烈。1999年,我的一位學生對軍事史很着迷,立志要進普林斯頓大學歷史系去做內戰史專家JamesMcPherson的博士生。他專程到普林斯頓去了一趟,被告知當年申報該系讀美國史博士的有400多人,但該系當年只能錄取12人。市場對著名大學歷史系的錄取優勢衝擊不大,因為它們擁有一批有名和有影響力的教授,資金雄厚,能為學生提供的較好的研究和資助條件,它們畢業生的就業率相對較高,論文出版率也較高,但正因為如此,這些學校在錄取時也格外挑剔,寧缺毋濫,以保證研究生項目的質量和維護學校的名望。

要成功地獲得這些學校歷史系的錄取,申請人除了具備相當好的基礎和優勢之外,還必須非常用心地準備好申請材料。申請人的個人陳述、本科教育的背景、碩士學歷的質量、推薦信等對錄取決定都有重要的影響。如何寫好個人陳述,並無統一的模式,但必須寫得誠實可信,如果所有人在讀完之後一致覺得該申請人值得花功夫去培養,這份陳述就算是寫得成功的。推薦信的重要並不在於寫信人是否大名鼎鼎,而在於信是否寫得真實和實在。美國學術界很注重和看重“信譽”(credit),一封例行公事、千篇一律的推薦信不但幫不了申請人什麼忙,反而有損寫信人在史學同行中的名聲。

二、課程訓練

史學研究生的訓練包括兩個階段:課程訓練和寫論文。如果是讀博士學位的話,寫論文之前還要通過一個學位候選人資格考試。關於課程訓練時間的長短,各校有不同的規定,但一般來説,如果從本科直接進入博士生項目,要選3年的課才能參加資格考試,如果事先得了史學碩士再來讀博士,則可減免一年的課程。哥倫比亞大學歷史系對已有史學碩士學位的博士生在理論上仍然要求3年的課程,但如果學生在第一年的必修課程中表現出色,可減免一年的課程,只需選課兩年便可參加資格考試。

研究生的課程有必修課和選修課兩種。必修課多為基礎課,如史學史概覽、史學理論、史學方法與材料等,加上外語,這是所有人都必須選的。選修課則是根據個人的興趣和研究方向“自由”選擇,但需獲得指導教授的同意。學生進入研究生院後,系裏會事先指定一個導師負責為學生選課提供諮詢;進入論文寫作階段時,學生可根據論文方向選擇主要論文導師,但兩個導師完全可能由同一人擔任。

專業課有3種類型:知識課(lecture)、研究課(seminar)和閲讀課(colloquium),授課方式和訓練重點不盡一致。知識課以基礎知識訓練為目的,在題目和範圍的定義上很靈活。就美國史而言,有的以講斷代史為主,如殖民地史、美國革命史、內戰與重建、二戰後的美國史等,也有的以專題為主,如城市史、美國立憲、進步運動、民權運動、內戰前的美國思想與文化、美國奴隸制的起源等。授課方式以教授講課為主,課堂討論為輔,教材一般包括5-6本專著和十幾篇專業期刊論文。知識課在研究生課程訓練中佔的比重較小,但對打基礎非常有用。這種課的最大優點是既有廣度,又有深度,並有關於最新研究成果的信息。教授會提供一個詳細的閲讀書目,將該專題的重要著作分類列出,有助於深入閲讀和準備資格考試。上課時,學生可隨時舉手要求發言,提問題,與教授討論。

除考試之外,知識課一般還要求寫讀書報告。讀書報告的目的是培養學生欣賞和批判專業學術著作的能力,學生必須客觀如實地總結所閲讀的專著的內容和觀點,分析其對史料和方法的運用,以及評論其在史學史上的地位等。知識課也是研究生有機會觀摩著名教授教學的最好機會。至今為止,我對哥大歷史系EricMcKitrick和ton兩位教授的講課記憶猶新。McKitrick總是以提問開始,然後緩緩展開敍述,將前因後果娓娓道來,無論多麼複雜的題目,他都會講得清楚明瞭。他的語調永遠是和緩的,語言富有凝重的詩意,含有一種深厚的歷史感。Shenton則截然不同,講課從來不用講稿,口若懸河,妙語連珠,激情澎湃,聽課的人無不感到是精神上的一種享受。兩位教授都已經先後去世,但他們那種令人傾倒的講課風格卻令人終身難忘。

研究課是史學研究生訓練的重頭課程,其目的是邊學邊做,培養和訓練學生從事史學研究和寫作的綜合能力。研究課人不多,通常在10-12人左右,由教授篩選,有基礎者方可進入。在課上,大家圍繞一個專題進行閲讀、討論和做研究。課程由教授主持,但主角的是學生,教授更多的是扮演一個協調者的角色。課程開始時,教授會指定一些閲讀著作或論文,介紹本專題的史學史,指出哪些問題尚待進一步研究或繼續處於空白狀態等。在進行這種“熱身”式閲讀和討論的同時,學生圍繞專題提出自己的研究題目,寫出選題報告,交由全班討論。選題經教授批准後,學生便開始收集和整理資料的工作,但仍然繼續參加閲讀和討論,並將研究和思考帶到課堂上來,作為討論的內容。大家在課上交流研究的心得,分享研究的信息,並相互閲讀初稿。論文初稿寫成之後,一式兩份,一份交教授審讀,一份交全班討論。教授的閲讀非常仔細,從立論、觀點、材料的質量和使用、寫作風格、學術規範、直到拼寫錯誤的改正,一處也不會放過。個別嚴格的教授還會花時間去查對原文,或請學生出示原文。其他的成員也會作類似的審讀或質疑。最後學生綜合各方的意見,對初稿進行修改,直到教授滿意為止。

研究課可以説是學位論文寫作的演習課,它不光訓練學生的研究和寫作能力,更重要的是營造一個真實的專業研究者的工作環境,教會學生如何進行批判性的思考,如何使用學術規範,如何使用各種研究資源,如何設計研究題目,如何解讀原始資料,如何迴應他人的批評和建議。這種訓練實際上是一個鑄造學術文化或學術習性的過程,對研究生後來做學問乃至一生的影響都很大。我在賓州印第安納大學歷史系的同事分別從美國十來所不同的大學得到博士學位,我們所有人在開研究課時,方法、程序和要求非常相似。另外,凡是參加過美國史學界專業會議的人都會注意到,會議的參加者無論是宣讀論文還是做評論,他們的學術行為和語言範式相當一致,我想這些與研究生時代受研究課的訓練不無關係。

教授雖然不授課,但他的能力與研究課的效果有直接的關係。在研究課上,一個有經驗的教授不光能以自己紮實的學術功底為學生指點迷津,避免讓學生做一些重複或過時的研究,而且還能以伯樂識馬的眼力,點出學生研究中的獨到和閃光之處,幫助他們將研究課論文變成博士論文的起點。有經驗的教授上研究課,組織熟練,討論自然流動,在討論進入死衚衕時,提出具有啟發的問題,使討論能夠起死回生,“柳暗花明又一村”。這要求教授必須對選定的研究題目、史學史和資料相當熟悉,並且要有很好的語言能力,能夠聽懂學生的問題,能夠做到循循善誘。

閲讀課的工作主要是讀書和討論,通過以讀和討論為主的方式來深入研究某一專題。為保證討論質量,參加的人一般也是限定在10人左右,參加者也要被事先“篩選”。上課前,教授根據主題,給出一個閲讀書目,全班每週至少共同閲讀一本,或幾本書的不同章節。學生在上課前完成閲讀,然後到課上來討論,從著作的內容、觀點到寫作風格等,各抒己見、品頭論足。教授則在討論中穿針引線,保證討論有序有效地進行。遇到關鍵的問題,教授也會加入討論,亮出自己的觀點,學生也不必忌諱與教授觀點相左,可以辯論。上這樣的課,學生必須做到“有備而來”,不能光帶耳朵,不帶嘴巴。原則上,大家都要有所貢獻,不能只是坐享其成。每次討論大家輪流擔任“首席討論人”(leadingdiscussant),其任務是綜述閲讀的要點,提出討論問題,拋磚引玉。這樣的討論看起來像在聊天,其實不然,要想在討論中説出有用有思想的話,事先非得下功夫看書看資料。對外國學生來説,閲讀課的討論是一種挑戰,對美國學生來説相對容易,因為他們在這方面訓練很多。我認為,閲讀課對訓練學生的思辨能力、總結和提煉能力、以及表達能力特別有幫助。除閲讀之外,一般還要寫一份綜述性的史學史報告。有的教授也會要求學生就某一專題整理出一份專題研究的參考書目,為學位論文的開題報告做準備。

就我本人來説,課程訓練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過程,我有時甚至覺得在研究課和閲讀課上,從同學身上學到的東西和受到的啟發多於從教授那裏學到的東西。

三、學位候選人資格考試

課程訓練結束後,博士研究生須通過資格考試(也稱“綜合考試”),才能開始寫論文。不同學校對資格考試的內容和形式有不同的規定。有的採用筆試,有的採用口試,有的既要求筆試又要求口試。哥大歷史系的資格考試以口試方式進行的。在兩個小時的時間內,考試委員會考核學生對四個領域內的知識的熟練程度。考試委員會由4名教授組成,每人主考一個領域。美國史專業研究生的四個領域中必須包括美國史的三個歷史時期,即殖民地與美國革命和立憲時期、19世紀時期和20世紀時期。第四個領域可以選美國史以外的歷史領域或其他的人文或社會科學領域。考試委員會的成員確定後,每位教授各自向學生提供一份閲讀書目,主要是本領域的經典和重要著作。每位教授給的書目的長度不同,但每一領域大約要讀100部著作左右,這樣四個領域加起來一共要讀400本書,另加一定數量的期刊論文。每個領域內可重點準備四個專題的閲讀。譬如,在19世紀美國史領域內,我當時選的4個專題是:立憲與政黨政治的興起、內戰與重建、工業化及其後果、19世紀的移民運動與政策。教授一般會尊重學生的選擇,但前提是學生必須熟悉該領域內所有重要的歷史發展和相關的史學研究成果。當然,沒有誰能夠滴水不漏地記住每一本書的內容,但到考試時至少要做到了解每本書的主要觀點和熟悉重要的歷史發展。知識課和閲讀課的優勢在此刻就盡現出來了。考試前,同學之間自發組織閲讀小組,交換和對照閲讀筆記,以防出現大的“漏讀”和“誤讀”。

考試的時候,四位教授輪流分別提問,每人半小時左右。問題五花八門,無章可循。有的要求對某一歷史事件進行解釋,有的要求評論史學流派,有的則要求説明非常具體的歷史細節。我在口試時,主考殖民地時期史的AldenVaughan教授要我列舉至少兩名在第一代和第二代清教徒之間起承前啟後作用的思想人物的名字,並比較他們的神學觀。EricFoner教授剛剛出版了《重建》(Reconstruction:America’sUnfinishedRevolution,1863-1877)一書,卻要我評價重建憲政的得失。教授們基本上是抽問,並不斷轉換話題,表面上讓人感到有些不知所措,實際上只要臨陣不亂,沉着應答,一般都不會有問題。遇到的確不知道的問題,就説“不知道”,不要不懂裝懂,弄巧成拙。考試結束後,學生被“請出”考場,教授們閉門討論20分鐘,然後宣佈結果。通過考試者被授予.學位(哲學碩士),成為“博士學位候選人”(idate),俗稱“ABD”(allbutdissertation),即距獲得博士學位“萬事俱備,只欠論文”了。失敗者可有一次重考的機會,如再失敗,則以獲得M.A.學位(文學碩士)終止在哥大歷史系的學習。

採用筆試的學校,也是事先規定幾個領域,由教授給出幾個題目進行準備。圍繞這幾個題目,學生進行大量的閲讀。考試通常是幾個領域集中在一個星期或更短的時間內進行,學生就教授給出的題目現場寫作。寫作完成後,不同領域的教授分別評卷,然後綜合分數。有的學校還將一部分題目用作口試,有的則是在筆試的基礎上,進行口試,讓學生繼續闡述某些在筆試中未有機會講清楚的問題。無論那種方式,考前如臨大敵,草木皆兵,考後如釋重負,寧靜致遠,則像是大家共有的感覺。

四、論文的寫作

資格考試是對研究生專業基礎知識的一種抽查考試,兩個小時顯然不可能問遍所有的文題,但這個長達一年的準備過程很重要,它迫使人去讀書,寫讀書筆記,擴大知識面,實際上為寫論文作了鋪墊。進入寫論文階段後,學生便開始進行獨立的史學研究和寫作,導師所起的更多的是一個指導、諮詢、檢查和把關的作用。寫論文過程中的基本工作--從題目的構思、現有成果的檢索,材料的收集、觀點的提出、一直到最後的寫作--都是由學生獨立完成。碩士論文一般100-150頁,研究題目比較細小,需要使用原始材料,半年到一年的時間內可以完成。博士論文的要求則比較嚴格,長度沒有統一的規定,一般應該在250頁以上(我自己的論文最終寫了538頁)。長度並不是最要緊的,關鍵是題目一定要有重要的史學意義,思路和觀點要有新意,方法和材料也要有所突破,最重要的是論文必須有原創性,要能填補現有研究的空白,或修正現有研究的錯誤。

寫論文也有幾個階段,先是提出論文題目報告,然後是收集材料和寫作,最後是修改與答辯。論文題目報告必須闡述題目,列舉和評論現存的同類研究的不足,還要説明論文的構思、研究方法、章節安排、材料來源等。報告提出後,還要進行一次答辯,經選題委員會(由本專業內的教授組成)同意後,才可向系裏和美國曆史學會的“博士論文題目摘要”(DissertationAbstracts)註冊,正式開始研究。這個過程看似簡單,實際上很費神,對史學研究生尤其如此。光是評讀現存研究一項就要佔去至少半年時間,因為你不能重複別人已經作過的研究,如果有相關的研究存在,你必須老老實實地去讀並加以討論,而不能視若不見,置若罔聞。審題的教授都是專家,決不會允許這種有意無意的“疏漏”。

論文選題是否得當與能否順利完成論文有直接關係。一般來説,選題要考慮這樣的因素:重要性(即考慮所選的題目是否能對本領域有獨到的學術貢獻,是否值得花幾年的時間來做)、可行性(即在現有的時間、經費、資料資源和個人能力限制下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論文)、出版的可能性(在多大程度上這項研究最終可以達到出版的水平)。

除論文題目之外,學生在寫論文階段要做的第二個關鍵性決定是選擇論文導師。能得到名師的指導自然好,但關鍵是專業要對口和導師要有責任心。如果一篇冷戰史的博士論文由一個教殖民地史的教授來指導,其論文水平要大打折扣。這種事情也不太可能發生。在美國史學界,論文導師與學生的關係是一種長久的特殊關係。學生不僅在選題和寫作論文時需要導師的指導,在爭取研究基金、謀職、出版以及得到教職後晉升等方面也需要導師的長期支持。所以,對於學生和導師來説,這種關係的建立是一種非常慎重的選擇和決定,必須帶有強烈的信譽感和責任感。在某種意義上,學生的研究事業往往成為導師學術生涯的一部分。如果仔細閲讀美國曆史學家的第一本專著(多以博士論文為基礎),我們不難發現這種特殊關係的重要和深厚。

我的感覺是,美國研究生培養體制與英國和國內採用的導師制是有區別的。據我的觀察,英式和國內的導師制強調“一對一”的指導方式,教授通過手把手的“傳幫帶”,按自己的水平和學術標準,對每個由自己精選的學生進行精雕細刻,而學生也有大量的機會和時間聆聽導師的教誨,按教授的期望和建議來寫作論文。美國的導師制有些“批量生產”的味道,一個教授同時指導同一級和同一班的數名研究生是經常的現象,學生與導師的見面都是提前預約,而非隨心所欲,想談多久就談多久。因為導師花在每個學生身上的時間有限,學生必須具備高度的獨立性、能動性和創造性,事事指望老師的幫助既不可能,也不現實。著名大學將博士研究生的錄取門檻設定得很高不是沒有原因的。在這種體制下,同學之間反而有可能形成一個非正式學者同盟,既相互競爭(同一專業的人尤其如此),又相互提攜。我離開丹佛到紐約去讀博士學位的時候,當初介紹我到美國留學的ardsonJr.教授送我幾句格言式的話,其中一句是:“Makefriendsamongyourpeersbecausetheyaregoingto

beyourcolleaguesfortherestofyourcareer”(在你的同學中結交朋友,因為他們將是伴隨你學術生涯的同事)。我後來的感覺正是如此。

研究和寫作過程中的最大挑戰有兩項,一是資料的收集,二是研究經費的籌集。美國各校的圖書館專業服務的水平很高,主要大學的圖書館本身就是重要的資料儲存地,館際互借也會找到本校沒有的書籍,但這些仍然無法取代必要的檔案研究。美國史的研究如此,非美國史領域的研究更是如此。所以,落實和尋找資料非常重要。研究課的訓練在這種時候會派上用場。

研究資金的籌集則更具有挑戰性。一般來説,有三種獲取研究基金的途徑:一是爭取本系和本校的論文研究基金,在這方面,資源充足的學校顯然有優勢;二是向校外的基金會、史學界專業組織或著名的圖書館等申請。這兩種情況都是純基金,即除了將錢用於論文研究,不含其他義務。第三種方式是從本系獲得做助教、助研或開課的機會,一邊上課,一邊進行自己的研究。還有的人可能連在本校教書的機會也沒有,則只能去找其他的工作。在後兩種情況下寫論文,時間上會很緊張,需要堅強的意志力和有效地利用時間,非常辛苦。許多人遲遲不能完成論文乃至最終放棄,不是因為懶惰,而是因為八小時工作之後所剩下的時間和精力有限,無法以整體性和連續性的方式進行資料研究。我的一位同學用了12年的時間才拿到博士學位。寫論文時,他在一家社區大學兼職,繁重的教學佔去了所有的時間,寫作與研究一拖再拖。這種情形在哥大已經開始得到改正,一方面校方儘量為學生提供研究基金,一方面也規定博士學位的學習時間一般不得超過7年。

論文初稿寫出後,分章交給導師閲讀評審。導師的審讀因人而異,嚴格的導師看得很仔細,主要從史料、觀點、結構等方面提出意見。這個時期的寫作專業性比較強,也非常規範,如果學生交上來的初稿有拼寫錯誤、引用不規範等問題,導師是會非常吃驚的,甚至懷疑你是怎麼通過研究課的。導師讀完初稿後,提出修改建議。導師看過修改稿並同意答辯後,論文初稿才可分發給答辯委員會的其他成員。在哥大歷史系,答辯委員會由5人組成,3名(包括導師在內)來自本系,其餘2人來自外系,如果來自外校,需經系裏同意。我的論文討論重建時期的黑人選舉權問題,答辯委員會除歷史系的3名教授外,還必須分別從法學院和政治學系請兩位專家。論文初稿提前一個月送交到各位教授手中,給他們充裕的時間閲讀。答辯時,在答辯人扼要綜述論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成果之後,委員會的每位教授每人有半個小時的提問時間,導師不提問,只作簡單介紹。教授的提問基本上集中在論文的方法、研究的深度和廣度、論文觀點的説服力等方面。有的時候,答辯人也會被要求對論文的某些觀點、章節和歷史細節的處理作出説明。在有的情況下,委員會也會對論文的研究方法和論點提出強烈的質疑,此刻,答辯人必須堅定地“defend”(捍衞)自己的研究(即為自己的研究辯護),導師在這個時候,也會助一臂之力,幫助學生解圍。如果一篇論文是基於紮實的研究之上,具有獨創性,是學生多年研究的結果,答辯人一般都會胸有成竹,參加答辯的教授也會立即意識到這一點。教授雖然都是專家,但他們本人對答辯論文的題目不一定做過如此精細和專門的研究,所以,對他們來説,答辯也是一種學習的過程。博士論文不僅代表了博士生專業訓練的最高水平,在某種意義上,也代表了各個具體的史學領域發展的最新水平和趨勢(因為博士論文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的成果,而不是對前人和他人研究的一種機械式的總結或重複),答辯委員會的任務之一是確認這個本領域“最新”研究成果不僅的確是“最新的”,而且其產生的過程也是嚴格而忠實地遵循了本領域通行的學術規範的(無論本領域內其他人是否接受論文的觀點,但他們至少要認可論文的研究和寫作是合格的)。對博士學位候選人來説,答辯基本上是一種與同行之間的愉快的專業交流,完全沒有考資格考試時的緊張,但這並不意味着答辯只是一種走過場的形式主義。答辯結束後,學生仍然要離開考場,在外面等待教授們的商議,然後被當面告知是否通過。如通過,委員會的教授會以“某某博士”相稱,以示祝賀。如答辯失敗,答辯人則需根據委員會的意見修改論文,再次答辯。答辯成功的論文將列入全國博士論文資料庫,並由美國曆史學會(AmericanHistoricalAssociation)每年一度出版的“美國和加拿大歷史系和歷史學組織指南”(DirectoryofHistoryDepartmentsand

OrganizationsintheUnitedStatesandCanada)公諸於眾。

五、觀察與感受

總結而言,我對美國大學史學研究生培養過程和方式有如下一些觀察和感受。遺憾的是,近年來我雖然年年回國教學,與史學同行和研究生(尤其是美國史專業的)有頻繁的接觸,但對國內史學研究生培養的細節仍然知之甚少,在此無法做一個客觀和準確的比較。

我的第一個感受是美國大學史學研究生培養過程雖然比較長,但訓練很紮實。無論是讀博士還是碩士,都必須選夠相當數量的基本課程,否則不能參加資格考試或得到學位。在知識結構上,還是很注意廣度和深度的平衡。就我所知,美國史專業的博士生畢業後,教專題史、通史都不是太大的問題。相對中國的史學博士訓練過程,美國的博士學位時間太長,美國博士生剛剛完成課程訓練時,同時開始的中國史學博士生已經拿到了學位。

其次,美國大學很注重史學史的訓練(也許在美國史領域尤其如此)。從知識課、研究課到閲讀課,無一不包含史學史的內容。論文寫作的一個起碼內容也是評價和分析史學史。這個訓練過程非常突出。學生不僅要讀史學著作,而且還要了解著作的寫作動機、寫作背景、方法和觀點的流派歸屬、與其他同類研究的關係等。這種情形與美國史學繁榮、流派多,偏重解釋等不無關係,但過分地強調史學史的訓練往往帶來對史學研究的生硬劃線,阻礙人們利用積極的態度,觀察不同史學流派的共同之處。

第三,美國史學研究生的訓練注意對學生的專業素質進行培養。除前面提到的史學史訓練之外,專業素質還包括進行學術討論的能力和技巧,按學術規範進行研究和寫作的能力,對專業學術規範的維護和遵守等。在前不久國內學術界對學術規範的討論中,美國史學界使用的《芝加哥手冊》(TheChicagoManualofStyle)被頻頻提及。《芝加哥手冊》(或它的簡寫本bian,AManualforWriters

ofTermPapers,Theses,andDissertations)是美國大學史學研究生寫作時人人必備的案頭工具書之一。它其實是一本學術規範手冊,本科生寫作業、研究生寫論文、教授寫專著,都是以此為準。這種學術規範的訓練從本科生開始(史學專業的本科生都必須選史學材料與方法的課),在研究生階段又再度強化,一直到博士論文的寫作,久而久之,就形成為一種習慣了。

與之相關的是,美國研究生專業課的寫作練習非常多,而且很密集,寫作訓練也是對學術規範使用的強化。教授在評判作業時,也將對學術規範的遵守作為一個重要的評分內容。我覺得,美國大學對學術規範的強調,對學術剽竊的嚴厲懲罰,與這個國家長期以來的對知識產權的尊重有密切的關係。即便如此,美國學術界和研究生培養過程中也沒有能夠完全杜絕剽竊(實際上,隨着網絡的發展,本科生的剽竊更加猖狂),但是在讀研究生時,教授最忌諱的就是出現剽竊。肆無忌憚的剽竊一旦被發現,學生將無法得到學位,也很難謀得大學的教職,他在教授和同學面前的所有信譽都將喪失殆盡。

第四,美國研究生訓練注重強調以討論為主,整個學術氣氛相對開放,因為教授來自不同的大學和具有不同的背景,在意識形態、研究方式、史學解釋、為師風格上給學生一種多元化的感覺,對開拓思路非常有用。師生之間的關係不像國內那樣親密和親近,但它是一種很專業的關係,較少個人因素的糾纏,表面上公事公辦,但在討論問題時,往往能夠做到平等對話。毫無疑問,美國教授之間也有政治鬥爭,學生也有可能成為教授政治的犧牲品,但絕大多數教授具有良好的專業素質。

我感到,教授的專業素質對美國史學研究生的培養有很關鍵的作用。教授的工作質量一方面要通過自己的研究來體現,但在相當大的程度上也是通過所培養的學生的質量來體現。專業素質也包含了“敬業精神”,如果是2小時的課,決不能只上90分鐘;讓學生準時交作業,教授必須準時在規定的時間內評改作業;如果因事缺了課,必須抽時間補上;如果自己的研究使用了學生(論文和作業)的研究成果,一定要公開如實地予以承認;如果自己的研究需要學生的幫助,一定事先做好補償學生勞動的安排。專業素質的養成一方面是長期的訓練和實踐的結果,另一方面與美國大學的管理體制有關係(這個問題需專文討論,在此不展開)。我在北大教課時曾經説過,一所具有持久影響力的美國大學都有兩條生命線:一是教授的質量,二是教學的質量。我覺得這個説法同樣適合於描述美國最好的史學研究生項目。

第五,美國研究生教育注重對新研究成果的跟蹤。這個工作一方面通過教授的講課來進行,一方面通過博士論文來體現。前沿研究轉化為研究生教材幾乎不存在時間差,轉化為大學教材要慢一些,需要幾年的時間。但與此同時,過快的跟蹤也有趕時髦之弊病,而且有的時候會給學生(尤其是博士生)的寫作造成不適當的壓力,迫使學生去不切實際地“創新”,忽略了對基本知識的重視。此外,新成果的層出不窮,又導致了新出版的專業著作的平均閲讀和使用壽命越來越短,隨着電子資源的發展和圖書館的經費轉向,博士論文的出版難度也越來越大,許多優秀的博士論文無法得以出版,新的研究成果的影響因為難以轉化為教材而十分有限。

博士學歷論文 篇八

關鍵詞:高校教師:高級職稱晉升;科研績效;統計分析

近20年來,高校教師科研績效與職稱晉升緊密相關,無論國外的“publishorperish”[1-2],還是國內“非升即走”[3]的高校教師管理制度都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在此背景下,許多高校教師選擇“學術蛋炒飯”來增加量[4],國外最新社會學系統計分析研究發現,在2015-2017年間新晉教授與副教授平均出版物分別是8.0篇/人與18.2篇/人,而在1991-1993年間此數據僅為3.1篇/人與14.7篇/人[5]。數據結果表明,現在獲得高校高級職稱晉升需要更多科研成果支撐。而國內針對管理學界論文數量與質量、職稱晉升需求與科研績效之間關係的研究至今未有,基於此,該研究選取1998-2018年期間,20所國內“一流”高校中獲得職稱晉升的308名教授及314名副教授為研究對象,通過學校官網、中國知網及其他外文數據庫等途徑蒐集他們近20年的量、項目申報量、著作出版量、晉升“差距年”及論文合著者等信息,深入探討是否存在伴隨時間推移高級職稱晉升與科研績效之間的倍增關係?相比於20年前,高校青年教師需要完成多少科研績效才能夠獲得高級職稱晉升?20年的量、項目申報量等的變化趨勢給這種關係帶來什麼影響?以期刻畫出高校教師高級職稱晉升的規律,從而為引領該項工作的健康發展提供有益的啟示。

一、樣本選擇

首先綜合近10年來管理類專業排名,選取20所國內一流管理類專業院校作為研究對象,例如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浙江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武漢大學等;其次從20所高校的官方網站管理學院系師資隊伍中找出現任教授與副教授人員,收集並整理出1998-2018階段內每年獲取教授及副教授職稱晉升的人員數量,剔除不在此區間晉升以及不能明確晉升年份的教師人員,最終確定308名新晉教授、314名新晉副教授;最後通過調查對象所在院校官方簡歷、中國知網及其他外文數據收集並整理出他們從博士畢業至晉升為副教授、從副教授至晉升為教授期間量、項目申報量等其他科研成果數量。依據在線簡歷信息輸出這些教授與副教授人員的姓名、性別、博士畢業年份/院校、晉升教授/副教授年份、博士畢業至晉升為副教授的時間差、副教授至晉升為教授的時間差等信息,整理構建出統計分析的基礎數據。

二、科研績效統計標準

教授的科研績效,指他們從副教授晉升為教授期間取得的科研成果。例某高校教師2003年晉升為副教授,並在2010年晉升為教授,則需要統計該教師在2003-2010期間的科研成果。同時由於滯後問題,在此將教師官網簡歷中已列出被期刊接受但未見刊的論文也算作有效論文,副教授同此處理。最後需要強調的是,只有作為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的論文才算作該教師的有效論文量,該標準適用於國內外所有文章。同時為使統計結果更有利於分析高校教師職稱晉升壓力,在此按照期刊級別將論文分為四類,分別為國際頂級期刊論文、國際一流期刊論文、國內外核心期刊論文及其他類論文;項目則分為國家自科/社科基金重大及重點項目、國家面上基金/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省部級項目、其他類項目四類。針對高校教師參加的各種學術會議論文,以及其他公開發表的博客文章、新聞通訊、未發表的手稿、書評、社論等都不計入有效論文量中。

三、結果分析

(一)論文級別分析。如圖1(a)(b)展示,314名新晉副教授從博士畢業至晉升為副教授期間、308名新晉教授從副教授至晉升為教授期間,論文類型分佈隨時間推移的變化情況:隨時間推移,職稱晉升所需發表的不同級別論文量均在逐步增加。(三)著作分析。如圖3(a)(b)所示,總體上新晉教授平均著作量高於副教授,但二者平均著作量趨勢相似,即在20年前著作量整體較高,並均在2001-2003期間達到峯值,分別為0.36本/人、0.33本/人,之後均普遍下降。對於新晉教授來説,這種趨勢更加明顯,2016-2018年間的平均著作量僅為0.06本/人,相比於1998-2000年間下降了79.3%,而新晉副教授在2010年後經歷一個增長期後基本保持不變。著作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在於高校高級職稱晉升及其他評審標準中,著作出版物相對於量不是“硬性指標”,導致該“非標識性”科研產出成果較少;其次新晉教授平均著作量的大幅下降還與“已獲教授職稱”有關,教授職稱已是高校職稱的“塔尖”,許多高校教師學術研究熱情與科研精神在獲教授職稱晉升後開始減退。圖3(a):按年份分列新晉副教授平均著作量圖3(b):按年份分列新晉教授平均著作量(四)“差距年”分析。為更加全面量化高校高級職稱晉升難度,在此引入“差距年”分析。所謂“差距年”,指在博士畢業至晉升為副教授、副教授至晉升為教授之間的年份時間差。1.副教授職稱晉升中“差距年”分析。為更直觀分析近20年來管理學科中副教授職稱晉升“差距年”狀況,在此分別選取20年前後獲得晉升的23、43位新晉副教授發現:近20年來,伴隨高級職稱晉升難度加大,高校教師從博士畢業到副教授職稱晉升的“差距年”越來越長。通過圖4(a)(b)近20年對比,在1998-2000期間,存在57%的副教授在晉升之後才獲博士學位;其次在博士畢業1-3及4-6年內獲得副教授晉升佔比分別為35%、8%。相比於20年前,近幾年獲高級職稱晉升的高校教師羣體中不存在負值“差距年”,説明目前獲副教授職稱晉升前提是必須擁有博士學歷,直接反映職稱晉升對於學歷硬性標準的更高要求;同時對比發現,現在職稱晉升“差距年”主要集中在1-9年,相比於20年前的1-3年以及“負差距”來説,晉升“差距年”在增大,意味晉升難度加大,晉升考核更加嚴格及需要更多科研成果支撐。2.教授職稱晉升中“差距年”分析。同理,我們選取15位在1998-2000年期間及50位2016-2018年期間共65位新晉教授,相比於副教授,新晉教授“差距年”跨度更長且所佔比重更大,均主要集中在4-9年,變化趨勢不明顯。(五)論文合著者分析。1.副教授論文合著者分析。圖6(a)(b)展示1998-2000期間及2016-2018期間,新晉副教授不同合著者數量下論文佔比情況,可看出20年前後每篇論文的平均作者量大致相同(現在的1.9人/篇與之前的2.1人/篇相比)。2.教授論文合著者分析。新晉教授論文合著者在20年進程中變化趨勢不如副教授明顯,不同合著者數量下論文分佈較為平均。但相比於20年前,2016-2018期間獲晉升的教授發表的文章往往有更多合著者(平均值從2.1人/篇增加到2.6人/篇),同時只有一位作者的論文比例從35%下降至21%。表示伴隨時間推移,高校教師協作與互動性增加的同時也帶動論文總量增加,即協作帶來更高論文產出。

四、結論與建議

博士學歷論文 篇九

小編在此就總結了有關職稱文件中對於電子儀器與測量工程技術評審高級工程師方面的一些要求事項,僅供參考。

學歷上要滿足:獲博士學位後,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取得工程師任職資格2年以上;獲大學本科畢業以上學歷,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取得工程師任職資格5年以上。

獲得工程師任職資格後,專業技能上要滿意具有下列條件之一:

(一)具有比較豐富的實踐經驗,曾掌管或參加完成過省(部)級大、中型項目,或系統規模大、技能難度高的技能項目,處理過較重大、複雜的技能問題,有領導開發新技能、新產品、新系統的閲歷和能力;

(二)能熟練地運用有關本專業的通用標準、技能規範、技能規程等,開發具有國內外競爭能力的新產品、新技能;

(三)具有較強的信息蒐集、剖析、判斷的歸納能力,掌管過項目的立項調查、計劃論證,掌管或參加較大課題或工程項目的初步規劃、詳細規劃,組織編寫專題報告,為企業的開展和技能進步供給過決議計劃性建議;

(四)曾擔任過課題負責人、項目負責人、子項目負責人,完成了研討、規劃、開發、出產等任務,處理了較為重大的疑難問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muban/jingxuan/k68k4y.html
專題